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发明-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枫很希望中国的厂商可以建立自己的研发机构,但是华夏的人才还是很有限,又必须保证国家的研发力量,厂商的技术力量只有慢慢培养。

他还希望厂商和研究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赞助、捐赠,然后研究机构可以帮助厂商解决一些技术上的难题,双方互取所需,这次招商洽谈会就算是比较成功。以刘镛为代表的商人分别向科学院、华夏大学、复旦大学的几个研究所、院系提供了赞助,作为回报,研究所和院系也将提供一些技术支持,比如员工培训、技术改造、项目攻关等等。

这其中或许有人看到技术的价值,或许有人只是为了和叶枫搞好关系,总的来说招商洽谈会还是很成功的。

作为这次招商的核心项目,抽水机的技术难度并不大,实际上诺贝尔研究中心已经有产品问世,叶枫私心作祟,只是在欧美申请了专利,中国则等到机电研究所拿出样机申请的专利。

事实上为了这个专利,直到研究所有了成果,华夏立法院才公布了《专利法》,产业部成立专利局,开始正式实施专利保护政策,抽水机也就成为编号为00001的首个专利,真正考究起来可能并不怎么光彩。

总之机电研究所取得抽水机的中国专利,并且拥有了抽水机的设计和生产技术,就可以向厂商进行授权,然后收取技术专利费。

从登记那一天开始,专利就拥有十年的保护期,从商业上来说,自然是越早推广,所获得的利润越多,而在上次招商以后,并没有经过多长时间,甚至机电学堂也刚刚找到地方开始上课,要想建这样的工厂,所缺少的东西还很多。

刘镛是第一个投资兴办机电工厂的,在此之前他曾经持有一家蒸汽缫丝机工厂的股份,后来从华夏基金手中取得这家工厂的控股权,更名为昌隆机器厂,这家工厂并不能生产全套的蒸汽缫丝机,蒸汽机需要从福建的华夏缫丝厂购买,他们能生产的是缫丝机部分。

刘镛在叶枫分析内燃机和蒸汽机比较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很敏锐地意识到缫丝机的改进,那就是生产内燃机式的缫丝机。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08 铁路网

刘镛在招商会后曾和叶枫提起缫丝机的想法,叶枫本身并不看好,在他看来内燃机的优势在于体积小、便于移动,缺点则在于功率和成本,显然缫丝机这种固定且需要大功率的设备与内燃机并不匹配。

不过对刘镛这种想法,叶枫还是很支持的,科学院这边和机电研究所在一起,很多时候都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没有更多的人去做别的事情,刘镛则让厂里几个懂技术的工人到这里学习,又在厂里尝试缫丝机的小型化,虽然最后不是很成功,却掌握了相关的技术,刘镛也非常聪明,早早准备好场地和厂房,第一个开动了内燃机式抽水机的生产。

这种被命名为长江一号的抽水机其实和蒸汽缫丝机一样包括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抽水机的主体,利用轮轴带动叶轮高速旋转,从而实现提水。第二部分就是一台笨重的柴油机,当然比起蒸汽机就要小多了,柴油机运转后带动飞轮高速运转,飞轮和抽水机的轮轴用橡胶皮带连接,同步运转,飞轮大而轮轴小,从而可以使叶轮高速旋转。

这种抽水机的功率还不是很高,但用于一般的水田灌溉和矿井抽水已经足够,最主要的缺陷还是比较笨重,抽水机和柴油机的主要部件用的都是钢铁,重量不轻。

华夏几省的建设正处于热火朝天的阶段,尤其是厂矿市场化以后,很是催生了一批民族企业。又带动更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不少矿藏都需要这种方便的抽水机,而江南以水田为主,加上雨水又丰富,需要排水地时候很多,因而抽水机开始的市场销售情况都不错。

