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它起源于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的宗旨,在于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可规避和化解投资风险。
在最基本的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者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在另一类对冲操作中;基金管理人首先选定某类行情看涨的行业,买进该行业几只优质股,同时以一定比率卖出该行业中几只劣质股。如此组合的结果是,如该行业预期表现良好,优质股涨幅必超过其他同行业的股票,买入优质股的收益将大于卖空劣质股的损失;如果预期错误,此行业股票不涨反跌,那么较差公司的股票跌幅必大于优质股,则卖空盘口所获利润必高于买入优质股下跌造成的损失。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对冲基金可以说是一种基于避险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
经过几十年的演变,对冲基金已失去其初始的风险对冲的内涵,对冲基金已成为一种新的投资模式的代名词。即基于最新的投资理论和复杂的金融市场操作技巧,充分利用各种金融衍生产品的杠杆效用,承担高风险、追求高收益的投资模式。更成为发达的西方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施金融战争的无双利器,甚至有“昔有坚船利炮,今有对冲基金之称。”
视波动为生命的对冲基金规模以美国最盛,但是由于美国联邦证券交易委员会的严密监控和高昂的违规成本,所以对冲基金往往在美国境内“老老实实”,但出境就如出笼之虎、到处兴风作浪。而近几年来,美国、欧盟和日本均奉行宽货币的刺激性政策,使对冲基金规模发展速度极快,达到数万亿美元之巨。在杠杆撬动下,这数万亿还有巨大的乘数效应,被数十倍放大,加上美国为基础的对冲基金还可以从欧洲或日本拆入资金,他们可以轻松的狂扫全球股市、房市、货币、商品期货。
对冲基金做多商品期货、资源类股票、股指期货、商品货币,同时放空利率期货,然后只需推动一个容量有限的商品期货,如油、铜,往往便可全线告捷。虽然印度政府实行了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严格控制对冲基金进入印度市场,就如所有的制度一样,总是有漏洞会为无所不在的国际游资以机会,永远不可能真正的阻止对手的渗透。今天印度股市的上扬背后已经隐约可以看到国际对冲基金的身影。不过贾姆。塔塔此刻并不畏惧,他甚至有些兴奋,因为他早已为这些前来兴风作浪,准备套走印度人民数十年积累的国际巨鳄精心准备了一个陷阱,如果今天注定是一次与虎谋皮的对赌,那么贾姆。塔塔已经决心在此后以孟买的金融市场为战场的对决之中扒去对手的一层皮。
第四十八章:应龙、牙旗(二)
来自美国东北部纽约州水牛城(布法罗)的威廉。唐纳森是“皇家赌场”系统的常客,虽然他本人在国际期货市场上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人物,多年来在“作多”石油期货上的成就足以让他过上许多美国人梦寐以求的富足生活,但是这些现实生活中成就却远远比不上他以一个虚拟的身份进入“皇家赌场”系统,参与国际金融豪赌时那为期不过几天的刺激。虽然在“皇家赌场”系统中的其他人一样,最终他不能从自己的操作中渔利,但是谁又在乎这些呢?想想一个国家的经济正在为你的每一个决定所左右,数以千万的人正在计算机的另一侧陷入你精心设计的陷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能让你体会到成功吗?
