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黑白朱元璋-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铁血手腕对付反叛
刘伯温走后,朱元璋召集诸将,商议下一步的行动计划,规划战斗方略。
邵荣提议说:
“张士诚占据苏、湖饶沃之地,钱粮广有,我军粮饷匮乏,可先取以增强我实力。”
此言一出,立即获得平章赵继祖的附和:
“主公,邵将军言之有理,张士诚切近,陈友谅稍远,且友谅受我打击,其心已怯,必不敢来攻。我若再先攻友谅,士诚必乘我后。”
诸将纷纷应和,要求主力东调,先打张士诚。
朱元璋把形势和两个对手的情况仔细权衡了一番,又分析了一下邵荣、赵继祖的心理,知他们仍是畏强胆怯,贪图张士诚的钱财的念头在作怪,便说:
“打强防弱,乃吾与刘先生所定方略,变它不得。友谅剽而轻,其志骄。士诚狡而懦,其器小。志骄则好生事,器小则无远图。友谅虽屡受挫败,但元气未伤,亡我之心未死,我若先图士诚,他必空国而来,那时我将疲于应对,困难就大了。若先攻友谅,士诚必不会逾姑苏一步,袭我助他。”
说到这,他加重了语气:
“邵荣、继祖,乃吾濠州旧人,随吾多年,应以大局为重,岂能只顾打下苏、湖,发笔大财,装满腰囊,而不惜坏吾夺取天下之大计?”
邵荣、赵继祖面红耳赤地退下。
朱元璋决定继续执行“打强防弱”的方略。没想到接连发生了几起叛乱。
先是婺州、处州等处苗兵叛乱,杀了胡大海、耿再成、孙炎及两处守官,投向张士诚。
朱元璋闻讯极为震惊。他为胡大海、耿再成、孙炎等人的死大为悲痛,下令全城为之举哀,并厚赐其留在城中作人质的家属子女。
他本想出马亲征,但想起刘伯温临别时对洪都新附降将的担心,又打消了念头。他计算日程,知刘伯温已到衢州,便飞马传信,叫他协助李文忠平叛善后,又派邵荣领兵去支援。
刘伯温也真不负朱元璋所望。他权衡局势,与李文忠一道采取先安定人心,稳定秩序,后平息叛乱的种种办法,迅速将叛乱作恶的苗兵首领擒拿斩首,平息了叛乱。
真个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浙东的叛乱尚未完全平息,洪都城里又出现了祝宗、康泰的叛乱。守将邓愈舍命砍杀,才逃得性命。“四先生”之一的洪都知府叶琛却被杀害。
邓愈逃回应天,朱元璋本想以失城逃亡之罪将他斩首正法,转念一想,此次叛乱刘伯温事先曾提醒过他。苗兵叛起,自己又疏于防范,怪他不得。且邓愈十六岁即率军投奔自己,十七岁当了元帅,二十岁统兵南下取浙东,在招降平定江西时又战功卓著,邓愈这个名字还是自己给他取的,他对自己忠贞不贰,实是杀不下手,便长叹一声,将他放过。
朱元璋下令急调在向武昌发动进攻的徐达回援洪都,平息祝宗、康泰之叛。
祝宗、康泰二人岂是徐达对手。徐达兵临洪都城下。祝宗、康泰立即弃城而逃。
祝宗在出逃中被杀,康泰被擒,送至应天。朱元璋看在胡廷瑞早有预言的分上,将他这个外甥释放了。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以阴谋对付阴谋,防范部下叛乱(1)
接连两宗叛乱,弄得朱元璋焦头烂额,心力交瘁,几日之间,三十五岁的他头上生出了星星白发。
叛乱平息后,李善长与他密议,劝他对降将要严加提防,至少不能让他们统兵。
朱元璋没有答应,反而怪李善长没见识:
“汝算算看,吾手下有多少降将:常遇春算不算?康茂才算不算?跟我在濠州起兵的只有二十四将。如今我手下战将干员,大多是投诚归附的,若不许他们统兵,这天下谁个替我打?且群雄并起,共争天下,我若想一统江山,不招降他们手下的勇猛之士,我要花多大气力,流多少血汗,费多少时日去与他们砍杀?汝叫我提防他们,让他们知道了,谁个还会来投我?你简直就是要坏我大事!真是糊涂透顶!”
