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隋风云-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年前,燕都曾派人试探性地攻击大齐,但被打败了。大齐的实力很强,从代北方向南下的阻力很大,所以燕都改变了策略,转而选择从河西方向攻击大周,准备先取关拢,再取中原。为此他遣使南下,和大齐结盟,并相约和亲。当时大周的迎亲使团已经到了都斤山,打算把燕都的女儿接回长安完婚。燕都故意悔婚,羁留大周迎亲使团,试图挑起齐、周两国的争斗,给自己创造从河西方向进攻的机会。”
“此刻室点密的大军正在和厌哒人做最后的决战,如果燕都攻打大周,室点密将失去强有力的支持,极有可能功亏一篑。宇文护准确判断出了形势,急速派人向室点密求援。室点密非常愤怒,让儿子玷厥急速赶到都斤山威胁燕都。这时,柔然、铁勒等部落也得到了燕都和室点密矛盾激化的消息,准备起兵叛乱。燕都迫于形势,只好把女儿送到了长安,羁留都斤山达两年之久的大周迎亲使团这才得以安全返回。”
“大可汗燕都的野心至此暴露无遗。宇文护为了大周安危,即刻派人议和大齐。唇亡齿寒,这个道理大齐当然知道,所以大齐立即以突厥人出尔反尔为借口,派斛律光北上攻击突厥。大可汗燕都因为失去了大周的策应,室点密的大军又在遥远的西方,大漠统一时间短局势又不稳定,一时孤立无援,内忧外困,连战连败,最后主动议和,被迫接受了大齐的条件,向大齐输送战马。”
“这次又是如此。室点密准备率军西征的时候,齐、周两国正在河东、洛阳一线激战,当宇文护和斛律光得到这个消息后,马上预感到突厥汗国要分裂,随即议和撤兵,并打算趁此机会先把各自国内的危机解决了,然后北上征伐,拓展疆土,为将来统一做准备。”
“这两个人现在是突厥南征的最大障碍,南征之前,最好杀了他们。大可汗燕都正在为此而起努力。”
那女子指指断箭,郑重说道:“你们要想延缓突厥人南下的步伐,就要保护好宇文护和斛律光,不能让他们死了。他们两个一个都不能死,死了一个另外一个独木难支,突厥人随即就会南下。”
=
“斛律光是大柱石,大齐内乱中,不管是国主高纬,还是琅琊王高俨,要想胜出,都要取得斛律光的支持,所以他的权势在内乱之后会更大,他不会死。而大周内乱,宇文护的生死就很难说了,因为这些年,他得罪了大周太多权贵,双方的矛盾已经激化,这也正是宇文护急于解决国内危机的重要原因。”
断箭对大周朝堂上的事略知一二,但显然没有那个女人知道得多,所以他希望听到更详细的隐秘。他渴望回到长安,渴望能官复原职,他急切想知道自己是不是还有这样的机会。
“以你的说法,宇文护很可能被杀?”他试着问了一句。
“是的,有这种可能。”那女子说道,“十几年来,一直有人要杀宇文护,他根本就没睡过安稳觉。”
“宇文泰和他的宗室、僚佐虽然为大魏(西魏)的生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大魏国主和拓跋皇室的势力还是想杀了他们,因为当时大齐已经夺取了山东大魏(东魏)的国祚,从形势上来看,关陇大魏(西魏)被宇文家取代不过是时间问题。宇文泰死后,矛盾激化,宇文护随即借助代北势力和关陇势力,杀了一批拓跋皇室,迅速夺取了魏祚,辅佐宇文泰的儿子登上了帝位。不久,宇文护和代北、关陇势力争夺权柄,他又借助已经控制军队的武川势力,也就是宇文泰的亲信势力,杀了独孤信和赵贵,狠狠打击了代北、关陇势力。”
