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优雅小主妇的理财生活-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3。 筑地基——保险。如果我们把理财的过程看成是建造财富金字塔的过程,那么买保险就是为金字塔筑底的关键一步。很多人在提起理财的时候往往想到的是投资、炒股,其实这些都是金字塔顶端的部分,如果你没有合理的保险做后盾,那么一旦自身出了问题,比如失业,比如大病,我们的财富金字塔就会轰然倒塌。没有保险,一人得病,全家致贫。如果能够未雨绸缪,一年花上千八百块钱,真到有意外的时候可能就有一份十几万、几十万的保单来解困,何乐而不为呢?
  那些像椰风一样,在人仰马翻的职场中拼杀的小女子们,不要再死心眼地寄希望于工资能给你带来多少财富了。换个思路想想致富这件事。不要再把理财当做一个计划,尽快把它化为行动吧。你可以想象一下:若干年后,你成了一个远近闻名的理财高手,你的财富在你睡大觉的时候,在你去海滨度假的时候,都在一如既往地增长,你会不会在睡觉的时候都乐出声来呢?为了这一天,你也该行动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3。 和有钱人站在一起

  俗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谈到理财,我认为这个道理同样适用。如果你身边的朋友都是整天吃喝玩乐、寅吃卯粮的“月光族”,那你也不太可能攒下钱;如果你身边的朋友个个都精打细算、有理财意识、有投资眼光,那你肯定也差不到哪儿去。这样的朋友在一块儿,可以互相介绍一些好项目,自己也会时不时地“攀比”一下。呵呵,各位姐妹们可别说我“势利眼”,咱就喜欢跟“有钱人”交往,不是想占人家的便宜,而是想看看人家的钱到底是怎么来的!
  我的高中同学袁泉,可以算得上是我的社交圈里最有经济头脑的一个。很长一段时间,我就是跟着他学投资的。他投资房产,我也投资房产,他买股票,我也买股票……就这样亦步亦趋地跟着。可让俺惭愧的是,他的资产翻了数十倍,我的资产翻了一倍,就这样一路跟着,最后还是跟丢了。
  2000年,袁泉从宁波回到南昌,从技术工作转行到营销工作,这个选择是颇具风险的,但也为他今后的个人财富增长奠定了基础。他的个性和做事风格,非常适合做营销工作,所以他很快就在新公司里站稳了脚跟。曾经在浙江打工的他,经历了一次房地产业的迅猛发展,他认定南昌的房地产市场必定会有一个快速上涨的过程,于是,他在2003年贷款买了一套小户型作为投资。通过跟他聊天,我对他的观点和做法完全认同,所以我将家里所有的资金都投到了房产上。2004年,我一气买了两套房子,简单装修之后就租了出去,我自然也成了每月坐收租金的“包租婆”。不过,更让我欣喜的是,不断上涨的房价证明了我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
