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马祥麟也是个急脾气,大声道:“黄总兵说得是,这十几日来,白杆兵日日与罗汝才交战,前线战况瞬息万变,末将不能不坐镇军中!”

见黄得功和马祥麟公然不给面子,李绍翼变了脸色,厉声道:“是何言?岂不闻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没有好的方略,胡乱打一气,纵有千万将士在你们手中,也逃脱不了败亡的结局!”

李绍翼动了怒,黄得功和马祥麟压根不敢与他争执,只好唯唯诺诺地称是,不再言语。

黄得功和马祥麟服了软,李绍翼却没有丝毫放过的意思,铁青着脸,训斥道:“自以为打了一些仗,就把尾巴翘上了天!皇上时常心忧战将骄横,恨不得立即敲打一番。本官为皇上分忧,要是有人把尾巴翘得太高,说不得了,要好好整治整治!”

李绍翼抬出了皇上撑腰,让黄得功和马祥麟恐惧万分,立即拜伏于地,头磕地,请求李绍翼大人不记小人过。

李绍翼哼了一声,压根不理会两人,转头对刘泽清说道:“刘将军说说,如今战局如何?”

刘泽清也被李绍翼的话吓得不轻,见李绍翼点了名,小心地说道:“张献忠集结贼寇于汝州境内,围困汝州,却又不攻城,每日四处劫掠。幸好钱大人建了不少村寨,给张献忠筹集粮草、携裹百姓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李绍翼面无表情,冷声道:“钱大人忠君为国,本官将为钱大人请功!你接着说!”

刘泽清的眼皮跳了跳,咬着牙,说道:“罗汝才试图向张献忠靠近,但马副将率精锐摄其后,令其进退失据,狼狈万分,目前尚未与张献忠汇合;黄总兵率京营,与张献忠苦战数场,堵住了贼寇东向的道路。要说,禹州今日安然无恙,黄总兵居功至伟。”

李绍翼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黄得功和马祥麟一眼,冷笑道:“你们起来吧!你们有功劳,本官心里都有数。以后记着了,只有尽了将领的本份,功劳才是功劳!”

黄得功和马祥麟在战场和官场折腾了半辈子,哪能不知李绍翼敲打之后又给糖枣的用意?他们忙不迭地爬起来,表示谢意。

顺利敲打三将之后,李绍翼非常得意,问道:“林纯鸿兵力最多,目前在夹津口休整。下一步如何调配荆州军,本官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黄得功、马祥麟和刘泽清惊疑不定,互相对望一眼,均猜不透李绍翼口出狂言到底是何意,陷入了沉默之中。

李绍翼用锐利的目光扫视着三人,怒道:“都成哑巴了?黄总兵,你说!”

黄得功吓了一跳,只好假定林纯鸿会听从李绍翼的命令,直言道:“近闻荆州军粮草被李定国部所劫,李大人不如令骠骑军南下遮护粮道,然后令林将军率领余部前往汝州,与末将一同夹击张献忠,必获全功!”

李绍翼用看着白痴一样的眼神看着黄得功,哼了一声,转头看向马祥麟,问道:“马副将,你说!”

马祥麟出身土司,所率白杆兵无不是自筹钱粮,心中对李绍翼的惧意远不及黄得功,而且他脑子活,瞬间想到:李绍翼很可能想知道林纯鸿下一步会有什么动作。

他既不想得罪李绍翼,又想趁机给林纯鸿下点眼药,这可让他费了不少神。

第376章 杨嗣昌的密信

且说马祥麟皱眉思索片刻,带着一丝微不可查的冷笑,道:“李大人请明鉴,林纯鸿早已不将朝廷的命令放在眼里,这次率兵三万出南阳,却又擅自兵屯庐州一线,其用意着实耐人寻味。如果末将所料不差,林纯鸿当派遣一部遮护粮道,驱逐李定国部,然后亲率主力南下汝州,将张献忠往汝州之南驱赶,如此一来,洛南、卢氏等县必然被贼寇祸害,末将担心,贼寇祸害洛南、卢氏事小,如若重演南阳一幕,则两地不服为朝廷所有!”

黄得功和刘泽清吓了一跳,忍不住变了脸色,马祥麟此语,无异于指责林纯鸿造反!黄得功心里不由得暗骂道:马祥麟,真够恨的,难道就不怕林纯鸿秋后算账?

