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乎是零。
但就在雇佣兵们接近到中国陆军一线工事前200米的距离,准备发起冲锋之时,突然一排密集的手雷铺头盖脸的砸了过来。此起彼落的爆炸声中,雇佣兵们拖着满是鲜血的同僚狼狈的撤了下来。
“几十年过去了,###陆军还是老样子—靠手榴弹打江山。不过也没办法,他们总不可能在中环使用重炮吧!不过我们就不同了……。”
资部利良手指轻挥,4辆“黑猫”运输株式会社的厢式货车上装载着的82毫米迫击炮开始猛烈的炮击中环军营的大楼。
“‘海坊主’被###海军击沉了,不过‘海坊女’开始顺利的完成了攻击。”通过代号为“百眼”的信息综合处理中心,资部利良可以清楚的了解到印度海军潜艇部队的行动。
“百眼”的信息综合处理中心通过预设在海面上的多艘日籍远洋货轮上的海事雷达,以及天上有多颗侦察卫星,包括众多潜伏在香港各地的日本情报人员,时刻监视着战场的动态变化。
“突破###海军海上拦截之后,至多只有6枚巡航导弹可以飞到香港。”
经过简单的计算之后,资部利良注视“百眼”的信息综合处理中心传输到自己的指挥车的导弹模拟飞行轨迹。“通知‘童子’准备吧!”今夜的“百鬼夜行”到此刻才真正的到达了一个真正的关键时刻。
“GO!GO!GO!”随着猛烈迫击炮击的结束,日本的雇佣兵们再次向已经多处被击中起火的中环军营大楼发起攻击,2辆架设着“米尼米”M134
6管毫米机枪的民用SUV全速冲向硝烟弥漫的中国陆军防线,密集的机枪火力扫射过七倒八歪的沙袋。
但就在此刻数枚PF89式单兵火箭从一片狼籍的沙袋中射出,准确的击中了日本雇佣兵的SUV“步兵战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三十一章:英雄当烹(四)
“这个世界只要有战争,军事家们就绝对不会对毒气置之不理。毒气是一种杀人的更高形式。”—1919年化学战创始人,德国科学家弗里茨。哈柏教授在接受诺贝尔奖时如此说道。
对于印度来说,在对香港发射携带有核武器战斗部的巡航导弹,则无疑开启了中印两国之间核对攻的“地狱大门”。那么作为公开宣称拥有化武的国家之一的印度是否会对香港使用号称“穷国的核武器”的化学武器呢?其可能性也是微乎其微的。
这不仅是因为印度要在国际上表明,其恪守于1993年1月14日在巴黎签署的《禁止化学武器公约》“负责任”的国际形象。而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印度来说他无法估量中国这条自尊的巨龙在半个世纪之后再次遭遇化学武器攻击之后会采取何等激烈的反应。
但是作为乐于见到中印两国将战争无限升级的某第三国来说,化学武器却本正是它的强项。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欧洲战场上大规模使用的化学武器,给旧日本军国主义政权留下深刻印象。战争结束后,日本为了侵略扩张的需要,开始发展化学武器,特别是针对地面兵力远强于自己的中国和苏联进行化学战准备。
虽然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参战各国中无论是轴心国还是同盟国都不同程度的在战场上使用过化学武器。但真正在战场上长期地,有组织地,大规模地进行违反国际法的化学战的国家只有日本。