李善长被申斥得羞愧而退。
话虽这么说,朱元璋心中还是赞同李善长的意见的。对将领的控制,他不敢有半点松懈。
还在渡江南下之前,他怕控制不住手下将领,便把出征将领的妻子儿女留在和州,归马夫人管领,以作人质。打下应天后,他又把他们留在应天。规定:“与我取城子的总兵官,妻子俱要在京居住,不许搬取出外。”
他知将领们都离不开女人,妻子不在身边,怕他们去掠劫奸淫妇女,便准许他们在外边娶妾讨小,以至有的将领攻下一城即讨个小老婆,真可谓妻妾成群。
也有的人怕老婆,不敢在外头纳妾,若被他知道了,必定会把那悍妇叫去训斥一通,令她改弦易辙,如若不听,他便叫人给她们掌嘴,直打得她们口中流血,跪地求饶,准许其夫在外讨小而她们不再吵闹才住手。
有一次,一位将领在前线阵亡,按功可以荫子,但他有女无儿,只得作罢。
那将领的妻子哭哭啼啼跑来找朱元璋,要求把荫子之封转给她女儿。
这个妇人平时泼悍有名,那位将领畏妻如虎,从不敢在外面与别的女子胡闹。朱元璋早就想找她算账,苦于没有机会,这下见她找上门来,正好出口鸟气,便将脸一沉,厉声喝道:
“好一个泼妇,尔丈夫生前尔不许他纳小,以至今日无子,绝了后嗣。今日尔又想乱吾法度,为女儿讨封,尔知罪吗?左右,给我打!”
那妇女倒也泼辣,她“扑通”一声跪倒在朱元璋脚跟前,大声号哭起来:
“主子爷爷,你不能怪我不许他纳小呀,自主子责令我允他讨小后,我给他找了个黑脸婆,是他嫌丑,不肯要,主子爷爷可不能怪我呀!”
朱元璋又气又好笑,念在其夫有功新亡分上,还是给了她一笔赏赐。
朱元璋重视儒生,但严禁将领们也收留文人名士,以免文武结合,滋生不轨事端。
他规定,凡来投顺的儒士,一律由他亲自考察任用。所克城池,令将官镇守,不容许儒士在左右议论古今,只设一吏,管办文书事务。
李文忠在婺州,任用儒士屠性、许元等人干预了公事,朱元璋立即派人将他们带到应天,将屠性等人处死,将王祎、王天锡、许元发充书吏。
李文忠为一代名将,智勇双全,率兵大破太平寨。
为了掌握将领们的行止,知道他们的所思、所言、所行,对他们有所牵制,有所制约,他除设置检校外,还大养义子,用亲情关系来控制将领。
他的外甥李文忠,侄儿朱文正、沐英、朱文逊、朱文刚等二十多个人都是他收养的义子。
他抚养这些自幼无父无母的孤儿,情同父子,长大了就命他们分守各地,充当监督各地将领的责任。尤其是要攻取一些重要的城镇时,就派他们去当监军。
有一次,他得知胡大海与李文忠不和,特派使者去调解,他对这位使者说:
“李指挥我之亲男,胡大海我之心腹。前者闻两人不和,且李指挥我亲身也,胡院判我心腹也,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定,身自然而定。汝必于我男处叮咛说知,将胡院判以真心待之,节制以守之,使我所图之易成。”
。 最好的txt下载网
以阴谋对付阴谋,防范部下叛乱(2)
由此可知李文忠是代表朱元璋来监视胡大海的,手握节制胡大海的大权。
这些义子有的死于战争,李文忠和沐英等开国后封公封侯,很是荣耀。
这些义子不仅为朱元璋出生入死打天下,还把各自所监视将领的情况随时报告给朱元璋。
汤和是朱元璋小时的看牛朋友,曾劝朱元璋投军,对朱元璋忠心耿耿。
他在常州为一桩事被朱元璋驳回,心中老大的不舒服,便独自喝闷酒。
喝得多了,人就说胡话,他喃喃地说:
“我汤某坐镇常州,出了城门就是张士诚的地盘。我就像坐在屋脊上,想往西倒就往西倒,想往东倒就往东倒,谁个又能奈何得了我?”
