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发明-第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怪不得说洋人船坚炮利,要是我们也能造这样的铁船,英国人还敢占着香港不还?”陈显良看着前方的英国军舰,长叹一声说道。
叶枫笑了笑:“这艘铁壳船就是我们华夏自己造的,不过要造出铁壳的军舰来,现在还不行。”
早在1772年,英国约克郡就已经建造了世界上第一艘12英尺长的铁壳船,到了1819年,第一艘客运铁壳船火神号下水,随后使用蒸汽明轮动力的铁壳船就逐步发展起来。
到了1829年,奥地利人约瑟夫。莱塞尔发明可实用于船舶的螺旋桨,经由瑞典工程师约翰。埃里克森等人进行改进,于184年建成具有四叶螺旋桨的“利特尔。朱莉安娜号”轮船,螺旋桨逐渐取代明轮。
海军舰船现在还都是木壳的,世界上第一艘铁甲舰“光荣号”年中在法国刚刚下水,严格来说这还是一艘木壳战舰,不过是在水线以上,两侧炮门位置上横向安装了一条11厘米厚的装甲带,从而极大的提高了战舰的防护能力。
闻听这个消息,叶枫就知道真正的铁甲舰时代即将到来,而此时各国的海军舰船,依然是木壳为主,采用风帆和蒸汽混合动力。
基隆船厂直接引进美国埃里克森船厂的技术和工程人员,经过摸索以后,已经成功建造了两艘铁壳轮船,使用的也是混合动力。
积累了造船经验,船厂已经开始建造军用舰船,并且一开始就是木壳战列舰。
虽然这种木壳战列舰很快就要被淘汰,却是必要的造船经验的积累,像军舰这种涉及许多工业门类的产品,不是说造就能造出来,等到这批工人和技术人员熟悉了军舰建造的过程,下一步才可以建造木壳铁甲舰。
看到陈显良有些悻然,叶枫拍了拍他的肩膀:“老陈,不要灰心,英国人的炮舰也是木头做的,铁甲舰虽然刚刚问世,真的要成为海军主力,还需要几年的时间,只要我们抓紧些,就能赶上。”
时不我待,叶枫站在甲板上,迎着海风默默想道,要不是急于和历史赛跑,他也不用在广东还没来得及巩固的情况下,就发起浙江战役。但愿列代先贤佑我华夏,此行能够顺利。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50 远程联络
船队一路向北,先是在福宁府的福鼎登陆,从这里向北就是浙江雁荡山。
此时,福鼎已经聚集了华夏新军一个营、两个工程营、一个炮营、警备军五个营、民兵五个营、天地团三个营,加上刚刚抵达的两个营,共计十八个营近一万人,其他以两个营华夏新军为核心,也有一万左右的军队则集结在寿宁。
抵达福鼎以后,叶枫对军队进行了动员,并做出整编,这次出征的华夏新军四个营都将获得自己的番号,福鼎的这个营被命名为兴华营,刚刚抵达的营叫振华营,在寿宁的两个营分别是兴夏营、振夏营。
伍廷芳登岸后马上赶往寿宁接收兴夏营,并与库科奇一起统领寿宁军队越过洞宫山,沿庆元、龙泉方向进军衢州,他们的目标是控制衢州这个连接江西、福建、浙江三省的要地,石达开曾经在这里顿兵数月,后来李秀成二次入浙也是因为衢州没能拿下,才未能建立牢固的浙江根据地,所以这个地方至关重要。
伍廷芳拥有的身份将是福建抚标提督,抚标是按清朝规定,由巡抚直接掌握的军队,如今叶枫署理闽浙总督,想必接手沿途县城不是问题,至于能不能顺利控制衢州,就要看他的手段了,实在不行,以兴夏、振夏两个一等主力营,一个炮营和近万军队,就算是强攻也应该能够拿下。
