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好媳妇 曾经的青柳-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站起身,在厅中踱了两圈,道:“或许是某个公主在京中呆得气闷,溜出来玩耍也是可能的,这段时间税上的事就走正常税率,不要惹麻烦,你立即派人去各个客栈找一下,看看她住在哪里,我要亲自去拜会一番。”
傍晚时分,李福等人纷纷返回,派在码头上的那名护卫也返回来,说是那些差役都按照小婉的要求一丝不苟地执行了。
“李福,你们有没有查出什么事情?”小婉问道。
“有一些。”
李福从怀中取出一叠纸递上来,小婉接过来翻看了一会儿,脸色立即沉了起来,嘴里发出‘嘿’的一声,轻轻在桌子上击了一掌,轻叱道:“贪得无厌”
在这些资料上,记录了临泾县令潘凤梧及其侄的一些事情,不外乎两人内相响应,大肆搜刮……在临泾县里,有这么一句话:平地削三尺,举头见青天——这是讽刺潘凤梧搜刮得太狠,连地面都下去了三尺。
等李福等人退下之后,小婉铺开信纸,提笔正要写信,忽然听到敲门声,紧接着便是李福大声喝斥。
………………新书介绍…………………………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三十一节 修筑
第四百三十一节 修筑
“去看看什么事情?”小婉微微皱眉,让紫鹃去瞧瞧发生了什么事情。
紫鹃应了一声,便开门出去,在院中低语了几声,便又迅速地返回,关上门后来到小婉身前禀报:“是临泾县的潘县令求见,夫人见还是不见?”
小婉沉吟了一下,摇摇头道:“算了,虽然我有朝廷命官的身份,但这一次过来可不是微服私访,更不是办差,名不正言不顺的。”
“那我怎么回话?”紫鹃有些发愁。
“有什么好难为的?”
小婉倒是诧异起来:“直接告诉他不方便就是,难道还需要向他解释不成?”
“是小婢犯糊涂了。”紫鹃也笑了,转身出房。
来的确实是潘凤梧,虽然没有接到过有钦差大臣过来的消息,但皇上派人来是不需要通知一个小小的县令的,所以在确认李福的侍卫腰牌不是假货之后,便按封三打听的消息跑来求见……同时也是想求证小婉的身份。
“是潘县令吧?”
紫鹃来到近前,打量了他一番,淡淡地道:“我家夫人说了,她这次来是私人出行,所以不想惊动官府,只是在码头上看着太不成话,希望县令大人好自为之”
潘凤梧低眉顺眼地道:“敢问里面是哪位夫人?”
“潘县令”
紫鹃的眉头微微一蹙,“不应该打听的就别打听了”
“是,是,下官失言。”
潘凤梧被一个婢女冷言相向,却不敢发作,宰相门前七品官,能够用得起大内侍卫的人,手下婢女有几分脾气也是正常,只是这么一来,潘县令很难把握其中的‘度’,只能心事重重地打道回府。
听了紫鹃的禀报后,小婉便将这件事情抛在一旁,不过这乱收税的现象说明泾州的吏治已经到了非得加以整顿的时候了,她虽然不是泾州的地方官,但现在也是负有一定的监察责任,所以这件事情要立即通知张陵。
她在屋中飞速的写完,从头到尾验看一遍,然后放入信封滴上火漆,然后让紫鹃叫进来一名护卫,将这封信慎重地递给他,开口说道:“老爷在戍堡修筑城墙,你立即以最快的速度将这封信送过去,让老爷酌处。”
那护卫看小婉说得郑重,也是肃然答应,将信接过,放入怀中之后就匆匆忙忙的出门去。
小婉长舒了一口气,她本心是不愿意参与朝廷事务的,可中国官商一体从来就没有真正的分开过,而且张家的利益和李世民、李承乾这两父子已经是密切相关,好在她是一个女子,不用担心她有什么政治野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是最让李世民父子放心的,否则他们也不敢这么使用自己。
