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宋歌-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后,会议不欢而散。
宋歌带着‘皇帝’,气冲冲地回到了给他们安排的住处,坐在灯下生闷气。
一名随从走进了屋,禀告宋歌,“大将军,有个人求见大将军!”
“不见!”宋歌以为是高永年或者戴万,一时火气还在头上,没兴趣见他们俩。
随从继续禀报,“大将军,他说是大将军的老朋友,并说大将军一定有兴趣见他。”
老朋友?我宋歌的老朋友都在一千年以后!“他没说叫什么名字?”宋歌还是没什么兴致。
“没有!他说是从陕西来的,是一位老者,目光炯炯,很有气势!”随从回答着。
老者?朋友?有气势?不会是他吧!宋歌蹭地站了起来,急忙对随从道:“他在哪里,带我去见他!”
随从被宋歌的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弄的懵了,“就,就在门外!”
宋歌夺门而出,飞速冲了出去,奔到门口一看,果然正是他心中所想的人,一把抱住了此人,口中兴奋地喊道:“周伯父!”
从陕西来,又是一位英武老者,不是关中铁臂大侠周侗又会是谁?
周侗大名,在宋歌的脑中,灌输了千年,上次京城之中失之交臂,没想到今日又能得见,自然万分高兴。
周侗却一下子被感动了,心说虽然有些渊源,也不过在京城中见过仅有的两三次面,没想到这小娃子就对自己的感情这么深,看来此次找对人了,“宋贤侄,听说你做了大将军,到边疆来杀敌,老头子闲的发慌,故而前来看一看你!”
周侗几十年一直在外面游荡,上次老母亲病危,回了陕西,本想不再出山,终老陕西。到家的时候,老娘已经过世,守孝三个月,之后,无所事事,乡中又没有旧友,无以为乐,闷的发慌,突然听说吐蕃攻击大宋,皇帝御驾亲征,大将军是宋歌。
去年在汴京,周侗和宋歌认识,对宋歌挺有好感,因而就离开了陕西,前往天水府找宋歌,想不到宋歌不仅还认识他,而且相当热情,他也感到非常高兴。
宋歌把周侗请进了屋,叫下人备了两壶水酒,几样小菜,为周侗接风,顺便闲聊。
身在前线,相互问好客套之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到了战事上。
“援军已到,又是御驾亲征,大宋朝的皇帝都到了前线,要是依旧畏缩不前,不敢出击,的确有失大宋威风呀!”在大致了解战况之后,周侗这样说道。
宋歌思虑了一会,说道:“吐蕃大将强悍无比,吐蕃联军战斗力强,本来,小侄的确很有顾虑。不过,既然周伯父来了,那么,战事就可能有了转机。小侄突然想到了一个计策,或许能够破了吐蕃联军!”
火枪奇袭
宋歌没有做长久的缩头乌龟,有了铁臂大侠周侗的加入,他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有恃无恐,在做了精心安排之后,第二天,不等吐蕃大将突兀鱼的叫阵,早早地雄纠纠气昂昂地排出队伍,迎战突兀鱼。
突兀鱼叫了两天阵,没见大宋援军有太多花头,有些怠慢,这日迟迟地才起床,带着队伍,懒懒地来到天水城下。
远远地,突兀鱼就看见天水城下早有宋朝军队排在城下。哈哈,总算可以打架了!突兀鱼这才打起精神,快速来到天水城下,与宋军对峙。
宋歌见突兀鱼走来,驱小可怜上前,大声道:“喂,那位吐蕃小瘪三,我大宋大军没有一个武将愿意和你这种没多少本事的小混混打架,故而从老百姓中挑选了一位老者,陪你玩一玩!”
突兀鱼气愤,叫嚷道:“小子,别尽挣口水的利索,随便你弄哪个人来,你突兀爷爷全部把他们一叉子插死!”
周侗骑着战马,手握一杆银枪,从队伍中走了出来,虽然满头银发,却也是腰杆笔直,英武非凡,“对面的吐蕃将军,老头子陪你玩玩,看看你的叉子能不能把老头子插死!”