工矿业的日益发展也形成许多新的需求,特别是在运输方面,原本主要是靠海运和水运,随着华夏控制区域逐步向内地发展,对长江的控制尚没有完成。陆上运输的需求变得更加迫切。

早在台湾的时候叶枫就在鸡笼和台北、淡水之间修建铁路,也算是工业化的最早尝试,在大陆始终未能集中资源发展铁路,只有在福建的厂矿之间有几条小铁路,直到进入上海以后,通过股票市场募集资本,才开始大修铁路。

经过一年多的施工,第一条商业化铁路沪杭铁路终于建成,全长近200公里。连接上海、嘉兴、海宁和杭州,一天之内可以跑一个来回,比原来节省了许多时间。

在新建地上海火车站站台,叶枫登上了华夏一号列车的车厢,专门布置的车厢非常舒服。而且还安装了无线收发报机,叶枫高兴地看着窗外流动的风景,这样的速度用来赏景确实是不错,当然速度也不能算慢,毕竟睡一觉就能从杭州到上海,虽然在后世这可能只要一个小时多一点点的时间。

对叶枫来说,能够快速来往上海和杭州,显然是非常有利的。上海因其天然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原因。和历史上一样还是成为了华夏商业氛围最浓厚的地方,而且凭借生丝地出口,这里还是华夏进出口贸易量最大的港口。

但因为同样的原因,上海太容易遭到攻击,显然不适合再成为华夏的政治中心,所以叶枫将总督府和主要行政机构都设在杭州,以这里作为临时首府。有很多时候就需要在杭州和上海之间来往。

“总督大人。东方铁路公司已经准备了十二辆这样的旅客列车,我们计划每天早上五点到晚上七点为每小时一班。晚上九点和早上两点各一般,一天共发车十七趟,今天出发地五趟车已经全满了,”东方铁路公司的总办宁波人叶澄衷坐在叶枫的对面,微笑着说道。

叶枫点了点头:“沪杭之间的来往密切,我想这条铁路会很繁忙的,或许很快就需要修造复线也说不定,除了旅客往来,我想更重要的还是货运,上海是进出口的集散地,杭州和内地既是巨大的市场,也是生产基地,也会有很多货运地需求,这就看东方公司地调度水平了,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吧?”

“铁路沿线的电报线已经连通了,我们用的是华夏电讯的调度系统,并且对调度员进行了专业的培训,确保调度的有序和安全,”叶澄衷道。

“你们这个调度员的培训是华夏电讯组织地?”叶枫问道。

叶澄衷点了点头:“对,我们对这一块早就做好了准备,在施工地过程中就到安装第一线进行学习,所以现在就能上岗,考核的情况都不错。”

“我记得台湾那边有电报学堂,现在情况怎么样?”叶枫转过头去问容闳,前段时间为了专利法地推广,作为立法院院长的容闳也来到了上海,而作为华夏新学教育体系的建立者,容闳在这方面也一直参与学校建设方面的工作。

“电报学堂分短期、中期和长期三种,长期班学制三年,如今第一批二十人刚刚毕业,他们主要充实到科学院、大学从事研究工作,中期班为一年,可以进入电讯公司做技术人员,短期班每半年为一期,每期培养五十人,至今已培养三百多人,这些人基本都分布在电报站以及军队中,目前华夏府城一级都已经有电报站,所以人才的缺口还是相当的大。”容闳道。

“复旦大学、华夏大学为什么没有设置电报专业?既然有需要就要加大投入,人才在发展中始终是最重要的,”叶枫道。

容闳摇了摇头:“复旦大学和华夏大学成立时都有自己的任务,譬如华夏大学在福建成立时,最要是传授新学、采矿、机械以及基础学科的普及;复旦大学在上海建立的时候,最迫切的是培养金融、商贸、外交、纺织、电气等方面的人才,杭州的蚕学院在建立初期就定位为农业方面的专业学校,所以无论是复旦大学还是华夏大学,都没有资源和精力做更多的事情,实际上不仅是在电报方面,这段时间为了开发内燃机,复旦大学才成立了机电院,抽水机推出以后,机电人才的缺乏一下子就显得很迫切了。”