  尝到甜头之后,自然唯袁泉“马首是瞻”,但和他的差距却还是越来越大了。袁泉不仅在投资、理财上有头脑,工作起来也很有一套,深受老板赏识,职位提升得很快,收入也跟着成倍增长。于是,他又买了两套房进行投资,还买了一个“大豪斯”自住。2006年,因为要装修自己的房子,他卖了一套房,从这套房上赚的钱就足够他装修那个“大豪斯”了。2007年11月,深圳楼市开始跳水,他意识到了风险,又脱手一套房产,这套房产的获利可以买下他自住的那套房产。经过这样倒手,他自住的房子,以及装修和家具、电器,相当于一分钱没花。
  我一路跟在袁泉身后,按照他的模式打理自己的钱,买了两套房之后,获利不小,却没有办法跟上他的脚步,因为我已经没有了资金。等他脱手房产后,我的房产脱手已经来不及了,房价从高点下降。现在,他又开始投资实体经济,几人合伙开了一个专营店,而俺却没法效仿,因为俺的家底儿太薄,根本连进入的门槛都够不到。
  当初他的收入仅比我略高一些,他的模式能给我带来实际的借鉴意义,但是一旦收入差距拉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候,理财模式的差别就会非常大了。如果说财富是一场盛宴,那么,他拿到了入场券,而我却没有,只能在门外看着。但我还是非常感谢袁泉,正是他的各种点拨,使我家的资产踏入了良性循环的轨道。话说回来,在一场财富盛宴中,人和人之间还是有“阶级”存在的。当资本的差距达到十几倍后,别人理财和投资模式对你就不具有借鉴意义了。这时候,就不存在别人吃肉你喝汤的好事儿了,而是不同“阶级”的人在不同的锅里吃,锅的大小不一样,里面的肉也不一样,就看你属于哪个“阶级”了。就像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资本的多少也决定了理财的手段。如果你只有封建社会的生产水平,就不要拷贝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记住,大跃进万万要不得!
  写到这里,姐妹们,我突然对着窗外大喊了一声:“我好嫉妒袁泉啊!”正在厨房忙活的老公一下子冲了过来:“你疯啦?”“我嫉妒袁泉啊!”我又小声嘀咕了一句。老公冷冷地看着我说:“嫉妒是理性的killer!”说完,他就酷酷地回到了厨房。
  是啊,要理性,要理性,我一定要理性!俺可不是仇富的愤青!俺就喜欢跟有钱人站在一起。记得俺的偶像——雅芳CEO钟彬娴曾经说过一句名言:“找个贵人帮自己。”在投资、理财上,其实我们就需要找个贵人帮自己,如果这个贵人不肯帮,那么天天跟他站在一起也是好的,他往东你就往东,他往西你就往西。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4。 钱包里只留一张卡

