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广东总兵,我当定了!林纯鸿幸喜若狂,当即做了决定。

至于秦良玉屯兵万县,林纯鸿并不放在心里,令夔州弓兵总管覃虞加紧建设夔关炮台,控制长江航道,密切监视秦良玉动向。

同时,林纯鸿将斥责诏书当做了废纸,届时令张杰夫炮制一份请罪折子,声称已经取消逾越之制,给朝廷一个台阶下即可。

对朝廷的心思,林纯鸿了若指掌,无非就是调虎离山、剪除羽翼,应对之策也无非就是另建山头,严控内部。

唯一让林纯鸿不放心的是卢象升。

卢象升可不像唐晖,这卢象升怎么看都是忠义之徒,对大明朝廷、对圣上几乎已经忠诚到迂腐的地步,这从他今后明知不可为,却以死来证明自己就可以看出。

如果卢象升长于政略、长于治民,林纯鸿也不会担心。毕竟,邦泰对境内的有效治理摆在那里,任何有心绥靖地方的官员都不会视而不见,包哲东、马世奇就是典型代表,高斗枢当初也学着组建弓兵,只不过志不在治理地方,最终办成了坏事。但卢象升偏偏起家于行伍之间,对军事有天生的洞察力,林纯鸿用脚趾头也能想明白,卢象升绝不会容忍在大明腹心出现林纯鸿这样的半独立势力。

此外,如果卢象升仅仅会打仗倒也罢了,相比较天雄军,荆州军在战术能力、训练和装备上强不少。让人担忧的是,卢象升是一个笼络人心的高手,在以后的剿匪生涯中,左良玉、祖宽等骄兵悍将都被他治得服服帖帖。林纯鸿不敢确保,在自己离开荆州的情况下,麾下众将能否应付卢象升翻云覆雨的手段。

唯一值得林纯鸿安慰的是,卢象升对实力的认知还算清醒,不会乱来。比如,其将来就任五省军务总督后,就向朱由检奏请调集关宁铁骑入河南剿匪。事实证明了卢象升的判断,卢象升剿匪的主要战绩就是在祖宽率领三千多铁骑抵达中原后取得的。

分析来分析去,林纯鸿认为,卢象升最终也会打着剪除羽翼的主意,这是朝廷的方略决定的,也是现实所决定的,卢象升不可能脱离这个窠臼。

“都打得好算盘,老子少一个朱之瑜,还有王之瑜、李之瑜……少一个周望,还有李望、陈望……”林纯鸿冷笑着暗思道。整个邦泰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并非拉走几个人就能被摧毁。

林纯鸿并不担心此招,并不代表他不会防范于未然。他思索良久,命令张道涵加强对内部的管控力度,尤其防范外界对管理层的渗透,并命令高龙尽快对卢象升周边人进行渗透。

林纯鸿令李蒙申选拔水上汉子,以狄威为营指挥使、以乌天海为营副,从武备学堂抽调合适军官,组建龙虎营。这是邦泰历史上第一个海军陆战营,将跟随林纯鸿南下广东。

如此过了一月,林纯鸿不仅迎来崇祯八年,还迎来了崇祯帝的圣旨,谢主隆恩后,林纯鸿除了上一张不痛不痒的谢表外,该干什么就干什么,丝毫不受影响。

当龙虎营的磨合训练如火如荼之时,兵部任命接踵而至,任林纯鸿为正二品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广东总兵;任周望为副将,节制荆州弓兵,其余诸如林纯义、李光祖皆有升衔升职。

※※※※※※※※※※※※※※※※※※※

林纯鸿接令后,立即在荆州召开了邦泰阁幕属扩大会议,面对情绪颇为低落的邦泰管理层,林纯鸿极尽安抚之能事,并对自己离开荆州后的工作进行了安排。众人见林纯鸿对应付朝廷一事早有定算,方才放下心来。同时,对林纯鸿前赴广东又期待莫名,毕竟,在座的诸位深受林纯鸿的影响,对海洋的重要性认识较为深刻。