叶枫点了点头:“所以教育方面的规划一定要有超前性,我的建议就是几大重要产业的教育工作一定要抓起来,我看都需要成立专业学堂,大学里也都要有相关的专业。”

其实这样的要求叶枫以前也说过,不过华夏的资源紧张程度显然不允许大面积开花,就算在欧美,专业的职业教育也很少,很多电报员也只是作为学徒学习技术的,所以事实上的人员短缺并不如叶枫想象的那样的严重,也不是所有人都看好学校出来的学生。

不过叶枫还是这样要求,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加快培养华夏的工业基础,他知道教育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意义,而在出卖大量的产业以后,科技基金拥有一些资金可以用来扩大教育的规模。“沪杭铁路算是大陆第一条真正的商业铁路,东方公司也算是这方面的先驱了,以后还有这方面的计划吗?”叶枫转头问叶澄衷。

“我们现在的想法就是经营好沪杭这条铁路,另外我们最初的计划是修建上海、杭州、宁波的铁路,上海到杭州已经通车,杭州和宁波之间可能还需要半年的时间,”叶澄衷道。

东方铁路公司的股东大部分是宁波商人,所以他们选择修这条线路并不意外,叶枫又问旁边的产业大臣沈葆桢:“年底应该还有几条线路通车吧?”

沈葆桢点了点头:“沪杭线是最早的,相对来说沪杭线虽然需要造不少桥,但地势相对平缓,隧道不多,所以相对快一些。福建、广东我们控制的地区主要在沿海,所以只有南靖和漳州之间修的一条小铁路投入运输,主要是货运。铁路建设主要在浙江围绕杭州前后开工建设了几条,除了沪嘉杭,还有连接长兴、湖州和杭州的铁路,预计下个月也能通车。”

“此外先后开工建设的金华到衢州的金衢线、温州到丽水的丽温线、以及连接杭州、绍兴、宁波的杭甬线,因为地势问题,估计要到明年上半年才能通车。”沈葆桢拿出一张简易的地图,将这几条线都划了出来,这几条铁路除了金衢线是由政府出资修建以外,其余皆为民间资本,其中宁波商团一口气吃下了沪杭和杭甬两条最长的铁路,而在银行、丝织和机电行业风生云起的湖州商人则吃下了湖杭一条路线。

在叶枫看来,这些铁路一旦全部建成,就会形成一个以杭州为中心的铁路网。

不过,这显然是不够的。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09 江北

“丽水到金华、金华到义乌、义乌经诸暨到绍兴,只有将浙北和浙南连接起来,铁路的价值才能完全显现,产业部在这方面的工作有进展吗?”叶枫问道。

沈葆桢摇了摇头:“浙江和上海同时修造四条铁路,开工有先有后,虽然劳动力不缺,工程技术人员却是紧张得很,所以湖杭、金衢、温丽几条铁路的进度才显得有些慢。如今沪杭铁路虽然完工,紧接着开工的杭甬铁路工程的规模也差不多,所以只有丽水到金华的线路和正在修造的温丽线作为温金线的一段,正在进行勘测,在温丽线完成后可随即开工,将温州、丽水、金华和衢州这几个浙江西南的府县连接在一起。”

“修金衢线原本是考虑衢州的战略地位,如今看来倒是不那么重要了,”叶枫侧过身去对颜永京点了点头,年初的会战结束以后,颜永京终于从前线回到后防,就任国防大臣。

“占领江西、徽州以后,金衢线本身的价值并不高,不过温金线一旦贯通,从温州到衢州就可以通过铁路输送,而上海、宁波、福州、台湾甚至上海的驻军,又可以通过海路送往温州,对于衢州战区的辐射能力将有所增强,”颜永京从军事上分析道。