“接下来,宇文护要为保住宇文家的江山而努力了,所以他大量起用宗室子弟,重用武川旧将,不停地打击拓跋、代北、关陇势力,甚至宁愿使用从山东、江左投降而来的人,也不愿提拔可能危及宇文家族安全的人。在他的照抚和培养下,十几年来,宇文家族出现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大将,武川旧将的子弟也成为朝堂中坚。”
“然而,新的矛盾出现了。这些翅膀长硬了家伙开始不满宇文护独揽权柄,他们要杀宇文护。宇文护无奈,为了避免骨肉相残,保住宇文家族的基业,转而重新起用拓跋、代北和关陇势力的人,力求权力制衡。这就种下一个隐患,朝堂上各种势力可能会联手对付宇文护,而事实上这个隐患已经形成了,并且产生了一个诛杀宇文护的阴谋。”
断箭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的确,这个阴谋正在实施,自己一不小心,成了这个阴谋的牺牲品。
“你们大周人怎么杀宇文护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杀宇文护有个先决条件,那就是把宇文护手上的军队调离关陇。宇文护是你们大周的大冢宰、都督中外诸军事,掌控大周军政大权,要想杀他,必须让他控制的军队远离京师,必须让他的军队在遥远的边塞面临一触即发的战事,无法及时回援京师。宇文护失去了军队的保护,那么控制在其它势力手上的地方军队将成为击杀他的有力武器。”
断箭霍然大悟。原来如此,我总算明白了。
突厥汗国此刻正面临分裂的危险,突厥一旦分裂,大漠狼烟四起,大周为了保护自己的国土,会以最快的速度把主力军队调到边塞,以防遭到突厥人和大漠其它诸族部落的攻击。大周的主力军队就是府兵,而宇文护的亲信大将大都在府军里出任要职,他们带着军队到了边塞,短时间内根本回不去,这样一来,宇文护的生命就岌岌可危了。
=
“齐、周两国唯恐大漠不乱,利用一切卑鄙手段离间、收买、分化大漠诸族部落,此次更是不惜代价,秘密联合柔然旧部、厌哒旧部、铁勒诸姓,给他们提供财物和武器,试图挑起部落叛乱,刺杀大可汗燕都,把突厥汗国推进分裂的深渊。”那女子的语气十分愤怒,小手指着断箭,不停地点击着,“你们自己互相残杀,荼毒生灵也就罢了,竟然还要把战火引到大漠上来,你们太无耻了。尤其是你们大周的人,更是无耻到极致,为了争权夺利,不顾王国安危,不顾千千万万百姓的生死,非要诛杀宇文护,自毁长城。”
“你回去告诉那只死乌鸦,他想干什么,我一清二楚,叫他乘早放弃。我不管他是帮宇文护,还是杀宇文护,但他此刻绝不能刺杀大可汗燕都,蓄意分裂突厥汗国,祸害大漠。如果他执意和我为敌,我就杀了他。”
断箭低头想了一会儿,抬头问道:“你说的这些话,我都要告诉他吗?”
“你以为我没事吃饱着撑的,对你大放厥词,说这么多废话啊?”那女子气愤地说道,“你回去告诉他,把我所有的话都告诉他,突厥汗国分裂的起因,东西两部突厥对大可汗之位的承继之争,东西两部突厥征伐的目的,大可汗燕都南征计策的实施,都告诉他,一字不漏的告诉他,请他把目光看远一点,把头脑放清醒一点,把事情利弊权衡仔细了,然后再决定怎么做。”
“他……”断箭迟疑了片刻,小心翼翼地问道,“他能决定这一切?”
