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龙的力量-南海扬帆-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还有一种说法,当时莫斯科方面曾私下表示印度强大的“北方邻国”已经在探讨采购这种无与伦比的新型战机的问题,新德里心动不如行动,否则这个与印度关系并不怎么样的订购方将成为该机的买主。所有这些迫使印度代表团签署了采购协议,为这一还停留在纸面上的型号支付了高达数亿美元的订金。

  当然这一些都只是借口,多年之后因印度空军装备的苏…30MK型战斗机问题百出,而爆出的印度空军###—考尔上将接受了俄罗斯军火商150万美元现金以及价值数十万美金钻石的巨额贪污丑闻或许才能真正的说明问题。当然这个因此而被革除军籍赶出了印度空军的将军只是这笔巨额交易幕后利益集团踢出来的替罪羊而已,究竟在近50亿美元的采购费用之中有多少印度纳税人的血汗流入了经手人的手中,恐怕永远都只能是一个迷了。

  不管怎么说苏…30MK型战斗机落户南亚,曾令印度空军着实喜不自禁的一阵子。认为他们将成为亚洲少数几个能够与世界发达国家空军平起平坐的空中劲旅之一。但是这中入手之后的喜剧并没有保持多久,印度人民院的议员们便开始质疑:为什么俄罗斯吹捧上天的新锐战机到了自己人的手上却飞不出“空中眼睛蛇”的特技,作不了超机动的战术飞行……。

  苏…30MK型战斗机采用的是“三翼机”布局模式,即将正常的气动布局与前水平翼面相结合,具有可控制涡流的前置鸭式机翼,可产生接近于在飞机上使用自动适应机翼的效果。良好的气动布局加上可调推力的矢量发动机,使苏…30MK型战斗机拥有独特的超机动性,可以完成诸多被俄罗斯军火商反复吹嘘的特技飞行动作。

  但是虽然根据俄印两国的合同,印度所采购苏…30MK型战斗机必须具有推力矢量偏转技术的发动机,以保证战机在做完超机动动作之后,可以回到传统的驾驶模式,对下一个目标进行攻击。但是第一批次交付给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并没有安装前置鸭翼,更没有推力矢量发动机,机动水平与苏…27早期型并没有太多的区别,俄罗斯方面对此的解释是:他们的生产力紧张,负责动力系统生产的留里申设计局的工人因为资金不到位正在闹罢工。所以上述两项设备才不得不延期交付。现有的战机之上的飞行控制系统已经是俄罗斯军工企业和军方竭尽全力才达到的标准,甚至将俄罗斯空军自己战斗机上先进设备拆下来安装交付给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之上了。

  不过俄罗斯军工寡头们也承诺第一批苏…30MK型战斗机将在3年内全部免费回厂改装。苏霍伊设计局的负责人西蒙诺夫当面向印度官员保证:“所有修改的部分都已经预留,未来的安装就会象面包夹香肠那样的简单。”所有的工作都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如果说印度空军从1997年开始接收第一批飞机,印度在最初的几年将得到的还是基本型的苏…30原形机,然后逐步提升至苏…30MKI的标准还是有合同可以依据的话。

  但是事情发展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伤害着印度空军的感情。使用过程中印度空军官员发现第一批苏…30K中有几架根本就是原先为俄罗斯空军生产的苏…27UB,因为俄空军没钱买单而一直停放在苏霍伊设计局。早先苏霍伊设计局曾经也想把这些飞机打折卖给印度的“北方邻国”但是遭到了拒绝,在和印度签订合同后这些换上新编号的飞机就被送到印度来充数。

  在平均飞行700小时后,印度技术人员发现这些战机的发动机叶片出现裂痕,迫使印度空军不得不在当年将其全部停飞。这是印度空军首次停飞苏…30战斗机,也是这个型号的飞机在全球装备国的首次停飞。印度空军官员要求俄罗斯免费更换这些有缺陷的发动机部件,但俄罗斯乌法发动机生产厂却要求印度付费更换,因为保修期已过。

  而苏…30MK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探测精度和识别目标能力也一直以来广为印度空军飞行员所诟病不已。苏…30MK型战斗机的机载雷达虽然看得远,但却看不清,在演习中曾多次“击毁”己方飞机。导致印度空军不得不下令苏…30MK型战斗机的飞行员在依靠肉眼识别目标之前不允许开火,这直接导致了在同年11月的边界冲突中参战的苏…30MK型战斗机听任巴基斯坦空军的歼…7P型战斗机大摇大摆地从眼皮底下溜走。

