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张兆的信心十足,好歹让一众阁幕使放下了心。决定了军事部署后,众人开始讨论其他方略。六人综合各路情报后,立即认定,左良玉并非接到了卢象升或者兵部的命令,而是受到了瞿式耜的挑拨,擅自进攻桐柏。

对于左良玉有何目的,六人很快达成一致:左良玉妄想乘虚攻占荆州、夷陵和襄阳三地,来个名利双收,这从他毫不犹豫地沿着白河进攻就可以看出。

至于瞿式耜有何目的,六人众说纷纭,理不出头绪。

涉及到朝堂和党派之争,张兆、李崇德、李承宗和郭铭彦立即抓瞎,说不出所以然。而朱之瑜和张道涵亦不精于此道,也揣摩不透瞿式耜的用意。

最终,六人将这个难题推向了林纯鸿,只针对左良玉拿出了对策。毕竟左良玉的威胁迫在眉睫,容不得半点疏忽。

六人决定,张兆前赴襄阳坐镇,务必将左良玉挡在襄阳坚城之下。

同时,以周副将名誉向五省总督卢象升及兵部上折子,痛斥左良玉兵变,擅自攻击朝廷兵马,劫掠斯民,已经成为叛匪,荆州军将缪力剿匪,还河南、湖广一个清平……

商议之后,张兆立即动身前往襄阳,张道涵、朱之瑜、郭铭彦等人齐心协力,组织转运部向襄阳运送大量的军需和物质。

虽然张道涵采取了严厉的保密措施,严防左良玉兵变消息的传开。但在一些别有用心之徒的推波助澜下,恐惧犹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境内蔓延。荆州、夷陵等地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动荡,外地商人如同受惊的兔子一般,迅速撤离邦泰,市场交易量大幅度下滑;一些忠实拥泵者围拢在荆州三府衙门,心急如焚地打探各路消息;一些被邦泰强力镇压的豪强,频繁串联,试图乘势而起;境内的一些朝廷官僚更是到处散布谣言,力图火上浇油,隐隐有失控的趋势……

张道涵、朱之瑜等人心急如焚,就如救火队员一般,四处灭火,哪想到按下葫芦浮起瓢,每日无一刻时间得闲。

“张府令!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我看,不如来一计狠招!”朱之瑜一掌拍在案台上,对张道涵说道。

“还不够狠么?这几日安防司抓了两百余人,全部投入大牢!还砍下了二十多颗头颅!”张道涵焦虑无比,按摩着太阳穴,说道。

朱之瑜摇头道:“张副督信心十足,我看左良玉无能为也!不如咱们把战报直接公之于众,免得谣言四处乱飞!还有,让天武军开赴荆州,安排天武军与民同乐;另外,再让张兆在襄阳小小出击一把,只要占得一丝便宜,就大报特报,好歹要把人心安定下来!”

张道涵皱着眉头思索半晌,道:“我看行!天武军驻扎在宜都,闲着也是闲着,不如让老百姓知道,我们兵力富余,左良玉不足为患。这样吧,我们一起联名,请求都督府同意这三策!”

朱之瑜立即拿起纸笔,“我执笔!哎,军门要是在荆州就好了,任何宵小之徒绝不敢肆意妄为!”

“是这个理,军门在,中书府与都督府不至于各行其是!”

……

随着中书府下令各县张贴战报后,一些酸儒无不聚拢在战报之下,为百姓读战报内容,顺便发表自己的观点。这帮酸儒无不自高自大,好谈兵事,虽然乃纸上谈兵,但他们也承认一个事实:一旦周望回师,左良玉在前后夹击之下,势必土崩瓦解。

再加上天武军抵达荆州后,不时地与百姓同欢同乐。老百姓用自己的眼睛看到,邦泰应对左良玉轻松无比,还有余力任天武军逍遥快活。老百姓终于把心放回肚子,逐渐恢复了往常的生活,人心逐步安定下来。

待到林纯义主动出击,一战击垮左良玉,外地的商人也恢复了信心,纷纷赶赴邦泰境内,试图发一把战争财,市场反而比战前还要繁荣。

第242章 东南总督

当左良玉纵兵劫掠时,卢象升正率领天雄军、关辽铁骑在南直隶滁州围剿高迎祥等贼寇。接到消息后,卢象升怒不可遏,一把掀翻了案台,案牍洒落一地。

卢象升大骂左良玉:“利令智昏!利令智昏!祸国殃民,莫过于此!”

