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发明-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厂区在另外一个方向,建在奥斯塔湾边上,这里集中了阿迪达斯体育用品工厂、机器厂、赛璐珞工厂和缝机厂,以及一座新建的三层实验楼,俨然是一个小型的工业区。

对工厂的事情,叶枫没有过多干预,诺贝尔做得很好,比自己在法国做的要好,管理和严苛。

老汉斯管理阿迪达斯,老诺贝尔管理机器厂,卡罗莱娜母亲家族的亲戚和蒂莫埃尼掌握着缝机厂,诺贝尔亲自管理赛璐珞工厂,还有利德贝克的火柴厂,以及固特异设在哥德堡的橡胶工厂。

叶枫邀请小西门子和自己一起参观了这些工厂,参观过程中,小西门子赞不绝口:“你们诺贝尔公司太有创造力了。”

叶枫这次请小西门子一同前来瑞典,本想修造电报线的,现在这个计划失败了,叶枫也不能让小西门子白来一趟,就提议由两家公司合作生产新式的自动发报机。

虽然还没有见到发报机的样子,但恐怖的效率却小西门子印象深刻,他当然同意。

在合作上面,叶枫希望和西门子公司共享技术,互相授权,西门子公司可以使用诺贝尔公司自动发报机的技术,叶枫也希望了解西门子公司在电报线方面的技术。

因为技术共享涉及的东西太多,小西门子不能马上做出决定,还要回去问他的大哥。

但他认为,至少从目前来说,电报线技术不是独家的,而自动电报机却是独一无二的。

双方仅仅是交换技术,诺贝尔公司在电报电缆市场上,肯定还不能对西门子公司构成威胁,基本答应了合作要求。

和搞定小西门子的同时,叶枫也接管了实验楼,成立了新的诺贝尔研究中心。

诺贝尔和叶枫的想法类似,技术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建的实验楼原本只有两个实验室,一个研究赛璐珞,一个研究人造丝,研究的都是硝化纤维,但方向不一样。

叶枫将这两个实验室更名为诺贝尔塑料研究室、诺贝尔化学纤维研究室,并以法国过来的人为基础,组建三个新的实验室:电学研究室、通讯研究室、印刷研究室,并确定了各自的研究任务。

通讯研究室的王文达发了疯似的,在研究阴阳电报代码,他的任务是研究一种只有阴和阳两种符号,而不是莫尔斯密码加上间隔,实际有四种符号的“不纯粹电码”。

电学研究室的普朗泰研究电池,眼镜研究发电机;不过,他们现在的工作,却是暂时加入通讯研究室,进一步完善自动发报机,以及相应的收报系统。

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明明眼前最紧迫的是尽快推出自动发报机,叶枫却将他的工作重心,暂时放到了印刷研究室。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60 自动凿孔机

