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印度陆军在巴伦岛的防御工事修筑的并非不坚固,但是对于这样一个远离主岛的前沿荒岛而言,印度人没有部署更多的反舰火力。当中国海军的对地支援舰队放出数架无人侦察机,开始精确炮击之后的1个半小时内,岛上的守军只能用高射机枪驱逐自己头领的死神之眼。
在密集炮火刚开始了不久,700名印度陆军就全面的打起了白旗。他们聚集在海滩上等待着被俘虏的命运。作好了垂直登陆准备的新加坡陆军乘坐着由4艘“忍耐”级坦克登陆舰的飞行甲板上起飞的AS582“美洲豹”型直升机掠过人满为患的沙滩。第一场登陆战在兵不血刃中走向了尾声。
按照预定的计划,中国—东盟联军将在这座荒岛上进行为期5天的突击施工。在主力舰队抵达之前,东盟工兵需要在岛上建立2个野战直升机场和1个中型野战医院,为下一个阶段对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总攻作准备。甚至有消息说将要有1个大型浮动船坞被运来。看着夜幕之下,大群的运输直升飞机吊运着各种物资呼啸着在这个小岛的上空盘旋。停泊在岛屿东侧的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指挥官孙力军上校心中总有一丝莫名的不安。或许一切都进行的太过去顺利了,反而让人觉得难以把握起来。
在远离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马来半岛北部,猛烈的炮火正席卷着印度在这个地区最后的要塞—槟榔屿。随着吉打平原合围歼灭战的结束,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的履带再次开动起来。兵锋直指仍在印度控制之下的槟榔屿。双溪大年以南的印度陆军仍有3…4个步兵团的兵力,但显然这些早已丧失了斗志的部队,无法抵抗中国陆军的前进。第13集团军开展了一场“向海滩前进”的竞赛。
而面对汹涌而来的崩溃后的友军和中国人,印度槟榔屿要塞守备区司令帕塔尼亚中校唯一的选择只有炸毁长达公里的槟城跨海大桥。这并非一个容易下达的命令,毕竟这样宏伟的工程毁灭在自己的手里,很少有人不感觉到愧疚的,当帕塔尼亚中校下定决心的刹那。却没有想象中的巨大爆破声传来。
他很难想象在如此孤立的小岛上,就在他戒备森严的要塞区内,数百名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早已渗透了进来。接下来的情节就不难猜想了,中国陆军的特种部队突然发难,当印度陆军的守备部队在全岛各地遭遇袭击之际,调动和指挥出现全面混乱之际。一支精锐的别动队突然出现在了占领了槟城跨海大桥的桥头堡附近。促不及防的印度守桥部队在短时间之内被解除了武装,中国特种兵拆除了帕塔尼亚中校在桥上所安置了数百吨炸药之后,迅速控制了大桥的东侧。
帕塔尼亚中校也算是印度军队中少有的干材,他迅速判断出中国军队在岛内其他地区的攻击不过是佯动,真正的威胁仍在大桥。印度守备部队全力从大桥的两侧发动攻击,希望能将中国陆军特种部队消灭在桥头堡内。
面对着生死悠关的桥头堡阵地,印度军队也算拼尽了全力,2个营的步兵在步兵战车和坦克的掩护下轮番进攻着只有69名中国特种兵驻守着的桥头堡。激烈的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昼夜。
帕塔尼亚中校始终难以相信这些特种兵怎么可能会有如此之强的战斗力和武器配备。就算十颗子弹消灭一个目标,那么他付出的伤亡也足以拼光中国人的子弹了。当桥对岸的攻击逐渐减弱之际,帕塔尼亚中校终于绝望了,他知道那是中国陆军的主力已经抵达了对岸。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十九章:“台风”降临(四)
