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叶剑英在关键时刻-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方面组织联合阵线,分化敌人,连续接见张作霖、段祺瑞等派来的代表,商洽联合征讨直系军阀的计划,以对付曹锟和吴佩孚;一方面调整粤军内部矛盾,与陈炯明几经会晤,劝其北伐,防备这个掌握军政实权的野心家在“后院点火”,颠覆广东的革命政权。在这种情况下,叶剑英作为大总统的一个干练随员,每天要承办的事情是很多的。他同参谋处的同志一起,无日无夜地搜集研究敌军、友军各方面的情报,整理谘文,上报大本营参谋部和大总统参阅,此外还要根据上峰的部署,随时完成各种复杂琐碎的事务。
。。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5)
一天,叶剑英和警卫团副官张国森出行,发现一个奇景:在几家不太显眼的商店门口挂着黑布帘子,门旁边贴着用红色纸剪贴的三个大字:“谈话处”。
“这是个什么去处?”
两个人说着,走进屋里,只见烟雾缭绕,一股鸦片烟味扑面而来。在一排排的床铺上横七竖八地躺着一群烟客。原来这里是大烟馆。这是军政府早已明令禁止的。两人细问,原来这个烟馆竟是一个滇军团长开的。叶剑英掏出笔记本记下姓名,便同张国森转身离去。
第二天一早,叶剑英来到参谋总长李烈钧办公室,向李烈钧报告了近几日在桂林的所见所闻,提出两点建议:
一、按照大总统颁布的《严禁鸦片令》,对鸦片烟严格执行“禁种”、“禁吸”、“禁运”法令,立即关闭各军办的烟馆“谈话处”,并对主办人追究刑事处分;
二、借鉴邓参谋长在广州整训第一师的办法,对各路军队进行整饬,使官兵明确革命职责,提高素质,否则就不能统一步调,进行北伐。
李烈钧对叶剑英的两点建议很感兴趣,随即召来副官,要他通知宪兵队立即查禁关闭桂林市的“谈话处”,滇军那个开烟馆的团长要撤职法办。接着,他告诉叶剑英,大本营正在根据大总统的指令,研究对各省的军队进行整军的问题,然后以命令的口吻说:“听说你在邓铿一师参加整军很有经验,要利用这些经验参加桂林的整军,回去准备准备吧!”叶剑英遵命告退。
孙中山根据数十年革命几起几落的沉痛教训,深深感到,要想革命非有革命的武装不可,但是怎样才能使各系各派的旧军队变成革命武装呢?经过研究,决定采取三种办法:第一,将各省军队团长以上官佐集中到大本营,由孙中山亲自训导;第二,对下级军官举办军官教导团,分批轮训;第三,对各个连队普遍进行三民主义教育,加以整训。
叶剑英被分配到军官教导团,担任少校教官。
1921年12月10日在王城大礼堂里,上千名北伐军的团长、旅长、师长和更高级的官佐们,全神贯注地听孙大总统的演讲。题目是《军人精神教育》,已经连续讲了三堂课。叶剑英每次必到,像个虔诚的教徒,毕恭毕敬,认真仔细地听课,记了一大摞笔记。他白天听讲,晚上整理笔记,写出心得。27年之后他在《忆孙先生在桂林》一文中写道:
“受过孙先生亲口教诲的人们,在当时也许有些人不十分了解孙先生精神训话的全部真义,在今天看来,特别是十多年来,不断的在革命斗争中工作的同志,自然会深深地知道孙先生的大仁、大智、大勇,已成为努力于民族解放、民主自由、民生幸福,创造新中国的人民所朝夕奉行不倦的真理了。”
