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称职的兽医-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豢季鸵耘┮滴拿魑涮厣V厥优┮担悠湮缁岵聘恢础ⅰ氨疽怠保硪环矫媲崾由桃担淇醋鳌澳┮怠保髡拧扒勘疽帜薄ⅰ爸嘏┮稚獭薄6庵种泄车闹嘏┣嵘趟枷牒驼咧髡牛牒Mㄊ贝厥由桃档淖饔茫分鸷M饷骋椎某绷魑抟墒悄掀湓逼湔薜摹5乩泶蠓⑾忠院蠓缑椅髋返木弥傅妓枷胧侵厣讨饕澹髦饕胶9椅薏磺康魃唐妨魍ê凸蠼鹗舻氖淙攵杂诠腋磺康闹匾庖澹薏挥霉艺ǖ牧α炕С稚桃档姆⒄梗罅ν菩泻M饷骋住F咸蜒廊撕臀靼嘌廊说闹趁竦孛骋住⒑衫既说摹昂I下沓捣颉笔贝约坝⒐恕叭詹宦涞酃钡慕ⅲ际窃谥厣讨饕逅枷牒凸艺呦峦贫鹄吹摹V泄拿髑辶酱饨ㄍ醭谡庋桓鍪贝慈栽诟叱扒勘疽帜钡闹嘏┣嵘汤系鳎比徊豢赡苤竿鞘敌泄睦倘俗叱龉诺搅衫暮Q笊先ヒ淮程煜碌幕暮M饷骋渍摺3蚀兄泄幕币菜闶谴舐焦业囊辉保浜>⒋锊还彩侵饕朔婪顿凉灾喂砟罴负鹾椭泄谎匀徊焕斫馕艺庋奶岢I厦骋椎脑颉�
反正说也是和他们说不通,只好做了,希望我的这种实际行动,和行动背后所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能推动海外贸易的发展。
第四卷 披荆斩棘 第十九章 心计
朝鲜海军的这种大变动牵动了整个朝鲜社会,对海军的强大这是每个朝鲜人的骄傲,现在所有的人都在谈论子龙号,这艘当世的最大的战舰。子龙号是去年我在邓家就已经敲定的名称,朝鲜军民对此没有什么意见,邓子龙当年为朝鲜抗倭而牺牲,战船以他的名字命名无可厚非,何况整个建造的过程中邓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由木材到工匠几乎邓家都倾力相助。邓希晨成为舰长更是顺理成章,当子龙号下水后进行例行的试航时更是在朝鲜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凡是子龙号所经过的港口无不迎来众多百姓的追捧,当邓希晨带同他的船员出现在船舷上时,更是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他高大挺拔的身躯,坚毅而又帅气的面孔成了朝鲜朝鲜无数女性的偶像和少女的择偶标准。
这也间接的导致了参军的热潮,很多朝鲜青年都为能有机会到子龙号上服役而跃跃欲试,能做这样的将军的部下是每个年轻人的骄傲,同时也成了一种资本,在无知少女面前炫耀的资本。现在只要这些水手上岸提起自己是子龙号上的水兵,都会引来众人的侧目。
当邓希晨拖着疲惫的身体再次接待完那些仰慕他的少女少妇后走进了船舱,向我抱怨道:
“大哥,以后这事还是你做吧,我可再也不干了,真是累死我了。”
“哈哈,希晨,这事我可做不来,那些大姑娘小媳妇要看的可不是我,而是你大名鼎鼎的邓希晨邓将军,我要去还不把她们吓跑了!”我调笑道。为了配合这次试航和扩大海军的影响,威慑某些别有用心的人我带着众女和邓希晨一起上了子龙号,同来的还有柳如是,她是跟随邓希晨一起到朝鲜安胎的,三个怀孕的女人碰在一起整天谈论的都是孩子。在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刻我正躺在甲板上的躺椅上晒太阳,春天的太阳是那么温暖和煦,让我懒洋洋的不愿意动。其实这次上舰还有一个目的,子龙号试航的行程选择的是环绕整个朝鲜半岛,我也想趁机考察朝鲜周边,这个摄政王作了小半年,朝鲜很多地方还没去,也不是很了解。选择交通工具自然没有比子龙号更好的了,这艘巨无霸在海面上航行十分平稳,除非大的风浪否则很难有晕船的感觉。