这酒话马上被朱元璋的义子报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气恼不堪,记恨了汤和一世。
他绞尽脑汁,使出这么多控制部将的手段,可是仍然发生浙西和洪都的叛乱,他感到必须迅速增强自己的实力。这个时代,力强人附,力弱附人。当自己有了天下最强的实力时,敢叛变自己的人就没几个了。
所以,他决计采用一切手段拓展地盘,纳顺招降,让自己的实力迅速扩展。
此外,恩威并用的手段还须大力采用,重要地盘须派亲人镇守。
于是,他派义子李文忠为浙东等处行中书省中丞,坐镇婺州,总制浙西军民;让侄子朱文正以大都督府左都督坐镇洪都,手握江西防守大权;自己坐守应天。这样,根据之地全在自家人手中,心中就踏实多了。
高度的警觉使他逃脱一死(1)
朱元璋正在想方设法,对浙西、洪都的叛乱进行善后工作,刘伯温捎来一封信,说:
“近观天象,恐于近日有祸事发生。故六七月间举兵用事,不宜先动,当候土木顺行,金星出现方可。盼主公事事小心,作福保吉。”
朱元璋已视刘伯温为神人,这几句话虽高深莫测,他却十分相信。在此期间,事事如履薄冰,战战兢兢,唯恐有不吉不利的祸事发生。
谁知是祸躲不脱,祸事还是出来了。
这一天,朱元璋受中书省平章邵荣之邀,至三山门外邵荣的兵营中去阅兵。
朱元璋历来重视练兵,他说:
“兵不贵多而贵精。多而不精,徒累行阵。”
他常令将帅亲领士兵进行训练,并亲自进行检阅,加以督促指导。
这次邵荣请他去阅兵,他欣然上道。
刚出城门,“呼啦啦”平地卷起一阵狂风,将身边一位亲兵手中的绣龙大旗卷上了天空。
朱元璋见状十分恼怒,刚要发火,猛地想起刘伯温的信,立即沉思开来。
经历了两次叛乱和刘伯温的飞书警告,朱元璋的每根毛发都竖了起来,稍有风吹草动,就将它与祸乱相联系。
风卷绣龙旗到底是意味着什么呢?朱元璋解析不出,但觉其中总有不祥。
他是个处事十分果断的人,既觉事有不祥,便马上命令打道回府,阅兵场不去了。
走进三山门,他突然意识到了什么,立即派两个亲兵到邵荣兵营中去传令:今天不去阅兵,何时再去,等待通知。暗中,他叫他们去打探动静。
那两个亲兵改由兵营后门进去,发现在几座帐篷里埋伏有带刀甲士。
他们飞马驰进校场,给邵荣转达了朱元璋的话后,立即回府禀报。
朱元璋一听亲兵描述所见伏兵的情景,脸阴沉得如同带雨的云。
他意识到这是想行刺他。但他想不出邵荣谋害他的理由,他自认对邵荣恩重于山。
邵荣是他濠州起事的旧人,勇敢善战,文武双全,极富谋略,很得朱元璋的喜爱。
这么多年来,他随朱元璋东征西讨,立下汗马功劳,与徐达、常遇春齐名,人称“三杰”,其地位更在那二人之上,为朱元璋手下第一将。
他为何要铤而走险,谋害自己?是自己几次驳回他的提议吗?那也不至于仇恨到如此地步。
是赏赐少了吗?他已经是行中书省平章,位于徐达、常遇春之上。
那么,是什么原因呢?
朱元璋在厅堂内踱来踱去,百思不得其解,而他却非求个透彻了解不可,否则有性命之虞。
突然,侍卫来报,元帅宋国兴有急事求见。
朱元璋马上觉得事有蹊跷,立即作了布置。
“传宋国兴!”“传宋国兴!”
