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乱明-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还派出了几十人直接上了寨墙,为受了轻伤的弓兵进行简单的包扎,以便伤员能够继续作战。
野战救护所的哨将就是陈思进,麾下有一百多人。林纯鸿对这一百多号人相当重视,并且准备在每个营中都设立一个野战救护处,及时抢救伤员。对任何一支军队而言,恢复的伤兵就是最宝贵的财富。
况且,野战救护所还可以提高士兵作战的勇气,从这个意义出发,林纯鸿也不得不重视。
这点让中官陈奎感觉非常良好,他到了荆州大营之后,身临其境的体会到林纯鸿对普通士卒的照顾,这在大明普遍不重视士卒性命的风气下,非常可贵。陈奎相信,荆州弓兵作战勇猛,与他们良好的待遇和细致入微的关怀关系紧密。
陈奎一眼就看出,荆州弓兵足以应付高迎祥的此轮攻击,看了不到两刻钟,就转入到野战救护所,观看陈思进他们如何救治伤员。
救护所的设施相当简陋,对胸腔和腹部内部的伤口基本无办法,但止血和防止感染相当有效,甚至能进行截肢手术。
手术的进行相当的残酷,需要首先将伤员灌醉,待其晕过去后,将其绑缚在手术台上,然后实施手术。
陈奎感叹不已,在大明军队中,如果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这样的伤兵一般就被抛弃。这林纯鸿留下这样的伤兵,岂不是让自己的负担越来越重?可是营中从未见过缺胳膊少腿的伤兵啊?难道这些伤兵都被送回了荆州?林纯鸿准备养他们一辈子?
陈奎将自己的疑惑放在了心里,待战争结束后再询问。
陈奎正陷于沉思中,突然一个伤兵从手术中醒来,痛得大声叫喊,正在进行截肢手术的护理人员立即递上一根木棒,让伤兵咬在了口中。但是剧痛让伤兵翻来覆去,让手术无法继续进行。
陈思进大急,看着陈奎就呵斥道:“没看到我这里人手不足吗?还在这里发呆,快来帮忙按住他!”
陈奎愣了一下,马上三步两步跳上前去,使尽全身的力气按住伤兵,不多时,伤兵就痛晕过去。陈奎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不忍心再看残酷的手术,走出了救护所。
“哎,当个郎中也不容易,还是一个体力活,在战场厮杀都没这么累……”陈奎不由得感叹道。
高迎祥的攻击已经整整持续了三天,这三天,对荆州弓兵来说,简直就是一种折磨。每天,从卯时天刚蒙蒙亮开始,高迎祥的进攻就如潮水般涌来,一直到酉时天黑,方才退去。而且每日晚上,高迎祥还不停的派兵呐喊、擂鼓,甚至还把弗朗机推出来放几炮,让荆州弓兵无法安然入睡,精神一直处于高度紧张状态。
高迎祥兵多,可以轮换着休息,可是,荆州弓兵仅仅只有四千多人,如何轮换?而且,在烈度越来越高的战争中,伤亡的将士越来越多。
不过令人安心的是,郭汝磐的人头已经通过快马送到了观口大营,楚文山和林纯义最多还需要两天就可以赶到!两天?将士们还能支持得住吗?
伤亡的兄弟越来越多,让将士们感到愤怒,为了泄愤,就连一向沉稳的陆世明,也建议将郭汝磐的人头挂在旗杆上,羞辱高迎祥。
但这个建议被林纯鸿断然拒绝,理由就是:目前我们已经杀了郭汝磐,这次战争的目的已经达到,只要顶住高迎祥的攻击,我们就完胜了。如果挂出郭汝磐的人头羞辱高迎祥,高迎祥为了面子,只会发动更为猛烈的进攻,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走。现在郭汝磐已死,高迎祥很可能已经得知消息,我们秘而不宣,就给了高迎祥一条退路,没准明日高迎祥就要撤退了。
众将虽然感情上倾向于泄愤,但尚未丧失理智,放弃了挂人头的打算。
荆州弓兵刚刚打退了高迎祥的一波攻击,预备营的将士们正忙着修补寨墙,运输物质,而天武、神卫营的将士们则抓紧时间靠在寨墙上眯一会。他们太累了,几乎是三天三夜没有睡一个囫囵觉,一个个眼睛熬得通红。
林纯鸿正带着陆世明和陈奎巡视,看到一个弓兵手里握着长枪,头歪在一边,睡得正香,嘴角还流出长长的一串口水,而手臂上的一处伤口还未及时处理,正缓缓的往外流血。医护兵太少了,根本不敷使用,很多轻伤都来不及处理。林纯鸿叹了口气,转身从忙碌的医护兵那里拿来了白白的纱布和止血粉,为这名伤兵包扎起来。
伤兵最终还是被惊醒了,猛地站起来,待看清是林纯鸿,连忙行军礼拜见。林纯鸿扶起这名弓兵,挥了挥手道:“抓紧时间休息吧,别理会我们,我们四处看看!”
