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自成摇了摇头,说道:“河南的官兵正自武陟蜂拥而至,武陟离不开李过。再说,这里城池密布,仅仅靠骑兵也无法截断粮道。一个不小心,毁掉了骑兵,我们的本钱就全输光了!”

高杰眼珠转动,问道:“难道主上准备退回山西?”

李自成也不说话,兀自盯着东边无垠的旷野发呆。

半个时辰后,一条条军令自行辕发出:“令刘宗敏携器械加紧攻打怀庆城……”

“令高杰率本部驻扎修武,精惕东面之荆州军……”

“令李过寻找战机,务必击溃南面之敌……”

……

李自成到底舍不得怀庆府这块肥肉,准备最后再搏一搏!

林纯鸿对李自成的困境看得非常透。当他的侦骑探听到李自成的精骑大部继续与河南的地方军纠缠不休时,敏锐地感觉到战机已至。当怀庆的求救信十万火急的送到他的营寨中,林纯鸿忍不住哈哈大笑,立即擂鼓聚将,准备出征。

“这次就吃下高杰,断李自成一指!”林纯鸿豪气满怀,手中大刀一指,大喝一声:“出发!”

滚滚洪流直扑修武县,卷起漫天的黄沙。

第一次大规模战斗就碰到了李自成一部,林纯鸿心里还真有点打鼓。尽管高杰麾下尽是乌合之众,但林纯鸿的五千多弓兵也未见过真阵仗,届时会出现什么问题,谁也说不准。

林纯鸿在出征前,就考虑到麾下装备了盾车,且远程打击力量较强,因此他决定先防守,再伺机反击。毕竟,组织进攻远比防守要难。

修武县残垣断壁,几乎任何东西都没有!变民军进入修武县后,兴高采烈的烧杀淫掠,几乎将整个修武变成一片白地。狂欢过后的变民军冷静下来,才发现,在修武县城里,他们几乎找不到几间可以避寒的房子!、

驻扎在修武的高杰无法,只好令部下在城外扎营,并派出手头的精锐四处出击,截获粮草,解那粮草奇缺之苦。

当李自成下了精惕东面荆州军之令后,高杰不敢懈怠,将精锐收拢,整日派出游骑监视林纯鸿。闻得林纯鸿整军而来,高杰大喜,缩头的乌龟终于离开了乌龟壳!

也难怪高杰看不起林纯鸿,南方的土蛮子,估计连山西官军都不如呢。更何况,高杰手头可堪一战的士卒超过一千多,还有将近万余的变民助阵,怎么看都不会输。进入河南后,李自成的队伍进一步扩大,失去了过冬储备的老百姓无法,很多就加入了变民军。

高杰将自己的精锐置于中军,把其他变民军分为两部,居于两翼。

寒风肆虐了十多天,终于消失的干干净净,取而代之的是和煦的太阳。

冬日的太阳十分宝贵,更何况是辰时的太阳,照在人身上暖洋洋的。整日暴露在寒风中的变民军精神大振,看起来生龙活虎,士气高昂。只是他们的武器实在拿不出手,几乎看不到耀眼的光芒,更别谈什么刀枪林立。

高杰骑在高头大马上,手持铁枪,用手搭着凉亭,往东边张望,嘴里不停的咒骂着林纯鸿:“果然奸诈狡猾,奶奶的,老子朝着东,太阳晃眼!”

“咚咚咚……”震耳欲聋的鼓声宣示着,一场大战即将开始!

修武县背靠着太行山,境内是一望无垠的平原,实乃兵家作战的首选之地。华夏历史积淀丰厚,兵家理论层出不穷,作战双方都努力避开不利的地形,选择一处对双方都公平的战场就成了决战的首要任务。

高杰对这个战场还算满意,同时,他对变民军的战斗力也了如指掌。万余人的大军,除了他身边的千把人,全是乌合之众,战况顺利时,变民势若猛虎,不利时就一涌而散。军旅混迹多年的高杰当然知道自己该如何抉择。

遥遥望见荆州军缓缓逼近,还有一里,高杰手持铁枪,厉声喝道:“中军出击、左右两翼侧后包抄!”