“乱天下者,此贼也!”

胸中一股闷气无法排遣,一口鲜血直喷而出,卢象升手抹嘴角鲜血,状若厉鬼,厉声令道:“备马!吾将亲往襄阳!”

卢象升军旅多年,哪能不知邦泰的战争潜力?因此,就任湖广巡抚以来,一直容忍邦泰至今,不曾采取任何逼压措施。他一直将解决林纯鸿的紧要性摆在了贼寇之后。他认为,天下纷扰,方有林纯鸿独霸荆州、夷陵和襄阳的可能;一旦天下安定,林纯鸿若是一意孤行,势必被朝廷碾成齑粉。

现在左良玉冒天下之大不韪,贸然进攻林纯鸿,很有可能彻底逼反林纯鸿,给朝廷带来不能承受的灾祸!

温体仁、瞿式耜、左良玉看到的是邦泰在三地的兵力空虚,是解决林纯鸿的大好机会。但卢象升知道,林纯鸿在三地的兵力一点也不空虚,凭借遍布境内的弓兵,瞬间聚拢十几万大军绝非危言耸听。

况且,卢象升到过襄阳,也亲眼看到邦泰重修了襄阳城墙,襄阳防守之严密、城防设计之合理,大出卢象升意料之外。襄阳城墙并不高,还不到三丈,但其厚度超过六丈,并且还修成一定的角度,火炮炮弹打到城墙上,伤害微乎其微;一旦蚁附攻城,势必遭到各个方向的攻击,登墙的成功率几乎为零。

这些还不是最恐怖的,在襄阳城墙上,设置了大量的炮台,炮台防守严密,里面放置了弗朗机炮,炮弹种类也非常丰富,不仅有实心弹,还有开花弹、猛火油弹,攻城的部队连靠近城墙的机会都没有!

卢象升曾经想过如何攻克襄阳城,想来想去,除了围困外,卢象升想不出任何招。但是,围困就能奏效?襄阳位于汉水之滨,凭借邦泰强大的长江水师,对襄阳城进行补给还不是易如反掌?

在这样的坚城下,左良玉必败无疑!卢象升觉得绝无第二种可能!

正当卢象升心急火燎地冲出军营,准备向襄阳飞奔时,他一前一后地收到了两份军报。第一份军报乃周望所上,声称左良玉兵变,历数左良玉丧心病狂之举,请卢象升立即出兵剿灭左良玉。

第二份军报乃左良玉所上,左良玉不识字,自然乃左右代写。左良玉声称,贼首窦石温、徐允盘踞桐柏,肆意掘矿,势力急剧扩大,达到六七千人。为朝廷计,良玉将奋不顾身剿灭贼寇。

现贼寇已弃桐柏南下,试图荼毒荆襄,望总督派兵围剿窦石温,以尽全功!

双方各持一说,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不过,真正吸引卢象升的,还是左良玉的说辞。

左良玉满篇折子无只言片语涉及林纯鸿或者邦泰,而是诬陷窦石温为寇,这招就非常高明,牢牢把住了道义的制高点。毕竟,窦石温乃朝廷参将,却盘踞桐柏开矿,诬之为寇,并非完全无理。

同时,左良玉明里希望卢象升派兵围剿窦石温,但暗地里诱惑卢象升围攻邦泰,彻底端掉林纯鸿老巢,这点卢象升岂能看不出来?

卢象升有点心动,邦泰为了应付左良玉迫在眉睫的威胁,势必重兵云集襄阳,那荆州、夷陵岂不是空虚无比?要是自汉阳集结一师,攻击荆州,将邦泰核心一网打尽的可能性非常高!

只是,如此一来,周望在河南的万余精锐势必成为反贼!林纯鸿在广东势必抛弃朝廷自立,广东不复为朝廷所有!一旦周望与林纯鸿遥相呼应,与四处乱窜的贼寇相互支援,那大明岂不是全完了?

突然,卢象升浑身冒出一身冷汗,“战略突围!难怪当初林纯鸿欣然赴广东上任!这对他来说何曾不是战略突围?”