林纯鸿为了不打扰士兵的休息,招了招手,带着陈奎和陆世明下了寨墙,陈奎边走边说道:“林将军,现在唯一精力充沛的只剩下骠骑营的将士,下次高迎祥再来,最好派骑兵主动出击,打他个措手不及,咱家估计,高迎祥也快支撑不住了!”
林纯鸿和陆世明点了点头,同意了陈奎的建议。
陈奎这几日让荆州弓兵刮目相看,战况紧急时,陈奎丝毫不顾自己中官的身份,穿上板甲,手持长枪,与弓兵们一道并肩战斗,完全把自己当成普通的弓兵看待。尤其是陈奎箭法奇准,箭箭瞄准贼寇军官,每次弩箭射出,必有所获,让身边的弓兵打心眼里佩服这个无根之人。
陈奎也不再避嫌,有什么建议和想法就直接向林纯鸿提出。
林纯鸿联想到陈奎前几日皱眉之事,方才明白陈奎反对偷营之意。这让林纯鸿佩服不已,果然是在辽东呆过六年的人,对战场有敏锐的感觉。
哎,可惜是个太监,而且还是朱由检信任的太监,否则,林纯鸿真想将陈奎招入麾下!
第122章 闯王退兵
当林纯鸿和高迎祥互相碰撞得头破血流时,卢象升的一万多士卒被高迎祥的四千多精骑缠得寸步难移。而左良玉则谨守着洪河屯,将自己责任仅限于护住林纯鸿的粮道,不肯出营一步。除了左良玉和卢象升,密切关注着彰德府的还有张凤仪的两千多白杆兵。
张凤仪听闻林纯鸿孤军深入曲沟后,大惊,立即向邓玘讨要赴援的军令,邓玘哪容她去援救林纯鸿,直接以顺德未靖不宜离开为由,拒绝了张凤仪的请求。张凤仪无法,只好去求卢象升。卢象升大喜,立即令张凤仪率兵增援。
目前,张凤仪正昼夜兼程,往观口方向赶。
荆州弓兵疲累无比,减员严重,高迎祥也好不到哪里去。四日的攻击,高迎祥想尽了一切办法,火攻、撞车、驱流民攻寨等法子都试遍了,就是攻不破观口大营。甚至有几次都攻入营寨内了,结果被武装到牙齿的荆州弓兵绞杀一空。
高迎祥的损失可谓惨重,伤亡达到了五六千,虽然这五六千人均不是他的嫡系,但是,伤亡如此惨重,什么都没有得到,众将已经隐隐不稳,看他的目光越来越缺乏恭敬之意。
昨日传入大营的消息也让高迎祥分外愤怒和无奈,郭汝磐不仅亡于阵中,就连剩下的五百多骑士也降了林纯鸿。而且,高迎祥还得知,在林山口剿灭郭汝磐的就是天策营和虎啸营,也就是说,目前观口大营中,还不到林纯鸿所有实力的一半!
算了算路程,高迎祥估计天策营和虎啸营最多还需要两日就会抵达观口大营,更何况,探马汇报,白杆兵已经抵达洪河屯,正在昼夜兼程往观口赶!
到了那时,就不是自己能不能攻破观口大营的问题,而是自己能不能顺利走脱的问题!