高杰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用人多的优势让荆州军左右难顾,最终压垮荆州军。

得令的令旗手不停的挥舞令旗,咚咚咚的战鼓如同雷鸣般响起,催动着变民军纷杂向前!

漫山遍野的变民如同蚂蚁一般,逼向荆州军,让从未与变民交过手的弓兵惊诧不已,这是军队么?除了中军,要阵型无阵型,要武器无武器,奶奶的,锄头也可以扛过来杀人?

林纯鸿瞅着蚁群,露出轻蔑的眼神,简短的下令道:“结圆阵!”

令旗飞舞,魔鬼般训练的效果在这里得到了体现,从未经历过战阵的勇士们虽然紧张,但是长久形成的习惯让他们还算有序,士卒纷纷推出盾车,置于阵前,将黑洞洞的炮口指向了变民军。盾车之后,一列列长枪手、刀盾手和弓弩手满脸肃然,瞪大眼睛瞅着如旋风般袭来的变民。

荆州军在紧张忙碌时,高杰的变民军越逼越近!

高杰左右两翼的将领控制不住阵脚,变民一不小心就突入到弓弩射程内,被咻咻而来的弓箭射翻在地,惨呼之声响彻云霄!

生命的消逝终于帮左右两翼止住阵脚,变民用鲜血知道了应该离乌龟阵多远!

高杰一直盯着荆州军的圆阵,属下的惨呼让他转头的可能性都没有!

高杰将手中的铁枪一挥,声嘶力竭的喝道:“出击!”

战鼓陡然变幻了节奏,变得又快又急,在战鼓的指挥下,变民军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呼喝,迈开脚步,向荆州军冲去!

中军井然有序,一部侍立在高杰周边,另一部在将领的率领下,怪叫着往前冲。身着棉甲的刀盾手冲杀在前,长枪手紧随其后,再后面就是弓箭手,突入到射程之内,纷纷向盾车发射火箭。

而左右两翼则乱成一团,只知道跟随长官往前冲,甚至连弯腰都不知道!

“弩手,射!”哨将们瞅着变民冲击到一百八十步的距离,纷纷呼喝着发出口令。对于荆州兵而言,临阵战术指挥权归哨将,应对敌方冲阵的方式已经深入他们的骨髓,他们按照平日的训练,毫不费力的选择反击措施。

冲锋的变民如同被风刮倒的麦子般,倒下了一茬,乱世人命如草芥,变民们蜂拥而上,丝毫不在乎身边的人失去了性命。

眼见距离盾车只有一百步,哨将鬼蜮般的呼声再次响起,“弓手,射!”

紧接着弓箭之后,虎蹲炮也开始发威,轰隆隆地响成一片。

咻咻的破空声让人心里发毛,砰砰的火药爆炸不绝于耳,“轰……轰……”盾车上火光四射,虎蹲炮射出无数的铅弹和铁子,将冲杀在前的变民们射成筛子,被击中要害的,在地上挣扎几圈,便去了西方极乐世界。

没有击中要害的,则倒在地上惨呼,其呼声让变民们心里发麻!

片刻之间,烟雾弥漫,将荆州军包裹在仙家境中,久久不能消散。

好不容易冲到盾车前,变民军还面临着铜墙铁壁!他们被伸出的长枪捅的全是窟窿,倒地身亡。一辆盾车起了火,变民军纷纷涌至该盾车前,借机往里突,但被等待良久的刀盾手轻易的驱赶出来,死于弓箭和火枪之下。

林纯鸿看着漫天飞舞的火箭,嘴唇两角微微上翘,盾车上铺了濡湿的皮革,哪有那么容易点燃!

林纯鸿身后,赫然站着百余精锐骑兵,为首之人便是营指挥使盛坤山!

盛坤山见变民军不能突入圆阵,忍不住叫了一声:“大人……”

林纯鸿头也不回,喝道:“听令行事便是,啰嗦什么?”

盛坤山脖子缩了缩,目不转睛的盯着荆州军屠杀蚁民,他的心里早就痒痒了,恨不得立即上阵冲杀一番。

对,这就是屠杀,变民们见前部被射杀殆尽,心里的恐惧无法遏制,纷纷转头后逃,被等候多时的督战队砍杀了一批,又回头往荆州军跑,聪明的变民已经学会了弯腰前跑,希望减少受伤的几率。

三鼓过后,高杰见士气已泄,便鸣金收兵,重整队伍,准备再战。

林纯鸿也不追赶,令麾下稍事休息,抓紧时间恢复体力。

太阳越升越高,晃着变民军的眼。高杰将眼睛眯成一条线,死盯着荆州军,几乎要冒出火来!