  忍无可忍的印度空军拒绝再接收“半成品”飞机,并威胁将取消整个苏…30MKI项目。俄罗斯方面则反驳说项目进度缓慢的直接原因是印方的拨款速度停滞不前,苏霍伊设计局没有获得足够的资金来进行苏…30MKI的研制和试飞工作。从供货方来说,俄方是没有任何理由遭到指责的。俄方表示,如果合同最终无法全部完成,俄方不会退还研制经费,如果印度拒绝购买俄飞机,俄将立即废除生产许可授权。当然苏霍伊设计局还不忘旧事重提,威胁要把利用印度提供的发展经费研制出来的新技术装置在苏…30KN上出售给印度的“北方邻国”,当然还要提一下该国也是巴基斯坦的长期盟友。

  面对强横的北极熊,印度人不愿也不敢和俄罗斯人较真。印度空军一边忍气吞声,一边开始与法国接触商讨购买126架幻影2000…5型战斗机。在国际军火市场上货不对板的情况并不少见,其实被苏霍伊设计局挂在嘴边的“北方邻国”在与俄罗斯的军贸领域实际上也并未少吃亏。但是与印度相比,中国将这种吃亏视为对本国军工产业的一种激励。

第五十三章:达卡攻防(二)下
“这与演习并没有太多的不同嘛!”此刻游弋于激烈战场附近空域的刘庆征中校和中国海军航空兵“东海之箭”第47战斗机中队的飞行员们注视着雷达屏幕之上一架又一架的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被友军的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击落,表情却并没有过多的欣喜,有的只是理所当然的少许称赞而已。要知道与俄制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号重型战机的对抗,一直以来都是歼—10型战斗机服役以来的主要演习科目。

  和所有重型战机和中型战机之间的对抗一样,俄制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战斗机的优势在于大功率的雷达和远程打击的能力,而当距离拉近到中距离甚至近近距离的格斗之时,灵巧的中/轻型战斗机才能发挥自己的机动性能优势。但是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能永远停留剑短于人的不利状态之下。为了克制重型战机的距离优势,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断从战术战法和硬件设备上下足了苦工。

  在歼—10型战斗机正式加入现役之后,中国空军便不断在中国西北和西南组织整建制、全要素、全过程对抗和未知条件、电子干扰条件下的高难度对抗训练,通过在近乎实战的环境之下,攻克了一系列训练难题,创新克敌制胜的战法。最终在与引进的俄制的苏…27/苏…30MKK型战斗机的的较量中,年轻的歼…10型战斗机不但可以以少胜多,还能保证先敌发现、先敌开火的先攻优势,从成都军区演习的10:1的优良战绩到西北天空的“四战四捷”,中国自行研制的歼…10型战斗机已经具备了全面克制俄制苏…27系列及其衍生型号重型战机的能力。

  对于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的这一系列演习结果,印度空军早有关注,但是他们仍然固执的认定中国空军派出的不过是早期引进的苏—27型战斗机的原始型号,雷达和航电设备不如刚刚服役的歼—10型战斗机,完全在情理之中,而自己拥有的可是俄罗斯空军一再加强和改进之后的苏…30MK型战斗机,对抗歼…10型战斗机应该没有问题。不过他们显然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那就是中国空军比印度更早的装备苏—27型战斗机,对这种曾经唯一可以与西方空中力量对抗的重型战机的改进和调试工作从未间断过。

  被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H型战斗机所携带的主/被动电子对抗吊舱完全克制的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群,此刻已经被打乱了原先的战术编队。笨重的苏…30MK型战斗机一边以不超过40度的转弯角,围绕着双方战机迎头的轴线进行蛇形机动。躲避着迎面而来的中国空军的PL…10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一边寻找着几乎将自己所携带的俄制R…77型中距离对空导弹打出去。

  虽然在这样的大范围机动的状态之下,即便是先进的俄制R…77型中距离对空导弹也难以命中目标,但是至少聊胜于无。随着一发发R…77型导弹挣脱了导弹挂架的束缚,孟加拉湾的夜空之中再度布撒开死神的巨网。主动雷达制导的空空导弹自主截获目标的距离约为20千米,在发射之后到自动截获目标之前这段时间,是超视距空战的关键阶段。已经占近先机的歼…10H型战斗机在预计敌方导弹接近到一定距离后,可以轻松的采取规避动作,例如转弯或者爬升。因此空空导弹的可攻击范围是有限的,在偏离其发射方向一定距离之后,导弹由于能量的消耗将无法追上目标。所以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看似来势汹汹的反击,实际上却是一无所获。