从1918年日本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十月革命开始,日本陆军省兵器局便设立临时毒气委员会,开始研究化学战问题。而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之时,日军已经正式装备芥子气、路易氏气、二苯氰胂、光气、二苯基乙二酮和苯氯乙酮等毒剂。
从1937年起,日本人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就广泛使用了毒气,换句话说,日军早在二战正式爆发前即有系统,有针对性的对中国进行了化学战。中国无疑是化学战最大的受害国。
日军在1937年8月的凇沪会战中首次使用了催泪性气体和喷嚏性(呕吐性)气体,此后日军在中国各个战场上纷纷使用毒气,尤其是自1938年8月开始的武汉会战,日军使用毒气更加肆无忌惮并开始使用剧毒的糜烂性毒气芥子气和路易氏气。
据最新资料显示侵华战争时期的日本曾生产过746万发毒气弹,这其中除没有能研制出神经性毒气外,几乎研制和装备了世界各国所装备的所有毒气。如芥子气,路易氏气,光气,二苯氰砷,氢氰砷,二苯基乙酮,苯氯乙酮和三氰化砷等8种标准毒气。
虽然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其所装备的的化学武库和研制体系也为各战胜国所缴获和摧毁。在远东,美国水手把缴获的日本化学武器沉到了太平洋底。苏联军队把缴获的芥子气连同板条箱一起抛进日本海,然后用机枪扫射,让它们一一沉到海底。
然而对于中国这却是另一场漫长战争的开始。二战后,日军在华遗留了大量化学武器,共有4
大类约10种,截止到目前共发现230万件化学武器,120吨化学制剂。化武伤人事件屡见不鲜,致死致残人数也逐年增加,灾难至今仍没有结束。
不过就在善良的中国人民为了消除日本在华遗留化武而努力之际,日本政府却正在大力发展防生化武器装备,其生化战能力迅速提高。日本政府不仅顽固的否认其使用化学武器的历史,并继续开展对生化武器的研究工作。
虽然目前日本政府不仅利用“朝鲜威胁论”、“###”的陈词滥调,于2000财年正式开始在日本陆上自卫队总部设立一个研究部门—“生化武器对策会议本部”。
具体而言,日本自卫队以“生化武器对策会议本部”为生化战能力提升的龙头,将在其下设置总管研究工作的“特殊武器研究官”、部队医学实验队和化学教导队开展研究工作。
此外日本民间还拥有众多技术领先的生物制药、化工企业,并且还拥有一般国家不具备的生化试验设施。
而此刻携带着“特殊攻击武器”的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代号为“酒吞童子”和“茨木童子”特种攻击小组正沿着印度巡航导弹即将临空的飞行轨迹,全速前行,在这些已经作好必死准备的日本特工所驾驶的车后座内满满的堆放着储藏着VX神经毒剂的特种炸弹。
作为一种持久性战剂。
VX神经毒剂是一种无色无味油状液体,实战中主要装填于炮弹、航空炸弹等弹体内,以爆炸分散供使用,或用飞机布洒,产生的蒸气和气溶胶使空气染毒,液滴造成地面、物体染毒。
与 G 类(如沙林等)毒剂相比, VX 神经毒剂具有更大的毒性和更强的皮肤渗透能力,其皮肤吸收半数致死剂量为 毫克 /
千克。是目前已知化学战剂中毒性最大的神经类战剂,有人恰当地将其译为“微克死”。在美国发动对伊(拉克)战争前期,美国曾指控伊拉克隐藏了 200
吨神经毒剂时,就曾经宣称这 200 吨 VX 可以杀死全球人口。
由于 VX
神经毒剂的沸点高、挥发度小,主要是液滴状态,可以较长时间的地面染毒。在人流密集的香港,“酒吞童子”和“茨木童子”2个特种攻击小组所携带的4吨VX
神经毒剂足以杀死数以十万计的香港居民。