高杰也有炮,但那只是虎蹲炮,打在盾车上噼啪作响,丝毫不能伤人,引得荆州军哈哈大笑。

高杰还有将近两百的骑兵!

对乌龟壳毫无办法的高杰打定了围困荆州军的主意,人比你多,就围着你,看你如何!但围困也是要讲究实力的,至少在林纯鸿看来,除了正面的精锐外,周围的农民就如筛子一般,围住和不围区别不大。

但高杰不光要围,还要困,他不停的派出骑兵骚扰荆州军,等待荆州军师老兵疲。

耀武扬威的二百精骑倏忽而来,又倏忽而去,直惹得荆州军精神紧张,瞪大眼睛瞅着骑兵,防止骑兵突入。

林纯鸿看了看身边为数不多的骠骑营,叹了口气,吩咐道:“分成三批,轮着休息吧!”

高杰的骑兵奔跑了半个时辰,见荆州军不再惊慌,便结束了无意义的奔驰,倒把身下的马累的不停的冒汗。

太阳已经高高的挂在了头顶,变民军见无法吃掉荆州军,不由得有点懈怠,左右两翼的农民有的甚至坐在了地上,长矛或者锄头扔在了一边,瞅着战场上的尸体发呆。

他们还没有从刚才的血火中缓过劲来!

然而,林纯鸿见骑兵回归后阵,不准备再给变民休息的时间!

“盛坤山,率骠骑营攻击右边贼寇,务必将贼寇驱赶至中军……”

“林纯义,率虎啸营紧随骠骑营攻击,扩大战果……”

“韦悦翔、李光祖,令神卫、天武二营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出击……”

盾车瞬间被推开,激烈的战鼓咚咚响起,一批批人马鱼贯而出……

储蓄养锐多时的骠骑营突入高杰左翼,岂是变民所能抵挡,变民发一声喊,纷纷奔逃。

杂乱无章的变民在盛坤山和林纯义有目的的驱赶下,撞入中军,冲乱了高杰的中军阵脚。林纯鸿见高杰中军已乱,立即令韦悦翔和李光祖出击,趁机攻打高杰的中军。

高杰见势不妙,立即退兵,连修武都不敢入,直奔怀庆方向而去。

林纯鸿追赶三十余里,俘获无数,并收复了修武县,出榜安民,捷报朝廷。

李自成见怀庆非一日能下,高杰又兵败,自己腹背受敌,仓皇召回李过,往太行山而去,留下了满目苍夷的大地。

第81章 温周之争

让朝廷惊扰多时的河南之贼,居然被林纯鸿以区区五千士卒逐回山西,崇祯大喜,暗自将林纯鸿的名字记于屏风之上,并且令河南巡抚严防死守,务必防止贼寇再次窜入河南。

崇祯的高兴劲还未过,一击重拳将他打得晕头转向:李自成回到山西后,趁着宣大总督张宗衡和总兵尤世禄追缴紫金梁王自用之机,一举攻破辽州!

攻破辽州的李自成不仅获得大量的粮草军资,还汇合了八金刚、满天星周清等部,声势大振,隐隐有威胁北直隶广平府之势。

张宗衡羞愧交加,立即令总兵尤世禄围剿辽州之贼寇,这给了紫金梁王自用喘息的机会,一举摆脱官军,翻越太行山,进入了北直隶顺德府。

京畿受敌,朝廷又陷入了混乱!

刚刚摆脱政治危机的周延儒面对盛怒的崇祯帝,心力交瘁,更何况,他身后还有虎视眈眈的温体仁。

“周延儒背靠东林,还真有点树大根深的意思,温阁老请看,贼寇仅仅跑到河南转了一圈,又是左良玉、又是邓玘,就连荆州的乡巴佬也来凑热闹!”兵部尚书梁廷栋叹道。

温体仁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丝冷笑,问道:“弹劾邓玘的奏章上了吗?”