  而随着双方超视距空战的结束,两军战机之间的距离已经进入了20公里的中距离空战范围之内。此刻在第一轮打击中被驱散对型的印度空军突然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钳型攻击之中。钳型攻击的战术实际并没有太多的玄妙可言,说白了不过是几个机组协同攻击同一个目标,以达成对其中一个机组或战斗机有利的战斗态势。

  对于实行钳型攻击的每一个机组来说,他们所要作的占位激动和武器运用与进行迎头攻击并没有太大的不同,真正的难度在于战区之外担任指挥任务的E…7H型舰载预警机以及各机组平时训练时形成的配合程度。战区之内的歼…10H型战斗机在接到了目标指示信息之后,迅速熟练的分成两个战术小组,一个战术小组机动到目标航行轨迹的对面,在利用机载火控雷达锁定目标之后,力争首先发动攻击,而另一个战术小组则机动到目标的侧翼。如果敌机向准备实施攻击的战术小组实行机动规避,则往往正好进入已经占领了有利攻击战位的另一个战术小组的火力打击之内。而两个战术小组的攻击阵位之间还保持着不少于1500米的高度差,在三维空间的空战之中对手几乎没有可以躲避的空间。

  在整个钳型攻击的过程之中,中国海军航空兵的E…7H型舰载预警机除了不断向己方的战斗机群提供目标最新的指示信息和实施攻击引导之外,还时刻跟踪观察着空中的战况,监视和保护着实施攻击行动的己方战斗机的后半球,以在出现威胁之前能够及时的通报给相应的战斗机。陷入中国海军钳型攻击之中的印度空军的苏…30MK型战斗机显得的更为被动,无论在哪个方面似乎都难以摆脱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猎杀,被击落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早已注定的宿命。

  “我们的增援在哪里!”看着自己的部下不断的被击落,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贾姆瓦尔中校一边驾驶着自己的战机努力艰难的摆脱着难缠的锁定,一边祈祷着时间能够过的再快一些。从印度东部机场飞来的增援机群能赶快出现在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侧后,将自己和可怜的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救出这夜空之中的死亡牢笼。

  但贾姆瓦尔中校所不知道的是印度空军强大的增援兵力也同样陷入了空前的苦战之中。应该说乔京德尔在这次空中决战的机会选择上独具慧眼,随着中国海军的“直辖市”级核动力航母“上海”号进行离位维修,唯一还在第一线坚持作战的中国海军“江苏”号中型核动力航母的确难以独自抵抗印度空军如此庞大的攻击机群。标准排水量只有4万吨的“江苏”号核动力航母和法国海军的“戴高乐”号航母一样属于中型航母,只能携带40架左右的固定翼战斗机,包括2架E…7H型舰载预警机、24架歼—10H型战斗机、3架歼轰…7E型电子战机和9架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即便加上从“上海”号核动力航母上赶来的增援兵力,也难以与从东部各机场上起飞的印度空军绝对压倒性的优势兵力相抗衡。

  不过乔京德尔显然忽视了最基本的一点,那就是决定战斗胜负的因素并不完全取决于参战兵力的数量,更取决于双方参战部队的战斗意志和战术素养。“‘江苏’号上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已经可以称得上是百战之余,而印度空军经过了马六甲海峡战区的连场重创已经锐气尽失,不过是惊弓之鸟而已。”面对印度空军的倾巢而动,此刻仍在“上海”号航母之上关注着战区发展的徐杰大校淡然一笑。在他的眼中,今夜的激战不过将成就一场“孟加拉湾上空的猎火鸡”而已。

  随着“江苏”号航母之上的剩余的歼—10H型战斗机、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和歼轰…7E型电子战机悉数弹射起飞。孟加拉湾西部的天空之中,战况愈加激烈起来。虽然兵力上占据着绝对的优势,但在实际的空战之中印度空军却丝毫没有感觉到轻松。面对着中国海军航空兵所采用的包围战术,印度空军的大机群几乎处处被动。

