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毛泽东就躺靠在一张大床上,床的一边杂乱地摆放着朝鲜地图及大堆资料。

    据毛泽东的机要秘书叶子龙介绍,战争爆发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毛泽东几乎没有下床,就在这张大床上研究、办公、决策,甚至吃饭。

    他睡眠时间非常少,战事最紧张时,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一个星期没有刮胡子。

    他又是看资料,又是研究地图,又是思索战略,如此反复,反复如此。

    一旦主意拿定,他就下床,拿起笔来,开始起草电报。

    对前线的指挥调度,就靠这小小的电报。

    “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相反,毛泽东的精气神,就是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精气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一改道光、咸丰、光绪、慈禧太后、李鸿章、袁世凯、蒋介石们的精神气质,有了新鲜的活力。

    就是今天,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中,也深深地打上了毛泽东的精神气质。

    当美国总统杜鲁门与家人周末度假,在自家农庄舒舒服服地吃着烤全羊、打着高尔夫球的时候,他哪里知道,此时他的对手,中国的毛泽东已经忘记了春秋寒暑,忘记了味美菜香,忘记了日夜闲忙,正在他的那间大卧室的床上,忘我地为一个古老民族的新生和尊严而奋斗。

    毛泽东的心思,全部凝聚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上,凝聚在这你死我活的战争中,思索着如何挥动铁拳,痛打美国佬。

    毛泽东悲情吟诵《枯树赋》

    大家知道,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大儿子,他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

    从大量资料中,人们看到了毛泽东作为领袖坚强的一面。如叶子龙和江青将毛岸英牺牲的消息报告给主席时,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毛泽东青年时代的好友周世钊曾向毛主席抱怨说,不该让毛岸英去朝鲜。对此毛泽东很沉重地回答说:“你说的也许是对的。可我是国家主席,是主张出兵朝鲜的,我的儿子不去,怎么说服别人?”
第一章 统帅大比较:毛泽东PK杜鲁门(15)
    毛泽东既是一个领袖,一个顶天立地的旷世大英雄,也是一个父亲,一个有血有肉、充满慈爱的父亲。

    爱子之心、血肉之情,他一点也不比常人少。

    据杨尚昆在1951年1月2日的日记中记载,当毛泽东听到毛岸英牺牲的消息后,沉默了半晌,然后长叹一声,自言自语地说:“牺牲的成千上万,无法只顾及此一人。事已过去,不必说了。”

    杨尚昆还充满感情地写道:“(主席)精神伟大,而实际的打击则不小!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有下乡休息之意。”

    当然,战事紧张,坚强的毛泽东并没有下乡休息,而是继续紧张地指挥这场中美大战。但可以想见,那是在承受着怎样的失子之痛而继续为国操劳啊!

    第四次战役期间,彭德怀回国。

    见到毛泽东,专门汇报了毛岸英牺牲的情况。

    毛泽东眼圈发红,一口接一口地吸着香烟,久久地沉默着。

    时值最冷季节,他抬头凝望着窗外已经萧条的柳枝,轻轻地念叨起南北朝时一个叫庾信的大词人写的一首《枯树赋》: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凄怆江潭。

    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什么意思呢?是说早年种下的柳树啊,在汉江南岸繁茂地生长着,留下依依的倩影;时至今日见它已经枯萎,树叶也随风零落,在江面上的形象是多么地凄怆啊!树都是这样的,何况是人,哪里能够承受得了啊!

    毛泽东特别欣赏这首凄美的《枯树赋》。

    有资料介绍,毛泽东逝世之前,念叨的最后的话就是《枯树赋》。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想到岸英和岸青从小吃了很多苦,受尽磨难,但为了革命,他这个父亲没能对他们有多少照顾,没有尽到一个做父亲的责任!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联想起了岸英的母亲、自己的爱妻杨开慧,为了革命早早地牺牲了。

    想必,在吟这首赋的时候,毛泽东联想起了弟弟泽民、泽覃等一个个鲜活的面容,他们在革命还没有成功的时候,一个个离开了他。

    想必,他还由此联想到了自己,此时此刻老人家感受到了一种真正的孤独和痛楚,一种老年失子的孤独和痛楚!

