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乱明-第1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文秀的话,底气有点不足,显然对没有掌握确切的情报而感到羞愧。

张献忠似乎对刘文秀的工作并无不满,眼睛盯着舆图,随口问了一句;“东苏沟在哪里?”

刘文秀上前,用手指出了东苏沟的位置,道:“既然林纯鸿抵达了东苏沟,十有八九准备翻越嵩山。我们是不是派遣精锐,堵在玄王庙,阻止林纯鸿进兵?”

张献忠不置可否,只是用食指敲了敲伊川、汝州和巩县三地,冷笑道:“看来,林纯鸿对我摆出的犄角相当不满啊!”

刘文秀不知张献忠何意,只好沉默着,一言不发。

张献忠忽然抬起头来,问道:“文秀,我来问你,如果你是林纯鸿,率领三万多精锐,攻击犀利、防守固若金汤,又能利用骑兵遮断战场,你会如何排兵布阵?”

“这……”刘文秀的脸涨得通红,似乎不习惯把自己放在敌对者的位置上思考问题,但张献忠有令,他又不得不勉力为之,憋了老半天,方道:“我会选择从汝州进兵,稳扎稳打……”

张献忠点了点头,转过头来,脸上露出笑容,对着一十七八岁的少年招手道:“来,定国,你也说说,如果你是林纯鸿,会怎么做?”

少年身量尚未长成,却身材甚高,四方脸,一双眼睛灵动、有神。他在听到张献忠的召唤后,脱口道:“我会派骠骑军在汝州、伊川四处出击,扰乱视线,然后派步卒迅速翻越嵩山,直接插向伊川,以快打快。”

张献忠哈哈大笑,抚摸着李定国的脑袋,道:“文秀稳重,定国灵活,各有所长,你们兄弟二人,若能密切协同,任何人都无法轻辱!”

刘文秀和李定国互相对望一眼,异口同声地回道:“父亲教导,孩儿一时也不敢忘!”

“好!”张献忠大喜,指着东苏沟,问道:“林纯鸿比狐狸还狡猾,这次既未选择从汝州稳扎稳打,又未从嵩山迅速进兵,这里面肯定有古怪!”

张献忠皱着眉头,陷入沉思中,似乎忘记了身前的刘文秀和李定国,只管说道:“按说,从登封翻越嵩山进兵,失去了突然性,不足为虑,林纯鸿甚至还有可能重蹈曹文诏覆辙。林纯鸿有这么蠢么?”

李定国到底年幼,口无遮拦,随口道:“难道林纯鸿想逼着我们主动从洛阳撤退,然后沿途追袭,重演打败闯王的那一套?”

张献忠摇了摇头,道:“事易时移,现在的情势,与当年闯王面临的情势完全不同,无法类比。”

张献忠只觉得自己好像忽略了什么东西,一时又想不起来,心里不免有点烦躁,不耐烦地问道:“文秀,外面盛传,林纯鸿抢了马祥麟的老婆,两人之仇不同戴天,此事是否属实?”

刘文秀道:“据禹州城里的暗桩传来的消息,两人还未见面,就爆发了冲突,军议时,更是针锋相对,互不相让。由此可见,林纯鸿抢了马祥麟的老婆,十有八九是真的。”

难道林纯鸿想借我们之手,消灭马祥麟?不对,不对,林纯鸿的脑袋不至于这么简单!

张献忠正琢磨着,忽然探马报告:马祥麟尽撤洛南驻守之白杆兵,往宜阳、新安方向而来,现在离罗汝才大营不过六十里。

这下,张献忠更加迷惑了,不知马祥麟和林纯鸿到底打着什么主意。

张献忠越想越是气恼,最终暴喝一声,大骂道:“奶奶的,管他葫芦里卖着什么药,老子打老子的,管他娘的这么多!”

第367章 各打各的

看着张献忠暴跳如雷,李定国稍觉遗憾,他还有些话没有机会说出来。

“林纯鸿怎么打,一点也不重要!关键是我想怎么打,这才是最重要的。要彻底打败林纯鸿,正面硬抗显然不是对手,唯有从粮道上着眼!”