一阵阵森严的吆喝声从大厅传递到大门外,宋国兴听得毛发悚然。
一个带刀侍卫来传他进去。他战战兢兢地跟着往里走,只见吴国公府内戒备森严,过道上,廊房下全站满了手握刀柄,满脸杀气的亲兵。
侍卫将他带进大厅,只见朱元璋满脸杀气,全副戎装站在虎案旁。一见宋国兴,他“哗啦”一声拔出宝剑,指着其鼻尖厉声喝道:
“宋国兴,你知罪吗?”
宋国兴只觉双膝一软,“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主上,小的知罪,罪该万死!”
“快快把今日之事如实交代,可饶你一死。”
“是、是……”
宋国兴连连叩头,赶紧把事情全盘托出。
原来邵荣自恃功大,文武双全,故在朱元璋议事时随便放言,几次被驳,丢了面子,心中十分不满。这次到处州平叛,他见只要有作乱犯上的胆气,哪怕是跳梁小丑也能闹得天翻地覆,名扬世界。
常年的刀枪交加,浴血厮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颗心早已磨得冷酷无情。除开利害,除开权势,除开享乐,他已没有了其他的价值原则。同是濠州的一个穷小子,为什么你就能骑在我头上?为什么我就不能取而代之?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高度的警觉使他逃脱一死(2)
由骄傲自大,目空一切,到心存不满,邵荣就打算谋反了。
他曾口出怨言,被一些部将听见,却无人附和。他怕这些人去告发自己,便与中书参政赵继祖、元帅宋国兴密谋造反,趁朱元璋阅兵之机将他刺死。
宋国兴胆子小,见今日朱元璋没来阅兵,心中起了疑虑,想来探探风声。
朱元璋用威慑的手段从宋国兴口中吓出了真情,真个是喜惧交加。猛地,他仰面一阵怪笑,说:
“好、好,好你个邵荣,你想杀吾,吾就先宰了你!还宰了你全家老少!”
杀谋反者毫不手软,仁义之戏却要唱足(1)
一队亲兵从吴国公府疾驰而出,他们直奔三山门外的邵荣兵营,传达朱元璋的令旨:马上举行阅兵,朱元璋要亲自检阅,并颁赏赐。
邵荣、赵继祖信以为真,对这些亲兵丝毫不加防备,因亲兵开路是朱元璋历来的排场。没想到他们进帐后突然扑了上来,将他们两个拿住,并拿出令牌,说这是朱元璋令旨,其他人便不敢轻举妄动了。
两个人被押进死囚牢房,自忖必死无疑。
傍晚,牢门“咣啷”一响,有人高喊:“吴国公驾到!”只见朱元璋笑容满面地走了进来。
他看见邵荣、赵继祖手上、脚上的铁镣,脸色顿时变得阴沉沉的,大骂:
“狗日的牢头,为何给邵将军、赵将军戴铁镣?快来给他们除了!快点!”
邵荣、赵继祖对朱元璋这套猫玩老鼠的手段已经看惯了,都不吱声,只冷眼看他演戏。
牢头慌忙跑来开锁解镣,临走时,朱元璋还给他屁股踢了一脚,牢头打了个踉跄,差点栽了个跟斗。
朱元璋又叫随从们从食盒里端出鸡、鸭、鱼、肉及各种山珍海味。
他亲自给他们二位斟上酒,说:
“二位先请压压惊,来,先干一杯。”
赵继祖也是与朱元璋在濠州起事的旧人,英勇善战,屡立战功。他对朱元璋阴险、高深莫测的性格认识颇为透彻,故只袖手旁观,冷眼相待。
邵荣却端起了酒杯。
朱元璋笑嘻嘻地问:
“二位与我同起濠州,尝尽艰辛,眼看着我版图大增,实力日强,开国立基有望,实指望与二位共享荣华,为何竟生歹心,欲加害于我?”