  好多姐妹都喜欢办各种各样的卡——信用卡、打折卡、贵宾卡……
  我有一个叫冰冰的同事,专门有一个放卡的大钱包,里面的卡琳琅满目,什么招商银行信用卡、交通银行信用卡、工资卡、福利卡、打折卡、贵宾卡、美容卡、美发卡……每个月的月初、月末,冰冰就忙着给各种卡充值,还要给各种刷爆的信用卡还账。这些让人看起来就头疼的事情处理完之后,冰冰就会开始新一轮的消费、购物运动。有卡就有打折,所以她总感觉自己占了很多便宜。我们南昌有句话叫“便宜买穷人”,其实说的就是冰冰这种人,买东西时觉得比别人便宜一些,慢慢就变得没有了节制。购物多了,总支出肯定就大了,因为用的都是卡,没有现金流出的肉痛,所以就暂时忽略了自己的消费能力,刷起卡来好不潇洒大方。幸好她的家庭条件不错,“月光公主”冰冰在无米成炊的时候,总能在父母那里蹭吃蹭喝,还能从父母那里拿些钱应急。
  俺不像冰冰那么幸运,有一座“金山”可挖,所以俺也就对那些花花绿绿的卡时刻保持警惕。它只是给你一个错觉,好像你很有钱,可以尽情地刷啊刷,其实你根本没有足够的支付能力。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微不足道的薪水任何时候都填不满那“欲望膨胀”的胃口。能够控制自己欲望的人一般都是圣人,常人最难控制的就是自己的欲望。平凡的你我都是常人,我们的欲望就是在捉襟见肘的困窘中得到抑制,各种各样的卡会让我们的困窘推迟显现,而人的本性就是得过且过,暂时看不到经济的紧张,不注意节俭度日,自然就会寅吃卯粮,管得了眼前,顾不了今后。看看吧,那些商家是多么“阴险狡诈”啊,他们不仅用层出不穷的新产品诱惑我们,还要用各种各样的优惠卡让我们坠入消费的陷阱。
  我曾经读过一本叫《巴比伦富翁的理财课》的书,里面讲了一个奴隶致富的故事:奴隶达巴希尔从叙利亚逃脱到巴比伦,他发誓要彻底改善自己卑微低贱的身份,给家人一个幸福自由的环境。但是,他不仅身无分文,而且还身负巨债。为此,他制订了一个严格的计划,用给骆驼商人打工赚来的有限收入进行改善工作:
  每次收入的十分之一用来储蓄,并且在收到薪水的那一刻起就严格执行。
  每次收入的十分之二用来支付债务,努力和每位债主达成协议,虽然很多债主都很讨厌这种做法,不过达巴希尔诚实地告诉他们,这总比他破产还不上好很多了,而且承诺一定准时付款。债主们最后都同意了。
  每次收入的十分之七用来支付生活费用,严格和家人遵守这一限制,压缩一切非必要性开支。
  你一定想知道结果吧,听听达巴希尔的原话:“这项绝妙的计划一步步引领我迈向成功,使我能够还清所欠下的一切债务,并且存下为数不少的黄金与银钱。正因为如此,我急切推荐每一个企盼飞黄腾达的人能够照此计划不折不扣地执行。不妨想一想,假如这项计划可以使一位昔日的奴隶如愿偿还所欠的每一分债务,而且还使他存下数量可观的黄金,那么它难道不可以帮助其他人也找到脱离债务、踏上财富自由的康庄大道吗?我自己目前还尚未完全达成这个计划,可我坚信,假若一如既往、再接再厉地坚持执行下去,我必定会成为巴比伦的富翁。”
  姐妹们,如何让自己从一无所有的小女子变成拥有财富的女主人,效仿达巴希尔吧!抛掉那些花花绿绿的卡,如果你觉得必须要有信用卡的话,那就只留下一张,但一定要有一张储蓄卡;每一笔钱进账,10%用来储蓄、投资,20%用来偿还债务(如果你没有债务,请将这20%也存进储蓄卡,或者进行投资),70%用来支付各项生活费用。理财其实就这么简单,坚持下去就可以了。不过,惭愧地说一句:俺到现在也还没有做到这一点呢!姐妹们一起努力吧!
  女人要永远记住:金钱虽然冰凉冷漠,但永远比一个不可靠的男人更能挡风遮雨。
  
