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资本家-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思文见众人不说话,继续说:“说实在话,就连我,都觉得自己多有不如袁崇焕的地方,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也是一个吃干饭的啊?你们是不是觉得我也不是你们的对手啊?”
马跃有些难为情的说:“大哥,我们不是这个意思,我们说袁崇焕,又没有说你,你干嘛把你自己和袁崇焕相提并论?”
叶思文反问:“袁崇焕到底什么地方不行了?”
七个人一起回答道:“人品不好!”
“人品不好?”叶思文冷笑道,“那你们说说,谁的人品才能配得上你们?我让你们去学袁崇焕的军事指挥能力,又没有让你们去学他的人品,你们整天担心他人品不好有什么用?我看你们分明就是自高自大,不想去学习新的东西。”
“这个……这个……”
七人又被叶思文搞得哑口无言了,叶思文一语中的,他们当惯了军官,现在让他们去当学员,他们在心底自然是有些抗拒的,所以他们才挽着袁崇焕的人品问题不放,拒绝入学。
“你看看你们这个熊样子!”
叶思文指着七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骂道:“你们知道你们现在这种行为叫什么吗?固步自封,夜郎自大,自以为指挥过几百人的队伍,打了几场小仗,得了几场小胜,你们就是当世名将了?你们还看不起袁崇焕,袁崇焕好歹当过一任蓟辽督师,领军数十万在辽东大地和后金戮战,老子告诉你们,袁崇焕打仗的时候,你们还在穿开裆裤呢!还口口声声说瞧不起袁崇焕,你们倒是扪心自问一下,你们凭什么?”
叶思文发飙,在场所有人都不敢说话了,特别是虎威团七个上层军官,把头埋得低低的,根本不敢正视叶思文。
“侯爷,呵呵……来喝杯茶,消消气,消消气!”
见气氛有些尴尬,杨云马上出来和稀泥,笑嘻嘻的递给叶思文一杯茶水。
叶思文接过杨云递过来的茶水,抿了一口,故作生气的说:“老杨,你不许给这群兔崽子求情,三天不打,上房揭瓦的东西,老子再不教育一下,以后他们连老子都瞧不起了。”
“呵呵……”杨云笑道,“侯爷,都是自家兄弟,说几句就算了,算了……”
“不行,老子今天非得把他们治改了不可!”
叶思文把茶杯重重的放在桌子上,道:“都把头埋着干嘛?见不得人啊?抬起头来,抬起头来,让老子好好看看我们大明的当世名将。”
摄于叶思文的威严,七人都不敢抗拒,慢慢的抬起头,
叶思文继续骂道:“你们还真以为你们如说书人说得那般厉害,天下无敌,没有什么事情摆不平?老子告诉你们,那些东西,都是吹出来的,都是哄三岁小孩的。”
没有人敢顶嘴,以前的叶思文,喜欢和人摆事实,讲道理,完全不会生气发怒,他们还是第一次见叶思文发脾气呢!
七个人心里都很郁闷,其实事情也不是很大嘛!不就是几个哥们合起伙来不想读书吗?似乎用不着发这样大的脾气吧!
叶思文才不管他们心里想什么呢,继续骂道:“我告诉你们,就你们以前那点战绩,根本入不了老子的法眼,你们那点破事,三岁小孩都可以做到,你们还好意思拿出来显摆,老子都替你们脸红!”
“侯爷,言重了,言重了……”
叶思文看来是骂上瘾了,骂人骂得有点狠,杨云怕几个将领的面子上有些挂不住,连忙出来和稀泥,道:“侯爷,几位将军虽然没有做个大事,但是也不是三岁小孩子能干的啊!三岁小孩子,敢去蓟州城头抵挡数倍于己的后金鞑子?”
“哼!”
叶思文冷哼一声,喊道:“谢威,你给我站出来!”