“你知道他是谁吗?”那女子看到断箭一副白痴的样子,气得哭笑不得,“他是你们大周的左武卫上大夫,统领皇宫卫戍军,你说他能不能决定这一切?他如果站在宇文护一边,谁能杀得了宇文护?相反,他如果站在你们国主宇文邕一边,宇文护就死定了。”
“他的权势这么大?”断箭吃惊地问道。
“不是他的权势大,而是他的家族权势大。”那女子奇怪地看了他一眼,“你到底是不是大周的人?你不知道名震天下的魏国公李弼?”接着她自嘲地笑道,“你一个敦煌戍卒,能知道什么?知道有这么个人就不错了。”
“当年宇文泰拥立南阳王元宝炬为帝(西魏孝文皇帝),和山东高欢抗衡,当时手上只有三万多人,其中一部分是南阳王元宝炬从洛阳带来的京师卫戍军,一部分是宇文泰的武川人马,还有就是李弼的一万代北大军。后来宇文泰改兵制,建府兵,李弼的军队随即成为府军的主力,由此可见推测到李弼在关洛大魏(西魏)中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府兵规模越来越大,李弼的手下也遍布军中和地方各镇,其权势很大,实力也非常强劲。”
“现在,李弼虽然死了,但他家的后代很出众,都在朝廷和军中出任要职,一门显贵。李弼的长子李耀是邢国公;次子李辉因为娶了宇文泰的大女儿(义安长公主),所以得以袭爵,是魏国公;三子李衍是真乡郡公;四子李纶才华超绝,是河阳郡公;五子李晏是赵郡公;最小的儿子就是李丹,武泉郡公。李弼还有个勇冠三军的弟弟叫李标,是汝南郡公,他没有儿子,爵位由李弼的第六子李椿继承;李标还有个义子,据说是其袍泽的后人,这位袍泽为救他而死,李标为感恩,收其孤儿为子,就是敦煌镇将李雄,魏平县公。”
断箭张大了嘴,半天没说话。这李家的权势未免太过惊人。自己前些日子曾怀疑李雄的身份有假,现在才知道李雄竟是李标的义子,怪不得他不能继承李标的嗣爵。
“李弼是大魏旧臣,应该属于代北势力,但李弼是辽东汉人,他并不认为自己属于代北一系,这也是他当年毫不犹豫帮助宇文护,建立宇文大周的重要原因。李弼家族有功于大周皇室,其子弟又都是贤能之辈,为人处事谨慎低调,所以一直受到宇文护的礼遇,成为宇文护平衡朝堂权力的重要力量,更是大周的宇文、拓跋、代北、关陇、武川等势力极力拉拢的对象。”
“但是,没人能一直独立于朝堂各势力之外,大周的形势发展,迫使李家不得不做出新的选择,是支持宇文护还是支持大周国主。”
“那李家的选择是什么?”
“我不知道。”
“你不是萨满圣母吗?你怎么会不知道?”断箭急了,现在自己显然和李家的关系很紧密,李家一旦选择错误,家破人亡,自己的性命也就危险了。
=
那女子笑起来,“你现在相信我是萨满圣母了?”
“你不是?”断箭愣住了,随即想到不管对方是不是萨满圣母,既然她说不知道,那再问也没用了。这个女子心直口快,她如果知道,不要自己问,她也会说出来的。断箭看看她,接着问了一句,“那你是谁?”
“我是萨满圣母啊。”那女子大笑起来,“好了,你走吧,我该说的话都说了,你回敦煌吧。今天谢谢你听我说了这么多话,我心情好多了。”
“你心情不好?”
“是啊。为了燕都那个老混蛋,我要跑遍整个大漠,我都气疯了。刚才又给拜火祭司打败了,更生气了。”
“你不是有法术吗?”断箭脱口问道,“你是萨满圣母,是神啊,你怎么会败给拜火祭司?”
“法术?”那女子盯着断箭,叹了一口气,“世上没有法术,只有智慧……或者,还有一些奇异的能力吧。我很小的时候,就能从梦里看到将来的事,我把梦告诉我母亲,她以为是笑话,把我骂了一顿,谁知真的应验了。一次、二次、三次……每次都应验了,母亲相信了,她很害怕,告诉了父亲,于是我的命运发生了变化,我成了萨满,我被人关在帐篷里,学习很多枯燥无聊的东西。从此我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朋友,甚至连一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长大了,我就成了萨满圣母。”
断箭惊呆了,瞠目结舌,“我在龙城雅丹亲眼所见……”
“我说了,那不是法术,是智慧。你是个大笨蛋,你和世上所有的笨蛋一样,只要看到自己没有见过的或者不理解的事,就以为是法术。你能不能动动脑子好好想想?你是白痴啊?”