众女都不愿意离开我,于是也趁着这个机会出来散散心。
“就是,希晨,你大哥他可上不得台面,他若是去了,哪还会有人来参加海军,你就辛苦些吧,看你多受欢迎啊!若是他和你一样早就乐不得的去呢,肯定都不愿意回来!”海兰珠在一旁笑道,阳光下她的笑容是那样的甜美,只是话不中我听。
“说什么呢,哪有老婆嫌老公不好的。小心晚上我收拾你!”我向海兰珠威胁道。
“哎呦,我好害怕啊,老公听说你晚上要收拾我,那好啊,要收拾你连咱家葛玲也一起收拾吧!”说着挺起她微微隆起的肚子,让我没有办法,众人都哈哈大笑。
“我说,如是妹子,你就不怕希晨成天这样抛头露面,早晚让哪家的姑娘给勾引去!”阿巴亥凑趣道。
“勾引就勾引吧,我才不稀罕呢!”柳如是一幅不在意的样子,让在旁边听她说话的邓希晨大没面子,再次惹来众人的笑声。
“真热闹啊,各位好久不见,你们说什么这么热闹啊!”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来的正是多尔衮,此时船已经到了江原道,按照约定多尔衮上船来见我,阿巴亥看见自己儿子,多少有些不好意思,脸上通红,多尔衮饶有深意的打量了一下阿巴亥,还特意在她的腹部停留了一会,这让阿巴亥更加羞愧了,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来,来,来,我们进仓去说,我还正想算日子你也差不多该到了呢!”我向多尔衮打招呼道,这次约见是我特意安排的,带着多尔衮和邓希晨进了我的船舱,我将门关上,向多尔衮问道:
“都安排好了么?”
“安照先生的意思都安排好了,只等先生一声令下,我们就可以行动了!”多尔衮回答道。他这比年前我看到他时更加沉稳了,邓希晨不明所以,更不晓得我们说什么,整个是云山雾罩的。
“博木博果尔找到了么?”我接着问道,邓希晨瞪着双眼睛一个劲地看着我,不知道我到底说什么,我做了一个让他不要着急的手势。
“找到了,我已经和他谈妥条件,帮助他统一东海女真,但是前提是必须归顺我们,他同意了!”多尔衮回答道。
“也由不得他不同意!”我冷笑道,“博木博果手下还有多少人?”我接着问道。
“不到三千人,我找到时很多人都还带着伤,我已经让军医给他们治疗了,现在这些人都可以战斗了。”多尔衮办事果然干练,我交代他的事都作的很好。
“看来我们还真得出点血,那就支援他一万的人马吧,不过要和博木博果尔讲好,这一万人马所需的军饷和粮草都要他来拿,战士作战牺牲的抚恤也要拿,我们这可是帮他夺回地盘。这点含糊不得,他若是现在没有可以用将来他土地上的出产来偿还。总之是不允许赖账,否则我能帮他打回来,也能像皇太极一样将他赶走。”邓希晨用更加怪异的眼光看着我,仿佛不认识我一般。
“希晨,你不要奇怪,不是我贪婪,这实在是他们应该的,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想要有获得就要有付出。你也要记住当兄长的这句话,否则将来是要吃亏的。”邓希晨连忙点头,表示受教,他知道从我这里学去的东西虽然不一定好听,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是很管用的,多尔衮更是仔细倾听,不断的点头。
“好了,说说皇太极那边的情况吧,他派谁镇守东海女真各部?”我问道。
“是霸奇兰手底下有三千的人马,加上东海女真原部,不到一万,原本他们是有不少人的,可是宁安道一战被我们俘获了不少,所以他们现在可以抽调的兵力就剩下差不多这些了!”多尔衮对情报工作做的很详细,这点我从不怀疑,尤其是女真内部的情报,有她老妈阿巴亥的帮助我才不信他会做不好呢!对于这个便宜儿子的能力我还是很看好的。