黄得功偷偷地瞅向李绍翼,却看到李绍翼面不改色心不跳,一点反应都没有。黄得功大奇,不知道李绍翼是没有听明白马祥麟的话,还是因为此事过于敏感,只好选择不理不睬。

且听李绍翼问道:“就这样?马副将说完了?”

马祥麟百思不得其解,按说,自己把话说得如此明白,这李绍翼怎么就不上道呢?他只好回道:“末将说完了。”

李绍翼冷着脸道:“你的意思是说,林纯鸿会分兵南下,主力会去攻打盘踞汝州的张献忠?”

马祥麟抱拳道:“是的。末将是这么认为的。”

李绍翼将目光转向刘泽清,问道:“刘将军怎么认为?”

刘泽清压根不敢多言,只好谨慎地抱拳道:“末将的看法与马副将差不多,并无二致。”

李绍翼点了点头,大声道:“三位辛苦了,剿灭张献忠,还得靠三位。如果这次能顺利剿灭张贼,本官一定在皇上面前为三位请功,三位封妻荫子,近在眼前啊!好了,三位戎马倥偬,本官就不啰嗦,你们去吧!”

三人狐疑万分,猜不透李绍翼发了什么疯,只好唯唯诺诺,告辞而去。

李绍翼见三人离开,立即去寻熊文灿,准备借熊文灿之手,命令荆州军分兵南下。哪想到还未跨出厅门,却得到心腹通报:杨阁老有密信。

李绍翼不敢耽搁,立即回到密室,拆开了杨嗣昌的密信。

杨嗣昌告知李绍翼,兵部已经密令秦良玉集结兵力于万源,阻止张献忠和林纯鸿入川;同时,还令卢象升调集虎大威屯兵于黄河之北,保持对林纯鸿的压力。

另外,杨嗣昌表示,林纯鸿屯兵于庐州,虽不知其用意,但安庐巡抚史可法业已出重手,勿忧。

杨嗣昌还划出了底线,命令李绍翼无论如何也要阻止林纯鸿在河南、四川继续抢占地盘。

最后,杨嗣昌忧虑万分,指出,女真酋首最近动作频繁,恐有南下之势,如果再有侵入京师附近之祸,他恐怕无法安其位。如果有可能,最好能与林纯鸿秘密接触,看看能否在保住河南、四川的情况之下,推动荆州军北上抗击女真人……

李绍翼紧捏着密信,就如拿着千斤重物一般,双手不停地颤抖。最终,他长叹了一口气,将密信放在了蜡烛上。随着一团黄色火苗窜出,密信化成了灰烬,飘散在密室中。

杨嗣昌虽然左右开弓,为李绍翼寻找了秦良玉、卢象升等强援,但李绍翼丝毫没有轻松的感觉。这些天来,身边尽是一些不省油的灯,让他心力交瘁。

像黄得功、马祥麟和刘泽清等骄兵悍将,偶尔敲打一下,还会听命行事。那熊文灿狡猾得跟狐狸似的,时时摆出一副被他控制的苦脸,惟恐天下不知。熊文灿的打算,李绍翼怎么会不知道?他怀疑,熊文灿早就和林纯鸿有交易,抱定了绝不出头的主意,坐山观朝廷和林纯鸿斗个你死我活。

至于秦良玉和卢象升,李绍翼自然信得过他们的忠心。但是,他怀疑,即便秦良玉和卢象升倾力出手,又能挡得住林纯鸿几天?林纯鸿会不会在两人的压制下,强力反弹,将整个河南闹得无法收拾?

况且,卢象升与杨嗣昌并非一条心。杨嗣昌的“攘外必先安内”刚出炉,就遭到了卢象升的痛斥。按照卢象升这帮一根筋的书生看来,无论谁想扰乱大明,全部打回去即可,绝不能妥协。

这点,让杨嗣昌和李绍翼忧心不已,在朝廷中,持卢象升同样看法的大有人在,而且势力绝不容他们忽视。李绍翼还知道,杨嗣昌为了贯彻“攘外必先安内”,还倾力拉拢高起潜,妄图内外结合,共同推动此策。

想到这里,李绍翼叹了口气,显得忧心忡忡。找女真人议和,势必背上万世的骂名,现在朝廷中根本找不到人推动此事。宫中的那位,显然不愿意背上骂名,绝不沾边此事。

李绍翼越想越恐惧,如果朱由检真顶不住压力,会不会把杨嗣昌推出来顶替罪名?

