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咚咚咚的战鼓声骤然变了节奏,一阵紧似一阵,大战团立即裂成了五个小的战团,以队为单位,纷纷向骑兵逼近。

弓弩手紧随着长枪手、刀盾手的脚步,将漫射变成了点射,自由选择着合适的目标。

贼骑士们终于发现,他们陷入了雄威军的汪洋大海,四面八方全是长枪和朴刀,冷不防,还会飞来一支夺命之箭。刚开始时,他们还能凭借马速,轻松地杀伤雄威军兵丁,但是,随着合围的战团越来越多,马匹终于失去了速度,在人堆中蹒跚而行,躲避着漫天攒刺、劈砍的刀枪。

一匹匹马倒在地上,一个个贼骑士被刺下马来,王光泰的麾下越来越少,旁边的身影越来越单薄!

“投降免杀……投降免杀……”

在山呼海啸面前,越来越多的贼骑士跳下了马匹,抱着头蹲在了地上,选择了苟活之路。

王光泰的钢牙几乎咬碎,手持着长枪,四面冲击,浑身是血,最终,被一支弩箭射中了面门,落入马下,被抢步上前的刀盾手割下了头颅……

慢慢地,刀光剑影已经黯淡,鼓角争鸣已经远去,唯有雄威军的军旗猎猎作响,似乎在夸耀着雄威军的赫赫战功……

第266章 围三缺一

雄威军消灭王光泰部后,将打扫战场之任务甩给了辎重营,一刻也不停留,往天武军驻地方向急赶而去,试图在围剿王光恩的盛宴中分一杯羹。

与此同时,黄龙也嗅到了一丝危险气息,不待高迎祥下令,慌忙派遣两万乱民军,试图支援王光恩。这两万乱民军多为官军降丁,人手一件皮甲,武器配备也不显得杂乱,颇有点朝廷正规军的气势。

就这样,天武军驻地附近犹如黑洞一般,吸引着将近十万人马,义无反顾地冲向这块平地。

王光恩也没有呆在原地的义务,与龙卫军稍一接触,在听到莫名其妙的长鸣火箭后,犹如受惊的兔子一般,甩掉龙卫军,迎着两万乱民军而去,最终与乱民军一道回到了姜庄。

高迎祥接报后,也不再前往天武军驻地,而是折向东北,试图与大部汇合后,再做长远打算。

于是,随着王光恩撤退,黑洞立即转移至姜庄,继续吸引着各路人马。

战场对双方而言,都是透明的,根本不存在隐藏实力、战术佯动一说。在这种情况下,以硬碰硬,凭借绝对实力取胜,就成了荆州军的上上之选。

硬拼实力,荆州军显然处于优势地位,散乱的十几万乱民军,筹集粮草、携裹更多的乱民还能胜任,如果要参与大兵团作战,恐怕还差十万八千里。高迎祥手头仅剩的一万六七千骑兵,在荆州军五军精锐齐聚的情况下,恐怕除了暂避锋芒之外,别无其他选择。

林纯鸿从未觉得手头兵力有这么充裕,待听闻高迎祥返回姜庄之后,立即令天武军协同骠骑营向姜庄东侧急进,令周望率领骁卫军、龙卫军由南向北靠近姜庄,而自己则亲率虎啸军、雄威军由西向东靠近姜庄。

自此,一个围三缺一的包围圈正式形成,将高迎祥往北方驱赶的意图昭然若揭。

随着周望率领援兵赶到,主动权在一夜之间挪到了荆州军手中。高迎祥知道,自己必须得走了,即便抛下所有的乱民军,也得迅速离开!

然而,往哪个方向逃跑,却是一个大问题!

往北?那是一个更大的包围圈,南有三四万精锐荆州军,北方有刘泽清防守严密的黄河,东有祖大乐、陈永福等猛人,西边?西边更不用说了,有卢象升两万余天雄军和祖宽的关辽铁骑!

往西、往南、往东?高迎祥确信,自己的骑兵能够迅速冲破荆州军的防线,从而逃之夭夭,而十多万乱民军呢?恐怕除了烟消云散以外,绝无其他可能!

高迎祥与麾下头领商议良久,选择了分兵突围!

