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新六国论:谋说资治通鉴-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苏代看着范雎的眼睛,“以白起的将才和秦军的实力,攻破邯郸,灭掉刚刚大败的赵国,不难吧。赵国一灭,秦国统一天下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而此等天大功劳是谁的呢?不是丞相您的,而是白起将军的。到那时,秦王必然会将白起提到‘三公’的高位。要知道,三公的地位可是比丞相您的地位还高啊。到那时,您能甘心屈尊其下吗?白起这个人心胸狭窄、生性歹毒,将来他要是对您倚功自大、处处排挤,恐怕您在秦国的日子就不好过喽。大人,你可是丞相,不是相公。这种闷亏,你愿意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11。杀人狂白起的结局(2)
范雎其实也早在暗中担心这件事。他对白起咄咄逼人的上升势头也的确是心存忌惮。苏代这番话真是说中了他的软肋。对范雎来讲,秦国能否统一天下,远不如他自己的地位、安危重要。
苏代看范雎沉思不语,就知道自己说中了要害。于是,他赶紧趁热打铁,“赵国人肯定不愿意受秦国的统治,赵国灭亡之后,他们定然逃往他国,留下来的都是走不了的老帮菜,这样的人对秦国用处也不大。还不如就此和赵国议和,让赵国割地了事。省得让白起一个人把功劳全占了。”
范雎听到最后,还是没说话,只是暗暗地轻轻咬了咬牙齿。
第二天一上朝,范雎就向秦昭襄王奏道,“大王,仗打到现在,将士们已经疲惫不堪。再打下去,我怕军心不稳。而且,此时万一其他几个国家趁我军疲惫之际联合起来大肆进攻,我们吃的亏就大了。我看,不如现在暂时休战,允许他们割地议和。我们先拿了他们的地再说。等将士们休整好了,我们随时可以再攻打他们。”
秦王想想,觉得范雎说得也有道理,就答应了。
此后,两国果然议和,赵国让了些城市给秦国。
正月,秦王下令秦军回国。白起眼看着自己到手的烤鸭飞了,气得要死。他知道这是范雎摆了自己一道。从此,他和范雎的“梁子”算是结下了。
范雎的一己私心让秦国失掉了一个灭掉赵国的大好时机,让赵国在危急时刻有了喘息的机会。可秦昭襄王并没有马上意识到范雎的私心,反而一心想为自己的宠臣范雎杀掉他的大仇人魏齐。
他听说魏齐藏在赵国皇族平原君的家里,就动了心思。
两国议和以后,秦王盛情邀请平原君到秦国访问。平原君盛情难却,只好应邀前往秦国。他觉得,两国已然休战,以秦王一国之君的身份,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谁知,他刚一到秦国就立刻被软禁起来。
平原君一被软禁,秦王就马上派使臣传话给赵王,“屁话少说,想要你的皇uncle就用魏齐的人头来换。”
魏齐知道消息吓得要死,赶紧逃回魏国。
到魏国后,他找到魏国皇族信陵君魏无忌的门前求救。他是想请魏无忌把他弄到楚国去。
魏无忌听到报告,拔着胡子犯难。
魏国比赵国还要弱小,更加抗拒不了强秦。魏无忌生怕给魏国带来刀兵之灾,迟迟不接见魏齐,连大门都不让他进。
魏齐在大门口等了两个小时,也没人理他,知道没戏了。他咬着下嘴唇,吊着拖把眉,既悲愤又绝望。
魏齐举起两条肥胳膊,拍着自己的草包肚子,“天哪,我这一辈子,酒品好得没话说!为什么还这么倒霉?我有什么错?我都是为了魏国!你们这些贪生怕死之辈。不就想要我的命吗,老子给你们!”他把心一横,抽出长剑自刎身亡。
这个以折磨人为乐的虐待狂身临绝境的时候,竟然也会悲愤。
可是,他知道自己让多少人悲愤过吗?他自己做的恶,无论多么令人发指他都无动于衷,因为承受之人不是他。轮到他自己罪有应得时,他却也会悲愤交加。真不知道他愤从何来,他有什么资格这么理直气壮地悲愤?
