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长白山下好种田-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他啊?庆年才是最无辜的人。”老太太听了陶家的情况,也忍不住说了两句。
  “不想那些事了,咱们也没啥对不起他们的,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我现在就想着好好的看着景辉,好好的疼景辉就行了。”慧心抱着景辉,正在喂他吃东西呢。
  那边静涵她们正在看着静和还有文星啃鸟呢,他们抓的那些鸟,全都烤熟了,一只只的散发着诱人的香味儿。静涵她们这几天倒是常吃,还算没那么馋了,静和和文星可没吃过,这下子,啃得那叫一个香。文宣、文昌虽然没能经常在家,但是以前在山上也没少吃野味,所以每个人拿了一只在那啃着,剩下的全都留给文星兄妹了。
  “静和,你慢点,当心骨头啊。”静涵叮嘱道。这个静和一直就是自己吃饭,但是吃相非常的好,一点也不会掉到地上。文星还比静和大呢,却吃得地上掉了不少。“文星,你更得慢点吃,你看你,掉地上的这些能喂一只小鸡了。”静涵取笑道。
  文星听了静涵的话,有点不好意思了,这才慢慢的啃着,注意不往地下掉东西。
  吃完了中午饭,陈氏就让孩子们都去睡一觉,然后陈氏就领着薛氏她们妯娌几个包粽子。静涵她们早上起来的非常早,就是为了去看着那些柞蚕。这会儿吃完饭,还真得就上来困劲儿了,于是大家都回屋子睡觉去了。柞蚕一般只是上午出来觅食,等到太阳太毒了的时候,就全都躲到叶子的下面去了,所以下午一般不用去看着。
  等到孩子们睡醒了,陈氏她们已经把粽子全都包好,放到一个大盆里了。
  趁着天晴,陈氏进屋找出来了五种颜色的丝线出来,配成了五彩线,然后捋好了挂在外头。这五彩线是端午节的一个习俗,用来系在孩子们的手脖和脚脖上的。这东西需要提前配好了,初四这晚放到外面让露水打一下,然后初五的早晨给孩子们系上。这五彩线,自然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希望孩子们能够压邪避毒,长命百岁。
  等到晚上吃完饭,陈氏就把粽子摆到了锅里,然后填上水。在粽子上面压上一块石板,省得粽子往上飘,这样可以熟的。锅底下烧火,等到开锅两刻钟之后,就可以慢慢的停火了。粽子在锅里焖上一晚,第二天早晨,就可以吃到香喷喷的粽子了。
  端午节的早晨,文成带着家里这些弟弟妹妹来到了江边洗脸,这里没有太高的山,大家也就没去登山看日出。回到家里,粽子已经出锅了,当然还有鸡蛋,也是在锅里焖了好久的。
  “今天早晨就是这些了,粽子、鸡蛋管够。”陈氏说着,就把那一大盆的蛋端到了桌子上。当然里面不光有鸡蛋,还有不少的鹅蛋。许家今年孵出来了两百只小鹅,再加上去年的,如今参场子里已经有鹅子将近三百只了,所以吃点鹅蛋啥的,薛氏也不心疼。
  大家一起吃了鸡蛋和粽子,但是那些鹅蛋却都没有吃,而是留了下来。“二姐,咱们来碰蛋吧,这鹅蛋皮厚,应该更厉害的。”文宣说道。他还是个孩子,首先想到的就是玩。
  “你们先玩着,我和静婉我们还要去干活呢。这个时间,柞蚕正在准备吃柞树叶子呢,必须要过去看看的。”静涵可没那个时间跟他们玩,领着静婉就往外走。
  文宣一听要去看柞蚕,就赶紧的跟着往外跑。文昌和文宣从来都是在一起的,再者他也想看看那些柞蚕养的什么样了,所以紧跟在后面,也跑了出来。大家来到了北面的那片林子。
  只见林子里的几棵柞树上,密密麻麻的爬着一墟子,这墟子小小的,身体呈黑色。全都在那啃噬着树叶呢。静涵选的这几棵树都是不太高,不到两米的那种,而静涵的个子,如今已经有一米四多了,所以能够很容易的够到树上的枝条。静涵拿着一把大剪子,往下剪一些枝条,这些枝条都是柞蚕最密集的那种。拎着枝条,走到不远处那棵还没有柞蚕的柞树,然后把枝条往树上一搭,就见那些小蚕就慢慢的爬到了那棵树上。
  静涵不停的剪着一些枝条,把小蚕分别移到很多的树上。在柞蚕的生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移蚕,如果不及时,会导致蚕没有食物儿无法生存。等到这一茬全部都移完,已经是巳时初了,大家赶紧的回了参场子。
  静涵刚刚进了参场子,就听到里面有好多人说话的声音。等到他们进去一看,原来竟然是大哥回来了。文翰坐在炕沿上,一脸的兴奋与喜悦。
  “大哥,你可是回来了,咱奶天天都念叨你呢。”静涵看见了大哥,一下子就蹦到文翰的身边。“大哥,你考的怎么样啊?”