令黄龙率领所有乱民军北上进入伏牛山区,向卢氏进发,然后向汉中靠近。而高迎祥则亲率骑兵向南穿过荆州军防线,向西南进入郧阳,然后伺机进入汉中,最终两军在汉中汇合。

定下方略后,高迎祥一刻也不迟疑,抢在黄龙之先冲出了姜庄大营,从雄威军和龙卫军的缝隙之间穿了过去,旋即望着邓州方向急逃,犹如丧家之犬一般。

高迎祥一离开,黄龙令乱民烧毁大营,急急忙忙地往方城而去,试图窜入伏牛山区。

高迎祥兵马一动,林纯鸿就明白了高迎祥的打算,他立即令周望与陆世明率领天武、龙卫、骁卫三军追袭北上的乱民军,务必将乱民军彻底剿灭,不留一丝后患。

而他自己则亲率雄威军、虎啸军和骠骑营追袭高迎祥。

高迎祥麾下骑兵遭到了林纯鸿的连番打击,仅余一万六千多人,不过,战马还是不少,高达三万四千多匹,再加上照顾马匹的马夫和辅兵,总兵力超过两万五千多人。如此庞大的战马和兵力,每日消耗的粮草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于是,高迎祥行军至邓州后,随身携带的粮草消耗一空,不得不放慢速度,四处筹集粮草。再加上豆类难寻,战马需要大量的时间补充营养,高迎祥的队伍行军速度并不比步兵快。

反观虎啸军和雄威军,行至南阳城后,便坐上了船,一路粮草无忧,身无疲累,顺着白河而下,体力和状态一直处于绝佳状态。

林纯鸿令骠骑营一路尾随高迎祥,充当侦骑,不停地将高迎祥动态汇报给林纯鸿,并且不时地冲上前去,冷不防给高迎祥来一下子,让高迎祥烦不甚烦,行军速度更为缓慢。

只要林纯鸿愿意,完全可以顺流放船,跑到高迎祥前面。不过林纯鸿有意压制速度,一路尾随高迎祥其后,既不超过,也不落下太远。

他还在等着高迎祥进入一个地方,在那里,天策军早已等候多日,静待高迎祥撞入包围圈!

早在高迎祥祸害裕州之时,林纯鸿就下令天策军将城防移交给襄阳弓兵,移师郧阳山区,堵在要道上,防止高迎祥经郧阳西窜。果不其然,高迎祥不仅来了,而且还抛下了所有的步兵来了!

高迎祥逃到邓州后,痛定思痛,觉得这次败亡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低估了林纯鸿的实力,要不是周望率领援军赶到,此次打败林纯鸿绝不是问题!

林纯鸿到底是什么人?为何能够调动比卢象升还要精锐的兵力?

高迎祥百思不得其解,令人略一调查,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林纯鸿压根就是荆州、夷陵、襄阳三地的土皇帝,更是将手伸进了南阳、夔州,对朝廷也是听调不听宣!

这倒还罢了,林纯鸿还在三地遍组弓兵,瞬间召集十万大军也不是问题,还将襄阳、汉江一线建成了铜墙铁壁,任何试图进入他地盘的势力必将付出血的代价,左良玉转眼间败亡,就是明证。

人比人真是气死人!

高迎祥感到灰心不已,自己南征北战七八载,至今被官军追得四处奔逃,天下之大,无一处可供落脚。而林纯鸿倒好,不知不觉将自己的老巢经营如此兴旺发达。

高迎祥原本计划进入襄阳府,筹集粮草、兵力后,伺机打一个回马枪,然后再进入郧阳。现在了解到林纯鸿的实力后,一刻也不敢停留,往郧阳方向急进。

郧阳府对于流民来说,简直就是一块风水宝地。从元代开始,荆襄、河南、陕西一带的流民纷纷聚集于此,在此开荒耕织,成为中央王朝的不稳定因素。蒙古人将此地设为封禁区,禁止流民进入。明中叶以后,大批流民又义无反顾地进入此地,并在成化元年爆发起义,好不容易镇压之后,成化六年再次爆发起义。朝廷痛定思痛,于成化十二年设立郧阳府,抚治郧县,下辖房、竹山、上津、竹溪、保康等县,借此加强对流民的管理。