高迎祥心中的退意越来越强烈,特别希望下面的将领中能提出退兵。
张天琳这次损失比较小,深恐继续攻下去,高迎祥会逼着他继续上阵,这样自己的实力就会持续削弱。于是,他出列对高迎祥说道:“大王,咱们的粮草已经不足,继续攻下去,破观口没问题,但林纯鸿是个穷光蛋,粮草并不多,恐怕我们得不到多少好处。这次已经打击了林纯鸿的嚣张气焰,咱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不如我们继续南下,攻打怀庆府,听说怀庆府兵少粮多,待我们补充粮食后,再来消灭林纯鸿也不迟!”
高迎祥对张天琳的话颇为欣赏,这小子,牙尖嘴利的,几句话,既照顾了高迎祥的面子,又往大军脸上贴金,还显得豪气干云,没有一丝无可奈何的感觉。
高迎祥投去赞赏的目光,道:“张天琳的话不错,咱们就退兵吧……”
高迎祥欺负林纯鸿兵疲,大摇大摆的撤兵南下,在汤淫汇合骑兵和其他部众,往怀庆府方向而去。这样,卫辉府的潞王暂时安全,左良玉与林纯鸿也不需要援救卫辉,分别驻扎在彰德府周边,舔舐连日来的伤口。
林纯鸿的确无法派车步营追袭,但是,蓄养锐已久的骠骑营如何肯放弃骚扰的机会?一直追到鹤山方才返回。
这一仗,最初的目的乃打政治仗,没想到高迎祥直接将目标对准了荆州弓兵,荆州军承受了巨大的伤亡。更何况,辎重消耗特别快,弩箭不足,钢弩也损耗严重,荆州弓兵急需补充大量的兵员与武器。
“本以为高迎祥会全力应付卢象升,没想到这个家伙居然发疯似的攻打观口,咱们差点报销在观口!看来咱们对贼寇的了解还不够啊。”林纯鸿叹了口气,对身边的陆世明说道。
陆世明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荆州弓兵声名鹊起,以后这样的情况会更多。”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林纯鸿摇了摇头,继而斩钉截铁的说道:“咱们还是太弱小了,必须得迅速扩军!”
“枝江那边还能不能支撑?”
陆世明的话让林纯鸿陷入了沉思,自惠王将枝江的所有土地租给林纯鸿后,林纯鸿掌控了枝江将近八成的土地和人口,清江沿岸的编户齐民完成之后,林纯鸿又得到了二十多万人口,算来算去,自己直接控制的人口不到四十万,土地更是少得可怜!
更让林纯鸿无法忍受的是,在大明商业经济最为活跃的江南,邦泰受到了徽商和当地大财阀的联合抵制,除了木材、帆船和一些土特产以外,其余东西很难销售。尤其是棉布,现在除了在荆州附近销售以外,大部分运往了广州,销往海外。顾绣兴已经多次提到,在江南,即使我们的价格比别人低、品质比别人好,也很难与其他大商人竞争!
林纯鸿知道,徽商和江南大财阀与本地官僚已经结成了利益共同体,邦泰遭遇了市场因素以外的阻力。对于这个壁垒,林纯鸿分外无奈,江南大财阀不仅政治上有保障,而且还有他们的代言人:复社,自己暂时只能避其锋芒。
“秦良玉的石柱土司不超过二十万人口,常年供应几万大军在外作战,他们是怎样做到的?”林纯鸿不由得问道。
陆世明道:“石柱没有任何借鉴意义。他们的兵多便宜啊,而我们的兵丁不仅军饷高,而且装备也贵。再说,石柱常年在外的不超过一万兵马,大部分在石柱,亦兵亦农,供养起来当然比我们容易!”
林纯鸿道:“你去拟个行文,让枝江那边算算,按照目前的消耗,咱们还能供养多少兵力。还有,夷陵和宜都咱们得想个办法,如果能把夷陵和宜都掌握在手里,枝江和清江也算连成了一片。对容美土司也得加快渗透,咱们不能一直让田楚产逍遥快活。”
陆世明正准备离去,林纯鸿又叫住了他,冷声说道:“让李蒙申尽量扩大劫掠舰队的规模,娘的,那帮兔崽子背靠着官府打压老子,老子就用武力敲碎他们的门牙!”