邵荣说:
“想当年在濠州,我们是何等融洽,你睡在床上,我们有事找你,上去把你被子掀开拖起来便可。哪像现在,要见你要左通报右通报,通报了半天还不一定能见到。”
说到这,邵荣有点激动起来:
“在濠州,大小事儿你都与弟兄们商量,如今你只听几个酸秀才的话,对我们,喜怒无常,动不动就呵斥,要么就拉下个脸块,给我们颜色看。”
邵荣仰面把酒喝下,叫朱元璋再为他斟满,又说:
“最叫人恼火的是,我等常年在外厮杀,攻讨城池,多受劳苦,你却把我等之妻子老少拘留在应天,使我等骨肉分离,不得团聚。你这么做,哪有点人气,全是为了你自己!我等造反,亦是不得已!”
说罢,不觉流出了眼泪。
赵继祖却不耐烦了,瞪了邵荣一眼,说:
“你哭个什么!要是早点听我的话早下手,何至于像今天这样猎狗死于床下。事已至此,一死而已,哭有何用?还不如多吃点酒肉!”
说着,举杯痛饮。
朱元璋已笑不出声来了,只若有所思地看着他们。
朱元璋知道这二位老伙伴说的是真心话,也是其他老伙伴们想说而不敢说的真心话。
所以,尽管他们犯了谋反大罪,罪不容诛,他也不能擅杀,必须征得诸位将领的同意。他先找常遇春等几个半路出家,追随他的将领促膝密谈了半夜。
第二天,他召集各位将领商议此事。他说:
“吾一直视邵荣为腹心,他却干出这等迕逆之事,尔等为吾计议,应如何处置?吾意看在濠州旧人分上,将其终身禁锢,听其自死。”
常遇春接过话音,愤愤地说:
“主公,旧情当然要念,但主公乃天下人之主公,非仅濠州旧人之主公,故主公对此事宜绳之以法。古人云,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何况旧人。邵荣等穷凶极恶,图谋造反,罪不容诛。若主公不忍杀之,我等也义不与他们同生于天地之间!”
这些意思,都是朱元璋点拨过的,没想到他竟讲得如此慷慨,如此凛然,朱元璋不禁暗喜,口里却说:
“常将军之言固然有理,但吾总舍弃不下濠州与我共同起事之人。吾知这是弱点,于大业有碍。今后必当力戒,做天下人之主公,为万民垂范。”
。。
杀谋反者毫不手软,仁义之戏却要唱足(2)
说到这,他扫视了那班一同渡江的老弟兄们,看看他们一个个阴沉着脸,又改口道:“不过,这次吾还是要给邵荣一个面子,他与吾是老兄弟,虽罪当凌迟,但宁可他负我,不可我负他,给他们留个全尸吧!”
说完,他下令左右备办纸钱香烛、水酒祭品,然后集合那些渡江以前即相从的老兵,亲自给他们宣讲邵荣、赵继祖谋反叛逆的事实,讲自己迫不得已而处死他们的心境。
说到动情处,朱元璋的声音哽咽了,在萧萧的风声中,显得特别凄凉、痛楚。
说着说着,朱元璋竟放声号哭起来。
李善长劝道:
“主公不可为逆贼伤了贵体。”
朱元璋擦擦眼泪说:
“我哭他,也哭自己。我待部众如手足,他们却要下手谋杀我,这岂不令人心伤?”
说着,顿足又是一阵大哭,哭得在场的诸将士都感叹唏嘘,心酸不已。
最后,他亲手点起香烛,向天地倾洒了水酒,为邵荣、赵继祖归天后的前程及来世作了诚挚的祝福,然后将手一挥,说:
“下手!”