    但毛泽东就是毛泽东,那是坚强的毛泽东,那是豪迈的毛泽东,那是充满革命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毛泽东!他将这深深的悲伤埋到心底,又继续领导这个民族的战斗了。

    有一幅照片留下了感人的一幕:当毛泽东的大手握住舍身堵枪眼的英雄黄继光的母亲的手时,在这位看似柔弱的母亲的脸上,看不到悲伤,看不到凄凉,只有微笑、坚强和力量。

    因为,她知道,在千千万万牺牲的志愿军烈士中,有自己的儿子,也有共和国领袖毛泽东的儿子!慰问她这个烈属的,同样也是一个烈属。

    她同样知道,她的儿子,还有毛泽东的儿子,都是为这个国家牺牲的,都是为这个民族牺牲的,都是为这个虽然历经百年屈辱、虽然贫穷,但要有尊严地活下去的国家而牺牲的!

    在这个小脚老太太身上,显现出一种什么样的精气神呢?

    这,是一种不甘受辱、不畏强敌的民族精神;

    这,是一种深明大义、舍身为国的奉献精神;

    这,是一种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主义精神;

    这,正是毛泽东的精神!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巨星的成星之路

    出身(中国人最讲出身):

    麦克阿瑟:全名道格拉斯?麦克阿瑟,出身于军人世家,名门望族。父亲,曾任美国驻菲律宾军事总督,中将军衔,至少相当于中国的大军区司令员。

    彭德怀:出身既不高,也不贵,典型的赤贫出身,穷人一个。父亲,最高职务是中国湖南省湘潭县一个小村子里的贫雇农,一辈子连村干部也没当过。莫说总督,就是总督的面也没有见过。

    学历:

    麦克阿瑟:西点军校毕业,本科学历,学士学位,后任西点军校校长。

    彭德怀:幼时读过两年书,后到湖南陆军讲武堂进修,中专学历。

    长相:

    麦克阿瑟:大帅哥一个。身躯高大伟岸,仪表堂堂,爱穿卡其布军装,大眼睛,长方脸,经常衔玉米芯烟斗,很美国,很有军人之气质,是个超级明星,人气极旺,迷倒追星女孩一大片。__

    彭德怀:大老土一个。一脸沧桑,一脸严肃,一脸“农民”,中等个子,一身土气,一身倔气,一身憨厚。不符合现代女孩的审美标准。大凡这样长相的人,现代女孩一般不崇拜。

    麦克阿瑟的名气,可不是一般的名气,那是世界级的,是世界知名的大军事家。

    这个世界知名大明星,不同于我们现在超级女声等的成星之路。

    现在很多“星”的成星模式是:扭屁股蛋+脸蛋=“星”,即“两蛋一星”。

    并且,“两蛋”还要靠包装,才能成一星。

    麦克阿瑟靠的是优异的成绩、非凡的经历、卓著的战功。西点军校,可是不得了,是公认的世界军校的。它被称为“美国将军的摇篮”,培养了大批世界名将,如南北战争期间的北方将军格兰特、南方将军罗伯特?李,以及艾森豪威尔、巴顿、布莱德雷等。

    “责任、荣誉、国家”,是这个学校的校训。

    在这样一个出类拔萃的学校中,麦克阿瑟是其中最出类拔萃的人。他才华出众、胸有大志,立志要成为对国家有用的将才。

    在西点军校学习期间,他成绩极为优异。四年里,除了一次考了个第四名,其余均是全班第一。不要说这样的成绩,就是反过来,除了一次考第一,其余都是第四,那也不是随便玩的。

    到毕业时,他四年的平均成绩高达98。14分,创下了西点军校纪录。

    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位伟大的母亲。

    麦克阿瑟的母亲对他非常严厉,四年学习时光,母亲一直陪读。

    他母亲的陪读不同于现在我们许多家长的陪读。人家是管孩子,要求麦克阿瑟成为一个彪炳青史的伟大人物。而我们现在许多家长是惯孩子,总怕孩子让风吹着、让太阳晒着、吃饭噎着、吃食堂饿着、出门磕着、背书包累着,所以就陪着。

    当时在西点军校,没有不知道这个麦帅哥的,他是西点军校的“超级明星”,喜欢他的女孩子,海了去了。

    麦克阿瑟将军的“五颗星”

    第一颗: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因战绩突出,晋升为著名的彩虹师师长、少将,成为当时美国最年轻的少将。