一旦杨嗣昌完蛋,覆巢之下无完卵,自己就马上跟着完蛋。

李绍翼毛骨悚然,浑身冒出了冷汗。

至于杨嗣昌提出,力促荆州军北上抗击女真人,李绍翼一眼就看出,杨嗣昌打着消耗荆州军实力的主意,甚至想把北上的荆州军当做人质,逼林纯鸿听从朝廷命令。

李绍翼觉得这简直形同儿戏,从南阳至宣大、蓟辽,相隔几千里,林纯鸿会傻到把荆州军派到宣大和蓟辽?难道杨嗣昌呆在内阁呆傻了?

李绍翼对杨嗣昌甚为了解,知道杨嗣昌并不是一个天马行空的书生,难道杨嗣昌另有考虑?

他突然想到,林纯鸿在广东大造六桅帆船和七桅帆船,还通过蜈蚣船控制了长江,难道杨嗣昌希望林纯鸿通过海路运送荆州军至三边与女真人作战?

想到这里,他突然豁然开朗,明白了杨嗣昌的打算,不由得对杨嗣昌佩服万分,情不自禁地竖起了大拇指:高,实在是高!

不过,要让林纯鸿心甘情愿地与女真人拼命,这真是一个大大的难题!李绍翼头痛万分,沉思半晌,终于下了决断:先剿灭张献忠,探明林纯鸿的想法再说。当前,最为紧要之事,就是先挽回朝廷的脸面。

第377章 被囚禁的艾能奇

从夹津口往汝州,最短的路程,莫过于翻过嵩山和少室山的垭口,经登封一路南下,不过三百多里。若论路平好走,则需要从伊川绕道,路程长达六百多里。

林纯鸿试图南下,理所当然地选择了翻越嵩山、少室山之间的垭口。毕竟,白杆兵与罗汝才在宜阳和伊川一线大战,荆州军这只庞大的大象一旦路过伊川,将使天平彻底失去平衡,后果难以预料。

更关键的是,荆州军从伊川南下,将处于张献忠大军的西侧,除了逼张献忠与李定国靠近以外,还堵住了张献忠进入卢氏山区的道路,这是林纯鸿所不能接受的。

三月二十五日,荆州军开始拔营,在离开夹津口以前,林纯鸿令侍卫将艾能奇带到了面前。

艾能奇接连战败,又选择了屈辱的投降,按理说,他应该委顿不堪才对,不过,令林纯鸿吃惊的是,艾能奇依然生龙活虎,神采奕奕。

他浓眉大眼,四方脸,鼻梁甚高,一看就是一位大帅哥。林纯鸿暗自称奇,艾能奇的帅气,丝毫不亚于刘文秀,难道陕北专出大帅哥?估计陕北的姑娘也不错,岂不闻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

林纯鸿自失地摇了摇头,将这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赶开,随意靠在帅椅上,问道:

“壮汉,今日可愿降?”

艾能奇丝毫不见犹豫,脱口问道:“降又如何,不降又如何?”

林纯鸿道:“愿意降,就给本督行个军礼,日后在荆州军中做一小卒,征战沙场;不愿意降,就马上起程,前往琼州府,挖矿赎罪,五年后恢复自由之身。”

“赎罪?我有何罪可赎?”艾能奇张大嘴巴,故作惊讶道。

林纯鸿大笑道:“两年前,高迎祥也大言不惭,说自己是官逼民反,无罪,诸多辩解之词,让本督听得生气,拉出去砍了头。难道你也想试试本督的刀快不快?”

艾能奇冷笑道:“当日投降,我就做好了凌迟的准备,又何惧砍头?”

林纯鸿丝毫不见生气,反而循循善诱地说道:“夹津口合围之前,如果本督所料不差,张献忠应该给你下达了命令,说什么山穷水尽时,若本督能答应你栖身荆州的条件,就投降,是么?”

艾能奇心里大吃一惊,暗道,如此密事,他如何得知?难道义父身边有内鬼?心里虽如此想,艾能奇依然嘴硬道:“现在我命掌你手,自然是你说什么就是什么!”