  文翰看着静涵,发现妹妹变黑了,“静涵,你这是又忙啥呢?你看你,都晒黑了。”文翰有些心疼的说着。“哥哥考的很好,我和子轩、鹏程,全都考过了府试,如今可以算是童生了。”文翰说出了这个好消息。
  静涵看着自己的哥哥,十五岁的少年,已经成长的俊秀挺拔,高高的个子,完全遗传了许家人的优点。哥哥已经长大了呢,成了一个俊秀温雅的翩翩美少年了,静涵很自豪的想着。对于文翰能够考过府试,静涵倒是不太惊讶,虽说文翰在山上耽误了一年,可是这一年里,他也没有放弃学习,每天还是抽空就读书,还会做子轩给弄的一些题目。之后去镇上念书,文翰也是非常的用功,如果这样还考不过,那还真就是不知道啥样才能考过了。
  “哥哥,那你秋天还要参加院试么?”静涵轻声的问道。
  文翰点头,“嗯,今年正好有院试,我想去试试,不管能不能考上,终究是一份历练。即便考不上,也能积累一些经验,我还小呢,今年不行,就等下一次。”文翰的眼神里从容坚定,一如他此刻的心情。
  “好了,都回来了,咱们今天的好好地庆祝一下,晚上弄几个好菜吧,大家伙喝一顿。”老爷子酒瘾又上来了,就嚷嚷着腰好好地庆祝一番。
  对于这个,大家自然是不反对的。“行,本来今天就是过节,应该做点好吃的。家里有肉也有鱼,等会儿杀只鸡,咱们晚上好好的吃一顿。”陈氏发话了。“美林啊,家里不是有只母鸡不太爱下蛋了么,把它杀了,咱们解解馋。”
  陈氏的一句话,就判了那只鸡的死刑。晚上的时候,大家一起热热闹闹的吃了顿团圆饭。桌子上的饭菜丰盛极了,孩子们都没少吃,一个个吃的肚子溜圆。
  老爷子今天特别的高兴,于是喝着喝着就有点多了,“好啊,文翰是个好样的,比他五叔要强多了。来,老大,你养了个好儿子,咱们爷俩干一杯。”老爷子又跟志新喝了一杯。
  陈氏一看,就知道老爷子这是有点多,今天高兴,也不好去扫他的兴致。于是陈氏就当自己没看到,扭头跟旁边的儿媳妇说话去了。
  还好老爷子自己还算明白,喝完那一杯之后,就不再喝了。“我这年纪大了,不行,酒量太差。我不喝了,你们哥们多喝点儿,我吃饭。”老爷子捧起饭碗吃饭。
  

☆、第八十八章猴头菇

  端午节之后,志德和慧心他们也都各自回家去了,文翰哥三个自然也不例外,全都回到了学堂。静雅当然是跟着一起,要不然慧心也忙不开。
  山上又回复了平静,大家还是各干各的,每个人都有事情忙。静涵和静婉、静娴两个,依旧是早晨去看那些柞蚕,然后要中午了才回来。这柞蚕也真的是一天一个样,如今经过一次休眠,已经变成了各种颜色,黄的、绿的,还有的身上带着花纹,跟桑蚕绝对的不一样。
  一般柞蚕要经过四次休眠之后,就会结茧,平均每次休眠间隔八九天。所以从幼虫孵化,到结茧,一般需要五十天左右,有的时候也会因为天气而略微的延迟。
  文成除了早晨往镇上送鱼之外,就跟着志明学习辨认药材、药性等,每天这些孩子们都过得非常的充实。
  一转眼已是六月了,静涵养的那些柞蚕,已经过了三个眠龄,即将第四次休眠。早晨忙过了这些之后,静涵下午和文成他们进林子了。这时天麻出的很好,自然是得抓紧时间了。志明带着大家在林子中间走着,静涵眼尖,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撮白白的东西。“三叔,你看那上面是不是猴头蘑啊?”