“我看这样吧,从被俘的女真人中挑选一些煽动力强的,战前放回去,让他们告诉自己族人投降可以宽大处理,既往不咎,若是抗拒的话,别怪我们不客气!”这政工工作还是要好好做的,做好了效果会很不一般的。
“是,一切都依先生的,倒时先生也参加么?”多尔衮问道。
“不,我就不去了,这些事由你全权负责吧!”说了半天,邓希晨只是隐隐觉得这事和博木博果尔还有东海女真有关,可到底是怎么回事,什么阴谋他还是摸不清。我和多尔衮仿佛是在说暗语一样。见他在那里丈二金刚摸不到头脑,我耐心的给邓希晨解释道:
“希晨,你有所不知,这个计划我们已经策划很久了,从打去年宁安道一战后就在策划,我们不能被动的挨打,而是应该主动出击。所以有了这个策反计划,目的就是让皇太极顾此失彼,削弱他在朝鲜北部的势力,所以我们选择了当初和皇太极对抗的索伦部的博木博果,希望他能削弱皇太极在北方的影响。”
林丹汗的败退和黑龙江流域原始驻民的没落,使得这一区域成了真空,名义上皇太极控制着这一区域,可是实际上他仅有霸奇兰的三千人马在这里驻扎,这让我十分垂涎。要知道这里正是昔日的北大荒而后来成了北大仓,此处地利肥厚,是世界上仅有的三个黑土层之一。黑土层意味着什么,意味源源不断地粮食,意味着大豆和高粱,就是水稻一年也能收获一次,还有玉米等等丰厚的物产,能不让我眼馋么。随着中原移民的越来越多,朝鲜本来就不富饶的土地越来越难养活这么多人,当地驻民和移民的矛盾会越来越激化,所以在此之前我必须谋求一块新的土地。世居于此的东海女真正是最好的选择,于是借着博木博果尔恢复族权的名义,我将“罪恶”的黑手伸向了这里。
邓希晨恍然大悟,可是对于皇太极的反应他还是很担心的。
“大哥,如此一来我们不就会直接和皇太极接壤了么,这样会不会很危险呢?”邓希晨考虑的不是不对,这也是我担心的,可是这块土地实在是太诱人了。
“不要紧,量他也不能把我怎么样,袁崇焕这刻恐怕是不会让他消停的。还有你船上的大炮要卸下来一部分支援多尔衮,回到平壤后我再给你换装射程更远的。”
“那真是太好了!”邓希晨和多尔衮一起高兴的叫了起来。多尔衮一上船就留意到船上的数百门火炮,宁安道一战新型火炮的威力让他和阿敏眼馋,战役一结束两人就迫不及待的将那十数门火炮瓜分了,可是数量毕竟是少,用来守城尚且不够,更不要说打野战了。因此也从此掀起了朝鲜造炮的高潮,由那以后火炮的制造开始公开化,随着佟养性劫掠的工匠抵达朝鲜后这股造炮风潮达到了顶点,所有的工匠被李记运河和新成立的王室监造(光海君非要分一杯羹,我自然是反对不得)及邓氏冶铁(邓家如今在朝鲜十分活跃,对于我的这个最大的盟友和股东自然是不能吝色)瓜分一空。
所有的工匠都按技术入股,这极大的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劳动是为自己,所以产量节节攀升。为了保证火炮的质量,我采用了政府采购的方式,于是最原始的三家军工企业就这样开始展露头角了。尽管火炮的制造昼夜不停,可是还是无法满足对火炮的大量需求,目前也只有伊丽莎白号和子龙号装备了新式火炮,而其他的舰只和军队刚刚开始换装。
火炮的制造间接的促进冶铁的发展,朝鲜的矿业开采量也达到了历史上的顶峰,对于这些矿产,我采用了政府出卖开采权的办法,用来套取大量的现银,根据协约开采的年份分别收取巨额的费用,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商人趋之若鹜。