林纯鸿给荆州的发展定下了总体方略:加紧巩固荆州、夷陵及夔州地盘,逐步将襄阳纳入邦泰体系,对内专注普及教育、发展工商、勤修武功,对外韬光养晦。

“荆州军精锐过二万,无论风云如何变幻,足以遮护邦泰。邦泰地处腹心之地,难以取得突破性进展,这次就任广东总兵,实乃邦泰前所未有之契机,咱们不能看着机会白白溜走。邦泰不仅要在内地首屈一指,在海洋上也应该与郑芝龙并驾齐驱……”

林纯鸿豪情万丈,以展望未来结束了这次扩大会议。

会议结束后,林纯鸿单独留下周望密谈。

“岳父,此去广东,说实话,我对邦泰还真有点不放心。说起真刀实枪,我荆州军一点也不畏惧朝廷大军围剿;说起聚敛财富、治理地方,我邦泰独步大明。不过,邦泰有个致命的弱点,恐为敌所乘!”林纯鸿忧虑不已,对周望说道。

“难道是外来士子?”周望猜测道。

林纯鸿摇了摇头,道:“邦泰最大的弱点就是思想混乱,关键时刻,恐怕会误了大事!”

周望愕然,不知“思想混乱”为何义,疑惑地看着林纯鸿。

林纯鸿深吸了口气,道:“岳父想想,如果咱们举旗造反,有多少人会跟着咱们走?”

“这个……”周望无法置言,顿在那里。

林纯鸿又问道:“如果咱们将荆州军全部交予朝廷,将中书府、都督府和监察府解散,又有多少人会同意?”

周望怔怔不能言,不明白林纯鸿为何有此一问。

“这么说,无论咱们行什么政策,总会有一部分人坚决反对,而且这部分人还不少!这就是思想混乱,正是这个局面,使得咱们不得不戴着镣铐跳舞。”

周望皱着眉头,道:“不如在邦泰内部来一次清洗,将一些居心叵测之徒该杀的杀,该赶走的赶走!”

林纯鸿摇头道:“如此一来,邦泰就全完了。邦泰之所以发展到今天,荟萃天下精英乃主要原因之一。对内,绝不能采取清洗一策,那是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关键在于如何区分每个人的忠奸,将每个人安排到合适的职位上。”

周望情知林纯鸿说到关键处,忙凝耳倾听,惟恐漏下一字。

“如宋应星、方以智辈,能谈得上对邦泰忠心么?但是,其才能又正是邦泰所缺的,咱们将宋应星安排到工程院院长一职上,既人尽其用,又不怕其反噬!咱们得有这个用人的心怀,方能吸引八方才智之士。”

“忠奸如何分辨,如何抉择,这是个大学问。我认为,看一个人是否会谋反,不应该只想到他是否有谋反的能力,而应该看他是否有谋反之心;而看一个人是否忠诚,则要看他是否有忠诚之条件,而不是看他是否有忠诚之心!”

这话相当拗口,周望听得云里雾里。林纯鸿笑着解释道:“比如,张兆、李蒙申、赵和海、陆世明等人,离开了邦泰,不是亡命天涯,就是死于非命,这类人的忠诚完全可以信任;再如林纯义、李光祖等人,离开了邦泰,不是被酸儒呼来喝去,就是泯灭于人群之中,这类人的忠诚也是可以信任的。再比如张道涵和朱之瑜,他们完全可以投靠朝廷,获得一官半职,封妻荫子也不是不可能,我们姑且称之为谋反,但最近观之,他们无心离开邦泰,便可判定,他们无意对邦泰不利……”

林纯鸿接着说道:“当然,实际上事情会更复杂,也不能一概而论,这只是我的一点体会而已,最终,邦泰还得靠制度制约。”

周望若有所思,说道:“看来,外来的士子是最不稳定的因素!”

林纯鸿点了点头,突然露出一丝狠戾之色,道:“我离开荆州后,万一有人妄图作乱,还请岳父以霹雳手段镇压!即便是张道涵、朱之瑜,也不要放过!”

周望神色严肃,郑重地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股只有在沙场上才能看见的的狠绝。

第209章 喘息之机

整个大明,最先意识到朝廷处理林纯鸿失策的不是别人,正是纵横四海的军阀郑芝龙!

