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发明-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冯桂芬甚至抛开正在进行的多方会谈,辞去文教部尚书,全副身心投入到创办华夏孔教的事业当中。
这样一件事肯定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同样也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叶枫提出先举办一些祭典,从祭祀炎黄始祖开始,到祭祀孔子百家。
因而就在多方代表会聚上海,唇枪舌战展开辩论的时候,冯桂芬又炮制出一份华夏精神复兴的纲领出来,并宣布将要在合适的地点组织祭祀华夏先祖炎帝和黄帝,作为整个祭典活动的一部分,如何实现华夏复兴将作为一个议题,邀请天下才俊工商。
上海的多方谈判中也增加了一个进程,那就是一起祭祀炎黄祖先,虽然太平军信仰拜上帝教,但祭祀祖先也是允许的,而且这更能得到大家心底的认同。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37 信仰
当上海孝廉选举拉开大幕的时候,多方会谈的代表也齐聚这个城市,石达开派出的是首席军师张遂谋,李秀成派来的是慕王谭绍光,李鸿章淮军的代表是资深幕僚王凯泰,曾国藩方面派来的是老熟人赵烈文,此外骆秉章、郭嵩焘、李世贤、杨辅清也都有派人来。
天京方面,干王洪仁亲自来到上海,他在各方势力中地位最高,但或许也是说话最没有用的代表,因为洪秀全对这个所谓的多方会谈非常,甚至大发雷霆,他认为自己是天王,是天父的儿子,是这个天下当然的主人,也不可能接受华夏的那一套。
各方代表济济一堂,这样的场景绝对罕见,众人有基本上分成三派的势力,湘淮自然是一系,洪仁为一派,其它张遂谋、谭绍光等人又是一派,天京与诸王之间离心离德的程度可见一斑。
“曾国藩和李鸿章果然是官场上滚大的,不仅他们的代表来了,湖南、湖北巡抚、四川总督的代表都来了,光从代表数上来看就有五个人,俨然是第一大势力,”正式的会谈开始以前,叶枫笑着和王韬等人说道。
冯桂芬忙着孔教的事情,多方会谈就成为内务大臣谭钟麟领衔,他总是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事实上,湘淮派系团结得也比较紧密,相互之间关系最微妙的反而是太平军方面,不说石达开和天京的矛盾,就是李秀成、李世贤和杨辅清也有分离的倾向,对天京处处防备,相互之间也谈不上步调一致,或者共同的纲领。”
“当然,我华夏与他们又不同,各省是完全一个整体。”
王韬点了点头:“太平军能在会谈中发挥的作用相当有限。也就是李秀成和总督大人见过面,谭绍光这次想必还是会坚持上次会谈所确定的事项,至于其他诸王,最多跟着李秀成走,至于洪仁恐怕只能代表他自己。**
“如果李世贤和杨辅清都跟着李秀成做。那么也是很好的事情,不过李世贤做的可能性更大,杨辅清毕竟距离天京更近些,恐怕不会轻举妄动,”叶枫苦笑着说道,他没想到在这个时候最可能成为障碍地却不是清朝,反而是洪秀全这个造反者,不过此人早已经成了神棍。
“不错,洪秀全不敢随便动李秀成,毕竟苏福的实力本就强大。何况后面还有华夏的支持,不过杨辅清则不同,杨辅清的实力相对弱小,洪秀全不介意用他来杀鸡儆猴,”谭钟麟对权谋也有自己的心得,在很多方面都逐渐显露出不下于王运地才华,就连叶枫也不得不承认,这些传统的文人都受过良好的教育,只要能转变观念,出将入相绝对不是戏言。