而只要印度海军的潜射巡航导弹击中香港,他们也将同时引爆自己车上的VX
神经毒剂炸弹。这是一种典型的恐怖袭击战术,在1993年美国世贸中心爆炸案的团伙就在卡车炸弹中掺入了氰化钠,试图产生毒气云,杀伤爆炸后幸存的人。
不过恐怖分子所使用氰化氢轻于空气,高度挥发,释放不久就迅速分解。要杀死50%的人,浓度需要达到每分钟2500~5000毫克/立方米,而军用的VX神经毒剂只需每分钟10毫克
/立方米。
而此刻印度核动力潜艇所发射的潜射巡航导弹已经距离香港越来越近了……。
而此刻在西区海底隧道的香港出口处,代号为“逆柱”的日本特种攻击小组的雇佣兵们听着从隧道内那“米尼米”M134
6管毫米机枪令人恐怖的密集枪声。他们有理由相信,在这样猛烈的突击下只有轻装甲的中国陆军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将被打成马蜂窝。
但是随着撕裂空气的刺耳声音,“逆柱”特种攻击小组的2辆改装后的厢式货车被迎面射来的“前卫—3”型防空导弹打成了两团剧烈燃烧着火球。在日本雇佣兵被烧着时撕心裂腹的惨叫声中,2辆“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突围而出。
在遭遇攻击的那一刹那,中国陆军防空连的长车猛的转向,用自己的车体挡住了猛烈射来的机枪子弹。冲出隧道的2辆“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高速突破了日本雇佣兵的拦截,向着印度巡航导弹飞来的方向冲去。
第三十一章:英雄当烹(五)
历史永远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即便是你亲身经历过的事件,对于大多数的普通人而言,也不过是管中窥豹—所见、所闻、所想往往与事情的真相差之千里,所以一些所谓的“黑幕”、“内幕”之类题材的报告文学才会倍受青睐。
绝多数的香港居民并不曾想过2008年1月12日的午夜时分,死亡距离他们是那么的接近。当第一枚印度核动力潜艇所发射的潜射巡航导弹进入香港上空时,中国人民国防军广州军区已经进抵深圳的电子战团,已经在盐田区的梧桐山山峦之上秘密展开。在所有硬杀伤手段已经用尽的基础之上,电子干扰等软杀伤手段就成了拦截来袭的目标的不二选择了。
突破中国海军防空拦截网的印度潜射巡航导弹几乎全部均为俄制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毕竟以印度陆军“普里特维…1”(大地)短程地对地导弹改进而成的“萨加里卡”巡航导弹还缺乏实战的考验。
不过作为一种战略型巡航导弹,SS…N…21潜射巡航导弹虽然有着优良的突防能力,但却也有着其本身难以克服的缺点,那就是其原有的俄制TER(等高线地形匹配)制导系统难以满足局部战争中精确打击的要求,精度误差高达百米以上。所以在印度军方的要求之下,俄罗斯在出口印度的SS…N…21潜射巡航导弹上进行中制导段采用GPS/INS作为惯导的辅助导航系统的改造。
尽管GPS/INS在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具有很高的精度,但它的抗干扰能力很差,对于接收信息的可靠性难以进行验证,还有可能被信号模拟(电子欺骗)所诱骗。
一般巡航导弹所用GPS/INS接收机的信噪比多为54dB,很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太阳电离层暴和蓄意干扰等。