“鼠目寸光!”卢象升把一口怨气发泄在温体仁身上,狠狠地骂道。

不知不觉间,邦泰已经具有九条命,朝廷无论如何应付,都无法将其一棍子打死!卢象升泄气不已,只觉得心里凉了半截。

“走!去襄阳!一定要阻止左良玉!”卢象升大手一挥,寒着脸下令道。马蹄声骤然响起,激起一阵阵沙尘,将卢象升倔强的身影掩蔽其中,影影绰绰的,看起来极为孤单……

※※※※

左良玉兵变!左良玉率兵剿匪!

一左一右的两份战报,终于抵达了兵部,并于凌晨子时二刻直达天听。

朝廷震动!天下震动!

其震级远不如朱家祖坟被挖,但比起祖坟被挖后的同仇敌忾而言,此次地震众生相之丰富多彩,堪称大明史上绝无仅有。

朱由检接报后,差点一口气没有缓过来,王承恩又是捶背、又是灌参汤,好歹让朱由检苍白的脸色恢复了一丝血色。朱由检恢复神智后,直接爆了粗口:“天下官绅、将校皆可杀也!”

“狗屁的兵变!狗屁的剿匪!都在欺瞒朕……”

朱由检的吼叫声嘶力竭,包含着无尽的无奈与挫折感。他无论如何也想不明白,左良玉不得军令,为何就一根筋地进攻荆州军!

“左良玉这个杀才!不杀不足以解朕之恨!”

朱由检深深地担心,风雨飘摇的大明还承受得了官兵之间的互相攻击么?

温体仁接报后,顿时目瞪口呆。不过,他马上恢复镇定,开始思索左良玉的目的。考虑到左良玉乃侯恂爱将,他本能地觉察到,这是一个淫谋,一个针对他的淫谋!淫谋者呼之欲出,就是前不久进入左良玉军中的瞿式耜!

到底是何淫谋?温体仁百思不得其解,以往东林党与林纯鸿关系虽谈不上密切,但远未达到相互攻讦的地步,这次为何突然发展到兵戎相见?

东林党人疯了么?东林党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居然置大明国祚不顾,铁了心要激怒林纯鸿这头老虎?

大明玩完了,东林党人还玩什么?

难道东林党人有把握彻底掌控局势?或者说有把握将林纯鸿玩弄于股掌之间?

突然,温体仁醒悟过来:东林党人要借着掌控林纯鸿一事,将自己彻底赶下台,并借机上位。

温体仁这个恨啊!他暗暗发誓:“有生之年,不置钱谦益、瞿式耜师徒于死地,决不罢休!”

东林党人到底会采用何策解决林纯鸿呢?

温体仁陷入沉思之中,琢磨如何躲过东林党的决死反击……

朝堂之臣多对林纯鸿怨恨无比,听闻左良玉进攻林纯鸿后,无不兴高采烈,希望林纯鸿老巢就此被端掉,最终被押解进京,一刀砍下头颅,消除这个异端,维护大明的稳固统治。

朝堂之臣中,也不乏有识之士,他们出于对大明朝廷的担心,无不忧心忡忡,深恐左良玉此举给大明带来灭顶之灾。

总之,有人欢喜有人忧,只要事关林纯鸿,无不牵动所有人的心弦。

第二日,朱由检恢复了镇静和理智,主持朝议,商议应对之策。

朱由检的话音刚落,太常少卿冯元飚拜伏于地,慷慨激昂地陈词:“臣有本奏……”

见冯元飚迫不及待地跳了出来,温体仁的眼皮忍不住跳了跳,心里暗思道:果然是东林党!

冯元飚口若悬河,唾沫星子四处喷溅:“……皇上,窦石温托名参将,实为贼寇;仗着林纯鸿撑腰,盘踞桐柏县,私自开矿,行迹已与贼寇无二!臣敢拿项上人头作保,窦石温定受林纯鸿之指使!林纯鸿素有不臣之心,于腹心之地行不轨之事,全天下忠义之士,恨不啖其肉……”

“左良玉素有忠义之名,自崇祯五年南下剿匪以来,大战小战无数场,所立战功无数。其虽然性急,未得兵部军令,恐怕乃窦石温所谋甚急,迫不得已,方才先行出兵……”

最后,冯元飚大喝一声,以头抢地道:“臣请皇上令卢总督进兵,彻底将荆州军阀消灭于萌芽之中!”