    第二颗:麦克阿瑟不但是西点军校考第一的学生,而且还被任命为西点军校校长。当这所享誉全世界的军校校长时,仅39岁(1919年),是历史上最年轻的西点军校校长。

    第三颗:当校长期间,他推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实行大刀阔斧的军事改革,带领西点军校进入现代军事时代。1930年,被任命为美国陆军参谋长,是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陆军参谋长。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第四颗:他还是五星上将。1944年,美国国会褒奖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功卓著的将领,设立一种新的特级军衔——五星上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欧洲盟军统帅的五星上将、后来当过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威尔,当过麦克阿瑟的副官和参谋长。

    第五颗:他是美军五星上将中,唯一一位参加了三次世界性战争的人——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和朝鲜战争,都参加了。

    仁川登陆被一个人预见到了

    很多人,官当大了,自然有名气,名气靠官气。

    麦克阿瑟虽然也有官气,官当得很大,但却不靠官气,他靠的是在战场上制造的一个个神话。

    巴顿将军,一个白人中的黑脸大汉,性格像彭德怀,曾因脚踢窝囊废下属而被免职。这个能征惯战的二战名将,一开始说什么也瞧不起麦克阿瑟,认为他只是个牛哄哄的小白脸儿,曾私下骂他是个戏子。

    几次刺刀见红后,巴顿将军发现麦克阿瑟既不是戏子,也不是骗子,而是堂堂正正的大男子,也就服了他。第二次世界大战,麦克阿瑟作为远东美军司令,靠高明的越岛战术(又名蛙跳战术),对着日本人的后脑壳一个劲地狠揍。

    与彭德怀一样,他也是个枪一响就上一线,司令部前移的人。他作战勇敢,在战争中从不考虑个人安危。曾经数十次冲入日军火力封锁区,和第一波攻击部队一起登陆。下属经常劝他注意安全,他诙谐地说:“能打死我的日本子弹还没造好!”

    1944年,麦克阿瑟被授予五星上将称号。当时全美国得到这一荣誉称号的,只有七个人。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

    金日成领导的朝鲜人民军势如破竹,迅速将韩国军队打到了朝鲜半岛最南端,马上就要把韩国军队赶下海了。

    这时,天才的麦克阿瑟一边在釜山一带组织积极防御,一边组织了著名的仁川登陆作战。

    仁川,位于朝鲜半岛中部,汉城(今首尔)以西28公里,濒临黄海,是朝鲜第二大港。这个港的突出特点,就是它的海边有大片烂泥滩。这样的港口,只能在每天仅仅半小时的涨潮时间借助登陆艇才能冲上海滩,否则,就会陷进烂泥滩中。因此,这个港口也是公认的朝鲜港口中最不适宜两栖登陆的港口。

    战争从来是给天才准备的。

    天才的麦克阿瑟司令官,有一个天才的构想。

    他认识到,在前线与势头正盛的金日成勇猛的苏式装备部队纠缠,即使能够打赢,也得付出上万人的生命。

    要使战局反转,就必须另辟蹊径。

    他想到了一个打北朝鲜人的好办法,那就是将他们软弱的后腹部一刀斩断,断了北朝鲜前线部队的供给。

    没有后方与吃喝,你北朝鲜部队捂着肚子还怎么打仗!

    选择在最不适合登陆的仁川登陆,遭到了下属的激烈反对。即使不反对的人,也感到这事有点悬乎。

    但麦克阿瑟看准了,这是百年一赌,必须豪赌一把。

    他是司令官,他说了算。

    看准了就坚持,绝不让步。

    偏执,天才都是偏执狂。

    1950年9月15日凌晨,由7万人和261艘舰船组成的联合国军登陆部队,浩浩荡荡,排成长队,向仅有2000多人驻守的没有任何防备的仁川,发起了出其不意的大规模突然攻击。

    具有英雄主义情结的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亲自带领着众将官,带着能让他美名传播的新闻记者,蹚着及膝的海水,在仁川潇洒登陆了。

    仁川登陆的照片,通过西方各大媒体,迅速传遍世界。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麦克阿瑟的天才决策,一下将朝鲜人民军斩为两半,切断了人民军的后勤供应,一举扭转了整个战局,不仅挽救了濒临失败的韩军,而且使美军与韩军长驱直入鸭绿江畔。

    这也迫使新中国不得不出兵,进行这场抗美援朝战争。

    这么大规模的一场扭转战局的战役,联合国军竟然没有一个士兵死亡,仅有几个士兵受伤。

    绝了!