魏齐这种人,算是那一类自私、自用、暴戾的官僚们的代表。全世界好像只有他们自己才有敏感的身体和心灵。其他人都是木雕石塑,无论受到怎样的摧残和苦难都是理所当然的。
他们自己从来不会怜惜那些受尽苦难的天下苍生。如同路易十五所说的,“我死之后,哪怕洪水滔天。”此类鼠辈,还是早点死算了,省得害人。
11。杀人狂白起的结局(3)
他们生前不曾为人们真正爱戴,死后更要被万人唾弃。人要是这样地活一生,那才是活得猪狗不如。
魏齐的死讯传到赵国,赵王赶紧派人取了魏齐的人头送到秦国。秦王这才下令放平原君回赵国。
到了九月,秦王命五大夫王陵率军攻打赵国。白起因为卧病在床,就没有随军远征。
到了次年的正月,也就是公元前258年的正月。王陵已经打到赵国都城邯郸。因为赵国已经得到了休整,也从上次的惨败中吸取了教训。王陵始终拿不下邯郸。
于是,秦王派去了大规模的增援部队。就这样,王陵仍攻不下邯郸,还损失了数千将士。这个时候,白起已经病愈。秦王就想派他替下王陵。
白起却苦着脸说,“秦军虽然在长平大胜,可自己也损失颇大。而且邯郸城防坚固,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搞下来的。但其他国家的救兵却一天之内就能赶到。万一他们趁我军攻邯郸不下之际从背后夹击我们,我军就危险了。他们早对我国嫉恨在心,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我军深入敌国疲劳作战,敌军是以逸待劳两面出击。此时继续攻打邯郸,秦军必败。大王,您还是赶紧撤兵为妙。”
白起又把当初范雎劝秦王退兵的理论添了点东西抛给了秦王。也搞不清楚他是真觉得不能继续攻打邯郸呢,还是赌气不去打邯郸。
奇怪的是,秦王偏偏对他的理论不买账。他看自己说不动白起,就命令范雎前去劝说白起出征。
范雎不敢怠慢,连忙赔着笑脸带上两箱“脑钻石”到白起府上。
白起看看礼单,鼻口里哼了一声,心说,“把别人送给你不要的东西再转送给我?我要饭的!”范雎也不好跟他计较,假装无视,说道,“老白,身体怎么样啊?”
白起皱着眉头,使劲儿用拇指关节揉着太阳穴,“哎呀,不太好。老是浑身胃痛。”
范雎也不好笑出来,接着说,“要没大问题,赶紧出山吧。大王可就等你了。”
白起摇摇头,“老范,不是我不去,关键是身体还不行。前一阵子补钙不够,骨头都酥了,打个喷嚏都搞了个椎间盘突出。现在根本没办法坐车,更骑不了马。现在的车子减震不行,你也知道的。你的双下巴不都是那样颠出来的吗。不等我到邯郸,人先散架了。”
总之,不管范雎怎么说,白起就是不出征。
秦昭襄王万般无奈,只好该派王Ы犹嫱趿辏'he,第二声。)。
战况的发展果如白起所料。王О押ξЮЯ撕艹な奔洌舱站晒ゲ幌吕础:γ淮蛳吕矗荷昃臀汗帕昃木缺吹搅恕G鼐谕⑽毫焦缺募复谓环嬷幸捕汲钥鞑恍 U奖ù角毓灼鹑滩蛔∴咀鸥破艄裕澳憧矗憧矗惶萌搜裕钥髟谘矍啊!