“有所增强和肯定的,如果金杭线能够贯通,浙江、上海两大军区才算是连成一体,如果从军事上考虑,对于福建、江西的影响力也将增大。”叶枫笑着摇了摇头,他很想修建从上海到广州的大铁路,将南北整个连接起来,能在五年内完成这件事就算很不错了。

“沈大人,产业部逐渐从具体企业中脱身,接下去地任务就是为工商产业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铁路是重中之重,我看要有一个分阶段的计划,另外产业部也要成立专门的机构,就叫交通司。下面可以设铁路局和道路局,除了修建铁路,柏油和水泥马路的修筑也要抓紧,”叶枫道。

虽然内燃机已经出现,但是汽车要投入使用还会有一段时间,不过随着工业的发展,对运输的要求也在逐步提高,水运依然非常重要,但四轮货运马车、人力板车也越来越多。对道路提出新的要求。

公路建设的规模要比铁路更加庞大,过去地泥土路面无法和水泥路和柏油路相比,很多地方都需要改造,而且和铁路可以商业化不同,叶枫暂时还不想将公路的运营也商业化。在这个动荡的时代,过路收费造成的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江北有什么新情况?”叶枫转头问颜永京。

“第六师已经全部展开,太平军对江北不是很重视,清军和陈玉成部还在和州鏖战,胜保在江浦重建江北大营,多隆阿、僧格林沁猛攻和州,不过没有湘军,清军的进展很缓慢。陈玉成已经稳住阵脚。也将清军主力牵制在和州一带。”

颜永京就在桌面上打开地图:“第十六旅最早在海门厅登陆,现已下通州,清军在这里的主要是一些绿营和勇营,几乎没有任何反抗,不过我军行动以后,李秀成也从常州渡江,取了靖江、泰兴。所以第十六旅。转而北上去如皋、海岸,参谋部的计划是和沿范公堤与盐城的第十七旅呼应。控制苏北黄海海岸和盐场。”

“第十七旅在黄沙港登陆后,先取阜宁,又以一营南下取盐城,一营向西攻击淮安府,淮安守将黄开榜竟弃城去,如今第十七旅已经占领淮安、宝应,洪泽湖、高邮湖一带数万义军投靠,目前正在清扫这一带地满清溃兵。”

“一个营就打下了淮安府?”沈葆桢突然开口问道,重要的军事决策内阁成员都有份参与,沈葆桢很清楚华夏军的编制,一个营就是五百人,五百人攻打重兵防守的府城,竟然没有伤亡轻松夺取,不是守将就废物,就是华夏军太厉害。

“曾国藩加两江总督,江北就开始征收厘金,胜保的江北大营、僧格林沁南下,地方上苛捐杂税数不胜数,沿海盐民多有起义,所以虽然华夏军只有一个营,其实从阜宁出发地是三千人,攻打淮安的是一万人,何况就算是一个营的华夏军,黄开榜那些大烟兵也不够瞧的。”颜永京简单讲述了淮安之战的经过,在这次进攻中有盐民义军助拳,同时也和洪泽湖、高邮湖几支义军约定同时围攻,黄开榜幸亏逃得快。

“实际上,十六、十七旅打仗的时间并不多,更多时候都是在整理地方义军,维持地方秩序,直到内阁组织的共和团抵达,这一情况才有所好转。”颜永京道。

叶枫点了点头,实际上以欧美为标准,刻意强化了行军和作风训练的华夏军战斗力远远高出清军,加上民心也不在满清这里,华夏地自由共和政策很得人心,打仗遇到地困难很少,反而是这些地方加入联盟以后的施政和建设显得更加重要。

“先说说第十八旅,地方治理的事情等到了杭州,再召开专门的内阁会议进行讨论。”叶枫道。

“第十八旅出发得最晚,作战地点也最远,参谋部原本的计划是攻取海州,威胁徐州,在海军的配合下,顺利在赣榆登陆,但是在进攻海州的过程中遭总兵陈国瑞顽强地抵抗,海州城墙高大,为了避免伤亡,十八旅并没有发动强攻,双方还在僵持当中。”