而有俄罗斯生产的简易GPS干扰系统所输出100mW的全向天线干扰机,就可以对16km范围内使用GPS的巡航导弹和其它精确制导武器造成严重干扰。不过为了提高对GPS/INS制导巡航导弹实施远距离干扰的效果,而理论上需建立多层次、分布式、立体式、小功率GPS干扰体系。不过在这样的危机时刻,中国军队已经没有那么的时间了。
部署在梧桐山上的中国人民国防军广州军区电子战团同时打开了数部输出功率为100W的全向天线干扰机,强大的干扰信号足以使1000公里范围内所有军有、民用的GPS受到严重的干扰。这一夜,遥远的武汉都出现GPS系统民用码无法可用,或可以正常接收到卫星信号而无法进行定位的情况。
而受到干扰的俄制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此刻也纷纷失去了方向,原本瞄准香港繁华的铜锣湾和北角等地的2枚导弹均坠毁在太平山南麓和黄竹坑。而飞往柴湾的巡航导弹则撞在了柏架山上。
不过另外3枚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却躲过了干扰朝着中环、西环和尖沙咀的方向飞去。
首先命中的是攻击中环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携带着500公斤烈性装药的常规弹头的巡航导弹径直的飞入高层建筑的密集程度堪称世界第二的中环上空。正面击中了号称香港地标的中银大厦的第17楼以上斜面。
作为世界华人建筑师贝聿铭的的颠峰之作,不少香港发行邮票、明信片亦常以中银大厦为观景之一发行。大厦的三角几何形状,就好比一个一个蓝色的水晶叠在一起。据说,以风水角度来看此大厦,其三角几何形状,就像一张张锋利的镰刀向外挥舞,对邻近的大厦以至前港督府发出很大的杀伤力。为了避开中银的刀锋(中银外形像一把利刃),当时的港督府还颇动了一番改动风水的脑筋。
显然这枚潜对地巡航导弹采用的是末段数字景象匹配,即利用导弹上的“景象匹配区域相关器”获取目标区域景物图像,然后把目标及其周围的景象与弹体计算机存储的原摄影景象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目标的位置,在“验明正身”确认目标无疑时再进行攻击,因而这是一种高度精确的末端制导方式。而攻击的高度也可见印度军方的“良苦用心”。
中银大厦17楼高级职员专用餐厅兼宴客厅是中银大厦第一个有斜面屋顶的楼屋,斜面达7层楼高,平时在北侧的休闲厅,工作员工透过玻璃天窗可以仰视到大厦的上部楼层。如果以人体来作比喻的话,17楼就相当于一个人的腰间,其上便是柔软的肋部。
巨大的爆炸夹杂着无数的有机玻璃碎片在中环的上空飞溅开来,象征着香港的摩天大楼在午夜里熊熊的燃烧起来。如果是在白天,这将是一场不下于的灾难。中银大厦内的中国金融界人才将蒙受巨大的伤亡。不过印度显然并不想过度的刺激中国,他们所要作的不过是显示力量而已。不过作为印度的盟友,日本却期待着另一个结局。
与高楼林立现代化的中环相比,香港的西环则是本地最为色彩浓厚的地方,这里不论何时这里总是热闹非凡,熙熙攘攘的商家,还有陡长的阶梯巷道,似乎从来没有一刻歇息。这里是香港百多年殖民历史的起点—1841年英国人第一次在水坑口街插上英国国旗。
飞往西环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的目标选定在爱德华七世风格的西港城,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市场之一,前身是旧上环街市北座大楼,大楼建于1906年,以红砖砌成,花岗石作地基,底层入口有大型圆拱,具有历史价值。西港城虽然没有军事价值,却也香港的标志之一。此刻在西港城周围的多条街道上,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代号为“酒吞童子”的特种攻击小组正在严阵以待,只要导弹击中西港城,他们便会立即引爆车上的装载着VX
