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1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印度空军的不断打击之下,孟加拉陆军的进攻意志同样可歌可泣。

  “任中将,我必须提醒您一下。我们已经在这里浪费了太多的兵力。要知道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前锋部队已经在1个小时之前攻占了赛义德布尔。我们应该对这些顽敌采取包围,用饥饿来摧毁他们。而将更多的兵力抽调到外线的战场上去。”连日来一直被任令羽抢光了风头的孟加拉陆军参谋长—默伊恩中将此刻又一次忍不住跳到了台前。

  “伤敌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在北京的总参虚拟兵棋推演中心内,担任着蓝方指挥官的胡维风中将此刻显然早已猜到了被合围在布里刚戈桥一线的印度陆军部队最后的命运了。在一向讲究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中国陆军之中历练多年的任令羽在此刻如果会减缓进攻力度的话。那么估计中国人民军队的众多歼灭战大师会气的从坟墓里跳出来。“绿方突然减缓了对布里刚戈桥的攻击,有迹象表明其正规部队正在有序的撤出战场,布里刚戈桥东西两侧的进攻阵地正由众多准军事部队接替。”但就在胡维风中将对战局作出主观研判的同时,战场之上却传来了令他难以置信的消息。

  “什么!这到底是什么意思?都到了嘴边了肉怎么能让它飞了呢?”,“到嘴边的也不一定就是肉吧!印度陆军这支孤军也还有数千之众,加上空中支援。以孟加拉陆军的火力和装备要啃掉这块骨头,恐怕不磕掉几颗大牙是不可能的!任令羽又怎么会拿孟加拉陆军唯一的一支准机械化部队去拼呢!”,“会不会是印度军队在外围的推进速度已经引起了任令羽的警觉了。”,“远水也难解近渴啊!现在把部队抽走,再要啃这块骨头恐怕就更难了。”一时之间蓝方的指挥中心之内众人都对任令羽的这一部署议论纷纷。

  “这不过是任令羽‘请君入瓮’的伎俩而已!”但就在以胡维风中将为首的蓝方指挥团队百思而不得其解的时候。一个略带气喘,显得有些苍白无力的声音却在一刹那之间压制了指挥中心内所有的嘈杂。这不仅是因为这个声音所表达的意思可以说是一鸣惊人,更是因为这个声音的主人从一定程度上就代表着任令羽本人。他就是本次虚拟兵棋推演的绿方指挥官、总参作战部(第一部)的副部长戚度大校,同时也是神秘的“十三翼将”中的一员—影傀。

  戚度大校的简历并不精彩,甚至可以说是平平无奇。一个普通的苏北农家子弟在经过十年寒窗苦读之后,竟意外的放弃了可以考入清华、北大之类一流大学的机会,而选择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之所以成为一名军校生用戚度 

  自己的话,只是因为这样读完四年大学的成本比较低。而且下半辈子也可以吃上皇粮。但是就是这种简单而淳朴的夙愿却意外的为中国军队培养出了一位不世的奇才。

  很大程度上戚度大校的天赋是在逆境中逐渐展现出来,在军校的头一年里出生农村的戚度在众多高干弟子和富家公子组成的班级和宿舍里都受尽了欺凌和孤立。不过戚度大校并没有成为南京陆军指挥学院的“马家爵”,相反在众人冷落的目光之中,终日一个人将课余时间消磨在图书馆中的戚度大校,突然在阅读1915年英国军事家艾尔廷所撰写的西方第一本专著的《战争心理学》时,戚度大校却意外的发现了一个人生的新天地。“所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实际上都是一场场的心理战。” 

  声明:戚度在“十三翼将”中的正式代号为:影傀,此前的影龙为笔误!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三)下
在中国军方的标准解释中所谓心理战,被定义为敌对双方运用心理学原理,通过宣传和其他活动,从精神上瓦解敌方国家及其军队的作战样式。它通常又分为政治心理战、经济心理战、外交心理战和文化心理战等。但是是否心理战便真的只有通过无线、有线广播,散发宣传品,邮寄心战书信,实施战场喊话等这些形式来体现呢?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就读政工系的戚度大校显然不这么看。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之中,战争的主体永远是一个个鲜活的碳基生命体—人。虽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由钢铁和计算机组成的现代化武器已经越来越多的成为了战场之上直接参与的力量,但是请不要忘记作为这些武器的使用者,人类依旧是一场战争之中最为关键的决定性力量。“十万貔貅十万心”作为战场上的普通士兵,他们往往是传统心理战主要攻击的承受对象,面对着铺天盖地而来的印刷品、广播喊话、网络攻击甚至是全息投影和信息插入,缺乏心理防御的军队往往会不战自溃。在海湾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之中,除了美国军队强大的军事技术优势之外,无所不在的心理攻势在很大程度才是瓦解伊拉克军队的真正元凶。