在王城附近的一所学校里,大本营举办的军官教导团开课了。叶剑英分工担任精神教育的讲授。他根据孙中山给团长以上官佐的演说,针对初级军官的水平和特点,编写了一本教材,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
首先,讲到革命军人须有革命主义(即三民主义)、革命精神。军人革命精神三要素为智、仁、勇。军人之“智”:一要能别是非,二要能明利害,三要能识时势,四要能知彼己。他引用孙中山的话说,智何自生?由于天生者,由于力学者,由于经验者。谚云:“不经一事,不长事智。”讲到“仁”时,叶剑英说,仁有“救世”、“救人”、“救国”三者,其性质皆为博爱。军人以救国救民为目的,有救国救民之责任。“勇”者,一往无前、临事不避之谓也。叶剑英阐发孙中山先生关于“勇”的定义,概括为“不怕”二字。有发狂之勇,有血气之勇,有无知之勇。这是小勇,而非大勇,而军人之勇,是在夫成仁取义、为世界上之大勇。此即为有主义、有目的、有知识之大勇,所以异乎游勇之勇,而为真正军人之勇。最后讲到,讲军人责任、军人之决心。叶剑英鼓动大家说,诸君此次随孙大总统出发,从事革命事业,就要有改造国家的责任感和为国捐躯的誓死决心。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6)
叶剑英在讲授这些课程时,善于用典,联系现实,举例生动,通俗明白,深受学员欢迎。
在军官教导团,叶剑英放开施展才干,大有用武之地。他把自己对孙文学说的领会,和在云南讲武堂学得的军事知识,全部用来浇灌在这块整军练武的园地上,使其开出灿烂的北伐之花。
护送大总统返粤,在陈炯明发动兵变、
加害孙中山的关键时刻,迎接大总统登舰避难
军官教导团还未结束,新的使命又来到叶剑英面前。
当时筹备北伐兵运紧张。抚河上航行的船舶,来往频繁。孙中山以陆海空大元帅名义,下令陈策任抚河航务管理局局长。任命叶剑英为护航第二营长。
1922年春节刚过,桂林王城中敲响了北伐的战鼓。2月3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发布动员令,命令各军分两路出师北伐。先锋部队很快进入了湖南境内。但是,早已从广西返回广东的陈炯明,阳奉阴违,千方百计破坏北伐,迟迟不接济军饷,使北伐失去后方支援。他还秘密联络一些军阀头子,给北伐设置种种障碍。
4月中旬,孙中山在江防舰队护卫下,由桂林沿西江顺流直下梧州。
叶剑英率部担任护航,保卫大总统乘舰从梧州经肇庆、三水到达广州。随后驻扎在天字码头附近,继续整训。孙中山返回广州后,即派温树德、陈策接管驻黄埔北洋舰队,并扩充海军陆战队。任命陈策为海军陆战队司令、海防司令,叶剑英受命为海军陆战队营长。
5月4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政府大总统名义下令###北京政府首脑徐世昌,以除民贼。6日,孙中山离开广州,亲赴韶关督师。北伐军兵分三路,向江西进击,连战皆捷,迅速攻克赣州,威逼南昌。但就在这时,大本营得到陈炯明有意叛变的情报,6月1日,孙中山从韶关乘火车紧急返回广州总统府。
陈炯明听说孙中山从韶关回来坐镇广州,便策划加害孙中山的阴谋。
孙中山回到广州后还是一心想争取陈炯明,让廖仲恺筹款补交陈军欠饷,派夫人宋庆龄前往白云山郑仙祠,到陈炯明部将叶举住处劳军,并设宴召请陈军将领晓以大义,但叶举等托词不来,竟要求孙中山辞职,并秘密召开军事会议,部署叛乱。陈炯明还扣留了前去惠州进行谈判的廖仲恺,决意叛变。
一场蓄谋已久的反革命军事政变终于爆发了!