到了天启、崇祯年间,此处的流民再次骤然增加,李自成、张献忠无不敏锐地察觉此点,一旦兵锋受挫,无不进入此地躲藏,并借流民之势恢复实力。

现在高迎祥也看到了此点,正在走李自成、张献忠曾经走过的老路。

高迎祥沿着汉水河谷,一路西向,不停地收拢乱民,抢掠粮草,兵势复振。只见苍山似海莽莽起伏,吞入云霄气势恢弘,水似白练般一泻而下,奔流往东不复返,高迎祥终于摆脱了灰败的心情,变得畅快不已,对左右大笑道:“江山多娇,任我等纵横驰骋……”

左右皆大笑不止。

然而,高迎祥的好心情并未持续多久,探马传来消息:林纯鸿率众万余,在新野下船后,正追袭而来。

高迎祥大惊失色,对左右道:“此处山高路险,一旦林纯鸿在前路置下一师,堵住我等去路,前有堵截,后有追兵,如何是好?”

左右皆不以为然,道:“林纯鸿要是能提前预知咱们路过此处,那就不是人了,而是妖怪!”

高迎祥想想,也确是这个道理,方才稍稍放下心来。

但是,静下心来的高迎祥越想越不对劲,总是莫名其妙地感到一阵心惊肉跳。他立即派探马深入郧阳山区四十里探听,传回的结果让他心胆俱裂:前方杨溪铺处有六千余兵丁安营扎寨,打着天策军的旗号!

不用想,天策军就是林纯鸿的荆州军!

一想到荆州军那攻不破的乌龟壳,高迎祥不由得头皮发麻。高迎祥企图派一部兵力吸引天策军的注意力,自己亲率大军自汉水南岸突破天策军的防线。

然而,探马的汇报无情地击碎了他的梦想:天策军在汉水南岸分置一营人马,并在汉水中间搭设了浮桥,以便互相来往支援!

正所谓流年不利、祸不单行,老天爷似乎不愿再看高贼烧杀淫掠,淅淅沥沥地降下了春雨!

这春雨一旦开始,就没有丝毫停歇的意思,山路湿滑,人马难行,高迎祥已经到了绝境!

高迎祥在绝境之中,爆发出冲天的豪气,如同野兽一般怪叫道:“本王纵横天下多年,岂能被区区荆蛮子吓阻!所有人等,立即随同本王,全力攻打杨溪铺!”

春雨中,鼓角争鸣,几万人马汇成一股洪流,冲向楚文山的营寨……

第267章 生擒闯贼

春雨如丝绦、如珠帘,连绵不绝。

远处的奇山峻石变得郁郁葱葱,自半山腰处,腾起一片烟雾,显得灵秀无比。险峰之下,便是那穿山而过的汉水,雨水并未将汉水变得浑黄,反而微微渗出一丝青绿色来,让人不由自主地相信,汉水就如甘泉一般,带着丝丝的甜味。

汉水之畔的山坡上,却满地都是尸体!有人尸、马尸,人尸、马尸间杂在一起,不是人尸压着马尸,就是马尸压着人尸。生前,人马一体,共同征战,生后,人马依然一体,互相偎依着,黄泉路上好作伴。

人尸的姿态千奇百怪,有的仰躺于地,瞪着死不瞑目的双眼,似乎在质问老天爷为何不开眼;有的伏趴于地,将脸深深地埋入大地母亲的怀中,哦,娘,俺下辈子一定好好侍奉您老人家……

这些尸体的死法几乎一致:为弩箭所伤!伤口处的弩箭清晰可见,在春雨的冲刷下,伤口变成了白森森的颜色。

顺着山坡往东,那里远比此处要惨。在那里,几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不是少了胳膊,就是少了大腿,有的甚至被削掉了半边脑袋……到处都是残胳膊断腿,惨不忍睹!

而且肢体断裂处,毫不例外地呈现出漆黑色,显然被开花弹所伤。

整个战场上,几乎看不到一滴鲜血,鲜血不是渗透到泥土之中,就是被连日来的春雨冲刷干净,成为汉水之中的一滴水,重新滋润着大地……

是的,一切都结束了,真的结束了!