“参谋部对战局地看法是什么?”叶枫微微皱了皱眉头,虽然说保存实力、避免伤亡是他提出的作战原则,但是看到一个小小地海州也让华夏军为难,也不禁有些无奈。

“海州和淮安府不同,海州有几个大盐场,当地的盐枭实力雄厚,盐丁也很有战斗力,所以第十八旅面对的是将近四五万敌人,参谋部认为必须增兵。”颜永京道。

“参谋部认为,可以从上海的第一师中抽调一个旅北上,同时在淮安的第十七旅也要抽调一个营渡过黄河,包抄海州的后路。”

“海州的敌人如此众多,再增加一旅一营是不是够?还有,十八旅是不是安全?补给方面有问题不?”叶枫问道。

“海军有一支分舰队留在海州,在火炮的支持下,赣榆稳如泰山,赣榆在,则第十八旅的补给与后路都不是问题,参谋部的意思是让十八旅暂且后退到赣榆,等援军到达以后,在合军进攻海州。”

“目前海州的几大盐枭态度还不明朗,虽然他们帮助陈国瑞守城,但是也有投降华夏的意思,只是还有一些疑虑,加上看到我军数量不多,所以还是站在清军那边,我军新增一旅不选赣榆,而在黄河口一带择地登陆,与赣榆、淮安府援军形成三路进军的形势,则盐枭必然松动,况且第一师是王牌师,战斗力要强过新组建的第六师,两个旅一个营足以平定海州,何况淮安府的义军整编后也会有很强的军力。”

叶枫点了点头:“海州盐枭的条件我看了,有些可以答应他们,不过盐的生产和销售模式是肯定要改变的,他们不答应也不行。”

“所以我建议在江北增加兵力的投入,第七师不是已经组建么,除了兰芳的第二十一旅,其它两个旅全都增援海州,已经回到广东的靖海师,十三旅驻广州,十四旅驻福州,十五旅驻台湾,另外国防部再研究整编第八、第九师、第十师的计划,明年上半年华夏军要有十个野战主力师,警备军相应的也要跟上去。”叶枫道。

颜永京兴奋地记下这件事,作为国防大臣,当然希望手底下的军队越强大越好,不过国防部只负责军队和国防工程的建设,武装力量的最高领导人还是总督府总督。

“说到扩军,常胜军似乎也可以整编成为主力师,包括白齐文的火枪团,其中的士兵几乎都是中国人,其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并不比华夏军更好,装备也是按照警备军的标准,不过作战经验要比警备军强很多,如果整编的话,完全可以成为第四师那样具有野战经验的军队,”颜永京道。

叶枫点了点头,原本常胜军就是警备军改头换面的,白齐文的火枪团则是洋人的雇佣兵,装备和训练甚至还不及警备军,不过这两支用洋人统领的军队参加了松江、上海、徽州、景德镇等多次战斗,而且人还是那些人,经验甚至比第三旅这样的主力部队还要丰富,是可以整编成为主力师。

不过,要整编首先要做的就是整编这两支军队的头目,两个战争狂人华尔和白齐文。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10 扩军

手下的军队从二线变成主力,且装备更加先进,华尔和白齐文当然高兴,但是作为主力军团,交给两个外国人显然是不行的,连库科奇在江西战役结束后都已经不再担任二师师长,在获得法皇颁发的勋爵爵位以后,安心留在华夏,成为华夏东南军事学院的高级教官、总督府五军参谋部副总参谋长。

关键是华尔和白齐文与库科奇不同,这两个人是个战争疯子,打仗都喜欢冲锋在前,并不愿意从军队退下来。

叶枫想了想道:“这样吧,我们和美国不是有盟约么?美国内战打得正激烈,咱们也没条件支持什么,我看就让华尔和白齐文去美国,我让那边招募一个师的兵力,让他俩去那里折腾好了。”