这封信送出去,张陵就该着手整理泾州的吏治了,有程铁牛和张温可用,军事方面的事情可以稍为放松了。
戍堡。
是位于泾州境内,距离安定县城约百余里的一座军事要塞,始建于隋朝,武德年间,突厥入寇,戍堡被突厥人攻下之后摧毁,以后就再也没有修建。
在春耕结束之后,地里有了人手,而且从其它地方返回来的边民也愈来愈多,除了补种一些庄稼和菜田之外,人手大为余富,张陵征调了一批人修缮永定县城,同时目光也盯到了位于西北堡子子上的戍堡。
征调民夫主要为难的是两件事情,一是农事,这个问题已经解决,现在已经过了春耕最繁忙的时候,而且返家的边民越来越多,种子固然一时调拨不及,便是有了种子,已经过了农时,再种地也是不太上算,这些返乡的边民同样也需要有糊口谋生的经济来源;二是钱,征调民夫也要管吃管住还有工钱的,近段时间大肆剿杀土匪,得了不少赃物,现钱好说,脏物基本上由商人竞介卖去,然后进行处置,府库现在有钱,而且张陵已经请旨,这笔钱就由泾州府支配使用了。
在用料方面,倒也不愁,官兵攻破的那些匪寨都没像以前那样直接烧毁,而是留在了现在,张陵派遣民夫将匪寨拆了个底朝天,木料、砖瓦统统拉回来修筑戍堡,所以人力、材料和资金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不过,虽然有充足的木料和石料,但修筑堡墙,还需要大量的泥浆。用水泥却一方面因为太远,运输不便,另一方面却是因为这笔钱太贵了。
在安定县城,有一位在筑墙方面颇有造诣的老者,向张陵建议道:“大人,在堡子山以北有一片土,土质甚为奇特,以其筑墙,然后加柴烘烤,铁锥难以锥入。”
“哦,有这等事情?”张陵闻言大喜,立即命人跟着老者取了泥样回来试验,结果与老者所说一样,他打赏那老者,老者却含笑拒绝。
堡子山本来就地势高险,新的戍堡是一个正方形,每一边长绝有二百米,堡墙高约十米,城基厚五米,外面还设有瓮城和护城沟壕,堡内建有营房,而堡外则平整出一片空地,用于供军士们操练使用。而在堡内,街巷打算都用山石铺就,两旁有排水沟,同样用石头铺就。由于靖边堡的地形是北高南低,这样如有下雨,便容易排水,不存在雨涝积水之患。同时在南门外建一个石坑,未来积水直接经水道从堡内排入石坑外,那水便用于堡内人畜之用,甚至可用于将来的田地灌溉。
堡子山地势险要,若是派一旅劲卒在这里坚守,突厥人急切之间绝难攻下,配以守城利器,恐怕突厥人也没什么好的办法。
“哥,你还真要在这里种田?”程铁牛看了张陵的一番布置后,不禁讶然问道。
“当然了。”
张陵站在一处高坡上,指着下面那些已经规划好的土地道:“人不能闲着,闲大了就会惹是生非,这么好的土地闲置着也是浪费,现在可以种菜种粮,倒时候堡中自己也可以养猪、养(又鸟)鸭,既能够改善伙食,又能够节省一部分军费。”
这个堡的规划是小婉和张陵一起搞出来的,在成稿之前已经反复论证过其可行性,那些民夫们只需要按图施工就成了,估计有二、三个月就能建成,张陵只希望在堡成之前突厥人不要寇边。
“我从来没有见过百姓如此热情高涨地服役”张温见状感慨道。
“其实百姓的想法很简单,只要你让他们吃饱肚子,穿得暖和些,然后保证他们的安全,他们很乐于被使用的。”张陵说道。
这修筑堡墙在这个时代也算是大工程了,而且还没有那些现代化的机器设备辅助,所以工作量还是相当大的,虽然不能顿顿大米、馒头和猪肉炖白菜,可黑面饼子管饱吃,已经让那些民夫非常满意意了,而且张陵还命人去山里打一些野味,充盈饭桌。
张温闻言,轻轻叹了口气:“知易行难,都知道老百姓的要求很容易满足,真正做到了的又有多人?”