  但是随着世界各国在心理战领域研究的深入,以及宣传与心理动员方面的不断加强,传统针对军队和敌国社会成员的心理战模式正逐渐失去作用。同样是漫长的空中打击,同样是全频段的心理攻势。在科索沃的战场之上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的心理战术便对南联盟的军队和人民鲜有效用。那么作为诞生过世界上最早提出具有心理战意义概念的中国,究竟什么才能成为中国军队的心理战王牌呢?

  在《孙子兵法》之中大多数人只看到了“攻心为上,攻城次之”、 

  “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这些针对敌方军队和国民的“全方位立体的打击”心理战模式,却往往忽视了“三军可夺气,将军可夺心”这至关重要的一句。没错,作为武装力量的直接领导者,将领和国家领导人往往才是军队的灵魂和首脑,直接在心理之战击垮他们往往会起到正面战场之上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也并非是什么新鲜的理论。俄罗斯著名心理战专家塔拉萨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新作《心理战奥秘》便明确的将“策反敌方上层人物”作为心理战的一种主要的战术而独立的单列出来,而美国军队在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的过程之中更是大量的运用了这一战术,令伊拉克军队的数十万大军“卸甲如山”,但是夺心真的只有策反和收买这一条道路吗?

  在年轻的戚度大校看来这个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少对他和中国来说并不完全适用。处于心理和物资弱势的一方显然不具备策反和收买的资本。不过这并非因为“夺心”战术便无从开展下去了。首先作为弱势的一方可以通过种种途径去掌握和揣摩出敌方领军人物的性格和思维模式。在号称“一生百战无一败绩”的中国战国军事家吴起所撰写的军事专著《吴子》之中,便曾提出着重于搜集、研究、分析敌军将领智力和才能的情报—“凡战之要,必先占其将而察其才。”

  作为一个团队的领导者,无论是军队的将领、财团的总裁或是一国政政要,毫无疑问的他们都是这个团队之中的精英和佼佼者。但是在除去那些专业的技能、经验和才干魄力之外,他们也同样是一个个普通的人,而作为人他们便会有自己性格的弱点和思维的定式。如果能抓住这些弱点,掌握这些定式的话,那么用吴起的话说就可以达到“因形用权,则不劳而功举”的功效。

  “其将愚而信人,可诈而诱。贪而忽名,可货而赂。轻变无谋,可劳而困。上富而骄,下贫而怨,可离而间。进退多疑,其众无依,可震而走。士轻其将而有归志,塞易开险,可邀而取。进道易,退道难,可来而前。进道险,退道易,可薄而击。居军下湿,水无所通,霖雨数至,可灌而沈。居军荒泽,草楚幽秽,风飚数至,可焚而灭。停久不移,将士懈怠,其军不备,可潜而袭。”但是在《吴子》书中吴起竟针对了战国时代的战场情况给出了以上9种敌方将领的性格弱点和行动之中的错失,而在现代化的社会之中人类的思维模式和战争形态早已较之公元前复杂很多。

  不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却也同样给予了戚度大校和各国心理战专家以更为先进的分析手段。利用互联网络和计算机建模,戚度大校首先在自己学生时代成功了运用了自己所独创的一套“夺心”战术,利用自己身边众多以欺凌自己为乐趣的同学各自的性格缺陷和思维盲区,戚度大校在短短的一年之中在几乎无人察觉的情况下,成功将数位平素趾高气扬的高干子弟“送出”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个性活泼的让他陷于玩乐,多情奔放的则让他情债缠身。通过种种手段,戚度大校成功的将众多的“对手”一一解决,而自己则在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工系成为了老师同学交口称赞的对象。

  戚度大校以德才兼备的良好评价在完成了学业之后顺利的留在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工系的研究中心,但就在他觉得他的人生似乎终于摆脱那些日复一日的算计和伪装之时,一个陌生的访客却揭穿了他所有的伪装。这个人就是十三翼将之中的“鬼谋”—林太平。“你想成为一个影子,然后将每个人都象木偶一样玩弄于股掌之间。”本来是为被戚度赶出学校的朋友前来出头的林太平在对戚度作了一番调查之后,意外的改变了自己初衷,因为他发现这个男人有着和自己同样的天赋。而唯一不同的是,林太平拥有显赫的家世,他的伪装更多的时候为了更好的实施自己的谋略,而在一无所有的戚度身上无所不在的心理战则是一种生存的本能。