突兀鱼一看周侗,一个六十开外的老头子,晕,宋朝居然真的弄了个老头出来打仗,不禁失声大笑,“你们宋朝才男人果然是窝囊废,派这么个老头子前来送死,也不嫌寒碜,这么一个老头子,老子闭着眼睛就能把收拾他!”
“小伙子,别把大话说在前头,拿出真本事来吧!”周侗说着,拍马上前,来到了两军中央。
突兀鱼骑着他的高山牦牛,来到周侗身前,“喂,老头,你先来吧,让你三招。”
周侗笑笑,“你要是让老头子三招,那老头子可就直接赢了!”
突兀鱼坐在牦牛上,毫无顾忌地哈哈大笑,几乎把眼泪都笑了出来,“哈哈,宋朝人人都会吹牛,果然名不虚传,没想到这么一个快要入土的老头子,也吹牛吹的这么凶。”
周侗被突兀鱼弄的窝火,“小伙子,看好了,老头子来了!”说着,拍马而上,挺起长枪朝着突兀鱼的面门刺去。
突兀鱼见周侗长枪刺来,一面笑着,一面那起叉子去拨周侗的枪头,他本以为这是最简单的一个动作,别说这样一个老头,就算是正当年的强悍武将,在面前施展招式,他还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够拨开对方的攻击!
可是,就在下一刻,他的笑容凝固了,呆滞了,他突然发觉,他根本无法拨开周侗攻击过来的长枪,或者说,他根本不知道周侗的攻击方向,也就根本无法判断怎么去拨开枪头。
突兀鱼顿时汗如雨下,举着手中的钢叉,乱舞一通。
周侗可是真正的大侠,对于中华武术有着精深的研究和精通,他使出来的招式,蕴含中华武术的精髓,看似平淡无奇,其实千变万化,岂是突兀鱼这种老粗级的武将能够看的出来的?他看准空隙,朝着突兀鱼的咽喉,刺了过去。
不过,周侗没有刺进去,在离突兀鱼的咽喉还有一寸的地方,停了下来。周侗多年没有在战场杀敌,一直在京城中做教头,习惯了教育与切磋,对于杀人,早已有些生疏。此刻,他正用师父的眼神,看着突兀鱼:“小子,怎么样?你服也不服?”
双方的士兵同时目瞪口呆,这么强悍的一个战将,在这个老头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这老人,也,也太牛逼了吧!
宋歌远远地在后面看的着急,战场上怎么可以手软呢,大声疾呼,“周伯父,快杀了他!”
突兀鱼本以为必死无疑,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儿,咽喉没有感觉到冰凉,睁开眼睛一看,只见周侗还站在面前,手中的长枪并没有刺穿自己的喉咙,急忙抬手,用手中钢叉架开了周侗的长枪,驱使胯下牦牛,转身即跑。
宋歌心急,这要是被突兀鱼跑掉,原先设计好的计划实现起来就要困难许多,“伯父,追上去,杀了那吐蕃大将!”
周侗总算回过神来,这是在战场,没有服与不服的道理,只有死亡和活着的区别,勒马准备重新勒马去追,却已经来不及了。
突兀鱼的高山牦牛,经过驯化,已属异兽之列,奔走速度比战马还快,岂是周侗胯下的战马能够追的上?
宋歌眼见着计划就要破产,但是依旧不肯放弃,准备冒险一试,振臂一呼,“兄弟们,杀过去!”
在宋歌的指挥之下,宋军盾牌队在最前面掩护,整齐地前冲,后面队伍跟随,快速冲向吐蕃军,准备趁吐蕃主将慌乱之际,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突兀鱼刚跑回阵中,就听见背后震天的呼喊声,知道是宋军掩杀过来了,却也沉静,不慌不忙,立即高声呼喝,“宋歌即是一伙窝囊废,没什么可怕的!”然后指挥士兵,不但没有后退,反而迎着宋军,骑着战马,冲了过来,他要和宋军在这天水城下进行一场大战。
宋歌没想到这吐蕃大将这么镇定,让他始料不及,但是,开弓没有回头箭,此时已已经错过了撤退时机,即使硬着头皮也要往前冲!
双方士兵在相距二百来步的时候,宋歌突然下令停下脚步,随后大声喊道:“火枪队!”