崇祯九年二月二十五,高迎祥率众冲击天策军大营,死伤无数,无法寸进。后来,在虎啸军和雄威军的夹击之下,贼骑兵彻底崩溃,大部投降,少部散入山中。

荆州军不顾山路湿滑,到处搜索敌踪。最终,在一处山洞中将高迎祥生擒,同时被擒的还有刘哲,而王光恩则死于乱军之中。

军帐之中,侍卫挺枪持刀,铿锵侍立,目不斜视,一片肃穆。林纯鸿端坐于帅椅中,手抚椅臂,冷声吩咐道:“带上来吧!”

只见一捆绑得如粽子般的中年人,被两侍卫推搡着走到林纯鸿之前。此人颇为憔悴,长发散落着,胡乱披在白衣之上。

侍卫用劲按压白衣之士,喝道:“跪下!”

林纯鸿挥了挥右手,道:“不跪算了,让他站着吧!”

侍卫放手,让高迎祥站立起来,高迎祥定睛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你就是林纯鸿?何以年轻至斯?”

林纯鸿不去理他,问道:“闯王?高迎祥?”

高迎祥傲然道:“正是本王!今日为你所擒,要杀要剐,随你!”

林纯鸿盯了高迎祥良久,冷笑道:“闯王纵横天下,为何却惜一死?”

高迎祥一愣,方才反应过来林纯鸿说他被生擒一事,怒气勃发,高声道:“本王自起事以来,手下败将不计其数,本王就想亲眼看看,屡次击败本王的究竟是何人!”

林纯鸿哼了一声,不屑道:“说得好听!是不是舍不得你这条小命?”

旋即,林纯鸿哈哈大笑,道:“想不到啊,想不到,杀人如麻,视天下百姓为刍狗的高迎祥居然是个贪生怕死的懦夫!”

高迎祥大怒,露出沙场征战的本色,须发皆张,厉声呼道:“住口!老子要是贪生怕死,就不会走上这条路!朝廷无道,百姓无活路,为了活命,唯有反他娘的!”

林纯鸿道:“好一个百姓无活路!方城、南召百姓本有活路,贼寇一到,就没了活路!高迎祥!”

林纯鸿大喝道:“南阳两月,丧命汝手的百姓不下二十万!这就是你为百姓讨的活路?”

高迎祥皱了皱眉头,反驳道:“一丘之貉也!你林纯鸿也别五十步笑百步!别以为本王不知你底细!你无非借杀贼之名,暗地拥兵自立!所谓的狗屁朝廷,所谓的千万生民,在你这个伪君子面前,无非是一块可有可无的遮羞布而已!”

林纯鸿冷笑道:“我可以告诉你,我就是拥兵自立!你与荆州军交锋多次,可曾听闻荆州军抢掠百姓,可曾听闻过荆州军妄杀过一名百姓?”

高迎祥默然。

林纯鸿无意纠缠此事,转变话题,语气平缓地问道:“可曾读书?”

高迎祥点了点头。林纯鸿接着道:“秦末陈胜吴广乘时而起,汉高祖最终成事;西汉末,绿林、赤眉起事,光武乘时而立;东汉末,黄巾之乱,最终曹操、刘备、孙权立……”

不等林纯鸿把话说完,高迎祥哈哈大笑:“说来说去,无非就是说本王最终逃脱不了死于非命的结局!本王自幼贩马,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大丈夫立于世,无非就是痛痛快快!整日对着腐儒唯唯诺诺,凭地不痛快,岂是本王所求?”

林纯鸿冷笑道:“为一己之私,置天下百姓性命于不顾。天下自私者,无出你右!如果你择一块落脚之地,给百姓一条活路,厉兵秣马,与天下豪杰争雄,我也得拱手说声佩服!如你往日所为,为了杀戮而杀戮,天谴人怒!”

高迎祥沉默半晌,叹了口气,道:“非不愿,实不能也!如你所言,本王早就身首异处了!”

林纯鸿一想,还真是这个理。找到落脚之处又如何,还不是被朝廷疯狂围剿?早期的起事,无不抢掠百姓、携裹百姓四处流窜,待朝廷无力镇压时,方才考虑成为坐寇。历史上,李自成就走了这条路,只不过那厮眼光、政略实在太差劲,被女真人趁虚而入。

如果自己当初也选择造反之路,必然也如高、李之流一般四处奔逃,到处携裹百姓造反,什么善待百姓、什么发展工商,绝无可能,大明根本不会留下任何空间给你慢慢发展。

高迎祥接着说道:“本王经历战事无数,跑了半个大明,算是看出了,朝廷业已无可救药,覆灭在旦夕之间。此次被擒,时也,命也,对生已无任何留恋。放眼天下,能坐江山之人,非你莫属。能成为你创基业的垫脚石,死而无憾矣!”