  志明抬头,顺着静涵指的方向看去,果然是一朵很大的猴头蘑。“是,静涵,你再看看和那棵树相对的树上,应该还有一朵的。”这猴头蘑有一种习性,一般都是成对生长,长在相对的两棵树上。
  静涵听到了三叔的提醒,就在林子里四处看看。果然,在那棵树相对的地方,真的有一棵树上,也长了一朵白白的猴头蘑呢。静涵高兴的喊道,“三叔,真让你说对了,这边还真有呢。三叔,你想办法把蘑菇给我弄下来,最好要多带些木头。我要拿回去培养菌种,如果成功了,咱们就可以养猴头蘑了呢。”去年的榆黄蘑成功了,这让静涵信心大增。
  志明听了,赶紧爬上树去,按照静涵的意思,用刀在树干上削下来大一块木头,然后拿着蘑菇小心翼翼的从树上下来。接着又上到了另一棵树上,把另一朵蘑菇也用同样的办法取了下来。对于这个小侄女的鬼主意,志明是真心的佩服,去年冬天,光是卖蘑菇也挣了很多的钱。家里人也早就商量了,无论静涵再要做什么,都要全力支持。
  静涵小心翼翼的捧着这两朵蘑菇,放到了自己的背筐里。这两朵猴头菇的子实体都已经长得很大了,应该可以用来培育菌种的。有了这些,静涵就可以培养出猴头菇了。
  意外找到猴头蘑,静涵的心就有点定不下来了,跟大家说了一声,然后就回到参场子去了。她要赶紧的把菌种培育出来,万一晚了,这蘑菇烂掉啥的,那可就太可惜了。静涵一路小跑的回到了参场子,开始捅咕她那一套东西去了。
  陈氏一看静涵那个样子,就知道她准是又在弄什么了,笑笑没说啥,只是吩咐薛氏她们别进屋去打扰静涵。
  有了培育榆黄蘑的经验,静涵只是把培养液的配方略微调整了一下,然后基本上的操作都差不多,就等着看看培养液里面能不能生成菌丝而已。弄完了这些,静涵才从屋里出来,正好看到陈氏她们在那摘菜呢。“奶奶,我又找到了一种蘑菇呢,要是这个种出来,咱们可以夏天养,到时候收了晒干卖就可以。猴头蘑的价钱可是不低哦。”静涵满心欢喜的跟陈氏说着。
  陈氏看着静涵那兴奋的小样,伸手扯过来这个小女娃,“静涵啊,你今年也十一了,奶奶知道你是想多挣些钱,好让家里的日子好过些。不过,你也得注意点保护自己,你看看你这小脸,都晒得黑了。这阵子你成日的往山上跑,饭也顾不上好好吃,你让奶奶和你娘看着多难受啊?咱们家如今日子也过得去,却把你养得又黑又瘦的,这算个什么事啊?”陈氏心疼的看着静涵那张略黑的小脸,用手摸了摸,也没有这个年纪孩子的那种柔润细腻了。
  “奶奶,没事的,等冬天就好了。这不是忙么。”静涵倒是不太在意,成天的被太阳晒,能成这个样子已经很不错了。这还是她的皮肤不错呢,要是换了别人,如今就得去煤堆里面找了。
  陈氏让静涵的话给弄得有点哭笑不得,“行了,就你话多。等哪天你娘去镇上,让她帮着买点面脂啥的回来。你是女孩子,长大还要嫁人呢,把脸晒坏了,以后可怎么办?”