  
   。 想看书来

5。 当好守财奴

  做家庭小主妇,打理家庭资产,其实最怕的不是投资的风险,而是亲戚朋友借钱。投资的风险再高,也如潮水有跌就会有涨,而借钱基本上没有利润,而且风险比较大,有可能血本无归。
  一旦被借钱之后,自己都不敢和借钱的人联系,生怕别人说,才借一点儿钱,就记挂得紧。经常是过了当初借钱约定的还款日期很久了,想把钱要回来,于是,鼓起十万分的勇气,打了无数遍腹稿,才拿起电话,从天气开始谈到国际形势,再到油与米都涨价,然后到今年的“收成”,额外加一点儿孩子教育的话题……绕上好一大圈,好不容易要谈到钱的问题上了,对方一句话飘来,差点儿把你噎死:“对了,欠你的那笔钱,暂时还不了,这不孩子要结婚吗,等过两年条件好了我再还你,反正你条件也好,不急我这点儿钱。”
  经过几次这样的情况后,只要别人来向我借钱,我恨不得把家里的电饭煲刷个精光锃亮端给他看:“瞧瞧,地主家也没有余粮了!”饶是这样,我还是经常被别人当做“自动提款机”,别提多郁闷了。都说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可我这个碗怎么看也比锅小得多啊,怎么总被别人盯上呢?要守住自己辛辛苦苦赚来的钱,扎紧钱袋子还真不容易啊!
  虽说钱赚得不容易,可要是碰上亲戚朋友借钱救命、求学,那也得借啊,否则可就成了为富不仁的吝啬鬼葛朗台了,小主妇可要有仁有义啊。别着急,针对这种事情,早就有理财达人给大家总结了一个“四借四不借”原则。自从看到这个原则之后,我没事儿的时候研究了好长时间,加上了一些自己的体会作为补充,今天就大方地拿出来跟各位姐妹们分享一下吧。
  借急不借穷:借钱给别人首先一定要坚持一个原则:别人确有急事可以适当借钱解围,但若是借了去做生意、买股票之类的,坚决捂紧钱袋子。不然,万一对方亏了,你能把他怎么样呢?亲朋好友间,如果有求学或重病确需借钱的,毫不犹豫一定要借,即使这笔钱三年五载都不能还回来,还是得借。这笔钱对你来说只是一个数字,而对借钱的人来说,就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就是挽救生命的希望。
  借少不借多:借钱数额必须在自己承受范围之内,这个范围是指即便对方不能及时偿还,也不会给你造成太大的经济压力,把借出的钱控制在这个数额之下,超出了这个数额不借。想当初,俺姑姑为了让俺叔叔投资做生意,不仅把自己的存款全部借给了俺叔叔,而且还用自己的房子作抵押借了几万元的高利贷,最后叔叔的生意失败,姑姑一家差点儿连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借近不借远:不是关系非常好的不借。比如同事借钱,你对他的收入状况基本清楚,可以借。而对于那种长期没有往来的朋友,某天突然打个电话或专程上门来借钱的,直接告诉他,你自己还欠了一屁股的债呢!至于网友借钱,你不妨直接消失好了。大学毕业后刚参加工作时,一个不算太熟的同学找我借了500元,之后就销声匿迹了,连后来的同学会都没有看到他参加,我都觉得好笑:至于吗,区区500元就断了同窗之情。
  借短不借奢:不少“月光族”出手阔绰从不存钱,总是上半月还旧债,下半月又借新债,如果你长期为这种人提供借款,等于是他长期占有你的财产,你还不如把借给他的钱拿去投资呢!如果身边有这种人,宁愿绝交,也不能为了所谓的“朋友”,把自己的血汗钱送入“虎口”。
  其实,话说了这么多,借钱最大的难处在于感情和关系,甭管是亲情、友情还是同事情,都是这样。而中国人最看重的又是感情和人际关系,所以借钱这个问题让很多人不知如何是好。在我看来,有些感情不能伤,有些“感情”就可以伤,与其因为催债伤了“感情”,不如在拒绝的时候伤,否则,钱借出去要不回来,还要背地里被人数落,你说何苦呢?
  
  
   电子书 分享网站

6。 “亲兄弟”更要“明算账”(1)

