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宋歌-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腊终于等到时机,瞅准一个空隙,把手中大刀套进了突兀鱼的钢叉里,猛地一挑,钢叉飞到了空中,随后方腊身子一挺,纵身跳了起来,蹿到了突兀鱼的牦牛背上,一伸手,抓住突兀鱼的一只胳膊,用力一拧,往上一提,一个轻松的擒拿,就把突兀鱼制服在牦牛背上。

突兀鱼脑袋贴着牦牛的背上,只感觉明明脑子清醒,力气未失去,却偏偏有劲使不上,这滋味,当真是比死还难受。

方腊驱赶着豁脸牦牛,踱步来到了宋军阵前,把突兀鱼往地上一丢,立即就有众多士兵一拥而上,把突兀鱼给五花大绑了起来。

宋歌见方腊旗开得胜,让所有士兵一起高声呼喊,“大宋神武,吐蕃窝囊!大宋神武,吐蕃窝囊……”上万名将士齐声叫喊,喊声震天!

在士兵们的呐喊声中,方腊冷冷的表情微微有些得意,随后就骑着这头牦牛,又来到了两军之间,“窝囊吐蕃,谁还敢出来和我一战吗?”

吐蕃主帅秃噜早就惊呆了,这突兀鱼可算的上吐蕃军中的一员猛将,不说武功第一,至少也能排进前五名,没想到在这个年纪轻轻的宋军小将的手里,玩似的就被活捉了过去,这样的本事,吐蕃军中谁还能与之抗衡?

因而,他也没有再叫武将出战,去了也是白搭,他对身边的军师哈迷道:“哈军师,你看该如何应付?”

吐蕃军师哈迷道:“秃帅,两种选择,第一,假定宋朝军队只是几个武将厉害,那么,不用单挑,不用答话,直接大军冲过去掩杀,杀死多少是多少,也能减弱大宋军的实力;第二,扼住险要退守,暂时不与宋军坐在,打探底细再做打算!”

秃噜思虑了一会,“军师,第二种情况不能考虑,巴图王让本帅攻击宋朝,一直受阻在这天水城,没有找到好的攻城之策,现在宋朝军队这么嚣张,完全不把本帅放在眼里,既然他们主动出击,不管他们有什么花样,我吐蕃军都必须进行猛烈的攻击,打的宋朝军队无力反抗,放弃天水逃跑为止!”

“属下认为,这并不是一个好的策略!”哈迷委婉地提出了反对意见。

秃噜立即道:“军师啊,你们读书人就是想的太多,这不是好事!打仗嘛,实力才是根本!”说完,他下令所有战将,做好准备,直接对天水城外的士兵,进行冲杀,给宋军来一个毁灭打击。

很快,吐蕃军集结完毕,在吐蕃主帅秃噜的一声令下,万马齐奔,如狼似虎地冲向了宋军。

宋歌早就这一手准备,今日即使吐蕃主帅没有这么冲动,他也会想方设法让他冲动起来,继而进行乱战!

当吐蕃士兵冲到宋军跟前的时候,宋歌先用夸张的表情大喊了一声,“哎呀,吐蕃军打过来了,大伙逃命要紧啊!”他善于演戏,只是演技不佳。

在大将军的怂恿之下,宋朝士兵只是作了几下简单的抵抗,就四散逃窜。

吐蕃士兵一见,都哈哈大笑,纵马去追,宋军几乎不再战斗,只顾着猛力往四周奔走,就连战将,也都是打打走走,不与吐蕃军正面对抗。

吐蕃主帅秃噜见了,笑声震天,“哈哈……宋军就这么一点花头,也敢出来和吐蕃联军较量,简直是吃了豹子胆!”

军师哈迷却忧心忡忡,“主帅,按理说,宋朝军队也不至于此呀!其中是否有诈呢?”

秃噜信心满满,“军师,放心,按照现在这个样子,对于我们吐蕃军就更加有力,一对一,宋军更不是吐蕃军的对手!估计不用半天时间,这帮宋军就能被消灭干净!”