  在林太平的推荐和运作之下,戚度此后的仕途可以说是一帆风顺。2001年9月戚度顺利的摆脱了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政工系教研员的身份,进入了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上海分院,担任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国首批心理战本科生的导师。在随后的日子里,戚度这个名字不仅在南京军区家喻户晓,甚至在中央军委也同样榜上有名。在2005年台海和平统一的里程之中,正是戚度以巧妙的攻心战手法成功的挑起了台湾岛内蓝绿两大阵营的矛盾,最终迫使台湾地区军队接受一国两制以避免一场席卷全岛的族群对抗。在随后的越南内战之中,也正是戚度的操盘让盘踞北方激进的“越人盟”阵营最终土崩瓦解。但是这些心理战上辉煌战绩在中国人民国防军内却鲜有人知,被称为“影傀”的戚度大校似乎注定了只能成为一个影子。即便是任令羽和胡维风这样的高级将领也同样不知道他的存在。

  “从夺取新德里的统治权开始,乔京德尔。贾斯万特。辛格便已经是我手中的一个木偶了。”全面了解对手,然后以他的眼去看,用他的耳去听,借他的脑去想,这些便是戚度大校展开自己“夺心”战术的第一步,在新德里的乔京德尔并不知道在遥远的北京,一个瘦削的中国军人以他的生活方式整整工作了2个月。在那些日子戚度大校不仅阅读了几乎所有关于乔京德尔的档案资料,甚至每天以咖喱饭为主食,听印地语的歌曲。

  “首先逼迫印度政府签署一个在军人看来‘丧权辱国’的和平协定,然后借助‘应龙’摧毁印度的经济。那么最终以乔京德尔为首的印度少壮派军人就只能被我们逼上‘武力救国’这条唯一的道路了。”作为中国军方高层对印度的既定政策的参与者,戚度大校曾反复揣摩过乔京德尔的心理。如果印度军队在当时不“挺身而出”的话,那么中国与印度之间很可能会陷入一种尴尬的冷战状态。曾经在波斯湾上演的美国与伊拉克之间的“猫抓老鼠”的游戏将在中印之间重演。唯一不同的是印度不是伊拉克,以目前的国力中国极难依靠自身的军事力量,来逼迫印度走上裁军的道路。

  但是凭借着自己对乔京德尔性格的推算,戚度大校仍然坚定的认为这个印度将军最终会为了自己的荣誉一赌。果然他的揣测最终成为了现实。“不断在印度的侧后对其施加常规军事压力,印度军队就必然会将核武器摆上台面。以彼此毁灭为要挟来进行对孟加拉的军事冒险。以乔京德尔的个性他绝对会无视美国对印度核问题长期以来的遏止态度,走上同时对抗中美两大国的不归路,因为从实行军政府统治以来,印度便有进无退。”在戚度大校的操控之下,乔京德尔和印度都宛如一个听话的木偶一样任其摆布。

  “任令羽现在在孟加拉首都达卡对印度已经登陆的突击部队采取围而不打的态势。目的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逼敌驰援。印度陆军在马六甲地区已经失血过多,对于乔京德尔来说更是容不得放弃一兵一卒,更何况是这样一支精锐的突击力量。仍在孟加拉边境地区的印度陆军此刻恐怕正全力以赴向达卡方向全力进攻呢!而这样一来不仅削弱了其在中印边境地区的防御兵力,出动了最后的预备队。更是将越来越多的部队深陷入孟加拉战场的泥潭之中。”面对着蓝军指挥中心内的众多将星,戚度大校此刻侃侃而谈竟丝毫没有任何的犹豫和胆怯。因为在他心中再已将乔京德尔这个人的性格琢磨的无比透彻了。

  “但是面对印度陆军的猛攻,孟加拉军队又能作什么呢?以他们的军事力量根本无力抵抗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机械化纵队。”负责指挥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沈阳军区第39集团军军长艾寅少将有些不理解的说道。因为根据他的计算,以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兵力和武器装备,在配合空中打击的情况完全有能力在3天之内,进抵达卡城外与被围困部队会师。