叶枫点了点头:“太平军那里。还是希望他们能保持团结,至少是不会内部起火的局面,要保持对湘淮的压力,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不管是战场上,还是谈判桌上。主要的对手还是湘淮,曾国藩和李鸿章绝对不会轻易放弃手中权柄的。”
“赵烈文曾经说起过华夏的孝廉选举,他说曾国藩有意在湖南推行类似的模式,不过选举地范围被局限在生员以及地方士绅,选举出来的孝廉也只具有议政权。而不具备决策权,这想来也是湘淮在政治上的想法之一,”谭钟麟道。
叶枫笑了笑:“这样也好,至少也是一种进步,不过同样是孝廉议政,具体内容不同,差矣也会很大。只有议政权的话甚至可能不如言官,这方面咱们还是要争取一下。湘淮想要的不过是读书人治国,和洪秀全想当天王不同,这还是可以谈的。”
“大人说得是,按照我们事先制定的原则,制度方面求同存异,关键是民主议政、参政的架构要搭建好,然后民主的程度可以慢慢来,总之是先消灭个人集权。湘淮对少数人的民主还是比较接受地,只是在具体形式上异变较多,”谭钟麟道。
“只是有一点各方都是很难让步的,那就是各自的地盘,现在石达开在四川、石镇吉在湖南、李世贤在湖北、杨辅清、陈玉成和李秀成在安徽,都和湘军淮军形成犬牙交错的战线,湘淮想要太平军彻底退出江北以及湖南、湖北,但是太平军各方必然不肯,甚至可能在停火日期到来之前,抢占更多地盘,以在谈判桌上占据主动。”
叶枫点了点头,这也正是他所担心的,能有资格派出代表的,在这个时代都不是简单地人物,要想让他们坦诚地来做某件事,恐怕也不大可能。
“多方联盟是最终的目标,如果实在不行那就算了,最低目标是发表一个反清的声明,但是要注意避免分裂,我们要的是整个华夏,甚至更多,而不仅仅是割据,”叶枫道。
“至于地盘的划分,支持李世贤占领武昌,天京那边就不去管他,李鸿章想和洪秀全打就打吧,真要是打掉了,倒是帮了很多人地忙,”叶枫笑了笑,谈判桌上都是斤斤计较的,也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
华夏在会商前确定了这次谈判的基本原则,其他各方代表也没闲着,让叶枫惊讶的是,湘淮系的代表相互之间接触并不多,反而是频频拜访太平军的几位代表,以及华夏地官吏、学者和士绅。
“赵烈文没按好心,”远在徐州地王运给叶枫发来了电报,这位精通权谋的幕僚一针见血地指出赵烈文等人地目的,那就是从华夏内部寻找同盟者。
如果说要论及权谋,无论是华夏还是太平军,都不可能是聚集了一批汉族精华人士的湘淮相比,在原来的历史上,湘淮出了无数封疆,无一不是卓尔不凡之辈。
叶枫听到这个消息沉默了一会,心中对赵烈文等人的行为极其不满,都什么时候,还是只知道搞内部斗争,于是在开会前约见了赵烈文。
“虽然会谈尚未开始,盟约也未达成,不过听说赵先生已经开始履行参政议政的权利,看来是心向我华夏啊,”叶枫笑着说道。
赵烈文尴尬地笑了笑:“不过是些故友,有很多年未见了,叙旧而已。”
“赵先生,那就是你的不对了,”叶枫呵呵笑道:“华夏讲究的是制衡和民主,其实选举这件事最好的状态是两到三个派别轮流执政,当然这个轮流轮到谁,是选举决定的,所以赵先生愿意参与这件事,我是欢迎不尽,只盼先生能早日加入华夏籍,这样就能参与投票与选举了。”
赵烈文见叶枫不像是说笑的样子,便苦笑道:“赵某才疏学浅,近日在华夏所见,实在是平生未曾遇过,也不得不说,大人的方法很好,或许能弥合我华夏几千年来治乱循环的痼疾。”
“赵先生以为,这个孝廉选举有这样的作用?”叶枫笑了笑问道。
赵烈文摇了摇头:“选举只是一个方面,可舆情、孔教、教化也是缺一不可。”
叶枫眼睛一亮,人杰确实是人杰,有些事一眼就能看出其中的关窍:“那先生以为,我华夏这番做法,是否可以推广到全国?”