在“皇家赌场”系统中此刻正有分别来自于9个国际金融机构的操盘手正在和他一样处心积虑的算计着此刻市场之内数以百万计的印度投资者和印度本土的那些金融机构。在不断的发出攻击指令的同时猜测他们的身份是威廉。唐纳森在工作之余的乐趣之一。
此刻在印度期货市场以纺织(纤维)类、食用油(籽)类、蚕豆类、蔬菜类、能源类、金属类品种上兴风作浪的“太阳基金”的那个组织很可能来自日本。虽然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东京正在实施“拉拢印度以对抗中国”的战略,努力的扶持着印度经济,从2004财年起,印度已经取代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受援国。日本对华援助将在今年减少25%的基础上再次减少25%,同时对印援助则增加20%。日本国内的商业巨子并不断叫嚣:“对日本来说,印度是世界上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个巨大市场。”但是在国家之间,永远之有永恒的利益,没有永恒的友情。何况印度和日本之间还谈不上什么友谊。
使印度具备同中国对抗的实力,然后使中国陷于日印东西夹击之中。可以说是日本在21世纪之初,摆脱了美国军事控制之后,所设计的亚洲大战略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不过虽然日本政府处心积虑的想要日本的高度成熟的产业结构和高水平的制造业,如果与印度发展中的经济、密集型劳动为中心的产业构造和具有竞争力的知识密集型信息、生物工程产业等相结合。但是实际上印度经济中的第二产业(制造业)最不可思议的贫弱与第三产业(信息产业为代表)的强盛之间却产生了巨大的反差,令日本资本却步于印度市场。两国在经济上很难形成互补性,虽然日本政府不断鼓励本国企业将制造中心从中国转移到印度,但所产生的效果却是越来越多的日本企业继续蜂拥进入中国内地,而将基础建设偏弱、严格控制外商直接投资的印度视为危途。
而更令日本人感到难堪的是印度政府对日本的种种经济援助照单全收,但却傲慢的没有给予的任何回报。印日关系发展也远远没有达到日本政府的期望值,甚至呈现出日本对印交往“一头热”的局面。从2003年开始,日本高层频繁的访问印度。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过去的6年里,只有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于2001年访问过日本,此后印度总理或外长等高官几乎没什么人对日本进行回访。印度的再上一次总理访日则要追溯到1992年。印度国内的消费市场更没有对日本有所倾斜,与中日两国虽然摩擦不断,但是两国贸易却有增无减的情况相反,在印度市场上常见的外国品牌多是欧美甚至韩国的。除了本田在汽车市场上与现代平分秋色外,印度家电市场几乎全是三星和LG的天下,手机则是诺基亚一家独大。在文化方面更是如此,日本引以为豪、席卷东亚的漫画、日剧等文化产品在印度几乎找不到市场。
军事领域更是如此,虽然印度和日本早已签署了相关的军事合作协议。印度更不断通过采购日本国内软体、雷达、通信网路管理、微电子和材料诸领域的先进产品不断提升自己的军事力量。但日本的付出却总是得不到回报,印度内阁很技巧地避开了战略对话问题,更多地和日本就经济层面的合作进行了磋商。不仅在日本海上自卫队使用印度海军基地的问题上大打太极,更对向日本的军事采购采取拖延付款的方式,摆出一副白吃白拿的架势。不过日本在这些方面都予以了最大的忍耐。他们所寄希望的毕竟是在实际的战略合作之中,印度能在关键时刻出手。
但是结果却又一次的令日本失望,在中国与日本在爪哇海一度进入战争状态时,印度采取了坐壁上观的态度,不仅没有响应日本政府出兵马六甲以牵制中国的要求。反而与中国展开了秘密谈判,以期可以在印…东(盟)冲突之中,获取中国的中立。面对爪哇海的惨败,日本选择了忍耐。印…东(盟)战争爆发,日本更是不遗余力在外交、经济、军事上面配合印度的行动,连秘密训练多年的“虾夷人”外籍兵团都派遣上阵,直接参战。但在中国参战之后,印度军队却一溃千里,将来自日本的“战友”独自留下断后。这一次日本又选择了忍耐。奇袭香港,日本情报部门认定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主动提出与印度合作,但印度却视日本为无物,自行其事。日本最后一次选择了忍耐。