秦王恼羞成怒,“那还不是因为你不出征?赶紧收拾收拾,去把王Щ幌吕矗
白起又打起了健康牌,“唉呀,这一阵子为了补钙,牛奶喝多了,搞了个肾结石。大夫说得开刀,又要卧床休息八百天。而且卖牛奶的还不赔钱,真他妈的应该全家死绝。”
到了公元前257年十月,秦昭襄王把仍不肯出征的白起贬为士兵,免去所有官爵。十二月,秦王再次向前线增兵。此时,兵士身份的白起真的因病不能启程。
这时,各国援军向秦军大举进攻,王耪铰虐堋O⒋厍毓赝醺幽张苛畎灼鹇砩铣龇ⅲ也辉市硭诙汲窍萄粼俣嗤F獭0灼鹬缓妹闱扛娌钊嗣瞧鹕怼K粘鱿萄舫鞘铮酱锒庞省G赝鹾头饿碌热撼季头钙鹆肃止尽
范雎趁机进言道:“白起对处罚肯定不服,听说他还经常发布不和谐言论。要是万一他投奔了敌军,那可是我国的大患!”
秦王一听,立刻派人快马赶上白起,赐了一把宝剑给他。白起从使者手里接过宝剑,长叹一声。他知道,这是秦王要他死。自杀总比被杀有点面子吧,这样死,好歹也能留个全尸。
白起呛啷啷拔出宝剑,仰天长啸一声,引颈身亡。
白起死了。
像白起这样的结局,基本是他自己造成的。白起这个人属于心狠、手辣,有才能、无智慧的一类人。大败数十万赵军可见其军事才能的卓越;屠杀四十万降兵,可见其残忍。
可这样的一个聪明人却在大事儿上很糊涂。在封建专制的国家里,最大的功劳就是让皇帝开心。不然,就算你有天大才能也不顶用。虽然白起后来关于邯郸的建议都非常正确,可他不给秦王面子,这就犯了身为臣子的大忌。
国君不怕兵败,不怕割地,但最怕丢面子,最怕丧失在国内的绝对控制权。
白起在皇帝面前的固执己见就是他丢掉性命的根本原因。
像他这样的半吊子叛逆是最愚蠢的。国君让他出征,他偏不出,他能扛得过国君吗?就算整个国家都是他打下来的,国君要杀他的时候,他还是没有任何办法。因此,要么就老老实实,接受自己臣子的命运,国君让做什么就做什么。要么就叛逆到底,索性在长平之战后不听秦王的调遣,只管挥军拿下邯郸。重兵在握,秦王敢拿白起如何?凭白起的将才,谁又能把他如何?攻下邯郸后,再请秦王到邯郸接收,等秦王到时,顺便把秦王一杀,秦国都是他白起的了。哪会有被人逼死的悲惨命运。
因此,白起说到底也只是个有点才能的小聪明罢了。他缺乏刘邦、项羽的霸气,连死都死得窝里窝囊。
不过,就他残忍屠杀四十万降军的暴行来说,这么死,算是便宜他了。
白起死了,范雎的下场又怎么样呢?
12。范雎丞相的头很痛(1)
白起死了,但仍然改变不了他预言的正确性。
秦军果然在邯郸城下被魏国信陵君率领的援军杀得大败,王е缓么虐ШΦ那鼐纷摺?墒牵亟0财铰柿斓牟糠智鼐估床患俺吠司捅徽怨垂サ木影Я恕V0财秸飧雒郑魑皇欠窬醯蒙晕⒂械愣炷兀
对了,他就是当初在魏国窝藏范雎的那个人。
当时范雎险些被魏齐打死。靠装死混出魏齐的相府以后,全靠郑安平的掩护才逃得一条命在。可以这么说,没有郑安平,就没有范雎以后的风光。不过,郑安平能拿得出手的,好像就只有义救范雎这件事了。至于才能、智慧方面,他都相当平庸。他能跟着别人领军攻打邯郸也全靠范雎的提携,绝对称不上什么有将才。因此,秦军败走,也只有他的队伍被困。
好在郑安平这人倒不死心眼。他本来也不是秦国人,对秦国没什么感情,在秦国当将军也只是因为范雎不忘本而已。所以,他没有什么死忠情节。既然被围,那就顺便投降好了。跟着秦国混是混,跟着赵国混也是混。犯不着把命卖给谁。何况,外国奶粉喝着更放心。
于是,郑安平投降了,而且他不是一个人,是带着手下的两万军士一起投降赵国的。
郑安平想得很开。
但范雎惨了。
消息传回秦国。秦昭襄王大怒,“范爱卿,你那个郑安平不安平吗!你还说他是人才?你哪只眼看他是个人才?鸡眼吗?”