颜永京等人听到这个主意都是笑了,虽然说华尔和白齐文是站在华夏这一边,但让外国人打中国人,总觉得不怎么舒服,何况这两个人有时也不注意,也会有些侮辱中国人的言辞或者举动,实行正规化的华夏军显然不再需要这两个人。

“白齐文那些外国雇佣军可以直接带到美国,中国士兵必须留下,他们要的人和装备,在美国给他们补齐,这件事就这么处理。然后对常胜军和火枪团进行换装和整编,人员打散后大部分补充进入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师,从各师置换出相应兵员,补充部分警备军兵员,与剩下的兵员整编第八、第九、第十师。所需军官,优先从教导营和军校中选拔,”叶枫道。

主力师按照一师三旅,加直属教导营、炮兵营、工兵营、警卫营、侦查连等共计是八千人,整编十个主力师也就是八万新军,以华夏面对的广袤战场来说,并不算多,但是按照华夏国防军地装备标准,这也需要一大笔的资金。

除了国防军十个师,华夏的军事力量还包括大致相等的地方警备军。警备军的装备基本参照英法远东军的标准,采用旧式滑膛枪,火炮的配备要看守备地区的特点,因为警备军的任务主要是守备地方和重要军事要地,并不具备太多机动作战能力。

根据国防形势的需要,警备军系统归属几大军区直接掌握,其中包括以台湾、海南、兰芳为主地靖海军区,这个军区一般有三个警备师,兰芳一个师。海南一个旅,台湾一个师加两个旅,通常情况下还会有一个国防师驻扎,如以前的第五师,如今的第七师。第七师北上以后,也将继续在兰芳保留一个旅,第五师向台湾增派一个旅。通常来说,台湾面临的威胁主要来自海洋,路上有国防军一个旅和警备军一个师加一个旅,守备地方绰绰有余。

海南的主要威胁同样来自海上,至于靠近大陆的一面则有广东军区协防,反而是远在南海的兰芳防守压力更大一些。那边传来的消息。随着橡胶园的产出和垦殖,当地土著与南面地荷兰殖民者虎视眈眈,局势日益紧张,叶枫打算让库科奇过去处理,也在兰芳布置了一个国防旅、一个警备师的兵力,另外当地实行全民皆兵,只要武器有保障。随时都可以武装四到五个民兵师。荷兰人暂时还没有进攻的实力,叶枫甚至都在考虑。是不是要在东南亚多抢点土地,毕竟那边可以种橡胶,而且还有矿产资源,不过考虑到国内的问题更加迫切,暂时还没有动作。

至于大陆上则有广东军区一个两个警备师、福建军区两个警备师、直隶军区两个警备师辖浙江、上海和徽州,江西军区一个警备师。

另外国防军第五师分别有一个旅驻扎广州、福州,第二师驻扎赣北、第三师驻扎赣南、第四师驻扎徽州、杭州,第一师驻扎上海构成华夏的兵力分布。

第七师两个旅和第一师一个旅北上,在江北也将有两个主力师,根据江北地情况,将义军整编出两到三个师不成问题,虽然装备不一定能马上补充,但是形成比较有战斗力的两万多警备军,足以配合两个师主力守备地方,至于是不是继续发起进攻,则要看清军接下去的反应,如果真的发生大规模的会战,届时新整编的三个主力师就显得非常重要,无论是直接增援还是守备地方,都可以保证江北的兵力投入。

相比较后世来说,时速只有二十多公里的火车显得非常缓慢,而且在松江、嘉兴、海宁等几个大站都有停留,叶枫还要走出车厢给站台上地人鼓气,直到下午四点才抵达杭州火车站,下了火车又少不了在庆祝首次列车到站地仪式上讲话。