汤若望和安东尼奥等人因为研制出了火炮而获得了三家火炮制造商的股份,此刻都已经是富人,尤其是安东尼奥,据说每天都要搂着银子睡觉,而且常常在梦中笑醒。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我向他求证的时候他总是大摇其头,可是私下里不断地游说我让我必准他成立武装商队,要把中国和朝鲜的物产运往欧洲。对此我不置可否,常常是掉着他的胃口,直到他把分红提到最大限度,我才首肯。因此伊丽莎白号这刻并没有跟随而来,安东尼奥虽然经常夸夸奇谈,可是很富有冒险精神,他用所得金银收购了大量的退役船只,此刻正在改装,准备他的海上航行。
而汤若望还是锲而不舍的宣传着他的教义,有了银子就更好办事,现在他快成了朝鲜的头号大善人了,捐资助学,施舍粮食,于是“上帝的福音”就成了他的绰号。可是百姓们除了对他的大米白面感兴趣外,好像对他的天主,上帝并不感兴趣,尽管如此他还是乐此不疲。因此我对汤若望大家赞赏,不断的表示遗憾,若不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老婆,或许我会成为天主的信徒。这让他很感动,于是更加卖力,且不知我正在旁边偷笑,这可是好事,我没理由反对,而且省了我的很多钱。
唯独高卡乌斯,对金钱和传教都不感兴趣,他一心埋首在新式火炮的研究中,在一次意外的聚会中,我“无意”的对蒸汽将壶盖顶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这样启发了高卡乌斯,现在他几乎将全部的精力都放在研究这种神奇的力量上面,并且将自己所得的金钱大量的投入在这上面,为此我曾奸笑不已。
好了,忙活的差不多了,是时候该我和老婆们休息休息了,怀孕的女人更需要丈夫的关爱,多尔衮和我商量完毕后,找他的母亲阿巴亥去了,两人谈了好久,最后阿巴亥红着眼睛将多尔衮送下了船。随后她靠在我的怀里感叹道:“多尔衮真的是长大了,他不再需要我的关怀了!”
“哪有啊,儿子毕竟是儿子,到了什么时候都是你的儿子,不要多想了雏鹰是该到了展翅飞翔的时候,早晚会离开母亲的怀抱的。”道理阿巴亥是明白,可是毕竟在感情上有些接受不了。从前不见面还好,一见面了难免伤感,尤其是多尔衮即将独自面临巨大的挑战,做母亲的自然是放不下心。
“放心吧,我可是送给了他二百多门大炮的,就是轰也能把皇太极轰得稀巴兰的。”我安慰道。
“老公,你对我们母子真好!”阿巴亥紧紧地搂住我。
“怎么能不好呢,一个是我老婆,一个是我儿子!”我调侃道。阿巴亥只是在我怀里扭动了一下,表示抗议,就不再言语了,看来她这次和多尔衮达成了某些共识,很有可能就是与我有关的。这次没有激烈的反对,大概是多尔衮已经承认了我们三人之间的这种复杂的关系。这样的便宜老子到哪里去找啊,要兵给兵要炮给炮,我心中暗暗得意。阿巴亥仰起头提醒我道:
“老公,你可不要小看皇太极啊,此人心计之深,不是一般人可以比得了的,当年我为了多尔衮能继承汗位笼络诸位贝勒,曾送饭给大贝勒代善还有皇太极,代善接受了我的好意,而皇太极接受了却没吃。由此小福晋德因泽向大汗告发我说我私通大贝勒,由此不但使大贝勒从此失势还连累我被大汗逐出皇宫,此事最终的获益者正是皇太极。哼,真正不清不白的恐怕是他和德因泽吧!”阿巴亥一席话让我倒吸了一口凉气,这事情野史上曾有记载,只是从阿巴亥口中得知真相,让我不由得对皇太极的心计重新认识。