谢威向前走了一步,直愣愣的看着叶思文。
“谢威,我问你。”叶思文问道。“你不去济南讲武堂,是不是因为当时袁崇焕百般为难你?”
谢威点点头,道:“袁崇焕此人骄横跋扈,的确不是一个好老师!”
“对,我也承认,以前的袁崇焕的确很骄横跋扈。”叶思文点点头,道:“但是谢威,你有没有想过,人是可以改变的,袁崇焕所有官职被剥夺,又在监狱里呆了大半年,你觉得他现在还是那样的骄横跋扈吗?他还有骄横跋扈的本钱吗?所以这一点,你们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可是……”
“没有什么可是!”叶思文很不客气的打断了谢威的话,“你们必须去济南讲武堂学习。”
马跃不解的问:“大哥,你为什么非得逼我们去济南讲武堂呢?”
叶思文淡淡的说:“你们以前率领的,不过是几百人上千的队伍,应对小规模的战争,自然是绰绰有余,但是你们想过没有?若是让你们率众上万,打一场大规模的战争,你们有没有这个能力?”
七个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起摇头,表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所谓主将无能,累死三军!”叶思文继续说,“纵观大明,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将军本来就不多,你们想想,让这些将军来给你们传授大规模战争经验,可能吗?”
大家摇了摇头,道:“不可能!”
“这不就对了!”叶思文会心的笑了笑,道:“整个大明,有大规模战争经验的将军,袁崇焕可以算上一号,他虽然骄横跋扈了一些,但是真的有本事,在与后金的战争中,胜多败少,能请到他来给你们传授大规模战争经验,是你们的福分,你们知道吗?”
七人似乎明白了什么,点头,道:“知道!”
“马跃!”叶思文问道,“你马上就要胜任山东威远大将军,当开府将军,主掌山东一省军务,手下兵丁无数,若是你手上没有一点真本事,你能胜任吗?若是没有大规模战争的指挥经验,你能保证你带好手下的兵丁打胜仗吗?”
马跃摇了摇头,无奈的说道:“不能!”
叶思文又问道:“那你愿不愿意去向袁崇焕学习如何指挥更多的兵马,指挥大规模战争?”
马跃被叶思文说得心服口服,点点头,道:“好吧!我去。”
叶思文眼光又看向谢威,道:“谢威,我给你定的职务,是山东威远大将军府正三品督查,你知道是干什么的吗?”
“不知道!”谢威摇了摇头,督查是叶思文发明的官职,谢威不知道,也实属正常。
叶思文道:“说白了,督查就是协助山东威远大将军的副手,主管军法,全军上下,你都可以管理,相当于以前的监军。如果,我说如果,在战争期间,马跃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若是你能力不够,不能及时发现并阻止,岂不是要酿成大祸?”
“嗯!”谢威点点头,道:“是这样的。”
叶思文微笑,道:“所以,你是愿意去向袁崇焕学习大规模战争指挥咯!”
谢威颔首,道:“嗯!我去。”
把虎威团的两个头头搞定,叶思文扭头看了看剩下的五个营级军官,道:“其他的话我不想多说,你们不想去的就站出来,不过以后别人当大将军的时候,你们可不要眼红。”
两个头头都被叶思文说服了,五个营级军官还能掀起什么浪花,无人拱手行礼,道:“我等愿意听侯爷安排!”
把所有人都搞定,叶思文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这七个人,都是他的原始班底,只有把他们培养成为能独当一面的人才,自己救大明,救汉人,改天换地的理想才能实现。
叶思文一挥手,道:“好了,这里没有你们什么事情了,都回去收拾东西,和家人告别,准备去济南讲武堂报道吧!最迟明天,你们就得入学。”
马跃瞪大眼睛,道:“大哥,我可听说济南讲武堂是封闭式教学,进去了就出不来,你就不能让我们多陪几天老婆孩子?”