几个行刑官立即将邵荣、赵继祖绑在旗杆上,头上套上黑布套,用绳子在他们脖子上一勒。他们踢腾了几下就平静下来。
朱元璋仰起了头,发现天上的太阳圆澄澄的,比往日更明亮。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欲演一出忠君保主之戏,却差点误了大事(1)
挥泪杀邵荣后,朱元璋打算抓紧时机休养生息,积蓄力量,以支持扩军备战。
他下令大抓垦荒屯田,实行军队屯田制度,派儒生告谕乡邑,劝农民勤耕织,垦荒田。谁开荒,谁受益,五年不征田赋。
他还立盐茶法、制钱法,设官店以征商税,称“官店钱”,促进了货物流通,增添了税源,充实了军饷。
没想到安生日子没过上几天,小明王派人来求援:陈友谅突然向安丰刘福通部大举进攻。安丰粮食断绝,以致人相食,连刚埋下的尸体也挖出来吃掉,已危在旦夕。
朱元璋立即答应出兵。
刘伯温这时已葬母回应天,连忙用脚踢朱元璋的脚后跟。没想到这招不灵了,朱元璋瞪了他一眼,说:
“踢踢踢,尔踢个什么?老先生为何如此不谙事理?小明王与吾有君臣之分,吾的官职系他所封,用的是他龙凤年号。我若见死不救,忠义二字又怎向世人讲论?且吾能在江南从容度日,全赖小明王在北方为屏障。元之不能以匹马只船临江左者,以有大宋为捍蔽也!吾不能忘此大恩!”
刘伯温急了,也不顾有小明王的使臣在,说道:
“主公,凡事当度理而行。若大军北救安丰,应天空虚,陈友谅伺隙来攻,则吾将陷于危殆。退一步说,假使将小明王救出来,又当安置在何处?若放在应天,便得听从他的命令,受他的制约,岂不十分被动?故请主公三思,不宜轻率出兵。”
朱元璋不耐烦了,说:
“安丰一破,则陈友谅的势力会大大加强,为今后计,吾也不得不救!”
朱元璋这一点是非常明确的,也比刘伯温看得透彻:如若自己不尽力表现自己对小明王的忠诚,而又施借刀杀人之计,让陈友谅去杀掉小明王,那会给自己的部下带个坏头,邵荣之类的反叛事件将层出不穷,故他坚持要援安丰。
至于刘伯温的顾虑,他也知道确有道理,不过,他也早有谋划:出重兵迅速解安丰之围,在迅雷不及掩耳中救出小明王,不等陈友谅醒过神来,即班师回朝。
思虑清晰后,他留下刘伯温守应天,亲率徐达、常遇春这两位最善战的猛将和其他几位悍将,点起十万大军,立即渡江北上,解救安丰。
谁知他们已迟来了一步。没等他们急如星火地赶到安丰,刘福通已战死,安丰已被陈友谅的手下大将吕珍占领,水陆连营,深沟高垒,正在等着朱元璋。
两军立即展开血战。
常遇春挺矛冲阵,在吕珍军中杀了个三进三出,吕珍抵挡不住,大败而退。
朱元璋的老对头左君弼从庐州出兵帮助吕珍,也被击溃。吕珍与左君弼相继逃遁。
朱元璋引兵入城,令军士们将每人自带的二斗白米分发给城中百姓,然后设銮驾伞扇将躲藏起来的小明王迎来,亲自护送他到滁州去。
班师回应天时,他忘记了必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解安丰之围然后返回的原则,却命徐达、常遇春移师去攻打庐州的左君弼。这个冤家竟想浑水摸鱼,乱中捞一把,那不是找死?
没想到庐州城高池险,左君弼又有丰富的战斗经验。徐达、常遇春虽勇,却急切间难以攻下,只得采用长期围困之法,将庐州城团团围住。
朱元璋到了滁州,命在此建造宫殿,安置小明王居住。因这里是他的起家之地,经营多年,上下全是自己的人,根底牢固,易于控制。
他下令滁州守令对小明王厚加供养,待之以君臣之礼,并严加晓谕,对小明王不能有丝毫轻怠,否则严惩。
这天,他去参见小明王,三跪九叩之后,他指着小明王身边那些满口河南话的宦官、侍从们说:
“陛下今身住南方,身边却都是些北地人氏,只怕言语不通,有误陛下大事。是否将身边人都换上本地人,则办事传令也方便一些?”