梁廷栋点头道:“早上了,这次够周延儒忙一顿了,如果能顺利剪除邓玘,好歹也除了一爪牙。”

温体仁又摇了摇头,沉吟不语。

梁廷栋疑惑不解,忍不住问道:“难道弹劾邓玘虐民还不能置之于死地?”

温体仁说道:“贼寇威胁京畿,朝廷有难啊!”

恍然大悟的梁廷栋点了点头,问道:“我们就看着周延儒春风得意?”

温体仁微闭的双眼陡然睁大,说道:“如果给圣上造成一种印象,前方掌军之人都是东林之爪牙?圣上会如何?”

梁廷栋猛拍大腿,大呼道:“妙!奇思妙想啊!”一时之间心痒难耐,恨不得马上找人弹劾东林结党掌军权之事,他说道:“事不宜迟,弹劾奏章明日就上达圣听!”

温体仁微笑道:“我们不能弹劾,我们只能建言!”

这话让梁廷栋摸不着头脑,露出疑惑之色。

“贼寇入京畿,圣上急着救火,我们上弹劾奏章,圣上就会认为我们只会拆台。周延儒前些天不是得意非凡嘛,这次我们就建言成立三省总督,督办山西、陕西和河南的军务!如果圣上采纳,自然会考虑谁合适,这样,圣上就会自己觉察到东林结党掌军之事!嘿嘿!”

说完,温体仁冷笑不已,周阁老啊周阁老,屁股底下的火已经不少了,现在再给你添一把火!

周延儒忙着灭火,与温体仁定下应对之策的梁廷栋也不阻拦,调左良玉至涉县扼守,令马凤仪部受邓玘节制,与邓玘共镇顺德府,防止王自用东窜。甚至为了让周延儒屁股上的火更旺盛,还将两千昌平兵调至左良玉麾下,极大的增强了左部的实力。

崇祯帝端坐于龙椅上,严肃的扫视着众卿家,眉目之间隐隐透出怒气。

此时正在进行廷议,刚议论到邓玘虐民一事。正当崇祯准备下令将邓玘严肃查办时,冯元飚的一句话差点将他呛得翻白眼,冯元飚的话非常简单:“无粮无饷,找生民拿了点粮食,实属无奈之举!”

崇祯差点破口大骂:奶奶的,军纪不严,掠夺斯民,仅仅就是用“拿了点粮食”一笔带过?还说什么无奈之举!崇祯拼命按捺住内心的愤怒,将目光转向了户部尚书毕自严。

毕自严将近七十,满头的白发,担任户部尚书将近十年,早已经耗尽了他的心血,在千疮百孔的大明,能勉强维持财政,实属一个异数。毕自严老态龙钟,缓缓出列奏道:“邓玘平登莱之乱后,就未领过钱粮,此情属实,但户部不仅连一个子都拿不出,还亏空了一百二十三万两银子!”

崇祯哀叹不已,这样的家,如何当啊?

众卿家都沉默,期待着崇祯能拿出内帑。明代有个很匪夷所思的制度,户部名誉上掌控着帝国财政,但他们并不知道能有多少钱用于国计民生,更别谈制定详细的财政预算。对于皇帝的私房钱内帑,他们永远不知道有多少。

崇祯内帑确实有一些,但还要用于宫廷开销,还要给京营的将士发饷银,也不可能拿出来救急。毕竟,京营的稳定涉及到京师的安危,岂能草率从事?

最终,崇祯皇帝咬牙答应拿出五万两白银,先发一部分欠饷,命户部挤出一部分粮草,解邓玘的燃眉之急。同时,下圣谕严厉斥责邓玘,命其戴罪立功。

接着开始商议三省总督之事。

崇祯皇帝刚抛出话题,给事中祖重晔迫不及待的跳出来道:“陛下万万不可,臣子赋权过重,取乱之道也!这恐非朝廷之福啊……”

祖重晔言辞恳切,一把鼻涕一把泪的,其忠心日月可昭!

紧接着,源源不断的臣子出列言不可,列举设立三省总督的害处,让崇祯犹豫不决。

原来,周延儒对温体仁的用意洞若观火,当然不肯坐以待毙,组织大量的人手狙击该提议。

梁廷栋出列奏道:“贼寇流窜于陕西,继而扩散至山西,现在又窜入河南、京畿之地。剿匪之官兵不可谓不用心矣,然疲于奔命,致使贼势愈演愈烈,乃未统一事权之故也!臣请圣上立即设立三省之督,统一事权,则贼寇覆灭指日可待!”