6月16日清晨二时,叶举先在全城密布岗哨,断绝交通,占领各要害机关,同时以4000人围攻观音山前的总统府和孙中山住所越秀楼。越秀楼通街道的架空栈桥已被叛军控制,越秀楼的左右的文澜阁、振武楼也为叛军占领。枪声四起,火光冲天。当时总统的卫队只有50人,死命抵抗。情况相当危急,孙中山命令副官马湘和黄惠龙迅速送宋庆龄从后门出走,到天字码头海防司令部去找陈策,让他安排到舰上暂时避难。宋庆龄执意不肯,劝孙中山先走。孙中山决意坚持职守。二人争执不下。这时炮弹接连在院内爆炸,掀起了巨大的气浪,震耳欲聋。秘书林植勉和参军林树巍不顾一切,强架着孙中山,走出越秀楼,冲出叛军的包围,向长堤天字码头奔去。
枪声四起,陈炯明叛军到处烧杀抢掠,五羊城一片混乱。
当时,驻守在天字码头附近的海军陆战队打退了几股叛军的袭扰,还弄不清叛军作乱攻击的目标。叶剑英凭着自己学过炮兵的经验,判断出炮弹的落点在总统府方向,十分焦虑。他到海防司令部去见陈策司令,得知通往总统府的电话早就断了,情况不明。陈策急得团团转。于是他和陈策商量决定派人去接应孙大总统。陈策下令派出几个小分队,从几个方向向总统府搜索前进,寻找孙中山下落,同时命叶剑英亲自带一个连守在码头岸边,随时接应孙中山和夫人登上宝璧舰。
市区内枪炮声越来越紧,浓烟滚滚。叶剑英眼望着总统府的方向,时刻挂记着孙中山先生的安危。过了一会儿,只见几个人护卫着乔装打扮的孙中山走了过来。他迎上前去,护送孙中山一行数人,乘小艇登上停泊江中的宝璧舰。陈策和全体水兵远远望见孙中山先生脱险出来,又惊又喜。待他踏上舰来,列队向大总统致敬,热烈欢迎,亲切问候。孙中山十分感激众官兵,一一握手寒暄,然后要来纸笔以大总统孙文名义草拟第一号公告: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7)
“陈炯明公开叛乱,炮轰总统府,罪大恶极。北伐军及驻穗各军火速奋起平叛戡乱!”
宝璧舰是广东舰队较早较老的一艘内河浅水军舰。比起北洋海军舰队其他的大舰,则不够雄厚,不宜于防守。因此,在海军司令温树德等建议下,孙中山决定移驻更大更安全的军舰。16日下午,陈策和叶剑英等护送孙中山转登永翔舰。第二天,又改乘永丰舰。
永丰舰即是中国近代海军史上一艘赫赫有名的炮舰。此舰吨位大,钢板厚,火力强,速度快,既便于指挥进攻,又利于安全退守。后改为中山舰(抗战时期沉没,1997年被打捞出水)。除此之外,当时江防舰队还有其他军舰和鱼雷艇等十余艘舰只。
叶剑英率海军陆战队官兵驻守珠江岸边,巡逻放哨,监视敌人。
叛军获悉孙中山转移到永丰舰上避难,便向珠江口岸大举进攻,包抄叶剑英营,展开激烈战斗。孙中山命海防司令陈策派五艘军舰前去接应他们到黄埔。叶剑英带部分官兵登上宝璧舰,不久因保卫大总统有功,升任大本营中校参谋。
指挥宝璧舰,首战珠江白鹅潭
孙中山在永丰舰上,召集海军司令温树备、海防司令陈策以及各舰队长官到舰上来开会,决定亲率海军各舰讨逆炮击省城叛军,“以保正义之不屈,政府威信之犹在”。他以大总统名义,召来广州卫戍司令魏邦平,严令他迅速收复广州防地,并集中全部兵力到大沙头一带,策应海军,夹击叛军。但魏邦平早怀二心,回去后即向叛军告密。叛将叶举随后迅速调集多门大炮,部署在珠江西岸,准备还击。孙中山闻讯后,决定先发制人,立即下令各舰做好准备,向白鹅潭进发。
珠江在白鹅潭分流,形成辽阔的深潭。这里烟波浩淼,是珠江流经广州最宽和水位最深的江面,可停泊三千多吨的舰船。自从鸦片战争以后,一直被帝国主义控制着,成为外国舰只横冲直撞的港湾。