福鼎方面军将保留除振华营和天地团一个营以外地全部力量。由詹森和陈显良率领,越过汾水关,沿苍南、平阳再转向文成、云和,最终目的地是丽水。
“陈显良,从现在开始你就是福建抚标的提督,你们这一路的任务是在接收县城的同时,招抚这一带的义军,只要他们愿意归顺,将获得与你们一样的待遇,然后交给民兵营整合。愿意留下的,全部送到温州换装,”温州这一带匪患和造反的势力特别众多,有陈显良现身说法。应该会比较顺利。
至于两个抚标提督是不是合理,叶枫相信没有人会去查对的。
“记住,无论对地方官还是拒不接受招抚地土匪,都尽量不要动武,而一旦发生战斗。你们也要打出水平,我希望到了丽水的时候,这一万人都会是一支强兵,”随着工业建设的逐步到位,未来装备生产到位速度将大为加快,装备问题解决的同时,这支新军缺乏地将是近代化作战的经验严重不足,叶枫希望通过浙南的剿匪。可以练出一支强军出来。
不过他的这一构想最终还是没有能实现,虽然军队得到了锻炼,但练的是山地行军能力,在兴华营强大地火力威慑。以及天地团现身说法的感召下,浙北的义军和山大王们多数选择了归顺。
叶枫则在兴华营出发以后,和振华营、天地团一营、一个工程营搭乘轮船前往温州。
与此同时,也就是在一八五九年十二月,比历史上稍微早一些。李秀成和李世贤率军攻占广德。再下长兴,随后李世贤佯攻湖州。李秀成奔袭杭州,一举成功,江南大震。
华南战场,石达开在建立和巩固粤北、桂东根据地的同时,派两路军会攻湖南,直插宝庆,调动湘军,并在赣南堵住曾国藩,兵锋直指赣州。
历史上,石达开退出闽浙转战四川组织宝庆会战时,曾以十数万人调动数万湘军展开会战,这一次立足福建,经略两广,更是获得两年整顿休养的机会,虽然在叶枫的建议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精兵裁冗,却因为石镇吉在广西、广东的发展,反而拥有了二十几万兵力,加上两个火枪营,两个营华夏新军,足以在战局地某个点上形成兵力和火力优势。
不过,石达开和湘军并没有发生太多接触,石镇吉一路逼近宝庆调动湘军以后,很快调头退向广西北部,和那里的天地会义军配合,迅速扫除周围府县,并击溃进入广西的湘军刘长佑部,石达开和曾国藩则在赣州以南形成对峙,这一路集中了两个火枪营,一个华夏新军营,火力规模超过杉关,让曾国藩很是忌惮。
同样让曾国藩恼火的还有太平军白天地宣传攻势,晚上的电影攻势,由于太平军防御严密,湘军到现在还不明白那是什么玩意,反而军心浮动,曾国藩不得不让大军退回赣州城。
蓝色的海面上,十几艘舰船组成的船队扬着白帆,高大的烟囱喷着黑烟,在身后留下长长地烟迹,前方天与水交际地地方,是蜿蜒连绵的小山,两座白塔巍然屹立,指引港口地方向。
就在各处交火甚急的时候,叶枫搭乘的兵轮抵达温州港的外围,此时的温州不过是个小渔港,花费了很多功夫,运兵轮上的士兵才得以上岸,并迅速控制码头附近要点。
在码头上,温州府当地官吏默默站在路道的两旁,吃惊地看着威武迅即的华夏士兵,要不是已经得到确认,此行前来的是福建巡抚,署理闽浙总督叶枫叶大人,他们会以为是洋人的军队来了。
“各位,胡大人身体有痒,本官奉旨署理闽浙总督,听说温州附近匪患横行,故而立即前来,定要剿灭反贼,还温州百姓一个安居乐业之地,”在码头上,叶枫用扬声器对温州的官吏和围观百姓发表了一个简单的声明,简而言之,就是从即日起,温州府实行军管,并成立临时军政府。