  所谓的包围战术指的是分别携带中、近程空对空导弹的战斗机协同作战时所采用的战术。各战斗编组的战斗机在接到目标指示之后,首先由携带着近程空对空导弹的歼—10H型战斗机机群按照钳型攻击的战斗模式分开,其中一组作为诱饵爬升,采用佯攻行动诱敌追击,而其他战斗机组则按照由“上海”号起飞进行“补位”的E…7H型舰载预警机的指令,以散开的航向降至低空,形成两侧包围的态势。试图形成隐蔽攻击的目的。与此同时,携带着中程空空导弹的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和“上海”号航母上增援来的歼…11H型战斗机则在舰载预警机的目标分配之后,采用迎头先发攻击的模式,实施攻击。在整个过程之中E…7H型舰载预警机始终不断为己方的战斗机机群提供着目标指示信息和实施攻击引导。

  印度空军的大机群先是被密集飞来的中程空对空导弹打的找不到北,其中最为恐怖的倒不是歼…11H型战斗机所发射的PL…10型和俄制R…77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而是由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所发射的中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秘密装备的PL…X远程空对空导弹,凭心而论PL…X远程空对空导弹并非是中国空军为自己所研制的武器,它是美国空军AIM…54型“不死鸟”远程对空导弹的仿制品,中国空军研制它的初衷完全是由于盟国的委托。

  “不死鸟”AIM…54系列远程导弹是目前西方国家装备部队的重量最大、射程最远的空对空导弹之一。它于l962年开始研制,1972年装备部队,但是很快便于1980年全面的停产。它主要配挂在美国海军的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之上,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可以一次携带6枚AIM…54远程导弹。在机载雷达的制导之下利用多枚空对空导弹攻击多个目标。在仿真有电子干扰情况试验之中,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曾用6枚“不死鸟”击落不同方向、不同高度的6个目标;从而震惊了世界。

  不过由于操作重量的限制以及对于飞机阻力产生极大的影响,美国海军极少携带凤凰飞弹执行一般性的巡逻任务,数次F…14型战斗机作战任务当中都只有携带AIM…7M型“麻雀”和AIM…9“响尾蛇”型对空导弹,直到1999年1月6日,起飞自卡尔文森号航舰上的VF…213的F…14D在担任行动的任务中,对两架伊拉克米格…25战斗机发射两枚“不死鸟”AIM…54导弹。但这两枚AIM…5导弹都没有击中目标,这也是美国海军在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和AIM…5导弹一同退役之前唯一公开的实战纪录。

  不过所谓“墙内开花墙外香”,世界上装备着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的国家并非只有美国一家。在上世纪70年代,美国为了在中东地区围堵前苏联的南下,便全力扶持伊朗的巴列维王朝。一时之间各种美国研制的先进武器不一而足的都出现在伊朗的军火采购名单之列。这其中便有一直被美国视为不传之密的F—14型“雄猫”舰载战斗机。与美国对其他铁杆盟友留一手的作法不同,在对伊朗的军售之中,美国政府的小动作少了很多。

  为伊朗量身定作的F—14型“雄猫”战斗机保留了最大技术亮点—即AN/AWG…9火控雷达和AIM…54“不死鸟”导弹的组合。这是美国保持多年的先进技术。它使“雄猫”具有下视下射能力和多目标跟踪攻击能力。而AWG…9多普勒雷达探测距离为120~317公里,也使“雄猫”具有了堪比预警机的辽阔视野。虽然比美国海军自身装备的F—14型“雄猫”战斗机技术参数仍然有所降低。但是毕竟已经足够伊朗独步海湾。

  不过世事多变,1979年初霍梅尼高举###革命的大旗,鼎盛的巴列维王朝一夜之间被推翻在地。美国最放心的中东盟友瞬间成了空前的心腹之患,这着实令美国政府郁闷了许久。不过好在AIM…54“不死鸟”导弹售价昂贵,工艺复杂,单枚售价达百万美元。虽然巴列维王朝财大气粗也只订购了714枚,而美国政府在政变发生之前也只交付了284枚,顺利扣留下剩下的430枚也算是亡羊补牢。

  此后两伊战争之中,伊朗空军虽然数次使用AIM…54“不死鸟”导弹击落伊拉克空军的战机,首开了AIM…54“不死鸟”导弹实战获胜的纪录,但是毕竟存货有限,打一枚少一枚。到了21世纪伊朗空军的F…14A型“雄猫”战斗机只能搭载并发射由“霍克”地空导弹改成的远程空对空导弹,一度令美国政府心花暗放,先进的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流失的噩梦终于可以告一个段落了。