“废话少说!”叶思文眉毛一挑,道,“时不我待,老婆孩子以后有的是时间陪,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是山东新政。”
“好吧!我不说了。”马跃道,“不过,大哥,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出来?”
叶思文道:“我给你们报的是速成班,学制为半年,半年之后,若是你们能通过考核,就可以出来。”
“若是通不过呢?”
“通不过就一辈子别出来了,留在里面扫地吧!”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七十四章、新政第一步,拿倭国开刀
待七人离开之后,叶思文、杨云、赵文昌三人开始商议如何实施山东新政,要做大事,第一步是最重要的,若是第一步走对了,便可以事半功倍,大获成功。
赵文昌率先开口,道:“侯爷,昨夜在下花了一整夜的时间,把你写的新政纲领读了一遍!说实在话,在下对侯爷的各项措施,那是佩服得紧,不过嘛……”
叶思文道:“赵先生有话尽管说,在我面前,有什么意见尽管说,我不会介意。”
“果真是一个礼贤下士之人!”
赵文昌暗中赞了一句,道:“侯爷的新政纲领堪称完美,若是实行,必定能使山东变成大明最强盛的省份,不过正因为侯爷的纲领太过于完美,竟让我找不到该从什么地方踏出第一步。”
“赵先生说的,也是我所担心的。”杨云点头赞同,道:“侯爷的措施,一共有八个大的方向,以我们现在的能力,八个方向不能同时进行。这样的话,先向哪个方向发展便是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事情,可是在我看来,无论我们先走那一步,都略微显得有些生硬了些,一不小心,就会引起百姓们的不满,到时候若是被侯爷的政敌抓住把柄,阻扰山东新政,可就麻烦了。”
叶思文点点头,道:“你们两人说的问题,我都考虑到了。”
赵文昌问道:“那侯爷准备从那一步入手呢?”
叶思文摇了摇头,道:“我那一步都不选,我们先去祸害倭国人。”
“祸害倭国人?祸害谁?”赵文昌和杨云不解的问道。
叶思文奸诈的笑了笑,道:“等两天你们就知道了!”
看着奸诈的叶思文,杨云和赵文昌两人相对无言,自己好歹也算是谋士吧!怎么就撵不上叶侯爷的想法呢?
大明崇祯三年腊月二十二,大明山东巡抚府来了一群不受老百姓欢迎的朋友——倭国使者团。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倭国使者团连年都不过了,急忙跑到山东来,当然不是来打酱油或者和大明人民共度春节的,他们是来替人擦屁股的。
井上川雄夏天在山东境内烧杀抢掠,总得有人出来负责不是,井上川雄已经被叶思文丢到铁矿里开矿了,负责人,当然是倭国现在的执政者。
不过现在倭国比较乱,执政者有两个,一个是远洋商号支持的九州大名左悌门卫,一个是德川幕府幕府将军德川家光,所以这次代表团,一共来了两个,不过两个代表团被安排在了不同的地方,彼此都不知道对方的存在。
其实代表团的人都感到有点委屈,以前倭寇袭扰大明海域的时候,倭国国内直接给大明这样解释,那是倭国民间人士所为,和倭国政府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倭国从来没有派使者到大明来替倭寇擦屁股。
但是不巧的是,这次他们遇上的是油盐不进的叶思文,不管倭国国内怎样解释,他就一句话,立刻派人到大明来解决这件事情。
倭国人不傻,他们很狡猾,他们知道,若是自己真的派使者到了大明,那就是别人说了算,天知道叶思文这个奸诈的家伙会开出什么样苛刻的条件。
就这样,叶思文和倭国国内扯皮扯了几个月,从夏天扯到冬天,不管叶思文好说歹说,我国国内就是不派人来。
最后,叶思文终于没有了耐心,他向倭国下了最后通牒,一个月之内,他叶思文若是没有看到倭国国内派出的使者团,他就会将夏天发生的事情看成是倭国对大明的宣战,届时,大明将会断绝和倭国的一切关系,并且进一步保留武力为遇害的大明百姓讨回公道的权力。
这一下,倭国国内两个执政者都害怕了。
左悌门卫怕自己没有了远洋商号的支持,被德川幕府逆转形势,把他赶下海。
德川家光也害怕了,现在倭国国内的事情还没有摆平呢!又来一个大明,风雨飘摇的幕府能抵得住左悌门卫和大明的两面进攻吗?明显不可能嘛!