而最令日本忍不可忍的是,在丢失了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将马六甲海峡完全置于中国的控制之下后,印度竟然选择了“打落牙合血吞”,签署一系列赔偿条款之后与中国单方面媾和。这种退让的行为实际上是置日本于绝境之中,一旦中国在马六甲地区缓过手来,首当其冲的无疑就是一直在中印战争之中不断捅黑刀的日本。不过面对即将到来的困境,日本除了愤怒之外并非没有办法。
中国有句谚语:“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印度也有个谚语是“黄金何在?狮子耳中”,都表明了没有勇气向危险挑战就不会有成功的民族理念。但日本没有近似的说法。日本人碰上似乎力所不能及的事,往往会说“SYOUGANAI(没办法)”,但骨子里是无所不用其极,用尽所有肮脏的手段也要达到目的。在围攻印度经济的众多势力之中,来自日本的“太阳基金”并不是势力最为雄厚的,却是下手为狠的一个。虽然“太阳基金”也参与针对印度股制的一系列攻击行动,但他们资金的主力却是疯狂的利用期货市场吃光印度国内此刻急需的国际石油、粮食现货,同时打压印度出口的大宗—矿石原料的价格。“太阳基金”不畏惧实物交割,显然这些物资也是日本所需要的。
“洞狮”是近年来逐渐活跃于“皇家赌场”系统的新贵,种种迹象都表明这是一个来自于古老欧洲的神秘组织。虽然他们的行事风格较为保守,但是实力却深不见底。在将近一个交易日的攻击行动之中,“洞狮”无疑是出击次数最少的,但是每一次行动都透出无人所及的老辣,此前威廉。唐纳森抛售的印度近20家主要IT类企业的股份都被“洞狮”旗下的经纪人在场内吃了个干净,对方的行事风格显得不紧不慢,全然无视“皇家赌场”系统内其他组织准备收网,以打压印度股指的努力,继续将股指推高。
“哈尔比”这个单词在###教的教义之中是异教徒的意思。不过如果就此认定这个组织与###世界是敌对关系,那你就不错特错了。根据威廉。唐纳森的长期观察,这个名为“哈尔比”的金融组织恰恰是###世界在国际金融战场上的新月弯刀。“”事件后,为在经济上切断拉登的补给线,美国联邦调查局会同西方各国侦查和金融机构追查拉登资金的流通渠道,并调查他在境外银行的秘密账户。这已经成为对付拉登的一个“第二战场”。但实际上拉登已将资金分散在证券或基金市场,
而“哈尔比”很可能就是以拉登为首的穆斯林激进势力背后的金融来源之一。当然这个组织数以百亿的美元不可能全部来自于以拉登为首的“基地”等恐怖组织,因为即便最为夸张的预测,“基地”恐怖组织可以动用的地下资金不过数十亿美元。在“哈尔比”这个金融组织的金库里很可能还有来自于伊朗、叙利亚、利比亚、苏丹等美国长期制裁的中东国家的国库,或者沙特、阿联酋、科威特、阿曼、约旦和卡塔尔的皇室资金,甚至遍布非洲的第三世界国家的腐败基金。
每一次美国在中东的重大挫折,“哈尔比”都会先知先觉的在“皇家赌场”系统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通过在美国和欧洲市场的主要股市的买卖和国际原油期货的多空操作从中渔利。而今天参与对印度这个###国家一贯以来的敌人,“哈尔比”的出手也是毫不留情,和以往的行动一样,他们重点的打击的是印度国内众多与西方世界关系密切的IT、医药、化工等行业板块。
不过这些组织之中,威廉。唐纳森最为关注的还是来自东方的神秘“应龙”组织,他张扬的名字并不回避他的中国血统。其初威廉。唐纳森认为“应龙”和自己所在的“巴克”一样是一个以国家为背景的国际金融组织。但是很快他便发现自己的判断并不准确。因为这个组织每一次的入市都很短暂,虽然每次足以动用的资金都超过千亿美金。但是往往在数天之内,就会将大部分的资金抽回。这令威廉。唐纳森不得不怀疑“应龙”组织的种种行动不为中国政府所了解和准许,换而言之这是一个借用着中国政府的外汇储备,为自己渔利的民间机构。毕竟鉴于威廉。唐纳森对中国的了解,中国政府的金融监管存在着无数的漏洞,这些漏洞足以令政府高层内的某些人在短时间内挪用大量的资金进行短期的国际金融投机,以从中渔利。
虽然“应龙”、“哈尔比”、“洞狮”、“太阳基金”每一个都不可小觑,但从实力上来,他们中的任何一个都显然无法和威廉。唐纳森此刻所在的国际金融组织—“巴克”相提并论。“巴克”这个名字来自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著名小说家杰克。伦敦的小说—《旷野的呼唤》。在书中巴克是一只机灵、强壮、忠诚的狗,一只强壮的斗犬、一只负重穿越雪原的雪橇犬、一只可以帮助主人在西部荒原生存的猎犬。以这个名字来命名显然也正体现了美国政府对倾注了无数心血和资金培养起来的这个国际金融攻击集团的全部的希望。