    麦克阿瑟,在崇拜英雄的美国成了家喻户晓的制造神话的人。

    胜利者是不受谴责的。听到登陆胜利的消息,杜鲁门总统一颗悬着的心落了下来。他满脸堆笑,对麦克阿瑟的赞美更是不吝笔墨。他发来贺电称:“军事史上没有任何军事行动能同你的以空间换时间的迟滞战相比拟,也无法同你的最终解放汉城的功绩卓著的机动战相比拟。”▲米▲花▲书▲库▲ ;http://www。7mihua。com

    军事理论家惊呼:“仁川登陆是有史以来最高明、最大胆的战略进攻。”

    其实,美军要在仁川登陆,还是被一个人预测到了。

    这个人是谁呢?

    一种说法,是周恩来的一名作战参谋,叫雷英夫。

    朝鲜战争爆发后,朝鲜人民军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将韩国军队赶到朝鲜半岛最东南角的洛东江一带。当时,苏联和朝鲜领导人对形势估计非常乐观,认为最后的胜利就是这一天或那一天的事情了。

    周恩来的军事秘书、在总参作战室工作的雷英夫,也与参谋们一起,密切关注朝鲜战局。通过分析,他认为,麦克阿瑟不是吃素的,根据这位麦帅的指挥特点,他很可能调运驻扎在日本的两个战略预备队,搞突然袭击,在朝鲜蜂腰部,在人民军后背上插上一刀,即仁川港登陆。

    8月23日,雷英夫将自己的天才判断向周恩来总理进行了汇报,周恩来总理又迅速带着他面见毛泽东主席,并向毛泽东进行了报告。毛泽东一边听,一边用铅笔不时在纸上画几道说“有道理,很重要”,并让雷英夫谈了美军登陆时间的判断。

    据说,仁川登陆的时间和雷英夫的判断,非常一致。

    还有一种说法,准确预测仁川登陆的是中国驻朝大使倪志亮。

    倪志亮,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0位将军大使之一,具有丰富的军事经验。战争爆发后,倪志亮不断对战局进行分析。到8月底,在倪志亮的主持下,驻朝大使馆对战争形势进行了分析,针对美韩军队在西海岸频繁的侦察活动等,倪志亮与使馆的政务参赞柴军武(即开城谈判后的“柴成文”)一起,写了一份《目前朝鲜战争局势报告提纲》,报告称“估计可能在仁川或其他地区登陆”,对美军仁川登陆的可能性进行了大胆预测。

    9月7日,柴军武应召带着这份报告提纲火速赶回北京,向聂荣臻代总参谋长汇报,并于当日经聂荣臻将报告呈毛泽东。

    毛泽东阅后当即批示:“周阅后,刘、朱、任阅,退聂。请周约柴军武一谈,指示任务和方法。第13兵团同柴去的军事人员是否要来京与柴一道面授机宜,请周酌定。”

    听完柴军武的汇报,周恩来总理又把报告仔细阅读了一遍,认为驻朝使馆汇报的情况很重要,当即批示“印发政治局各同志”。

    这就是倪志亮预测联合国军仁川登陆的经过。

    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是事实,都符合实际情况。但真正最早预测到联合国军可能仁川登陆的,不是雷英夫,也不是倪志亮,而是毛泽东。

    早在1950年7月2日,苏联驻华大使罗申给莫斯科发的一封电报里就称,周恩来在与苏联大使罗申的谈话中,传达了毛泽东对北朝鲜人的建议:美国军队可能在仁川登陆,必须在仁川后方建立一条坚强的防线。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10月2日,毛泽东在致斯大林的电报中又谈到:“7月中旬、7月下旬和9月上旬,我们又三次告诉朝鲜同志,要他们注意敌人有从海上向仁川、汉城前进,切断人民军后路的危险。”

    就是说,朝鲜战争于6月底(25日)爆发,到7月初,毛泽东就根据北朝鲜人民军快速推进的情况,预判联合国军可能仁川登陆了,且后来又多次对战局作出类似的分析。雷英夫和倪志亮的预测,不过从不同角度加深了毛泽东对麦克阿瑟仁川登陆的认识罢了。

