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发明-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用了十年时间,总计两万五千只零件才完成不到一半,曾经一起工作地同事坚持不住,纷纷离他而去。
“他还在坚持?”叶枫见过因为世俗阻力而潦倒的蒂莫尼埃,还有专利得不到保护而绝望的固特异,他能体会巴贝奇那时的悲凉。
说到这里时,苏菲终于安静下来,不复刚才兴奋的样子,她默默坐到沙发上,眼眸中亮晶晶的。
“巴贝奇先生当然没有放弃,他将从父亲那里继承的1。3万投入研究,一个人苦苦坚持了十年……”
1。3万英镑相当于26万法郎,对于个人》。。的坚持,一个人在坚持,就连叶枫也不能不肃然起敬。
1842年,曾经意气风发的青年,如。u的厂房里,看着满地的滑车和齿轮,四处一片狼藉,一种无力回头的感觉,深深地揪着那颗脆弱的心。
巴贝奇呆立在尚未完工的机器旁,三十年的过往不断在眼前浮现,而这一切都破碎了,同行讥笑他是“愚笨的巴贝奇”;皇家学院的权威人士,包括著名的科学家公开宣称他的差分机“毫无任何价值”;首相认为“这部机器的唯一用途,就是花掉大笔金钱!”……
如果仅仅是这样,巴贝奇还可以坚持,伟大的发明总会经历艰难的过程,但政府断绝了对他的一切资助,他没有钱,买不起材料制作零件,甚至连画设计图的纸也买不起。
他深深叹了口气,在痛苦的煎熬中,无计可施,只得把全部设计图纸和已完成的部分零件送进伦敦皇家学院博物馆,供人观赏。
“苏菲,别哭了,这个巴贝奇无疑是伟大的,后人一定会记得他的。”叶枫掏出
手帕递给苏菲,小姑娘蜷缩在沙发一角,哭得大雨滂
“呜呜,呜呜呜,巴贝奇好可怜啊!”说到底苏菲还是个十六七岁的孩子,而且是个女孩子,当她哭起来的时候,就像带雨梨花般楚楚可怜,叶枫只好将她搂在怀里,柔声安慰,轻轻擦去她的泪水。
“苏菲乖,你不是说阿达姐姐是你的偶像吗,你想想看,阿达肯定不会哭的吧?”
“阿达姐姐才没有哭呢!”听叶枫说到阿达,苏菲马上露出坚毅的表情,从叶枫怀里爬起来,站在他面前握起了小拳头:“就在巴贝奇最绝望的时刻,阿达出现了,她就像美丽的女神,出现在巴贝奇的面前。”
“呃!”看到苏菲离开自己的怀抱,叶枫有点空落落的,他不知道那是什么感觉,贪恋那温软的身体?当然,是个男人都会有一点。
那种亲密的接触也在缩短两人心灵上的距离,是的,叶枫感觉那一刻,自己和苏菲是心灵相通的,这和性无关,甚至和爱情无关,更像他和凯瑟琳之间,那种浓浓的兄妹之情,但又不是那么单纯。
苏菲站在那里,脸上还挂着晶莹的泪珠,她像天使般微笑着,好像她就是故事里的阿达,要拯救落难的王子。
阿达并不是天使,二十七的她已经嫁为人妇,洛甫雷斯伯爵夫人是她地新身份。但她忘不了十多年前,自己还是孩子时,曾经参观过的那台差分机。
阿达的出现鼓舞了巴贝奇,更重要的是她提供了一小笔研究资金,虽然不足支持研究继续,却带来了新的希望。
他们商量在做研究的同时,“下海”搞创收,希望发明譬如国际象棋玩具。赛马游戏机等等。
但这并不能帮助他们,两个没有经济收入的人,不可避免陷入惶惶不可终日的窘境。阿达忍痛两次把丈夫家中祖传地珍宝送进当铺,以维持日常开销,而这些财宝又两次被她母亲出资赎了回来。
就是在这样的困境中,巴贝奇天才的闪光依然在继续。他提出一项更加大胆的设计,一种通用的数学计算机。巴贝奇把这种新的设计叫做“分析机”,它能够自动解算有100变量地复杂算题,每个数可达25位,速度可达每秒钟运算一次。