范雎面如土色,无言以对。
秦王念在范雎对秦国有大功,没有治范雎的重罪,但对范雎的不满之心却渐渐开始发酵。
到了公元前255年,让范雎头疼的事情又来了。
河东郡郡守王稽私通敌国被人发现,结果被判死刑。
这个王稽也和范雎有很深的渊源。当初那个出使魏国并把范雎带回秦国的使者就是王稽。而且,最先向秦昭襄王举荐范雎的也是他。
如果说郑安平对范雎有救命之恩。那王稽对范雎就有知遇之恩。范雎一生中最大的两个恩人就是郑安平和王稽了。
郑安平,范雎想办法让他当了将军。王稽呢,范雎就运用他的影响力帮他当上了河东郡的郡守。
结果,郑安平投降,王稽通敌获罪。
王稽被判死刑的事情范雎当然知道。可是这等大罪他也爱莫能助。当王稽被当街斩首的消息传来,范雎也只能闷在家里长吁短叹而已。
过了几天,范雎上朝。他发现秦昭襄王一边用右手小拇指上特地保留的长指甲挖着鼻孔,一边眼神忧郁地看着远方。
范雎就问道:“大王,心情不好吗?”
秦王也不看他,眯着眼睛看着殿外的远处,继续挖鼻孔。挖了一回儿,掏出一个巨大的劳动果实。但秦昭襄王四下看看,到处都挺干净,只好把劳动果实先放回原位,这才冷冷地说道:“最能领兵打仗的白起死了,你大力举荐的郑安平投降,王稽通敌。内无良将,外多敌国。能不让人揪心吗?”
范雎听了这话,吓得汗流浃背,眉头跳个不停,一句话也接不上来。
燕国人蔡泽听说这件事,马上动身西入秦国。一到秦国,他就找人放话给范雎,“蔡泽可是栋梁之材。他要是一见到秦王,就必然能得到秦王的赏识,夺您的相位。”
范雎这些日子正因为秦王在殿上那番话心烦,一听此言,勃然大怒。马上叫人招蔡泽进见。蔡泽来了以后态度傲慢。范雎更加不爽,斥道,“你就是蔡泽?就是你要夺我相位的?来来你讲讲看,看你凭什么夺我的相位!” 。。
12。范雎丞相的头很痛(2)
蔡泽淡然一笑,“丞相,你是不是怕倒掉浪费,用毒牛奶洗头了?”
范雎一愣“没有啊?”
蔡泽,“我还以为你脑子也结石了。你向来不是脑子迟钝的人啊。所谓,日中天而后西斜,月盈满而后渐缺。四季有轮替,万物有兴衰。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吧。”
范雎闻言浑身一震,如同醍醐灌顶。但还强辩道,“此话怎讲?”
蔡泽正色道,“你忘了商鞅的下场吗?商君的功劳比你大吧?先王对他的宠爱比大王对你的强吧?那商君的结局又是如何呢?现在,您仇也报了,恩也报了;荣华享了,高官也做了。人生的顶峰不过如此了吧。可是,您却丝毫不为下一步打算,难道坐等祸事临头吗?”