枫现在考虑的是自动发报系统中的凿孔,凿孔可以采特他们在船上时采用的,用模板、金属针刺地办法,速度显然也不慢。

但这种方法,先要将电文翻译成莫尔斯电码,然后才能去凿孔,实际过程,和手动拍发相比,也就是少了拍发的人工,却多了凿孔。

好处就是,不再需要培训熟练的拍发员,因为,凿孔每个人都会。

这样一来,叶枫能用来赚钱的,也就只有拍发机。

他还想多做一台凿孔机,将电文翻译和凿孔两个过程统合起来,就连译码的培训也能省去,认识字母的热都能干。

不需要翻译的凿孔机,听上去复杂,其实也很简单,现成的样板也有,就是打字机。

打字机按下按键,打出来的是字,凿孔机无非就是按下按键,凿出孔,甚至凿孔机还要简单一些,因为电文是不分大小写的,凿孔也不需要油墨。

机械式打字机,叶枫以前在巴里。摩尔的电影《神秘群岛》中见过,一台很小的机器,看到样子,基本就能想到原理。

叶枫将自己的设计思路一说,阿尔伯特摊了摊手:他做不来!这种设计机械结构的事情,应该找钟表匠。

叶枫想了想,手底下的产业,还真没有涉及精密工业,看来要让人去瑞士找些钟表匠回来。

凿孔机显然不属于精密机械,要求的标准不会比自来水笔更高,机械结构更没有机床复杂,现在就可以做。

机械方面的专家,老诺贝尔就是,他曾经发明了好几种车床,机器厂也能找到相关的人才。

晚上吃饭的时候,叶枫将自己的想法和老诺贝尔说了说,没想到他完全不感兴趣。

“什么凿孔机?什么电报?我现在连机器厂的事情都忙不过来,还要研究硝化甘油,没空。”

“但是,电报这个市场很大。”叶枫试着给老诺贝尔解释:“英国很多城市都通了电报,他们还要铺设三千多公里长的大西洋电缆,以后全世界的国家都要通电报,有电报的地方,就需要这样的凿孔机,很赚钱的。”

“赚钱?”老诺贝尔不屑一顾:“我们的钱赚得已经很多了,我没兴趣。”

叶枫没想到老诺贝尔这么顽固,试探着说道:“但是,电报的作用很大,可以加快讯息的传递……比如,北方的森林起火了,消息能马上传到斯德哥尔摩,就能尽快组织人扑灭。如果俄国人突然侵入瑞典,我们也能马上知道,商人甚至能知道万里以外的人们需要什么商品,然后运过去。”

叶枫绞尽脑汁,说一些他觉得老诺贝尔感兴趣的话题,后者歪了歪脑袋:“俄国现在哪里还有能力侵略瑞典,火灾……似乎很少发生,商人,运东西也要很长时间吧,那时候还能需要?……还是硝化甘油好,开矿修路都需要,而且能帮助那些可怜的孩子。”

“可是……”叶枫无语了。

“埃尔文,你是说这个电报,能将很远地方的讯息很快地传回来吗?”母亲卡罗莱娜放下餐具,一脸期盼地望着叶枫。

看到卡罗莱娜母亲的神情,叶枫心里一疼,知道母亲是放心不下她远在别处的孩子,大哥罗伯特、二哥路德维希,以前还有三哥诺贝尔,还有自己:“是的,妈妈!电报能让我们在五分钟后,知道路德维希还有没有吃饭,吃什么了!”

“真的吗?”母亲卡罗莱娜惊喜地望着叶枫。

“是的。”叶枫点了点头:“他可以让我们知道罗伯特在彼得堡的情况,每一天的情况都能马上知道。知道那里的工厂究竟怎么样,有什么事情都能马上就知道。”

卡罗莱娜母亲一脸不敢相信的样子,然后转头向老诺贝尔唤了一声:“伊纽尔曼!”

老诺贝尔看了看卡罗莱娜母亲,无奈地转头对叶枫说道:“好吧,如果电报真的有这么神奇,我想我会帮你的。”

“当然,”叶枫笑道:“其实很简单,就是按下按键,然后带动连杆,然后向下敲击,凿孔。”

叶枫画出一个草图,基本的思路他都有,但具体的设计,对机械并不熟悉的他就有点抓瞎,所以让老诺贝尔带一个组,进行研究。

机械结构叶枫不想去管,但按键的排列,他早早定了下来,完全照搬电脑键盘的设计。

拉丁语系一般都只有二十六个字母,加上标点符号、数字和空格,对电报来说已经足够,数量不会很多。

莫尔斯基本码一共是四十一个,加上两种不同的间隙,也就是四十三个符号,四十三个按键。

除去辅助键,这些按键都按照电脑间旁,那种叶枫熟悉的排列设计。

他不清楚这种键盘设计,是不是有原理,是不是最方便,他只知道,这样的布局,对自己

最方便的。

如果说麻烦全世界,方便叶枫一个……当然,事实上电脑键盘用那么多,无论如何,也应该不会带来麻烦。

叶枫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有了这个凿孔机,打字机自然也就水到渠成,而统一的按键布局,无疑会很方便。