“军政府的目的,是保护大家的生命财产不受侵犯,日常事务仍由原来的衙门处理,只是需到军政府报备,但是军政府发布的新政策,各衙门必须一体执行,不然本官定要严惩,”叶枫发了会狠,又笑着道:“当然,诸位可能也有所了解,本官是个喜欢做生意的,这次来温州,也带了不少发财的项目,温州的士绅官吏,只要有钱的,都可以合作,虽然温州多山,这矿藏却是不少的,这个码头也可以用起来,将来也是一个新的福州城。”
这种赤裸裸许好处的做法让在场的温州官吏士绅感到很不习惯,却也很心动,温州府紧挨着福建的福宁府,霞浦那边造纸、制笔等轻工业基地,和温州常有生意来往,消息灵通的都知道那边的人很多都发了大财。
叶枫也没忘记给下层的老百姓许好处:“凡是衣食无着,无田无地的,只要到军政府进行登记,就可以领取接济,能做事的,统一安排做工,按劳计酬,只要是支持政府的,政府也保证你们有饭吃,有衣穿,只要肯出力,还会有肉吃。”
扬声器的声音有些变形,但足够响亮,外围的百姓听到,却没有士绅那么矜持,齐声欢呼,等叶枫走了,却又私底下议论会不会是真的。
宣传队第一时间来到街头,他们都骑着三轮车,后面的车斗里是蓄电池,引出线接通车前的大喇叭,骑车的人找到一个地方就停下来,用喇叭大声宣传临时军政府的新政。
和当初曾经发生在广州的情形一样,温州人很快被这种新玩意镇住了,经过宣传队的一番解释,渐渐才接受,也有很多人当街就跪了下去,口呼“上天保佑”。
工程营迅速从货轮上卸下蓄电池、简易手摇发电机和小型蒸汽发电机等设备,一部分人立刻进入衙门布设电线,在门外安装喇叭,并向主要街道延伸,更加便捷的有线广播将在温州城取代宣传队,而宣传队则会向周边扩展,深入下面的乡镇。
温州知府谭钟麟字文卿,是湖南人,今年三十八岁,咸丰六年进士,曾入翰林院任编修,去年刚刚外放,担任温州知府也不久,很恭谨地请叶枫前往知府衙门:“内宅也已经收拾好,大人可随时入住。”
“谭大人,本官在温州只是暂歇,内宅就不用了,府衙先暂用一下,温州这边金钱会闹得比较厉害,本官定要将其扫平然后离开,”叶枫伸手请谭钟麟一起到府衙的中堂坐一坐,以往这种试探旧式官员的事情都会由徐荣村、王韬等人来做,这一次先下广东,再攻浙江,原本相对于福建一省堪堪够用的人手再度变得紧缺,虽然这次同来的颜永京经过崖州的历练也能独当一面,不过要稳定温州局面,还有很多紧要的事情需要他去做。
“叶大人,他们这是在做什么?”谭钟麟看到一些工程营的人爬到屋顶上,在那里竖起了旗杆,觉得很奇怪。
“哦,本官来之前,已经让抚标从福鼎出发,扫平雁荡山的反贼,为了便于指挥,本官和抚标提督陈显良约定每天整更时联络,这就快要到点了,谭大人不如就和本官在大堂坐坐,看看有什么好消息,”叶枫道。
谭钟麟愣了愣,不解地问道:“整点联络?大人可是说用这旗杆?”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51 无线电报
谭钟麟抬头看了看,心说难道是旗语?这旗语隔个几里还能看到,要和雁荡山中的军队联系,这怎么可能?
“哈哈,谭大人,这可不是旗杆,这个叫天线,收发电报用的,电报谭大人听说过吧?”叶枫笑了笑停在门口,指着屋顶上架起的天线说道。
谭钟麟就任温州知府以前曾任江南道监察御史,对一八五六年起清朝与洋人的的修约纷争很清楚,前年洋人突然提出要在上海修电报,谭钟麟才知道世界上有电报这样东西:“据闻洋人的电报要铺设电线,则万里以外的消息可以迅速传递,只是温州还没有这等条件,刚才那些士兵,难道就是要将电线拖到大山里去?”