范雎听罢,心头一松,仰天长笑。他知道自己以后该怎么做了。
第二天,范雎一上朝就向秦王大力举荐蔡泽。秦王将信将疑地召见了蔡泽。一谈之下,发现蔡泽当真是个难得的人才,对他非常喜爱,当即赐了他客卿的地位。又过了几天,范雎借口有病辞去了丞相的职位。秦王此时正对蔡泽的治国主张格外欣赏,就让蔡泽接替范雎当了秦国的丞相。
最后,辞去相位的范雎病死家中,算是死得比较有体面,结局也还可以。
范雎一生成功之处很多,但败笔也很显眼。逼死白起,提拔郑安平、王稽就是他的两大败笔。对秦国来讲,逼死白起当然是大错。可对范雎个人来讲,逼死白起倒是他*中的胜利。只不过他运气不好,白起死了之后没有更好的将领可以顶替。
但重用郑安平和王稽确实有些愚蠢了。想报恩也不是这么报的。有些人你硬把他推上重要岗位,而他自己又力所不能及,这就不是帮他,反而是害他了。当了河东郡郡守的王稽权力大了后把持不住自己,因通敌获罪被杀。郑安平没有将才却让他当将军,要不是他投降够快,说不定也要身首异处。这样的报恩,反而是害人了。
所以,帮人也要因人而异。不是往高位上随便一放了事。让平凡人能平安地做好自己能做的事,这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了。再多,对他们反而是负担。
除了用人不当,范雎的个性也颇遭历代学人、官家的诟病。司马迁用一句话来总结范雎的个性,“一饭之德必偿,睚眦之怨必报。”一饭之德必偿,指他不忘郑安平、王稽。睚眦必报是针对他功成名就以后仍当众羞辱须贾、誓不放过魏齐而言。
其实,在下觉得范雎的个性倒蛮可爱的。算是个真性情的人。
有恩不忘当然算是个优点。总比那些把人民的养育之恩都忘了的贪官污吏强吧?只不过,范雎报恩的方法欠妥而已。
睚眦必报就更不是缺点。为什么要对那些害人者格外宽容呢?他们配吗?
后来仔细想想,也总算明白历代官家为什么总要把范雎的行为定性为“小气”,把宽宏大量、以德报怨当成美德。
因为那些当权派大都在榨取民脂民膏,鱼肉百姓,欺压良善。他们也知道自己做的事情丧尽天良,也知道自己民愤极大,也担心万一哪天改朝换代,原来的受压迫者翻身做了主人,一旦人家追究起来,自己不就很惨了吗?所以,他们就多了个心眼,或者是潜意识在作祟,开始整日里对百姓们洗脑,天天鼓吹以德报怨,宽以待人。这样,就算万一变天了,那些百姓既然已经把以德报怨当成美德了,自然就会放自己一马,留自己一条生路。
可惜,代代都有明白人。孔夫子早就说过,要“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但到了最后,孔夫子不知怎的就被人打了马虎眼,成了“以德报怨”的形象代言人。
但即便如此也还是唬不住鲁迅先生。他对坏人们的态度就非常坚决,“一个都不放过!”
如此看来,范雎的小气,其实是优点。但他逼死白起,却大大损害了秦国的利益。算起来,秦军邯郸兵败,范雎的责任仅次于秦昭襄王。不过,秦军从邯郸带回秦国的,可不只是失败的屈辱。他们带回来的,还有一个未来的国君。
没有他的回国,就不可能有秦国未来的称霸天下、一统中国。
13。皇家庶孙限量珍藏版(1)
此人就是嬴异人,秦国太子嬴柱的亲生儿子。不过,嬴异人虽然也是亲生,却是庶出,是太子的小老婆夏姬生的。而且,太子好像也没有特别宠爱这个夏姬。所以,同样是儿子,嬴异人跟其他人比起来待遇就差很多。
在战国时期,国君和大将们都很爱骗人,头天说好了大家世代友好休战议和,第二天就翻脸发兵猛攻,恨不得把人家的首都都搞下来。
我们的商鞅先生就玩过类似的把戏。
但大家也会有真想要和平的时候,于是只好出点血本来表示诚意。你看,我都把孙子送到你国家当人质了。我要打你,你可以随便处置他吗,这就是国与国互相交换人质的由来。
不过,也有狠的。
秦国就是一个。明明已经送了人质到赵国,还是一个劲儿的攻打赵国,甚至还屠杀了人家四十万的将士,根本就不在意那些人质的死活。被送去做人质的,尤其是送到那些不很友好国家的,基本上就算是对他们已经放弃了。
嬴异人在秦国的地位就是这种类型的。说起来他是皇族,可没有多少人把他当回事。到了赵国当人质后就更加悲惨。赵国人一看,不过是个皇族庶出的孙子,就没太把他当盘菜。等到了秦国不断攻打赵国的时候,更不待见他了。
当然,也不至于去杀他或者拿他要胁秦国。
为什么呢?