张陵自从来泾州以来,他的政绩是有目共赌的,那些百姓虽然被强行逼着干活,可人人可以吃饱,在这个年景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没有人喜欢背井离乡,中国人对于生养自己的土地有着一种根深蒂固的眷恋,无论走到什么地方,老家是永远也望不了的。
随着泾州渐渐地安定下来,那些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家园的百姓,现在最纷纷返回。但很多地方都已经被毁掉了,就在他们望着被摧残的家园难过时,各村的里正将诸人召集起来,开始自救互救,地能够补种的要补种,不能补种的则去县城打工,而且泾洲现在到处都在搞土建,需要大量的人手。
四月中的时候,小婉的一封信被一名护卫送到了张陵手中,打开看时,便是小婉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尤其是是在桥头镇遇到的收税一事,小婉写得更是详细,并且认为这种行为导致了百姓对官府的不信任,从而影响了泾州的商业发展——商人们是不会老忍受下去的,说不得就会想到别的办法。
“看来又要回去了。”张陵皱眉道。
“有什么问题吗?”程铁牛问道。
张陵将小婉的信扔给程铁牛。
“唔,真是岂有此理,竟然在这上面动土,难道他们就不怕被朝廷降罪吗?”程铁牛勃然怒道
张陵摇摇头道:“区区一个县令哪有这么大的胆子,在他的身后一定有其他人的影子。”
“你认为会是什么人?”程铁牛问道。
“长安城里的世家多如过江之鲫,稍有不伸就有可能招惹出更大的麻烦,是什么人只能以后再查了?”张陵淡淡地问道。
不是他不想查,现在泾州就像是一颗刚刚被擦亮的珠子,刚刚发出诱人的光泽,正是需要有人帮助的时候,而且安定团结才是第一要务,别的倒是可以让衙里其它人帮忙。
………………新书介绍…………………………
《末世涅凰》作者:曾经的青柳
生命总会寻找出路……
在地球的历史上,恐龙的灭绝、封神之战、奥森匹克诸神的陨落……每一段神秘传说的背后,都有一个恐怖的身影——末日
在风雨飘摇之际,肖雨馨有幸率领她的团队迎来地球生命新一轮的涅槃。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三十二节 新计划
第四百三十二节 新计划
戍堡就像是泾州之北的一个门户,是与突厥人作战的桥头堡。因而,在规划伊始,张陵和小婉就在原有的规划当中做出了诸多的改变。如今府库充盈,官兵的薪饷自然可以保证,但为了提高官兵的战斗力,除了在训练方向加强之外,同时也在饮食方面提高官兵的身体素质。
在这个时代,维生素之类的东西就不要想了,有银子也没有地方买去,倒是骨头汤和肉食可以作为首选。但有一些,官兵若是大量的食用肉食,那笔开销也是不菲的,所以小婉就向张陵提出以‘农牧’来养军。
她在前世听说过古代有什么‘屯田制’,对于其中的详情却不是很清楚,但她却记得军队的后勤部门是有养殖和种植这方面的,别的地方暂且不论,堡子山的山坡可以开垦成梯田,而山脚下有丰富的水草,可以用来放牧,养羊、养猪都相当划算,既能够改善官兵的饮食,又可以有一个上他们发泄精力的地方,省得无事可做。
在小婉回到泾州的时候,张陵也结束了在戍堡的巡察……说是巡察,其实也就是现场监工,他要负责收集第一手的材料,现场解决一些问题,为以后的修筑积累经验,在基础做好之后,剩余的工作就可以由其他官员负责。
在泾州,现在有两种论调,其一是认为突厥人刚刚内讧,颉利为了安抚草原各部,目前一定无法出兵寇边,今年或许能过一个好年;而另一派则不以为然,认为突厥人狼子野心,尤其是在收获季节,恐怕还会出来打草谷。
张陵同意第二点,草原人崇拜狼,他们都是受利益驱逐,在目前人心不稳的情况下,颉利一定会以利益诱惑那些摇摆不定的部族,可利益从哪里来?颉利绝对不会自己掏钱收买人心……那么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六月,就是冬麦成熟的时候,那些突厥人很有可能再次寇边,这也是他急于修筑戍堡的原因之一,为此,他已经命令程铁牛带着一千官兵驻守在尚未完工的戍堡,在训练的同时也参与修筑,估计有一个月的时间,戍堡也就修筑完毕了。
安定县城里也在兴起一场土建工程——不是城墙的修缮,而是张府的一项产业。以前在沧州的时候,张陵在推出城管小队的时候,还有着连带的公厕、公共澡堂等。但这些制度到了其它府县之后,有不少都变味,尤其是在一些边远的地区,力度更是难以保证。
就以这安定县城为例,城管根本就成了有证的强盗,披着官服的街痞,除了好事之外什么都干,这里面除了县令费如晦的不作为之外,也有着那些地方势力的推动,不过这些都属于官府上的事情。张陵从戍堡回来之后,没有动那些县令,虽然小婉将自己的观察所得跟他说过,但有些事情他还需要进一步的资料才可以。但是,他回来之后就立即整顿城管小队,包括一系列例如修建公厕、清理卫生死角等措施,这些政令的执行当然是有各县的具体人在做,他又命人组成了一个巡察小组,去各地验看实施情况。
而小婉也在做一个大行动,她准备在安定建一个综合性质的,集洗浴、饮食、娱乐、健身为一体的酒店。当然,这个酒店还是以鹿鸣春分店为名,但服务的内容也多了。泾州属于西北地区,但这里并不缺乏水资源。相反,这里水草丰饶,小婉已经决定在这里建一个畜牧场,以养羊为主,然后再开办一个加工肉类和皮革的工厂。
另外,为了促进这一地区的发展,小婉还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让百姓成为下一级的养殖户,而由工厂收购他们饲养的牲畜,至于养殖的先期投入,可以由肉食厂垫付,等牲畜出圈之后,再偿还肉食厂垫付的钱。
“通常来说,那些养殖户都不会赔本,但他们要控制住养殖的数量,而且肉食厂也可以向他们提供动物疫病方面的支持,临近河流的地方可以养大鹅和鸭子,猪嘛……也可以养。”小婉不是很支持在泾州养猪,这个时代没有猪饲料,而且用猪饲料养的猪,肉味也不好。但内地养猪除了猪草之外,还有一些剩饭剩菜来滋养这些猎,所以一头猪养上一年,二百来斤没有问题。可泾州这里不一样,人吃饭都是勉强解决,哪里还有剩饭剩菜喂猪?