赵烈文并没有马上回答,他沉默了一会,才道:“赵某与这些还欠缺许多了解,行与不行,最好还是看事实。”
“先生果然妙语,”叶枫笑了笑,知道赵烈文不会透露更多东西。不过他也将自己的善意发送了出去,那就是关于几派轮流执政的问题。
这在赵烈文看来是不可能的事情,中国传统中,政治斗争从来都是极其残酷的,必须要你死我亡,哪有轮流执政这么儿戏的,这样还能保持稳定的证据,也几乎不可能。
“那么孔教呢?先生以为能推行否?”叶枫问道。
赵烈文听到是这个问题,笑着点了点头:“大人明鉴,凡我读书人皆是孔门中人,不过大人以宗教为皮,似乎有辱斯文啊!”
赵烈文知道叶枫不会以言罪人,也不怕这样的话惹叶枫生气,当然叶枫也不会和他生气:“本督也只是认为,儒家对于读书人的影响自然是深入骨髓的,但是中国的老百姓却容易被一些宗教所煽动,以前有白莲教,现在有拜上帝教,往往一呼百应,从者如云,这实在是缺少一种基本信仰的缘故。”
“信仰?”赵烈文皱了皱眉头。
叶枫点了点头:“是的,信仰,老百姓造反固然是因为活不下去,可宗教的煽动性也不可忽视,我想孔教可以填补这个空白,让每个华夏人都可以依着坚定的信仰团结在一起,共同实现华夏的复兴。”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38 会谈
多方会谈在一片猜疑和防备中开始,祭祀炎黄拉近了大家之间的关系,但是在谈判桌上,各自的立场并未有所改变。
果然如叶枫所料,首先引起争论的焦点就是关于地盘,太平军不肯撤军,湘淮更不愿让步。
湘淮的代表王凯泰、赵烈文等人都是饱学之士,说起来有理有据,太平军多是底层出身,在谈判桌上难以抗衡,索性就摆出一副愣头青的模样,要紧牙关就是不撤军,要打就打。
叶枫也不指望大家能达成一个统一的多边协议,在多边会谈遇到困难的时候,双边和小多边会谈也在进行,也更容易取得成果。
华夏和石达开展开了福建、广东两省问题的谈判,这个两个省当初都是各占一半,华夏占海,石部占内陆的那部分,虽然石达开也将两地当作根据地经营,不过随着大军转战广西、云贵,石达开驻昆明,石镇吉驻桂林,只占片隅的广东、福建两省便不如以往重要,只是因为和华夏的关系密切,经济反而日益发达,成为石部重要的经济来源。
叶枫的意思,是两省都应该统一,这对经济的发展有好处,成立一个政府,各自组织一个政党,参与选举,在选民的范围上,华夏也同意按照有利于太平军的方案,就是在基层选举时扩大选民的范围,让更多的平民有投票的权利。
但是石达开和石镇吉并不希望失去这两个地方,因为这两个地方虽小,每年能提供的收入却不少,几乎可以赶上广西、云南两省,如果选择合并的话,那么以后的财政收入要怎么算?是给华夏还是给石部?在行政隶属和关系上,又要听谁的?