第一,杀了他对秦国也不会有什么影响,没有人去在乎这个太子小老婆生的孩子。
第二,以他做筹码和秦国谈退兵更是可笑,人家肯为了他舍弃到手的疆土吗?
虽然不会收拾他,但绝对不会再多费心伺候他了。在这种状态下,嬴异人在秦国的生活越过越窘困。说穷得揭不开锅有点夸张,但出门想坐坐马车都很困难。原因很简单,养不起。总之,对一个出身皇族的人来说,嬴异人是相当的清贫。可是,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待在家里闷闷不乐。
就在此时,机运来了。
有一天,阳翟的大商人吕不韦到邯郸进货,刚好遇到了嬴异人。一听当地知情人介绍了嬴异人的背景,大喜,“皇家庶孙限量珍藏版!一定得搞!”
身旁的人莫名其妙,吕不韦却兴致勃勃。第二天一早,他就备下重礼专程拜访嬴异人。嬴异人困顿已久,突然有人带着重礼前来拜访,既兴奋又奇怪。但他还得装矜持,毕竟人家是贵族,好歹在平民商人吕不韦面前得把面子撑起来。
他看着让瞳孔放大了两圈的礼单,使劲儿偷偷掐着大腿,强力忍住想蹦起来大叫一声“呀喉!”的冲动,很儒雅地向吕不韦问候道,“吕先生此来邯郸,想弄啥子么?”
吕不韦自己做着echo,充神仙状“我来这儿光大您的门户户户户……”
嬴异人被气笑了,“你先把自己的门户光大了再说吧。”
吕不韦眨眨眼睛,“您的门户光大了,我的门户也就自然跟着又光又大。”嬴异人一听他话里有话,忙请他到里屋深谈。
进了里屋坐定之后,吕不韦开门见山,“你爷爷秦昭襄王年纪可不轻了,说不定哪天就到西边旅游不回来了。到那时,太子即位。新继承人的问题就迫在眉睫了。眼下的状况是这样,太子最宠爱华阳夫人,华阳夫人却没有生儿子。在二十几个兄弟中,你大哥已经被定为太子的继承人,身边还有个智囊当助理,地位很稳固;你呢,排行居中,也不特别招人喜欢,又加上长年在赵国当人质,假如太子登基,很难从你大哥手里抢到继承人的位置。”
13。皇家庶孙限量珍藏版(2)
吕不韦面色沉重,一副奸商的表情。
嬴异人却觉得好笑,要不是看他送了这么多好东西的份儿上,早把他赶出去了,“继承人这等大事,连我亲妈咪都帮不上忙,你个小老板有什么资格跟我讨论这事儿?”
嬴异人戏谑地问吕不韦道:“那,吕sir有什么良策吗?”
吕不韦照旧神态凝重,好似根本没听出嬴异人话里的讥讽语气,继续说道:“最能决定继承人位置的华阳夫人却没儿子。那么,你们二十几个兄弟无论谁当了继承人,对她的将来都是个威胁。可是,如果能想办法把你过继到她那儿,认在她膝下当儿子,那就不一样了。
“你认在她膝下,虽然不是亲生,但总比别人要近些、可靠些。所以,她为了自己将来的地位,就会极力推举你当继承人。这样,你的竞争力不就骤然提升了吗?”
嬴异人一听,吕不韦说得很对路,忽地一下坐直身子,急不可耐地追问道:“对对对!吕教授说得太对了!可我要怎么做才行啊?”
吕不韦笑了,“我吕不韦不搞房地产、不挖煤,不算很富,但为了让您能成为秦国的继承人,愿意携千金,西去秦国帮您游说华阳夫人,一定让她把您立为继承人。”
嬴异人面红耳热,激动得泚出两个大鼻涕泡来。他嘭地抓住吕不韦的手腕,“一旦先生大功告成,我愿意和先生共享秦国!”