只见宋军的盾牌队的空隙里,伸出了一杆杆的火枪头,瞄准了吐蕃军。
当吐蕃军冲到离宋军百步左右的距离,宋歌一声令下,“放!”
“嘭,嘭,嘭——”
震耳欲聋的响声之后,泡在最前面的吐蕃士兵人仰马翻,连带着绊倒了更多的吐蕃战马。
没有接触,也没有弓箭射过来?居然就这样莫名其妙地倒下了,而且有些战马或者士兵满面血肉模糊,死的相当恐怖!
这……这是什么鬼法?
这一通射击以及由此造成的战果,在吐蕃士兵的心中,起了不小的波澜!士兵们面面相觑,惊愕着不敢继续往前。
突兀鱼也闹不明白到底怎么回事,怎么就“噼里啪啦”地响声过后,士兵们一个个面如焦黑,栽下马来死了呢?
当吐蕃将士们惊慌的有些不知所措的时候,大宋火枪队的子弹又装好了,火枪头又伸出了盾牌的缝隙,瞄准了吐蕃军。
“放!”宋歌又是一声令下。
“砰砰砰……”
又是一批吐蕃士兵应声倒下!
吐蕃带兵大将突兀鱼的高山牦牛,也被打中了脸部,整个牛脸顿时血肉模糊,“哞——”一声惨呼,暴跳了起来,直接就把突兀鱼甩在了地上,然后调转身躯,往后方跑去。
吐蕃士兵心惊胆颤,见着主将的牦牛跑了,不自禁地调转马头,纷纷逃命——
宋歌见到吐蕃溃败,似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异常兴奋,展开臂膀挥舞,高声呼喝,“兄弟们,冲啊,功勋就在前方!”并立即驱使小可怜,带头飞速往前冲向吐蕃军队。
大宋士兵们都愿意痛打落水狗,见敌军溃败,也不含糊,呼啦一声喝,举起手中武器,猛冲了过去!
反被追击
突兀鱼被摔了个七荤八素,幸亏皮糙肉厚,还能爬的起来,爬起来也还能跑,而且脑子没有坏掉,并没有往宋军方向跑去送死,而是转身朝着吐蕃军溃败的方向逃去,一边跑,一边用别人根本无法理解的吼叫,呼唤着他的坐骑——高山牦牛。
宋军在宋歌的指挥之下,追着吐蕃军的屁股,一阵掩杀,虽然气势汹汹,但是实际上并没有杀掉多少吐蕃士兵。吐蕃军马快,根本不等宋军追及,已逃之夭夭。
倒是宋歌,骑着小可怜,跑在最前方,用他手中的鱼肠剑,划破了几匹马的后背,砍翻了几个吐蕃士兵。
周侗重新意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挺着长枪冲入敌军,枪舞银蛇,似蛟龙出渊,左挑又戳,杀死了几十个敌军。
兵败如山倒,吐蕃军虽然强悍,但也并不能重新组织起有效的反击,宋军一路猛追,一下子追出了十几里之位,直到追过一个山头,吐蕃军一路上丢下几百具尸体,这才摆脱了宋军的追击,跑的无影无踪。
宋歌异常的兴奋,虽说杀敌不多,毕竟这是他亲手设计的一次计谋,而且也是一次胜利,在感觉差不多之后,他下令停止继续追击,在山头安排了岗哨之后,带领军队缓缓往天水退回。
“报——大将军,不好了,吐蕃军杀回来了!”回撤刚走没多久,一名岗哨即快马飞奔而来,直闯到宋歌身边,滚下马跪地气喘吁吁地禀报。
不会这么快吧?刚刚溃败,没一会就组织起反击来了?这组织效率也太高了吧!宋歌惊愕万分,“啊,这么快?来了多少人?”
“黑压压一片,战马扬起的尘土,遮挡了道路,看不清,估计很多,至少上万!”岗哨禀报道。
“这么多?”宋歌心中微微慌张,胜利果实还没品尝,难道就要品尝失败滋味?
边上的高永年一脸凝重,道:“大将军,这支队伍来的如此之快,绝非那么简单!”
废话,这谁不知道啊!宋歌急忙问:“高将军,你觉得怎么回事?”