按照后世比较流行的说法,这个就叫做“标准”,叶枫打算向专利局申请这种键盘布局的专利,只是通过的可能性比较小。

普朗泰和眼镜,以及那个很牛叉的王牌发报员,对自动发报机进行了完善,为了进行接近实际使用的试验,叶枫决定铺一条试验线。

他向斯德哥尔摩市政厅打报告,申请铺设一条从工厂到庄园的试验电报线,这样一个奇怪项目,估计很难通过,找卡尔亲王也不方便。

叶枫想了想,决定去拜访财政部的彭特,希望他能帮助自己,使这条试验线路得到通过。

“你这个申请确实很难得到批准。”彭特小眼睛中闪动着狡黠的目光:“有人不愿意自己原来的优势丧失,比如那些本来有讯息来源的家族;更有人不愿意你,一个突然冒出来的新贵,霸占这独家的资源;当然,还有人不愿意电报给自己带来麻烦……”

叶枫知道彭特说的是害怕舆论的卡尔亲王,他笑了笑:“电报这个东西,未来肯定普及,这不是建与不建的问题,而是早建,还是晚建!晚建不如早建。”

“呵呵,埃尔文阁下,不得不说,你很年轻,但很有远见。”彭特笑眯眯地说道。

“但……这个世界上,往往是只看眼前的人比较多。比如自由贸易政策,明明是很有利的事情。”

叶枫无奈地点了点头,他知道,推行自由贸易政策的阻力,要比电报更大,但他还是答应和彭特合作:“其实,只要铁路能修起来,电报能修起来,瑞典实行自由贸易政策,是必然的。”

“当然,我知道目前就要实施的话,比较困难,所以我打算先修一条试验线,循序渐进。”

彭特答应帮忙,站在他的立场,也确实需要电报这样的新事物,敲开瑞典保守的经济局面。

叶枫估计,既然是试验线路,而且不过是十几公里,有彭特出面的话,问题应该不大。

他随后又拜访了诺贝尔家族的合作伙伴,斯德哥尔摩私立银行的大股东瓦伦堡,提出一年前曾经讨论过的话题:在瑞典修筑铁路和电报。

“我们可以发行股票,英国人都是这么干的。”瓦伦堡脸颊上肥肉一颤一颤地说道。

叶枫讶异地说道:“瑞典也有股票市场?”

十九世纪的股票市场,已经具备了后世股票交易的特点,不过真正上市的股票非常少。

初期是像荷兰东印度公司这种航海探险的经营活动,风险大,收益也大,可以说当时的股票交易市场,是航海股时代。

到了十九世纪铁路兴起,因为铁路投资大,于是又出现了铁路股时代。

显然,瑞典目前无论是远洋航海还是铁路都不行,并没有成熟的股票市场。

“没有,但是我打算办,正好借这次修建铁路的机会。”瓦伦堡道。

“这是个好机会,但是,修铁路的事情还没定下来呢,不知道会不会有阻碍,如果能发行股票,筹资应该没问题吧?”叶枫道,电报的事情让他认识到奇Qīsuu。сom书,无论是什么好事情,有人欢迎,就一定有人阻挠。

“这个你放心,只要你让铁路的项目通过,发行股票,我负责给你卖出去,毕竟,咱们也是大银行了。”瓦伦堡笑道。

“至于修铁路这件事,听说你跟卡尔亲王的关系不错,现在瑞典的事情,都是卡尔殿下说了算,还怕通不过?”

“国王陛下呢?”