分析机的构想是伟大的,因为它有三个部分,存储库、运算室和控制室,而且还考虑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运算。
而阿达则成为历史上第一位软件工程师,开天辟地第一次为计算机编出了程序。其中包括计算三角函数的程序、级数相乘程序、伯努利函数程序等。
苏菲眼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小拳头握得紧紧的。叶枫却忍不住叹了口气,怎么说这个巴贝奇好呢。在没有资金的情况下,还要一下子做这样复杂的东西,结果恐怕早已注定。
果然,巴贝奇地“分析机”固然是伟大而天才的设计,但他根本无法让图纸变成机器,差分机已经得不到人们地信任,分析机更远非凡人可以想象。
又是十年过去了,1852年对巴贝奇为贫困交加。无休止地脑力劳动,阿达的健康情况急剧恶化,最终怀着对计算机的梦想,离开了人世。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苏菲又哭趴在叶枫怀里,搂着他的腰,小脸在身上蹭啊蹭啊:“呜呜呜,阿达姐姐去了,我要继承她的理想,我要做计算机,呜呜呜,我要做计算机。”
“好好好,我们做计算机,我们一定做计算机。”叶枫拍着苏菲的肩膀柔声安慰,他也下定决心要做计算机。
既然巴贝奇和阿达可以设计出机械式的分析机,那么原始的计算机现在一定可以做出来。
搂着怀里地苏菲,叶枫突然想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苏菲,你说阿达不幸离开了这个世界,那么巴贝奇呢,他后来怎么样了?”
不要钱地PS:这一章回忆了巴贝奇和阿达,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虽然是重现历史,但这段文字,写得也不容易。我还是想多送一点字数的,不过断在这里正好,是三千四百字,PS不算。
写这段的时候,我一直在想这本书应该怎么写,原本的定位就是技术史的再现,想必还在看我书,尤其是花钱订阅的朋友,多数是冲这点来的吧,我想这一点我会继续坚持的。
不过,我一直希望书的故事性能够强一点,所以做了很多尝试,效果不太好,不是说我构思情节弱智,而是这本书的路线限制太多,有很多东西我不想牵涉,所以故事发展的空间有限,不过呢,我还是会努力的,希望大家很快看到成果。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91 自动译码机
好像还活着吧!”苏菲在叶枫怀里抬起头,泪眼婆娑。
毕竟是个小女孩,别看现在说得很认真,看她对巴贝奇的态度,就知道阿达的故事虽然感动了她,原本却也没有改变她的生活,不然她就该踏着阿达的道路,去和巴贝奇一起奋斗才对。
“那他就活着吧,我会让英国那边的人,把他请过来。”叶枫搂着苏菲,刮了刮小姑娘的琼鼻:“看看,还哭鼻子,赶紧去洗把脸。”
苏菲顾不上在乎这个动作是不是过分亲昵,满脸惊喜:“真、真的要研究计算机吗?”
“当然是真的,我亲自领衔,以后计算机就是我们中心的天字第一号研究项目。”
“万岁!”苏菲扑上来在叶枫脸上亲了一口,还没等他反应过来,就跳到地上,举起手臂高呼起来。
叶枫摸了摸脸上被亲过的地方,若有所思。
计算机这个想法,起因是王文达研究五单位均匀电码,将二进制的两个数和电报中的电流通断联系起来,天才般地产生了一个逆向思维。
电流的通和断可以表示为点和划,那么点和划是不是也可以表示成通和断,或者说二进制数的零和一,是不是也可以用通和断来表示?