高迎祥此话说得非常直接,并且一针见血地指出,你林纯鸿之所以能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就是因为有我、李自成、张献忠等乱世之人。

林纯鸿无意与高迎祥啰嗦,慢慢踱到高迎祥身边,低声说道:“稍后,我会将你和刘哲斩首。”

高迎祥愣了愣,旋即感激地说道:“谢谢……”

高迎祥非常清楚,落入朝廷手中后,无非就是凌迟处死。林纯鸿能给他一个痛快,当然求之不得。

林纯鸿挥了挥手,吩咐道:“押下去……”

……

与此同时,周望对黄龙的围剿已经到了最后阶段。自黄龙北逃后,周望令天武、龙卫、骁卫三军衔尾追击,一路收集粮草、辎重巨万。乱民们被追散后,几乎全被三军俘获,用绳子串起来后,由辎重营押送至南阳,然后再装船运往桐柏、琼州各地,成为免费的劳动力。

待黄龙跑到伏牛山区后,方才获得喘息之机,一清点,身边所余不过两万多人。

周望再也不跟黄龙客气,立即令天武军轻装前进,提前抵达七顶山,堵住了贼寇的去路。随即,三军展开了对黄龙的最后一战,降者无数,黄龙死于乱军之中,最终被枭首。

周望十多天内,供收集俘虏六万余人,直把郭铭彦、徐允喜得跟什么似的,每日嘴角一直裂到耳后根。

随后,林纯鸿令全军以哨为单位,散入各地清剿流散的贼寇以及自立山头的土匪,不到十日,南阳、郧阳两地的流寇和土匪被清理一空,治安大为好转,滞留在南阳府城附近的难民开始返回家乡,难民问题迎刃而解。

自此,高迎祥彻底覆灭,荆州军大获全胜,并彻底掌控了郧阳和南阳二府。

林纯鸿对各军驻地进行了调整:天策军退回襄阳镇守,虎啸军、雄威军留守郧阳,龙卫、骁卫军驻扎于方城垭口,天武军则镇守南阳城。

至于骠骑营,鉴于此次围剿高迎祥,缴获的战马超过两万匹,林纯鸿顺势令骠骑营扩编为骠骑军,并驻扎在方城附近。

而且,鉴于方城被高迎祥祸害严重,出现了大量的无主之地,林纯鸿毫不客气地接管了这些土地,并将这些土地换到清河附近。然后,林纯鸿下令都督府马政司大部迁移至方城,以清河为中心,大肆培育、抚养马匹。

南阳的气候虽然不如河西、蒙古草原一般适合马匹生存,但好歹比百里洲干燥、寒冷,自此,清河成了育马中心,为实现十万铁骑的远期目标而努力。

此等部署用意非常明显,林纯鸿用驻军明白无误地告诉南阳、郧阳等地官绅,南阳府、郧阳府是我的地盘,谁要是敢轻举妄动,小心头上的脑袋!

第268章 平贼将军

高迎祥被斩首后,卢象升第一个收到了林纯鸿的战报。

出于对卢象升算计自己的不满,林纯鸿的这份战报极为简略,大抵只有“……二月初二午时,战于竹园寺,斩首三百二十级,俘四百五十二口……”等语,丝毫不谈作战部署等关键之处。

但卢象升是什么人?自林纯鸿与高迎祥接战后,无时不关注战局的进展。卢象升根据前期的消息以及简略的战报判断,林纯鸿参与作战的军队高达六军一营,也就是说,林纯鸿的总兵力至少已经达到了五万,再加上大明独有的霹雳炮,荆州军完全可以称为大明第一军,也许,只有关辽铁骑才可以与之相提并论。

卢象升将战报丢在了一边,暗自叹了口气,道:“老虎终于露出了獠牙……”

本来,按照卢象升当初的设想,高迎祥大规模进入南阳后,林纯鸿兵力必不能支,除了退守襄阳,凭借坚城与高迎祥干耗以外,别无他途。为了防止高迎祥北窜,卢象升还在河南布下了一个广阔的包围圈,等着高迎祥力竭后,再挥兵攻打,永远解决高迎祥这路最大的贼寇。

哪想到,林纯鸿与高迎祥接战后,不仅没有退兵,反而在一个月内动员了三四万的精锐兵力参战,最终在郧阳将高迎祥斩首!