  静涵做了个鬼脸儿,然后跑开了。
  过了四五天,静涵去看那猴头菇的培养液,果然里面长了不少的白色菌丝。静涵这就放心了,有菌丝生长,应该就能培育出来菌种。
  家里人都知道静涵能够培育出菌种中蘑菇,所以上山的时候,就会特别的注意,遇到鲜的蘑菇都会想办法弄回来,让静涵实验。静涵经过实验,倒是弄出来了几样,榆黄蘑、猴头菇、平菇,另外还有木耳。有这些也就不错了,很多蘑菇在如今这种条件下,是培育不出来的。
  志新和志明弄了不少的木头,让静涵来种蘑菇,这些木头上种的是木耳和猴头菌,因为这两样可以种出来晒干了卖,没必要在冬天弄。这样只要抽空管理一下就行。去年种榆黄蘑的那些菌木,年后就全都放到外面了,静涵也没有特意的去管理,夏天卖的价钱不高,再者家里的人手也不太够用,所以静涵原本就没打算下天往外出蘑菇。只是这东西不用怎么管,天气热了,它也自然而然的会出蘑菇。这几天,那些菌木上,竟然长出了不少的蘑菇来,看样子还真得摘下来卖掉了,要不然浪费了多可惜啊?
  于是这天早晨,静涵看那些榆黄蘑长得差不多了,就领着静婉她们先把蘑菇都摘下来,放到大筐里。反正文成也要去镇上,就让他捎着卖掉得了,不管卖多少,也是钱啊?
  忙过了这些,静涵还得赶紧的去看看那些柞蚕。这阵子该是要结茧了,这个时候更得注意,等蚕茧结成了,就得赶紧的采收。
  来到了那片林子,果然看到柞树上的叶子有一些开始卷曲,这是柞蚕在结茧呢。看样子,也就这一两天就得往下采蚕茧了。这个活,恐怕的全家出动,才能尽的干完。好在参地里的活不算太忙,参籽还得半个月才能掐,也就是参土,志新他们在那刨着呢,看样子也了。
  “二姐,是不是该要采蚕茧了啊?我记得去年就是这个样子的。”静婉问道。
  静涵点点头,“恩,应该了。今年采下来的蚕茧,留一部分做种,剩下的就要缫出丝来了。到时候看看能不能卖掉,要是没人要,就只能咱们自己留着了。”静涵对这个还真就没把握,不知道这里的人会不会认识这东西。
  “这有啥?有人买咱就卖掉,没人买还不能咱们自己留着么?我想既然是蚕,总归是能出来蚕丝的,就是拿来纺线啥的,也应该能用吧?”静娴在一边说道。她今年也八岁了,这两年跟着静涵,倒是学了不少的东西。许家的这几个女孩,也都跟着哥哥们学着读书识字,如今几个女孩,不说是满腹经纶,但是看书也是没问题的。
  静涵揽着静娴的肩膀,笑道,“可不是么?要是没人要,咱们自己家就纺了线织布,到时候给静娴做一件绸子的衣裳穿。”静涵知道这个有点困难,毕竟北方的人,很少从事这些纺织的工作,对于这个,可是不太行。
  静娴的小鼻子一皱,哼了一声,“绸子的衣服有啥稀罕的?还赶不上咱们穿的棉布呢。干活也不能穿,难不成咱们还能像那些大家小姐似的,成天的闷在家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那样我宁可不穿。”
  静涵看着眼前的这个小妹妹,许家的女孩长得都很出色,眼前这个小静娴,恐怕是最拔尖的一个了。小小的年纪,已然是个小美人胚子。面色白里透红,即便是这么成日的跟在静涵身后满哪跑,却依旧白皙娇嫩。这样的人,被称为气死太阳,就是说怎么晒也不会黑。弯弯两道新月眉,一双大眼水汪汪的,红艳艳的小嘴,秀气的小鼻子,真是不知道这个小静娴长大以后,会是怎样一副倾人国城的绝色风姿了。
  伸手摸了摸静娴的小脑袋,静涵蹲下跟静娴对视,“原来静娴不喜欢绫罗绸缎,只爱棉布衣衫是么?”