林纯鸿冷笑道:“张献忠打得好算盘,无非就是挑拨荆州和朝廷之间的关系,便于从中渔利。张献忠千算万算,却漏算了一点……”

林纯鸿故意停住了话头,用锐利的目光盯着艾能奇。艾能奇玩心计哪是林纯鸿的对手,果然中计,脱口问道:“漏算了什么?”

林纯鸿哈哈大笑:“这么说,你承认张献忠有这个打算喽?他漏算了什么,我就来告诉你,你好好听着:张献忠和罗汝才手中的二十万乌合之众,根本就不是三万多荆州军的对手,不是我自夸,即便刘泽清、黄得功和马祥麟手中的官兵和你们联合起来对阵荆州军,荆州军依然能战而胜之,这点你信不信?”

这话说得狂妄无比,让艾能奇张口就想反驳。但仔细想了想,却又觉得不是不可能。经历了泌阳、夹津口之战,艾能奇对荆州军的战斗力可谓刻骨铭心,哪里不知道荆州军并未在河南战场上使出全力?

艾能奇的脸涨得通红,良久,方挤出了一句话:“机缘巧合之下,荆州军不一定会败。”

林纯鸿哼了一声,道:“任何阴谋诡计,需建立在实力的基础上,纵使张献忠的奸计得逞,又能奈荆州军何?张献忠漏算的就是这点,你明白了吗?”

艾能奇哑口无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林纯鸿也不管艾能奇想什么,随手指着舆图对艾能奇道:“你看看这份舆图,就凭荆州军对河南山川地理的熟悉程度,荆州军的战力就不是朝廷和你们所能比的!”

艾能奇失魂落魄,今日,他方才知道,荆州军能挣得不败的名声,并非是表面上所见到的火炮、板甲、火枪等武器,里面所包含的方方面面,完全是他所不能想象的。

林纯鸿冷冷地看着艾能奇,继续打击艾能奇的心理防线:“荆州军业已拔营,不日将翻越少室山和嵩山之间的垭口,投入汝州战场。张献忠与钱祚徵的村寨纠缠不休,半步前进不得,如果荆州军再踏入汝州战局,你觉得会发生什么?”

艾能奇耷拉着脑袋,低声道:“如无意外,当溃败。”

林纯鸿摇了摇头,道:“张献忠不会溃败的,因为我不想让他溃败。三日前,李定国在鲁山劫持了我的粮草,目前还游弋在方城、鲁山一线,试图截断我的粮道。你说说看,如果我倾力进攻张献忠本部,张献忠会命令李定国怎么做?会不会令李定国加紧破坏我的粮道?”

艾能奇突然醒过神,眼睛里几乎喷出火来,恨恨道:“原来你攻打汝州是假,真正的目的就在于攻打李定国!”

林纯鸿笑道:“就凭你看出这点,就可以在荆州军中占据一席之地。不错,我会在汝州倾尽全力打击张献忠,然后立即插入张献忠和李定国之间,将李定国变成孤军。”

艾能奇紧捏着拳头,直把手指捏得泛白,鼻子里喘着粗气,几欲疯狂。≮更多好书请访问。。≯

“如何?现在降不降?”

艾能奇在两名侍卫的押解下,依然拼命地挣扎,吼叫道:“卑鄙!无耻!我死也不降!要是李定国有个三长两短,我做鬼也不放过你!”

林纯鸿上前拍了拍艾能奇的肩膀,道:“放心吧,你,还有刘文秀和李定国,我可舍不得杀。这张献忠虽然残忍嗜杀,眼光倒是不错,几个义子堪称人杰!实在令人佩服。”

说完,不再理会艾能奇,转头大声令道:“押下去,待我擒住了李定国和刘文秀,再来问他降不降!”