“但是,我亲眼看到拜火祭司举起双手,然后天上燃烧的圆木就掉了下来……”
“你真的不是一般的笨,是太笨了,气死我了……”她突然举起双手,“蓬,蓬”两声响,只见她手心里窜出两团火球,象箭一般直射断箭,“我烧死你……”
断箭惊叫一声,闪身欲躲,但不待他起身,那两团火球又凭空消失了。
“算了,说了你也不明白,你就当我是神好了。”望着惊魂未定的断箭,萨满圣母娇笑不止,“不过,那个拜火祭司真的很厉害,他有很多神火弹,我打不过他,只好躲着他。你如果碰到他,最好躲远点,免得被他烧熟吃了。”
接着她冲着车外喊道:“给他们两匹马,让他们离开。”
=
断箭站起来,恭恭敬敬给萨满圣母行了个礼,“圣母的秘密,我一个字也不会说出去。”
“你真是笨蛋,我给你气死了,你有没有脑子?你是猪啊?”萨满圣母连连跺脚,“我是神嘞,谁会相信你说的?你是什么人啊?敦煌戍卒而已。你要是在大漠上这么说我,别人会以为你亵渎神灵,会被人活活打死的。”
断箭想想,只有张嘴傻笑的份了。
“平常没人和我说话。我生气或者很寂寞的时候,我就和草啊、虫啊、牛啊、马啊说话,不过他们都很笨,不像你这么有趣,哈哈……”她伸手拍拍断箭的手臂,“今天谢谢你,你给我带来很多快乐。这样吧,我送给你一件礼物。你说,你要什么?”接着他凑近断箭,笑嘻嘻地说道,“要不要我送给你一个金发美女?”
断箭想到从此再也看不到她,心里没来由地涌出一丝不舍。不管她是不是神,也不管她是不是真的萨满圣母,她悦耳的笑声,她尖酸刻薄的言辞,都将成为自己一生中美好的回忆。忽然他有一种冲动,有一种想揭开她金色面具的冲动,他想知道面具后面是不是有一张美丽的笑脸。
“我要这张面具。”断箭鼓足勇气说道。
“你想死啊。”萨满圣母愣了一下,然后一脚踢在断箭的腿上,“你真的很无耻,太无耻了……”
=
=
注释:
北魏时,代北有匹娄氏、疋娄氏、伊娄氏、盖娄氏、乙那娄氏等部落。北魏迁都洛阳后,孝文皇帝拓跋宏于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下诏,鲜卑人一律改汉姓,匹娄氏等部落随即改姓娄,亦称娄氏。
=
巴克特里亚:
“巴克特里亚”是古希腊人对今兴都库什山以北的阿富汗东北部地区的称呼。这一地区是古代中亚、南亚、西亚的交通枢纽,公元前6世纪后期起为波斯帝国的一个行省,原居民属东伊朗族。
在公元前3世纪中叶,希腊殖民者在中亚建立了巴克特里亚奴隶制国家。首都巴克特拉(今阿富汗巴尔赫)。
这一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民族的汇聚之地。在前伊斯兰时期,该地区的民族构成在原来东伊朗语民族巴克特里亚人的基础上,先后融入了希腊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波斯人、厌哒人和突厥人等。该地区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巴克特里亚和吐火罗斯坦,这种地理称谓的变化折射出当地古代民族的变迁轨迹。
=
八王之乱:
晋元康元年(291年)至光熙元年(306),晋皇室诸王争夺中央朝权的作战。其代表人物为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赵王司马伦、齐王司马冏、长沙王司马乂、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东海王司马越等八王,史称“八王之乱”。
=
第一卷 凤鸣朝阳 第一章 惊波一起三山动 第十一节
吐谷浑的大军护卫着萨满圣母的车队消失在遥远的天边,卷起的沙尘跟随着若隐若现的旌旗呼啸而去,慢慢消散在蓝天白云之间。
断箭和阿蒙丁驻在高坡之上,望着萨满圣母远去的方向,神情很复杂。世上的事有时候很玄妙,前一刻还在龙城雅丹和萨满圣母浴血奋战,后一刻竟然和她同坐一车,亲眼看到她美妙的身姿,亲耳聆听到她悦耳的笑声,当然,也给这位女神骂了个狗血淋头。圣母在他们心中伟大而圣洁的形象瞬间毁去,虽然他们很难接受这个事实,但过去一刻发生的事又作何解释?