作为游离于大明体制之外的军阀,郑芝龙观察大明局势的角度与林纯鸿有惊人的相似之处,毕竟,两人都在考虑如何钻朝廷的空子,伺机扩充自己的势力。如果郑芝龙与林纯鸿能坦诚交流,两人定然惺惺相惜,互相引为知己。

不过,两人关系到此为止,绝对不会成为亲密的战友,决定这一切的不是别的,正是利益。

料罗湾大海战后,损失惨重的荷兰人无法给予刘香更多的支持,在郑芝龙与林纯鸿的联合打击下,刘香日益窘迫。

刘香覆灭在即,郑芝龙与林纯鸿就面临着海洋利益如何瓜分的问题。当两家实力相当时,才有可能达成协议,共同瓜分海洋;而当两家实力差距过大时,战争或许就是唯一的选择。

郑氏集团中,鼠目寸光的海寇比比皆是,只看到了张兆、赵和海炮舰不过十余艘,就产生了一举消灭赵和海,彻底掌控大明四海的野望。

虽然这种观点在郑氏集团中甚嚣尘上,不过,郑芝龙却一直保持清醒。

“失去了海洋,我们还可以卷土重来,但是,如果失去了陆地,我们只好到处漂泊,做那没本钱的买卖,最终的命运就是被中央政府剿灭!”这是当初李思明说的一句话,郑彩转呈给郑芝龙,被郑芝龙牢牢记在了心里。

这句话原本被用来威胁郑芝龙,促使郑芝龙做出让步,分了一杯羹给林纯鸿。但威胁的话有效,正说明这话说的是实情。这句话非常尖锐地告知郑芝龙,如果与林纯鸿互相争斗,林纯鸿永远处于战略优势地位。

在林纯鸿还在荆州与朝廷、匪寇纠缠不休时,郑芝龙就感到了一丝无奈,更何况,现在林纯鸿即将成为广东总兵,其战略优势更加明显,两家真的还是实力差距过大么?

郑芝龙作为军阀,也在背后长了一双眼睛,时时刻刻关注着朝廷的动态,当接到兵部任命林纯鸿为广东总兵的消息时,他正在调兵遣将,将麾下编为三个编队,试图一举剿灭刘香。

郑芝龙气急败坏,大骂道:“鼠目寸光!鼠目寸光!难怪被贼寇和胡虏折腾得奄奄一息,这样的朝廷,不灭亡简直没天理!”

本来郑芝龙乃大明唯一的实力派军阀,却窜出个林纯鸿,不仅在腹心之地混得风生水起,现在还被朝廷派来在郑芝龙虎口里夺食,难怪郑芝龙气急攻心,大骂朝廷。

郑芝龙站在府邸穿廊上,望着府内的亭台楼榭发呆。

当初,郑芝龙投降朝廷还不超过一年,刘香攻入安平,使郑芝龙损失了四百余艘战船和几千精熟的水手,差点把他的老底都给揭开了。从那以后,他发誓要保证老巢的安全,不惜投入巨款,修筑安平城。安平城充分借鉴了台湾岛的热兰遮城,修筑成铳城,这种城不仅能防止对方大炮的轰击,还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火力优势,易守难攻。

与林纯鸿一样,郑芝龙在安平城内开府建衙,还修筑了连绵数里的豪华府第。

郑芝龙深知,林纯鸿在海洋上非常难缠,荆州的林氏集团存在一日,林纯鸿就可以在海洋上卷土重来。出于对林纯鸿和朝廷的了解,郑芝龙怎么也看不出林氏集团有衰亡的迹象。

该如何应对林纯鸿呢?

最终,郑芝龙决定了战略方针:既然打不死林纯鸿,还不如阻止林纯鸿在海洋上崛起。现在,要阻止林纯鸿,最好的人选莫过于刘香。

刘香虽然被郑芝龙压得喘不过气来,但对张兆、赵和海来说,依然是个庞然大物,根本无力独自应对。

郑芝龙冷笑道:“老子稳坐钓鱼台,坐山观虎斗,闷声发大财!”

“芝虎、芝豹,立即停止向田尾洋进军……”

郑芝龙下达了命令,也影响了其他三路人马,刘香终于获得了喘息之机,继续苟延残喘。

※※※※※※※※※※※※※

两广总督府位于肇庆府,自景泰三年设置以来,至成化元年,才成为定制。不过,两广总督仍然属于中央官,乃朝廷派出的钦差大臣。如,熊文灿的头衔应该是兵部侍郎兼右佥都御使,总理两广军务兼广东巡抚。

现在侍郎大人熊文灿正在大发脾气,“乱了,全乱了,兵部乱来一气,大好局面全部葬送了!”