……
这次观口之战,暴露出来的问题也很多,除了兵力不足外,众将一致认为,三百步和千步之间的打击力量不足,导致贼寇很轻易就突入到寨墙附近,给荆州弓兵造成的压力太大。
凌肃认为,待百里洲的火炮研制成功后,这个问题就会被解决。但是这个传言中的火炮还是没影的事情,要等到何年何月?更何况,众将认为,即使有了这样的火炮,估计效果也不好,发射出的铁球看起来吓人,实际上伤不了多少人,敌人适应了火炮,根本就不会放在眼里。如果里面不装铁球,放入铅子,又射不了多远。
这话提醒了林纯鸿,林纯鸿又立即令秦武超试制开花弹。
但远水救不了近渴,当下该怎么办?陆世明对军史研究较多,提出宋代的床弩和神臂弓能满足这个需要。但这个意见被林纯鸿否决,床弩和神臂弓虽然射程远,但制造起来相当麻烦,还不如多配备一些钢弩有效。
大伙琢磨来捉摸去,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好把希望寄托在秦武超的身上,祈祷这厮尽快的拿出能实战的火炮和开花弹。
另外,这次观口守寨,手头缺乏突击力量,也是导致守寨异常艰难的原因之一。更何况,林纯义和楚文山也提到,车步营的长枪只有在盾车的遮护下,才能有效的打击敌人。如果缺少盾车,长枪对骑兵的战果并不显著。林纯鸿认为,重装步兵和大规模的骑兵都可以解决这两个问题,但想来想去,林纯鸿放弃了组建重装步兵的打算,毕竟,现在自己的骑兵队伍马上就可以扩大,犯不着专门组建行动力低下、价格昂贵的重装步兵。
除此之外,林纯鸿还认为必须扩大预备营的规模,这次观口之战,预备营发挥了重大作用,战事紧张时,可以抽调兵力,执行支援任务,平时又可以提前让兵丁感受战场气氛,不至于临阵恐惧和慌乱。林纯鸿准备将预备营建设成集辎重队伍和预备队于一体的队伍,增加自己用兵的自由度。
最后,林纯义还提出了战场上两支队伍的联络问题,当初林纯义对抗郭汝磐的骑兵时,就对楚文山能否按时赶到心里没底,影响自己的决策。能不能想出一个既不让敌方精觉,又能迅速联络的法子?
对于这个问题,林纯鸿倒知道有非常好的解决办法:那就是无线电。可是,在这个时代可能吗?
林纯鸿想,难怪冷兵器时代的战争偶然性那么大,很多时候要看运气,这与通信联络不便关系非常大。
众将围绕这个问题,各种奇思妙想不断冒出,什么放孔明灯啊、建高台用望远镜查探啊……总体而言,就是一个意思,要站得高看得远!
站得高?那不如用热气球!
热气球站得够高了吧?如果再配上望远镜,观看二十里以外绝对没问题!热气球虽然受天气影响非常大,但总比没有强吧?
林纯鸿立即试制热气球的任务交给了工程院。
第123章 海洋战略
当林纯鸿在大明腹地的发展受到限制时,不由自主的将目光转向了海洋。的确,在大陆,大明帝国的统治严密有效,而在大海,没有秩序与规则可言,一切以实力说话,正适合野心家肆意泼墨。
郑芝龙、刘香等人就是这样的野心家,林纯鸿也踏入了一只脚趾头,试图分一杯羹。但荷兰、西班牙、葡萄牙和英国就不仅仅是野心家了,而是野心国!