“她真的是圣母?”阿蒙丁喃喃自语,难以掩饰内心的失望和沮丧。黑乌鸦不会骗自己,他是大周人,不信萨满教,萨满圣母对他而言除了神秘好奇之外并没有太多意义,现在圣母警告他不要挑起突厥汗国的内乱,如果他置若罔闻,一意孤行,他就会骗自己,说圣母是假的,是别人冒充的,要自己和他继续实施刺杀大可汗燕都之策,但黑乌鸦惧怕了,他似乎被萨满圣母的神力吓住了,不敢再干了。
“当然了。”断箭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不容置疑地说道。
阿蒙丁转头望着他,似乎想从他脸上发现什么。断箭冲着他戏谑地眨眨眼睛,伸手掸了掸兜鍪红缨上的灰,然后戴到了头上,两眼不由自主地再度望向天边,耳畔好象又传来了萨满圣母刁蛮的笑骂声。
你想看我的脸是吗?你无法无天嘞。你知道草原上的传说吗?你不知道?你是不是人啊?这个传说连大漠上的牛羊都知道,你竟然不知道?看样子你真的连畜生都不如哎。好了好了,你不要总是像白痴一样望着我好不好?我脸上又没有金子?不对,我脸上带着金面具,说错了,说错了。好了啦,我答应你,下次带一个金面具给你,不过不是这一张,而是哈哈大笑的那一张。怎么?瞪着牛眼干什么?不相信我?以为我要耍赖啊?我才不会像你那么卑鄙无耻呢,我说话算话,下次一定带给你。你怎么还不走?唉,你真笨,拿你一点办法都没有。我去迎接吐谷浑可汗夸吕,顺便说服他支持佗钵。这个老头很能活,今年都八十岁了,还能骑马打仗,还能娶妻生子,太神奇了,我觉得他才是神呢。我和他一起到楼兰,然后我们会见面。我有预卜先知的本事哦,不会骗你的。
她会为了一张面具而见我一面?断箭不用脑子想也知道不可能,她是萨满圣母,高高在上,虽然她的言行举止非常不可思议,但一般来说,神有各种各样的化身,今天是尖酸刻薄的萨满圣母,明天或许就是温文尔雅的萨满圣母,谁知道她的真身是什么?不过,如果能得到萨满圣母赠送的金色面具,自己也算很幸运了,不虚此行。
“你美滋滋的乐什么?”阿蒙丁冷笑道,“圣母是不是给了你什么好处?”
断箭失声而笑,“你不要嫉妒了,你和圣母独处一车的时候,我正在车底下受罪,生气的应该是我才对。”
阿蒙丁悻悻地哼了一声,“黑乌鸦,萨满圣母对你使了什么法术?你为什么胆怯了?”
“不要叫我黑乌鸦。”断箭一边调转马头,一边笑道,“这听起来很不舒服。难道我每次见到你,也是死狼死狼的叫吗?”
“你叫我黑心狼难道好听了?”阿蒙丁怒哼一声,拨转马头跟了上来,“我再问你一次,你到底干不干?你要知道,突厥人的大军随时会杀进敦煌,只有杀了燕都,挑起突厥人的分裂,你们大周才能得到安宁。”
断箭奇怪地看了他一眼。难道萨满圣母没把阻止突厥汗国分裂的计策告诉他?他不知道大漠诸族部落要支持佗钵成为突厥汗国下一任大可汗?
“黑心狼,萨满圣母已经出面了。”
“萨满圣母?”阿蒙丁冷笑,“柔然汗国为什么败亡?萨满圣母为什么抛弃柔然汗国?告诉你,萨满圣母虽然是大漠之神,但她只会帮助强大的大漠雄主屠杀弱小,她不会帮助失败者。在她的眼里,这不是背叛,也不是抛弃,而是为了保护大漠的生灵,为了尽快结束大漠上的战乱恢复大漠的安宁,但这对失败者来说,有多么痛苦和残酷,你知道吗?萨满圣母是大漠之神,她要保护的是大漠的生灵,所以她将来也会帮助突厥人越过长城,屠杀你们,把你们统统变成奴隶,变成像牛羊一样的两腿畜生,你知道吗?”