李定国正想着,忽听张献忠厉声下令道:“立即传令,令孙可望大举压上,大举进攻汝州!那些白耗粮食的蠢货,全部给我压上去!”

“传令艾能奇,立即率部南下,限两日内至伊川汇合!”

“立即收拢伊川的队伍,准备前往汝州!”

“派人通知罗汝才,就说我准备攻打汝州,想要讨活路,就马上收拾了过来……”

……

李定国见张献忠并未被愤怒冲昏头脑,一条条军令井井有条,他长舒了口气: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得跟着义父学着点。

他一眼就看出了张献忠的打算,张献忠并不是铁了心想攻打汝州,而是想趁机调动林纯鸿,只要林纯鸿被调动,战场的主动权自然挪到己方,那时无论是打,还是撤,都从容万分。

更何况,汝州乃禹州和洛阳之间的孔道,全力攻打汝州,必然吓坏禹州城里那帮软骨头。软骨头被吓坏了,自然会拼命招呼林纯鸿回兵相救。到了那个时候,林纯鸿即便不想动,也要面临巨大的压力。

李定国满脸崇拜之色,对着张献忠拜道:“父亲,趁着大哥进攻汝州时,如果派一旅之师前往方城,那时,林纯鸿不动也得动了。”

张献忠眼睛一亮,大喜道:“吾家之千里驹,哈哈……”

刘文秀的反应也非常快,赞道:“此策甚妙,进攻汝州,断掉林纯鸿的粮道,两者相辅相成,足够林纯鸿喝一壶的!”

张献忠哈哈大笑:“定国,攻击林纯鸿粮道一事,就交给你了,你本部兵马,立即出发。”

说着说着,张献忠又皱起了眉头,提醒道:“汝州的狗官钱祚徵,还有林纯鸿都不是好惹的主,你务必小心在意,此事能成,自然可喜;若没有机会,就不要勉强,咱们现在犯不着和狗官兵硬拼。”

李定国抱拳应道:“谨遵父亲吩咐!”

……

李定国离开后,张献忠和刘文秀均喜不自胜,顺利确定争夺战场主动权的方略仅仅只是一个方面,李定国表现出远超于常人的眼光和敏锐,这才是张献忠和刘文秀最为得意之处。

正当张献忠怡然自得时,忽然探马汇报,骠骑军在一天前已经脱离荆州军大部队,往巩县方向疾驰而去。

即便荆州军的战场遮断做得再出色,但对于骠骑军这样庞大军队的动向,最多只能瞒住一时,不可能永远将张献忠蒙在鼓里。

现在,骠骑军动了,而且是张献忠最为发愁的成建制骑兵!

张献忠和刘文秀倒吸一口凉气,艾能奇完了!

形势已经非常明了,林纯鸿率领车步军翻越嵩山,插入伊川和巩县之间,隔断张献忠和艾能奇的联系,骠骑军迅速北上夹击艾能奇,在荆州军犀利的攻击下,艾能奇凶多吉少!

张献忠恼火万分,闹腾了半天,原来林纯鸿只是瞄准了艾能奇,想砍下他的一条手臂!

他只觉得羞愧万分,刚才还在琢磨着如何调动林纯鸿呢,哪想到林纯鸿的手伸得够快,明晃晃的大刀已经到了眼皮底下。

他彻底愤怒了,拔出腰刀,一刀斩下,案台应声砍成两截,歪倒在一边。

“迅速传令,令艾能奇按兵不动,谨守大营,我立即亲率兵马相救!”

张献忠歇斯底里的吼叫声回荡着在军帐中,显得格外渗人!他到底舍不得自己的左膀右臂被斩断,宁愿被林纯鸿调动,宁愿失去战场的主动权,也要去援救艾能奇。

也许老天爷诚心和他开玩笑,他的命令声还未完全消散,一声悠长的呼号就响了起来:“报……”

探马从马背上滚了下来,又快又急地报道:“虎啸军一日前脱离大部,也在往巩县急行军!目前距离巩县不过五十里!”

五十里!急行军!

也就是说,即使闭眼不管骠骑军,虎啸军十有八九已经和艾能奇交上了手!

“混账!速度够快!”