“那你收那些肉食做什么?”张陵问道。
“用处多了,腊肉、肉干……还可以做肉罐头。”小婉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现在罐头的密封和真空问题已经基本解决,不过生产的都是水果罐头,她现在准备加工鱼、肉罐头,生产基地就准备放在泾州,而且有了这个畜牧业和肉食、皮革加工基地,张府在内地所需要的皮革也就有了很大的保证。
“婉姐,有一件事情还得你帮忙?”张陵笑嘻嘻地说道。
“什么事情?”看张陵嘻笑中犹自带着几分严肃,小婉倒有几分好奇。
“能不能将咱张府在沧州鞭炮坊的几位师傅借过来?”张陵问道。
虽然张府鞭炮坊的老师傅都已经进入工部了,但自己也留下了一些,生产鞭炮,这也是李世民默许的,因为张府的产业都是小婉一手掌管,一些人手调配和资金的周转,张陵还真是不好插手。
“你想让他们做火药?”小婉问道。
“是啊,颉利为了缓解压力,很可能会在六月份发动各部打草谷,戍堡就是门户,火枪就不说了,我们造不了,朝廷也不可能给我们装备,但可以先制作一些手雷,这东西在守城的时候还是很有效果的。”张陵说道。
“可以倒是可以,但你想过没有,和突厥人的战斗还是要以野战为主的。”小婉提醒道。
突厥人打草谷很少攻城,那样对骑兵来说是不利的,那些粮食和村镇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
“戍堡用得上。”
张陵说道。
突厥人若大队进入泾州,戍堡是必经之地,而且在不解决戍堡的唐军之前,突厥人不敢放心长驱直入,这一点小婉也明白。
“好吧,不过有些东西都要提前准备了。”小婉计算了一下时间,然后将可以先期所做的准备工作写下一张单子,由张陵派人负责落实……人手张家可以帮着出,但材料钱和人工费用张家可不会出。
第二天张陵去衙门便吩咐人准备,而小婉也派人去河北道将那几位师傅请过来。
不知不觉中,已经是五月中旬,戍堡已经竣工,比预计的时间要早一个半月,这让张陵大为兴奋,开始逐步在兴修一些水利设施,并扩大剿匪的力度,官兵有大部分是新招的,总得见了血才堪重用,而临泾、安定两个县的县令他被他撤换了,其中临泾县令潘凤梧直接被他送到法场上去了,至于他在朝中到底与什么人勾结,那就是上面的事情。
小婉也没闲着,这段时间,她也在四处考察草场,准备建立畜牧场的地点和肉食加工厂的地点,而且与不少农家签订了养殖合同,虽然这些百姓对这种合同不是很明白,但对于金灿灿的铜钱还是认得的,百姓们的心中自然有一杆称——人家给了钱,你就要将牲畜养好,养得好了,人家还给你给一笔钱,事情就是这么简单,解释得通顺,他们自然接受。
就在夫妻二人各自忙碌的时候,突然接到快骑通知,卢国公程知节不日将来泾州视察。
“什么时候这老头子管起这种事情了?”程铁牛听到消息之后,跟张陵和小婉嘀咕。
“嗯,铁牛兄弟,你很强”
小婉嘿嘿一笑:“等义父来了,我就问问义父,认不认识某个‘老头子’,你对他的怨念好像蛮深的。”
程铁牛脸色大变:“嫂子,不带这样吓唬人的,你若是真的说了,我恐怕就要被老……爹拎回家里了。”
“回家不好吗?”