女真人没有嫡长继承的传统,许多游牧民族是幼子继承,可以继承努尔哈赤遗位的主要是四大贝勒还有阿巴亥的儿子多尔衮,四大贝勒分别是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二贝勒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因为他父亲的问题,他也获过罪,所以他没有资格,也没有可能来争夺这个继承权。三贝勒莽古尔泰,是努尔哈赤的第五个儿子,这个人是非常骁勇性格粗暴,也极为鲁莽,他的母亲富察氏,得罪了努尔哈赤,这莽古尔泰居然把他妈妈给杀了,这种人在他兄弟之间,负面影响太大,像莽古尔泰这样勇敢,做一个将军带兵打仗是可以的,做一个国君是不可以的,所以他也没有希望来继承大位。剩下两个人了,一个代善,一个皇太极,代善是大贝勒,其实他是老二,他的哥哥褚英被努尔哈赤给杀了,所以他成了大贝勒,代善年龄长,军功多,掌握的军队也多,人也比较宽厚。皇太极排行老八可是是四大贝勒之末所以叫四贝勒,他同代善竞争处于不利的地位,做男人的最恨最恨就是自己的女人不忠,如此一来大贝勒和自己父亲的女人私通,这无疑就使他在努尔哈赤的心目中地位降低,同时也打击了阿巴亥顺带着阿齐格和多尔衮的汗位继承权也受到了质疑。
皇太极一石二鸟,不动生色的就敲掉了两个有力的竞争者,这份心计绝对可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第四卷 披荆斩棘 第二十章 谣言
过了年皇太极的日子又开始不好过了,这时他正在闹春荒,年前从蒙古诸部获得的粮草和牲畜这时都消耗的差不多了,最倒霉的是由于工匠的大量缺失使得女真的军用器械生产能力迅速的下降,若是按照这样速度下去那么用不了多久女真就没有办法维持战争了。
近日来皇太极正为此忧心忡忡,范文成自从宁安道一战后被皇太极冷冻起来,他心里已经不知道将我的祖宗八代骂了多少遍,对于皇太极所忧心的他自然是洞若观火。
“大汗,微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范文成诚惶诚恐的说道。
“有什么你就说!吞吞吐吐的干什么?”皇太极不耐烦地说道。
“是,大汗可否还记得当年宁完我所提的龙井关进军路线?”范文成硬着头皮说道。
“哦?你说的是在大安口龙井关集结,从那里越过长城,进攻遵化,随即进攻蓟州、三河、通州直逼北京?”皇太极的记性可是很不错,尤其是这样一个十分有争议的进军路线,只不过当时被我的朝鲜计划打乱最后破产了。
“正是,难得大汗还记得,此刻正是兵行险招的时刻了!”范文成边说边不断的打量着皇太极的神色。
皇太极脸色阴晴不定,他如今刚刚稳定辽东的政局,此时若是行此险招难免不腹背受敌,要知道我李开阳可是一直窥视着他的后方,没准什么时候抽冷子就给他一下。大军倾巢而出一要冒被袁崇焕截断后路的危险,二要冒被我抄了老巢的风险,多尔衮此时已经蠢蠢欲动。现在整个盛京都在风传:努尔哈赤在预感到大限将至之时,特地将大妃阿巴亥召去,与她共同度过了人生中的最后五天。为什么要召大妃?肯定是与汗位的继承有关。
据说当时努尔哈赤临终时,遗命将汗位传给多尔衮,由代善辅政,如果真有此事,那么这个决定很可能就是努尔哈赤与阿巴亥共同商定的,或是阿巴亥首先知道的。阿巴亥是努尔哈赤临终前所有事情的最知情者,只可惜阿巴亥已经殉葬,努尔哈赤也早就归天。
谣言还说之所以打妃被殉葬那是皇太极的阴谋,就是为了封住大妃阿巴亥的嘴,因为按当时的风俗,殉夫者一般都是地位较低的妾,很少有正妻殉死的。所以努尔哈赤遗命阿巴亥殉死的可能性是很小的,整个谣言都说的有鼻子有眼,简直是天衣无缝。
对于谣言皇太极也十分苦恼,这些谣言不但在民间传播,而且在女真人的上层贵族也都传遍了,再联想到皇太极继位伊始就使率军攻打朝鲜和多尔衮较量,这就更增加了可信度,朝鲜可没有和大金国过不去,为什么要打朝鲜呢,还不是为了除掉多尔衮。简直是越传越神,越传越像,当然了这些谣言都是我散步的,为的就是让辽东政局不稳,为将来多尔衮入住辽东创造思想基础。