张献忠已经无力再愤怒了,颓然坐倒在虎皮椅子上,全身仿佛失去了力气。林纯鸿不动则已,一动就是天崩地裂,再一次让他领教了荆州军静若处子动若脱兔的品质。

艾能奇麾下四万人众,他一点也不放在眼里,损失了就损失了,再招就是。能让他心痛的,只能是艾能奇。正所谓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艾能奇的治军、打仗都有一套,更是以勇猛著称,实乃张献忠麾下不可多得良将。

更何况,艾能奇身为张献忠义子,追随他将近十年,这份感情哪是那么容易割舍的?

看着自己在意的人在漩涡中奋力挣扎,自己却无力救之,这份痛苦,实乃人间至痛!

他的心如同刀割一般,他的耳朵里甚至听见了心脏滴血的声音,滴答滴答的。

“传令艾能奇,令他立即突围,务必保全性命,以图将来!”

张献忠的声音有点低沉,让刘文秀的心脏一阵哆嗦,他知道,艾能奇离死亡又进了一步。纵然他能理解,张献忠从大局出发,最终放弃了援救艾能奇,但从感情上来说,还有有点接受不了。

“父亲,一定会有万全……”

刘文秀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张献忠挥手打断:“别说了,能不能挣出一条命来,就看他的造化了……”

正说着,孙可望的军报抵达军帐中:汝州驻军主动出城作战,杀死孙部精锐七百余人,大量民军被驱散,不知去向。

不用问,钱祚徵利用孙可望骄横的心理,将他打了个措手不及。

“混账!居然让钱祚徵这个老杂毛骑到头上拉屎拉尿,奇耻大辱!”

张献忠想到孙可望平日骄横的模样,只气得七窍生烟,厉声下令道:“三个时辰内,拔营向东,违令者斩!”

第368章 骑兵奔袭

张献忠口中的老杂毛钱祚徵,不是一个简单人物。

钱祚徵乃举人,未中进士,却能做到一州之长,这在进士成堆的明末,堪称异数。汝州可不是小州,而是直隶州,以梁县为州治所,下领宝丰、郏县、鲁山、伊阳四县,人口超过六十万。

这些倒也罢了,最关键的是,汝州位于陕西通往豫南的孔道上,贼寇从东往西,或者从西往东,都要从汝州晃荡一圈。

也就是说,在汝州当官的风险不是一般的高。没准,正因为钱祚徵不是进士,在官场受到排挤,方才被驱赶到汝州任知州。

钱老先生到汝州后,倒也没有灰心丧气,更没有躲在汝州城中瑟瑟发抖。他首先募集了千余壮士,严加训练,颇有章法。待训练了个把月后,钱祚徵就把目标瞄准了汝州城外的土寇身上。

钱老先生并未用蛮力倾力进攻土寇,而是好言抚慰土寇首领,劝其投降,待夜半时分,亲率千余壮士直捣土寇巢穴,一战而成功,将土寇剿灭得干干净净。

勇气与智慧存于一身,能是简单人物?

仅仅练兵、打仗,不说也罢,这钱老先生处理政事也是一把好手,他结合自身经历,亲自创作《寨兵分练法》,要求各地并村筑寨自保,每千家筑一寨,每十家为一保,共同出资训练民兵守寨。

方略虽然简单,难就难在贯彻落实。钱老先生在汝州呕心沥血,推广寨兵分练法,让张献忠吃足了苦头。

张献忠之所以盘踞在洛阳附近,逡巡不进,与汝州挡住他的去路大有关系。若非如此,现在的河南遍地是灾荒,张献忠随便到豫东、豫中逛一圈,拉起五十万的大军绝非难事。

林纯鸿听闻钱祚徵之事后,大为欣赏,将其视为此次战役的重要助力,并派人向钱祚徵及时通报张献忠动向。

也仅仅只是情报共享而已,林纯鸿没有干涉钱祚徵指挥的意思,他想看看,钱祚徵到底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

钱祚徵果然没有让观众失望,趁着孙可望懈怠,主动出击,将其揍得灰头土脸,士气低落。

然而,不妙的是,钱祚徵也激怒了张献忠,张献忠放弃了伊川县,率领将近十万人马,如同蝗虫过境一般,向着汝州涌来。

一时之间,汝州阴云密布,大战一触即发。

当汝州局势紧张时,盛坤山正率领着骠骑军在巩县和偃师之间纵横驰骋,肆意收割贼寇性命。

“杀……”