正在此时,一声炮响,天水城的城门吱呀吱呀大开了出来,大宋摩尼军从里面蜂拥而出,个个斗志昂扬,手中举着镰刀、耙子、钢刀等形形色色的武器,见着吐蕃士兵就砍。

吐蕃士兵本还以为这些家伙是宋军纠集起来的农民军,陪衬送死而已,几下较量之后,就见识到了他们的厉害,就算骑在马上,以骑兵对步兵,占据天大的优势,也走不过这帮‘农民’的三招,他们的腾挪跳跃,无不是中华武术的精髓所在。

很快,吐蕃士兵一个个很快从马上跌落下来,死的很难看!

背后的吐蕃主帅秃噜见了,隐隐有了恐慌,寻思着这一战果然着了宋军的道,可是依旧不肯就此罢休,大声吆喝着命令:“所有吐蕃将士,回过头来,全力以赴消灭宋朝农民军!”

同时,吐蕃军中许多人喊起,“消灭农民军!”

可是,当吐蕃士兵回过头来的时候,刚才四散逃窜的宋朝禁军,又围拢了过来——

大胜吐蕃

摩尼教是民间的造反组织,教徒大多数是那些在乡里混不下去,没有饭吃的小流氓小混混,身上大多有一点武功,不肯像农民一样耕作,又没有一技之长傍身,想为官府出力又没有关系或者不够资格,只能在摩尼教的怂恿之下,加入了教会,混口饭吃,而且还有所谓的‘远大理想’去努力奋斗。

因而,要是真的有能够在官府上进的机会,这种小混混小流氓还是很愿意冒风险的。生命对他们来说,就是一个词汇,能够荣华富贵、三妻四妾、光宗耀祖,能够像当年汉高祖刘邦一样高唱《大风歌》,荣归故里,才是他们的终极追求。

当摩尼教主、大宋枢密使宋歌收编他们为大宋正式军队,让他们有机会上战场建功立业的机会的时候,他们一个个奋不顾身,拼命厮杀,努力建立功勋,以博取一个封妻荫子、进入官场的机会。

在摩尼教军的强力攻击以及禁军士兵的配合之下,吐蕃骑兵腹背受敌,溃不成军,即使主帅秃噜拼命吆喝,要求奋力杀敌,吐蕃士兵也只作了不到一个时辰的抵抗,纷纷调转马头,往背后逃窜。

'5'主帅秃噜不甘心失败,多年以来,吐蕃对宋朝用兵,几乎都是以胜利者的姿势,最终要求大宋赔礼道歉,赔款送美女,哪里有今日这样的溃败的时候?这一次,宗哥王子特地组织了十万吐蕃各部的联军,让他秃噜作为主帅,是希望他能够攻入宋朝的□□地带,给予宋朝政府沉重的打击,并得到宋朝大片的土地。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天水受阻在前,会战又成溃败之势,这让他如何回去面见宗哥王子巴图呢?

'1'因而,秃噜挥舞长剑,不住地吆喝,不让吐蕃士兵后退,要他们回头攻击宋军。

'7'可是,这个时候,士兵们的心中,只有一个逃命的念头,谁还能听他的呢?再说,这本就是一支吐蕃各部落组织起来的联军,在顺利的时候,大家和和气气,同进共退,在失败的时候,各部的将领,都只顾着自己队伍的利益,希望自己的士兵能够死的少一点,别人的士兵多死一点,哪里会做傻瓜回头再去拼命?

'z'这是连锁反应,人类固有的弱点!秃噜根本阻止不了军队的溃败,懊恼不已,气愤难挡的时候,抓住一个退逃的士兵,一剑砍下了他的脑袋,提着士兵血淋淋的脑袋吆喝,“所有吐蕃将士听令,宋军不可怕,全部回头战斗!”

'小'秃噜的话音刚落,突然,斜边上一个吐蕃小将一把大刀削了过来,差点削掉了秃噜的脑袋,“宋军强大,我们打不过,要打你自己去打!”说完,冲了过去,头也不回地跑掉了!

'说'其他所有将士一见如此,疯狂冲了过去,根本无视秃噜的存在,把主帅秃噜的马挤的东倒西歪。看来,想要挽回败局,已经不可能了!

'网'秃噜悲痛欲绝,心灰意冷,默默地站着,看着一个个的吐蕃士兵逃窜而去,他却一动也不动!

边上的军师哈迷催促道:“秃帅,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就要被宋军抓住,成为宋朝的俘虏了!”