于是,倭国的两大势力,立刻组织使者团,前来安抚大明,安抚叶思文。
叶思文可是一个急性子,倭国使者团又是坐船,又是走路,走了一两个月才到济南,其劳累可想而知,但是叶思文根本不给他们休息的时间,腊月二十二到济南,腊月二十三就开始进行正式的谈判。
倭国使者那点身份,当然用不着虎威侯叶思文亲自出面,他把杨云派去和左悌门卫的使者团扯皮,把赵文昌派去和德川家光的使者团扯皮,自己则在幕后调度。
井上川雄祸害大明百姓,这是不争的事实,叶思文根本不和他们谈这件事的性质,谁对谁错都不管,直接要求他们赔偿。
倭国的两个执政者,叶思文开出了两个不同的条件。
给左悌门卫开出的条件一共有三点。
第一,大明在此次倭患中,一共死亡了六千多名老百姓,每一个老百姓赔偿一百两银子,就按六千名百姓算,左悌门卫一共要赔偿大明六十万两白银。
第二,在未来五年时间,大明出口给倭国的货物,价格普遍上涨二成,左悌门卫控制的九州境内,远洋商号可以自由经商,税金必须比倭国的商人少七成。
第三,从今以后,大明和倭国之间的交易,都要用远洋银号印刷的远洋银票交割,大明将不会接受真金白银的交易。
在倭国人耳中,这第三条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大明人真金白银不要,要几张破纸,脑袋秀逗了吧!
不过倭国人很快就发觉大明人没有秀逗,秀逗的是他们,因为这种破纸,他们没有,没有远洋银票怎么办?没关系,用真金白银或者实物去远洋银号兑就是了,就这样,大明人用几张破纸,换走了倭国大量的真金白银。
给德川家光的条件,一共有六条,前三条基本上和左悌门卫的一样,后三条分别是:第一,大明租用广岛作为大明商人的落脚点,大明可以在广岛驻军,租期为一百年,至于租金,一百年之后再给。
第二,倭国开江津、田边、滨松、横须贺、浪江无处港口为通商口岸,只向大明开放,大明在这些港口,有驻兵保护侨民的权力。
第三个条件最搞笑,据说是大明虎威侯叶侯爷深感倭国内乱,倭国百姓流离失所,搞得倭国的近邻大明也受了了影响(夏天的倭寇事件就是因此而起。),他很是心痛,所以他准备当一下和事佬,化解一下倭国内部的矛盾,同时他也准备当一回媒人。
为什么说叶思文要当媒人呢?因为叶思文认为,现在倭国内乱,主要是因为左悌门卫这个不安定分子闹腾,所以他给出的解决方法是,把倭国现在的明正天皇兴子下嫁给左悌门卫,安抚一下左悌门卫,让他不要再闹腾,只要左悌门卫不闹腾了,倭国也就安定了,到时候自然是你好,我好,倭国好,大明也好,何乐而不为呢?