不过,林纯鸿觉不满足于仅仅踏入一只脚趾头。相比较欧洲的英格兰、荷兰、西班牙和葡萄牙而,大明幅员辽阔,人口众多,海洋远未达到决定陆地上军事、政治和经济的走向的地位。但是,林纯鸿对海洋的重视可谓根深蒂固,“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海洋,危险亦来自海上”。
更何况,整个世界处于巨变的前夜,大航海正如火如荼,大明帝国必须积极投身于大航海中,才能紧随时代的脚步,保持开放、进取的心态,完成由中古时代向近代的转变。
林纯鸿盯着舆图,一掌拍在长江口上,叹了口气。
目前他的根基在湖广,并基本上控制了从川江到扬州的长江航道,最好的选择就是在长江口附近拓展海上势力,将陆地和海洋连为一体,实现江海联运的战略构想。但是,郑芝龙彻底控制了东海航线,绝无可能留下丝毫的空间供他发展。
不得已,他只好选择了广东沿岸,令赵和海到南海发展。
目前,刘香充其量只能称为广东附近海面的第一势力,对海洋的控制远远赶不上郑芝龙。郑芝龙的眼光比刘香长远,他向过境的船只征收三千两的过境费,令其悬挂郑氏集团的令旗,并对悬挂令旗的船只实施保护,通过此策,郑芝龙迅速聚敛起大量财富,并建立起强大的海上力量。
而刘香则醉心于劫掠,整日干那杀鸡取卵的事,导致与郑芝龙的实力差距越来越大,几乎被郑芝龙压得抬不起头,不得已,刘香走上了与荷兰人联合对抗郑芝龙的道路。
正是借助于刘香与郑芝龙的争斗,赵和海才能在夹缝中得以生存,并逐步发展壮大。
赵和海在福建买到船只后,便积极投身到海盗事业中,受限于活动地域,赵和海直接将矛头指向了刘香和荷兰人。赵和海在海上混得风生水起,船只也由一只发展到五只,每日干那没本钱的买卖。由于赵和海等人行踪诡秘,刘香和荷兰人一直以为是郑芝龙下的手,尤其是荷兰人,对郑芝龙越来越不耐烦,近期有调集重兵云集福建的趋势。整个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林纯鸿又把目光投向了雷州半岛的遂溪县,按照赵和海的汇报,赵和海将劫掠的母港选择在了遂溪县。林纯鸿的脸上露出了笑容,这赵和海还算有点眼光,一眼就看中了湛江港,那可是后世南海舰队的母港。再说,遂溪县偏僻,远离大明帝国在华南的统治中心,更适合避人眼目,肆意泼墨。
林纯鸿细细思索自身的有利条件:首先,刘香、荷兰人和郑芝龙三方势力争斗不休,赵和海在夹缝中收集了五艘战舰及两千多熟练水手,为林纯鸿海上势力的拓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秦武超汇报,仿制红衣大炮成功,只要有充足的钢铁,能够为战舰提供大量的火炮。
所谓的红衣大炮,实际上就是十八磅舰载加农炮。当初林纯鸿得到四门红衣大炮后,立即令工匠进行仿制。可惜铸造过程中,废品率太高,一连铸造了三十多门,全是废品,仿制工作不得不陷于停滞中。后来,秦武超试着用水车打磨炮膛内部,这远远比人工打磨精准,使得大炮的前后膛径保持一致,方才造出了一门成品。但是大炮的废品率还是太高,成本无法压下来。
秦武超带着行知书堂十多个学生一起研究这个问题,结果一个学生发现,大炮的炮筒出现裂纹,主要原因就在于内外冷却的速度不一致。一般情况下,在模子中铸炮时,表面首先冷却收缩,挤压内部产生裂纹。如果能首先让炮膛内部冷却呢?
受此启发,秦武超立即设计了一个中空内模,进行试铸。结果在试验的过程中,炙热的炮筒让内模中的水迅速汽化,导致内模爆炸,导致多人被烫伤,还死了一名学生。秦武超痛定思痛,重新设计内模,这次内模不是密闭的,而且里面的水还不停的和外部进行流动交换,方才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大炮的废品率已经降到了百分之六十,成本大大下降。
实际上,针对内外冷却速度不一致的问题,大明的工匠们早就有了解决方案,那就是铜胎铁芯的铸炮方法。秦武超并不知道,结果却摸索出了比铜胎铁芯更为节省成本的方法:内模水冷铸炮法。
林纯鸿并不知道这些细节,他只知道秦武超正在拼命的加快红衣大炮的铸造进度,以满足赵和海的需求。
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便是,百里洲的造船工场聚集了大批造船工匠,并建立了一整套与之相关的工场,初步实现了造船一条龙。
虽然海船与江船在技术上差异甚大,但总比白手起步要容易。再说,泽迪亚和芬多斯本身就是造海船的高手,林纯鸿相信,只要在广东沿岸找到一块合适的地方,过个一年半载,就可以造出海船。
能造海船和铸造火炮,就可以为赵和海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假以时日,与郑芝龙周旋一二,也不是难事。
林纯鸿想来想去,把焦点集中在选择造船点上。最终,他将目光定格在广州东南部的长洲岛上。
“嗯,这个地点不错,深入内陆,刘香、郑芝龙和荷兰人都无法骚扰,还可以从珠江上游砍伐栋梁之材!”