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随即,王文达又想到一个问题,电流的通和断,能不能再次表示成数字。
怪才王文达陷入了一个奇怪的循环困境中,而且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直到苏菲出现,她完完全全被“王文达命题”吓住了,小姑娘当时发出刺耳的尖叫:“啊,太伟大了,太伟大了!”
王文达思考这个问题,纯粹是虐待自己大脑,苏菲知道阿达和巴贝奇研究计算机的故事,所以她第的一反应:如果通断能够继续转换成数字,就可以用来设计计算机,这不是机械计算机,而是……电子计算机!
苏菲的这个构想同样使得怪才王文达和未来人叶枫激动不已,叶枫当即决定成立诺贝尔研究中心电子计算机研究所,成员包括他自己、苏菲和王文达。
“我们有三个人,花上三十年时间,一定可以取得比巴贝奇更大的成绩。”苏菲扬起小脸,很骄傲地说道。
“三十年太久,要只争朝夕!”叶枫连忙道,他可不想耗三十年。
用通断来表示数字,完全可以,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对数据进行处理,好比两条电路都是通的,加起来的结果再反应成下一段电路的通断,正好就是王文达的循环命题。
这就要用到继电器,自动控制内部电路的开合,以及电流的传递,等于是用继电器和电导线代替齿轮。
但是,运算涉及到电路的设计,尤其是计算越复杂,电路的复杂程度会几何级上升,这不是简单的重复,有大量课题等待解决,设计的工作量会很大很大。
电路一旦复杂,需要的继电器数量将会十分恐怖,以目前的技术水平来说,恐怕做出来的计算机体积会很恐怖。
在叶枫看来,即便是要达到巴贝奇“差分机”的六位小数精度,设计和制造也需要很长时间。
叶枫不打算做劳民伤财的事情,科研一定要和商业联系起来,这是原则。
“计算机这个项目,要一步一步来,你们先做些基础研究,搞清楚电路性质,然后第一步是设计译码机。”
所谓译码机,就是将电码翻译成文字,以五单位均匀电码为例,每个字母可以用打孔机转换成电文,然后变成电流。
译码机的功能,就是将这个电流,再转换成文字,代替人工译码。
“通过识别电流的通断,控制打字机,将电文打成文字,这是一个简单的转换电路,如果连这个都不能完成,计算机的事情当我没说,从此取消。”见王文达和苏菲一脸不情愿,叶枫只好发狠道。
译码机的原理和计算机原理相似,不过简单程度要小上太多太多,王文达和苏菲只能老老实实答应下来。
眼镜海因里希最近被叶枫派到诺贝尔体育,并且组建了诺贝尔研究中心阿迪达斯运动研究所,负责魔方的设计和运作。
小汉斯已经确定近期回到瑞典,叶枫就将海因里希抽调出来:“魔方的事情先放一放,等汉斯回来再说,你这里有更重要的事情。”
眼镜点了点头,压抑着兴奋道:“是不是有新项目?博士您说吧!”