    什么叫预见能力?毛泽东对仁川登陆的天才判断,就是预见能力。

    麦克阿瑟“冬天里穿裙子——抖起来了”

    三步棋走顺之后,就容易得意忘形,麦克阿瑟也不例外。┇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麦克阿瑟从小顺利,一生顺利,经常得意忘形。

    仁川登陆的成功,使这位刚好70岁的老明星,达到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

    在巅峰上,就抑制不住情绪,出现了癫狂。

    癫狂,就抓狂。

    1950年11月底,联合国军被志愿军歼灭了1。5万人,竟然没有找到志愿军的踪迹。

    此时,麦帅从东京的司令部赶到了在韩国的第8集团军司令部。

    一到第8集团军司令部,他不认真查找消灭他的军队到底藏在什么地方,而是召开了一个大型记者招待会。在招待会上,他通过媒体,向全世界发布了联合国军将向北朝鲜北部发动总攻击的计划。

    向自己军队发布的作战计划,却向全世界发布了。

    向全世界发布了,就等于向对手发布了。

    彭德怀,他的对手,就是在广播中得到这一消息的。

    为什么这么干?他还沉浸在仁川登陆的赞扬声中,他已经冬天里穿裙子——抖起来啦!

    人一旦抖起来,就失去理性;

    失去理性,就失去常识判断;

    失去常识判断,就失去才能;

    天才失去常识判断,就变成了蠢才;

    蠢才再遇到天才,就只有吃败仗的份了。

    因此,打了一生胜仗的麦克阿瑟败在彭德怀手里,不是军事才能问题,而是心态问题。

    战场上的胜负,有时候拼的就是心态。

    开完记者招待会,麦克阿瑟登上盟军最高司令号专机,准备回东京司令部。

    就在此时,他又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他对驾驶员托尼?斯拖里说:“朝西海岸飞,然后沿鸭绿江向北飞。”

    他说:“我要研究一下地形,寻找一下敌人的活动迹象。”

    所有人都大为吃惊,“参谋官们面面相觑,不胜惊恐”。

    “没有战斗机护航,是非常危险的。”部下惊恐地说。

    看到部下的表情,大明星麦克阿瑟微微一笑,说:“敢于进行这次飞行的胆略,就是最好的保护。”

    他还坚持不佩带降落伞。

    总司令的专机沿着鸭绿江边,缓慢飞行。

    在飞机上,他看到了他的部队即将完成进攻的终点线——鸭绿江,他还看到了鸭绿江对面白雪皑皑的中国大地。

    大地一片冰封,没有人迹。

    于是,他放心了。

    其实,这次飞行,除了得到一片赞扬之声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是典型的癫狂明星的癫狂之举。

    当时就有怕死的随行记者抱怨说:“这次飞行真有必要吗?”

    表演结束,他的部下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将军站在跑道上,送麦帅回日本东京的联合国军司令部。

    就在飞机消失在地平线的一刹那,沃克将军轻轻说了一句:“扯淡。”

    美国传记作家约瑟夫?格登在《朝鲜战争——未透露的内情》中,将这个情景记述了下来。

    过去,不管是一战打德国还是二战打日本,他都比较慎重,绝不会把军事机密告诉敌手的。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这是军事常识。

    不,这是基本常识。

    天才的麦克阿瑟将军开始犯常识性错误了。

    杜鲁门总统的面栽大了

    仁川登陆后,在满世界的赞扬声中,本来就狂气的麦克阿瑟的那颗虚荣心,像得了狂犬病一样发作起来。

    他狂出圈了。

    他敢对总统狂。

    当麦克阿瑟的联合国军准备越过三八线时,杜鲁门总统有点犹豫了,怕出大问题。

    北朝鲜好对付吗?中国呢?苏联呢?

    还是慎重为妙。

    杜鲁门总统下定决心,要与高傲的麦克阿瑟见一面,听听他的高见。

    听听他的高见,心里才踏实。

    面对总统的这一要求,麦克阿瑟司令官的回答是:“总统阁下,目前战事正酣,我离不开身呢。”

    意思是:见面可以,只是,请总统先生到我这里来吧!

    谁让他这么牛呢!