虽然不为世人所熟悉,但是“巴克”这个组织的历史却可以追述到上个世纪中叶的冷战时代,在经历了越南战争等一系列小规模局部战争的惨痛失败之后,美国政府开始清楚的意识在纯粹的军队对抗之中,美国及其整个西方阵营对前苏联及其遍布全世界的社会主义盟国并没有真正的优势。要想在日趋严酷的冷战之中获胜,他们必须另披蹊径。在经过了尼克松、福特、卡特三任美国总统的一系列外交努力的麻痹苏联之后。在里根时代,美国终于找到了他们最终击溃苏联的武器—民主政治、人权外交以及经济战。
如果说前两项是针对前苏联和广大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和思想领域的穿肠毒药的话,那么最后一项却是美国最终瓦解苏联及其整个东欧阵营的削骨钢刀。在当时的经济战中,“巴克”组织的战场还主要集中在国际期货市场之上,针对苏联经济的主要弱点:石油出口的依赖性较大和国内粮食产量的不足。效力于美国政府的期货经纪们开始在世界范围之内作空石油价格,作多粮食价格。同时利用沙特等中东盟友抵制欧佩克组织的石油提价努力。到1985年夏末,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到不可思意的12美元一桶,加上同时期美元贬值的影响,强大的苏联瞬间的呈现出失血过多的疲态来。苏联政府甚至不得不依靠通过出售黄金来维持正常的贸易。
再配合利用巴统委员会来限制西欧对苏联的技术出口,利用经合组织等国际机构来限制给苏联提供的贷款,鼓励西欧国家利用各种替代能源,减少对苏联天然气供应的依赖等一系列经济战手段,美国政府成功的将最为可怕的对手—苏联引入了分崩离析的不归路。
随着苏联的解体,市场经济的风潮开始在全世界蔓延起来。以美国为蓝本的金融体制迅速在全世界各国建立了起来。“巴克”组织的战场也由此扩大到了股市、汇市以及金融衍生品的广阔领域。伴随着美国强大战争机器的军旗所向,“巴克”组织一次又一次的在海湾战争、前南冲突、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拉美金融风暴中谋取暴利。而美国政府也借助着不断扩大的金融战线之中补充实力。美国财政状况从老布什时的3000亿美元赤字变成克林顿时的1270亿美元黑字。而在此期间美国贸易始终是逆差,军费始终逐年增加,并无“明显的”财富增加来源。这一切正是以“巴克”组织为首的美国国际金融攻击集团的功劳。
不过和所有的战争领域一样,金融的战场上也不会永远处于美国的垄断之下。主导着冷战后世界的各大势力也正日益关注无形的金融战场。在“”事件之后,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多国联合金融组织开始仿效美国的作法,在国际金融市场之上与美国展开对堵。这种竞争起初只是一种无序的小规模搏杀,其运作机制混乱却缺乏保障。其结局往往是两败具伤,甚至是同归于尽。为此以“皇家赌场”为代表的一系列共用平台开始为各国所接受。这种系统代表着的遍布全球主要金融市场稳健的操作平台,可靠而又隐蔽的资金流动渠道,甚至第一时间最为准确的情报网络。各方的势力可以进入其中,在短时间之内对一个大国的金融市场实施有效的影响和攻击。
当然这种系统的运作成本也相当的高昂,所以只有在最佳的获利时机大家才会“会聚“于此。而这种机会往往意味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和经济的剧烈震荡所以并不多见,在“皇家赌场”的历史上也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次而已。上一次的聚会还是在2005年中国与台湾之间突然形成的和平统一之际,由于政治的巨变导致台湾岛内的股市极不稳定,从而引发了整个东亚地区的金融风暴。在那次行动之中“巴克”组织利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情报支持,成功作多获利高达1000亿美元以上,同时与“应龙“一起追杀了对台湾政局抱悲观态度的“太阳基金”。使之元气大伤。
在“皇家赌场”系统之中,虽然大家的目的都是获利,但这并不影响各方势力的白刃见红,利用自身的压倒性优势“多杀多”正是“巴克”组织的拿手好戏。要知道即便不利用美国政府的支持,美国基金业也已吸收了7万亿美元的公众资金,超过9500万的老百姓依靠这些基金来实现他们过上幸福生活的梦想。所以大家所要考虑的不仅是如何将印度这头巨象引入预先布置好的陷阱,更要考虑的是在宰杀这头巨象的过程中保护自己,削弱竞争对手。