“不是新项目,还是白炽灯的事情!”叶枫将一份巴黎来的文件递给海因里希。
海因里希有点失望,
振作起来,因为他知道,既然叶枫叫他过来,就一定
“是这样的,非洲竹子已经找到,那边的技术员试验后情况不错,计划在法国南部沿海建设生产厂,不过还是要研究钨丝,这是照明实验室今后的重点。铁厂那边物色了几个这方面的人才,你们赶紧把相关试验做起来。”
“是的,博士。”眼镜海因里希性格沉稳,叶枫知道这样的事情交给他去做,不会有任何问题。
爱德华。卡尔逊来自舅母的家族,也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毕业于乌普萨拉大学法学专业,成为叶枫助手以后,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筹备中央商务区的项目。
推迟了许久的酒会终于召开,叶枫不得不抽空参加,并向大家宣布了斯德哥尔摩CBD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建设计划。
“这个项目不会有巴黎春天那样巨大的单体建筑,但是围绕中心广场,将形成同样规模的商业群落,不仅包括巴黎春天现有的购物区、运动区、休闲区和酒店区,还将包括文化区,以及高科技中心。”
叶枫公布的这个计划,远远超出原先预计,规模大了很多,而文化区和高科技中心的概念,更是闻所未闻。
“埃尔文阁下总是发人所未发,不知道这个文化区和高科技中心会是怎样的光景?”拉耶尔伯爵拉着叶枫到远离人群的地方,低声问道。
作为议会院长,老牌贵族拉耶尔还不知道CBD项目的案提交议会审议,他虽然能提前获知内容,但时间毕竟有限。
谁都知道,一个大型商业项目蕴含的巨大商机,只要能提前知道,就可以通过抢先购置地产等方式,好好捞上一笔。
“文化区就是一个大学城,高科技中心就是依托大学建立的研究所,创新企业,至于具体的方案,伯爵大人很快就能看到。”叶枫笑笑道。
“好,这个文化区和高科技区提得好,有了这两个区,我们斯德哥尔摩的CBD就比巴黎的层次更高。”拉耶尔话风一转:“既然是大学城,那就建在皇家学院周围最合适,那里的空地也多。”
“嘿嘿!”叶枫干笑两声,这家伙,果然开始打听项目位置了。
只不过方案过几天就要提交,以赶上这次议员大会,所以先透露点也没什么,当然,首先要拿到好处才行。
“我打算新建一所大学,申请已经批下来了。”叶枫道,一所大学这样的事情,自然不用拿到议会去表决。
“哈哈,”拉耶尔混了几十年,叶枫那点心思当然清楚:“埃尔文勋爵有心了,这是造福瑞典的事情,我们都应该支持,有什么需要尽管说,我们拉耶尔家族可以捐一块土地出来。”
“那敢情好,”叶枫面露喜色:“拉耶尔伯爵大人真是热心,这样吧,学校门口那条街就命名为拉耶尔大街,以表示对大人的感谢。”
“好,好,那我要先去看看,这条拉耶尔大街是什么样子,也好出出主意,为这条大街多做点贡献。”
是多捞点钱还差不多,叶枫心中腹诽,脸上依然热情地微笑着:“这个简单,其实伯爵大人天天看到的。”
拉耶尔天天看到的地方,无非就是自家门口,到议会大楼之间,议会大楼右边是王后街,对面是国王公园。大楼左侧是外交使馆区,议政厅,都是寸土寸金的地方,想来想去,最有可能的还是拉耶尔住的别墅周围,斯维亚大街和国王街、王后街交叉的那片空地和居民区。
“好地方,哈哈,果然是好地方!”拉耶尔笑了起来,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那周围的地产本来就有很多是拉耶尔家族名下的,虽然近期卖掉不少,但这个方案现在还没人知道,拉耶尔自然还可以私底下购买一些。
两人心照不宣,谈起方案提交议会的审议流程,有拉耶尔这个议院老大支持,想必顺利通过不是问题。
“新式电信将是科技中心的关键项目,不仅包括正在建设中的电报,未来还将有能够传送声音的电话,以及传送图像、影像的通讯中心,也要请伯爵大人多多支持。”叶枫貌似很随意地说道。
“没有问题。”拉耶尔已经被老藤普做过工作,也是用对诺贝尔电信的支持,来换取CBD项目上的倾斜,自然一口答应。
“不过,这电话是什么东西?还能传送图像、影像?这、这……”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92 史上第一BUG
着议员大会召开日期的临近,瑞典各大报纸也越来越为更多的提案被上报议院委员会审议。
其中被关注最多的,是财政大臣提交的“自由贸易”议案,得到大部分商人,一部分贵族和农场主,以及很多平民的支持,他们的口号是:不要饿死人的贸易保护。