作为一个古代人皇太极自然是不知道如何最好的利用舆论攻势,尤其是像我这样完美的编造故事,难得就难得在这个故事中大部分内容都是真实的,只有一小部分是我杜撰的。我早就向阿巴亥了解过努尔哈赤是猝死的,根本就来不及留下遗命,就是他有心传位给多尔衮也没有诏书。至于殉葬就是不可能了,阿巴亥好好的活在我身边呢,可是皇太极却不敢说啊,所以阿巴亥之死就成了皇太极图谋汗位的最有力证据,他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现在国内局势动荡,我如何还敢行险招呢,此计就此作罢!”皇太极不悦的说道。
“大汗万万不可啊,此时正是实行这个计划最好的时机,若是大汗放弃将来会追悔莫及的。”范文成苦苦的劝道。
“哦,你到说说,为什么是最好的时机?”皇太极疑问道。
“兵者诡道也!,这在兵法上早就有云,正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认为大汗不可能出兵,我们才反其道而行之,此是趁其不备。既然别人可以散播谣言,我们也可以同样散播谣言,这样混淆视听,那么大家也就分不出真假来了。”范文成有条有理的说道,他十分善于煽动,否则从前皇太极也不会很多是事情都听他的了。
“谣言,什么谣言呢?”皇太极对谣言的事情最苦恼了,听说有办法立时来了兴趣。
“现在盛京的谣言,臣也听到一些,可是大汗不要忘了,当年大汗可是经过李开阳医治之后死的,李开阳用药神鬼莫测,难道大汗就不是他下毒害死的么,他可是一个汉人啊,这汉人居心叵测害死大汗自然是顺理成章的事。至于多尔衮和阿敏我们也可以说他们早就密谋在一起,图谋汗位,只是没有想到大贝勒和四贝勒如此英明,所以奸计未能得逞,才趁发兵朝鲜的机会密谋叛国,大汗上次远征正是为了给天命汗报仇,只是因为家丑不能外扬,大汗才没有说明。大汗还可以说其实阿巴亥根本就没有死,他们同意大妃殉葬不过是掩人耳目,这些都是李开阳搞出来的,他是汉人派来的奸细,否则他如何会向明朝称臣,又派兵进驻觉华岛帮助袁崇焕呢,他们本来就是一伙的。”范文陈这计确实是阴损毒辣,尤其是阿巴亥没死一节一直在困扰着皇太极,此时正中下怀,没有比他更清楚阿巴亥的下落了。
“不错,不错,此计甚好,到时我们甚至可以开关验尸,是真是假还不是我们说了算么?”说着君臣两个哈哈大笑,笑声在大殿里回荡,显得阴森可怖。其实皇太极内心一直长期隐藏着难以启齿的对阿巴亥的仇恨。
皇太极的生母孟古姐姐叶赫那拉氏是努尔哈赤的前任大妃,尽管她年轻貌美、丰姿妍丽,但当比她年轻15岁、更为丰姿绰约、俏丽聪颖的阿巴亥来到努尔哈赤的身边的时候,努尔哈赤出于喜新厌旧的天性,将更多的爱倾注到了阿巴亥身上,这就必然冷落了孟古姐姐。
醋意、孤独、嫉恨交织在一起,使性格内向的孟古姐姐忧郁寡欢,竟至积虑成病,二年后撒手人寰,芳龄仅29岁。那拉氏的死,对于皇太极来说,无论从心理上、地位上,还是生活上,都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影响极大。尽管当时皇太极只有11岁,但对阿巴亥的仇恨的种子已深深地埋进了他的心田,新仇旧恨交织在一起,只要有机会,皇太极岂能不置阿巴亥于死地?当初若不是为了得到汗位他才不会迁就我去帮阿巴亥假死,多尔衮和阿敏一离开辽东他就迫不及待的兑付阿齐格和多铎又何尝不是这个心理作怪。范文成见第一计有效于是又献第二计。
“大汗,只要把这些话再稍微改变一下,就可以传入关内!我们可以说李开阳和袁崇焕早有约定,二人要平分天下,袁崇焕此刻拥兵自重正是为了造反,而李开阳义无反顾地帮袁崇焕守卫觉华岛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大汗您还可以将当初袁崇焕和您私下里议和的信放出去,我不信新上任的小皇帝会不信!”