“两省经济、行政相对独立,重要事项需由双方会商决定,平时都不作过多干涉。^^王韬作为倾向于太平军的华夏高官,负责和太平军方面接触,他代表叶枫叙述了华夏的意见。
“只要按照双方认同的办法,选举出省贤良阁。省布政使及重要官员,地方上地运营,双方都无需太多干涉,重要事项分别向双方汇报,如果有分歧的,再由双方坐下来谈。”
“至于地方收入,可以分作三块。一是地方税收,归两省布政司收支;二是国税,这部分收入,按比例分别解送给华夏和贵方。”
两省目前的发展情况,华夏所控制地区的经济要远远超过石部控制地地方,所以华夏占有的比例要超过石部,但是石部所得也远远超过从前,特别是从发展的前景来看,华夏控制地区的发展无疑要快过石部,这种差距只会越来越大。所以面对华夏提交的一份两省产业情况的统计数据,张遂谋和石镇吉派来的代表石镇常都有些心动,最终还是答应华夏展开两省一统地谈判。
实际上,张遂谋和石镇常对华夏的财政收入体系并不完全了解,以福建为例,虽然东部工矿产业和贸易发展远比西部石达开控制地区繁荣,经济规模超出很多,但税赋的不同。华夏从税收中所得到的财政收入并不如他们想象的那么多。
双方都有共同的意愿,事情谈起来就比较容易,经济分配和政权组织是谈判的重点,张遂谋和石镇常关注的焦点是经济收益,至于民主政权会带来的影响。他们能看到的不多。
张遂谋作为石达开手下地首席幕僚,当然能看清其中藏着的一些风险,虽说是地方自治,但组织形式却完全是华夏的方式,可以想像,这样的政权稳定运行以后,必然会更加倾向于华夏。=而不是太平军。
不过这两个地方目前控制在石镇吉手中。张遂谋早就担心石镇吉有私心,特别是这次石镇常也作为代表来参加多方会谈。更让张遂谋忌惮,故而失去这两个地方对石达开来说并没有什么影响,反而可以削弱石镇吉的实力,昆明想从这两个地方得到的,也不过是经济收入,合并后这样的收入必然增加,他自然没有什么要犹豫的。
石镇常虽然也想到他们会失去对两省地控制,但是经济上的收入,以及张遂谋的支持,都让他难以做出反对的决定,石镇常并不是那种知识很渊博,或者很有心眼的,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农民领袖。他和石镇吉地野心其实并不大,都认为像一条线似的广东、福建的地盘,他们想守也守不住,还不如从华夏换取一点好处,如今的方案已经远远超出他们的预期。
经济上的谈判和政权组织的确定需要更长地时候,但原则很容易达成,另外比较重要地一点就是军事,双方都认同两省本身不设军队,由华夏和石部分别驻军,驻军的数量和规模由双方讨论确定。
两省都将废除封建赋役,其中也包括兵役,也就是说无论太平军还是华夏军都可以在两省选取兵员,但只能是募兵,不能强迫,当然现有地兵员都属于双方各自的军队,与两省无关。
华夏目前实行的是募兵与义务兵相结合,国防军和警备军都是募兵,民兵则是义务兵,太平军则更类似于兵役,也就是义务兵,现有兵员独立划出,地方还会保留民兵的建制,但是这个武装只接受省贤良会的指挥,而且规模和武装程度都会受到限制,因为这只是民兵预备役,而不是正规军,虽然以华夏民兵的训练来说,基本上会超过很多太平军和清军。
至于两省不设正规军,由双方驻军保护,两省如遭到攻击,双方都会出军,为两省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并没有带来太多困扰,华夏与石达开很快达成了“建立华夏东南联盟”以及“建立广东、福建两行省的公告”,宣布双方结成联盟,石达开的广西、云南、贵州,和华夏的浙江、上海、江北、台湾、徽赣分别施行各自的方针政策,广东和福建联合统治,并由地方政府独立行政,这可以说是多方会谈以来,达成的最有实质性意义的协议。