“那倒不是,谭大人既然知道电报,不知对这种可以和几百里外的人即时联系的技术,觉得好还是不好?”叶枫笑着看向谭钟麟,不知道这位翰林对奇巧淫技是何等看法。
谭钟麟虽然是传统读书人,但他提倡“重躬行、讲经义、稽史事、通时务”,他从江南道监察御史迁温州知府不久,对叶枫的事情也有所耳闻,知道他是出洋回国,靠着捐官得来的同知,凭借外交上的成果和团练战绩方才成为福建巡抚署理闽浙总督,在他这种正规科举出身的官员来说,颇有些看不起这样的暴发户,只是如今处于乱世,却也不得不虚与委蛇。
当下。谭钟麟笑了笑,让人端出茶具,就在大堂开始煮茶:“大人,下官以为若真有这等奇妙地物事,则前方战事瞬间可以传达中枢,如闽浙的情况也可直达北京,对于地方管理善莫大焉,而在行军作战中更是妙用无方。如果操在我手,自然是好的,如果操在洋人之手。则贻害无穷。”
“谭大人所言正是叶某所想的,既然谭大人也认为好,那么本官就让工程队将电报修到温州来,”叶枫点了点头。笑着看向谭钟麟:“谭大人有所不知,这电报在洋人那边已经很普及,他们在中国就可以将消息及时传送回国,中间所需不过几分钟时间,而温州的奏报要送到杭州。就算是海船也要走上几天,若是要送到北京,路上一来一去就得大半个月,要真是双方打起来,光是这方面我们就得吃大亏。”
鸦片战争以后,已经有部分读书人开始关注这个世界,虽然他们对洋人的许多做法不屑一顾,依然还是儒家法统坚定的拥护者。但是以冯桂芬为代表的西学中体的经世思想还是得到一部分人的支持,谭钟麟相对保守,但还是有部分认同地,至少不是那种大谈教化天下的腐儒。
不管谭钟麟对叶枫有何看法。这个时候也点了点头:“据闻泰西与我大清相隔万里,信息竟可片刻传达?若是如此,洋人不止船坚炮利,这上情下达,远情上达。也迅即得很了!”
“谭大人觉得洋人只是船坚炮利?”叶枫笑了笑。看着茶壶的喷嘴溢出淡淡的热气,道:“谭大人有没有想过。为何西洋人地船更坚,炮更利?”
“洋人好利,好逸恶劳,故而钻研奇巧淫技,然则好利必好斗,终不如我华夏正统泱泱可纳天下,”谭钟麟拎起茶壶,先用热茶烫了烫茶盏,表演起茶道。
叶枫看着那繁琐的动作,内心冰凉:“洋人好斗,可终归是他们从中得了好处。”
“叶大人,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当然,师夷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也是可以的,”谭钟麟表演着茶道,似乎很投入,全然不敬畏叶枫这个署理总督。
他的这种看法在当时很有代表性,已经算是比较开放的心态,他们始终认为奇巧淫技是小道,坚船利炮拿来用就是,很少有人会反思为何我们地船、我们的炮还有其它很多东西不如别人,在近代化方面,其实早已经处于全面落后的状态。
“谭大人,凡事有果必有因,如果我们不能看透这一点,那么今天发生的事,以后还会发生,若是我们依然走着过去的路,便是从今日开始学了洋人的坚船利炮,过了几年,洋人又有更坚的船,更利的炮,二十年前地耻辱还会重新上演,”同样的话叶枫说过很多次,大多数时候效果都不是很好,在谭钟麟等人的心目中,儒家正统还是正统,祖宗成法就是成法,今天的落后只是偶然地。
“叶大人此言差矣,我朝圣祖、高宗时富甲天下,雄于海内,自强之道,在于修道德、明政刑、用贤能,则坚船利炮可为我用,他日也当强于西洋,”谭钟麟举起茶盏,嗖的一声一饮而尽,很是惬意。
“谭大人说得不错,圣贤书还是要看,”叶枫笑了笑,端起茶盏却觉得无比沉重,谭钟麟也算是比较重视经世的了,可还是不能从根本上去考虑问题,不革新,便是他将所有的新技术都引进来又如何,再好的东西也要看使用他地人如何。