第378章 汝州钱祚徵

对于辎重远多于朝廷官兵的荆州军来说,翻越嵩山垭口可不是一个轻松活计。

林纯鸿也不着急,只是传令各军,两日内翻越垭口即可。这两日内,林纯鸿悠闲至极,不仅有功夫欣赏嵩山和少室山的瑰丽景色,还有闲心思琢磨左冷禅、少林寺方丈之类的无聊玩意。

正当林纯鸿惬意万分时,忽然收到了六省总督的军令:令骠骑军出鲁山方城驱逐李定国遮护粮道,令林纯鸿亲率宣武、虎啸、神卫、天策四军进攻汝州附近之贼寇。

陆世明稍稍瞄了军令一眼,断然道:“因艾能奇之事,李绍翼丢了脸面,这次妄图找回场子。不过……”

陆世明的眉头簇成了一团,接着说道:“这下着实难办,听令行事,则遂了李绍翼的意,不听令,擒获李定国又成了泡影。”

林纯鸿随手将军令扔在了一边,冷笑道:“管他李绍翼是何用意!只要朝廷下的不是乱命,我荆州军上下几十万将士当然听命行事,若是乱命,说不得了,恕不奉陪!区区虚名,李绍翼想要,给他又何妨?”

陆世明猛然醒悟,大笑道:“都督言之有理……”

……

荆州军大踏步南下,汝州城中的钱祚徵还在苦苦支撑。

自张献忠掉头向东之后,可不是林纯鸿、李绍翼所说的围而不攻。事实上,张献忠因为粮草紧张,严令孙可望亲掌督战队,驱赶携裹的百姓攻城,一连十数日,不眠不休。

与此同时,张献忠亲率精锐数万,着力攻打星罗棋布的村寨。张献忠恨透了这些麻烦的村寨,每突破一寨,无不烧杀淫掠,肆意展示贼寇的兽性。

这些村寨如何是张献忠精锐的对手?没有任何意外,这些村寨一个接一个地被夷为平地,遍地是尸体,遍地是凝固的鲜血,惨不忍睹。

钱祚徵得知城外的惨状后,气得几欲吐血,恨不得立即亲率弓兵出城与张献忠决于死战。然而,钱祚徵始终未能找到这个机会,因为,汝州城在不计伤亡的攻击下,岌岌可危。

宽阔的护城河,几乎快要被尸体填满。这些尸体,前几天还是生龙活虎,扛着简易的云梯,死命往城头上攀爬。没准,一月之前,他们还梦想着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梦想着收获几石粮食,混一个肚儿圆。然而,现在他们不是被城头的弓箭射死,就是被身后的督战队砍死,变成了冰冷的尸体。

钱祚徵并不是战场上的雏儿,早已练就了一颗冰冷的心。但是,当他看到这些冰冷的尸体时,还是忍不住悲从中来:乱世人不如狗!

这十数日,钱祚徵每日休息不超过一个时辰,不是调配城中壮丁助战,就是亲率预备队支援薄弱之地,还要抽出时间鼓舞士气,查看军需,准备守城器械,直累得快要趴下。

但是,他不能松一口气。他知道,一旦他松懈下来,很可能会呼呼大睡数日,汝州城最终逃脱不了城破人亡的结局。

钱祚徵憋着一口气,借着贼寇攻势稍懈的空挡,四处巡视,亲自给受伤的将士包扎,鼓舞士气。

身后,紧紧跟随着幕僚耿利郡,不停地呱噪着:“钱大人,粮草足够三月之用,唯一担心的是,军械极度短缺!”

钱祚徵停住了脚步,略微顿了顿,继续大踏步往前走。

耿利郡跑步上前,追上了钱祚徵,道:“大人,弩箭仅剩五千余支,若贼寇再进攻一次,弩箭就全没了!”

钱祚徵终于停住了脚步,目露凶光,盯着耿利郡,就如盯着城外的贼寇一般,直把耿利郡吓得浑身一哆嗦。

他恶狠狠地说道:“箭没了,就用刀砍,用枪扎,无论如何,不能让贼寇踏入城中一步!”

说完,钱祚徵从长袍上扯出一块布,快步走向一受伤士兵,亲手为他包扎大腿。士兵受宠若惊,试图站起,却被钱祚徵按倒在城墙上。

钱祚徵显然心不在焉,双手用力过大,把士兵痛得涕泪直流,又不敢叫,只好用求救的目光看着钱祚徵身后的耿利郡。

钱祚徵确实走神了,他久历战阵,哪里不知道缺少弩箭对守城来说意味着什么?目前,汝州几乎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之所以还在坚持,无非还指望着城外的黄得功和林纯鸿来救。