也难怪熊文灿大发脾气,本来四路人马正齐心协力,试图将穷途末路的刘香最终剿灭,之后该升官的升官、该发财的发财,皆大欢喜。

哪四路人马?郑芝龙乃主力、福建兵乃一路、赵和海算一路、广东总兵姚本福也算一路。

哪想到,兵部的一纸任命书,首先让姚本福撩了桃子,本来姚本福在广东经营多年,颇有根基,却被一纸公文调到了甘肃那个鸟不拉屎的地方,怨气可想而知。广东副将吕天浩及一众参将,眼见大功告成,却被兵部空降一个总兵来摘桃子,也是怨气十足。

可以这么说,林纯鸿还在荆州左右开弓,就已经遭到了广东众将的怨恨,前途可谓大大不妙。

更关键的是,熊文灿不敢把怒火朝兵部和朝廷发泄,并不代表他能容忍林纯鸿这个抢功之人。熊文灿在广东多年,早已将自总兵以下众将治得服服帖帖,这林纯鸿来了,岂不是要他多费点心思?

熊文灿宦海多年,消息还算灵通,知道林纯鸿自募弓兵,带兵剿匪,立了大功,并在荆州干了不少逾越之事。朝廷出于防范于未然之意,方才将林纯鸿驱逐至广东。

这么看来,这林纯鸿绝不是易于之辈,这样的人来了,铁定与他打擂台。不过,熊文灿对制伏林纯鸿算得上信心百倍,不就一武夫么?还能反上天去?这唐晖可真无能,受林纯鸿牵连,白白丢了官职。

姚本福按兵不动,赵和海也按兵不动,这可急坏了熊文灿!

刘香一条命已经去了九成,就差最后一刀,广东这边停止进兵,桃子岂不是让福建巡抚邹维琏和郑芝摘了去?

熊文灿从未觉得有如此窝心,比刘香扣留朝廷命官时还觉得窝心。

“辛辛苦苦两年,却为人做了嫁衣!可怜可叹!”熊文灿自怨自艾,对林纯鸿的怨恨与日俱增。

正当熊文灿感到窝心时,接到报告:郑芝龙召回郑芝虎、郑芝豹,龟缩至安平,按兵不动!

熊文灿猛地站起,说不清是高兴还是失望,不停地在堂内晃悠来晃悠去。

熊文灿无论如何也想不通,这郑芝龙到底发了哪路神经,看着功劳居然不去抢!况且,剿灭刘香后,其战船、水手除了郑芝龙有能力归于麾下,任何人也抢不走,郑芝龙能按捺得住?

熊文灿知道,围剿刘香一事,彻底成了昨日黄花。没有了郑芝龙的战船,谁也拿刘香没有办法。

“这林纯鸿到底是何方神圣?人还未到广东,就把广东搅得一塌糊涂!”熊文灿叹道,他隐隐感觉到,广东的天空似乎已经有风云变幻的迹象。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愁,此时的遂溪港、长洲岛、珠江上游伐木场一片欢腾。他们的主心骨林纯鸿马上就要就任广东总兵,成为广东最具权势的人之一。而且,他们相信,凭借将军的手段,控制广东可谓易如反掌。从此以后,他们将是广东的统治者,横着走也无人敢置一言!

最兴奋的莫过于张兆、赵和海及李思明等人,他们知道,林纯鸿可不是孤身上任,不仅携带千余精锐士卒,还有造船工坊、铸炮工坊的工匠,这些正是张兆所急缺的。

实际上,自张兆南镇广东后,海上势力的发展可谓举步维艰。与刘香开战后,往来商船大为减少,再加上张兆需要将大部分海上力量用于监视、精戒刘香,可用于劫掠的战船也不多,这些情况导致劫掠的收益越来越少,根本喂不饱这帮海盗。

连海盗都喂不饱,也谈不上挤出资金扩建长洲造船工坊,工坊一直勉勉强强造一些商船积累经验。海军学堂的进展也不大,没有新式战舰下水,对海盗的吸引力完全不够,目前仅仅只有二百多个学员在读,与预计的目标相差甚远。

现在,林纯鸿就要到广东了,银子还会远吗?