吕不韦赶紧跪地叩头,“吕不韦谢主龙爪。今生今世都将为大王尽忠。”
嬴异人初次尝到被人如此敬重的滋味,感动得热泪盈眶。
那吕不韦为什么要帮嬴异人呢?原因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嬴异人的门第提高了,他自己的门第也能跟着提高。
在当时,商人的社会地位不高,官商勾结的传统也不深厚。商人们虽然有钱,可随便一个小官吏都能把他们整得死去活来。无论多有钱,他们都得小心巴结那些官爷。一个不小心,连小命都有可能丢掉。
但行贿只能换来一时的平安,并不能给吕不韦带来长久的安全感。所以,吕不韦就想到了当官。而当时的风气靠钱直接买官的可能性小。于是,吕不韦一直在琢磨,有没有什么曲线救国的路子。当看到嬴异人时,他眼前一亮,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长谈之后,吕不韦立刻开始行动。他先派人给嬴异人送来五百金,让嬴异人靠这些钱巩固自己秦国皇族的地位,在邯郸广结各国宾客,拉关系、博名声。
这个招数还是管用的。后来的及时雨宋江也常用这招。要不然,凭他文只能写几首让自己掉脑袋的歪诗,武也就提把刀装装样子,怎么能在水泊梁山当总霸子?
那可是水泊梁山的总霸子!不算数以万计的小啰喽,单单有名头的好汉就一百零八条。
宋江靠的什么?靠的就是四处送钱。世上本没有路,送的钱多了,也就有了路。于是,他就到处都是朋友。虽然钱都是靠贪污*得来的(一个小吏,工资有多高?),却仍然为他博得一个及时雨的美名。及时雨宋江?干脆叫“急死你宋钱”好了。
吕不韦看嬴异人在邯郸的声势造得差不多了,就亲自带着重金购买的奇珍异宝去了秦国。到秦国后,他没有直接去见华阳夫人。凭他的身份要想见太子的宠妃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吕不韦找到了一个和华阳夫人关系很密切的人——她的姐姐。
吕不韦先贿赂了华阳夫人的姐姐,这样她才愿意接见他,并同意把礼物代转给华阳夫人。见到了华阳夫人的姐姐后,吕不韦又把她忽悠了一顿,“恭喜恭喜啊,您妹妹是太子宠妃,将来太子登基,她不就是王后?您的地位也要跟着大提升啊!”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3。皇家庶孙限量珍藏版(3)
华阳夫人的姐姐微微一笑,矜持地点点头。
吕不韦继续替她幻想,“再过几十年,您妹妹的儿子一登基,那您姐姐不就是当朝的太后吗?您就是太后的姐姐了!”
华阳夫人的姐姐被说中痛处,脸色一沉,“我妹妹哪有儿子?”
吕不韦深施一礼,“我就是给您妹妹送儿子来的。”
华阳夫人的姐姐闻听站起来上下仔细打量吕不韦一番。然后,一口唾沫吐在吕不韦头上,“我呸!怎么看你也不像送子娘娘?告诉你啊,我可最恨人贩子。”
吕不韦跪伏在地,头顶着一团带泡泡的唾沫,好像是刚浮出水面的癞蛤蟆,但仍严肃地往下讲,“我当然不是人贩子。您不知道吗?太子在赵国有个当人质的儿子,叫嬴异人。他聪明贤德,宾客遍天下,却总日夜思念太子和华阳夫人。经常哭着对我说,如果上天能再给他一个重生的机会的话,他要用这个机会当华阳夫人的亲生儿子。如果问他要当多久,他希望是,一万年。”
此言一出,华阳夫人的姐姐被感动得泪流满面,“真的吗?”
吕不韦用力地点点头,“句句实言,要是骗你的话,就让我将来喝毒酒而死!”
发完毒誓,吕不韦接着说道:“华阳夫人虽然现在深受宠爱,可岁月不饶人。一旦太子将来有了新宠,她自己又没有儿子,前景就很黯淡了。最终,连您的地位也会受到牵连。而嬴异人这个孩子才俊超群,又对她和太子敬爱万分。如果她能把异人收为儿子,再把异人立为太子继承人。那样,无论将来世事如何变换,她和您的地位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