作为中国陆军第13集团军“向海滩前进”赛跑的优胜者,第13集团军的军属装甲旅先遣部队的96式主战坦克是第一支抵达槟城跨海大桥的中国陆军部队。在吉打平原合围歼灭战中扫荡印度陆军残余抵抗中一度将主攻位置让给步兵的中国陆军装甲部队再度在战场上卷起了一场铁甲的旋风。徐虎威中校亲自指挥的突击集群,再次将伴随进行的机械化步兵甩在了身后,全速向大桥的方向前进。
这种单纯依靠坦克部队的“装甲劈入”战法,在意志坚定的防线面前无疑将遭到敌方步兵反坦克武器的重大杀伤,但此刻仍槟城跨海大桥以东印度陆军早已成了惊弓之鸟,他们战斗的意义仅限于打通跨海大桥撤到相对安全的槟榔屿岛上去而已,面对中国军队隆隆碾来的坦克,他们第一反应除了扔下枪转身就跑之外,就是高举起双手投降。
全长13公里的槟城跨海大桥,号称是世纪第三大桥。驱动的战车驶上这座宏伟的大桥,徐虎威中校钻出自己的炮塔注视两旁都是广阔辽远的海洋,紧张心也随着视野扩展开朗起来。阴云密布下的海峡灰蓝一片,依稀可见海上几个树影婆娑的小岛丰。正当徐虎威中校为眼前的美丽景色所陶醉之际,一排密集的炮弹突然呼啸着向大桥的方向袭来。155毫米的榴弹擦着桥体的边缘落入海中,溅起纷飞的水花,而大桥东侧的岸边几个移动着的火力点奋力喷射着火焰
显然以传统爆破的方式摧毁大桥已经难以实现了,此刻帕塔尼亚中校只能寄希望于岛上陆军的火力了。但在中国陆军炮火的威胁下,印度炮兵的精确度显然差强人意。而如此宏伟的大桥即便是偶尔命中1~2发也难以伤筋动骨。而威力巨大的精确打击武器—岛上所部署着的陆基PJ—10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虽然已经进入了发射阵地,但重新输入目标还需要时间。而渗透入岛上的中国特种兵显然也在寻找着这些致命的武器。
中国陆军96式主战坦克一头撞开那些横七竖八横梗在桥上的印度陆军装甲车辆,这些被中国特种兵的反坦克火力击毁的车辆旁倒满了印度陆军步兵的尸体。不断闪烁着机枪火力的桥头堡已经在硝烟中逐渐清晰起来。印度陆军的迫击炮不断的落在徐虎威座车的前方,但仅仅依靠他们是无法阻挡大军前进的脚步的。这座岛屿最后的天堑即将易手。
硝烟中一个满脸漆黑的中国特种兵出现在徐虎威的车前,他手里那样式复古的轻机枪,差点让徐虎威将他误认为了敌人。这种仍以上方30发弹匣供弹的轻机枪很自然的让徐虎威联想起国内抗日题材电影中常出现的捷克ZB26轻机枪。如果不是对方身上的其他装备,徐虎威几乎有从迷雾中穿越历史的感觉。
其实这支样式复古的轻机枪就是历史悠久的英国“布伦”L4A4式毫米轻机枪。早在30年代中期,英国恩菲尔德皇家轻武器厂便与捷克期洛伐克布尔诺国营兵工厂协作,把著名的捷克ZB26式毫米轻机枪引进改良成为布伦
in口径的轻机枪,并广泛装备于英联邦国家军队。虽然随着科技的演进,这种曾经辉煌一时的名枪已经逐渐退出许多国家的现役。但在印度陆军中,仍有相当数量的伞兵和海军突击部队在使用着它。
突入桥头堡的中国特种部队携带了足够的反坦克火力—轻便的PF89单兵反坦克火箭几乎人手一支,但是在面对敌军步兵集群的冲锋时,自动步枪子弹的消耗却迅速令弹药告窘。正当大家都束手无策,准备白刃战之际却意外的在印度陆军的桥头工事内发现了大量的L4A4式轻机枪。
虽然L4A4式轻机枪的尺寸、质量都较大,火力持续性不好(仅有30发弹匣供弹)等原因而受到质疑。但是对于缺乏通用机枪的印度陆军而言,只能以增L4A4式轻机枪的布置密度来提供持续的压制火力,而这些以外的收获却给了中国特种兵以莫大的帮助。
虽然只是应急之用,但是中国特种兵们却意外的发现L4A4式轻机枪虽然设计思想和款式落后,但是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近距离射击时火力较强。在中国士兵的手中正是这些轻机枪阻挡住了印度陆军试图夺回桥头堡的一次又一次冲锋。
在中国陆军完全控制了槟城跨海大桥之后,帕塔尼亚中校仍然顽固的率领着由印度海军突击队的少数精锐组成的守备部队退守槟城国际机场等岛内要塞负隅顽抗,槟榔屿岛上的枪声又持续了很长的一段时间。随着帕塔尼亚中校在指挥部内饮弹自尽,最后一批印度陆军才在中国陆军的炮火中放下了武器。