朱由检不发一言,但温体仁心里疑窦顿生:难道东林仅仅只有此等伎俩?就依靠卢象升进兵剿灭林纯鸿?要是卢象升能剿灭林纯鸿,老子还等到今天?早就将林纯鸿碎尸万段了!

温体仁琢磨不透东林党人到底将采用何策平定林纯鸿,打定了主意,不管东林党人提出什么对策,一定要阻止其付诸实行。于是,温体仁出列奏道:“皇上,卢象升重兵围剿张献忠、马守应,正当一鼓作气,消灭贼寇于滁州,此时万万不可因小失大。窦石温兵不过五六千,左良玉足以剿灭!”

温体仁的意思非常明确,就是不让东林党调动卢象升。

朱由检在昨夜好不容易冷静下来后,意识到,左良玉擅自进兵襄阳,未尝不是解决林纯鸿的大好机会。如果左良玉消灭荆州的独立势力后,大不了以擅自进兵将左良玉治罪,以安林纯鸿、周望之心,林纯鸿、周望失去了根基,除了成为朝廷的忠臣,别无其他出路。如果左良玉兵败,即宣布左良玉为叛贼,朝廷除了损失五六千精锐昌平兵外,并无任何其他损失。

因此,朱由检早就打定了主意对桐柏事变不发一词,任邦泰和左良玉争斗,朝廷最后来收拾残局。

最终,虽然大多朝臣力主令卢象升围攻荆州集团,朱由检依然我行我素,匆匆结束了朝议,没有形成针对林纯鸿、左良玉的任何决议,朝廷在桐柏事变后,奇迹般地陷入沉静之中。

第243章 激烈对碰

然而,朱由检沉默不过两天,又被林纯鸿狠狠地震撼了:林纯鸿从海上弄了二十个蛮夷俘虏,押送到了北京!

此举轰动了整个京师。爱看热闹的北京人无不扶老携幼,聚集在大街上观看俘虏。北京人对海盗的恨,远没有广州人强烈,而且北京人素来见多识广,金发碧眼的西洋人、又黑又瘦的东南亚猴子、又矮又壮的日本人也见过不少。与其说他们来观看俘虏,还不如说他们正在围观搅动大明朝局的林纯鸿。

大街上议论纷纷:

“马尼拉……马尼拉是什么地方?离广州远么?林总兵跑到别人的地盘上抓几个俘虏,什么意思?还嫌大明不够乱么?”

“啥?率土之滨,莫非王土!南洋乃大明至南洋,绝不容大明以外的任何人染指!抓得好!区区蛮夷,居然不服王化……”

“哎,林小三嚣张跋扈,不得朝廷军令,擅自跨海攻击西洋人……哎,势大难制啊……”

“狗屁!林总并扬我大明国威,何错之有!”

……

二十名俘虏从广州运至京师,耗时一月有余,林纯鸿不惜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做此等吸引眼球之事,可谓用心良苦。

一方面,林纯鸿借助二十个活生生的人,向大明天下宣布,自己的实力已经强大到可以远赴海外挑衅西洋人的程度,精告一些潜在的对手,不要错误地估计实力。

另一方面,林纯鸿试图在沉闷的政治环境中投入一块巨石,迫使朝廷诸臣真切地体会到,大明绝不是天下的中心,大明之外的文明比起大明来,毫不逊色。

至于朝廷将二十名俘虏是煎是炸,林纯鸿一点也不关心。

出乎林纯鸿意料的是,二十名俘虏到来的时机太过敏感,一石激起千层浪。

朝堂之臣几乎立即哑口,瞠目结舌地看着俘虏,不知该如何应对。

朱由检、温体仁以及东林余脉立即认识到一个严重问题:即使将荆州邦泰一网打尽,林纯鸿完全有实力在广东自立,成为另外一个郑芝龙,甚至比郑芝龙更为强悍。

林纯鸿不知不觉间,已经经营了另外一个老巢,端掉林纯鸿的荆州老巢又有何用,只会彻底将林纯鸿逼反!一旦林纯鸿与周望南北对进,湖广、广东将不复为大明所有。

气急败坏的朱由检彻底抛弃了沉默的打算,立即严旨训斥左良玉,令其立即停止向南进兵。同时,朱由检令卢象升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左良玉与荆州军接战,以免将事情闹得无法收拾。