  “的确如此。如果只是依靠正面防御,孟加拉陆军根本无力抵挡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攻势。不过请不要忘记战争的胜负永远不仅仅取决于武器装备或兵力的强弱,也不会仅取决于正面战争的成败得失。”注视着虚拟推演中心内那一幅巨大的孟加拉电子军用地图,戚度大校看着那不断向前延伸的蓝色箭头,嘴角泛起了微微的冷笑。用不了多久,在失去了核保护伞之后,这支印度陆军的皇牌部队将注定成为中国陆军俎上的鱼肉。

  “前锋部队刚刚控制了戈伊班达地区的渡口,独立侦察营已经渡过了贾木纳河。”在位于孟加拉国西部边境交通枢纽城市—赛义德布尔的印度陆军第31装甲师野战指挥中心内,师长瓦克尔。拉贾准将正在聆听着下属各部队的进展情况。作为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的尖刀,第31装甲师的铁甲洪流从西里古里走廊一路向南,以每昼夜90公里的速度迅速越过印孟边境,深深的楔入到了孟加拉的国土之内。

  到目前为止部队的行进速度尚能令瓦克尔。拉贾准将满意,但是如果在这样的突进之中能多一些遭遇战的话,那么或许会令瓦克尔。拉贾准将更安心一点。事实上印度陆军这一路唯一的敌人只是不时出现的地雷。“孟加拉军队在哪里?难道他们不知道贾木纳河已经是唯一可以阻止我们的天险了。”虽然一切进展顺利,但是此刻瓦克尔。拉贾准将仍然有些忐忑不安。

  作为孟加拉国内的大河,雅鲁藏布江在进入印度之后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而这条漫长河流在进入孟加拉国境之后就叫作贾木纳河。这条由北向南流,在戈阿隆多附近与恒河汇合。这条河流总长度为240公里。流域之内多分叉、沙洲和浅滩,河漫滩宽达56…64公里。河床坡度平缓,低水位宽5…7公里,洪水位宽11公里以上。这样宽广的一条河流无疑是装甲部队难以逾越的天堑。但是就在这条河流的对岸,孟加拉陆军竟没有组织任何的防御。

  “工兵团将在黄昏之前开始架设第一座浮桥。第1装甲旅将在明天中午之前渡过贾木纳河。”随着地面联络班从戈伊班达地区渡口传来的消息,印度陆军第31装甲师即将越过此后令他们痛苦不已的伤心之河。“中国军队不可能冒着核战争的风险越过边境向我们的侧后行动。不过那是在我们拥有核打击能力的情况,可是如果我们失去了这种能力呢?”望着遥远的北方,瓦克尔。拉贾准将的心中闪过他一直以来的隐忧。当然除了喜马拉雅山脉以北的中国军队之外,印度陆军第1集团军要求他继续提高前进速度的命令也令他不安,毕竟这是在敌境之内作战,而第31装甲师到目前为止仍没有巩固任何一个他们通过的地区。就在赛义德布尔以西,重要的公路交通枢纽—迪纳杰布尔便仍在孟加拉军队的手中。

  据说由于是孟加拉女总理卡莉达。齐亚的故乡,孟加拉陆军在迪纳杰布尔集结了大约1个旅的守备兵力。虽然兵力雄厚,但是对于印度第1集团军来说,歼灭这支孤军并没困难。不过印度第1集团军显然并没有向西收缩战线的计划。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十六章:天竺之殇(四)上
2008年3月24日,很少有印度公民会预见到在这个看似普通的日子,将激发出一系列最终改变他们国家命运的大事件来,至少对于此刻正步履蹒跚的走在克什米尔地区列城以北的印巴实际控制线之上的尼提什和森古普塔这个两名已经并肩作战多年的战友来说,这一天的黎明并没有什么太大的不同。3月末克什米尔群山依旧在朝阳之下散发着夺目的光华。

  白雪覆盖的山峰,山下的峡谷里,一片翠绿的草场,看上去鸟语花香,这种发乎自然的美丽永远都是都市无法媲美的。“春天已经来了,夏天还会远吗?”走在已经无数遍踏过的山路之上,已经不再年轻的尼提什背着厚重的军用载具吃力的向上攀登着,3月克什米尔的山区气温依旧很低,艰难的跋涉和寒冷正在迅速的消耗着这两名老兵的体力。“是啊!到了夏天这里就会变的温暖些。”同样疲惫的森古普塔一边呵着自己冻僵了的双手,一边回应着同僚的幻想。夏天的克什米尔气候宜人,新德里权贵们都喜欢来这里避暑。克什米尔因此也得到了“喜玛拉雅山下的瑞士”的美名。