虽然与即将展开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决战相比,槟榔屿只是一个次要的战场。屿,随着班达亚齐的丢失,即便印度军队仍能控制这座岛屿,其马六甲海峡的侧翼牵制作用也已经无足重轻。
但槟榔屿岛的收复标志着印度军队在东盟境内军事行动的全面破产。在整个泰国南部、马来西亚和苏门答腊岛的地面作战中,印度军队总计损失了4个伞兵突击群、3个的机械化步兵师、1个装甲旅和1个山地步兵师的精锐部队。在遍布战场的战俘营内挤满了超过8万名蓬头垢面的印度人,但相比于他们的同僚而言,他们仍是幸运的。因为在各个战场有近3万名印度士兵永远留在了这片泥泞的异国土地之上。
新德里在国内严格的封锁着在东盟地面战败北的消息,事实上印度政府从未向民众报告过他们在东南亚投入了如此之大的兵力。大多数的普通民众对战争的进程知之甚少,中国人是凭借着巨大的兵力优势才夺取胜利的幻想甚至依旧停留在大多数驻守本土的印度中下层军人的脑海之中。
但是印度政坛上众多的反对党此刻却在跃跃欲试,印度素以“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自居。其国内政党之多也的确可以说世界之冠。印度第一次大选时,全国政党总数为192个。到第十一大选时参加角逐的大小政党竟多达443个。当然在多如牛毛的杂牌政党之中,真正主宰着印度政治和左右政局发展的核心力量却只有印度人民党和国大党(甘地派)这两股势力而已。
虽然自战争爆发以来,如印共马、印共等议会主要反对党便再三诟病现任执政党—国大党的战争政策,随着前线的失利隐隐越越的传来,要求本届政府辞职并调查一系列军内腐败和渎职案件的呼声更是此起彼服。但在一系列边缘政党大肆组织民众示威游行的同时,印度最大的反对党—印度人民党却保持这出人意料的冷静和沉默。
印度人民党代表北部印度教势力和城镇中产阶级利益,自1980年4月建党以来力量迅速壮大,拥有党员350万,其成员大多数出身于中产阶级,自1996年大选至今一直保持议会第一大党地位。但是在2004年5月13日在印度第十四届人民院大选中意外出局,连续执政六年之久的瓦杰帕伊政府黯然下台。在此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这个迅速崛起的政党陷入了一蹶不振的低弥状态之中。
但面对此刻国大党全面失势的大好局势之下,印度人民党难道真的放弃大打“落水狗”的机会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事实上自从中印正面交锋以来,印度人民党的骨干便一直秘密的进行着一系列筹措。印度人民党并非不想上台执政,但目前的内外交困的条件之下,取代国大党并非难事,但真正的考验在于如何在上台之后迅速改变印度目前在外交和军事孤立被动的环境。
所谓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面对拥有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的国大党(甘地派),印度人民党需要的不是一次简单的政权更迭,而是希望能借着中印战争彻底击溃对手,令其在印度政坛上沦为无法与印度人民党正面抗衡的二流势力。
为此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决战前期,其党内高层不仅在印度军队、商界寻找助力,更频繁秘密出访中、美、东盟各国,越俎代庖的向各国政府大献橄榄枝。希望能在上台之后迅速结束战争,中止中美对印度目前全面的贸易封锁和能源禁运。面对中国、东盟等国所提出来一系列战争赔偿条款,印度人民党毫不含糊的着单全受,更需要众多昂贵的承诺。