  能不能把钱和情分开考虑,可以说是界定新旧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旧式人物,不要说亲兄弟明算账了,就是朋友之间账都算不清楚。你要是和我谈钱,就别做我的朋友!新式人物,不要说亲兄弟明算账了,就是夫妻之间账都算得极其清楚。钱是钱,情是情,两码事。
  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大家都听过,也都赞同,但其实最难算清的就是“兄弟账”。普通老百姓的家庭财务纠纷,大部分都是兄弟姐妹间的财产不清,这种事情其实是最伤感情的,闹得大家最终形同陌路。所以说,一个家庭因为婚姻或者老人去世而“分家”时,一定要把财产理清,最好通过法律途径确认彼此的比例以及权利、义务,这样才会最大限度地保证每个人的利益。
  大家应该还记得我在前面讲老爸老妈的房产故事吧。那还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儿,老爸老妈置了地,盖了楼,按说我也是“地主”之后了,也可以整天带着两个狗腿,拎着一个鸟笼,上街调戏调戏“良家少男”了。没想到,命运却意外地转了个弯,爸妈的房产居然变成了银行的呆坏账,而我们家也彻底沦为“贫民”,我差点儿从过去幻想中的“主动者”变成“被动者”。
  那么,命运的这个小弯弯是怎么来的呢?容俺喝口水慢慢道来。
  话说当年,目光远大的老妈极力撺掇老爸在他的老家盖楼,那时老爸老妈都在外地工作,自己的资金也不足,所以才和大伯、叔叔一起盖楼,算是老爸、大伯、叔叔三兄弟的股份制合作。叔叔当年也就是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子,没有多少钱,不过他的“后台”够硬,有我奶奶“撑腰”呢。不要小看我这个不认识字、个头小小的奶奶,改革开放初期,她和俺爷爷就是靠着一辆板车做点儿小生意,居然成了传说中的万元户。
  家庭股份合作的最终局面是,奶奶成了最大的股东,她出资2/3,俺爸妈出资1/3,大伯出力。大伯为了这栋房子真可谓呕心沥血,房子盖到最后,他累出了肺结核,吐了好几口血。好在这栋房子终于盖起来了,三层楼,底层有三个店面,还有一个大大的院落。叔叔既没有出钱又没有出力,却坐享1/3的股份,俺妈和俺伯母虽然腹诽颇多,但老娘疼幼崽,做儿媳的又能多说什么呢?
  房子建好之后,因为奶奶出资最多,是最大的股东,所以房产证上毫无争议写的是奶奶的名字。俺爸因病身故(看看我悲惨的童年)之后,老妈就开始超级忧虑那栋房子的问题了,而事实也证明老妈的担忧是有道理的。
  从我这个做孙女的角度来看,奶奶绝对是一个好奶奶,但从儿媳妇的角度看,婆婆就不是一个好婆婆了。俺奶奶是一个颇为精明的老太太,她担心老妈改嫁,将房产带入外姓,所以说什么也不肯分家。狭路相逢勇者胜,两个女人“争斗”,是撒泼耍赖的胜出。老妈没有同盟军(大伯以我们可以理解的理由保持中立),又不愿撕破脸面,最后还是退让了。不过老妈也留了一手,就是请左邻右舍作一番公证,写下了一张分房契约,证明那栋楼的产权有1/3归属到我家唯一的男丁——我弟弟的名下。于是,“皆大欢喜”地结束了这一轮房产争议。
  那张分房契约被老妈看得无比金贵,用红布包好放入锦盒,再放置到一个隐秘的地方,还时不时要拿出来看看,梅雨季节要晒晒,还要防止蛇虫鼠蚁,就差初一、十五上香拜拜了。但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那一纸公证,你就是烧香供着它也没用。