张陵笑道:“我想回去还回不去呢。”
程铁牛顿时一挺身,站了起来,很有豪气地道:“大丈夫四海为家,马革裹尸……”
“呸呸呸”
小婉一连串的轻啐打断了他的豪言壮语,“大吉大利,说什么呢?还大丈夫,等你真正成了家才算是个‘丈夫’,现在也就是一个大一点儿的小屁孩。”
说到这里,她的脸上突然出现一个捉狭的笑容:“铁牛兄弟,你年纪也不小,该成家了。等这次义父过来,我跟他提一下,义母来信说过,长安有不少名门想要跟卢国公府的小公爷结亲呢。”
“我……我……我不急”程铁牛吭哧了半天说道。
“你不急?”
小婉揶揄地看了旁边垂着脑袋的张楠一眼:“你不急可有人急呢,就这么定了好不好?”
“不好。”
程铁牛扫了张楠一眼,站起身:“我先回戍堡堡了,明天还要出去拉练。”说完,逃跑似的走掉,小婉和张陵相视而笑……这段时间,张楠和程铁牛之间貌似已经撞出火花了,裴夫人确实来信提过程铁牛的亲事,只是她希望娶的是张楠,而不是别的什么名门小姐,现在看来这件事基本上已经有几分成了。
第一卷 乱世 第四百三十三节 战乱伊始(求个收)
第四百三十三节 战乱伊始(求个收)
一直到了五月下旬,程知节才姗姗来迟,一踏入泾州地界,他就非常的惊讶,这次过来,他主要是来视察泾州的军备情况的,同时也顺带着看看治理得如何,这个差事还是他抢来的——裴夫人在枕头边下了严令,这一次一定要来泾州将准儿媳妇带回长安,西北那地方说不定什么时候就兵荒马乱了,张楠在那儿她不放心——虽然亲事还没有提出来,可裴夫人心里早就将张楠视做自己的儿媳妇了。
他这一行人轻车简从的,除了护卫亲军外,沿途都是直接在驿站住宿,根本不通知地方官员,现在地里的庄稼距离收割不过是半个多月,这一路走来,庄稼都长势喜人,而且田间修了不少的水利设施,他向当地的农民打听过,虽然这些设施修得晚了些,但也起了大作用,等到了秋天,泾州就不存在粮荒的问题了。
一行人迤逦而行,来到泾州治所安定时,张陵带着泾州府的官员和安定县令一众人等在城外迎接程知节一行。
程知节很少穿文官服饰,照常穿戴着盔甲,就像是随时要投入战斗一般,他骑在一匹高头骏马上,似乎也是小婉上次从马贼手里缴获的,虽然有一段时间没上战场,但据程铁牛说,程知节在家被裴夫人逼着读书,多了几分沉稳,只是眼神依旧税利,锋芒隐隐。
在张陵的带领下,程知节着重参观了兵营,包括营房、粮他、草料场、武库等几处地方,尤其是观看了士兵们的训练和前期剿匪战斗的总结……他虽然很长时间没来泾州了,可当年泾州是什么样子他很清楚,张陵到任不过半年多,能有这个成绩已经是不错了,当下赞不绝口,听到程知节的赞扬,张陵等人心中也是自豪。
“铁牛这小子呢,该不会是做了什么不敢见我的事情吧?”程知节一入泾州,总觉得有些不对劲,等在兵营里见了几个昔日的部下后,这才想起没看见程铁牛。
“义父,您这可冤枉铁牛了,这一次铁牛可帮我大忙了,不仅帮我训练士兵,而且还帮忙训练了一支斥候队,现在戍堡那边驻扎,监视突厥人的动向呢。”张陵连忙说道。
程铁牛在家被他老爹捶得胆战心惊,一听说程知节到了,立即赶回戍堡,看他那情形,恨不得成为斥候队的一名小卒,躲得远远的。
“哦,戍堡你们已经重新修筑起来了?”程知节是知道戍堡的,当年修建戍堡,就是为了防御突厥人的,曾经是突厥人的一块心病,可是由于隋末战乱,戍堡一度荒废,给了突厥人可乘之机,结果被突厥人将戍堡毁了,武德年间和贞观伊始,为了避免触动突厥人,以利于朝廷休养生息,戍堡就一直没有重新修筑,其中也有经费方面的问题,没想到张陵不声不想的连这个也做好了。
“走,去看看去。”程知节也顾不上戍堡还远的很,硬要去看看,声称大不了就在戍堡住几天,反正国公府都都住得腻了……这话让泾州的官员们有些吐糟:你老人家住腻了国公府,那让我们也住住呗,只是这念头只敢在脑子里过一过,嘴上还得马屁如潮。
一路上,看到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程知节就关心起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鸿渐,马上就要收割庄稼了,你想没有想到突厥人会趁这个时候出来打草谷?”