秃噜道:“军师,本帅错了,你是对的!你走吧,本帅要和宋军决一死战!”

“秃帅,一个人怎么决战?”

“不是决战,是死战!”

哈迷抬头看前方,宋军已在不远处,跑的迟的吐蕃士兵,一个个被宋军砍翻在地,心中紧张起来,额角冒出了大颗大颗的汗珠,“秃帅,那……那属下……可要走了!”这种时候,顾面子就得死亡,明智的人都会不要面子,选择逃生。

秃噜道:“走吧!如果你能够逃回宗哥城,就向巴图王说秃噜无能,没能完成他交付的任务,只能以死谢罪!再跟巴图王说,宋军强大了,让他小心……”

“嗯,好,好……”随着宋军的追近,哈迷已经心慌意乱,根本没有听清秃噜的话,转身就跑。可惜了秃噜的一番豪情!

宋军走在最前的依旧是宋歌,他的坐骑小可怜脚程快,摩尼教军士兵大多是步兵,不善于骑马杀敌,即使砍翻了吐蕃士兵,也没有兴趣骑上去追赶,禁军胆小,不敢冲在前头。

宋歌见到吐蕃主帅秃噜骑在马上,拦在前头,一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样子,心说既然想死,那老子就成全你,举着手中的鱼肠剑,冲上去就刺向秃噜的咽喉。

秃噜似乎并非立即想死,他一侧身避过宋歌的进攻,纵马闪至一边,问道:“你小子就是宋军的大将军?”

宋歌道:“正是你爷爷,专门收拾不听话,乱闹的小屁孩!”

秃噜看着宋歌,叹息道:“看来,宋朝果然有大才降世,以后,吐蕃要想从宋朝得到好处,恐怕很难很难了!”

宋歌冷笑,“呵呵,还算你有见识!呃,看你人不错,说吧,想要怎么个死法?算了算了,本大将军帮你定了,让你刺穿你的心脏放血死亡,给你个全尸吧!”

秃噜哈哈大笑,“多谢年轻人!不过,宋大将军若有本事,是否愿意与本帅单独较量一番呢?”

这要求很特别呀!宋歌凝视秃噜,四十岁左右的年纪,身强体壮,肌肉发达,脸颊烤鸭似的通红,很标准的高原汉子,“好!本大将军就给你这个面子,让你输的心服口服!”宋歌寻思着,吐蕃军的战斗力,主要是依靠力量,而非武功,凭着自己的御气的能力,玩死硬的力量,应该不会输于对手,还有神器级武器鱼肠剑在手,胜算应该很大。

不过,宋歌可不想被他玩死,因而在进攻之前,目光扫视了一眼早已站立身边的方腊,让他小心看牢,万一自己玩不过,就一刀砍死这个吐蕃主帅。

于是,宋歌举着鱼肠剑,驱使小可怜,朝着秃噜的胸膛,刺了过去。

秃噜把长剑放开,很有武士的风范,微闭着双眼,凝视宋歌的袭击。

宋歌心中愕然,哇靠,这架势很牛逼啊,这家伙不会是武功高手吧?

不容仔细思索,小可怜已然奔到了秃噜的身边,宋歌手中的鱼肠剑同时“扑——”,仿佛丢入水中似的刺进了秃噜的胸口。

——秃噜根本就没有作任何的抵抗!

哇,果然豪情呀!宋歌抬头看着秃噜,“喂,老兄,你不还手,算哪门子较量呢?”

秃噜的脸颊因痛苦而扭曲,惨笑道:“宋大将军,秃噜先前就已经败了!”

宋歌嚷嚷道,“那你什么意思,还要跟老子比试?直接送死早说呀,简直是浪费老子的感情!”说着,把鱼肠剑抽了出来,剑身的血滴,瞬疾聚拢,滴落在地,剑身依旧光洁,不沾一丝血腥。

“啊!”秃噜一声呼叫,口中鲜血涌出,“能够和宋军大将军一较高低,秃噜死而无憾了!”说完,栽下马来,断气而命绝。

宋歌摇摇头,口中说道:“多此一举,庸人多作怪,果真如此!”转头看着宋朝摩尼军士兵与禁军士兵个个奋勇向前,杀向了溃逃的吐蕃士兵,招呼身边的方腊,“快,我们也追上去,杀他个片甲不留!”