在一个国际贸易尚不频繁的时代,尤其是在工业化程度还不高的瑞典,人们对廉价而丰富的商品充满渴望,却不能看到国际贸易背后潜藏的陷阱。
对大部分商人而言,他们关注的不是国际贸易自由化,而是消除国内的贸易壁垒,这是他们最关心的。
除此以外,诺贝尔机器厂提交了“建设铁路申请”,瑞典银行集团提交了“筹办斯德哥尔摩证券交易所的申请”,诺贝尔电信公司提交“建设瑞典电报网的申请”,这些申请因为意义重大,都被列为议员大会的审议项目。
诺贝尔冶铁厂还通过议员老藤普提交了“推广焦炭炼铁的议案”,提出推广焦炭炼铁以取代传统的木炭法,重振瑞典冶铁业。
铁矿和木材一直都是瑞典外贸的拳头产品,其中很大比例是卖给英国,但是随着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扩大,近几十年铁矿和木材的出口,都在下滑,因此这个议案也得到很大重视。
各方势力围绕这些方案展开博弈,力图为自己争取最大利益,在这纷纷扰扰当中,诺贝尔公司依然按照自己的节奏,于六月初发布了新式五单位均匀电码。
藤普坦得主持了这次新技术的新闻发布会,声明之所以采用五单位电码,是考虑到自动化电报的需要。
“制约电报事业发展的,不是电报线,而是电报员。英法等国电报的发展过程告诉我们,熟练电报员的培训很不简单,非常紧缺。而且,自动化电报系统在收发报的速度和准确率上,都会有很大提高,采用这套系统,可以让瑞典的通讯水平,在短时间里赶超英法。”
赶超英法这样的口号很是激动人心,但并不是每个人都相信,谁都知道英国的海外殖民地遍布全球,号称“日不落帝国”。
路透社记者很“敏锐”地发现藤普坦得话里隐藏着的含义:“按照您刚才的说法,是不是收报以后,将电码翻译成文字,也可以实现自动化?”
“这怎么可能?”有些记者为参加这次发布会,专门学习了电报方面的知识,他们不认为机器可以识别电码,这是不可能做到的。
藤普坦得很有风度地向路透社记者点了点头:“是的,这套自动译码系统,正在研究当中,而且有了一定进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大家就会看到这样的产品。”
什么?!连路透社的记者似乎也不敢相信,追问道:“您是说,从发报到收报,只有第一步打孔,或者说打字需要人来完成,然后从发报,到最后收报人看到文字,全部由机器完成?”
“你很专业,情况就是这样。”藤普坦得笑道,他心里也有点惶惶然,这件事似乎很难相信啊!
确实让人很难相信,记者们顿时哗然,好在他们对技术的事情本来就懂得很少,上次就被诺贝尔电信震撼过,居然比藤普坦得更快就接受了结果,有人马上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我们都知道电报和邮政的业务是重复的,如果电报全部自动化,是不是意味着原本邮政的工人会失业?”
藤普坦得看了发问的记者一眼,是代表政府立场的《大众邮报》,和季尔家族关系密切,他笑了笑:“电报和邮政有相似的地方,但绝不重复。电报是在城际间传递重要信息,qi书+奇书…齐书如果说它要取代谁,那只是拉邮车的马匹,而不是人。”
下面的记者会意地发出笑声,藤普坦得接着道:“电报和信件不同,大家知道一根长达上百公里的电报线,同时只能传送一路电报,即便自动拍发,也需要花费时间,一天所能传递的字数毕竟有限,所以它的单位成本要远高于信件。”
“这就决定了两点,一是大部分人不会用电报代替写信,因为经济上不划算,不是很紧急,很重要的事情,人们不会使用电报,也没有那个必要。
第二,电报的长度会受到限制,要精悍,你有钱也不行,因为电报线的容量是有限的,不是为某个人服务的。所以无关的文字,电报员会告诉你:我们不发。这就决定了电报和信件服务的具体内容是不一样的,谁也不会取代谁。”
“而且我还要告诉大家,电报毫无疑问会让信息沟通变得快捷,促进沟通的同时也会带动信件的交流,所以某些人的担心,是根本不必要的。”
随着诺贝尔电信的一系列举动,季尔
到压力,在修改德士公司方案的同时,也针对诺贝尔案采取了一些措施,其中劳工问题就是关键。
不过,季尔并没有将舆论看得如何重要,只是在政府的《大众邮报》上发表了一些看法,并没有引起多大反响。
反而是诺贝尔电信的新闻发布会,在打消众人对于劳工问题的疑虑后,报纸上众口一词称赞诺贝尔电信的技术先进性,并展望赶超英法的美好前景。
“你们要抓紧,电学实验室那边可以先缓一缓,将人都抽调过来,尽快将这个电路做出来。”叶枫将普朗泰和格拉姆召集起来,让他们领头完成“译码机”的电路制造。
“两百多个继电器……”格拉姆猛挠头。
“怎么了,不就是两百多个吗?”