事实上作为代表着印度教中、高种姓阶层利益的印度人民党,其“一种文化、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印度教理念执政方针较之国大党三大意识形态支柱的世俗民族主义、甘地主义和尼赫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更为激进。瓦杰帕伊政府执政的六年虽然一直试图与中、巴两国改善关系。但其扩军、核武装的进攻性政策事实加剧了中、巴两国的不安全感。而其国内两亿印度中产阶级中播种的“大国沙文”主义更是此次中印战争的间接导火索。
虽然对印度人民党同样缺乏好感,但是毕竟由其上台所带来的改弦易章,将是中国顺利结束对印战争的绝好机会。虽然在正面战场上不断获得辉煌的胜利,但对于一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庞大的战争开支同样令中国经济倍感压力。战争
爆发以来由于马六甲海峡的停航状态,中国国内的大多数生产性商品进出口额出现了全面的萎缩。
对美、日、韩三国的贸易额虽然稳中有升,欧洲市场也可以通过欧亚大陆桥的铁路转口贸易替代海路运输。但是东南亚、中东和非洲的巨大出口却出现了全面停滞的态势。
油价、天然气、水电的巨大消耗和生产成本上升迫使国家全面上调国内居民零售价格,而当漫长的地面战开始全国各地食用油、面粉和大米的价格也出现了前所未有大幅上扬。虽然政府迅速出台了多项反囤积法令,并很快出面平抑了粮油价格。但是毫无疑问,战争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巨大的物质消耗必然带来强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来自各方面的压力要求中国军队毕其攻于一役,集结其空前强大的力量,一举拿下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结束这场战争。“春节前送战士们回家。”的呼声回荡在参战各部队的指挥部内。无数的舰艇在马六甲的波涛中,向着海洋的尽头挺进着……。
第三十九章:“台风”降临(五)
泛出鱼肚白的天际,一队中国空军的战斗轰炸机群掠过舰队上空,呼啸着扑向那水天边的岛屿群,庞大的舰队此刻正在无边蔚蓝的安达曼海上全速航行着。远方的海面上,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的3艘旅大级驱逐舰正以新型火箭助推—滑翔增程炮弹轰击着100公里以外的岛群。
这种火箭助推—滑翔增程炮弹的头部是制导、导航和控制系统,紧接着的是可以装72枚子弹药(可以击穿90毫米的装甲)的有效载荷舱,尾部则是采用固体推进剂的火箭发动机。炮弹飞出炮口之后在弹道上升段的最佳点点燃火箭发动机,火箭发动机虽然只能工作约10秒,却可以为炮弹提供足够的附加能量,使其达到20公里以上的高度,然后滑翔飞行到目标空域上空,垂直下落,在目标上空300米高度打开载荷舱,抛散出那些毁灭的种子。整个飞行过程将长达数分钟,所以往往炮击过后很长时间才能听到远处天际那滚雷般的连续爆炸声。
2008年1月27号,距离农历春节还有11天。今天已经是中国军队发动了印度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全面攻击的第7天了。而中国海军的庞大登陆舰队却依旧在距离群岛300公里以外的海域上等待着。薄薄的朝雾之下,早起的士兵们对着太阳升起的方向,默默的了望着,那是家的方向。
而在庞大登陆舰队的中央,中国…东盟联合舰队的旗舰—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浙江”号的指挥中心内,一场激烈的辩论正在中国军队此次代号“冰山再现”的两栖登陆作战的两位最高指挥官之间展开。