小明王也顾虑这些人到滁州后水土不服,言语难通,传个命令、要个东西都不方便,便点头答应了。
欲演一出忠君保主之戏,却差点误了大事(2)
朱元璋立即将早已挑选好的一批检校和自己的亲兵将那批人统统换下。
临走时,他还再一次叮嘱那检校头子,一定不得让小明王与他人接触,这里的大事小事都必须随时禀告自己,不得有丝毫疏漏和隐瞒。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陈友谅乘虚攻洪都(1)
果真不出刘伯温所料,剽悍豪勇的陈友谅趁朱元璋北救安丰之机,又卷土重来了。
这次他特制了数百只比上两次还要大的船舰。舰长十数丈,外涂红漆,上下三层,每层都有走马棚。最下一层设板房,置放大橹几十支,橹身都有铁皮包裹,每支橹四个人摇,行走如飞。住在上下层的人,互相之间听不见说话声。
这些舰只,每艘可载兵三千,最小的也可载两千,宛如一座活动的小城堡。
准备齐备之后,陈友谅点起六十万水陆大军,帆樯如林,战旗如云,涌江蔽空而下。
他的矛头直指洪都。
太师邹普胜劝他趁应天空虚,直捣应天,予朱元璋以致命的打击。
但陈友谅根本不听。他认为自己将多兵广,空国而来,磐石压卵,必胜无疑。故打算挨个儿来,把朱元璋的地盘由近及远一个个地攻占,与本土连成一片,再水到渠成,攻取应天,以免犯上次远袭应天,大败而归的错误。
陈友谅恃强兴兵打洪都,引发一场生死之战。图载万历刻本《皇明开运英武传》。
洪都位于赣江下游,北通鄱阳湖与长江,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地位。
陈友谅统领大军,日夜兼程,不日来到洪都城下。他登上舰楼一看,不禁大叫:
“怪哉,怪哉!”
洪都城沿赣江一面的城墙,原来都在水中,如今却缩了回去,离江面有三十几步远。
这是朱元璋下棋先看三着的功夫。
他总结汉军打下太平,自己攻取江州的经验,都是利用两城城墙立于水中,在涨潮时用大船靠上城墙而得手的。因洪都十分重要,在平定这里的叛乱后,他派骨肉重臣、亲侄朱文正在此镇守,并令他改建城墙,以免被敌利用。
这一着果真就将陈友谅想利用巨舰登城的打算化为乌有,只得下令登陆。
数十万汉军将洪都团团围住,用云梯攻城。
尽管城下矢石如雨,杀声震天,二十二岁的朱文正却镇定自若,分派诸将拒守各座城门,自己居中节制诸军,并率精锐两千做机动策应。
陈友谅亲自督阵,令士卒持箕形竹盾遮挡矢石,猛攻抚州城门,用炸药炸毁城墙三十余丈。
副帅邓愈指挥守军用火铳击退汉军,朱文正指挥军民在后抢修,自己还与士兵一般扛石递料,汗透全身。
这一仗打得异常惨烈。汉军以众攻寡,前仆后继,势在必夺,毫不畏死。守军则拼死抵抗,寸土不让。
双方反复争夺,杀得从江边到城墙这一段尸积如山,血流成河,将赣江染成了一条血河。
朱军副帅赵德胜在这一仗中中箭身亡,但朱军终于将城墙修好。
洪都被围一个多月,陈友谅竭尽攻击之术,而城中防御也不断改变办法,奇招屡出,汉军始终不能前进半步。
朱文正、邓愈等日夜守候在城头,困了眯眯眼,一个多月未脱过盔甲。
情况越来越严重,朱文正派千户张子明化装成渔夫,乘着夜黑,驾一叶小舟,偷出水关,以江边的芦苇作掩护,夜行昼止,花了半个月才到应天。
他骨瘦如柴,向朱元璋哭诉道:
“陈贼兵势极盛,六十万人轮番攻城,城中死伤甚众。好在现在是枯水,贼之巨舰无法利用,且师久乏粮,若遣重兵增援,必可打败他。”
朱元璋方才明白自己救援安丰的恶果有多大,若陈友谅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