“哦,博士,是这样的,两百多个继电器不是问题,问题是……这样做出来的译码机,会不会太大了?”普朗泰道。
“还有就是这个电路的安全性,如果要做足的话,体积会更大,我怀疑它没有使用价值。”格拉姆接着道。
叶枫看了看两个人,知道他们说的都是实话:“但是这个东西一定要先做出来,我要验证逻辑电路的正确性,然后再讨论设计和制造上的问题。”
王文达是典型的技术狂人,虽然叶枫说先研究译码机,但他还是一头扑进了更宏大的计算机研究中,成天研究计算机中需要使用的代码和逻辑判断关系。
好在苏菲表现得相当配合,也可能是王文达研究时根本不理她,她和叶枫两个人闷在实验室三天三夜,终于将译码机的电路图设计完成。
设计完成后,小姑娘当即趴在叶枫身上睡着了,两人就在沙发上困了一觉,第二天凯瑟琳看到他们搂在一起,狠狠闹了一番,从此也搬到实验室,要和叶枫睡一起。
真是头疼啊!叶枫哀叹,在他的要求下,公司大部分电工都被集中起来制造译码电路,好在诺贝尔电信的工厂已经具备生产条件,两天后就完成了整体电路,问题是这个玩意也太大了。
电路固定在木板上,然后一块一块拼接起来,电路之间保留了充足的安全空间,所以足足占据了一个房间的地面。
“经过试验以后,可以确定更加紧凑的设计方案,但是现在只能先这样。”格拉姆解释道。
“先试试吧。”叶枫有点紧张,这是一个最直接,所以也是最繁复的电路。
五单位均匀电码可以用五个开关,连接五个继电器来表示,不同的组合连通不同的回路,从而带动终端做出反应。
眼下终端使用的是代表字母的三十二盏灯泡,输入端使用的是从自动发报机该装过来的读孔器。
以五个孔为一组,输入端五个继电器做出反应,吸合后连通电路,一路一路传送,最后反应为终端亮起的灯泡。
五个一组结束后,通过棘轮装置切断整个电路的电源,使电路回复,然后再进行下一个组数据的输入。
试验开始很成功,不过很快出现了问题,一直默不作声,在观察灯泡的苏菲突然开口道:“错了,结果错了。”
“错了?”叶枫一愣,他觉得电路运行很正常,而且线路已经排查了很多遍,应该不会有问题。
“是的,错了!”苏菲点了点头,指着灯泡道:“本来应该顺序亮下来,现在亮起的却是前面的灯泡,有问题。”
叶枫看了看,确实是这样,输出的结果紊乱了,等一条纸带输入完毕,拿过记录一看,从第七个字母开始,输出就开始出现错误。
“格拉姆你们去排查线路,苏菲,你和我研究一下这个结果,会不会是电路设计上出现问题。”叶枫道。
格拉姆和普朗泰面面相觑,这个电路他们检查了好几遍,怎么还会出现问题?不应该啊!