作为中国政府昔日雄心勃勃的提出了建造6艘40000吨的“江苏”级中型航母及其全新配属战舰的“深蓝舰队”计划的一部分,“浙江”号两栖攻击舰的前身本是“江苏”级中型航母的2号舰。但是由于越南内战、海峡和平统一和古巴巨变的影响。
2005年中国政府便中止了除舰体已经完成的“江苏号”外的其余5舰的建造,决定上马“9840”计划……开始建造直辖市满载排水量为98000吨的巨型核动力航空母舰,而“江苏”级已经铺设龙骨的“浙江”号和“福建”号则被海军以两栖攻击登陆舰的形式予以保留。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上,这两艘巨舰的功能却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对于已经拥有2艘“特区”级航母和4艘20000吨级071型船坞登陆舰的中国海军而言,再上马2艘40000吨级的全通甲板式的两栖攻击舰多少有些重复建设的意味。所以在舰体完工已近70%的“浙江”号的舢装过程中,中国海军第一次实践了“舰队旗舰”的功能模块化设置。也就是“浙江”号除了具有两栖攻击舰的功能之外,更是中国海军第一艘类似美国海军第7舰队旗舰—“蓝岭”号那样的专用舰队指挥舰。
“已经连续6天了,我们的空军已经轰炸了6天了。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条件,可以完全发起一次成功的两栖登陆作战了。”此刻原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现任中国…东盟联合舰队最高指挥官的姚广胜少将正站在巨大的电子海图前,对着一再推迟总攻击时间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印度洋战区司令胡维风中将据理力争的说道。
“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设防严密的群岛,我认为我军至少需要10天以上的火力准备的时间,才有可能发动攻击。”
面对着眼前气势汹汹的海军指挥官,胡维风中将多少有些无奈。
实际上中国军队为了此次“冰山再现”的大规模军事行动已经将半个中国的海空军力量交由他指挥了。1个双航母战斗群、1个轻航母战斗群、4个两栖登陆攻击集群、1个对地支援舰队,总计有近400艘以上各类舰艇在他的指挥之下,而这些还没有计算东盟海军的参战兵力,以及大量被征用的民用船只。
空军力量方面,印度洋战区、东南亚战区以及成都军区、广州军区、兰州军区的空军全部接收他的指挥,近前沿机场就有2500架以上的各型战斗机。在2008年1月20号攻击首日,空军就出动了3000架次庞大机群,在接下来的连续6天中,中国空军每天都保持上千架次的高强度空中打击。印度空军显然已经被驱逐出了这片战场的天空。
但是在此刻,满把好牌的胡维风却突然踌躇起来,作为一个战场指挥官他突然迟疑了起来。而更真正可怕的是,连他自己都说不清楚自己究竟在担心什么,一种莫名的不安全感让他始终不敢下达总攻击的命令。海天之际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似乎正隐藏一股不可知的力量,这股力量虽然不足以吞没整个舰队,但是却足以抵消他此前所作的一切。
“10天?!胡司令,你要知道中央军委的精神是要战士们在春节之前可以回家,你知道有多少陆军正在船上等待着进攻吗?6万人,是整整6万人!超过1个集团军。你知道他们在忍受着什么生活?焦虑、晕眩、煎熬,他们要的是一场战斗,而不是象偷渡客那样闷在船舱里。”
姚广胜少将有些激动的对着眼前这个似乎失去了信心的指挥官咆哮道。
“敌人还有相当的岸防火力,现在登陆是不是太冒险了一点。”战区参谋林太平少将此刻不得不站出来打圆场道。“岸防火力?林参谋,我的对地支援舰队已经进入了距离陆地100公里的敌方海域进行炮击了,空军每天摧毁数百个敌对目标,难道要岛上的印度人最大射程的武器只剩下步枪我们才登陆吗?”