神经毒剂的炸弹。
“立即转移阵地。所有“酒吞童子”的特种攻击小组的车辆立即前往红矗5姿淼兰小!蓖蝗凰械娜毡咎刂止セ餍∽榈淖ㄓ檬只洗戳吮敬巍鞍俟硪剐小毙卸苤富庸僮什坷嫉拿苈攵绦拧K淙挥行┓艘乃迹说奶熘爸挥蟹印!熬仆掏印钡奶刂止セ餍∽榈某盗静坏貌涣⒓捶⒍齑|海底隧道。
“这不可能,是谁在下达命令。”同一时间在资部利良的“黑塚”指挥车上,“命令的发布者”
资部利良惊奇的发现自己的所有车载通信频道均已经遭到了屏蔽。而与此同时,4架中国人民国防军驻港部队的Z…9B型武装直升机已经飞抵了中环的上空。在它们身后是8架满载着中国人民国防军广州军区特种部队的米…171军用运输机。
军用直升机上密集的火箭弹和机载机枪火力压制着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各雇佣兵作战小组的任何反击。慌乱中从各自的汽车上取出美制最新型“毒刺”FIM…92C单兵便携式肩射防空导弹的雇佣兵往往不等作好发射准备,不是被直升机上的狙击手击毙,便是被扫射的机枪火力打成马蜂窝。
随着地面的反击火力逐渐被压制,满载着中国陆军特种兵的米…171军用运输机中环的夜空中悬停,在离地18米的空中,中国特种兵们采用多路滑降的战术,打开舱门,甩下一根根绳索,在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的条件下抓住绳索快速垂降。迅速抓绳、下滑、降落,在着地的刹那立刻投入到攻击中去。
“妈的!又是功亏一篑。”中国陆军的自动步枪在昏暗的街灯下收割着生命,即便是再剽悍的雇佣兵也能看出此刻,胜负的天平已经倾斜向了对手。“指挥官,快走!”不等资部利良反应过来,一枚拉开了引信的手雷便在他的身边炸响,好在他的一个助手奋力将他推进了车里,而用自己的身体挡住了无数的杀伤破片。
“开车,快开车!”资部利良一边向驾驶座上的助手命令道,一边单手举起自己手中的AK…74自动步枪,伸出车窗向车后胡乱的扫射着。
同一时间,在维多利亚港海面以下的红矗5姿淼乐校刈臯X
神经毒剂炸弹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代号为“酒吞童子”和“茨木童子”2个特种攻击小组的12辆各式汽车正聚集在这里。他们刚刚不约而同的抵达,此刻正面面相觑。
红矗5姿淼溃ḿ虺坪焖砘蚓伤恚窍愀鄣谝惶豕P谐邓淼溃�1972年8月通车,耗资港币3亿2千万元兴建。目前是世界上最繁忙的4线行车隧道之一,也是香港最繁忙、使用率最高的道路。海底隧道南端出入口位于奇力岛(又称灯笼洲),因工程关系该岛已与香港岛连接。北端出入口所在的土地位于红矗晕鳎嗍翘詈K美吹摹K淼朗褂镁墒缴杓疲挥兴趟咝谐担缬谕ǔ�10年后行车流量已经饱和,往港岛方向每天上下午尖峰时间(尤其是早上8点至10点)出现挤塞情况已是家常便饭。
但此刻这里却寂静的可怕,不仅没有看见原本负责这里代号为“骷髅”的作战小组的身影,连香港交警的尸体也被清理的干干净净。就当所有人都感觉到一丝不妙之际。一排排身着防化服的中国步兵同时出现在了隧道的两端……。
夕阳西下,老人平静的讲述着当年那些惊心动魄的岁月。对那些历史早已淡忘或并不知情的记者们追问道:“那这位陈万将上校后来的命运呢?”