断箭正要举鞭拍马,闻言大震,霍然回头,“你说什么?”
“怀荒大战(公元552年),我们柔然汗国失败了,郁久闾氏、俟吕邻氏、尔绵氏、约突邻氏、阿伏干氏、纥奚部、胏渥氏……柔然汗国的诸姓部落遭到了血腥屠杀,那时候,萨满圣母在哪?她为什么不出来保护我们?为什么?”阿蒙丁抬头望天,纵声咆哮,“我要报仇,要报仇,不管萨满圣母说什么,我都要报仇,我绝不会听她的话,我绝不会放弃。”
一股难言的痛楚从断箭心底猛然爆发。自永嘉之乱以来,匈奴、鲜卑等大漠诸族呼啸而下,汉人饱受践踏和凌辱,只能在江左苦苦支撑,两百五十多年来,无数豪雄抛头颅洒热血,矢志北伐收复失地,重建华夏王朝,然而,一次次的失败让这种希望越来越渺茫。今天,当汉人还在三足鼎立的困局中苦苦挣扎的时候,大漠上有出现了强大的突厥汗国,华夏大地再一次面临可怕的劫难,汉人再一次面临倾覆的命运。报仇……这种愿望流淌在每一个汉人的血液里,数不清的汉家男儿为了报仇一往无前、前赴后继、粉身碎骨,然而,直到今天,报仇还是一件存在于虚幻中的梦想。我什么时候才能实现报仇的愿望?什么时候才能看到山河重归,天朝再临?
我舍命相陪。断箭脱口欲出,但话到嘴边,他又收住了。自己是什么?敦煌戍卒而已,我就象这戈壁上的草,不,我连这戈壁的草都不如,戈壁上的草可以自由欢唱,可以和天地风雨共舞,但我呢?断箭凄凉苦笑,轻催战马,一头冲了出去。
“黑乌鸦,你个孬种……”阿蒙丁打马追上,大声叫道,“你可以不干,但你把厌哒皇室的公主给我,马上给我。”
断箭脸色阴沉,一言不发,催马狂奔。他恨自己,没有原因,他就是恨自己,从江陵失陷开始,他就一直恨自己,身为大汉男儿,却不能浴血复国,反而屈身索虏,为了区区一条性命苟延残喘,活着还不如一条狗。
“黑乌鸦,我求求你了,看在我们相识多年的份上,看在你七次打伤我的份上,你就把她给我吧。”阿蒙丁紧紧贴着他,忽然口气一变,软语哀求道,“我们恩怨两消,好不好?那些财宝我不要了,都给你,但你无论如何要以最快速度派人回长安,把那个女孩送到大漠来,我真的非常需要她。”
断箭知道他要那个女孩干什么。刚才在马车上,萨满圣母说了,柔然人、厌哒人、铁勒诸姓以及大漠上很多被突厥人击败的部落秘密联手,准备发动叛乱,刺杀大可汗燕都。很明显,柔然人和厌哒人有了约定,而找回厌哒公主显然是他们的约定之一。
断箭无从估猜李丹得到自己送回去的消息后,是否还继续实施分裂突厥的计策,不过他知道阿蒙丁很危险,这个人是大漠上有名的马贼,他的手下虽然大都死在龙城雅丹,但狡猾的阿蒙丁或许还有后援,目前还是尽快脱身为好,不要和他过多纠缠。他佯装想了想,然后正色说道:“既然你一定要干,那我就帮你,我回去后即刻派人回长安。不过……”他停了一下,扭头望着喜形于色的阿蒙丁说道,“萨满圣母这次没杀你,也许下次……”
“拜火教的祭司正在秘密追杀她,十月的时候她还要到贪汗山(今博格多山)参加突厥人的祭祀,她哪来时间找我?”阿蒙丁笑道,“我这种小角色,即使死了也无关紧要,她不会在我身上浪费时间。今天她之所以要抓我,是因为她无法找到我们柔然汗国的可汗、国师和国相,所以只好找我来代为传讯。她以为我会俯首听命……”阿蒙丁鄙夷一笑,“她背叛了柔然汗国,她任由柔然汗国灰飞烟灭,即使她依旧是大漠上至高无上的神,我也绝不会听她的。”