三四万精锐兵力啊!而不是三四万弓兵!

卢象升现在也彻底糊涂了,不知道林纯鸿到底还能组织多少精锐战力。

联想到林纯鸿上次展示的火枪,卢象升心头的寒意更盛。

要是林纯鸿一月能产火枪几千杆,再佐以遍布荆州的弓兵,林纯鸿岂不是拥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战兵?

月产火枪几千杆,对林纯鸿来说并非不可能。曾有传闻,林纯鸿到了广州后,在琼州府大规模开采铁矿,钢铁可谓充足无比,这从遍布荆州、夷陵和襄阳的四轮钢铁马车就可以看出。

至于工匠,那就更不是问题了!卢象升在枝江就亲眼看过水车带动机床钻孔,用机床时,对工匠的技能要求并不高,林纯鸿完全可以在短时间内培养出大批的工匠。

卢象升对自己误判林纯鸿实力恨得直咬牙。上次去荆州,他就已经认识到自己低估了林纯鸿,这次南阳之战后,他认识到,自己还是低估了林纯鸿。

林纯鸿到底隐藏了多少实力!

卢象升不停地问自己,联想到最近东林党人四处兴风作浪,试图逼反林纯鸿,卢象升焦虑不已,想来想去,提笔给朝廷写了一份奏章,极言荆州军作战之积极,作战之艰苦,建议朝廷论功行赏,对林纯鸿加官进爵。

丢下笔后,卢象升令驻扎在南直隶、河南的各路人马加强对革左五营、罗汝才等贼寇的围剿,而他自己则亲率天雄军坐镇洛阳,堵住李自成、张献忠流窜至河南的道路。

且说自温育仁返回京师后,温体仁令爪牙精心炮制了一份奏章,详细介绍荆州植稻、植棉、植麦状况,并声称,温育仁心系朝廷,积极为圣上解忧,方才不辞辛劳,长途跋涉,至荆州各地考察,得到如此详细的数据,恳请圣上全国推行,提高农业产量。

看穿温体仁为东林党设置的陷阱后,林纯鸿配合密切,在温育仁临走之前,将这些材料慎重地交到温育仁手中。温育仁这才知道,温体仁为何令他在荆州大摇大摆地行走。

温育仁感慨万分,“这么多年算是白活了,连大哥和林小三的一个零头都赶不上……唉,还是听大哥的话行事比较妙……”

温体仁、温育仁兄弟俩就如窥视在密林中的老虎一般,静待猎物出现。哪想到,东林党人历经几十年的政争,经验丰富无比,看穿了温体仁的陷阱,对温育仁荆州之行视而不见,压根儿提都懒得提。

温育仁静待了两个多月,见无一猎物上钩,不无遗憾,对温体仁叹道:“亏了我们费了偌大的心思,没有一个老贼跳出来!”

温体仁狡黠的目光一闪而逝,道:“不跳出来更好,一旦纷争起来,咱们虽然不惧,但也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结局,对咱们并无好处,一动不如一静……”

正说着,忽然接到战报:高迎祥人头被送到了京师!

温体仁目瞪口呆,这也太不可思议了吧?自己只希望林纯鸿在荆州不要闹事即可,哪想到这个小子居然为朝廷解决了这么大一个麻烦!

温体仁对与林纯鸿达成和解庆幸不已。林纯鸿一出手,就在一两个月内让高迎祥十余万贼寇灰飞烟灭,拥有此等战力,东林党又能奈林纯鸿何?恐怕这次东林党连裤子都要输掉!

温体仁意气风发,大声吩咐道:“沐浴更衣!老爷要进宫!”

……

当温体仁在宫外求见时,朱由检还未从狂喜中恢复过来。

当战报到达朱由检手中时,朱由检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不是真的!