  静娴的大眼看着静涵,“二姐,我喜欢咱们现在的日子,忙忙活活的,让人开心。以后咱家的日子过好了,是不是就要下山去买房子了啊?那样咱们这一大家子会不会分开呢?我不想分开,我想跟着二姐一起,咱们一块养蚕,种蘑菇,栽棒槌。我喜欢现在一大家子在一起的感觉,不喜欢以前我们自己家住在县城里。”静娴拉着静涵的手,问道。
  

☆、第八十九章柞蚕缫丝

  静涵对这个小妹妹,倒是有了新的看法,原来这个小家伙看的倒是挺远呢。“静娴,这些事情不是我们能够做主的。不管是在山上还是搬到山下,不管是过得穷也好还是富也好,我们都会遇到不同的困扰。只要咱们一家人的心在一起,心里想着大家,无论住不住在一起,我们都是一家人。对不对?”
  静娴点点头,不再说什么。
  “好了,咱们回去吧,明天大概就可以采蚕茧了,到时候还有的忙呢。”静涵说着,就领着两个妹妹回参场子了。
  中午文成从镇上回来,榆黄蘑全都卖了。今天早晨摘了四筐的蘑菇,大概得有一百斤,没想到一上午竟然卖光了。文成把钱交给陈氏,“奶奶,今天送鱼一共六百五十文,榆黄蘑一共卖了九百五十文。”文成把一大堆的铜钱给了陈氏。
  “呦,没想到这榆黄蘑还没少卖呢。这一天也能挣到一两半多银子,要是天天都这样,那可了不得了。”陈氏接过了钱,笑呵呵的说着。
  “奶奶,哪里能天天都这样啊?那榆黄蘑总得隔几天才能摘一茬的。”静涵正好从外面回来,接碴道。“对了,奶奶,我明天就要去采蚕茧了,可能家里人都得帮忙,要不然忙不开的。”一只雌蛾能产卵二百到四百粒,静涵今年总共选出来三百只雌蛾,这样大概就得有十多万粒蚕卵孵化。即便是放养的过程中损失一部分,也还得有五六万粒的蚕茧要往回收,这么些,要是人少了肯定不够。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静涵这么粗略的一算,就被吓到了。
  陈氏听了点点头,“知道了,明天我们都去,反正家里也没啥事,留你爷爷在参场子里头看着就行了。咱们点把蚕茧弄回来,省得再让别的东西给祸害了。”这柞蚕是非常美味的东西,而柞蚕蛹也是滋补身体最好的东西了。一般野生的柞蚕天敌很多,各种动物和鸟类都爱吃它,所以幸存率比较小。即便是人工养殖的,也要细心呵护才行,要不然损失也很严重的。
  第二天一早,文成自然还是要去镇上的,今天的榆黄蘑就少了些,只有两筐。文成走后,大家就开始去北面的林子采蚕茧去了。
  林子里的柞树上,只要是树叶卷曲的,里面就会有蚕茧。大家拿着剪刀等工具,看见那样的树叶就往下剪,这柞蚕茧其实比桑蚕要大一些的,平均一百个就得将近三斤沉,所以女人们往下剪,志新和志明就往回背,大家全都忙活着。就这样,一共忙了两天,才算是全都剪下来运回参场子。
  由于静涵她们侍弄的还算精心,所以今年的蚕茧产量还真就不错,竟然剩下了八万来只蚕茧。大家又用了好几天,把蚕茧外面的柞树叶扒掉,然后挑选出品质比较好的种茧一万粒。在通风干燥之后,静涵又把这些蚕茧妥善的保存了起来。