传统文化中对于经义地过度重视,以及对技术工商的漠视,在农业时代早期是必然地,所谓无农不稳,粮食和人口决定了农业的重要地位,但是随着生产力和商业的发展,继续打压就是处于统治阶级利益的考虑,当这一点成为教条,大量的人才淤积在科举上,工业技术缺少研究和传承,曾经的优势逐渐丧失,又缺乏学习的勇气,久而久之,终于全面落后。
要想从技术上追赶,首先要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地位,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培养,但是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改变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不然像徐寿、华蘅芳这样的技术人才终归是少数,而要改变这一点,除了从文化上着手,还需改革科举制度,恐怕都是传统读书人不愿意接受的。
就连叶枫宣传的新政也不得不为之妥协,实现科考与新式教育、科举选官与民主选官的双轨制。
“大人,无线电报已架设完毕,请指示,”通讯兵的报告打断了叶枫的沉思,他连忙站了起来,对谭钟麟道:“谭大人,我们一起去看看?这种电报是不用电线的。”
“不用电线?”谭钟麟有些发愣:“不用电线如何与远处联系?”
谭钟麟当初想要搞清楚电报是何种东西,就不得不了解电、电线、电的传导还有编码,知道了这些才能理解电的通断和电报,相对来说还容易一点。
叶枫想要解释,却发现很困难,因为电磁波这玩意不比电流,即便是早期的科学家也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逐步接受,加上看不见、摸不准,甚至很难表现,也就不容易解释。
“谭大人,这个解释起来比较复杂,我们先看看这东西有什么作用再说,”叶枫拉着谭钟麟来到旁边的房间,这里已经准备就绪,蓄电池层层叠叠堆放在一起,连接到发报机,发报机连接着外面树立很高的天线。
诺贝尔研究中心对无线电的研究已经有三年多的时间,电子管的提前问世也加快了这项技术的实用化进程,眼前这台已经是多次改进的产品,据说良好条件下的通讯距离可以达到一千公里,有效距离一般也就三五百公里。
“兴华营那边还没有信号么?”叶枫问道。
“暂时还没有,”通讯兵道。
“那就先给福鼎发报,就说本官已经抵达温州,诸事顺利,望福鼎筹措好大军后勤,支持有力,”叶枫道。
通讯兵立刻将讯息记录,然后翻译成代码,由于汉字与西文字母不同,数量太过庞大,不能用键盘式打孔机直接打孔,而是采用数字编码的形式,比照电码本进行翻译,然后再用数字打孔机打出纸带。
谭钟麟在一旁仔细观察,对于这些程序都不是很理解,叶枫只好和他解释:“其实无线电报和早期的电报也差不多,通常只能发出和识别两个不同的信号,汉字有这么多,所以就要用这两个符号进行编码,一般来说,用八位就可以标示出大多数常用的汉字。”
“哦,也就是相当于八卦中的阴阳符,”谭钟麟点了点头,很快接受了叶枫的解释,不过他的下一句话却让叶枫很吃惊:“曾经闻听一种西学中源的说法,看来便是如此。”
叶枫笑了笑:“其实,中西方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人类进化……发展总是从低级……这样说吧,其实中西方都经历了一个发展的阶段,慢慢才深入了解这个世界的,西方的科学不是凭空产生的,中国的哲学也是经验的总结,所以大家开始对这个世界的了解同样是不多,都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