耿利郡苦着脸摇了摇头,伸手拉开了钱祚徵,蹲下来,亲手为士兵包扎。

钱祚徵也不拒绝,一屁股坐在了城砖上,双手不停地揉捏着酸痛的小腿肚,两眼情不自禁地瞅向城墙之外。

城墙之外,贼寇不成阵列,连遮风挡雨的营寨都没有,仅仅只是乌合之众而已。然而,就是这些乌合之众,让钱祚徵吃足了苦头。他万万想不到,平日温良恭顺的百姓,在督战队的威胁下,会爆发出如此惊人的能量。

他又愤恨不已,要是城中精兵足够,哪里容得这些乌合之众嚣张?一个冲锋,非得将他们冲得七零八落,落荒而逃。

他眺望着城外的青山绿水,耳边忽然传来了若有若无的战鼓声。

坏了!贼寇攻城了!钱祚徵如同弹簧一般,猛跳起来,仔细聆听战鼓声的方位。

战鼓声越来越清晰可闻,里面还夹杂着隆隆的马蹄声!

“马蹄声!”钱祚徵如同一个孩子一般,一跳三尺高!也难怪钱祚徵如此失态,他知道,河南战场上,除了林纯鸿有一支成建制的骑兵外,没有任何人拥有这么多骑兵!

“荆州军来了!”

将士们的反应丝毫不比钱祚徵慢,欢呼声响彻城头,直侵云霄。

钱祚徵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在他眼中,分明看到一片黄云犹如暴风一般,向着贼寇袭来,将督战队冲得乱七八糟,纷纷死于马蹄之下。

黄云之中,一面旗帜高高竖立着,上面高书着一个大字:盛!

钱祚徵长舒了一口气,再也支撑不住,往一边歪去。耿利郡见势不妙,纵跃上前,扶住了钱祚徵。

哪想到,钱祚徵紧闭着双眼,喉咙中传来如雷鸣般的呼噜声……

第379章 马不停蹄

待钱祚徵醒来,已经是满天繁星。

他睁开双眼,茫然地看着屋顶,忽然又如被人掐了一把般,从床上一跃而起,光着脚丫子冲出卧室,大喝道:“来人!”

钱祚徵的暴喝声还未落下,一名模样周整的丫头慌慌张张地跑出来,颤抖着叫道:“老爷……”

旋即,耿利郡从旁室冲了出来,满脸喜色,唠唠叨叨道:“老爷醒啦?贼寇退了……如潮水般退了……”

“退了?退了就好……退了就好……”钱祚徵不停地重复着,忽然又像想起什么似的,抓住耿利郡的双肩,不停地摇晃着:“荆州军呢?林纯鸿到了没?”

耿利郡被摇得七晕八素,好不容易待钱祚徵停下来,说道:“荆州军并未停留,驱散孙可望后,又掉头往东南方向走了……”

钱祚徵大吃一惊,林纯鸿这么急着往东南方向行军,难道想杀鸡用牛刀,彻底将李定国部一网打尽?为一李定国,荆州军居然出动三万人马,目的绝不是那么简单!

钱祚徵想破了脑袋,也猜不透林纯鸿的用意,只好不去想,问道:“为何不叫醒我?”

“林纯鸿进了城,属下本准备叫醒大人,却被林纯鸿阻止,说让大人好好睡一觉。林纯鸿对大人赞不绝口,说汝州正因为有了大人,才免遭荼毒,整个河南,无一人能赶得上大人。临走之前,林纯鸿还……”

耿利郡停住了话头,颇有点忐忑不安,不知如何措辞。自林纯鸿离开后,耿利郡就一直在琢磨钱祚徵与林纯鸿之间的关系,甚至还怀疑钱祚徵早已投靠了林纯鸿。

“有话快说,吞吞吐吐算什么!”钱祚徵对耿利郡停住话头莫名其妙,有点恼火。

“林纯鸿留下了五万支弩箭,还说,三天之后,程舒会送十万支弩箭过来。而且,林纯鸿还留下了五门火炮和三十名炮手,说供大人驱策……”

钱祚徵张大了嘴巴,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现在,他才明白,原来耿利郡在怀疑他与林纯鸿暗中有联系。钱祚徵懒得与耿利郡费口舌,默然半晌,方对耿利郡说道:“走,带我去看看火炮……”

……

汝州城城墙东门处,黑亮的炮筒闪耀着金属的光泽,一枚枚子铳整齐地码放在炮筒三丈之外,子铳旁边,三十名炮手排着整齐的队列,右手抚胸,对钱祚徵行礼。

钱祚徵回了礼,上前抚摸着炮筒,感慨万分。前些日子,如果有这五门火炮,汝州何至于吃紧至斯!