“国王陛下带病订下和丹麦的盟约,病情再度加重,估计要让卡尔亲王摄政了。”瓦伦堡在叶枫耳边,神秘兮兮地说道。

叶枫点了点头,心里对自己和卡尔之间的关系,并不抱太大的指望,毕竟,他们认识还不到一年,也就是几次交往而已。

卡尔看上去对新奇的东西很感兴趣,但叶枫感觉他骨子里还是比较保守,从电报和自由贸易政策这两件事就可以看出,卡尔不是个开明的君主。

但是,不管怎么说,和摄政王搞好关系也非常重要,叶枫思虑着,最近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能拿出来,在拉关系的同时,也能推动电报和铁路这两件事的发展。

卡尔不喜欢电报,估计对开矿用的硝化甘油炸药也没有兴趣,当然,最重要的是硝化甘油现在还没有成熟。

看来,希望还只能寄托在老诺贝尔那里了。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61 蠢笨大家伙

伦堡笑眯眯地看着叶枫,又给他出了个主意:“埃尔什么时候将巴黎的CBD搬到斯德哥尔摩?”

“CBD?”叶枫摇了摇头,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水平,瑞典和法国都不能比,当今世界,也只有巴黎能搞那么大的工程,就算换成伦敦,都不一定行。

“百货商店可以搞一个,CBD肯定不行。”叶枫道:“怎么,你想搞?”

瓦伦堡摇了摇头:“我是觉得这样的项目,适宜发行股票。”

见瓦伦堡对股票这么看重,叶枫问道:“怎么,你打算建立一家伦敦那样的证券交易所?”

“不错。”瓦伦堡笑眯眯地看着叶枫,却没有继续往下说,明显是想看看,叶枫能不能想到其中的原因。

叶枫呵呵一笑,前世有人说过,当全民炒股的时候,真正发财的,不是那些炒股的人,而是为炒股提供服务的人,比如银行、卖股票软件的、做股票咨询的,还有证券公司。

现在办证券交易所,没有那么多人炒股,未必能赚多少钱,但交易所说白了,也是提供服务的,除了赚钱,还能扩大银行的影响力。

能够主导证券交易所,充分展示斯德哥尔摩私立银行的实力,通过交易所,和各大投资者,以及金融机构建立密切的关系。

“不仅如此,证券交易所每天流动的资金,只要有一部分存在我们银行,也是个很大的数字。”瓦伦堡笑眯眯地说道。

叶枫想了想,证券交易所影响着证券市场,在政府还没有过多介入的情况,掌握证券交易所,就能通过一些交易规则的设定,来影响证券市场,影响投资,甚至是影响经济的发展。

瓦伦堡充其量是个投机分子,根本不会看重这些,但叶枫不同,他觉得这个很重要,就开口说道:“不如我们合作,这个证券交易所让我来做,优先为我们自己的银行提供条件,你看怎么样?”

“你来做?”瓦伦堡狐疑地看着叶枫。

“我们合作,但是我要交易所规划的主导权。”叶枫笑道:“你知道我这个人,奇思妙想比较多,有很多是证券交易方面的,我想试试看。”

“证券交易所扮演的角色很重要,斯德哥尔摩私立银行根本不能直接出面,不然肯定会受到其它银行的打压,由我出面最好。我也是银行股东,该合作的继续合作,你想得到的东西一样不少。”叶枫竭力劝说瓦伦堡答应。

“证券交易所应当公开募股,让大家参与进来,才能快速发展,当然,我们自己的银行肯定可以得到一些优先的权利。”叶枫道。

瓦伦堡知道叶枫说得很有道理,这也是他和叶枫讨论证券交易所的原因。

本来,他是想让诺贝尔家族出面,由银行实际控制,没想到叶枫要亲自参与规划,他很感兴趣:“能不能说说你的新想法?”