张兆这么想,赵和海可不这么想,他的事情就是打仗、劫掠。

赵和海早就对围剿刘香感到不耐烦,他打心眼里觉得打得昏天暗地又得不到一两银子有点莫名其妙。他每天都梦想着追上一艘商船,搬空里面所有值钱的东西。

什么刘香,什么海军,什么造船工坊……统统都让他去见鬼去吧,老子只想纵横西大洋,让红毛鬼为老子送来金银!

想是这么想,赵和海倒没有撩桃子罢工,每日尽心尽责地完成任务,他知道,没有战船的遮护,遂溪港就全完了。

将军过来了,该有什么变化呢?赵和海对林纯鸿的到来,期待万分。

第210章 南下途中

崇祯八年正月二十日,林纯鸿携三千多人马,四百多船只,在荆州码头起程,正式赴广东上任。除了龙虎营千余人马,林纯鸿将邦泰内部闽粤籍属下抽调一空,还携带六百余精于铸炮、造船的工匠,浩浩荡荡往广东而去。

船队连绵数里,极为壮观,用最为直接的方式告诉世人,谁才是水道上的主人。龙虎营上下将士,皆善舟楫,倒省了艄公。林纯鸿一路顺流而下至岳州,然后穿越洞庭湖,进入湘江。

冬季西北风盛行,船借风势,行进甚快,四日之后,离长沙不过三十余里。

舟行湘江,除了有点淫冷潮湿,无劳累之苦,林纯鸿甚为享受这段旅程,每日不是筹划方略,就是欣赏沿岸风光,与或和崔玉儿温存,日子相当惬意。

周凤由于身怀六甲,将三一社之事全部交予崔玉儿,留在了荆州修养,发誓要为林纯鸿生个带把的。林纯鸿只好携崔玉南下,力图将三一社生意拓展至广袤大海。

“三一社的未来在海洋!”这是林纯鸿为保险生意定的基本方略。毕竟,在邦泰的武力保护下,邦泰境内船主在内河航行的风险甚低,他们看在林纯鸿的面子上,勉强缴纳保险费,积极性远远说不上高。

不过,保险构想放在海洋上,其效果非同一般。这个时代的海洋远远谈不上安全,由于海盗横行、导航定位方式原始、天气预测不准等因素,远洋航行时,损失率超过三成。要是能够在沿海推广保险,将有效地平摊风险,提高海商出海的积极性,对海洋事业的发展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所以,崔玉儿这次南下可谓肩负重任。不过,这是林纯鸿的想法,此举放在酸儒眼中,则是林纯鸿不务正业、骄奢淫逸的直接证据。

况且,大明官员武将上任,不允许携带家眷,林纯鸿对此点呲之以鼻,依然我行我素。他相信,朱由检、温体仁听闻他携妾南下后,说不定会弹冠相庆,甚至恨不得林纯鸿日御百女,就此纵欲而亡。

崔玉儿如一条懒猫一般,偎依在林纯鸿怀中,白如羊脂的玉手拿起一根细竹签,戳了一块苹果,喂入林纯鸿口中,“三哥哥,快到长沙了,要不要停?”

“唔……”林纯鸿大嚼口中的苹果,嘴里发出吱唔声,“长沙有谁?嗯,倒有故人,高斗枢!应该还有一人,叫杨什么来着?”

“杨一仁!盐课提举。”

“嗯,应该和杨一仁打个招呼!要说,这杨一仁倒是个人才……”

林纯鸿将崔玉儿横抱着,放在旁边的软榻上,站起身来,大喊道:“张杰夫……”

张杰夫就在舱外,听见喊声,立即钻进来,“将军有何吩咐?”

“你把乌副叫来,我有事吩咐!”

……

不到一刻钟,乌天海就出现在林纯鸿眼前。

乌天海原为福建漳州人,流落到洞庭湖,跟随张兆被杨一仁摆了一道,后来又跟随李蒙申在长江上劫掠,担任旗舰冲锋队长一职。现在又被林纯鸿招入龙虎营,成了海军陆战营的营副。

林纯鸿的吩咐非常简单:“你去给杨一仁打个招呼,就说张兆是我的人,让他看着办!”