高永年脸色凝重,“大将军,这么短的时间之内,吐蕃居然会卷土重来,肯定不是刚才我们驱赶的队伍!”
宋歌听了,急忙问道:“哦,高将军的看法是……?”
高永年道:“要是属下猜的不错,恐怕是吐蕃后方的大军杀过来了!”
“啊!?”宋歌惊呼,自己的这帮乌合之众,要是碰到有备而来的吐蕃大军,肯定没的打,脱口而出,问道:“请高将军立即布置战略,赶快指挥队伍撤退!”打仗这行当,他宋歌还真不怎么了解,他也有自知之明,这玩意可不能不懂装懂,一个弄不好,会坏了无数人的性命。
高永年取得军队指挥权,立即严肃起来,大喝道:“快,所有战将过来听令!”
不少战将就在宋歌和高永年的身边,听到了岗哨的报告以及宋歌和高永年的对话,脸色逐渐凝重起来。如果吐蕃大军追击掩杀,宋军又陷入慌乱的话,这出城奇袭的万余大军,很可能全军覆没!
高永年不亏是老将军,很快就对撤退方案作了行之有效的有序部署,撤退的撤退,殿后的殿后,守护的守护,丝毫不乱,并用高昂而激励的话让全部战将带领他们的士兵,迅速行动起来。
“报——”撤退方案刚部署完毕,又一名岗哨骑着快马,从背后飞奔而来,“大将军,吐蕃大军,确定有数万之众,正朝我们疾速而来!”
果然被高永年言中!
宋歌立即变了脸色,看着似乎有些慌乱的大军,他的心中也有一丝的慌乱,毕竟关系到这么多士兵的生命,“高将军,怎么办?”
高永年道:“大将军不用慌张,只管带领大军,加快行军速度,撤往天水即可。”随后,他纵马跳上高处,猛然大喝,“驻守湟州而退守天水的将士们,统统跟我来!”
宋歌一听,明白高永年是准备组织曾经的湟州守兵去阻击吐蕃大军,为宋军安全撤回赢取时间,这是在组织敢死队呀!宋歌急忙跨上小可怜,奔到高永年身边,“高将军,有别的办法吗?”
高永年大声道:“大将军,危急关头,不可婆婆妈妈。大将军带领大军先行撤回天水,属下若能完成使命,即刻赶回天水城。”他的身前,已聚集了数百的士兵,个个脸上战意显露,坚强刚毅,视死如归。
这一帮士兵,才称得上真正的战士!可惜大宋朝的禁军当中,太缺乏了!
宋歌这样想着,突然觉得自己的话的确多余了,战场上本无一定的生死可言,何必考虑太多呢?现在这种状况,用湟州守兵的斗志与对吐蕃的仇恨,阻击吐蕃大军的冲击,争取撤离的时间,应该是最有效和最好的办法!
要么大军被吐蕃军队冲击,要么牺牲一部分,别无他法!
宋歌没有再说话,默默驱使小可怜,站到了一边,看着高永年一声吼,指挥五六百个战士,朝着大军后面的那个山头奔去,消失在山林之中——
宋歌不再迟疑,一声喝令,“全军加速前行!”指挥大军,撤往天水。
大军行出不到两柱香的时间,背后的山头上即传来了震天的喊杀声——
宋歌没有回头,他只顾带领大军,火速撤离……
当宋军进入天水城之后的一刹那,天水城外的宽阔广场之上,即传来了呐喊之声,吐蕃大军已然杀到城下。
宋歌站上天水城楼,看着底下黑压压的如狼似虎的几万吐蕃大军,心惊肉跳,这要是被这伙虎狼之师追上,宋朝禁军肯定一片混乱,成了人家的刀下菜头,想怎么砍就怎么砍!同时,他的心中,想到了高永年以及他所率领的五六百个士兵,肯定全体为国捐躯了……
一将功成万骨枯!
当战争真正出现在面前,它的残酷性,超过了任何凭空的想象!
一场本来设计以出其不意的方式奇袭吐蕃军队的战术,最后反而被吐蕃大军奇袭,双方损失都不算很大,不过最后狼狈逃窜的却是宋朝军队,应该说来,这一次较量,宋军输了一阵。
这战之后,宋歌下定决心,不再贸然进攻,没有可以抗衡的军队,又没有刘仲武的战略眼光何吕深显的奇谋妙算,要想直接和吐蕃军抗衡,无异于以卵击石!还不如坚守天水城池,等候方腊带领真正可以与吐蕃的虎狼之师有得一拼的摩尼教众的到来!