崇祯十年三月十一卯时三刻,盛坤山将骠骑军分为三部,从东对艾能奇部发动了攻击,犹如漫天的黄沙一般,铺天盖地,漫卷而来。震天的喊杀声、马蹄声,犹如重锤敲击大鼓一般,让人不寒而栗。

春日的太阳,早已抛却了冬日的羞涩,慷慨地将阳光洒在中原大地上,金光四射,照射在狂奔的骑士身上。于是,白底黑字的“盛”字大旗显得更为鲜明;黑亮的盔甲就如披上了一层的光芒,显得更为狰狞;雪亮的斩马刀,反射出刺目的强光,看起来更为渗人!

太阳是温暖的,然而,自艾能奇以下,皆感觉不到一丝的暖意,只觉得冷意彻骨。

更让贼寇胆寒的是,盛坤山选择了从东方进攻,几千骑士犹如从太阳上冲杀过来一般,气势尤为骇人。而且,贼寇们被太阳晃住了双眼,视界大受影响,反应和速度大不如往常。

好一个艾能奇,他的严苛,他的谨慎挽救了贼寇大军。

当骠骑军还在十里之外时,浓浓的狼烟冲天而起,足足给了贼寇军将近一刻钟的准备时间。有这一刻钟的时间,不仅艾能奇的核心部队做好了准备,躲藏在寨墙后面,弓箭上弦,指着骠骑军冲来的方向,就连未树寨墙的民军也拿着五花八门的武器,勉强排成了阵列。

更让人惊奇的是,艾能奇在短短的时间内,居然指挥贼寇架上了拒马,在混乱的民军周边撒上了铁蒺藜!正是这些拒马和铁蒺藜,给了民军一丝勇气,维持着阵型,没有崩溃。

阵列而不战,乃骑兵必须遵守的铁律,骠骑军也不例外。

骠骑军堪堪冲至距离民军一百五十步的距离处,咻咻地松开机括,放了一轮弩箭之后,往西北方向斜插而去。

艾能奇暗自松了口气,只觉得背后凉飕飕的,冷汗已经将他的后背湿透。

民军是什么德性,艾能奇比谁都明白,万一骠骑军不停地在外围射箭,不出盏茶功夫,民军非崩溃不可,成为待宰的牛羊。

不过,艾能奇的一口气还未吐完,又倒吸了一口凉气。

骠骑军并未向西北方向跑远,而是折向西南,一刻也不停留,如滚滚洪流一般,消失在漫天的黄沙之中。

西南方向,还有艾能奇的属下冯双礼部!

当初,艾能奇命令冯双礼在三十里之外结营,互为掎角之势,共同应对官兵的威胁。现在,狼烟已经燃烧了将近两刻钟,冯双礼只要没有瞎眼,一定已经知道艾能奇大营遇袭。

按照约定,一方遇袭,另一方倾力相救,不出意外的话,冯双礼就在往艾能奇大营紧赶。行军中的冯双礼部,岂是骠骑军的对手?

如果骠骑军一直与艾能奇纠缠,冯双礼赶到,自然有奇兵之效;但是现在,骠骑军放弃艾能奇,直直地向冯双礼奔去,冯双礼很可能会全军崩溃!

艾能奇手脚冰凉,他现在终于知道,骠骑军闹出偌大的声势,并不是为了吓唬他,而是为了引诱冯双礼来援。

万般无奈之下,艾能奇歇斯底里地狂吼道:“放火,放火,把一切能烧的东西全部烧掉!”

艾能奇反应甚快,试图通过莫名其妙的大火提醒冯双礼注意。

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当冯双礼看到漫天的大火时,心下狐疑不定,只是命令麾下暂时停止进兵。他哪里想得到骠骑军已经快要冲到他的鼻子底下了?

冯双礼率领万余大军正在观赏奇妙的焰火时,一团黄云正在迅速靠近,隆隆的马蹄声已经隐约可闻……

第369章 速度比赛

“结阵……结阵……”

豫西平原一个叫回郭的小地方,响起了军官们凄厉的吼叫声。

然而,万余匹马裹在黄云之中,几乎从天而降,早已将贼寇吓破了胆。骠骑军还在一里之外,就有贼寇受不了战场的压力,开始掉头逃跑。

“敢于逃跑者,杀!”