说完,林纯鸿又下令在长沙停船,歇息一夜,待明日再走。

待夜幕降临,林纯鸿却迎来一位意想不到的客人:杨一仁。

林纯鸿刮目相看,杨一仁孤身一人,也未携带任何金银之物,其胆识、其对人心的把握非同一般。林纯鸿有心试探一番,说道:“杨公深夜至此,难道不怕林某人拿你人头给属下一个交代?”

杨一仁淡淡一笑,道:“如果拿去杨某的人头,对总兵大人有利,杨某人当不惜头颅!”

这下倒把林纯鸿给呛住了,怔怔地盯着杨一仁,忽然大笑起来:“杨公真乃利索之人,林某人佩服!还请上座。”

这杨一仁不仅自信,而且对利益的把握非常到位,又能急流勇退,实乃大明官僚中一等一的人物。也是,作为贪官,要是没有两把刷子,岂能全身而退?林纯鸿起了招揽之意,随口问道:“不知杨公还乡之后,所为何事?”

“无非就是喝点总兵大人留下的汤汤水水,不足道也!”

“汤汤水水?”

杨一仁笑道:“总兵大人在广州、扬州、荆州、夔州等地做票据生意,实乃一本万利的妙招,杨某人见世人愚昧,不肯信任票据这张纸,就承接了一些银两运输生意,运输一两银子获利八分,这些年也算赚得锑钵满盆。”

林纯鸿大吃一惊,这杨一仁的眼光也太狠辣了吧?巧妙利用世人不信任票据的心理,转手就能获取大量利润,几乎没有任何风险。比如:杨一仁从广州接了将十万两银子输送到扬州的单,只需要将银子存入广州钱庄,然后在扬州钱庄取出来即可,扣除百分之二的手续费,获得纯利润八千两!

林纯鸿赞道:“杨公眼光,无人能及。”

杨一仁笑道:“总兵大人赚大钱,咱们就跟在后面赚点小钱,何足挂齿?倒是总兵大人在荆州做出偌大事业,令杨某人佩服不已!”

“什么偌大事业,不过勉强度日罢了,邦泰表面看起来光鲜,实际上早已经入不敷出了!”林纯鸿此话倒不是虚言,虽然崇祯七年接管了大片地盘,并收取了几百万石粮食,但大肆扩军、大规模整治水道、兴建水利耗费了大量银子,目前邦泰确实处于赤字状态。

“总兵大人在江南弄出这么大的动静,能算勉强度日?那里的粮商都快被逼死了!”

林纯鸿与杨一仁哈哈大笑,相携着坐下,关系拉近了不少。

所谓在江南弄出偌大的动静,即十艘三桅大帆船运送粮食抵达扬州一事。林纯鸿对江南地区对邦泰的限制越来越不耐烦,此次行动不仅大张旗鼓,还扬言邦泰手中掌握粮食千万石,江南粮价应声下降,致使当地大粮商损失惨重。这算得上对江南士绅、官僚和豪商的一次精告,或者说是林纯鸿准备控制江南地区粮食市场的一次预演。

杨一仁还乡之后,凭借手中大量的现银,依托着邦泰,迅速聚敛了可观财富,成为长沙首屈一指的豪富。然而,财富迅速遭到了当地官绅和土匪的觊觎,尤其是高斗枢,更是把目光瞄准了杨一仁。据杨一仁所知,高斗枢正在暗中调查杨一仁在任贪腐一事,试图借此筹集银子招募弓兵,复制荆州的奇迹。

高斗枢还有一个身份,就是湖广按察副使,调查杨一仁可谓言正名顺。感觉到威胁的杨一仁见到乌天海后,兴起了投奔林纯鸿的念头。不过杨一仁进士出身,又做过从五品的盐课提举,颇有点心高气傲,力图在邦泰内部取得一定地位,当即拿自己的生意说事,目的就在于得到林纯鸿的看重。

不过这还不够,生意上会算计,充其量仅相当于菲利斯之流,杨一仁如何看得上眼,于是杨一仁力图展示才华,问道:“杨某见总兵大人欣然南下,可有与郑芝龙一较长短之意?”