。 想看书来
第四十八章:应龙、牙旗(三)
在同一天之内从天堂陨落到地狱,那或许是人世间最为残忍的事情之一。不过这份原本应该属于此刻仍聚集在孟买交易市场之内久久不肯离去的印度投资者来说,他们却并不知道自己在收市前的1个小时内,实际上是游走在自己所陶醉的天堂边缘,如果没有贾姆。塔塔和他背后家族帝国的强力支撑。在今天一个整个交易日的拉升之中,积攒了足够力量的“皇家赌场”系统的巨鳄们早已顺势而下将印度的股市砸到谷底了。
而正是贾姆。塔塔在最关键的时刻出手,利用自身所控制的塔塔投资的巨额资产已经印度政府对他的特别支持,悄无声息的入场,不照痕迹的将“皇家赌场”系统的诸多卖家的恶意抛售全部扫空。虽然2008年2月11日当天孟买证券交易所在收盘时股指略有回落,但是距离暴跌却依旧有着很大差距。大多数的投资者都认为这是一个正常的市场调整,很少有人会想象得到在这短短数小时之内,印度金融市场上是如何惨烈的一幕白刃相见。
贾姆。塔塔并非不知道“皇家赌场”系统的存在,虽然他还不是这个世界性的金融大赌局中的一员。早在美国混迹于华尔街的时代,贾姆。塔塔便从一些对冲基金的经理人的口中隐约知道这个系统的一些传闻。但年轻气盛的贾姆。塔塔认为那不过是美国人编造出来的又一个无聊的传说故事而已。在这个世界上根本不可能存在有这样的一个系统。这种固执的看法延续了很多年,直到他真正挤身于印度金融业界核心的小圈子之后,他才从印度政府的高官口中确认了这个宛如梦幻一般的系统真的存在。
印度政府也有自己的一个团队拥有进入“皇家赌场”系统的准入证。实际上在上个世纪末的全球性的金融风暴之中,虽然羽翼未丰,但效力于印度政府的金融战队“乾闼婆”组织同样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的一次又一次金融危机之中获利非浅。尽管当时印度的国内汇市和资本投资市场仍没有对外开放,但金融战争的巨大破坏性却足以令印度政府为之胆战心惊。因为印度政府很清楚无论将来的印度由那个政党执政。作为WTO的成员国之一,印度最终必将开放自身的资本市场,届时庞大而迟钝的印度经济就会进入泥沼之中的大象一样,最终被大大小小的金融巨鳄吞吃个干净。
虽然明白印度所面临的危机,但贾姆。塔塔曾经一度天真的以为这一切并不会首先降临在印度的头上。因为深韵资本运作规律和对冲基金获利模式的贾姆。塔塔明白,在国际游资金融战的黑名单上,至今没有遭遇过重大金融挫折的中国无论是从经济和政治的角度都应该是他们攻击首选。而印度则会被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开放资本市场获得辉煌成就的蓝本而为西方国家所小心保护,直到诱引中国打开其资本和汇市的大门。
“初级市场远不及中国繁荣的印度,在货币与资本的高级市场上却创造了奇迹。”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意气奋发的评价啊!但是贾姆。塔塔很清楚当西方的经济学家将这句口号更多是说过即将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实体的中国政府听的,虽然在开放外资直接投资和建立经济特区等经济改革领域,中国始终走在印度的前列,但是毫无疑问在金融市场的开放问题上,谨慎的中国政府更多的视印度为试验田,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其伟大的设计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改革将是一次摸着石头过河”,不过他的后续者们却更为清楚,在诸多经济改革之中,惟有金融领域不能草率为之,因为在这个领域任何一点失误都将导致无比巨大的损失。
所以一心想在21世纪利用金融武器重创中国,使其走上前苏联崩溃老路的美国政府迫切需要一个成功蓝本,或者说短时间之内成功的蓝本来吸引中国的视线,印度无疑成为了美国最佳的选择。所以当印度的金融之门打开之后,一向杀戮成性的美国各大金融团体并不急于制造动荡从中渔利,而是循规蹈矩的在印度市场之内正常投资,解决了诸多印度新兴企业的融资难题。塑造了一个“狼不仅不吃羊,还是最好的牧羊犬”的神话。