冯吉河少将苦涩的一笑答道:“大局已定,英雄当烹。”
。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三十二章:逆鳞之怒(一)
由西区海底隧道抵达香港岛的2辆“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恰好赶上了攻击西港城的那枚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当硕大的俄制巡航导弹拖着修长而绚丽的尾迹飞入西环的天空时,浴火而出的““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打开了自身的车载对空雷达紧紧的锁定着的来袭目标,而在指定目标进入指定区域内,车载光电跟踪装置开始工作起来。
虽然脱胎于“前卫系列”便携式防空导弹,不过从外形、重量、制导方式各方面来看,“前卫…3”型已经脱离了便携式防空导弹的范畴,应该是标准的轻型防空导弹。而“前卫…3”型的制导方式非常有特色。他采用的是激光半主动制导。可以说不是红外指导的“发射后不管方式”。
由于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具有红外制导方式所没有的高精度和抗干扰能力,由于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中导引头依靠的是目标反射的激光回波来跟踪的,所以不象普通的非成像红外制导方式只能探测高热尾流和后机身加热蒙皮的限制,具有真正的全向攻击能力,而不是红外弹的270゜的假全向。
也不受红外曳光弹和电子干扰系统的干扰,只要武器的配套的光电/热成像跟踪系统能跟上目标,目标一但进入攻击范围就无法逃脱。“前卫…3”型可以和雷达系统分置或完全依赖红外热成像和光学跟踪系统,没有电磁辐射,有效避免了反辐射导弹的威胁。系统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
“前卫…3”型导弹弹长2100毫米,弹重23公斤,在便携式导弹上加了一段超口径的助推器,前段布局基本和“前卫…1”型类似,一对活动舵面装在弹体前部的舵机舱上,主弹体后部有一梯形折叠尾翼,翼面积比“前卫…1”型要大,构成“…X”的鸭式气动布局,助推段也有两对折叠尾翼。在发射装置中前弹体由适配器(弹托)和助推同口径放置。
由于增加了助推器,“前卫…3”型的战斗部重量是“前卫…1”型的数倍之多,而且改成了和美国拉姆(RAM)防空导弹类似的连续杆式,威力大为提高,非常适合打击巡航导弹类的目标,引信起爆方式是激光近炸+碰炸,战斗部杀伤半径是3米,配合1米的制导精度,足以摧毁坚固的飞行目标,其单发杀伤率大于85%。而面对来袭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2辆“前卫…3””型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车更是不遗余力的打出自己所携带的所有防空导弹,
在一片弹幕之中,西环上空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被连续多次击中,凌空爆炸化为燃烧着碎片,纷乱的陨落在香港的夜空之中。
与西环上空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相比,攻击尖沙咀的SS…N…21型巡航导弹无疑是所有香港市民最为熟悉的,飞越渣甸山之后这枚巡航导弹由东而西,低空纵向掠过维多利亚港的水面。闻声而动的众多外国记者和香港市民拍下了多张名为“导弹袭击香港”的照片。
在无数照相机的闪光灯的照射下,这枚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径直冲向,位于九龙尖沙咀天星码头旁的香港文化中心。这栋滑梯式屋顶的建筑物是本港最为著名的艺术表演中心,设备先进,吸引各种一流的艺术表演,包括各式音乐会、歌剧、音乐剧、大型舞蹈及戏剧、实验剧场等演出,亦是举行电影欣赏、会议及展览等活动的理想场地。
几乎没有遭到任何拦截的SS…N…21型潜对地巡航导弹直接命中了目标,这枚导弹也成为了这一充满了血腥和危机夜晚最后的灿烂。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里,香港岛各地的战斗也逐渐进入了尾声。
位于香港岛之西的大屿山,它是香港地区最大的岛屿,面积平方公里,比香港岛大近一倍。大屿山主要由中生代火成岩系和燕山期花岗岩组成,地势西南高峻,东北较低。