说完,又转头看着刚才发言的几人,厉声喝道:“若贼寇不能灭,皆诸位之责也!”

崇祯听闻,心里一动,又有点倾向于设立三省总督。但想到这几日观《太祖实录》,太祖苦口婆心告诫之事,心里大为纠结,无法下决断。

至始至终,周延儒和温体仁未发一言,现在还轮不到两人亲自上阵肉搏,除非崇祯点名二人发表意见。

最终,廷议没有达成一致,只好散朝。

周延儒寒着脸,径直前往文渊阁,温体仁甚为有礼,微笑着躬身道:“周阁老,慢慢走,下面的将士还嗷嗷待哺呢,这些都要仰仗阁老了!”

这话让周延儒更为心烦,下面的骄兵悍将的确帮助他了,但他们需要回报!更何况,这帮将士个个都不省心,总是闹出一堆事情需要他擦屁股!

当初,周延儒是真心想得到温体仁的配合,两人和舟共济,这是每个一把手的自然想法。奈何温体仁根本不上道,还在暗地里不停的递刀子,两人反目成仇,斗得你死我活。

温体仁彬彬有礼,周延儒也不能失了宰相风范,微微点了点头,道:“这些事也需温阁老多多费心,将士用命,总不能空着肚子……”

说完,头也不回,扬长而去。温体仁盯着周延儒的背景,眉头渐渐皱起,由微笑变成了冷笑。

廷议之后,崇祯在乾清宫里转来转去,心神不定。看着案台上摆设整齐的奏章,叹了口气,看了起来。

“职所尾之贼系紫金梁等,而闯将等系西河之贼,不知为何放松,令其蹂躏东向。惟恐有破巢覆卵之患,于是不暇顾所尾之贼,急拟走辽州应援,以全疆土……”

这份奏章乃总兵尤世禄所上,为自己的行为解释,还把李自成攻破辽州的责任推到陕西的将士身上。这份奏章让崇祯疑心大起,难道前线的将士真的是以邻为壑,只管门前雪?

如果能设立三省总督,当能避免各自为战,事权不统一的弊端!崇祯沉思着。

排除政争的目的,温体仁提出的方案可谓谋国之言,只可惜,目的不同,方案再好,也变了味道。尤世禄的奏章让崇祯读到的时机恰到好处,正是温体仁操纵的结果。

但是臣子的权力过大,很可能有尾大甩不掉的隐患。

如果这个臣子衷心体国,或者声名不显,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这个隐患。

那么哪个臣子既晓畅军事,又公忠体国呢?

崇祯将一帮臣子放在心里一一考量……

崇祯第一个想到了侯恂,侯恂镇昌平、通州多年,晓畅军事应该没问题,左良玉乃侯恂之爱将,林纯鸿、邓玘和马凤仪均为他推荐,驾驭也没问题……

不对,前线的战将怎么大部都出自侯恂一系……正如温体仁所料,崇祯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结党!

“立即宣骆养性……”崇祯急切的对身边的太监说道。

骆养性的汇报让崇祯心里稍稍放了心,侯恂与朝堂上的重臣交集并不多,但结党控兵权的疑虑如毒蛇一般咬噬着他的内心,让他几乎疯狂!

掌权五年以来,崇祯对群臣的了解越来越深入,多次切身体会到这帮臣子欺上瞒下,无所不为的秉性!

左思右想的崇祯做出了抉择:不设三省总督,派出太监监军!太监乃家奴,无根无家,除了宫中,无处可去,太监监军不也同样统一了事权?而且事权统一在自己手中!崇祯不免有点得意,此举可谓一举两得!

于是,太监陈大奎、阎思印、谢文举、孙茂霖分赴曹文诏、张应昌、左良玉和邓玘军中,担负起监视、督促之责。

三省总督之争终于落下了帷幕,温体仁成功的使崇祯更加嫌恶周延儒及东林一系。

第82章 修武战后

修武城到处是残垣断壁,到处是烟熏火燎,燃烧多日的栋梁依然冒着不肯熄灭的烟火,仿佛在诉说着贼寇的惨无人道!一具具尸体散落在大街上,甚至随处可见裸露的女尸,让林纯鸿几人心里憋着一团火无处发泄!