温体仁得知后,禁不住大喜,立即着手收集证据,试图将左良玉与东林党勾结的事实搞成铁证,彻底将钱谦益和瞿式耜打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不过,此事到底如何了结,还是一个未知数,林纯鸿的反应至关重要。于是,包括朱由检在内,所有人将目光聚焦在荆州和广州,心惊胆战地等着下一步消息。

朝廷纷纷扰扰时,荆州集团与左良玉的对碰一触即发。

左良玉瞬间纠集了三万大军,又得到了大量的粮草和军辎,只觉得畅快无比,他吸取了东黄庄一战的教训,令温一州自蚁附人群中择其精壮者四千余人,发放武器,四处劫掠,收集粮草和军辎,为前方精锐提供支援。

四五千乱民的破坏力非常惊人,几乎将新野、唐县劫掠一空。温一州乘机对乱民队伍以军法约之,经过多日的磨合和杀戮,乱民队伍好歹有了点军队的模样,比起李自成、张献忠的乱民队伍来,毫不逊色。

更为致命的是,左良玉打着官军的旗号,对乱民的吸引力更强,在不断地滚雪球之下,左良玉的队伍越来越庞大,兵力远超林纯义和窦石温。

不过,形势对左良玉来说,并不显得乐观。左良玉非常清楚,要达到最终占据三地的目标,必须在周望回师之前攻破襄阳,否则前有坚城,后有万余精锐之师,怎么看都是败亡的结局。

而且,更让左良玉恼火的是,自进入襄阳府辖地后,老百姓仿佛一夜之间由绵羊变成了狮子,在弓兵的组织下,四处伺机攻击抢掠的乱民,温一州不仅损失了大量的粮草和军辎,而且人员逃跑无数。

左良玉心急无比,令罗岱、张应元率兵急进,试图乘虚攻占襄阳,打开进军江汉膏腴之地的门户。

与此同时,无论是邦泰集团,还是张兆本人,应对非常坚决,只有一个字:“打!”不剿灭左良玉誓不罢休。

张兆于两日前抵达襄阳,立即令襄阳、南漳、宜城等汉水以南之弓兵聚集于襄阳城,并令谷城、光化、均州、枣阳等地弓兵严密遮护百姓,对劫掠之乱民进行坚决打击。不出两日,襄阳城以虎啸军为主力,以汉水之南弓兵、窦石温弓兵为羽翼,兵力达到两万余人,有了出城与左良玉硬撼的本钱。

张兆更不迟疑,立即令林纯义出城迎击罗岱和张应元,试图掌握主动权,御敌于城门之外。

崇祯八年十一月初八,龚家咀村,北风呼啸,哈气成霜,滴水成冰。无论是左良玉、还是林纯义,均对龚家咀非常满意,将其作为了战场。

龚家咀乃唐河、白河汇合之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虽然时处冬月,唐河、白河的河面上已经有了薄薄的冰层,但并不妨碍船只行走,左良玉要大规模进攻襄阳,必须抢占龚家咀。而林纯义要阻止左良玉靠近襄阳城墙,必须掌握龚家咀这个要害点,堵住左良玉前进的道路。

林纯义绝无与左良玉客气的意思,中军居前,左右两翼略微居后,摆出了一个极具攻击性的阵型,缓缓向左家军逼近。虎啸军养精蓄锐年余,上下的求战欲望本就非常强烈,更那堪军政处军官以“后退一步是家园”来鼓舞士气,将士们无不睚眦尽裂,发誓要将左家军彻底剿灭,将左良玉的人头挂在襄阳的城头上示众!

左家军毫不示弱,多日来的劫掠,让将士们彻底摆脱军辎不足的窘境,装备、士气均上了一个档次。左良玉更是拿着襄阳荆州富裕无比的噱头蛊惑兵丁,并放言:攻破襄阳后,三日不封刀!

两军的激烈碰撞,已经无法避免!

天上,黑云如铅,北风呼啸;地上,刀光剑影,鼓角争鸣!