为祸大明七八载,兵马一度达到二十万的高迎祥就这么完蛋了?不是说高迎祥兵甲犀利、行伍不乱、手下更是有好几万精锐骑兵么?

朱由检一遍又一遍地看战报,这份战报非常详细,从接战开始,兵力部署、作战思路、战术目的无不跃然纸上,就如把朱由检带到了刀光剑影的战场上,正亲自指挥着千军万马与高迎祥生死相搏一般。

凭直觉,朱由检相信,高迎祥已经彻底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

朱由检手脚直发抖,立即令王之心验明首级真假。不多时,王之心的汇报让朱由检彻底放下心来,首级是真的。

朱由检快速地在乾清宫内走来走去,不停地搓着手掌,兴奋之情形于色。

“谢天谢地,高贼被诛,上天保佑,祖宗保佑……”

朱由检心里不停地念叨着,不可避免地开始畅想未来:大明最强的一路贼寇覆灭,其余小鱼小虾不足为虑,一旦海内清平,挥师辽东,彻底解决边患……万邦来朝,重现太祖、成祖雄风……

正畅想得高兴时,忽报温体仁请求面陛。朱由检哪能不知温体仁之意?无非就是来拍马屁而已。朱由检大手一挥,对王之心道:“让他回去吧,明日朝会,一并接受群臣恭贺……”

朱由检还未独自爽够呢,岂容温体仁破坏数年来从未有过的喜悦心情?

第二日朝会上,群臣当然马屁拍尽,让朱由检舒心不已。然而,以冯元飚为首的东林党人存心不让朱由检好过,待马屁声稍懈,立即出列,慷慨陈词,声称林纯鸿擅自返回荆州、河南,广东总兵率私军剿灭高迎祥,无异于贼寇窝里斗,何喜之有?

朱由检一下子变了脸色。事实上,昨日接到战报后,朱由检心里就有点遗憾,砍下高迎祥人头的为何不是卢象升、为何不是洪承畴,反而偏偏是林纯鸿。

不过,此点遗憾丝毫不能冲淡他的喜悦之情。毕竟,朱由检从骨子里相信,林纯鸿忠于朝廷。这些年来,林纯鸿不仅如数上缴起运,还四处征战,剿灭了为祸大明海疆多年的刘香,这次更是把高迎祥一鼓荡平,朝廷诸臣,若是有林纯鸿一半的本事,朝廷何至于窘迫至斯?

东林党人泼冷水,不仅朱由检不满,就连一众大臣也暗自腹诽:好不容易让皇上有个好心情,咱们也过几天舒心的好日子,你他娘的出来搅局,惹恼了皇上,咱们都吃不了兜着走……

温体仁向党羽唐世济使了个眼色,唐世济马上出列奏道:“皇上,臣有本奏,林纯鸿擅离职守,擅自率兵进剿贼寇,论律当斩!但臣观之,其擅自进兵河南,乃是为朝廷立功心切,高迎祥伏诛,此乃明证。皇上,自古一将难求,林纯鸿英勇善战,更是令高迎祥一战授首,皇上不如令其戴罪立功,克期进兵,彻底剿灭余寇!”

唐世济寥寥数语,态度非常明确,无非就是谏言朱由检笼络林纯鸿,令其挂衔讨贼!

一言激起千层浪,朝臣们立即兴奋起来,围绕着是否令林纯鸿挂衔讨贼各执一词。大部分朝臣激烈反对,与唐世济一伙人展开了舌战,整个朝堂乱哄哄的,犹如菜市场一般。

朱由检烦不胜烦,将目光投向了温体仁。

温体仁洋洋洒洒说了一大堆,详细分析利弊,就是不表态,直把朱由检听得云里雾里,都快要打起哈欠。正当朱由检准备令温体仁退下时,温体仁不经意间冒出的一句话让朱由检精神一振:“……太平盛世,臣从未听闻武将能够擅权的……”

朱由检熟读史书、本朝实录,对这句话赞同不已。甭管林纯鸿现在蹦跶得有多高,一旦海内清平、外患解除,哪有林纯鸿擅权的机会?太祖爷当初设立的体制,几乎完全断绝了武将擅权的可能,再加上文臣对武将的天然反感,一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