  剩下的那些,因为要留着缫丝,所以就直接在烈日底下晒了几天,这样就可以杀死里面的蚕蛹了。弄了这么些的蚕茧,静涵反倒发愁了,因为家里没人会缫丝。东北这里根本就养不了桑蚕,所以陈氏娘几个哪个也都没摆弄过这东西,又哪里会缫丝啊。
  静涵前世倒是挺奶奶说过缫丝的一些事情来着,可是她毕竟没见过,又哪里敢自己动手,万一毁了这些蚕茧可怎么办啊?于是,大家坐在一起,愁着怎么弄呢。
  “二姐,文翰大哥的那个同窗好友不是家里开绸缎庄的么?他们家总有人明白这些吧?”还是静娴一语惊醒梦中人。
  静涵一拍手,差点跳了起来,可不是么,岳鹏程家里总会有人明白些的。“二哥,得麻烦你一趟了,去镇上找大哥,让他跟岳家那边说说,看看能不能找个明白的人来。”
  文成听完,立即赶着牛车去了镇上,家里人则是在焦急的等待着。一直到第二天的上午,文成领着几个人来到了参场子,其中一个,竟然是岳思远。
  志新见了岳思远赶紧过来,“岳兄,没想到竟是把您给请来了,来来,赶紧屋里坐。”
  岳思远摆摆手,“许老弟不用客气,昨晚鹏程回家说你家里弄了一种蚕茧,不会缫丝。想要从我那里找个明白的人。你还真就是问巧了,我家你嫂子是南方人,她当时嫁过来带着两家陪房的下人,这两家人家都是南面种桑养蚕的好手。这不,我就给你带来了两个人,看看能不能帮上你。”这岳思远也是好奇的,他就没见过东北还能有什么蚕,所以非要跟来看看。
  志新只好带着这些人,来到了那两栋放蚕茧的房子。岳思远身后的那两个人,是一男一女,看样子倒像是夫妻俩个,年纪也就是四十多岁。两个人上前看了一下那蚕茧,又仔细检查了一番,对岳思远点头说道,“老爷,这个真是蚕茧,只是和南面的桑蚕不同,看样子倒是能够缫出丝来。”
  岳思远连忙跟志新说,按照那两个人的要求准备东西,看看这缫出的丝怎么样。志新就开始忙活起来,不多时,就找到了人家要的东西。
  用土法子缫丝其实很简单,锅里烧上一锅开水就可以了。水不用太多,把蚕茧扔到锅里,然后用筷子一搅,蚕丝的头就会出来,缠到筷子上的。一般单股的蚕丝太细,都是要好几股和在一起,本身蚕丝上面含有丝胶,所以很容易就会黏在一起的。锅里一般扔上四五个蚕茧就行,找出蚕丝的头,然后往外一边挑丝,另一边在簸箕或是别的家什里面放上些绿豆啥的,铺一层丝,盖一层绿豆,这样丝之间就不会黏到一起了。等到缫出来的丝凉了,就可以缠起来。如果看着丝细了,就往锅里扔上一个或者两个蚕茧,就这样可以一直的往外抽丝。
  岳思远带来的两个人,就用这简陋的工具,一点点的把生丝抽了出来。静涵看了一下,果然和前世奶奶说的差不多。这东西就是个熟练的问题,要是手熟的话,应该还是挺的。
  两个人干了一阵子,然后停手,对岳思远说道,“老爷,我刚才试了一下,这种蚕丝比桑蚕丝要粗,但是弹性不错,应该可以像桑蚕丝一样的使用。至于别的,现在倒是还没什么发现,毕竟这是一种新的东西。”
  岳思远点点头,这就不错了,能在短短的时间里看出来这些。“许老弟,你们是怎么想起来弄这个的?”他很好奇,既然许家能够发现这东西,就证明这东西应该存在了很久,绝对不是才出现的,那么许家又是怎么发现的呢?