一万五千多名勇士齐聚龚家咀这个狭窄的地方,即将展开最为血腥的厮杀,谁也说不清为什么要厮杀,他们只知道,将弩箭、刀枪狠狠地插入对方的躯体,让对方在自己的武力下呻吟、求饶!

双方均为百战老兵,战前紧张、压抑的气氛似乎对他们毫无影响,他们犹如精准的机器一般,在鼓点、在旗帜的指挥下,一步步逼向敌人。

突然,虎啸军中鼓点节奏发生了变化,将士们驻足不前,刀盾手们左手持盾,右手斜举大刀,刀刃向敌。长枪手们平端长枪,枪头直指向前;弓弩手们眯缝着左眼,将弩箭对准当面之敌。

只听见一阵剧烈的爆炸声传来:“轰……轰轰……”

虎啸军炮营率先开炮了!

一刹那间,炮营立即被笼罩在烟雾之中,无数的铁球被狠狠地抛向了天空,划了无数个大大的弧度,发出尖锐的破空声。旋即,铁球将要落在地上时,突然发生爆炸,将死亡的弹片往左家军头上倾泻。

开花弹!

左家军不是没有挨过炮弹,炮弹飞过来时,百战的老兵没有丝毫惊慌。对他们来说,流矢的威胁远远超过炮弹。然而,大出他们所料的是,虎啸军发出的炮弹一杀一片,远非四处跳跃的铁球可比!

瞬间,越来越急的炮击将左家军掀翻一片,无数的将士们倒在地上,辗转呼号,哀鸿一片……

左家军的阵型被搅得一塌糊涂,出现了无数的空缺。空缺之处,土地几乎被熏成黑色,到处是残肢断腿、内脏,几乎找不到一具完整的尸体!

兵丁们虽然如机器一般精准,但他们毕竟不是机器,他们也有恐惧,也有自己的感情。不可避免的,左家军的士气受到了影响,兵丁们纷纷裹足不前,不停地张望着低级军官,期待着撤退命令。

左良玉红脸几乎涨成紫色,举起手中长枪,大吼道:“冲上去!快!冲……”

兵丁们得令后,就如从炮火中解脱了一般,呐喊着“冲啊……”,如同闪电一般,向前冲去,似乎这样才能躲避炮火。

兵丁的本能反应是对的,快速冲锋立即令炮火停歇下来,呼啸的北风立即将硝烟吹得一干二净,虎啸军背后,露出二十多个黑乎乎的洞口。

狭路相逢勇者胜!

作战多年的林纯义哪能不明白这个道理?林纯义大手一挥,用低沉的声音吐出两个字:“冲锋!”

瞬间,虎啸军的战鼓骤然变了节奏,军中也发出一阵炸雷似的狂吼:“冲啊……”

两股洪流快速接近……接近,再接近……钢铁的撞击声猝然响起,两股洪流终于撞在了一起。

没有任何试探,两军立即短兵交接,陷入混战之中……

第244章 正面硬撼

左良玉没有退路,一旦此战失败,左家军必然士气低落,攻破坚城将成为永远不能完成的任务。林纯义同样没有退路,六千余虎啸军将士每日吞噬的钱粮犹如天文数字,如果连左家军都打不过,他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

于是,双方都不约而同地派出精锐,试图击溃当面之敌。

经过多次实战,林纯义发现,野战中,三人战团配合容易,在短兵相接中威力奇大,但一长枪二刀盾手的配置完全甩开了弓弩兵,造成兵力的极大浪费。同时,当敌兵骑兵骤然来袭时,三人战团应对乏力,很可能造成全军崩溃。

于是,林纯义结合戚继光的鸳鸯阵,对三人战团进行了改造,组成了十人战团。十人中,当先为三名刀盾手,主要担负防御职责,紧随其后的乃四名长枪手,乃主要攻击力量。然后是三名弓弩手,他们可以自由挪动,自由射击周边的敌军。

同时,队长可以根据需要,指挥麾下的五个什,组成五十人的战阵,将弓弩手遮护其中,充分发挥远程打击力量的威力。一旦敌军骑兵来袭,长枪兵可以快速组成枪阵,抵挡骑兵的冲击。