左悌门卫的使者签订条约的时候,自然没有丝毫压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家主全靠大明支持,才能从一个小藩主成为现在的九州大名,既然左悌门卫已经和远洋商号签订了很多卖国条约,自己再帮着签几个,貌似也没有什么问题。
不过第一个条件,他们还是需要改一下的,由于左悌门卫这些年穷兵窦武,手上没有几个钱,六十万两银子数目太大,一时半会拿不出来,所以他们请叶侯爷等几年。
叶思文是个急性子,哪里等得,他听说这个消息之后,立刻告诉使者们,若是左悌门卫愿意把长崎港租给大明一百年,那这笔账就一笔勾销了。
把长崎港借给大明一百年,就能赚六十万两白银,哪里找这么好的事情?使者团稍微商议了一下,便通过了叶思文的提议。
相对于爽快的左悌门卫家使者,德川家光的使者就不同了。
德川家的使者先和赵文昌论谁对谁错,是因为你们大明支持左悌门卫叛乱,所以井上川雄才会被左悌门卫打败,所以井上川雄才会跑到大明来作乱,所以大明的百姓才会遭到荼毒,究其原因,还是你们大明不对是不是?
虽然德川家的诡辩术学得很精,但是他们面对的是赵文昌,赵文昌只问了两个问题,第一,井上川雄是不会倭国人?第二,井上川雄和他的部下是不是你们倭国正规的武士吧?
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是吧!是就对了,倭国的正规武士(注意,不是流民)到大明境内烧杀抢掠,这是什么性质,宣战还是挑衅?
既然你说大明百姓被倭国武士杀害,是大明自己的错,那么我们大明也可以认为井上川雄这种行为是在宣战。既然宣战了,那好,我们不谈了,直接刀兵上见真章。
第一个回合,德川家的使者败了,因为他们根本不敢承认井上川雄的行为是宣战行为,自能承认井上川雄进入大明作恶,是倭国的错。
既然错了,就开始下一项谈判吧!
德川家使者嘴上的功夫的确不会盖的,使者团六个人,一个接一个出来批驳条约的不合理之处,六个人把叶思文提出的条件批得体无完肤。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七十五章、谈崩了
德川家的使者这样批驳叶思文提出来的六点,第一,害死大明百姓的凶手井上川雄,现在已经伏法了,所谓人死债消,所以大明不能再向倭国讨要损失。
第二,经商讲究公平,若是答应叶思文提出来的第二个条件,对倭国国内的商人是不公平的,不道德的,所以倭国人民不会同意,他们更不会同意。
第三,远洋银票只是大明的一家私营银号发行的货币,没有很好的保障,说不定哪天就倒闭了,到时候拿一大堆不当吃不当和的远洋银票在手里干什么?除非倭国全都傻了,不然他们绝对不会用真金白银去换远洋银票。
第四,租借广岛,还要在广岛驻兵,更是不靠谱的事情,要租用,当然可以,但是你得先付租金,至于驻兵,想都不要想,广岛是倭国的土地,你大明人凭什么驻兵?
第五,开通通商口岸,是倭国自己的事情,你大明人没有权利管,至于在通商口岸驻兵,更是不靠谱的事情,还是那句话,倭国的土地,其他国家没有权利驻兵。
第六,明正天皇下嫁左悌门卫更是不靠谱的事情,都不靠谱得没边了,先不要说你叶思文管不着倭国天皇的家事,就说明正天皇是什么身份?他左悌门卫又是什么身份?两人门不当户不对的,岂能乱点鸳鸯谱?
德川家的使者表示,六个条件,都是丧权辱国的条件,他们一个也不会接受,打死他们也不会接受。
得,合着德川家还以为自己是站在公平立场上和大明谈判呢!看来他们不仅不准备出血,还准备捞点好处,所谓异想天开,正是如此。
赵文昌看着口若悬河的德川家使者,根本不答话,只是淡淡的喝着茶,看着六个使者轮番上阵,驳斥叶思文提出来的六个条件,看得累了,赵文昌干脆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惬意得很啊!
半晌,德川家的六个使者也许是说不出来什么了,也许是说累了,终于闭上了他们的鸟嘴。
见使者们消停下来,赵文昌睁开眼睛,问道:“怎么?六位,接着说啊!”