第六集 中国攻略 252 西学之源
叶枫觉得,由于环境、物种等方面的原因,东西方都经历了相似的发展历程,从蒙昧到科技昌明,起初的西方在医学、化学、天文、物理等许多方面,也都求助于玄学解释,即便是伟大如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以后,晚年还在不断地寻求“第一推动力”,想要论证上帝的存在。
这也就是说,东西方文明是在很相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可能存在交流,但西方的科技成果中看到东方古代文明的影子,这或许并不能说明太多问题,因为当初还在蒙昧的时候,大家都是差不多的,这些成果可能只是根植于西方本身的发展,当然也可能受到东方的影响。
叶枫只是反对盲目的西学中源说,特别是某些人会借此拒绝对自身进行反省,从而延误中国的变革与发展,变得愈加落后。
谭钟麟对西方的了解显然并不是很多,这个时代关于西方的书籍本就不多,《四洲志》、《海国图说》、《瀛环志略》基本都差不多,虽然对几个大国的疆域、种族、人口,沿革、建置、物产、生活、风俗、宗教、历史等都有涉及,但在叶枫看来,还是浮光掠影的东西。
谭钟麟并不认同叶枫的观点,他还有传统的天朝上国情结,他认为叶枫是在国外的时间太长了,为表象所迷惑,有些夸大其词。
叶枫不知道为什么在国外的时间长,反而只能看到表像,这些坐在书斋里看了几本书的,却能看得透彻?
“大人,福鼎回电。谨遵大人令。台湾舰队已抵达,共接受两千三百义军为工,安排伐木、修造!”通讯兵报告道。
叶枫听了顿时很高兴,浙南多山,既然温州福鼎之间可以联络上,那么无线电报的实用化就没有问题了。
谭钟麟在旁边皱了皱眉头:“叶大人,这是怎么回事?谁是义军?难道不是反贼么?”
通讯兵梁金曾经是厦门的一个海贼,招抚后才加入工程营表现出通讯方面地天赋,这才成为通讯兵。他也没觉得反贼这两个字是对自己地侮辱,只是担心这个知府找自己大人的麻烦,有些后悔不该不注意措辞。
梁金头脑很灵活,不然也不能从海盗迅速成为通讯兵,并且成为温州这边的负责人。他知道自家大人不同于别的朝廷官员,是为老百姓做实事的,也不仇视他们这些“反贼”,他不想给叶枫增加麻烦,但因为在福建体系里,大家都习惯这么叫了,刚才一兴奋就叫了出来。
“谭大人,这些倒不是反贼。只是些啸聚海岛,劫掠洋人商船的海盗,”叶枫轻描淡写地转移了话题:“谭大人,你看这无线电不用电线。只是两台机器,就可以与几百公里外的福鼎联络,是不是很有用?”
谭钟麟点了点头,还是有些耿耿于怀:“即便是海盗,也不该称为义军。”
“哈哈。谭大人说得不错。”叶枫打着哈哈,又对梁金说道:“兴华营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报告大人。正在呼叫,”梁金挺了挺胸膛,大声道。
兴华营那边很快有了回电,在进入雁荡山区以后,他们以强大的武力威慑,要求所有的武装力量接受整编,要么就予以剿灭,在陈显良与天地团中广东义军地现身说法作用下,大部分势力都选择接受招抚,少数一两个山寨试图顽抗,却被炮营千辛万苦弄进山中的几门小型火炮轰开寨门,看到兴华营的猛烈火力以后,也不敢再抱着侥幸心理,只好选择投降。
作战近十天,收拢大大小小的势力十几家,四千余人,全部安排福建民兵营送往福鼎进行整编,其中需要遣返回家的,将通过海船送到温州再行安排。
比较麻烦地倒是一些身份特殊的土绅,这些人往往是由比较大的家族组成,占据山中某个地方,表面看只是个山庄,平时务农、打猎、养殖都很正常,但为了防御建有很牢固的寨子,拥有实力不小的武力,光是看他们能够在土匪义军横行的大山中维持下来,就知道他们的实力不简单了。