宋歌是这样想的:

这一次,不把吐蕃军追的屁滚尿流,决不罢休!

新的战争

之后宋军的追击,几乎就是急行军了!

吐蕃军鸟兽状的四散逃窜,根本不做任何的抵抗,各部落的将领,带领自己的残余队伍,往西南方向各自的部落逃离。

宋军在宋歌的指挥之下,主力大部队朝着湟州城进发。

入夜时分,硬是追击了两百多里,直接来到了湟州城下。

湟州城的吐蕃守军本就没有几百人,他们早就从先前逃命而来的吐蕃士兵的口中,得知了天水一战,吐蕃溃败,宋军大胜的消息。守将惶恐不安,一直站在城头上观望,见到道路上滚滚而来的宋军,立即丢下湟州城不顾一切地撤离。

湟州的宋朝百姓们,也得知了宋军前来收复湟州的消息,组织起来反抗,那些逃的慢,运气不佳的吐蕃士兵,统统被百姓们用锄头、耙子等劳作工具给打死了。随后,百姓们大开城门,夹道欢迎宋朝大军的进入。

宋军顺利进入湟州城。

湟州是战略要地,宋军一举收复湟州,并且打散了吐蕃联军,表示此次对吐蕃用兵,已经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不管吐蕃是否服气,宗哥王子巴图是否重新组织联军而再对宋朝用兵,至少在目前,宋军可以舒缓一口气,好好休整一番,论功行赏!

当夜军民鱼水情,宋军和百姓一道在湟州城吃喝玩乐,整个城市的任何角落,都有士兵与百姓的联欢会,各自醉倒各自安睡……

第二天,宋歌派人到天水府,去接了‘皇帝’到湟州,以慰劳军民,鼓舞士气,振奋人心。‘皇帝’的到来,让湟州百姓欢呼雀跃,在这偏远山城的百姓们,哪个有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皇帝的机会呀!要不是宋歌对于皇帝出征也不是很了解,而‘皇帝’也不是真皇帝,不然,真皇帝就算是御驾亲征,也不会到这么偏远而且濒临最前线的小城来的。

因而百姓们很珍惜这个机会,顿时万人空巷,几乎全城的百姓,都涌到到城外迎接‘皇帝’的到来。

看到湟州百姓这么热情,宋歌也是兴致勃发,悄悄地让‘皇帝’诸葛花花站到车辕上,向百姓们挥手示意。

于是,假皇帝诸葛花花撩起帘子,站了出来,仿佛后世国庆时,首脑检阅士兵似的挥手致意。

百姓们亲眼见到了当今的‘皇帝’就在面前,瞪圆了眼睛,瞪大了嘴巴,仿佛瞧活宝似的盯着瞧。虽然‘皇帝’没比自己多一只眼睛多一张嘴巴,但在他们看来,能够如此近距离的见到皇帝,那是绝对的荣幸,几辈子才能修来的福气!有些年纪大一些的百姓甚至热泪盈眶,激动不已,认为此生能够见着皇帝,死也值了!

要是让百姓们知道,眼前的这家伙其实是个假冒的皇帝,估计都要晕倒吐白沫为止。

诸葛花花喜好热闹,看着这么多人为自己欢呼,兴奋的不得了,从稍微有些拘谨的国家首脑转变成了后世的大明星,站在车辕上东边欢呼,西边跳跃,就差跳下车子与百姓握手了。

宋歌感觉到这越玩越火了,用眼神瞪假皇帝诸葛花花,让她收敛一点。这万一百姓们一激动,冲上来要和‘皇帝’拥抱一下,那可就糟糕了,这‘皇帝’可是他的小妾,被人拥抱,岂不是被揩油了?而且如果被人知道‘皇帝’胸前长咪咪,估计这假冒皇帝的身边就要暴露了!

这事要是暴露,肯定吃不了兜着走,估计连兜都兜不走!