为首的使者叫德川松秀,和德川家的家主德川家光是近亲,平日也是在倭国横着走的人物,他早就对赵文昌的态度相当不满了,他很不友善的回答道:“说完了!”
“哦!”赵文昌伸了一个懒腰,道:“说完了啊!好吧,今天就到这里吧!你们先回去养精蓄锐,明天我还在这里,听各位的高论。”
赵文昌说完,带着随从,准备离开。
见赵文昌要走,德川松秀上前拦住赵文昌,道:“赵桑,请留步,大家在一起商议事情,就我们几个说有什么用?你们为什么不表态?对于我们的条件,你们到底有什么意见?”
“没意见啊!”赵文昌摇了摇头,道:“我个人认为,你们说的话,很有道理。”
德川松秀大喜,问道:“那么,赵桑,你是不是同意了我们的意见?”
“我同意过什么?我什么也没有同意。”
赵文昌眉毛一挑,道:“德川君,请注意你的言辞,我只是觉得你们的话有道理,并没有同意你们所说的话。”
德川松秀不解的问道:“赵桑,这有什么差别吗?”
“差别大了去了!”赵文昌道,“我认为你们说的话有道理,是因为我也觉得这个条约的确是个不平等条约,但是你们想啊!我家侯爷辛辛苦苦把你们从倭国弄来,不就是为了和你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吗?若是签订平等条约,我家侯爷何必费那么大的劲?”
德川松秀等人大惊,合着自己说半天,全都白说了啊!别人明摆着吃定你,根本就没有平等谈判的意思。
德川松秀把赵文昌提供给他的条约扔在谈判桌上面,盛气凌人的问道:“赵桑,我们凭什么要签订这份不平等条约?”
赵文昌答道:“因为你们做错了事,既然做错了事,就必须接受惩罚,这份不平等条约,就是大明对你们倭国的惩罚。”
“那是井上川雄做的错事,与我们真个倭国何干?”德川松秀有些抓狂了。
赵文昌淡淡的说:“这个问题我已经阐述过了,第一,井上川雄是倭国人,他做错了事情,他的国家必须为他做过的错事付出代价;第二,井上川雄是明正天皇承认过的倭国武士,他的所作所为,代表的是整个倭国的武士阶层,我们大明完全有理由把他这种行为看成是倭国对我们大明的宣战。”
德川松秀气极,大呼:“打就打,谁怕谁啊!”
赵文昌针锋相对,道:“好啊!打就打啊!左悌门卫正闲着没事干呢!若是我们说出兵帮他干掉德川家,他肯定十分乐意接受我们的条件。”
德川家的六个使者都是一愣,他们倒是忘了左悌门卫这个疯子,左悌门卫不仅是个疯子,还是个无耻的疯子,为了得到大明的支持,他什么条件都敢答应,他出卖倭国的主权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
六个使者完全有理由相信,若是大明向左悌门卫保证,扶植他当倭国天皇,左悌门卫什么条件都可以答应大明。
大明这一招真是太阴险了,左悌门卫就是他们悬在德川幕府头顶的刀,只要他们愿意,随时都可以用这把刀把德川幕府大卸八块。
“赵桑,我只问你一句。”
突然,德川松秀冷静下来,严肃的问道:“是不是我们必须接受这些条件。”
赵文昌点点头,道:“是这样的。”
德川松秀冷哼一声,道:“赵桑,既然这样,我觉得我们已经没有谈下去的必要了,你们根本没有诚意。”
“随你怎么说!”
赵文昌耸耸肩,一副无所谓的样子,道:“德川君,我今天乏了,就不陪德川君闲扯了,告辞,来人啊!送使者们去下榻的地方休息。”
赵文昌的话音一落,一队虎威团的士兵立刻从外面涌进来,“保护”着德川松秀等人,去使者们住宿的驿站。
德川家使者一登上大明的土地,就有一队荷枪实弹虎威团的士兵随时跟着他们,名义上是保卫他们的安全,其实是在监控他们,不让他们乱跑,若是让他们和左悌门卫的使者碰上了,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德川松秀对大明这种行为感到很恼火,这分明就是软禁。
“赵桑!”