姚广胜少将轻蔑的看了一眼面前文弱的年轻人,冷笑着说道,
“好吧!我同意在明天黎明时分发动一次两栖登陆作战,主攻方向为中安达曼群岛、
南安达曼群岛和小安达曼群岛,海军对地支援舰队、‘香港’号航母战斗群掩护第1、第2、第3两栖登陆攻击集群突入敌方海域。今天夜间空军必须出动2000架次以上战机对的敌空袭,明天9点整准时发动总攻。”最终胡维风在姚广胜少将的步步进逼之下,不得不作出了妥协。
“错过了1个春节,也比以后再也回不去的好。”下达完攻击命令之后的胡维风感觉到空前的疲劳,他走出空气浑浊的指挥舱,吹着甲板上惬意的海风,喃喃自语道。
“司令,你有没有听过农夫和驴子的故事。”跟着走上甲板的战区参谋林太平少将在他的身后小声的嘟囔道。“等打完了这仗,再跟我说吧!我现在很困,明天总攻之前别叫醒我。”
胡维风深深的打了个哈欠,对着身边的林太平说道。他已经连续6天没有睡过一个好觉了。远方的海面上双130毫米主炮射击时产生的巨大火光,继续照耀着这黎明前的黑暗。
虽然通过一系列的增程技术的应用,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的舰炮已经可以覆盖到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前沿各岛的纵深,但是无论如何精准的火炮都存在一定的散布误差,随着射程的增加,散布误差的影响也将成比例的增长。在射程允许的条件,同样威力和精度的炮火,在12公里的距离上摧毁一个典型目标平均需要30发炮弹的话,在40公里的距离上摧毁同样的目标就需要300发炮弹。此刻在中国海军舰炮的轰击之下,印度岛上守备部队正在坑道内,等待着抗击一场大规模正面登陆的血战。
“最新情报,中国海军登陆舰队开始向前推进了。”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战略防御司令部地下50米深处的要塞电子指挥中心内,要塞总司令印度海军准将拉维。
萨蒂亚正躺在自己潮湿的床上数着头顶上密集的爆炸声,突然门外传来了印度空军少校阿德瓦尼兴奋的呼喊。
“好的,立即通知各岛守备部队—台风降临。” 拉维。
萨蒂亚迅速从床上跳了下来,冲出自己的房间。他终于等到了,等到了一个可以重创中国人的机会。这些天来他已经失去了太多了,中国空军的空中打击远比他想象的强大的多,在短时间内岛上大部分的设防严密的机场和港口都遭到了中国空军的密集轰炸。印度海空军最后的抵抗也被一扫而空。
拉维。
萨蒂亚最后的旗舰—“德里”号驱逐舰也2天前,在布莱尔港内被中国空军的激光制导炸弹击中,如果不是他果断的下令抢滩让战舰搁浅,这艘印度海军要塞守备舰队最后大型舰艇也将饮恨海底。是时候,血债血偿,中国人太过自大了,他们的海空军开始玩起了美国人防区外精确打击的手法。
但他们摧毁的却大多数都是印度军方故意设置的假目标,印度陆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仍隐藏在地下坑道和掩体中,而为了迷惑中国人,拉维。
萨蒂亚放过试探性进入射程海域进行炮击的中国海军对地支援舰队。此刻随着“台风降临”的密码在各岛守备部队的指挥部被破译出来。印度陆军最后的决战兵器被全面启封,坑道内一个个密封的火力发射箱内一种全新的攻击武器终于露出了他的峥嵘。
这是一种类似于小型导弹的武器:头部为圆球状,机身截面为正方形,机翼为两段,外部为平直翼,翼根及机翼内三分之一为三角翼,翼根与机身融合。为方便储运,机翼可折叠,没有水平尾翼;垂直尾翼分为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上下两片,每片尾翼上均有方向舵,而且每片顶部各有一个长长的杆,机体后部是推进螺旋桨。