当下,格拉姆和普朗泰领着电工们一条线路一条线路的检查,并检测继电器是不是还有用。
叶枫和苏菲就对着记录,讨论出现电路错误的可能。
和设计相比,排错更加的琐细和复杂,要从上千条电路中找出那条有问题的,很不容易。
“从结果来看,应该是有个电路出了问题,导致结果偏差,但到底是哪条电路呢?”叶枫很头大,只能一条一条排查。
苏菲则列出那些记录,比较正确电路和错误结果电路两者之间的区别,最后发现了问题所在。
而就在这个时候,排查电路的格拉姆也突然叫了出来:“该死的,我发现了!该死的臭虫!”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93 意外划时代
拉姆手上捏着一只臭虫,咬牙切齿,叶枫看了哭笑不瞪了,恢复电路,我们再来一次。”
“我恨臭虫!”格拉姆依然很不解气,将那只可怜的臭虫仍在地上,脚踩上去狠狠碾压着。
第一次试验就遇上这种事情,难怪格拉姆生气,以后电工们遇到电路问题,“该死的臭虫”总是脱口而出,久而久之,电路出了问题就被称为“臭虫”,简称“BUG”!
随着电源接通,大家的心情也跟着紧张起来,谁都不想再出一次意外,瞪大了眼睛盯着灯泡。
译码电路的运转速度其实很快,两盏灯泡亮起的时间间隔不会超过一秒,仿佛过了很久,又仿佛是一瞬间,一条纸带就输入完毕,整个电路安静下来。
“记录员,记录……”叶枫话还没说完,怀里就多了一个人,兴奋的苏菲扑上来搂着他的脖子,“吧唧”!“吧唧”!在他脸上连亲两口。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咯咯咯!”苏菲兴奋得握起粉拳,猛锤在叶枫背上。
成功了?其他人都围到记录员身旁,等着比较后的结果。
“成功了!”
“耶!”大家都欢呼起来。
这一次测试的过程相当成功,也验证了一点,用电路进行逻辑运算是可行的,数学运算也不过是特殊地逻辑运算。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每个实验室总有大量的计算工作,译码电路的成功,意味着电子计算机不再是空想,意味着他们计算量的减少。
但是,除了叶枫,谁也没有意识到计算机到底意味着什么,它不仅能减少人工计算量,还会改变人们的生活。改变整个世界。
叶枫也被大家感染,抱起苏菲在空中转了一圈,然后在女孩娇嫩粉红的脸颊上亲了两口:爽啊!
“你们在做什么呢?”一个好听的声音突然在门口响起,叶枫浑身一个激灵,赶紧放下怀里的苏菲,一闪身躲到人群后面。
“好了好了。今天就到此为止,格拉姆你暂时加入计算机研究所,我们再讨论一下电路地精简和浓缩……哎呀,凯瑟琳,你怎么来了?”
叶枫装作刚从人群后面转出来,看见凯瑟琳和苏菲又在那里瞪眼睛:“哼,怎么到哪里都看到你啊,咦,你脸这么红干什么?是不是又做什么坏事了?”
见到这个场面,叶枫有点尴尬。用眼神示意格拉姆帮忙解围,谁知道一群人都看着他笑。
“好了。凯瑟琳,我们在工作呢。有什么事情等下再说。”叶枫严肃地说道。
凯瑟琳闻言马上安静下来,小鸟依人般靠上叶枫,好奇地看着地上的电路。
试验虽然成功,但距离实用还很遥远,为了方便测试,所有的元器件都做得很大,必须经试验测算各项数据,然后再进行调整。
“要精简很困难。毕竟元件太多,而且电路频繁开合。对继电器和电路考验很大,特别是电路密集以后,开合时存在的电火花、电磁场,都可能造成致命影响。wωw奇書网”格拉姆将想到的问题说了出来,希望“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