创造这种战法后,林纯义在试演中发现效果不错,便向都督府申请推广应用。林纯鸿及都督府赞赏不已,立即吩咐在全军中试演此阵法。

此时,左家军与虎啸军短兵相接,整个战场看起来一片混乱,毫无章法可言。然而,细细观之,当地形狭小时,虎啸军以十人为单位,进退同步,三个刀盾手专事遮护长枪手,抵挡来自四面的刀枪和流矢,四个长枪手既可以分开迎敌,又可以共同却敌,四杆枪犹如毒蛇一般,端得锐利无比,而三个弓弩手则游走于战团之间,自行选择目标射击。三个兵种长短、远近配合默契,攻势锐利无比,当面之敌不是被长枪刺中,就是被后面的弓弩手用钢弩射中。而当地形开阔时,几十人又抱成一团,刀盾手和长枪手居其外,将弓弩手遮护在圈内,肆意冲击当面之敌,攻击力相当强悍。

更让人崩溃的是,当十人战团阵亡率过高时,两个十人战团便合兵一处,继续发挥战团的猛烈攻击力。

左家军虽然奋不顾死、锐意向前,但哪里是抱成一团的虎啸军的对手?不到两刻钟,罗岱和张应元遮拦不住,阵脚大乱,往后边战边退。

细心的左良玉马上发现了左家军的颓势,更是对虎啸军的战法洞若观火。左良玉面沉如水,冷声下令道:“传令罗岱、张应元,挡不住虎啸军一个时辰,拿人头来见我!”

旋即,左良玉忽然冷笑道:“让温一州加快速度……”

张应元在五十余亲卫的遮护下,奋勇向前,手头的大刀几乎被砍出了缺口,十多个虎啸军兵丁丧身于该刀之下,成为淫间一鬼。当左家军的败象越来越明显时,张应元不由得大急,狂吼道:“弟兄们,抢他娘的,睡他娘的……”

说完,猛地一拍马,高举着大刀冲出己阵,眼见一名长枪手冲上前来,他大刀斜劈向下,狠狠地劈断一长枪手的枪头,顺手一带,划破了长枪手的喉咙。长枪手扑倒在地,鲜血四溢,渗入大地之中。

张应元哈哈大笑,立即又瞄准一弓弩手猛追。

亲卫们见主将冲出,立即遮护左右,用盾牌、用身躯抵挡住来自四面八方的枪头和弓弩。虎啸军岂能善罢甘休,一个大战团瞬间包围亲卫,刀枪齐招呼,弩箭呼啸射击,转瞬之间,十余个亲卫扑倒在地,永远地失去了性命。

“抢他娘的,睡他娘的……”

张应元抹了把脸上的鲜血,睚眦尽裂,狂呼道。

主将的勇猛激励了将士们,张应元麾下无不舍身忘死,紧随亲卫们的脚步,缪力向前,拼命冲击虎啸军战团。

兵丁们无不跟随张应元大吼:“抢他娘的,睡他娘的……”

张应元麾下士气大振,居然顶住了虎啸军的进攻。尤其是张应元,手持大刀,势若猛虎,左冲右挡,在几十个亲卫的遮护下,当面几无一合之敌。

“兀那蛮子,还真有点蛮劲!”张应元的勇猛自然被林纯义注意到,感叹道。

不多时,林纯义见张应元离本阵越来越远,禁不住大喜,马上下令道:“围攻敌军左翼主将!”

林纯义的命令立即被震天响的战鼓传达出去,随着三声悠长的牛角号声响起,令鼓三短一长,响彻云霄。面对张应元的车步第二营将士们无不转头盯向张应元,目露贪婪之色。

瞬间,三个队放弃当面之敌,彻底隔绝张应元与麾下将士的联系,围殴张应元,张应元立即被第二营隔断,陷入孤军奋战中。旋即,无数的弩箭瞄准张应元,犹如飞蝗一般,纷纷向张应元身上招呼。张应元浑身是血,依然狂呼邀斗,奋战不休。

什长们纷纷率领手下兵丁向张应元围拢,长枪如雨点一般,大有将张应元戳成通明窟窿之势。

不到几分钟,张应元亲卫仅剩下三人,马也受伤倒地。张应元甚是勇悍,跳下地来,闪身避过一杆长枪,手中大刀挥舞不休,奋力拨开来袭的冷箭。然而,密集的箭雨哪能如数拨开?

张应元突然一声闷哼,右臂中箭,手中的大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