此刻承担着封锁香港到大屿山陆路交通枢纽—青马大桥的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代号为“桥姬”特种攻击小组虽然伤亡惨重,但同样击毁了超过5辆驻港部队的装甲车。不过此刻他们的努力已经被证明是白费了的。结束了中环战斗的中国军队武装直升机群正全速扑向日本在凤凰山和大东山两地隐蔽着的,代号为:“置行崛”、
“烟夕罗”2个电子情报站。
不过在中国特种兵抵达之前,日本的情报人员已经炸毁了所有的相关设备,分散突围,虽然他们并清楚即便是在复杂的山林地带,他们也难逃中国特种兵的追猎。
赤柱军营的营区内,从空中突入的一架民用滑翔机在降落过程中折段了其巨大的漆黑色双翼。满是弹孔的机舱内,中国陆军的97式班用机枪的子弹夺去了驾驶员的生命。在这架滑翔机的四周3名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雇佣兵此刻和他们的武器一样早已冰冷、了无生计。这是一次成功的滑翔机飞行,却不是一次成功的突袭。
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的雇佣兵们刚刚降落便遭到了中国陆军的迎头痛击,嘹亮的紧急集合号声中,中国陆军营区的每一个窗口都喷射出灼热的弹雨。交火只进行了不到1个小时,大多数的偷袭者均没有走出滑翔机的100米范围内便被当场击毙。少数的幸运者在被击中之前选择投降,不过他们的生命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延续。
在被俘之后的数个小时之内,这些俘虏无一例外的出现剧烈的癫狂反应,直至神经错乱,出现脑死亡。
相对于他的大多数部下来说,资部利良无疑是幸运的。从中环的战场上成功脱身之后,他的座车一度遭到Z…9B武装直升机的追击。不过此刻在维多利亚港的波涛之上,一艘老旧的渔船的船舱之中。资部利良仍然可以一边脱去自己身上粘满同僚鲜血的衣服,一边胡乱的吞下一把蓝色的药丸。
“我真的很想知道,你们是怎么保证你们的人守口如瓶的?”作为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本次“百鬼夜行”行动中最为特殊的一支力量,“鵺”小组的吉米无疑是资部利良最后也是最不想动用的一张皇牌。
“我想你一定熟悉你的产品吧!” 接过吉米递来的一支“屈臣士”矿泉水的帮助下,资部利良艰难的吞下了所有的药丸,冷笑着回答着这位并不熟悉的战友。
“你是说‘冰’。”吉米以及他的手下并不真正意义上隶属于日本防卫厅情报本部,他们都是如假包换的香港人,只是在香港他们从事比较特殊,且与法律相背的工作—贩运毒品。两年前吉米因涉嫌贩运毒品而在日本被捕,不过鉴于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日本政府并没有起诉他,相反为他提供大量的资金和其他帮助,令吉米在香港的势力能迅速增长起来,最终为其所用。
“不错,你们所说的冰毒,它源于日本,1919年于日本化学家阿贺雄多首次合成,正式名称叫甲基苯丙胺。不过我们的人吃的不是普通的冰毒,而是一种特殊提炼的战斗药剂。它能够在短时间内帮助人体提高反应能力、抵抗疲劳、忘却饥饿,甚至可以不惧疼痛。”
吃完药之后,资部利良感觉到前所未有的疲劳感,他靠在船舷上继续说道:
“你当然知道冰毒会对人体的神经细胞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潜伏期后,树突周边的神经纤维会慢慢被新型毒品溶解破坏,之后神经纤维虽然可以再自身修复,但是再长出来的纤维已经无法复原成原来那种整齐的序列,而是形成了互相交叉的连接,这时脑子里的神经就会发生错乱,形成真假难辨的幻觉。我们的药剂保留了这一特性,如果在指定时间内,没有服用相关的解毒剂,服用者将会出现神经错落,直至脑死亡。”
“原来是这样,不过你已经吃过解药了。” 吉米的声音和影象突然在资部利良的瞳孔中模糊起来。“你,你给我喝了什么?”
职业的本能让资部利良立刻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变化说明了什么,他用尽全力想要站起,但是脑子里却“轰”的一声,一片空白。
在他失去意识之前的刹那间,他清楚的听到吉米调侃的声音:“黑社会也是可以爱国的啊!”
。 想看书来
第三十二章:逆鳞之怒(二)
最为黑暗的午夜已经过去,2008年1月13日凌晨2点的日本列岛,大多数的日本公民睡的正沉,但在于日本东京都新宿区市谷本村町的日本防卫厅本部内,却有着无数的邪恶今夜无眠。
在通往靖国神社的靖国通(街)上的日本防卫厅本部正门处,荷枪实弹日本自卫士兵戒备森严,可以升降的路障后18层的日本防卫厅本部A栋办公楼和高耸的通讯铁塔笼罩在一片东京都冬夜常见的寒雾之下。
日本防卫厅本部主要由A、B、C、D、E五栋办公楼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