德川松秀黑着脸,道:“我们使者团,在国内带来了护卫,足以保卫你们的安全,不需要你们大明官兵的保护,所以,你还是让这些士兵去休息吧!”
“德川君,这你就不知道了吧!”赵文昌笑着说,“大明很多人,对你们倭人恨之入骨,恨不得吃你们的肉,喝你们的血,有大明官兵的保护,你们才能能高枕无忧。”
“不必了!”德川松秀一挥手,道:“赵桑,你把大明官兵撤走吧!出了什么事情我负责。”
“不行、不行!”赵文昌摇头,道:“我们大明是热情好客的国家,你们从倭国来,自然就是客人,我们作为主人,不能让客人有半点危险,所有安全隐患都必须在第一时间消除。”
赵文昌正义凛然的话让德川松秀的脸更黑了,他咆哮道:“你们这不是保护,是软禁!你们这种做法,根本不是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你们是一群强盗,你以为你这样就可以逼我们签订不平等条约吗?不能,我们倭国武士是不会惧怕威胁的……”
赵文昌淡然的笑了,道:“德川君,我们没有逼你,也没有威胁你,我们只是保护你们的安全而已,条约你们爱签不签。好了,我看德川君今天也累了,来人啊!把德川君一行人送入驿站休息吧!”
德川松秀带着不甘,恼怒,愤恨的心情,被一队虎威团士兵强行带走了。
接下来的几天,赵文昌天天和德川松秀扯皮,德川松秀打死不签条约,赵文昌打死不松口,双方就这样扯皮,从腊月二十三扯到腊月二十八,五天时间,谈判根本没有什么进展。
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双方还没有达成共识。
腊月二十九,赵文昌照例来到谈判地点,他现在很恼火,山东上上下下,衙门、学校、工厂都放假了,本来赵文昌此时应该在家里陪新娶的小妾,可是他此时却还得在寒冬中,和这群猥琐的倭国人扯皮。
德川松秀的心情也好不到哪里去,这些天,一天不如一天,明朝一天比一天逼得急,似乎他再不答应明朝的不平等条约,明朝就要立刻向倭国开战。
两个心情恼火的人,碰在一起还有什么结果,当然是火花四射,腊月二十九的谈判,一开始,便充满了火药味。
最后,赵文昌问德川松秀,是不是永远也不会签署这份条约,得到肯定回答之后,赵文昌立刻宣布停止谈判,同时宣布,此时大明和德川幕府已经进入了战争状态,大明将立即派兵进入倭国,协助左悌门卫赶走德川幕府。
赵文昌宣布完大明的态度,不待德川松秀有所反应,立刻带着随从走了,赵文昌走的时候,顺便带走了保护倭国使者安全的士兵。
这下德川松秀傻眼了,原本他以为赵文昌只是口头威胁,原来赵文昌是玩真的啊!看首发无广告请到
第七十六章、新政第二步,挣钱
德川松秀来的时候,家主德川家光千叮咛,万嘱咐,嘱咐他,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一定不要和大明撕破脸。
德川家光告诉德川松秀,为了德川家还能继续在倭国立足,德川幕府还能继续统治倭国,德川幕府不仅不能和大明撕破脸,还需要和大明搞好关系,最好是能争取大明向德川幕府出售各种战略物资,因为只有那样,德川幕府才有能力,把整天闹腾的左悌门卫镇压下去。
其实除了倭国明正天皇下嫁左悌门卫这个条件德川幕府不能接受,其余五个问题,都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不就是割地赔款吗?对于德川幕府来说,毫无压力。
割地,割的是其他诸侯的地,影响不到德川幕府;赔款,赔款的钱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倭国其他诸侯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