它的外边并没有太惊人的地方,难道印度陆军真的寄希望于这些看上去脆弱不堪的武器吗?答案也许只有明天才能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种武器的名字就叫“台风”,因为它的机身用德文写着“TAIFUN”
第四十章:海岸燃烧(一)
和大多数人的惯性思维相反,最为漫长的一天其实往往是从深夜凌晨开始的。2008年1月27号,也就是西方军事术语中所习惯使用的D…1天,已经在海面上等待了7天之久的中国陆军及海军陆战队各部队都接到了令他鼓舞不已,却又不免有些紧张的消息—明天黎明时分,远征军将分三路同时对印度军队所控制的安达曼-尼科巴群岛发起进攻。
命令简短而明了,但是对于大多数士兵来说,他们需要准备的事情实在太多了。狭窄而拥挤的船舱内战士们各自检查着自己的武器,军事主官忙碌的比对着军用地图,尽管上面的那些数据已经被再三记住,指导员和政委挨个床位的给战士们打气,虽然他们也同样踌躇和不安。
更多的大型战舰开进了预定的海域,用舰炮抵近轰击岛上的防御工事。在不断怒吼的舰炮火力中,编队中体积庞大的情报搜集船也不时进入火线,毕竟这片海域对中国海军来说,是完全的陌生的存在。而且印度海军还在近海布下了大量沉船、水雷等障碍物。这样的测量分析在过去了6天里已经进行了多次,但在进攻发起之前,情报支援舰队仍需要进行最后的测算。将最新的航海通报传达给后方的登陆舰队。
扫雷艇等小型舰艇高速穿梭在海面上,为大军明天的行动清除着可能存在的障碍。此刻印度陆军的岸防火力也不再保持沉默,前沿各岛屿工事内藏匿已久的岸基反舰导弹开始反击。不过除了少数俄制“俱乐部”…M型多用途机动式岸防导弹系统和俄印联合研制的陆基PJ—10型“布拉莫斯”超音速巡航导弹外。大多数印度岸防部队使用的仍是老式的SS—N—2型“冥河”反舰导弹。
在拥有完全制海、制空权的中国舰队面前这样的反击,只能遭到更为凶猛的打击。一个又一个岸舰导弹阵地在中国海空军的联合打击下变成了燃烧着的废墟。一架架无人侦察机从中国海军的对地支援舰队上起飞,飞翔在一片火海的群岛上空,寻找着仍有价值的目标。
“太顺利了。这样的仗打的我心里没底。”尽管编队中一艘“旅大”级驱逐舰被印度岸舰导弹击中,在海面燃起了熊熊大火。但是面对着眼前的战况,中国海军孙力军上校站正自己所指挥的对地支援舰队旗舰—“旅大”级改进型驱逐舰“开封”号的舰桥上心中仍然意外感到阵阵失落,印度人在安达曼-尼科巴群岛的防御能力应该远不止于此啊!数艘“江湖”级护卫舰迅速靠近被击中的战友,损管的水枪在昏黄的落日下,映出别样的光华。
“司令,我们的弹药储备已经见底了。”正在孙力军注视着眼前残酷的美景的同时,一个作战参谋出现在他的身边,提醒着他连日的炮击已经消耗了太多的炮弹。由于舰艇的空间限制,往往不能携带大量的弹药,长时间射击或连续作战时必需时常接受补给。即便是在著名的诺曼底登陆中美英联军的大型战列舰都曾在战斗中途返回英国港口补给弹药。
而此刻后勤基地远在数百公里之外的中国海军,舰炮弹药则需要依靠驻扎在巴伦岛临时锚地的综合补给舰队。除了中国大陆海军和东盟海军派出了大量补给舰队伴随舰队前行之外,中国台湾特别军区的142勤务舰队也派出了“武夷”号综合补给船和2艘“长白”油船从台湾南部的高雄港出发参与到这次空前的远征中来。
随着战争的日益深入,在北海舰队需要保存巨大的战力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