17日下午1时,永丰舰的舰桅上徐徐升起司令旗号,向各舰打出起航讯号,孙中山大元帅率领永丰、永翔、楚豫、豫章、同安、宝璧、广玉等七舰,摆开一字鱼贯阵,浩浩荡荡,乘风破浪,从黄埔出发,挺进白鹅潭。
叶剑英在宝璧舰上,同舰长李芳及全体官兵向永丰旗舰发出致敬的讯号。他和炮手们一起操炮、瞄准,做好一切炮击的准备。
舰队接近白鹅潭,孙中山当即下令各舰对准大沙头、白云山、沙河、观音山、五层楼等叛军驻地,开炮轰击。一时炮声隆隆,火光四射。叶剑英指挥宝璧舰炮手对准观音山据点,猛烈开炮。观音山头烈焰四起,叛军纷纷弃枪潜逃。但占据瘦狗岭一带的敌军利用有利地形,向舰队连连发炮还击。几发炮弹,飞入各舰。永丰舰目标大,距离又近,首先被击中一炮。宝璧舰跟在后面,两舷也挨了2发炮弹,甲板顿时起火。叶剑英和舰长李芳坚定立在甲板上,从容指挥,向叛军继续还击,舰艇冒着炮火前进。
两军激战一个多小时,在陆地上的魏邦平部队却违抗大元帅的命令,迟迟不动,不予配合,以至叛军遭到海军炮击后仍能集中炮火猛攻军舰。在炮弹轰鸣、军舰颠簸的危境中,孙中山坚毅镇定,下令各舰继续炮击沿岸叛军。
战斗持续到深夜。白鹅潭江面枪炮轰鸣,如同白昼。宝璧舰紧紧尾随旗舰,保卫孙中山的安全。这时,有一小股叛军集中在岸边用炮火偷袭永丰舰。叶剑英发现后,立即率领士兵乘坐小艇,悄悄离开宝璧舰,靠近这股叛军,突然发起进攻,将其击溃,然后,率士兵回舰,严密监视敌人,护卫旗舰不遭袭扰。
第二天,战火未息。孙中山感到孤军无援,难以为继,遂率各舰队返回黄埔。电令李烈钧、许崇智等入赣北伐军迅速班师返粤,讨平叛逆。
这时,陈炯明从惠州“班师”广州,在长堤探花酒家举行庆功会,犒赏三军,同时,大搞两面派,向孙中山申诉“苦衷”,说什么“恳请开示一途”,“免至相戕,保全人道,以召天和”,云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8)
这里有两件事情须作交代:一件是宋庆龄夫人从广州脱险中流产,辗转赶来与孙中山会合,孙中山考虑战事危急,坚令其离去,不得已转道赴上海。第二件,早已辞职回乡的蒋介石经孙中山几次电邀,于6月25日从上海启程赴广州,到永丰舰上参加平叛战斗,协助孙大元帅参与作战指挥。
英勇出击,再战白鹅潭
白鹅潭首战之后,叛军首领陈炯明坐镇白云山粤军总指挥部,命令叶举、熊略加强江边防守,封锁口岸,派兵攻占虎门要塞、长洲、沙角等处炮台,用炮台上的大口径岸炮不断轰击停泊黄埔的海军舰队和江防舰队,同时致电洛阳的军阀吴佩孚报捷,约其派兵急袭北伐军的后续部队,牵制和破坏许崇智回师入粤的军事行动。
孙中山率领舰队处境危难:陈炯明叛军占领并控制了整个广州;北伐军远去江西,回师讨贼无望;魏邦平、温树德不听指挥,虎门要塞已被敌军所控制;其他的沙角、威远、长洲、车歪等要塞炮台也相继落入叛军手中。
叶剑英临危不惧,以高昂的斗志护卫着大总统,时刻准备战斗。
这时鱼珠炮台的叛军竟发来最后通牒,要孙中山的海军各舰于午夜以前退出黄埔,否则即施攻击。“两军相交,退者先败”。孙中山决定转败为胜,主动出击,下令海军向鱼珠、牛山炮台射击,又命海军陆战队由海军掩护渡江,同时进攻鱼珠、牛山两炮台,以便重新控制虎门要塞,打开出海大门。叶剑英奉命率领士兵迅速出击。各舰炮火一时齐发,打得炮台叛军措手不及。但是这时被陈炯明用26万元巨款收买的海军司令温树德,居然于7月8日率领海圻、海珠等全国最大的几艘主力舰离开黄埔,公开叛变投敌。紧接着,驻守长洲炮台的海军陆战队司令孙祥夫叛变,继虎门要塞失守之后,长洲炮台又落于敌手。