底层军官的怒吼并未吓住贼寇,恐惧犹如瘟疫一般,迅速在军中传染,逃跑者越来越多。

“咻……咻……”

夺命的弩箭如同飞蝗一般,遮蔽了天空,射翻了一排排的贼寇。

紧接着,骠骑军犹如利刃一般,狠狠地插入冯双礼的队伍,利用手头的斩马刀,肆意收割人命……

冯双礼部的败亡,只是时间问题……

艾能奇遥遥望着西南方向,他似乎听到了惨呼声,他的心在滴血,他甚至差一点按捺不住,要去援救冯双礼。

他不停地大口吸气,希望能够使自己的内心平静下来。然而,他发现,他无论如何也做不到这点。

虽然他经历将近十年的杀戮,但是,他还是无法眼睁睁看着战友倒下而心如止水。

即便内心如排山倒海一般,他还未丧失理智,他知道,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坚守大营,静待伊川的张献忠前来援救。

正当他把希望放在张献忠的援救上时,忽然收到了张献忠的军令:立即南下至伊川。

艾能奇不知张献忠何意,正狐疑不决时,又收到了张献忠的第二条军令:立即率兵突围!

突围?难道我被包围了?

艾能奇大惊失色,直到现在,他方才知晓:虎啸军正涉在骠骑军屁股后面,往巩县急行军;天策、神卫、宣武三军,正在翻越嵩山,马上就要出现在南下的通道上!

艾能奇已经顾不上冯双礼的安全了,利用骠骑军被冯双礼吸引的机会,立即传令全军往南撤退。

现在,艾能奇又庆幸万分,幸亏骠骑军掉头去攻击冯双礼,否则,自己即便知道陷入了包围圈,又怎么敢动弹半步?

天意啊,天意,他万万想不到,当初的犄角之势,居然在关键时刻为他的南撤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兵贵神速,艾能奇抛弃一切辎重粮草,命令贼寇们撒开腿拼命往南奔跑。

艾能奇倒也光棍,他的目标非常明确:确保精锐能够逃出包围圈,至于携裹的百姓,能跑出多少算多少,即使损失一空,也在所不惜!

于是,豫西平原上,所有军队犹如换了挡一般,骤然加快了速度。

盛坤山本计划轻轻松松砍完冯双礼部后,再回头戏弄艾能奇,眼下艾能奇已经跑路,他心急如焚,直接令葛文飞率领一营人马,兜头挡住了冯双礼的去路。最终,冯双礼被马蹄踩成了一滩烂泥,麾下将近万余人马烟消云散。

虎啸军经过几百里行军后,赶到巩县一看,却发现艾能奇人去寨空,充分发挥持续行军的优势,撵在艾能奇屁股后头紧追不休。这一追,收获还真是丰富,军械粮草自不必说,俘虏成千上万,足够林纯义开一个大型规模的奴隶贸易商社。

林纯鸿亲率天策、神卫、宣武三军,正在嵩山中转悠,听闻艾能奇要逃,立即抛弃一切辎重,轻装简从,如下山猛虎一般,冲向豫西平原,力图堵住艾能奇的去路。

七八万人,就此展开了跑步比赛,将豫西平原搅得一塌糊涂。

艾能奇心急,在川东的崇山峻岭中,有一位德高望重的老太太比他还要心急,这位老太太就是秦良玉。

秦良玉听闻马祥麟放开洛南通道后,大惊失色,跌足长叹道:“我儿糊涂……我儿糊涂……”

秦良玉打了将近一辈子的仗,足迹遍布辽东、燕赵、云贵等地,其眼光自然不是熊文灿、李绍翼所能比。她立即意识到,林纯鸿有意激怒马祥麟,目的就是为了给贼寇放开进入四川的通道。

林纯鸿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秦良玉的本事显然不止于此,她敏锐地察觉到,杨嗣昌很可能在为整个大明进行布局,而且,杨嗣昌的这个局中,无论是她秦良玉,还是林纯鸿,都是他手中的棋子,都要摆放到合适的位置上去。