摩尼教中,武将不输于吐蕃,战士不输于吐蕃!在宋歌看来,只有这支王牌军,才能与吐蕃拼上一拼,要是还不行,那就真的要和宋朝历代皇帝一样,让文官背着金银珠宝,拉着美女,去将和了!
吐蕃大军的主帅秃噜听了先锋大将突兀鱼对于宋军的神秘武器的描述,也感到非常神秘,而且天水城有宋朝御驾亲征的禁军队伍,秃噜也不敢贸然发动总攻,只是在天水城西门十里之外扎营,以观动静。
边疆战场上的动静还真的有:
几天之后,就有快马加鞭的战报宋到了湟州,真皇帝潜在长安泡妞,假皇帝是宋歌的小妾,这战报当然也就等于送给了宋歌。
宋歌拆开来看,战报是守卫河州的刘仲武写的,战报称,西夏出兵十万,仍由张文显统领,进攻河州!
宋歌掩卷沉思,吐蕃和西夏,这两只大宋西北、西南的饿狼,居然在同一时间进攻大宋,不会是有预谋的吧?
呃,出兵之前,老子大婚之日,蔡京对于这次吐蕃的进攻,似乎就有了预知,难道跟他有某种千丝万缕的联系?
宋歌越想越离奇,去年在河州和西夏打仗的时候,他见到了西夏军当中有一个人的背影,非常熟悉,现在再次想起来,反而越发觉得清晰。
看来,那个人果然就是——蔡攸,蔡京的儿子!
摩尼大军
半个月之后,摩尼教护法白云飞和教主跟随使方腊带领一万余名摩尼教众,用大宋枢密使宋歌特发的令牌,闯州过县,从衢州赶到了天水。
宋歌出天水东城三十里相迎,给予他们以最隆重的礼节。让他们过来是让他们拼命来的,当然要给予高规格的接待。
摩尼教徒见着宋歌,个个兴奋,高声呼喊,“宋教主好!”宋歌做了他们的教主,一下子拿出十万贯钱给摩尼教,让摩尼教徒人人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整体酒足饭饱,闲聊打屁教徒们当然要格外尊重这位教主!
在宋歌的吩咐和安排之下,‘皇帝’亲自到城门口迎接摩尼教众的到来。
白云飞虽然是摩尼教的左护法,也属于造反派的一员干将,不过,他本来是有上进之心的,加入造反派实属无奈,此刻亲眼见到了‘皇帝’,激动不已,跪下去山呼万岁,迟迟不肯起来。
他要是知道自己跪的这位‘皇帝’,是自己看着从小长大的女孩子诸葛花花,可能要抓狂!
‘皇帝’诸葛花花踮着脚瞧遍了摩尼教众,没有见着她的爷爷诸葛不明,就想问白云飞,可是碍于假扮皇帝,不能表露身份。宋歌曾经告诉她说,一旦暴露,死无葬身之地。
因而,她俯下身,搀扶白云飞起身,并用眼睛对白云飞暗示,用意是在告诉白云飞她是诸葛花花,并想从他口中知道爷爷诸葛不明是否也来了!
这只是诸葛花花一厢情愿的想法,白云飞哪里能知道呢?他看着‘皇帝’充满暗示的眼神,立即想到这皇帝有断袖之癖,不由得悄悄地捂了捂后庭之花,后退了三五步,寻思着自己只有一点耍酷,说不上很帅啊,“皇上,你,你没事吧?”
边上的宋歌,瞪了一眼‘皇帝’诸葛花花,并对白云飞道:“白护法,爷爷诸葛老先生来了没有?”