叶枫甚至做出决定,原华夏政权将不再称为华夏,华夏这个名称应该是未来组成联邦时才能使用,他将自己的政权改称为复兴联盟,以这个姿态向各方表明自己与他们和平联合的决心。
叶枫也向李世贤、杨辅清等人做出承诺,只要他们按照民主模式进行政改,复兴联盟可以将江西、安徽所占领的地方与他们的地盘进行合并,组成新的行省,由选举出来的布政司进行管理。
李世贤对这个建议很感兴趣,一方面李秀成已经和华夏,或者说复兴联盟合作,另外他在江西占领的地盘并不多,基本和复兴联盟平分江西,如果能达成协议,也就意味着他将得到另外半个江西,这是在战场上很难达到的目的。
只不过江西若是进行选举执政的话,那也就不是他的江西了,作为地方军阀,地盘、军队是根本,有了这个根本才能保证荣华富贵。
“在江西,可以与福建、广东有所不同,虽然布政使是选举产生的,而且还有国士馆、贤良阁和孝廉台,但侍王还可以有自己的总督府,总督府不干涉地方行政,却是一省的最高首脑,总督府可以从地方上征兵,也可以从地方财政收入中获得国税那部分,当然复兴联盟虽然让出这部分地盘,但也要获得一定比例的国税。”
对于经济收益的分配,李世贤并不担心,江西并不富庶,如果加入联盟的话,一定可以从复兴联盟的工商业中获得好处。
复兴联盟对于江西的影响就体现在国税的分配,驻军,以及地方宪法的制定,并根据华夏联盟的协议,对地方执行宪法的情况进行监督,重要事项,需经复兴联盟的同意,如不同意,则要经国士馆投票表决,如果表决结果复兴联盟还不同意,则可以要求江西省重新进行国士选举,当然这种权力的使用会有一系列的制衡。
李世贤在太平军将领中比较另类,他甚至比李秀成更了解民主政治,所以在李尚扬报告了叶枫提出的方案以后,竟然表示同意,不过他提出两点,一是江西总督也可以参选布政使;二是江西由江西人来治理,也就是在政改的过程中,不希望复兴联盟过多参与。
李世贤甚至表示,他手下的军队也可以接受复兴联盟的整编,最后形成三到四个师,当然这些军队的指挥权会在江西总督,也就是李世贤的手中。
叶枫和内阁商量许久,最后还是决定同意李世贤的方案。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39 时间表
军权不能解决,实质性的统一还遥遥无期,但是在石达开、李世贤和李秀成三方取得的不同进展,也有利于复兴联盟在谈判桌上的态度。
本来湘淮系一直纠缠于停火,并不断索取经济、军事方面的援助,以及文化交流,在叶枫看来,是殊无诚意的举动。
复兴联盟和太平军方面达成的一系列协议,让他们面临的压力骤然增大,而在谈判的同时,战场上的形势也在迅速发生变化。
复兴军,也就是原华夏国防军与捻军联合,与僧格林沁在河南的会战,一战歼灭满蒙马队大部,第一旅进入开封以后,宣布在河南成立华夏联邦河南行省,任何势力占有河南的地盘,都必须遵守河南行省的法律,并接受河南行省布政司的管理。
“贵方的这个公告蛮横了吧?要知道河南的大部分地区还在清军的掌握中,我淮军也占领了一些地方,为什么要全部归属华夏联邦呢?”王凯泰紧急约见谭钟麟,对此提出异议。
在河南会战中,李鸿章的淮军也占了些便宜,抢了一些地盘,但是淮军的动作还是无法和捻军相比,所以取得的地盘有限。
河南一丢,安徽、湖北向北的通道几乎被掐断,这对李鸿章来说是非常难受的。
“在多方会谈时,我们已经确认湘淮占有的地区为湖南、湖北、四川和安徽,并不包括河南,如果贵方主动向清廷占领的河南进攻也可,但发起进攻的是复兴军和捻军。他们率先宣布了组政方式,那么作为后来者,必须遵守这个规则,这是受到复兴军和捻军保护地,”谭钟麟冷冷应道。