断箭无奈轻叹。阿蒙丁不再说话,带着断箭向楼兰海方向飞速疾驰。
黄昏时分,两队人马相遇。看到断箭和阿蒙丁完好无损,高颎(jiong)、项云等人又惊又喜,纷纷围了上去。十几个阿蒙丁的手下因为无法追上萨满圣母的车队,中途回撤,会合了高颎的驼队,带着他们一起奔赴楼兰,此刻看到阿蒙丁无恙归来,一行人也是悲喜交集,紧紧相拥。
“我遇到了萨满圣母。”断箭把高颎拉到一边,以最快最简介的话把事情说了一遍,“她请我们即刻返回敦煌。”
高颎惊骇不已,他稍稍思索了一下,断然说道:“我们回去。”
阿蒙丁拉着阿巴顿急步走了过来,“如果你改变主意,就请他带路。只要你到了楼兰,我就会主动和你联系。”阿巴顿的表情很惊讶,他刚刚知道这个和自己同行数天的人竟然是名震西陲的三足乌,自己竟然一直蒙在鼓里。
“另外,这些东西我要带走。”阿蒙丁指指驼背上的辎重,“这是我们过去的约定,到目前为止,依旧有效。”
断箭不敢答应,假装迟疑不决,目光却暗暗望向高颎。高颎点点头。
“好吧。那我们后会有期。”
“我们很快就会见面。”阿蒙丁张开双臂,和断箭拥抱在一起,凑到他耳边低声说道,“你带使团去高昌的时候,一定记得把那批神火弹带给我,拜托了。”
断箭毫不犹豫地答应了。刚才在路上他仔细想过了,从大周的利益来说,李丹肯定会支持大漠部落叛乱,不管阿蒙丁需要什么,厌哒公主也好,神火弹也罢,李丹都会毫不吝啬地送给阿蒙丁。
=
敦煌,玉门关。
大周为恭贺突厥汗国大叶护室点密之子玷厥大婚,特遣使北上,名为恭贺,实则探查大漠形势,因此使团规模较大。
九月上,春官府右小宫伯、随国公杨坚率大周使团到达关隘,同行的还有凉州总官、燕国公于寔(shi),柱国、谭国公宇文会,司卫上大夫李丹,纳言郑诩,司卫上士长孙晟(cheng),都督中外诸军事府的司马袁杰、司录尹公正等诸多大员。
使团长途跋涉,于玉门关稍停以作休息。期间,内史上大夫高颎从塞外返回。
=
断箭和项云等人被敦煌镇将李雄亲自迎到了驻扎在关外的大营里。他们意外看到了石墩烽帅独孤风。李雄叫独孤风带着项云等人先去休息,自己则带着断箭进了大帐。
断箭把此行始末详细说了一遍,包括萨满圣母对大周国内形势的判断,以及李家目前在大周政局中所面临的艰难选择。
“有关我家的事,你是否告诉了昭玄公(高颎)?”李雄急忙问道。
“没有,我没有说。”断箭摇头道,“这等重大的事,我当然不敢随便乱说。”
李雄赞赏地看了他一眼,“不错,你很聪明。至于那件事,你即使不说,我也知道你会被昭玄公逼出来,不过你不要担心,我不会怪你。那天晚上我不让你说,只是想让昭玄公知道,我李家还不想和那件事扯上关系。”
断箭暗暗松了一口气。自己还要在敦煌待下去,若想好好活着,最好是取得这位镇将的信任,因此什么也没隐瞒,该说的都说了,看样子这决定没错,这位镇将似乎对自己并没什么恶感,这是个好兆头。
“你不要休息了。”李雄站起来,拍了拍断箭的肩膀,“我带你进关,去见武泉公。”
断箭心里突然涌上一股复杂的情绪,既喜悦也又几分好奇,其中还夹杂着一丝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过去也有,有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