白云飞道:“诸葛长老和季长老年事已高,不肯长途跋涉,况且教中也需要两位长老镇守,故而没有跟随而来。”
‘皇帝’诸葛花花听了很失望,轻轻地跺了一个脚,也不再答话,转身就走,把背后的白云飞,弄的一愣一愣的。
当晚,宋歌协同‘皇帝’设宴款待了摩尼教的头领们,有‘皇帝’作陪,让那么摩尼教的小头领们受宠若惊,虽然个个大老粗,但是都表现出了相当的拘谨,气氛融洽而又和谐。
席间,宋歌作为宋朝枢密使,站起来说道:“摩尼教已经是大宋朝的和谐组织,摩尼教众是大宋朝的良民,此次召摩尼教众前来,是因为吐蕃进攻,国家危难,朝廷要收编摩尼教成为真正的军队,受朝廷节制,保家卫国,建功立业。任何人,只要功勋卓著,都可以成为朝廷有品级的战将,甚至成为朝廷倚重的大将,封妻荫子,封侯列公!”
摩尼教众一路上从方腊的口中,已经知道了是过来打仗来了。宋歌是他们的教主,在教徒们的心目中,为教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而且宋歌又是大宋朝的枢密使,他们早就相互讨论过,这次打仗肯定是为国家而打仗,是要收编成军队的!
而能够被朝廷所接受,成为主流社会的一员,对于大多数的教徒来说,也是满心欢喜的,毕竟,他们加入摩尼教的初衷,正是因为他们无法被朝廷所接受或者无法通过劳动混到饭吃,才到摩尼教混口饭吃而已。
因而,听了宋歌的话,摩尼教众都鼓起掌来,纷纷表示愿意为朝廷效劳。
宋歌见大伙对于参与战争很有兴致,非常高兴,士兵们只有愿战想战,才会士气高昂,士气高昂,才能打胜仗。
于是,他又代表摩尼教主,继续说道:“摩尼教本就在大宋境内,摩尼教徒本就是大宋的子民,如今国家遭到外国的攻击,理当为国出力,誓死保卫国家。”
反正两面都是宋歌做主,摩尼教不用说,宋歌是老大;宋朝这边,‘皇帝’是宋歌的小妾,更加不用说,一切由宋歌说了算。
因而,摩尼教加入大宋军队的事情,简直顺理成章。
最后,宋歌道:“那么,从现在开始,摩尼教正式成为大宋朝禁军的一支队伍,成为摩尼军,并封摩尼教左护法白云飞为骠骑将军,统领摩尼军,而那些属下二三线将领的分封,明天下午由白云飞将军提供名单并分封。”
末了,宋歌再一次申明,“只要有宋某人做大宋的枢密使,那么,所有战场上的功勋,都不会漏记,并严格按照功勋来论功欣赏,分封武将。只要将士们奋力拼杀,荣华富贵就在眼前,三妻四妾也在眼前[小说网·。。],光宗耀祖更再眼前!”
这其实是宋歌的战前动员,窝在天水城中憋了好一段时间了,他早就想杀出去和吐蕃大军进行较量,无奈实力不济,相差太远,得不得憋屈着。如今,战斗力极强的摩尼军来了,他准备给予摩尼军一天的休整,后天,立即开城出战,给吐蕃大军以一个狠狠的教训。
白云飞对于军队的整编,并不是很熟悉,宋歌就派了天水守将戴万作为指导,第二天帮助白云飞整编摩尼军。
经过一天的整编,摩尼军整编成了以伍、营为单位的作战方队,伍员与伍员之间,相互合作,各营之间相互照应,相互配合,同进攻退……
傍晚时分,宋歌来到摩尼军,依着白云飞提供的名单,分封了几十名营级头领为战将,并告知所有将士,晚上休息好,明日一早即刻出战,与吐蕃进行面对面的大会战。
摩尼军士气高昂,挥舞手中杂七杂八的武器,起哄呼应。
边上的戴万却有一丝的忧虑,“大将军,这个队伍鱼龙混杂,毫无组织纪律性,打起仗来恐怕不行啊!:”
“打仗无非杀敌,怎么会不行呢?戴将军多虑了!”宋歌对于这样在大战之前说丧气话的人很不爽。
戴万听出了宋歌口气的僵硬,不过作为常年守边的大将,他虽有好脾气,但他认为不对的,还是要说出来,经历过战场的人都知道一个失误的后果不仅仅是荣誉和地位,还有成千上万的士兵的性命,“大将军若是果真要这支摩尼军出战,务必请禁军队伍作为垫背,当吐蕃军和禁军混乱厮杀的时候,再派出这支摩尼军,或许有奇效!”