最后,他们来到县衙附近,看到一根长矛穿着三个婴孩,愤怒无法抑制的林纯义狠狠的将长枪刺向早已烧焦的大树上,嘴里发出怒吼:“呀……呀……”

林纯鸿紧咬着牙关,喘着粗气,拼命的压抑住内心的愤怒,吩咐道:“让兄弟们都进城看看,这帮贼寇都是什么人!娘的,畜生!”

愤怒没有冲昏林纯鸿的头脑,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他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感,他要让每一个勇士都知道他们绞杀匪寇是最正义的行为,要让每一个勇士对贼寇充满愤怒,提升他们下一次作战时的勇气。

随之而来的是战后,所有哨将以上的军官都参加。

林纯鸿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麾下的军官迅速成长起来,不仅仅会指挥战斗,还要具备一定的战略眼光。不出所料,军官们说不出什么有价值的建议,倒是虎啸营哨将狄威的话让林纯鸿眼睛一亮。

狄威道:“车营单独成营比较麻烦,火炮手与弓弩手、刀盾手和长枪手难以配合默契,还不如将盾车分入每个哨,炮手也分入每个哨,这样哨将可以更通畅的指挥每种武器!”

林纯鸿听了,心里微微一动。当初他受独立炮兵观念的影响,将车营单独成营。后来实战时又将盾车调入各哨使用,指挥上的确有点不便。狄威的观点岂不是要建设车步营?

正当林纯鸿沉思时,车营指挥使凌肃不干了,他反驳道:“难道车营这次出问题了?虎蹲炮不是杀掉了不少贼寇,大大减缓了贼寇进攻的速度?”

狄威的话意味着要拆分车营,让指挥使凌肃当然不满。

狄威涨红了双脸,连忙解释道:“我不是说车营没有发挥作用,车营的确发挥了关键作用,我的意思是说指挥起来不方便。”

林纯鸿看着凌肃还要反驳,忙微笑着说道:“凌指挥使莫着急,车营的确不可或缺,但是从指挥上我们还没有理顺,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好好计议一番,程舒,好好记下这点!”

将所有的步营建设成车步营,这个计划非常诱人,目前车营的确不需要单独成营,要不就让车营变成炮营,专门侍弄即将到来的红衣大炮?至于虎蹲炮,可能连哨级支援武器都算不上。林纯鸿沉吟着,脸上露出一丝喜色,他心里已经暗暗下了决定,只不过细节还需要和众将商讨一下。

林纯鸿看了看狄威一眼,觉得狄威确实不错,具备了一定的战术眼光。狄威来自大田千户所,看来千户所的农奴中,人才也不少嘛。

紧接着,林纯义提出,这次作战,折损兵力三百余人,应该尽快补充兵力。

林纯鸿大手一挥,道:“常书丹刚好率领七百名新兵抵达泽州,补充不是问题,至于剩下的三百多新兵……”

林纯鸿沉吟道:“干脆成立预备营,负责粮草辎重事宜……”然后,手指着程舒道:“你去把预备营管起来,尽快拿个章程出来。”

程舒大喜,躬身领命。由一名参军转为带兵的指挥使,任谁也会感到欣喜若狂。

最后,林纯鸿问道:“两千多俘虏如何处理?”

众将一听,纷纷咬牙切齿的说道:“杀光,全杀光!这些贼寇恶贯满盈,百死不能赎其过!”

在每个将士看了修武城里的惨状之后,无不对贼寇恨之入骨,尤其是虐杀婴儿的场景更是刺激了每个人,恨不得将这些贼寇碎尸万段!

林纯鸿顺着将士的话,怒气形于色,恨声道:“杀了算是便宜他们了,我们应该将这些贼寇扔到马连、火烧坪的矿井中,让他们用血汗还一辈子的债!”