“正有此意,不知杨公有何教我?”林纯鸿点头道。对付郑芝龙可谓细枝末节,林纯鸿的打算可不仅止于此,他的目光始终盯着南洋,南洋乃大明之后花园,岂能容欧洲人肆意妄为?不过,林纯鸿与杨一仁初次见面,还不打算交浅言深。

杨一仁滔滔不绝道:“杨某闲居长沙后,倒也琢磨过大明两百多年来海上之事。杨某发现,自隆万年间始,闽人始终执四海之牛耳,粤人、江浙人、山东人无不避其锋芒。就拿当今刘香覆灭在即一事来看,也可以归结为闽人战胜了粤人。杨某觉得此事绝不是偶然,细细一思,还真有所得。广东、江浙、山东等地土地肥沃,而闽地境内多山,人地矛盾非常突出,在出海谋生一事上,其他地区的人远不如闽人多!闽人除了找四海谋生路,别无他途!”

林纯鸿悚然而惊,觉得此话有点似曾相识!这岂不是海权要素中的地理形态构成、人口因素?

林纯鸿出自内心发自肺腑地起身而躬,道:“杨公大才,林某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恕罪!”对于认真思考海洋的进士,林纯鸿可不想放过,一定要招为己用!

杨一仁受宠若惊,同时又有点疑惑,自己刚起了个头,这林纯鸿为何反应如此强烈?

杨一仁起身避开林纯鸿一躬,接着说道:“总兵大人谬赞了,杨某胡言乱语,当不得大人此言。”

两人重新坐下,杨一仁接着说道:“闽人虽然纵横四海,但面临一个非常紧要的问题,就是缺乏粮食。郑芝龙在投降朝廷后,迅速超过其他势力,独霸海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得到了朝廷的粮食资助,可以大肆扩充人员,刘香之辈哪能与之相抗?杨某听闻将军手中掌握粮食千万石,何不拿着粮食扼住郑芝龙的咽喉?”

林纯鸿对付郑芝龙早有一套计划,杨一仁算是提供了另外一条思路,两人彻夜长谈,互相引为知己。

最终,林纯鸿道:“杨公大才,眼下我这里正好缺一居中谋划之人,杨公何不屈居?”

杨一仁大喜,刚进入邦泰,就伴随林纯鸿左右,将来的发展不可限量,当即道:“总兵大人有所命,敢不应从?待杨某收拾一番,立即前赴广东!”

长沙停泊一晚,对林纯鸿来说,简直太值了!

第211章 第一把火

林纯鸿抵达广州后,将龙虎营及一众工匠、管理人才安置于长洲岛上,然后带着侍卫,至肇庆拜见两广总督熊文灿。

林纯鸿为了防止熊文灿给他一个下马威,做了不少准备。哪想到熊文灿哼哼唧唧说了一堆,无非就是要求林纯鸿立即整顿兵马剿灭刘香。

这让准备充分的林纯鸿一拳打在了棉花堆里,失落不已。

林纯鸿提请将总兵大营由肇庆迁至广州城,就近指挥大军剿灭海寇,熊文灿也不反对。熊文灿的心思,林纯鸿也能猜到几分。熊文灿乃位高权重的封疆大吏,哪能与一武夫短兵交接?那是非常丢面子的事。熊文灿很清楚,林纯鸿乃空降武将,手头除了自带的千余人马外,在广东毫无根基,广东众将肯定不服,眼下还不如让林纯鸿与武将们打打擂台,自己再渔翁得利。

果然,林纯鸿令麾下众将至广州开会后,除了副将吕天浩、广州海防参将陆睿山亲自前来外,其他将领均托辞军务繁忙,派麾下副手前来应景。而且吕天浩和陆睿山的驻地在广州,属于迫不得已。毕竟,就在一个城里,不来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

林纯鸿对众将的心思心知肚明,稳坐于帅椅上,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与会人员。一省之高级将领,人数还真不少:副将一人,潮州参将、琼崖参将、雷廉参将、东山参将、西山参将、广州海防参将、惠州参将共七人,外加一游击和五守备。

这帮将领无不惊诧于林纯鸿的年轻,“娘的,毛都还没长齐嘛!用了多少银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