从一定的角度来说,美国人的努力并没有白费。通过一系列精心策划的中国周遍国家的示范效果,加上美国财政部和华尔街投资银行对中国政府的不断施压。最终在加入WTO五年之后,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最终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中国开始全面履行对世贸组织的承诺,就意味着中国经济金融将全面融入世界经济金融体系。当这个消息传来,无数国际游资摩拳擦掌、垂涎欲滴的准备着在中国还显得无比稚嫩的金融市场开大肆蹂躏一番。贾姆。塔塔当时也以为中国人终于屈服于华尔街的压力,最终被动的打开国门。在那一刻他曾经天真的以为印度经济在未来十年里都将安然无恙,因为中国将吸引国际游资的所有火力。但是他的哥哥—赖斯特。塔塔却报以不同的看法。
已经有着多年在中国进行投资和经济往来经验的赖斯特。塔塔,显然比绝大多数的印度企业家更为了解中国经济无与伦比的规模和潜力。虽然她的我国金融体制仍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比如在1997年时,中国金融体系虽然还是封闭的,但是其国内各大银行都面对着坏账较多的情况,还有通货紧缩,1999年中国通胀率是…5%。西方经济学家总是认为,没有一个经济体能长时间取得快速增长而不出问题,所以一直在猜测着中国经济何时会出现危机甚至崩溃。但实际上中国经济不是没有危机,只是他们感受不到,因为长期以来中国经济是封闭的。
既然闭关自守也不能保障金融体系绝对安全,与其被动防御,不如主动迎击。中国打开自己的金融之门,并非迫于美国甚至所有“自由世界”的压力,而是不断建立自身金融稳定的长效安全机制的同时,将中国的金融市场与整个世界捆绑在一起。虽然数以千亿计美元的外汇资本流入中国大陆,中国政府必须防范资本市场“大进大出”的风险。
但是那些以中国金融市场为猎场的国际游资很快发现,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已经日渐成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已经成为了各方利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冲所在。甚至可以说是“中国股市一打喷嚏,全世界都感冒”的境地。当他们一而二、二而三的在中国市场掀起风浪之时,中国市场上空蝴蝶翅膀的振动,却总能引发万里之外的美国和欧洲股市的金融地震。当然这并不是真的因为中国经济的规模已经足以保护自己,而是因为中国政府已经放弃了一贯以来在金融市场之上的防御态势,因为进攻永远是最好的防御。拥有世界第一、上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10万亿元的国内存款余额的中国一旦放弃固守的态势,那么其巨大的乘数效应同样足以令世界金融市场为之震撼。
当国际游资一次又一次的在中国市场无功而返时,塔塔集团的“双子星“第一意识到了印度经济注定在劫难逃。国际游资的生存意义就在于不断的制造动荡,当对中国的种种企图都归于泡影之后,他们必然将矛头对准印度已经门户大开的金融市场。虽然印度经济同样强大,但是如果中国是一条庞大不可方物的巨龙的话,那么印度只是一头当而无当的白象而已。如果印度在外交和军事上维持谨慎的保守策略,那么印度经济还有一线生机度过21世纪最为危险第一个十年。但是恰恰是在这个印度经济逐渐陷入能源和粮食的危局之际,曼莫汉。甘地政府却偏偏采用了激进的对外扩张的政策,此刻的印度内外交困,那么国际游资的攻击就已经在了预料之中。
“你要战,便作战”这句成吉思汗的名言此刻已经成为了贾姆。塔塔内心最后的呐喊。自从今天外国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全面入主印度股市后,便操纵印度股价频繁波动,从中渔利。午间休市之后以后印度股市中的一系列抛售危机就是外国对冲基金发起的,这一次世界性的“抛售印度的风潮”(即凡与日本有关的货币、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均遭到抛售)。
“皇家赌场”系统之中的每一支力量都拥有空前巨大的对冲基金的实力。而经过了几年准备,隶属于这些金融攻击组织的外国投资机构在1999年之前就低价收集了大量筹码,今天只是他们开始对印度股市发动第一轮的攻击。从印度股市今天来有规律的涨跌波动可以看出,外国投资机构和对冲基金在配合默契地操纵印度股市。上午股价的全面拉升显然是由外国投资机构来完成,拉升阶段外国投资机构己获巨利:而由高位打压至低位,则由对冲基金来完成。在打压阶段对冲基金则是通过在股制期货上作空对冲来获取暴利。
这是一种最典型的投入高风险的投资组合—结构产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