  志新笑了笑,“也不瞒兄长,是小女静涵,偶然间发现的。去年好不容易弄到了一些种茧,然后今年才养出来这么多。”
  岳思远看着屋里地上摆着的一个个大筐,里面都是这种蚕茧。这柞蚕的蚕茧,不像桑蚕那样雪白,而是带有一种黄褐色,估计这种颜色不会轻易的能够弄掉,应该就是这种蚕丝的一个特色了。“老弟,你这东西打算怎么处理?要是全都缫丝的话,可能你家完成不了。这样,你的这些蚕茧,我收回去,然后想办法看看能够弄出什么样的丝来,再看看是织绸还是别的。你放心,价钱上我会给你一个公道的价格的。”
  志新想了一下,说道,“岳兄,这事我跟静涵商量一下成么?这终究是她弄得,我得问问她有没有什么打算。”
  “正好,我还想看看你家这个小丫头呢,一直就想看看,是怎么一个灵透的女娃子,能够在冬天里种出蘑菇来。没想到,如今又多了这种蚕茧,,让我看看你家的小静涵。”岳思远一听,就有点迫不及待的看看这个闻名已久的小女孩了。
  大人们说事情,静涵自然是不好出面的,所以刚才也就没出来,这会儿文成赶紧去吧静涵叫来。
  静涵从自己的屋子出来,来到了这边的房子里,一进屋就看见一个不到四十岁的男人,身边还站着一男一女。这中间的人面容上有几分和岳鹏程相似,应该是岳鹏程的父亲。静涵上前行礼,“静涵见过岳伯伯。”
  岳思远也仔细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小女孩,长得倒是不错,算不上什么绝色,但是也算是娇俏动人。整个人透着一种灵动,不像一般女娃子那样的死板。岳思远不禁点点头,也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才能有那么多得鬼点子吧。“好一个聪明的小娃娃,竟然能够知道我姓什么。你为什么不猜我是岳家的管事呢?”
  静涵微微一笑,“回岳伯伯,那是因为你的长相和鹏程哥哥有几分相像,所以静涵才大胆猜测的。冒昧之处,还请伯伯海涵。”静涵再次施礼。
  “罢了,你这么聪明伶俐,伯伯喜欢还来不及呢。来,过来跟伯伯说说,你是怎么发现这个东西的?”岳思远朝着静涵摆摆手,让静涵到他的跟前去。
  

☆、第九十章人参烘干

  岳思远和静涵谈了很久,然后静涵也同意把这些蚕茧卖给岳思远了。虽然说里面的蚕蛹是滋补身体的好东西,可是一下子也没人能够吃得了那么些,所以这蚕蛹的价值暂时就可以忽略不算。岳思远给的价钱,是一斤蚕茧十文钱,家里这些蚕茧还有将近两千斤呢,也就是说能卖二十两银子左右。静涵算了一下,倒是也还差不多,她们也没费别的,不过是最开始加温孵化的时候烧了些火而已,剩下的也就是她们几个女孩看了这五十来天的时间。能够卖上二十两银子,倒是也不错了。
  既然谈好了,岳思远就说好了明天让人来拉走,并且说明年的蚕茧也留给他,他要好好的研究研究。对于这个,静涵自然是没有啥说的,难得遇上一个识货的,当让是要留给他的。“岳伯伯,这柞蚕丝除了上面有些发黄之外,就是染色略微不太容易。另外这柞蚕丝弹性好,比较耐洗,还有用它织出来的纱,会有天然的皱纹,很好看的。”静涵还是决定把柞蚕丝的一些特性说出来,让岳思远做参考。“还有,这种蚕丝也可以做被,不像桑蚕丝那样柔软,有点硬,但是保暖性倒是很好。”
  岳思远点点头,也没去问静涵是怎么知道的,这个小丫头有点神秘,不过岳思远也不是那种闲着没事瞎打听的人。“好,你说的这些我记住了。”
  商量好了这些,岳思远才去老爷子他们的房子,去看了看老爷子和老太太,“叔,婶子,刚才太着急去看那柞蚕茧了,没有先过来看看您二位,您可千万别生气啊。”岳思远进屋先给两位老人赔礼。
  “唉呀,哪里敢当,岳老爷能亲自来这山上,我们就很感激了。再者这蚕茧是大事,可不敢当岳老爷的赔礼呢。”老爷子赶紧的起身相迎。
  “叔,可别叫啥老爷不老爷的,我和志新以兄弟相称,您就叫我思远就行。文翰和鹏程乃是同窗,两人相交莫逆,咱们两家,就像亲戚一样就好。”岳思远上前给老爷子见了礼,然后扶着老爷子上了炕,两个人在那唠嗑。而陈氏则是出去烧水沏茶去了。
  大家全都在屋里坐下,然后说起了在山上看参的事情,岳思远听了许家这些年的事情,不免唏嘘一番。“叔,您也不用想太多,我看这样倒是挺好的。谁家过日子没个三起三落的?就是当朝一品,也不敢说就没有破败的一天。咱们眼前看着苦了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