“荆州军中管这种火炮叫霹雳炮,一门火炮配备九枚子铳,射程长达千步,一分钟最多可发射六次,可配备开花弹、实心弹,破阵、攻城均可用……”

旁边,一名指挥官模样的炮手不停地解释着。

钱祚徵虽为文臣,却身先士卒,手刃过贼寇数人,又指挥了汝州保卫战,对火炮的作用当然熟稔至极。射程千步,足以阻止贼寇靠近城墙,即便贼寇不计伤亡,从阵中狂奔千步至城墙,也成了强弩之末,根本无力继续爬墙。

更让钱祚徵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十五万支弩箭,五门火炮,外加三十名炮手,至少价值十万两白银以上,林纯鸿说给就给了,连眼睛都未眨一下。

到底是乱世之枭雄,还是治世之能臣?

钱祚徵无法给出结论,末了,只好在心里叹道:也许,是兼而有之吧,如今之大明,臣不安其位、民不乐其地,没准就需要林纯鸿这样的枭雄……

兵败如山倒,用来形容此时的孙可望,最为恰当不过。

纵然张献忠、孙可望都视携裹的百姓为草芥,但是,被荆州军追得狼奔豕突,这种感觉实在是太糟糕了。孙可望好不容易甩脱了如影随形的荆州军,找到了喘息之机,扎营于临汝一处山岗上,令张百川四处收拢贼寇。

收拢的结果,让孙可望愤怒万分,六万多乱民,十停去了八停,余下不过万余。

孙可望一口闷气无法宣泄,高举着一口明晃晃的腰刀,向身边的一棵小树猛砍。

小树仅仅碗口粗,孙可望的力道相当大,一刀就将小树拦腰砍断,树冠歪倒在地,发出一阵哗哗的声音。

孙可望正准备继续砍上几刀发泄怨气,却被张百川拉住了胳膊。张百川用手摸了摸树桩上的缺口,缺口整齐、光滑,足以显示孙可望精湛的刀技。

张百川面露喜色,大叫道:“将军一刀之威,竟至于斯,属下佩服!”

孙可望对自己的武技相当自负,这时听了张百川的马屁,心情却不见好转,怒道:“刀技精湛又如何?还不是被林小三追得跟一条狗似的!”

张百川望了望连绵的营寨,道:“将军请看,大军初败,却不见一丝颓势,将军失去的是一些窝囊废,收获的是万余效死之士,若将军将余下的万余人马配上甲装和武器,岂不是又多了万余精锐?再加上原来的两万余精锐,将军直接控制的精锐达到了三万余。”

孙可望的嘴裂了裂,想笑,却最终没有笑出来。

张百川接着说道:“豫西平原官兵云集,估计张大帅准备转移了。转移之中,那些窝囊废除了消耗粮食,又有何用?张大帅令将军驱使窝囊废攻城,用意也应该在于此。”

这话终于消除了孙可望的疑虑,对孙可望而言,只要别让张献忠生气,别让刘文秀骑在头上拉屎拉尿,什么事都算不上大事。

最终,张百川的一句话更是让孙可望深以为然:“将军当立即率领人马紧随在张大帅左右,遮护张大帅的安全!”

孙可望不再磨蹭,立即令大军拔营,追着张献忠西撤的脚印,往西而去。

张献忠的境况比孙可望好不了多少。

当荆州军靠近汝州城时,张献忠正在一处村寨中快活。听闻荆州军来了后,张献忠立即令大军西撤,尽量不与荆州军接触。

不过,张献忠不想与荆州军打照面,但盛坤山却非常渴望面见他。一路上,盛坤山如同跗骨之蛆一般,紧咬着张献忠的屁股,不是发动突袭就是摄在后面攒射,让张献忠苦不堪言。

万般无奈下,张献忠只好不停地派出断后兵力,阻止盛坤山靠近。

张献忠一直逃奔至伊川县半坡这地方,方才甩脱骠骑军,止住了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