“那是不是说,我淮军一营进入陕西,就可以宣布陕西实行安徽的治理方式呢?”王凯泰反诘道。
谭钟麟笑了笑:“自多方会谈开始以来。湘淮一直为地盘争论不休,这难道就是各位的眼光和胸襟吗?反之,一直被你们瞧不起的太平军,却放下了异见,达成了一系列契约,我们总督大人说了,若是湘淮只想来讨便宜。那就战场上见吧。”
“你这是恐吓,”王凯泰脸色变了变,怒道。
谭钟麟摇了摇头:“我们总督大人的意思很清楚,湘淮可以成立四个行省政府,不管你们民主的范围如何设定,但是孝廉、贤良、国士议政的体系必须建立起来,只有达成这个共识,我们才能谈下去,如果各位什么事都不想做,那么也就没必要谈了。”
“眼下湖南、四川、湖北、安徽处处烽火。不停火,又怎么建立议政体系?”王凯泰反问道。
谭钟麟抬头看了他一眼:“福建、广东就是最好地例子,石达开、我复兴联盟都放弃了对这两个行省的治理权,湘淮四省也可以建立同样的体系。”
王凯泰是绝对不会同意像福建、广东那样的,虽然从体系上来说,这两个行省拥有相当的独立性,但是谁都知道,这两个省大部分还是属于复兴联盟的。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的形势由不得湘淮系不作出表示,他们提出以湖北武昌府、四川宁远府、安徽滁州府组建自治性质民主政府。
“湘淮是铁了心不合作啊,这几个地方都差不多被太平军整个占领了,哪里能算是和湘淮系合作地?”叶枫对这个结果非常不满。
谭钟麟点了点头:“湘淮其实也打算在四省进行新政,建立以儒生为主的议政体系。****但是他们还不愿加入华夏,臣以为他们是打算先培养一批可以依靠的精英,然后才加入联盟。”
“他们有什么好培养的,从这次上海的选举就可以看出来,到最后还是儒生、士绅占优,如果现在就联盟,对他们也只有好处。”叶枫不满地说道。
“话虽如此。但以残缺的四省与华夏联盟,他们还是担心军权旁落。政权上也失去声音,所以要求多了点,”谭钟麟道。
叶枫点了点头:“那你看,湘淮那边应该从哪里打开突破“李鸿章,与骆秉章、郭嵩焘、曾国藩相比,李鸿章更年轻,也更有野心,大人若以江北结盟之,或许可以再立一行省,”谭钟麟道。
叶枫有些犹豫:“江北啊,江北地处南北海岸线中间,若是让出,则南北首尾不接,恐有不便啊。”
“江北虽然重要,但我复兴军可以驻扎徐州、海州,宝应,此外对河南、山东的控制,也将对安徽形成巨大压力,从形势上来看,李鸿章即便得了江北,也会被看得死死的,”谭钟麟道。
叶枫想了一会,才点了点头:“好吧,开个内阁会议,大家商量一下,如果可行的话,那就和李鸿章商量看。”
漫长的谈判就像是马拉松,在李鸿章还没有表态地时候,三个宣布正式加入华夏联邦的行省,广东、福建和江西分别宣布成立新政委员会,并推举李世贤为联邦临时总督,正式拉开三省新政的序幕。
对于各方势力来说,新的华夏联邦是个很怪异的产物,而李世贤成为首任总督更是怪异。
实际上,三省拥有很大的自治权,各省的政权系统都是内部选举产生的,也将独立行政,而华夏联邦议政会则由三省及石达开、石镇吉、李世贤和复兴联盟地代表组成,尚不具备真正的治权。
即便如此,成为首任总督的李世贤在惊讶过后,也感到无比荣耀,因为只要华夏联邦日后能统一中国,那么作为首任总督,李世贤将在历史上写下浓重的一笔。
要不是还没有实际的权力,李世贤都想真地代入这个角色,毕竟三个行省联合在一起的实力,要比他原来强大太多太多了。
叶枫则公布了复兴联盟加入华夏联邦的时间表,按照他的计划,复兴联盟各行省将在民主议政建立以后,分阶段加入华夏联邦,其中上海将会是第一个完成民主选举的,它将在1863年年底加入联邦。