对于这些寨子,打又不好打,毕竟他们这样做也是因为环境造成的,他们在当地多少有些影响,官府那边也挂过号,家里说不定还有功名在身地。
但叶枫绝不允许自己的辖区存在不受控制的武装力量,以前在福建、广东的办法是让太平军去破坏,广州附近也曾经强力解散和接收一部分团练,但是这些山寨和广州团练也有不同,他们存在地名义只是为了守家,那些庄丁既是兵,也是民,解散征召都不行,山寨也不同意。
“叶大人,这些寨子不过有些力量自保,留着也可以防备乱匪再起,下官以为并无不妥,”谭钟麟道。
叶枫摇了摇头:“那是以前,只要本官在就不容许乱匪存在,寨子并不需要继续保持以前那种规模的武力,谭大人,你也知道这些寨子的武力不受朝廷控制,万一有什么事情,说不定他们会怎么办,本官是不容许这种情况存在的。”
看到谭钟麟还想说什么,叶枫直接对梁金道:“回电给詹森,让他给我凶狠一点,他要是不行就让库科奇来,任何一个寨子都必须接受裁军核查,寨子里最多只能保留五十个人的武装,并不得拥有火器,其余一律收缴。”
“至于那些寨子地情况,让陈显良找附近地土匪,他们相互之间打仗多了,应该熟悉得很,”叶枫道。
谭钟麟脸色不断变化:“大人不可啊,这样一来,局势一定糜烂。”
“糜烂?他们不都是良民士绅么,敢不遵守朝廷律令?”叶枫冷冷道:“电告陈显良,本官的抚标不是做样子地,对于所有不听劝服者,第一炮轰击山崖以示警告,第二炮轰击寨门前方再行警告,两次警告不从者,轰垮寨门严厉警告,若遇反抗,在保护自己的情况下,可以立即进行反击,消灭一切图谋不轨的反贼。”
实际上,在大军压境,又有火炮为利器的情况下,敢于坚持抵抗的寨子还真不多,近万人的军队后来分为三组逐步扫荡雁荡山区,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才将这一地区清理干净,然后在丽水县城聚集。
对于叶枫来说,经略浙江的难度比福建要大得多,关键是这里原有的官僚体系和旧的势力依然完整存在着,那些寨子的武装可以清理,地方行政也可以干涉,但像谭钟麟这种偏向于保守的官吏仍旧是地方上的行政长官,平时由叶枫强力压制还好,一旦与朝廷翻脸,这些人留在后防方终究是个隐患。
夏字营和衢州方面军一路进展也比较顺利,但是到了衢州城却出现问题,倒不是原来的守军不遵从叶枫这个署理闽浙总督的命令,也让夏字营进城,但就是不肯挪窝,他们的存在要比那些官吏还要麻烦,毕竟官吏虽然难对付,但只要有兵权,留下一个民兵营就能控制一个县城,但要防备这些旧式军队,还是要留下相应的兵力才行,这种情况在温州也存在。
好在到了一八六零年二月,李秀成袭取杭州的消息终于传来,叶枫马上以救援为名,调动衢州、温州、金华三个府的驻军为北上先锋,衢州以兴夏营、丽水以兴华营为主力,跟在这些杂牌后面涌向杭州。
台湾新增镇海营、定海营则在台州登陆,温州振夏营北上进入括苍山,到李秀成撤出杭州,反向逆袭江南大营成功之时,叶枫已经将千岛湖、富春江、天台山一线以南的浙南区域全部收入囊中。
在扩大地盘的同时,一个比较简单的无线电报网也已经建立起来,虽然受地形和天气的影响,通讯质量并不能保证,但是基本能实现各地讯息的传递,加上原本清军都被调动,几个府城和重要县城只需警备军就足以维护,夏字、华字和海字三大营可以集中摆放在前线,分别在面向杭州的建德,面向绍兴的义乌,面向宁波的天台,既是防御,也摆出三箭齐发的进攻态势。
经过这段时间的实战,军队素质不断提高,加上装备得到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