战局险恶。孙中山召集各舰长商议,决定再次大战白鹅潭,等待北伐军回师平叛。7月10日凌晨,孙中山亲率舰队启航,发起攻击。车歪炮台上叛军发现舰队后,立即开炮,弹如雨下。舰队破浪前进,勇敢还击,炮声轰鸣,水柱冲天。永丰舰连中数弹,死伤多人,孙中山被军官们扶入室内,幸免于难。宝璧舰因为排在后尾,前面军舰冲过后,敌炮火集中而来,突然一发炮弹击中左舷舰旁,舰身剧烈摇摆,海水骤然侵入。叶剑英见此情景,立即协助舰长李芳指挥水兵们有秩序地救火排水,稳住军心,他沉着应战,亲自操炮射击,炮弹打光了,就操起一挺机枪和士兵们一起向敌人开火,且战且进。直到中午时分,舰身带着累累弹痕,终于冲过了车歪险区,跟随永丰舰再次挺进白鹅潭。
陈炯明叛变后,在广东纵兵抢掠,广大人民群众恨之入骨,激起了极大义愤,纷纷表示反对和声讨。为了壮大讨逆声势,叶剑英找到已升任警卫团机关枪连连长的老同学张国森,趁夜进到了广州市,秘密串联。在夜幕的掩护下,邀集旅粤的云南讲武堂华侨同学曾其清、曾俊伟等十余人商讨,再次到小马站曾家祠秘密###,通电声讨陈炯明。叶剑英亲自起草了电文:“陈逆竞存,粤土自私,包藏祸心,阻挠北伐。假联省自治之名,行军阀割据之实。复敢称兵叛乱,袭击孙大总统。贼兵所至,奸杀抢掠。同学诸君等誓为前驱,歼灭逆贼……”
这封电文由张国森带经香港发出,港澳和华侨各埠报纸,均予登载,引起了广泛的反响。纷纷发电,拥护孙中山###陈炯明。
孙中山的舰队挺进白鹅潭,在芳村附近的江面下锚,稍事休整。但是前方传来的北伐军的消息,忽胜忽败,令人担忧,而陈炯明、叶举等在陆上对舰队层层封锁,造成给养困难,同时不断派人收买瓦解各舰官兵,施放水雷、鱼雷,袭扰永丰等舰,多次密谋加害孙中山。
白鹅潭上空布满阴云,水下时不时响起水雷爆炸声,各舰安全受到威胁。叶剑英这时虽然已新任大本营参谋,仍然兼管着海军陆战队。他奉陈策命令,率领宝璧舰水兵和部分海军陆战队人员担任巡逻侦察任务。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9)
战局急转直下。7月上旬,孙中山的北伐军迭次失利,从前线退却。孙中山盼望回师讨逆的愿望落空,遂决定离粤赴沪。8月9日,乘炮舰转道香港去上海。
在孙中山广州蒙难55天的日子里,叶剑英作为孙中山的追随者,赤胆忠心,率领士兵保卫着这位民主革命伟大领袖。孙中山矢志革命,临危不惧,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高尚品德,使他终生难忘。多年后,他回忆这段战斗经历,写道:“作为一个军人,应该记取的还有中山先生在革命战争中表现的大无畏精神。1922年陈炯明公开叛变后,中山先生登上了永丰舰。我那时是海军陆战队的营长……当时有许多人劝中山先生不要冒险,可是中山先生意志非常坚决,并说:‘这一次戡乱,我准备以元首殉国。’”
孙中山离开广州后,陈炯明勒令海军舰队官兵缴械,与孙中山脱离关系。原来依附于孙中山的舰队已无法维持独立局面,官兵纷纷离散。叶剑英十分痛恨陈炯明的所作所为,决定离开舰只,暂避香港,谋革命出路。叶剑英化装到了香港,同粤军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的同志一起,四处奔走,揭露陈炯明叛变真相,宣扬孙中山坚持平叛的革命行动,同时征募义捐,筹措军饷,支援北伐军继续讨逆。他和张国森等给海外各埠云南讲武堂同学写信求援,又向海外华侨各团体,包括各商会、各学校、各工会等以华侨陆军学生救国会名义,发出类似内容的函电。信到之日,纷纷响应。一笔笔义捐巨款由海外寄至香港,对北伐军的重新组建和作战,起到了很大的支援作用。