在宋歌的眼神注视之下,诸葛花花才稍稍有些收敛,动作的幅度和频率小了,一会儿之后,坐回了马车里,来到了湟州府衙。

一切安顿完毕,自然是该考虑下一步的打算了。

按照当前的形势,吐蕃暂时溃败,但是天水一战,斩杀的吐蕃士兵总共不过万余,只能说大胜,却没有把他们击垮,吐蕃总体实力依旧还在。吐蕃接壤宋朝疆域的最强部落首领宗哥王子巴图是否会卷土重来,是个大大的问号!不过,要是宋朝大军撤离湟州,几个月或者一二年之内,重新进攻的可能性就极大!

可以这样说,在没有把吐蕃彻底臣服之前,吐蕃永远是宋朝西南边疆的一个大心病!

而西北的西夏国,在吐蕃对宋朝进攻的一个月之后,也在上一段时间对宋朝河州发动了攻击。

宋歌认为,这两个邻居先后发送攻击,显然是有预谋的,而去年在河州看到的熟悉的背影,宋歌已经认定那就是蔡京的儿子,曾经被自己废掉老二的蔡攸!

这也解释了蔡京为何会在预先就知道宋歌要踏上不归路的缘由,同时也说明了蔡京和他的儿子共同通敌卖国的事实。

当然,这要证据,而最好的证据,就是抓住在西夏与吐蕃奔波的蔡攸,押解汴京,让蔡京服罪。这样一个通敌卖国的大罪证,足可诛灭三族以上,在历史上,估计也要遗臭万年了!

宋歌心说:虽然因为自己的穿越,导致了蔡京这家伙的为官轨迹发生了改变,但是人的本性决定了此人最终的结果,照样是遗臭万年。殊途同归啊!

因而,思前想后,宋歌决定对吐蕃和西夏来一个了断,先带领大军往西南吐蕃境内进发,永远扫除吐蕃这个后患,随后北上,消灭西夏,重新开通中国古代辉煌的丝绸之路,使得中国的影响深入到西域乃至欧洲。凭着大宋朝发达的经济,以及占全世界百分之八十的国民生产总值,不用战争,只用经济手段,估计整个世界就被掌握在大宋朝的手中!

宋歌是个想到就做的人,他决定继续对吐蕃用兵。这是一个冒险的决定,不一定会得到所有人的支持,但是他有皇牌在手,那就是诸葛花花这个假皇帝!

当夜,宋歌就施展金枪不倒之绝技,好好滴满足了诸葛花花,然后,就对她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当然,他根本不需要解释为何这样做,只是告诉诸葛花花她该怎么样做就行。

诸葛花花刚刚死去活来,享受恩泽之后心满意足,哪里会有不同意的道理,一口应承了下来。

‘皇帝’轻松搞定,接下来,就是召开会议,和众将通气,表示下一步要深入吐蕃,攻占宗哥城,臣服吐蕃所有部落,作一个一劳永逸的胜利。

有皇帝的支持,以及对宋歌这个枢密使的信任,大多数将领并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摩尼军则根本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宋歌本来就是他们的教主,而且他们此来,就是想要参加大战,杀敌建功来的,草草地打了一张仗,就这么回去了,估计也没多少人能够封官,正不爽呢,听说又有机会深入吐蕃,继续战斗,他们求之不得。

反对的则是那些以往就驻守边疆的守将以及禁军的头领。边疆守将知道吐蕃军的厉害,心中一直有恐惧,他们把天水之战的胜利当成了偶然性事件,认为吐蕃的实力远在大宋军的实力之上,不敢去战;而那些禁军的头领,则根本就是怕死或者想家了,出了近两个月了,老婆孩子不知道安好否?小妾没喂饱,是否去偷情?家中小猫挺温顺,下人们是否照顾好了?……

宋歌本来也没有打算让所有的士兵全部进军攻击吐蕃,在他认为,有摩尼军万余名强悍的士兵,再加上能够打硬仗的万余名禁军士兵,凑一个三万左右的大军,足可扫平吐蕃。

因而,他见着反对的将领只占少数,没有勉强他们,“不愿意深入吐蕃作战的将领,本大将军也不为难,只要求你们带领自己的队伍,坚守在湟州城里,以防备吐蕃部落以及西夏军绕道过来的偷袭。本大将军将筛选并带领三万左右的将士,深入吐蕃,进攻宗哥城!”