  作为辽阔的印度国土防空地面系统的一部分,在印度和巴基斯坦以及中国的边境之上,由数千组象尼提什和森古普塔这样工作着的移动观察哨,他们往往由简单装备一部HF/VHF无线电设备和双筒望远镜的两人小分队组成。这种预警虽然原始,但是却往往是最为有效的,毕竟在群山环绕的克什米尔山区之中存在着太多雷达盲区,相反经过长时间培训在实战磨练的事情却可以对飞机及其大概飞行方向的目视识别非常熟练。

  因此这种移动观察哨便成为了印度空军最可靠的前沿预警机制之一,这些两人小组沿边境以25…45公里的任意间隔部署,随时发出空中入侵、攻击的大致方向以及飞机的数量和型号等首轮预警。移动观察哨通过HF/VHF无线电设备或电话线路等通讯系统发出预警信息,有时还使用更为先进的基于光纤和卫星通信的通讯系统向雷达前哨线汇报边境地区所发生的情况。

  “今天又将是一个乏味的一天吧!”好不容易抵达了位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山顶阵地,已经筋疲力尽的两人喘息着将自己随身所携带的器材展开,这种周而复始的工作在他们的生命中已经重复了太多遍了。对于这两个老兵来说他们更多的时间所面对的都是空空如也的天空。毕竟无论对于中国还是巴基斯坦,目前整个印度空军都保持着时刻的警戒状态。在对中国展开了“核威慑”之后,印度军队的神经已经绷到了临界点。为了保护印度不遭到中国和巴基斯坦先发制人的打击,新德里已经加强了东、西、北三个方向的防空预警体系。

  在过去的一周内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连续在位于印度南部安德拉省东岸外海的斯利哈里柯塔岛达万太空中心利用印度自行研制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又将4枚“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发射升空。重新恢复起了印度在太空之中的军用卫星监控网。虽然早在1975年印度便研制成功了第1颗人造卫星。1980年,印度自行研制的运载火箭成功地将1颗试验卫星送入轨道,从而使印度成为世界上第7个能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而在20多年来,印度共发射了地球观测、地球同步通讯、太阳物理试验、广播电视、遥感系列近20颗卫星。但是这些卫星在军用侦察方面的用途却并不显著。

  长期以来,印度军队一直希望拥有自己的专用侦察卫星。在1999年5月印控克什米尔卡吉尔之战的时候,印度军队就因为没有缺乏卫星侦察而遭受了重大损失。开战前,印度陆军因寒冬而撤离卡吉尔,结果卡吉尔被反印武装秘密控制好几个月,而印度军队的所有情报系统居然毫无所知,以致开战后印军地面部队作战屡屡受挫,不得不请求航空兵大力支援。而多年来,印军一直试图了解中国和巴基斯坦军队的发展情况,尤其弹道导弹的部署情况,但是即便是米格…25型侦察机只能提供边境一带的情报,而且很多时候还要借助于天气情况的许可。

  因此印度军队于2007年,率先发射了2颗“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与印度军队已经在太空之中拥有的3颗可以进行空中侦察的遥感卫星―“卡托萨特”…1号、“卡托萨特”…2号和“实验卫星”组成了印度军方的第一个太空卫星网络。

  “卡托萨特”…1号、“卡托萨特”…2号属于军民合用的卫星,由印度太空署和军方共同使用。但是其中“卡托萨特”…2的性能已经较为先进,携带有大口径光学镜头最大分辨率可达1米。在“卡托萨特”…1和“卡托萨特”…2运行时,可以拍摄大约公里长的地面目标。而新近发射的“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重量在1吨左右,不仅携带有新研制的数字相机,可以提供全色图像,能分辨只有70厘米大小的地面物体。还配备有以色列提供的极为先进的合成孔径雷达。这种合成孔径雷达重约300公斤,代号“北极星”,可以穿透云雾的遮盖,对地面导弹发射进行侦察。

  印度的“国家预警与反应”卫星系统,计划由2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3颗极地轨道遥感卫星、3~5颗低地球轨道卫星和1颗专用气象卫星组成。在这个卫星网建成之后,印度军队得以可全天候监视印中边境和印巴边境的兵力部署,同时监控中巴两国的导弹部队部署情况。毫无疑问在印—东(盟)战争的初期,这个卫星网络在印度军队对东盟的全纵深精确打击上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随着强大中国的介入,这个印度军队辛辛苦苦建立起来卫星网络却被迅速的摧毁了。