蒋介石在《孙大总统广州蒙难日虻》中追记17日挺进白鹅潭战斗,写道:
“17日,辰刻,外交总长伍廷芳及卫戍总司令魏邦平来舰,晋谒总统,商议招讨事宜。自伍部长离舰后,总统即率永丰、永翔、楚豫、豫章、同安、广玉、宝璧各舰出动,由黄埔经过车歪炮台,驶至白鹅潭,乃命各舰对大沙头、白云山、沙河、观音山、五层楼等处之叛军发炮射击。各叛军闻声落胆,皆纷纷弃械逃遁。各舰乃沿长堤,向东前进,照指定目标炮击,故人民之于是役,损伤甚微,而叛军死于炮火者,约数百人。当时因陆上部队,不能如期发动,故炮击后,叛军乃得溃而复聚,其乱卒不克平。各舰乃经中流砥柱炮台,回到黄埔,会议第二次进剿之计。”
从蒋介石的这段记述中可以想见挺进白鹅潭战况之激烈。
对于挺进白鹅潭之役,叶剑英印象颇深,曾经多次谈到:孙中山大元帅亲自指挥平叛战斗失利的重要原因是内部不纯:海军总司令在关键时刻叛变投敌。这是孙中山建军史上的一个重要教训。
大战言岭关,连战皆捷,受到孙中山嘉勉
北伐军得到香港和各地的支援,士气大振,1922年10月12日,许崇智部打垮了军阀李厚基,攻克福州,革命局势再度面临转机。
此时,避居上海的孙中山一面派廖仲恺等赴闽慰劳北伐军,一面将北伐军改名为讨贼军,任命许崇智为东路讨贼军总司令,蒋介石为总司令部参谋长。叶剑英听到这个消息,深受鼓舞,立即从香港动身赴福州,投奔讨贼军,被委任为总部参谋。东路讨贼军第八旅旅长张民达,久闻叶剑英胸有文韬武略,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就向许崇智请求要他来当该旅的参谋长。叶剑英欣然上任。
1923年春,孙中山以大元帅名义统率东西路讨贼军数万之众,###陈炯明,陈被迫通电下野,但并不甘心失败,率残部叶举、熊略、杨坤如、林虎等部数万之众,退守东江、惠州一带,保存实力,伺机东山再起,随时准备打回广州。
因此,孙中山指令许崇智率东路讨贼军迅速肃清东江陈炯明叛军。
2月1日,许崇智率八个旅自福州、泉州分路入粤。张民达、叶剑英率部经南靖、龙岸、上杭向广东大埔推进。一向狡黠阴险的陈炯明,看到大军压境,便放出烟幕,唆使林虎、洪兆麟等假意投诚,主动让出潮汕。同时,秘密部署部队准备突袭东路讨贼军。许崇智信以为实,毫无戒备,率部长驱直入汕头,受到重大损失。许崇智不得已下令放弃潮州、汕头,率部向揭阳退却,又遇到来自赣边南下的林虎部的阻击,大战于揭阳附近的言岭关。结果兵败,言岭关失守,敌军进逼揭阳城。
。 想看书来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10)
言岭关,是南岭梁山山脉高峰上的一道险关,雄跨南北峰脊,威慑云深要道,是从丰顺到揭阳必经之地,山石陡峭,壁垒森严,地势险峻,易守难攻。叶剑英听到言岭关失守,遂即请命,率第八旅开抵关前,准备反攻。