6。 “亲兄弟”更要“明算账”(2)
时间眨眼间到了20世纪90年代,叔叔继承了俺奶奶精明的生意头脑和打麻将的“特长”,而且都“发扬光大”。停薪留职的叔叔下海后如鱼得水,一不留神就成了小小款爷,几十万的账面资金在上世纪90年代初期还是颇有些“含金量”的,最风光的时候,小婶子打车从远郊县奔向南昌市疯狂买衣服,小叔叔一晚上的赌资就是一两万。说句实话,不是俺嫉妒,就算日进斗金,也挡不住他们这么如流水一般花钱。
  大约是在1995年左右,政府紧缩银根,中小企业的资金骤然紧张起来,叔叔的饲料厂资金严重不足,于是四处借钱维持运转。同时,叔叔又异想天开,居然想通过赌博获得大笔资金,他又不是赌神,自然越赌越输,于是资金更加紧张。最终,他打起了那栋房子的主意。
  俺奶奶一向就疼爱这个小儿子,小叔的行事风格、喜好和想法都有几分像她,于是奶奶也没和俺妈、俺大伯商量,就直接把房产证给叔叔办了抵押贷款。等到俺伯母和妈妈知道时,叔叔已经欠下了几十万元的外债,兄弟姐妹、七大姑八大姨都成了他的债主。而那栋房子,早已经变成银行的抵押物了。这对老妈来说不亚于“晴天霹雳”,于是赶紧拿出分房契约来,想保住自己的那份房产,但人家银行可不认,人家说,房产所有人按了手印同意抵押贷款,至于这个房子其他所有人有什么意见,那是你们家庭内部的事儿,该找谁找谁,跟我们银行无关。
  该找谁找谁?还能找谁?难不成还抓到奶奶咬一口?其实,奶奶比谁都后悔,精明一世糊涂一时,但自己的亲生儿子急需用钱,能不火急火燎去给儿子帮忙吗?我想,天下所有的妈妈应该都是这样的吧?奶奶和爷爷年事已高,早就摆不动小摊了,而且这时也早不是摆小摊就能成为万元户的年代了。
  老妈心里这个悔啊,要是当年泼辣一点儿、强悍一点儿,直接上法院进行财产公证,哪会到今天这个地步啊?原以为分房契约能让自己的财产有个保障,可面对银行的高额贷款,这张红色的分房契约就是废纸一张。于是,妈妈开始了几年的“祥林嫂”状态,见了亲戚就要说:“我好悔,我本以为分房契约是有用的,没想一到银行就成了废纸。”那时我正在读大学,每到寒暑假回家,耳朵里天天充满了老妈的长吁短叹。那时,我对妈妈的愁苦还没有多么深刻的体会,有时候甚至觉得她有点儿“烦”,直到我工作几年后,天天高涨的房价才让我突然体会到了妈妈深刻的忧虑和不甘。本来是自己种下的摇钱树,一心一意等它长大,居然被移植到了别人家,然后看着别人摇钱下来,那种痛苦,就像买彩票中了500万的人,发现自己居然错过了兑奖时间,而眼睁睁地看着500万打了水漂。
  母亲的教训深刻地触动着我,从那以后,我一向主张亲兄弟明算账。关于房产,我宁愿贷款,也不借钱或是合伙,产权不明的楼房我坚决不买。
  前一阵子,公公看中了乡下的一栋小楼,想要俺家和宝哥的哥哥家共同出资买下来。一听房子是农村的房,也就是小产权房,没有办法办房产证,我就没什么兴趣了。幸好俺老公的哥哥首先投了否决票,否则我还得要宝哥出面拒绝。我宁愿自己出全资买正规的房子,房产证上写宝哥的名字,然后让公公婆婆去养老。
  讲了半天自家的故事,其实就是想说:亲兄弟真的也要明算账啊!我记得有一个叫“谁谁谁”(我经常在《上海壹周》上看这个人的专栏,写得很棒,不过俺到现在也不知道这个“谁谁谁”到底是谁)的专栏作家曾经写过一段话:“能不能把钱和情分开考虑,可以说是界定新旧人物的一个重要标准……旧式人物,不要说亲兄弟明算账了,就是朋友之间账都算不清楚。你要是和我谈钱,就别做我的朋友!新式人物,不要说亲兄弟明算账了,就是夫妻之间账都算得极其清楚。钱是钱,情是情,两码事。”姐妹们,你愿意做旧式人物还是新式人物呢?反正我这个70后是打死也要做“新新人类”的!
  
  
  
  