“那个……我还没想好。”叶枫道。

他有过炒股和审查计划书的经历,但要设计适合这个时代的证券交易规则,还需要回去好好整理一下。

自从在法国混了个勋爵,叶枫就发现有时候不能只盯着技术和商业,通过其他方法,说不定可以事半功倍。

要在瑞典同样立足,不仅商业上要强大,还可以做一些有影响力的事情,比如证券交易所,再比如电报和铁路,都是既能赚钱,更能赚名的大“好”事。

但电报的事情一上来就遇到麻烦,这让叶枫认识到后世常说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商人要在政府决策中反映自己的意志,再通俗一点说就是政府里要有人,有人帮自己说话,也就是所谓的官商。

叶枫觉得,自己的利益集团,也应该有政治上的代言人,这样,商业的发展才有保证。

问题是,诺贝尔家族很小,母亲卡罗莱娜所属的阿尔塞尔家族,只能算中产阶级,最多也就管管工厂。

叶枫发现自己身边缺少这种具有政治潜质的人才。

不仅如此,在商业和金融方面,他也缺少一个有力的助手。

诺贝尔公司现在最强的是技术,不仅有叶枫和诺贝尔,老诺贝尔也是一个机械师、工程师、技师和发明家,然后还有一批专业研究人员。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哪个公司像这样重视技术和发明,留出专项的资金用于产品研发,并有一套成熟的研发体系。

正是因为如此,诺贝尔公司才不断有新产品出来,在通讯研究室自动拍发机试验成功,送往各国申请专利后,印刷

的研究项目也进行了一次初试。

所谓初试,并不是第一次试验,而是项目组根据基本的要求,设计出能反应基本结构,功能简单的产品,比如眼前这台形象狰狞的大家伙。

“这就是凿孔机?”叶枫看着面前的大家伙,感到非常惊讶。

凿孔机的外形看上去像一架小型钢琴,当然也不是很小,差不多有十七寸的彩色电视机那么大,非常笨重。

叶枫还发现一个问题,键盘的布局居然被改了回去,改成了连续字母排列。

“我让改的,这样方便。”老诺贝尔道:“你排的那个乱七八糟,记还要记半天,哪里有这个好。”

老头子发话,叶枫无话可说,只好上去试了试,在键盘上一按……没按动……用力……

“啪!”,凿孔机发出很大的响声,将叶枫吓了一跳,狠狠敲了几下键盘,拖出纸带一看,上面凿出一排整齐的孔。

“基本上就是这样。”老诺贝尔将叶枫按下去看凿孔机的机械结构:“字锭排在一起,按下按键,拨叉将字锭拨到位置,再由推杆推动字锭压下去,就能凿孔。”

老诺贝尔说得简单,实际上凿孔机机械结构的复杂程度,完全超出叶枫预计。

机械运动和凿孔的力量,并不仅仅来源于手指,那样打字会很累,老诺贝尔设计了一根机械发条:“以后设计一个拉杆,打一行字,将上面的拉杆拉回来,就能紧上发条。”

发条连着拨叉和推杆,按键下面则是杠杆和棘轮,按键按一次,就能推动杠杆和棘轮,放开拨叉和推杆,使凿孔机动一次。

初试基本验证了凿孔机结构的可用性,接下去要做的就是机械结构的优化。

叶枫对这台凿孔机的设计并不满意,因为和巴里。摩尔使用的那台手提式机械打字机比,这台机器实在太大。

“大?你倒来试试看,轻轻按下按键,四十几个键听话地跑到位置,顺从地敲下去,你以为简单啊!”老诺贝尔不满道。

叶枫赶紧摆摆手:“算我没说,那您老继续努力,将机器快点弄出来好了。”

“快?要多快?你答应卡罗莱娜的电报线什么时候修起来?”老诺贝尔是个急性子,不满地将叶枫推到一边:“赶紧做你的事情去,不要整天瞎逛。”

叶枫哭笑不得,他都快忙死了,这还叫瞎逛?

他将阿尔伯特拉到一边,指了指那台凿孔机:“这几天一直让你看着,有什么新的想法吗?”