正思索着,忽报张兆抵达彰德府,正在门外求见。林纯鸿大喜,忙把张兆迎进帐中。
张兆进门就看见了巨幅舆图上的圈圈点点,心中了然,看来林纯鸿在海上将有大动作。
果然,林纯鸿问道:“薛一谦和常书丹跟着你干了这么久,能不能胜任?”
“薛一谦脑子活,把转运一事理得仅仅有条,常书丹谨慎细致,干后勤正适合……”张兆恭恭敬敬地答道,末了,苦笑一声:“只是我又要开始海上漂泊的日子了!”
林纯鸿拍了拍张兆的肩膀,大笑道:“张副都督好心思,我正有意让你到广州一趟。不过,你大可不必紧张,冲锋陷阵有赵和海足矣,你的主要任务任务还是在陆地上。”
“陆地上?”张兆大奇,陆地上关舰队何事?在陆地上能有什么作为?
林纯鸿道:“你去广州,第一要务便是争取朝廷的招安,为邦泰海上力量的壮大找一个保护伞。”
张兆心里一亮,将军果然好谋划!想当初,郑芝龙被熊文灿招安之后,不仅拓展了在陆地上的战略纵深,还得到了朝廷的大力支持,为他扫清海上势力提供了强大的后盾。一旦赵和海被招安,背靠着邦泰集团,可不是郑芝龙所能比的。
不过,张兆乃精细之人,当即说道:“咱们的海上力量太薄弱,朝廷不一定看得上眼,再则,急切之间哪有接洽之官吏?”
“朝廷看不上眼,就把他打疼,自然就重视了。至于接洽之人,我已经帮你选好了,就是广东巡抚熊文灿,他当初招安了郑芝龙,得以升官,现在咱们送上门去,相信他不会拒绝。”林纯鸿思索已久,腹中早有定案,当即娓娓道来。
张兆不停地点头,暗暗将林纯鸿的话记在心里。
且听林纯鸿继续说道:“办成了招安一事,善莫大焉,咱们在海上,也算有了一道护身符。第二要务就是人!任何事情,只要有了合适的人,就成功了一大半,正所谓因人而成事。赵和海率领海盗劫掠,自然不是难事,但要凭借这帮海盗与郑芝龙、荷兰人争锋,还差得远!”
张兆问道:“将军难道要属下去训练人马?”
林纯鸿摇头道:“那帮海盗每日海上谋生活,哪里还需要训练?他们缺少的是纪律,缺少的是正规化,缺少的是对邦泰的认同!”
张兆点头道:“正是,那帮人倔傲不逊,的确很难约束,更不会打心眼里把自己当成邦泰人。”
“我准备建一个海军学堂。你先到登州水军招募一些熟练水手和炮手,让他们把家属都迁到百里洲,然后以他们为底子,先把海军学堂的架子在遂溪搭起来。架子搭起来后,就可以在海盗中选人加入海军学堂,选人的标准就是识字、技艺娴熟、愿意接受军纪的约束。除了海盗,贫苦的渔民、破产的农民都可以招。以后,有了新的战舰,就从海军学堂选取水手和舰长,作为咱们的正规海军!”