“想到了。”
张陵说道:“铁牛兄弟已经帮我训练了一个斥候队,等六月份就全派出去,邻近突厥人的村镇已经做好了坚壁清野的准备,粮食由官兵帮着尽快收割。另外,我们在一些突厥人必经之地都布有烽火台,由专人负责,一旦有警,各村镇就立即开始准备转移,首先就要避免人员的损失。”
第一眼看到戍堡,程知节就吃了一惊,他原本以为戍堡只是在原来的基础上简单地修缮了一下,没想到几乎是重建,然后他又参观了堡外的梯田和堡里猪圈、羊圈,讶然问道:“这些都是士兵们养的?”
“是雇了一些平民帮着饲养的,有了这些,士兵们就能经常吃到肉食和新鲜蔬菜了,体质也能够保证,从长远来看,也比较节省军费,等再开一些田,还要种粮食呢。”张陵说道。
“看看去。”
程知节饶有兴趣的在梯田间巡视……田地、水渠、水井,他一一看过,不时地问些问题,尤其是知道其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程铁牛负责的之后,脸上更是露出满意的神情,而对张陵也更是大为称赞,能够在短短的时间内做出了这么多的成绩,他的脸上也有光彩,而且也为张须陀后继有人感到欣慰。
前面就是戍堡,程铁牛率了一干兵将在堡外迎接,父子俩像有隔夜仇似的,一见面四只眼睛就碰不到一块儿,父子俩都够能装的,张陵看得好笑,却也不说破。
“鸿渐,有什么困难吗?”
程知节问道。
这次他奉命过来,一是看看泾州的治理如何,张陵是否称职,另外一个便是看看泾州有无应付突厥人的能力,按照长孙无忌的情报,突厥人为了解决内部矛盾,很可能将其向外转移,而泾州就是一个突破口,而官军的集结和训练正处于关键时刻,泾州将是一个缓冲点。
“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困难,就是马匹太少,估计朝廷一时也解决不了,再就是缺少耕牛,现在大部分灾民都回来了,等各地的工程陆续结束,到了六月份就要种下一季的庄稼,大牲口不足,耽搁的事情就多了。”
“这个我来解决。”
程知节听了之后,大包大揽:“二百头耕牛够不够,我能承诺的就是这些,回头就让人帮你们解决,如果能够多弄来一些,那就算你们赚着了。”
“还有就是士兵和装备,我已经从河北调过来一些工匠,准备生产一些手雷和地雷,但还缺少大量的弓箭和盔甲,如果有火器那就更好了。”张陵说道。
“火器你就别想了,如果不是占着小婉的光,你小子恐怕连那些手雷和地雷也别想着弄灰,我帮你弄一批可武装万人的盔甲和军械,箭矢也没问题。至于兵员,只要你们自己能供应上军费,招多少都没胡问题,这个是特例,你们放心,皇上那里有我去说。”程知节大包大揽道。
在泾州视察了五天,程知节便离开泾州,而在六月上旬,他答应过的东西便一一道位,耕牛刚有三百余头,另外除了他答应的那些装备之外,还运来了一百桶火药(每桶二十公斤),大大解决了张陵的燃眉之急。
不过,随着庄稼的成熟,整个泾州的形势也变得诡异起来,斥候队全部出动,各地的庄稼也是能收一点就立即收一点,已经有种种迹象表明,突厥人就要有所行动了。
罗甘道祖上曾经在杨坚手下当过兵,而父亲是在攻打高句丽的时候,随大将军麦铁杖阵亡,从那以后,全家就搬道泾州以种地为生。不过,在他骨子里面,就有一种当兵的热血,虽然马术是摞下了,可弓刀方面的功夫从来不曾丢下,便是西北频频战乱,有那一技之长也能够维护家人、邻里不受突厥人的祸害。
前些时候,泾州军招兵,因为某些原因,罗甘道没有赶上,看到一些腆胸叠肚的幼时同伴时不时的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