但是,杨嗣昌把林纯鸿当棋子,林纯鸿显然不会同意,林纯鸿只会把自己当成对弈者,绝不会任杨嗣昌摆布。

秦良玉很清楚,表面上来看,剿灭盘踞在洛阳附近的张献忠是最大的事情,但事实上,林纯鸿和杨嗣昌关于棋子和对弈者认知的不同,才是最为惊险之事,关系到大明的未来。

前段时间,林纯鸿在调兵一事上与李绍翼互相角力,仅仅只是这场博弈的预演。随着战事逐步深入,局势将越来越凶险,一个应对不小心,大明很可能直接崩盘,整个中原大地立时陷入混乱之中。

至于张献忠在博弈中扮演什么角色,秦良玉直接判定为道具,在她的心目中,纵然张献忠拥兵二十万,只要林纯鸿愿意,三万荆州军足以轻松剿灭。

如此凶险的局势,对于素有忠义之名的秦良玉来说,岂能冷眼旁观?

她又想到,自己遥处川东,马祥麟又稀里糊涂的,如何能避免林纯鸿在叛离大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如果自己未奉命而离开川东,必然又背负上擅离驻地之罪名。而且,即便背负这个罪名,赶到了禹州,仅凭马祥麟手中的七千白杆兵,又有什么能力阻止林纯鸿跨出这一步?

这个世界,最终还是要靠实力说话的,没有足够的实力,最终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林纯鸿肆意妄为。秦良玉打了一辈子的仗,哪能不知道这点?

秦良玉思索良久,最终咬牙做了决定:她本人立即前往禹州,同时令秦翼明为帅,率领万余白杆兵至四川、湖广接壤的太平县驻守,做好随时出川进入郧阳的准备。

这个忠义为先,性格坚强的老太太,最终选择了宁愿获罪,也要为大明尽一份力这条路!

第370章 栖身荆州

秦良玉准备取道重庆,途径达州,然后进入安康转而东向,经郧阳、南阳,最终抵达禹州。

秦良玉很清楚,以荆州之能,恐怕自己还未出四川,消息就已经送到林纯鸿的案台上。所以,她选择了路途最近,道路最为畅通、沿途最为安全的郧阳和南阳。

这一路长达一千六百多里,秦良玉以六十岁高龄,不避崇山峻岭险阻,足以看出她对大明朝廷的忠义之心。

当她行至万源县时,却迎头碰上了秦永成。看着一脸疲态的秦永成,她大吃一惊,问道:“难道河南有异变?”

秦永成拜服于地,恭敬地答道:“回夫人,河南无异变。要说大事,莫过于张献忠部将艾能奇率万余残兵向林纯鸿投降。”

“哦?仅仅五日,就逼降艾能奇?荆州军怎么做到的?”秦良玉人虽在崇山峻岭中穿越,对河南的战局倒不是一无所知。

秦永成心里有事,本不想过多纠缠战局,但秦良玉问起,容不得他不答。他按捺住内心的焦虑,道:“林纯鸿亲率神卫、天策、宣武三军在东苏沟停留两日,迷惑张献忠,却暗暗派骠骑军和虎啸军绕过洛东山脉,从巩县打击艾能奇部,艾能奇不能支,只能往南逃奔。林纯鸿却亲率两万人马,连夜翻越嵩山,堵住了艾能奇的退路,艾能奇无法,只好投降。”

秦良玉大奇,问道:“曾闻,艾能奇乃张献忠义子,对其忠心耿耿,每遇战,无不冲杀在前,这次心头尚有万余兵马,如何就投降了呢?”

“这个属下也不是很清楚,只知道在冯双礼阵亡后,艾能奇溃不成军,被荆州军围住两日后,便投降了……”

说到这里,秦永成打住了话头,眼角的余光不停地打量着周边的人。

秦良玉会意,令其他人等退下。秦永成方才继续说道:“属下从宜阳出发时,李主事与林纯鸿为艾能奇之事起了争执。”

“哦?”秦良玉的眉头簇成了一团。

“李主事令林纯鸿交出艾能奇及所部兵马,声称唯有朝廷,方有权处置艾能奇。”

秦良玉点头道:“嗯,李主事这么做,算得上有理有节。”

“只可惜,林纯鸿压根就不把李主事的话放在眼里,拒绝交出艾能奇,还说,当初艾能奇投诚时,提出除非栖身荆州,否则绝不投降,他已经答应了艾能奇,不能不讲信用……”

秦良玉脸色颇为凝重,问道:“林纯鸿真这么说?”