林纯鸿秉承着获取战争红利的原则,无论如何也不会放过这些身强力壮的俘虏。他早就想好了这些俘虏的出路,让这些俘虏服五年的苦役,磨去这帮贼寇的暴戾之气,最终将其转化为良民。

众将士一听,认为这个办法不错,反正现在采矿业极度缺乏劳力,让这些贼寇采矿,正合心意。

最终,林纯鸿把押送俘虏的任务交给了预备营,令其十日内押送到济宁交给戴哲。

两千多俘虏的押送任务,让程舒头痛不已。看着程舒愁眉不展,常书丹笑道:“你只需要将俘虏押送到济宁即可,我却要千里迢迢的从济宁押送到清江,我都还未担心,你愁什么愁?”

程舒与常书丹是老乡,两人一直交好,关系非同一般。

“能不愁吗?三千多倔傲不逊的乱民,稍不留神,万劫不复,还有可能给大人造成无穷无尽的麻烦!”程舒叹道。

常书丹嘿嘿笑道:“我小时候,牵着毛驴拉磨,毛驴倔脾气上来了,无论怎么鞭打,都不肯走,后来我想了个法子,毛驴就乖乖听话拉磨。”

程舒不满道:“我在这里愁得要死,你却来打趣我!”

常书丹道:“这不是打趣你,当时我就在毛驴的头上捆了青草,毛驴为了吃青草就不停的往前走。这三千多俘虏,绝大多数还是农民,只要你给他们头上扎上青草,还愁他们不走?不用你押送,他们自己就跑到荆州了!”

程舒这才明白常书丹的意思,大喜,与常书丹详细的商讨方案。

最终,程舒从两千多俘虏中挑选了一百多勇悍者,混入押送的三百多预备营将士中,负责看管和押送其他俘虏。并大力宣传林纯鸿的政策,只要在荆州安分守己的劳动五年,就可以获得自由身份,甚至可以分得土地和加入荆州弓兵。

做好这一切之后,两千多俘虏浩浩荡荡的往济宁进发,轰动了沿路的老百姓,纷纷来观看被绳索窜成一团的俘虏。呵呵,我们这个民族就喜欢围观,往往路上死一头驴,也会围上一大群人,更何况是连绵好几里的俘虏队伍?

“呵呵,李自成猖獗,遇到了林将军就倒了大霉,这些人都是林将军抓的俘虏呢!你看看,那家伙眼睛上翘,一看就是凶悍之辈,嘿嘿,也被林将军制服啦!”

“你说林将军把俘虏弄到荆州干什么?现在到处都是人多地少,难道把俘虏弄回去杀了吃肉?”

“啥?胡说八道,林将军在荆州的土地有几十万亩咧,据说人手不够,到处掳掠人口咧!”

……

程舒和常书丹听到这些谣言后,但笑而不语,乡民愚昧,什么稀奇古怪的谣言都能传起来。

刚把俘虏送走,林纯鸿又接到了河南巡抚尚璟的命令,命令中不无精告之意,并严令其尾随贼寇进入泽州,扼守晋豫咽喉,为四面之援兵。

林纯鸿将尚璟的精告毫不放在心上,鉴于河南已无贼寇,便听从尚璟的命令,往泽州开拔。

抵达泽州后,出于见识一下明末枭雄的心思,林纯鸿立即前往涉县拜见自己的顶头上司:副总兵左良玉。

涉县位于太行山东麓,扼晋南至直隶之咽喉,左良玉便屯兵驻扎于此。

得到了二千多昌平兵精锐,左良玉手头的兵力达到了五千,更何况,刚打了胜仗的五千多荆州军也受其节制。一时之间,左良玉顾盼神飞,暗自得意。

“报……总兵尤世禄围攻辽州,肩部中箭,身受重伤,其子副将尤人龙腿部中箭,无法作战……”

“哈哈,尤总兵守土有责,能不尽心?”左良玉有点幸灾乐祸的说道。

左良玉虽然在涉县,但睁大了双眼盯着辽州。听闻此战报,左良玉疑惑不解,寻思道:那闯将向来来去如风,甚少死守一地,这次是那根弦不对,居然困守在辽州?

“报……紫金梁摆脱尤世禄后,翻越太行山,进入顺德府,与总兵邓玘接战,互有损伤!”

这条战报解除了左良玉的疑惑,原来李自成想拖住尤世禄,配合紫金梁行动。想通了此节的左良玉,对部将张应元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