在广州疗养的张民达师长闻讯抱病返回前线督战。两军摆开阵势,敌人居高临下,利用有利地形反击,弹如雨下。第十三团先头部队伤亡惨重。张民达、叶剑英见势,命令停止进攻,急调十六团上来,重新部署三个营的兵力,命令机关枪营营长宋绍殷将机枪配备给三个加强连。选择敌军防守薄弱的崎岖山道,从不同方向迂回进攻。叶剑英又命令炮兵连长王逸珊,迅速测定距离,选好目标,亲自指挥向山上敌人固守的据点,连续开炮。在猛烈炮火的掩护下,步兵发起梯次冲击,终于挫敌破关,夺回了言岭要地。守关的敌人大部投降,少数狼狈逃窜,叛将刘志陆险些被擒。这就是当时在粤军中转败为胜、名震一时的言岭关大战。这一仗胜败关系到粤军全军安危。张民达、叶剑英由于打了这场硬仗,威名远扬。许崇智很佩服这两个年轻指挥官的智慧和胆识,亲自召见,并要为他们请功。叶剑英则谦虚归功于张师长指挥得力和全体官兵勇敢冲杀。
第八旅攻克言岭关以后,乘胜追击,沿老隆、河源前进,直捣“陈家军”老巢惠州。这时敌军熊略部增援惠州,第八旅迎头痛击,进占三栋、永湖。敌军退至白芒花一带,准备趁张旅立足未稳,于次晨拂晓集中兵力发起突然袭击。叶剑英侦得敌情后,建议师长张民达命令部队轻装,当夜偷袭敌营。部队冒着倾盆大雨,神不知鬼不觉地摸到敌军阵地,突然枪炮齐发,打得敌兵蒙头转向,四散逃走,又赶上前面河水暴涨,断敌退路。纷纷缴枪投降,俘获3000余人,缴枪1000余支。大本营表彰此役胜利。孙中山于7月《复邓演达函》中写道:“敌人来援惠州之军已被张民达完全击灭,我宜乘胜速下惠、潮,则广东从此可靠太平,而北敌亦不敢再犯广东矣!”
陈炯明退守惠州,调集叛军,出击并进窥广州。8月23日,孙中山迁大本营于石龙,亲自督师东征,命许崇智为中路指挥率部驻守博罗。
叛军总指挥叶举趁孙中山东征军立足未稳之机,集中5000人,先行袭击围困博罗。许崇智本部坚守十余日,伤亡惨重,粮尽弹绝,危城告急。孙中山急命第八旅前去解围。张、叶接到命令后,分析敌情,决定采取“围魏救赵”的办法,命第十三团团长谭曙卿率全团猛攻叛军后方据点平山,乘胜占领淡水镇,威逼惠州。叛军只好从博罗分兵增援惠州。博罗守军乘机突围出击,叛军败退,博罗之围遂解。接着,乘胜追击,配合友军,于10月3日攻取博罗以北的重镇河源,截断了困守惠州之敌的水上交通。
张民达、叶剑英在参加围攻惠州战役中日夜奔驰,历时半载,打了许多苦仗硬仗恶仗,击溃敌人数次进攻,受到许崇智的嘉许,报请大元帅给张民达师长记大功两次。但是,各路讨贼军心怀异志。滇、桂军无心恋战,不但不积极进攻惠州,反而在叛军攻击下,节节败退。致使孙中山大本营又不得不从石龙移设于石滩车站。11月12日,叛军攻占石龙,石龙滇军、桂军纷纷向石滩退却,溃兵如潮。西路讨贼军总指挥刘震寰无法制止,也只好退走。这时,惟有张民达、叶剑英的第八旅和少数部队抵挡敌军,紧紧保卫着大本营。叶剑英告谕八旅官兵说:“我们无论如何要稳住阵脚,誓死保卫大元帅!”孙中山看到情况危急,亲自出面阻止败兵退却。他在石滩车站上竖起一面大旗,上面亲笔书写八个大字“我在石滩,退者枪毙!”当时滇、桂军有些官兵不听命令,竟向孙中山乘坐的专车开枪,企图夺路而走。孙中山镇定自若,一直坚持不动。在这种混乱的情况下,张民达、叶剑英指挥部队一方面阻止溃军,保卫孙中山,一方面继续抗击叛军,且战且走,保护孙中山安全返回广州。
在中国连年战乱的年代(11)
经过这次战斗,叶剑英感触颇深,后来回忆说:“那次打了个败仗,从博罗退到惠阳,后来一直退到广州近郊,退了几百里。孙中山亲自督战,他的座车停在桥上,车上的玻璃窗都被打破了。情况十分混乱。但孙中山先生仍坚持督师不后退,最后左右参军假传命令,叫司机把专车开走,悄悄退回。从这件事情上,说明了中山先生为了革命事业,丝毫不顾及个人生死的英勇精神。”
第八旅从进军福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