“是不是想做打字机?”阿尔伯特道:“就是供墨比较困难。”

见阿尔伯特已经想到这个方面,叶枫点了点头:“是啊,打字机需要用的人很多,不过还要难一些,供墨……你可以用色带试试,绷在那个凿孔口就好。”

“色带?”阿尔伯特眼前一亮。

“对啊,你不是在研究照相印刷术么,现在最关键就是弄清楚墨水的性质和墨水的改进、不同材料接触墨水时的性质,然后无论是要做印刷还是色带,就有依据了。”叶枫道:“你现在的任务就是这个,作为照相印刷研究项目的一个分项目,先抓起来。”

阿尔伯特挠了挠头:“我对基础理论一点不懂啊。”

“不懂就学起来,再说,现在关于墨水性质的研究,根本就没有理论,我们一起来做,你先列个计划,再找一批人,记住,先把色带弄出来。”叶枫给阿尔伯特布置了任务,弄得后者很迷糊,到底是先做基础研究,还是做色带?

当然是做色带,学徒出身的阿尔伯特对基础理论没有兴趣,也根本不懂,拿着叶枫的许诺,用高薪到造纸作坊和印刷作坊挖了一批年轻的学徒,在印刷实验室下面组建起三个研究小组:墨水与材料性质研究小组、打印机色带研究小组以及照相印刷术研究小组。

阿尔伯特给叶枫提交的研究计划,就是:齐头并进!

色带是一个问题,机器本身还有问题,叶枫对笨重的凿孔机很不满,想到打字机的按键更多,结构更复杂,体型肯定要更加笨重,一颗发明的心蠢蠢欲动。

机械结构他不懂,无法做出更好的设计,只能从其它地方想办法,想来想去,那根精巧却原始的发条,被叶枫盯上了。

第四集 电的革命 162 研究电动机

叶枫大量资金的支持下,诺贝尔研究中心最近确定了究项目,电学实验室也是一样。

自动发报机一经完成,普朗泰和眼镜就将继续完善的工作交给了王牌电报员莱斯,留下了几个对电报感兴趣的研究员,将其他人分组成为电池和发电机两个项目组。

白炽灯的发明,对电源提出更多要求,普朗泰和眼镜对此有不同的看法,普朗泰坚决认为电池才是未来电源的发展方向:“与发电机相比,电池更轻便,使用也简单,奇。сom书要让每个家庭都能用上白炽灯,只有电池才行,发电机那么大,有多少人用得起呢?”

“不对,可以用导线送电。”眼镜觉得发电机的发电量更大,通过机械运动就能产生电,这才是大量生电的正确道路。

眼镜惜字如金,根本没办法说服普朗泰,后者不停地摇头:“导线送电?我们都知道通电的导线是会发热,如果大家都用电灯,送电导线上通过的电流有多大?你看看上次杜勒耶里宫广场照明,才几百盏电烛,就要用那么多台发电机,就算输电问题能解决,发电机能提供的电力也有限。”

“你们在争什么呢?”叶枫来到电学实验室,发现自己的两个负责人正在争吵,普朗泰激动地大声嚷嚷,而眼镜憋得满脸通红,每次张嘴,都被普朗泰给堵了回去。

“啊,博士你来啦,你是要在我们电学实验室工作吗?这真是太好了。”普朗泰兴奋地叫嚷着。

诺贝尔研究中心的人都知道,只要是叶枫加入的项目,进度往往飞快,而他们平时做研究,都是成果寥寥。

现在大家组成不同的实验室,甚至是研究组,每个组、每个实验室都希望自己能多出成绩。这不仅关系到个人收益,而且代表着荣誉和名声,难怪普朗泰见了叶枫会高兴,连眼镜也期待地望着他。

“你们这样欢迎我啊?”叶枫奇怪地摸了摸鼻子。

“是。”响亮的声音将叶枫吓了一条,他回头一看,八九个研究员都兴奋围了上来。

叶枫微笑着向大家点了点头:“好吧,不过我既然来了,就是要出成果的,有很多事情要大家做,大家可能要赶活了,这段时间会很辛苦,你们愿意?”

“愿意。”八九个人的声音也很大,每个人都充满了斗志。

“愿意,太愿意了。”普朗泰呵呵笑道:“博士,你说吧,我们现在是不是要研究大容量的电池?”