……

攻击吐蕃

数日之后,宋歌整编了一支一万八千人的禁军队伍,加上摩尼军一万余名士兵,合起来接近三万士兵,准备深入吐蕃内部,攻占宗哥城。

这时,有一个小小的问题需要解决,‘皇帝’诸葛花花没法安排。

让她一个人呆在湟州,显然很不合适,湟州的一大帮官员,恨不得时刻巴结,一天到晚围着皇帝打转,不仅影响战事,而且很容易露馅。可是,让‘皇帝’继续深入敌后,进入吐蕃境内,更是亘古未有之事,皇帝九五之尊,怎么能够冒如此大的险呢?万一有个好歹,谁能负担的起?

那么,只有两个选择,第一,就是‘皇帝’诸葛花花返回长安,等候大军回师,在长安找到寻花问柳去了的真皇帝,然后诸葛花花让位,再一同回京城。可是这个选择很有问题,诸葛花花应付得了一路上以及长安的官员吗?这小女子可是刁蛮的很,高兴了还好说,一不高兴,可就什么都不顾了,肯定撕掉面具,大发雷霆,大闹官场;第二,就是‘皇帝’诸葛花花跟随宋歌的队伍,进入吐蕃,继续御驾亲征。这个风险很大,宋朝举国上下,估计都要反对。

宋歌也有自己的想法:这一次深入吐蕃,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十天八天肯定回不来,十月八月倒是很有可能,这期间,自己一个热血男儿,荷尔蒙难免升高,要是有诸葛花花在身边,闲暇时候还能降火去温,解决性致问题。要是没有女人去火,只能找吐蕃境内的女人,可是也不知道吐蕃的女人相貌怎么样,万一个个犹如韩红,那岂不是要憋坏了?

因而,思来想去,宋歌觉得,现在诸葛花花没地方可去,那么,倒不如随军,两全其美的好事!

最终,‘皇帝’亲自表态,要以身作则,为整个大宋朝的军民做表率,冒死也要亲征,永远解除吐蕃这个祸患,为大宋朝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内外环境。

然后,大宋朝枢密使表示愿意为‘皇帝’的安全负责,什么君臣同心其利断金,什么创造一个安全的国际环境,才能全力以赴发展经济,让百姓幸福生活等等乱七八糟的大话废话讲了一大桶,堵住湟州的官员。

其他地方反对的官员,就不管他们了,哪怕他们□□,也阻止不了‘皇帝’的出征!

……

一个晴朗的日子,宋朝‘皇帝’登上高台,宣读了一篇《□□宣言》,宣布对吐蕃用兵。

当天,宋歌作为大将军,也客套了一些豪言壮语,接着,带领□□大军,出兵进入吐蕃境内。

战事进行的相当顺利,有摩尼军这一支强力队伍的存在,吐蕃境内的一些小部落小城市,几乎不费吹灰之力,一攻即破,轻易占领。

然后,大宋‘皇帝’亲自宣布此地被宋朝占有,并入宋朝版图,并立即实行七年免税政策,以及将与中原富有地区挂钩的互帮政策,表示将会以中原的财富帮助这些贫困区域的百姓富裕起来,等等一些惠民政策。这一些,都是宋歌从后世天朝的制度中学来的,致富有效没效是一说,忽悠百姓绝对有效。

话说这些小城人丁稀少,能有二千人,就算是具有相当规模的大城了,城中百姓们一直生活在离宋朝交界的地方,对于宋朝的富足,还是相当羡慕和眼红的。一直不好意思以卖国贼的身份加入宋朝,现在地方官员逃跑的逃跑,被俘的被俘,那百姓们也就光明正大地成为了大宋朝百姓的一员。

因而,宋朝大军虽然没能受到占领属地的百姓的夹道欢迎,但是也没有被当地百姓骚扰和偷袭。

这一切,为宋军孤军深入吐蕃,免除了后顾之忧。

到后来,大多数的小城不战而降,爱国的守将不战而逃,跑回宗哥城,不爱国的守将则出城迎接,拱手相让。

经过一个多月的征战与跋涉,宋军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和大战,逐渐接近了宗哥城。

宗哥城主,自称宗哥王子的首领巴图,有些慌张了,几十年以来,都是吐蕃进攻宋朝,让他们送钱送粮送美女,没想到这次宋朝居然这么挺,不仅御驾亲征打退了吐蕃的进攻,反而带着大军攻入了吐蕃的境内,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这支军队战斗力如此之强悍,一个月之内,挺近了近千里,居然很快攻到了宗哥城附近!