7。 3万搞定小户型——我的装修省钱大计

  有人说,装修能使人成熟。有过装修经历的人就会知道,这话一点儿不夸张。装修一个房子的过程,就是个人成熟的过程,如何设计自己的生活,如何体现自己的品位和个性,如何买装修材料,如何跟装修公司打交道……这里面的学问可是大了去了!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如何省钱。装修是个无底洞,一套房子装修下来,同样的档次,有的人可能花8万就搞定了,有的人可能花了18万才搞定,看,这就是学问。
  想当初买了一套小户型的房子作为投资,因为没有打算自己住,所以就是按照普通的大众路线进行装修的。一室一厅一厨一卫,使用面积40平方米,包括硬装、软装,包括家具、家电,偶居然只花了3万元。虽然花的钱不多,但质量还是过得去的,别的不说,就看家电,海尔的洗衣机,海信的电冰箱,长虹的彩电,格力空调两台,还有比利奇热水器……
  那么,这钱到底是从哪儿省出来的呢?其实,秘密就在网上。这个事情,可让我得意了好一阵子,有兴趣的姐妹们,就听我唠叨唠叨吧。
  自从2004年5月付款买了这套房,我就开始对装修充满了神往,那阵子上网的主要内容就是浏览装修网站,看着美轮美奂的装潢,口水遍地流。2005年10月,房子交付了,装修就自然从纸上谈兵的准备阶段进入了动刀动枪的实战阶段。
  在大量“勘测”阶段,我锁定了南昌本地的一个家装网站,名字也很有特点,叫“家秀网”(),非常对我这种DIY装修人员的胃口,里面有大量关于家装的帖子,有各式各样家装产品的使用心得,对我这只装修的菜鸟很有价值。于是,我成了家秀网的网虫,每天都要上去看几十次,天天和宝哥抢电脑,做梦时都说出了“家秀”这两个字,搞得宝哥紧张了好一阵儿,动用利诱、私刑等各种手段之后,总算明白“家秀”不是一个帅哥,而是一个装修网站。不过,宝哥又怕我走火入魔,严格限定我的上网时间。我只好利用上班时间偷偷上网干点儿“私活”。那阵子,我给家秀网贡献的点击率怎么着也要占到总点击率的万分之一了,可惜家秀网连个荣誉奖章也没发给我。
  2006年1月,装修终于正式动工了。就那40平方米,还需要动用专业设计师吗,俺自己就是最好的设计师。所有的一切都由我自己设计,然后请了一个师傅,按4500元的工钱把泥工、木工、漆工、水电工全部包给了他。本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原则,施工方面我很少过问,有时少了什么材料,他就直接帮我买了,然后凭单报销。当然,这个“包工头”也对得起我这份信任,我们相处得非常愉快,而我也省心不少。顺便说一句,其实劳苦大众最质朴,装修时,不要把小钱捏得太死,你大方一点儿,师傅们也“给一报十”,这样装修,省心快乐。
  工人问题解决了,我开始泡在家秀网上找适合我的装修材料,当然是既便宜省钱又精致耐用的材料了,虽然不是自住,但还是要把钱花值啊!有了家秀网这样一个平台,装修真的能少走不少弯路。家秀网上的网友经常会讲述自己的装修经验,推荐好的装修公司。最鸡血的是,有时会蹦出某个大侠揭露奸商,对装修材料的优劣、价格高低等进行争辩,闹得热闹的,到最后一般会形成两派对峙的局面。我这样的装修门外汉,透过热闹,也能看出不少行业内幕。真理越辩越明,真相越辩越清,我这个小主妇的心里也越来越有底。
  最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建材、五金,还是涂料、家电,只要装修用得着的,家秀网都会组织网友们团购,很多网友也会自发组织团购。这样的团购,不仅价格优惠,而且质量也能得到保障。真的有很多网友做足了装修功课,对各种知识熟稔于胸,成本、人工、利润能够分析得一毫不差,仿佛就是自家后院生产出来的产品似的,高手过招,谈笑间灰飞烟灭。每次团购,经常自发站出来一个带头大哥,这带头大哥一出场,往往是语出惊人,一剑直指咽喉,经常报出一个我们想都不敢想的低价格,按照原料、人工、进货渠道一道一道的利润关口抽丝剥茧,让商家节节败退,加上其他同学们乘乱起哄,一般商家已经招架不住,更无还手之力了。有些号称绝不降价的强悍商家,经常是刚冒个头,就被大家用飞镖、剪刀脚、无影腿、螳螂拳、形意拳、迷踪拳打回老巢,只好派个助理出来让大家继续扁。有专业人士带队,又人多势众,商家自然不敢以次充好,更不敢销售假冒产品了。哈哈,谁说装修一个房子,就得当无数次冤大头?套用一句广告词: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没有最贱,只有更贱。
  通过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对于没有多少装修经验的普通人来说,在装修前最好多到网上转转、看看。先看看大的装修网站,了解基本知识,然后选一家本地的装修网站深入学习,因为地方网站的针对性比较强,你也能找到一些“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