秦永成点头道:“此话无人不知,应该是真的。只是属下有所疑惑,当初高杰投降时,洪总督令高杰在陕西效力,朝廷任其作为,未置一言,为何此事到了林纯鸿身上,就行不通了呢?”

秦良玉也不回答秦永成的话,只是叹道:“恐怕朝廷不得不让步了……”

秦永成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只好把疑惑深深地埋在心里。他哪里知道,秦良玉内心如惊涛拍岸,片刻也无法宁静。

秦良玉知道,林纯鸿提出“栖身荆州”,无疑将荆州放在了与朝廷对等的局面。当前张献忠猛攻汝州,随时有可能绕过汝州威胁禹州。只要禹州方面感到了威胁,十有八九会让步。

秦良玉内心烦躁,根本无心向秦永成挑明这些弯弯道道。她默然半晌,随口问道:“宜阳那边情况如何?”

秦永成再次拜伏于地,诚惶诚恐地回道:“属下知悉一事,对马副将有所隐瞒,还请夫人恕罪。”

秦良玉的脸沉了下来,冷冷地问道:“你身为行军长史,军旅之事,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为何隐瞒至今?”

秦永成叩首道:“夫人,此事不涉军旅,却关系到七千多白杆兵的生死性命,属下只好慎之又慎。据属下所知,林纯鸿此次北上,暗中携带了小妾陈氏。不过禹州军议结束后,陈氏就消失了踪迹。属下暗中查探,发现陈氏在周世亮的护送下,目前已经抵达泌水县的夫人堡!”

秦良玉大惊,失口道:“林纯鸿派小妾前往夫人堡干什么?”

秦永成道:“属下不知。禹州军议时,马副将与林纯鸿多次争执,相互之间仇怨颇深。属下担心马副将听到这个消息后,会丧失冷静,所以隐瞒至今。”

当初,秦良玉选择了信任张凤仪,并安排张凤仪前往夫人堡。但是,这个世界上,男女之事非常敏感,任何人都抱着宁可信其不可信其无的观念来处置这事,身在局中的秦良玉也不例外,咋一听到秦永成的话后,第一反应就是林纯鸿与张凤仪藕断丝连,恐怕真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

秦良玉压制住内心的怒火,道:“你做得对,此事不告诉马副将为好。你此次专程南下,所为就是这事?”

秦永成点了点头,道:“是的。纸终究包不住火,属下不得不未雨绸缪。”

秦良玉对她这个儿子太了解了,知道其性急,一旦动了火,什么也顾不上。看来,当初把秦永成派到马祥麟身边,担任行军长史,还真是选对了人。

不过,秦良玉总觉得什么地方不对劲。林纯鸿与张凤仪藕断丝连,却又把小妾送到夫人堡,这算什么事?而且,周世亮乃林纯鸿麾下大将,与护卫从不沾边,林纯鸿为何单单派他护卫?

秦良玉越想越不对劲,问道:“周世亮带了多少人马?这些人都是什么身份?”

“两百余人。观其言行,似乎并不是普通士兵,很可能全部都是军官。”

秦良玉豁然开朗,算是明白了林纯鸿的打算:这个家伙试图以夫人堡为据点,在山西拓展势力范围!

只是,山西与南阳之间,还隔着五六百里,林纯鸿就这么有把握瞒过卢象升及山西地方官的眼睛?山西的地方官倒也罢了,宣大总督卢象升可是个明察秋毫,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狠角色。

林纯鸿肆意妄为,很可能得到了卢象升的默许!

秦良玉惊出了一身冷汗,难道像卢象升这样的忠义之士也和林纯鸿达成了默契?这种默契到底达到了什么程度?杨嗣昌知不知道?

秦良玉头痛万分,他只觉得这个漩涡越来越大,似乎要将大明所有的文臣武将卷入其中。

第37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