宗哥王子巴图十分生气,在府中暴跳如雷,对着一帮手下大发脾气,“一群混蛋,宋军这样的窝囊废,都能把你们打的溃不成军!”

一位守将道:“宗哥王,这支宋军非同小可啊,尤其是带兵的大将军,骑着一头凶猛威武的豹子,很有本事!就连秃噜大帅都命丧他手,我等小将,肯定不是对手呀!”

巴图气愤,抬手就扇了那位将军一个响亮的耳刮子,“你个没用的混账,还敢和本王狡辩?”

这位将军捂着脸不服气,“秃噜将军亲口说的,他说这位宋朝大将军很厉害,以后我们吐蕃不能去惹宋朝了!”

巴图靠近将军,把眼睛瞪圆,吼道:“放屁,放屁!秃噜都死了,还能跟你说话?”

于是,这位将军不顾身边的哈迷的眼神暗示,直接把他给出卖了,“哈迷军师说的,他说秃噜大帅临死之前,这样跟他说的!”

“嗯——”巴图一转头,凶狠的眼睛瞪向了在边上站立着的哈迷。

哈迷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刮子,骂自己最贱,怎么一不小心,把这个说给别人听了呢!他瞪了一眼那位将军,笑着面对巴图,讪笑道:“咳,宗哥王,这……秃帅的确这样说过。不过,小的以为那宋朝大将军小屁孩一个,不足为惧,上次的天水之战,秃帅没有听从属下的计谋,被宋朝侥幸赢去而已!”

“小屁孩?”巴图狠狠地对哈迷说:“小屁孩能够有胆量来攻打我们吐蕃?而且还打到了宗哥城下?哈迷啊,说你笨,你还真是笨蛋啊!”

“咳,咳,属下是笨,笨的像猪一样!”哈迷急忙道:“那宋朝大将军的确有些本事。不过呢,要是我们的宗哥王亲自出马,那也是手到擒来,摧枯拉朽,让他死无葬身之地!”

“哈迷啊,你其实一点也不笨,比山中的野猴子还要精上十倍!”巴图听了,哈哈大笑,拍了拍哈迷的脸颊,然后,清了清嗓子,高声对在场的文武官员道:“宋军既然不知好歹,胆敢和我吐蕃对抗,那么,本王就亲自出战,教训教训这不知天高地厚的小子,让他见识见识我吐蕃的威力!还有,在宋朝的军中,宋朝的皇帝也跟来了,听说这个皇帝还是个清秀小处.男,待本王去把他捉过来,大伙有喜好男人屁股的,轮流每人睡一个晚上啊!第一晚归本王,大伙别抢,啊哈哈……”

哈迷在边上嘀咕,“我可没兴趣捅屁股!”

……

宋歌带领大军,终于打到了龙文关,突破龙纹关,宗哥城即再无险可守。

宋朝大军在龙文关三十里外安营扎寨。

宋歌带着‘皇帝’,还有诸将,登上了一座山头,远远地眺望龙文关。

龙文关坐落在高耸山间,四周的大山,全是光秃秃的巨石,整体看来,龙文关犹如镶嵌在了石头里面,绝对是一个易守难攻的关卡!

这一个月以来,一路顺利,宋歌意气风发,指着龙文关,对众人道:“不出十天,即攻下龙文关!”

……

龙文关下

翌日清晨,太阳还未升起,宋即歌在龙文关前排出队伍,让摩尼军大将白云飞上前叫阵。

白云飞骑着战马,往前奔到龙文关下,抬头大声喝叫,“吐蕃小儿,快快下来受死!”

单一一个武将,来到关下或者城下叫战,一般没人傻到拿弓箭去射,射几支箭,武将轻松拨在地上,射几千几万支,浪费不说,还不一定射的着。弓箭即使越快,对于有所准备的武将来说,拨开也是很容易的。

关卡上的守兵,见到宋朝武将叫阵,立即飞报宗哥王子巴图。

巴图昨日刚到龙文关,和将士们大醉一场,此时刚刚睡醒,揉着惺忪睡眼,“宋军这么早啊,不睡觉的!”他丝毫没把宋军放在眼里,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