回到总督府,叶枫见到了一个熟人,就是曾经在上海激辩过的曾国藩幕僚赵烈文,这一次他是以曾国藩代表的身份前来的。

湘军虽然打下安庆,却丢失了江西和皖南,清廷奖曾国荃,罚曾国藩,咸丰皇帝在撒手之前还下旨去了曾国藩两江总督的头衔,令其戴罪立功。

当时江南危急,左宗棠被俘,石达开攻四川遇阻,转攻湖南,清廷旋又令曾国藩为湖南巡抚,领湘军守卫湖南这片江南仅存的地方。

在遭到湘军主力以后,石达开也没有选择硬打,这从来都不是他的风格,在占领云南、贵州、广西、广东和福建一部分以后,仅从地盘上来说,石达开已经成为和天京太平天国、华夏平起平坐地势力。

事实上由于最早和华夏接触,和华夏又有说不清道不明地关系,石达开在占领地区实行的政策和华夏多有相似,但是没有华夏那种技术和资金输入,发展得并不快,加上作战地需要,地方负担也比较重。

但是和清朝统治的地方相比,石达开的政策就相对开明,加上与华夏之间的经济交往,地方上一些矿藏得以开采,民间经济也比较活跃,整个形势还算不错。

不过与三年前相比,在云南昆明落脚以后,石达开麾下的不少将领也和李秀成等人一样开始享受富足的生活,军队的战斗力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下降,这也是石达开进军四川遇上淮军就不顺的缘故,在很多将领看来,独领西南四省,加上广东、福建的一半,也算是功成名就了。

不过,石达开顿兵不前,并不意味着曾国藩的日子就好过,在失去江西以后,湖南实际上已经处于三面包围之中,西方是石达开的主力,南方两广的石镇吉也拥有十几万人马,手上还有两个火枪营,至于东边就更不好过,南昌有李世贤十几万人,安吉是华夏军第三师的八千人,不过这八千人比那十几万还要让曾国藩头疼。

虽然华夏军并没有主动向湖南发起进攻,但是李世贤在像李秀成一样开始在南昌兴建侍王府的时候,却没有放弃对两湖的攻略,因为李世贤也知道,有武昌这把利剑挂在头上,他要享受安逸的荣华富贵是不可能的。李秀成在回苏州之前就和他分析过局势,南昌直面武昌,要想稳住江西,就必然要打下武昌,最好还要打下湖南,然后据长江而却清军,则安枕无忧。

当然,李世贤也知道自己虽然有十几万军队,但是要独力击败湘军占领湖南的话并不可能,所以他很聪明地和华夏军与石达开联络,让他们牵制湘军,李世贤攻打武昌。

虽然李世贤比较无能,在胡林翼、官文的抵抗下没能一战下武昌,但是曾国藩的日子却很不好过,于是再度派出赵烈文来见叶枫。

赵烈文此来却也不是结盟,而是希望华夏能和当初宣言里说的那样,能够和湘军和平共处。

“此一时彼一时,惠甫以为如今的湘军还能是当初的湘军吗?”叶枫微笑着摇了摇头。

赵烈文目光一闪,毫不犹豫地反问道:“叶大人不是说,希望大家能团结吗?然则也是以势取人?”

叶枫哈哈大笑:“惠甫误会了,惠甫既然也认为今日的湘军已不是当初的湘军,论地方只限于湖南一隅,论兵力不过区区数万,那么我告诉惠甫,只要你们肯结盟,依然还是未来的华夏联邦之一。”

“是否结盟,我家大人还需取得手下诸将的认同,我家大人以为,既然大家对于未来有共识,那么在这个时候就应该心平气和,避免发生冲突!”赵烈文道。

“也罢,不过石达开、李世贤都是华夏的盟友,只要湘军愿意和平,我华夏也保证绝对不主动发起进攻。”叶枫道。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11 和平

江西、皖南战役结束已有半年,赵烈文这次来一是受形势所迫,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