原靖海省将重新划分为兰芳行省、南海行省与台湾行省,分别进行政改,其中已经实行共和制的兰芳将在调整以后,于186年年中加入联邦。南海行省与台湾行省则要视政改进行的情况,这两个行省人口都不多,预计到1864年年中也能加入。
浙江省将继上海以后进行新政改革,预计将于1863年底完成首届选举,并到1864年底可以加入联邦。
从1864年开始,复兴军将进行联邦化调整,到1865年底,华夏联邦将建立完善地中央政权,复兴军也将为联邦所有。
在这份时间表中,还有到1865年底,全国其它省份与复兴军一起并入华夏联邦地计划,也就是说,要用三年的时间,实现华夏地统一。
对于复兴联盟擅自公布的这份计划,各方反应都不相同,湘淮沉默以对,私底下却在不断商量如何应对。
太平军方面的反应则要热烈得多,也是因为有李世贤这个例子在,石镇吉、石达开都提出了加入联邦的意愿,当然要如何加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杨辅清还是不敢作出表示,李秀成也只是私底下表示,随着苏福新政的进行,苏福也应该可以在1865年前加入联邦。
表面上看,形势一片大好,不过叶枫和谭钟麟等人都明白,存在的问题还非常多,所以杭州方面还是要牢牢地把握住军权,并继续扩编复兴军。
李鸿章对于叶枫抛出的江北这个诱饵,也不可能不动心,江北包括徐州府、海州、淮安府、扬州府和通州的一部分,这里不仅是鱼米之乡,也是重要的盐产地,而且所谓的政事统一,不过是经济上的统一,制度上的统一,复兴联盟将不会对李鸿章现在占领的安徽做任何渗透,只是在江北现在的地盘上保持驻军,并要抽取整个行省的国税。
国税自然不用说,安徽和江北根本无法比,至于驻军反正现在就有,怎么看李鸿章都是赚的。
当然,李鸿章也必须要付出一些条件,比如在行省推行一定程度的民主制度,比如要和清廷彻底决裂,比如要加入华夏联邦。
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最后一条,虽然说现在的联邦对行省还没有实质性的权力,只是用来协调各方关系的场所,但是按照叶枫的时间表,联邦的权力会越来越大,如果加入的话,迟早要受到约束。
“叶兴华虽然让出了经济和行政权,但他给出的却是一杯毒药,喝下去,迟早就得被吞并,”淮军骁将张树声反对道,他的意见也代表了淮军大部分将领的意思,他们还记得在上海灰溜溜逃走的往事,而且也未和复兴军真正打过,所以很不服气。
第六集 中国攻略 340 江北省
作为一方势力的首领,他的权力来自于部下的支持,同样也要受到部下的限制。李鸿章要作出决定,就必须考虑他们的想法。
淮军将领的想法也各不相同,但起兵于乱世,都想着建功立业,封官荫子,虽然清朝看上去不行,但还可以自己打天下,坐天下。
淮军的将领中,有些是举人,有些是廪生,多是读书人,但起点都比较低,说不上对清王朝有多少忠贞,何况原本官位最高的也就是李鸿章这个翰林,李鸿章能做的事情,他们当然也会做。
“大人,你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做过土匪的刘铭传第一个拍着胸脯说道,他和周盛波兄弟一样出身贫苦,对华夏一直宣传让每个人都有饭吃,有衣穿的宣传很有些认同感。
其他人也都看着李鸿章,潘鼎新凝重地说道:“大人,叶兴华已经是反贼,我们不能与其合作。”
潘鼎新是道光朝进士,对于清王朝还不能彻底割舍,钱鼎铭也是举人,身为李鸿章身边的幕僚,他摇了摇头道:“潘大人的意思,是和叶兴华开战?”
“有何不可?”淮军悍将吴长庆大声道:“反正让我和太平军合作是不可能的,父仇不报,枉为人子。”
“华夏和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