张兆赞叹不已,海军学堂不仅可以为正规海军提供人才,还可以培养对邦泰的归属感,可谓一举两得之事。以后,随着战舰越来越多,正规海军的实力将越来越强大,可以有效的防止海盗队伍反噬。
张兆越听越激动,心里砰砰直跳,忍不住就想重操旧业。
看着张兆跃跃欲试,林纯鸿笑道:“海军提督你就先兼任着,万一哪天不想干了,还是回来任你的海军大臣。”
张兆迟疑片刻,道:“我看我还是呆在陆地上吧,有了赵和海,我就不去凑这个热闹了。”
林纯鸿大笑道:“我敢打赌,让赵和海任海军提督,他还不乐意,他还是适合当海盗头子。至于海盗队伍,还得扩大,不仅在战舰和人数上扩大,活动区域也得扩大……”
林纯鸿指着舆图上的印度洋,说道:“这里的活动空间更大,我想,赵和海一定不会拒绝!海盗队伍扩大,劫掠财富还在其次,关键在于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海军人才!”
张兆不停地点头,喜道:“那我先管着,以后有了合适人才再说。”
林纯鸿继续道:“解决了人的问题,就轮到战舰和火炮了。火炮好解决,舰炮咱们也能造,主要就是战舰。我计划在广州的长洲岛建一个造船工场,这次你和熊文灿交涉时,顺便把这个问题一并解决。至于船材,先从百里洲运,我会让郭铭彦立即派人到珠江上游伐木,新伐之木不能用于造船,不过,过个一年半载,长洲岛也能自给,就不用千里迢迢运木材了!”
“湘江逆水,灵渠淤塞,这木材运起来可不容易!”张兆提醒道。
“这个你别管,让薛一谦去为难吧。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浪费,只能先这样了。”林纯鸿挥手道。
“遂溪的港口要握住我们手里,招安时一定要谈妥……”
林纯鸿又吩咐道,两人促膝长谈,一直谈到深夜。
第二日,张兆也不停留,拍马往登州而去。
第124章 容美异动
炎炎夏日,枝江县的太阳尤其显得毒辣,一到中午,就热得人喘不过气来,就连大狗也吐着舌头,卧在淫凉处喘气,无精打采的看着过往的行人。
一阵密集的马蹄声传来,终于激起了大狗的一丝兴趣,前腿趴在青石板上,伸了一个懒腰,茫然的盯着马蹄声传来的方向。
“让开……让开……”骑士发出急切的呼喝,行人们纷纷闪避。如今的枝江县越来越繁华,直追荆州府城,即便是热气逼人的中午,路上的行人也丝毫不见少,骑士只好狂呼令行人让路。
大狗终于发出了几声精告:“嗷……嗷……”
路上的行人纷纷瞩目,用疑惑的眼神互相对望,“大都督又在北方打胜仗了……”
反驳声立即响起:“非也,非也,以往打了胜仗,传令兵早就喊着‘大都督打败高迎祥’了,难道……”
骑士一路呼喝着,将混乱的市街抛在了身后,一阵烟似的进入了都督府。
都督府里,周望正襟危坐,眼睛紧盯着李辉忠,听李辉忠汇报工作。
李辉忠眉头紧皱,说话犹如竹筒倒豆一般,又快又急,“都督,这月初五,田楚产在杨板桥又增兵了,总兵力达到了四千多人,不仅人人着甲,而且弓箭手极多,给我们的压力太大了,弓兵们每日紧张兮兮的,就怕田楚产打过来。这样不行啊,兄弟们累都累死了。”
周望冷笑道:“好一个田楚产,居然敢欺负咱们兵力不足,玩一套战争边缘的游戏!”
李辉忠茫然不解,问道:“什么叫战争边缘的游戏?”
周望沉吟片刻,回道:“这是将军的说法,就是说,田楚产本无进攻咱们的计划,却将边境处搞得紧张兮兮,让我们进退失据。如果我们增兵,他们就会退兵,如果我们不理不问,他们就会制造一些小摩擦,逼得我们手忙脚乱。好一个田楚产,居然拿定了我们在清江没有多余的兵力!”
李辉忠的眉头皱得更紧,忧心忡忡的说道:“都督,如之奈何?那田楚产的兵可比我们便宜多了,从未听说过有军饷一说,而且,境内壮丁超过五万,如果我们再不扩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