    没办法,身为政治家的杜鲁门总统只好委屈尊体,飞到太平洋上一个叫威克岛的地方,与麦克阿瑟司令官就相关问题进行会谈。

    这个威克岛,距离美国本土6000多公里,距离韩国却非常近。

    当时就有记者报道说——这哪里是上下级的见面,简直就是两个国家元首的国际会谈。

    栽面了,怎么补回来?

    总统毕竟是总统,聪明的杜鲁门有办法。

    当他的“独立号”总统专机飞到威克岛上空时,他命令飞机在天上一圈圈地转,就是不下来。

    直到确认麦克阿瑟司令官已经来到机场后,才命令飞机降落。

    这位麦克阿瑟司令官,见到三军总司令、总统先生,却没有按礼仪打军礼,只是上前与总统握了握手。

    会谈中,当杜鲁门明确问麦克阿瑟,美军越过三八线会不会引起中国出兵时,麦克阿瑟非常肯定地说,中国不会出兵。

    他分析,如果中国出兵,“一定会遭受极为惨重的伤亡”。

    怕总统听不明白,他强调说:“如果中国人真的进行干预,那么,我们的空军就会让鸭绿江畔血流成河!”

    明白了?

    明白了。

    明白啥了?

    中国无力干预。

    麦克阿瑟司令官的天才分析,入情入理。

    这下,三军总司令杜鲁门放心了。

    会谈尚未结束,桀骜不驯的麦克阿瑟司令官就对身为总统兼三军总司令的杜鲁门有点不耐烦了,想早早结束这无聊的会谈。

    约瑟夫?格登记述,麦克阿瑟“掏出一块金怀表,看看它,用手指慢慢地擦着玻璃表蒙,然后放到口袋里”。

    哈哈!这是对谁啊?是对总统、对三军总司令!

    就是对朋友、对同事,也不能这样啊。

    可见,这位麦克阿狂一世可真是牛群的儿子娶媳妇——小牛大了!

    “中国军队是一支可以随便侮辱的力量”

    1950年10月25日,志愿军第40军在朝鲜温井打响了抗美援朝第一枪。

    这一仗,歼灭韩军第6师共计500多人。

    几乎同时,志愿军的各个小歼灭战全面开打。

    按说,500人被歼灭,可不是个小数目,应该足以引起司令官的高度重视了。

    但这事就愣是没有引起向来以机敏著称的麦克阿瑟司令官的高度关注。

    他没有意识到有支虎狼之师正在威猛的“虎王”彭德怀的带领下,在朝鲜北部山林里张开血盆大口,等着他呢。

    将雪片一样的挨打报告放到一边,麦克阿瑟司令官继续轻松地在那里瞎神气。

    进攻!进攻!进攻!

    饮马鸭绿江!

    结束朝鲜战事!

    第一次战役全面开打了。

    一仗下来,联合国军1。5万人打没了。

    1。5万人,我的那个天!

    这时,麦克阿瑟似乎冷静了些,他命令他的部队:前队变后队,立马后撤。
第二章 军事统帅大比较:彭德怀PK麦克阿瑟…
    大难将至,他却说:“我始终认为中国出兵是象征性的。这既证明他们有帮助共产党邻国的意思,又可在不损他们的面子的情况下撤出朝鲜。”

    是啊,人家象征性地一出兵,你1。5万人就没啦。

    麦克阿瑟司令官极不冷静,他的对手彭德怀却极度冷静。

    取胜后,彭德怀果断结束第一次战役,并命令他的26万大军:迅速后撤,藏到大山里。

    麦克阿瑟的飞机到处侦察,得到的结论是:中国军队消失了。

    想想,几十万大军能随便消失吗?

    此时,可爱的麦克阿瑟司令官得出一个惊人判断:中国军队后撤是“因兵力不足,装备低劣而怯战后退”。

    他太自信了。

    自信,是因为美军太强大。一米一花一书一库一 ;http://www。7mihua。com

    自信,有自信的理由。

    他认为,通过联合国军对鸭绿江沿岸实施大规模空军突击,“已迫使中共后续部队不能进入战场”。

    他断言,入朝志愿军“最多不超过六七万人”。

    并说:“我肯定,战争在两个星期之内就会结束。”

    他还对记者说了他一生中最狂的一句话,即中国共产党的军队“不是一支不可侮的势力”。

    意思是:他认为中国共产党的军队和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