“有道理,有道理,我现在都觉得就是这么回事。好,好!你说的好,我要好好的奖赏你。”这可是多日来皇太极给范文成最好的模样了,直把范文成乐得找不到了北。
“这是下臣应该做的,下臣这样做,也全是为了大汗的江山。只是大汗我们出兵进关的这件事是否要进行呢?”范文成想趁热打铁。
“这事么,容我再考虑考虑,你先下去吧!”皇太极沉吟道,毕竟这是一件大事,不能像上次那样轻信范文成了,文官出出这样的阴谋诡计还差不多,可是打仗他们可就不懂了。
“是,还请大汗斟酌!”范文成退出了书房,留下皇太极一个人在那里盘算。见识到舆论的力量,皇太极也心动了,居然赞同了范文成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办法。不过确实,这个办法很奏效,盛京沈阳第二天就开始散布出这样的谣言来,范文成办事的效率不是一般的快。
这种谣言几乎是在同一时间摆到了我和崇祯皇帝的眼前。
“奸贼,袁崇焕这个奸贼,枉我这么信任他,他居然敢勾结女真人和李开阳!”崇祯皇帝怒气冲冲的将奏折狠狠地摔在桌上。
“皇上息怒,这不过是谣传,做不得真,袁大人衷心可鉴,否则当初他也不会出兵帮朝廷剿灭阉党了!”周延儒在一旁答道。
“那可不一定,人的官要是做大了,难免不生出野心,这半年来他袁崇焕要什么皇上可是给他什么,恐怕已经给他宠上天去了。”温体仁阴阳怪气的说道。崇祯皇帝也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可是好多“证据”就摆在他的面前不由得他不信。
“你们就不要再包庇他了,看看吧,连从前和女真人写的求和信都有了,还说什么啊!”说着崇祯把不知道从那里弄来的信扔到众人眼前。
众人打开书信,上面的印章正是袁崇焕私人的印章,虽然信上所说的没有什么损伤国体的事,可是毕竟是私下里给大金国国主的信,而且没有通过皇帝。
“皇上,这就奇怪了,这样机密的信怎么能轻易的到皇上您的手里呢,这恐怕是有人借机栽赃陷害吧?”周延儒还不死心,在一旁劝道。
“什么栽赃陷害,这是朕的锦衣卫冒着生死的危险从女真人那里偷回来的,难道还有假么?”刚刚登基的崇祯帝要想彻底扭转当前朝廷的局面,必须首先改变大臣碌碌无为又官官相护的状况,而这种状况正是其昏庸的兄长天启皇帝短暂统治的特征。
崇祯帝不打算对中下层官僚机构进行重大改革,而将注意力集中在高级文武大臣身上。因为,这位当时还算中国最聪明的(虽然不是最有学问的)统治者的新皇上,是带着这样一种强烈信念登上皇帝宝座的,即朝中大臣几乎都不可信任,他们大多都想结成阴谋集团,同自己作对。半年多过去了,这种信念发展为偏执狂——一种靠特务及秘密警察提供的情报来获得满足的精神状态。所以对于锦衣卫这个口碑并不好的特务机构崇祯皇帝倒是十分看重的,对他们所提供的情报更是深信不疑。
“皇上,不可轻信啊,袁崇焕乃是边关大将,不要中了别人的奸计啊!”周延儒苦口婆心的劝道,若他不是崇祯皇帝的老丈人估计崇祯皇帝早就让他下去吃板子了。
“好了,够了,朕自有主张。”周延儒看形势不对,也就不再说话了,他也算是老奸巨猾了,这刻打算着说动自己女儿晚上去吹枕头风。袁崇焕是忠臣,他比谁都清楚,所以对此事不遗余力。这时在一旁陪读的陈子龙上前叩头道:
“皇上,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讲不当讲!”陈子龙由于年轻机灵所以很得崇祯的喜欢,所以现在就成了他的陪读,负责一些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