大宋军事积弱,幸亏还有想戴万、高永年这样的守边战将的存在,才不至于早早地被外族消灭!
宋歌并非无理取闹的人,听了戴万的这个建议,倒是认真思索了一下:是啊,打仗其实很讲究排兵布阵,只是自己对于战争的认识不够,还不知道而已。要是现在就让这支摩尼军排兵布阵,显然困难重重,他们散漫惯了,根本无法听从指挥一下子东边一下子西边的调遣,也就根本无法进行布置。
而戴万的建议,显然正是运用了大宋禁军经历过训练,还算有组织纪律的长处,弥补摩尼军一盘散沙的短处,继而战斗开始之后,禁军后撤,摩尼军冲前厮杀,又充分发挥摩尼军战斗力强的特点!
不管怎样,这样一安排,对于这场战争的胜利,又多了几成的把握!
宋歌思虑之后,给予戴万一个肯定和赞赏的眼神!
大军会战
第二天一早,宋歌终于又可以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出了天水城西门,在城外的广场上排开了队伍,第一次以主动的姿态,邀战吐蕃大军。
周侗已经被吐蕃军所知道,他要是出战,估计吐蕃军中根本没人愿意出来单挑,直接就驱使大军冲杀过来,进入混战了。
宋歌现在有十足的把握可以单挑赢过吐蕃,希望用单挑先秒掉对方一个实力战将,同时也打击了吐蕃军的士气,他因而他派出了方腊上前邀战。
方腊骑着战马,举着他金背大环刀来到吐蕃大军营前,喊了一声,“大宋摩尼军方腊前来挑战,吐蕃小儿快快出来受死!
吐蕃士兵听到营外居然有大宋的武将叫阵这可是自从与大宋交战以来破天荒的头一遭,惊愕不已,有一个三流的小将,完全不把大宋武将放在眼里,以为可以白白地捡到一个战功,跨上战马,擒着大刀,直接冲向方腊,刚一个照面方腊手起刀落,直接看下了他的头颅,身躯骑在马背上,跑出去至少二三十步,躯体才跌落马下
吐蕃士兵大骇,立即返身跑到帅帐禀报主帅秃噜,“有宋朝将军请战!”
吐蕃主帅秃噜听到宋朝居然叫阵,也是非常惊讶,“立即摆兵,出去看看!”很快披上战甲,拿上战刀,带领将士,来到了阵前,只见远处天水城下,宋朝军队已经出了城门列队,还有一个年纪轻轻的宋朝战将,捏着刀,在阵前走来走去,地上躺着一个吐蕃小将的尸体。
“哪位将军愿意去把那嚣张的宋朝小将给我砍了!”秃噜指着方腊,对众将道。
突兀鱼立即驱使他的残废牦牛,站了出来,“末将愿去!”上次被周侗戏弄,又被宋军用火枪奇袭,就连他的坐骑,高山牦牛都被嘣了一枪,整个牛脸豁了一边,瞎掉了一只眼睛,这次居然有宋朝的将领主动过来找死,正是他报仇的好机会。
秃噜点头,示意他出战。
突兀鱼得令,驱使高山牦牛走入两军阵中,与方腊对峙。
方腊见有吐蕃战将出来,也不打话,举起手中金背大刀,冲过去就砍。
突兀鱼连忙举着钢叉反击,有了上次周侗的教训,他对宋朝战将的实力,不敢再小看,小心应战,把浑身本领使将出来。
在突兀鱼的激烈猛攻之下,方腊却轻松应战,突兀鱼的攻击,主要还是以快速与大力为基础,这样的攻击,本也就只能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对方腊这种有厚实武术基础的江湖人士来说,并不会有太好的效果。
突兀鱼的猛砍猛攻,丝毫也占不到方腊的身躯,他甚至很少用手中的大刀去架,只是避让。而突兀鱼的这种打法,很耗体力,又叉叉落空,很快就心浮气躁,内心惊慌了起来。
方腊终于等到时机,瞅准一个空隙,把手中大刀套进了突兀鱼的钢叉里,猛地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