  反卫星(ATST)技术几乎是跟卫星技术本身同步发展起来的,前苏联既是最早发展卫星技术的国家,也是最早发展反卫星技术的国家。早在1963年,莫斯科便开始实施一项反弹道导弹和太空防御计划,最初的目标之一,就是对付美国的侦察卫星。而冷战时代的美国当然不甘落后,也实施了自己的反导弹和反卫星计划,以反制前苏联可能研制的地球同步轨道轰炸机。

  而中国反卫星武器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其重点主要放在反卫星武器的可用技术上,包括动能杀伤器、高能激光、卫星干扰技术、卫星回收和跟踪技术、卫星小型化技术、卫星的地面控制、卫星保护技术、卫星通信、定向飞行、精确高度控制等。就在美国美国国防部宣称:中国目前真正拥有的实战反卫星手段只能是实施太空核爆炸,利用一次爆炸将把中国上空的同步卫星(如通信、GPS等)以及正好路过的侦察卫星消灭殆尽时,实际上还在萌芽之中的“中国太空军”已经拥有了两种能够有效用于摧毁近地轨道卫星的反卫星手段。

  地基激光发射平台虽然受制于天气条件,但是在攻击过程不会产生动能杀伤所可能产生的太空碎片,还能对卫星进行突如其来的隐性杀伤。因此在冷战时代便一直是美苏两大国趋之若骛的反卫星利器,地基激光致盲和大功率激光发射平台无疑也是“中国太空军”长期以来一直努力研究和不断试验完善之中的重点武器系统。在多次针对飞临中国上空的敌国军用侦察卫星的模拟攻击之中“中国太空军”使用的都是只是与武器系统配合用于跟踪卫星的低能(30瓦)激光。虽然大家都心照不宣的没有够破坏卫星之上昂贵的传感器,但这种低能激光本身就强大到足以有效地使卫星暂时致盲。

  而在中印战争爆发后的3个昼夜之内,部署于中国云南地区的兆瓦级化学激光武器却不能在手下留情,在针对印度军用侦察卫星的攻击之中,中国地基激光武器发射平台频频重拳出击,令印度军方刚刚启用的卫星网络瞬间便成为了漂浮在宇宙之中的太空垃圾。大功率的激光束不仅轻松的烧毁了2颗“导弹预警”型军用侦察卫星之上所携带的传感设备。同时将“卡托萨特”…1号和“卡托萨特”…2号军民两用卫星上的光学镜头打成了瞎子。

  在马六甲地区的争夺之中,印度海、陆、空三军在武器装备、人员素质以及战略战术之上与中国人民国防军的巨大差距的确是导致印度军队最终失败的一个主要原因,而另一方面失去了自身所拥有的卫星侦察系统,全面丧失了“制太空权”很大程度也是印度军队在马六甲战场之上兵败如山倒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而除了地基激光致盲和大功率激光发射平台之外,“中国太空军”还拥有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撒手锏”—竟以KT系列运载火箭为基础,带有小型或者微型卫星拦截器的直接攻击型动能反卫星武器。所谓KT系列运载火箭,是美国五角大楼对中国机动发射的地基反卫星导弹的代号,其中KT—1型运载火箭是在东风―21中程导弹的基础上开发的一种四级固体燃料火箭,是一种小型机动太空运载火箭(简称SLV),这种火箭使得中国能够随意选择时机,对敌方卫星进行出其不意的攻击。据西方情报部门的推测,中国正在东风―31洲际导弹的基础上研制KT―2型火箭,并在东风―31甲型洲际导弹的基础上研制KT―2A火箭,这两种使用固体燃料的机动火箭能够瞄准地球同步轨道和极地轨道,而美国的许多“敏感”卫星正是在这些轨道上运行的。

  2007年初中国成功地试验了一枚弹道反卫星导弹。击落了1颗位于800公里近地轨道之上的废弃卫星。使得美国政府大为震惊,因为美国军方至少1/3的侦测卫星都在这个高度。而中国的反卫星技术研究并不会就此停止。他们可能还要继续提高弹道高度,逼迫美军目前部署在1000公里轨道之上的高端军事数据链转换卫星。这些卫星一旦遭受攻击,很可能导致美军先进的数字化部队失利。因此五角大楼不得不请求国会批准一个旨在提高卫星防御手段的议案。而印度政府显然没有美国的财大气粗,对于中国强大的反卫星攻击能力,新德里只能采取暂时中止应急发射军用侦察卫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