“这个嘛!”叶枫看了看普朗泰,又看了看眼镜,刚才已经听到他们在争论的话题,白炽灯的供电电源,当然是发电机更好一点,但不能打击普朗泰,还要鼓励,因为电池的作用也很大。

叶枫笑笑道:“电池和发电机都很重要,我们都要做。普朗泰你继续研究电池,嗯,研究的方向是小型化和便携。”

叶枫给普朗泰的电池项目组确定了大致的研究方向和思路,发明一种可以给小号白炽灯泡供电的“干电池”。眼镜的发电机项目组则组成新的“电机项目组”。

“我们这个组的研究目标,不仅包括发电机,还包括电动机。”叶枫这句话让眼镜他们很兴奋,他们知道,这个项目将由叶枫亲自领导。

但是很快又疑惑起来,海因里希推了推眼镜:“我们五个人,加上博士您,同时研究两种东西,是不是少了?”

“两种东西?”叶枫摆了摆手:“不,不是两种东西,虽然有区别,但区别不大。”

学过初中物理就知道,发电机和电动机,其实一回事,但眼镜的反应却让叶枫感到奇怪。

按照通常的做法,在确定研究计划前,大家要集体梳理一下过去的研究成果,叶枫会借着梳理,告诉大家以后的研究方向。

“电动机是用电实现机械运动的机器,它的原理……”在叶枫的示意下,海因里希推了推眼镜,开始对电动机的资料进行梳理:“一是磁极之间的作用力;二是电生磁;三是震荡回路……”

“等等……”听了眼镜的解释,叶枫有点吃惊,这跟他理解的电动机原理稍微有点区别,他指了指黑板道:“先不用解释原理,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电动机的发展历史吧。”

“眼镜”点了点头:“用电实现机械运动,最早是在1821年,由法拉第阁下发现的……”

听了“眼镜”总结的历史,叶枫终于知道为什么他会说电动机的原理是“利用磁极间作用力

为早期的电动机就是这样的。

法拉第发现了通电导线能绕着永磁铁运动,实现了电磁运动向机械运动的转换。

十年后,美国人约瑟夫。亨利将电磁铁与两个电池交替连接,可以自动改变磁极,在另外一端放着永磁铁,利用磁极间的吸引和排斥,做成震荡电动机,实现了连续运动。

次年,英国人斯特金发明换向器,改进亨利的震荡电路,第一次实现了能够连续运动的旋转式电动机。

到了1834年,德国的雅可比、英国文波特,分别做出了成形的电动机,和后来的电动机有点类似,不同的是用磁铁代替了线圈。

雅可比外面用两个U形电磁铁,中间是只六臂轮,每条臂上安装两根棒形磁铁;克拉克和戴文泡特外圈用的是永磁铁,中间用电磁铁当作辐条。

磁铁式电动机,显然作用有限,雅可比曾经将他的电动机装在小艇上,带动螺旋桨,时速2。2公里,使用320丹尼尔电池供电。克拉克则将电动机安装在电车模型上,达文波特用来带动印刷机,都显得很不实用。

磁铁式电动机的原理不能说错,但不准确,也因此使得早期电动机的研究方向有点问题,过于看重磁极间的作用力。

叶枫一直关心基础学科的进展,法拉第已经提出了磁场和力线的概念,但在当时,理论研究和应用性的发明之间,还有着比较大的鸿沟,比如普朗泰和眼镜,他们可能根本不明白什么是场,什么是力线。

叶枫第一次觉得,要给这些业务骨干进行理论培训,这样才可以持续发展。

“现在大家都知道电动机是怎么回事了吧?……不明白也没有关系,你们按照我的要求做就行了。”叶枫想想自己也没空,估计也没那个水平来讲课,更重要的是,就算讲了,没有经过系统教育的研究员们也不一定懂,还是直接让大家做事情比较好。

当然,该知道的还是要让大家知道,不然肯定会出现问题。

“电动机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定子和转子……也就是固定的部分和转动的部分。”叶枫点了点黑板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