  但美国政府并没有想到这种先进的远程导弹早已在遥远的东亚被仿制成功。实际上伊朗政府对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研究工作自革命胜利之后便从未中断过,不过当时冷战正酣,美国固然是不共戴天的仇敌,而苏联又何尝不是危险的代名词呢?而世界上唯一可能拥有技术仿制这种先进武器的国家除了这两大超级大国之外,或许也只有在军工领域自成一体的中国了。所以伊朗政府从两伊战争开始便向中国交付了数枚AIM…54“不死鸟”导弹的实物,委托中国进行全面的仿制。

  无独有偶,在80年代中国也曾与F—14型“雄猫”战斗机失之交臂。1984年,美国格鲁门公司曾表达了向中国提供一批24架F…14改进型战机的意愿。这批F…14战机是A型的升级版,换装了F110…GE…400发动机,推力增加,性能大幅度提高,油耗降低。在之后的数年里;双方就性能、价格等进行了没完没了的谈判,格鲁门公司甚至邀请中方技术人员访问它的工厂并邀请美国海军飞行员进行飞行展示。但是随着冷战的终结,这一中美两国的蜜月期也噶然而止。中国空军只能从伊朗手中接过AIM…54“不死鸟”远程导弹的实物开始了艰难的仿制工作。

  不过经过了中国军工多年的努力,这种已经被美国遗忘的种子最终在中国生根发芽。代号为PL…X远程空对空导弹最终在21世纪初秘密的进入了列装。由于空军另有远程导弹的研发计划。PL…X远程空对空导弹最终被海军所接收,被部署在航母战斗群的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之上。这样的做法缘于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拥有总共15个外挂架,巨大的载弹量同样可以同时携带超过6枚PL…X远程空对空导弹。

  在预警机的指挥下同样可以客串F—14型“雄猫”重型战斗机的角色为航母战斗群提供远程防空的掩护。随着超过50枚印度空军飞行员从未见过的PL…X远程空对空导弹急速袭来,印度空军的庞大机群很没有与中国海军航空兵展开雷达接触就在120公里的距离上已经几乎被打残了。而印度空军的战机刚刚从PL…X远程空对空导弹的打击之下恢复过来,歼…11H型战斗机所发射的PL…10型和俄制R…77型中距离空对空导弹又迎面而来。不得不再次规避这些致命的打击的同时,灵巧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0H型战斗机却已经从低空切入了他们的队列……。

  “看来从空中打击中国人航母是一个错误的决定。”加尔各答的印度—孟加拉战区指挥中心内卡尔马特中将有些绝望的说道。空战虽然还在继续着,但是不仅作为诱饵的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面临着全军覆没的危险,就连后续派出庞大机群也已经被远少于自己的中国海军航空兵击落了不少。“不,我们正在逐渐占据上风。”直到此刻乔京德尔依旧信心十足,虽然他并不是一个专业的海军指挥官,但是他却清楚的知道,在人类最伟大的海战之一的中途岛海战之中,正是由于美国海军鱼雷机群没有战斗机护航、舍生忘死地猛扑南云的舰队,才最终调空了日本联合舰队的“零”式战机,为最终的一击赢得了时间和机会。

第五十三章:达卡攻防(三)上
“该死的中国海军航空兵,这些狡猾的贼鸥!” 

  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的指挥官—贾姆瓦尔中校好不用意在白刃见红的近距离格斗中咬住了一架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H型战斗机,但是眨眼之间他便从追击的猎手变成了被捕杀的猎物。这一切当然全都是拜对方灵敏的采用“盘旋上升机动战术”所赐。

  “盘旋上升机动战术”是指在战机的后半球小于1公里的距离上发现来袭敌方战机时所采用的一种攻防转换的有效战术。处于防御位置的战斗机在下降高度的同时操纵发动机油门,转弯飞向进攻方的敌机,并采取空中刹车的战术,当敌机前出至己方战斗机转弯的外向时,突然收起空中制动装置,进入发动机工作的减速状态,同时向敌机方向转弯。在这个短暂的变换之中,尾随追击的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往往不能及时的刹车,从而迅速的失去战术优势,在向前超越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10H型战斗机,而从攻击方转为被攻击方。

  面对着突然转入自己的后半球,紧紧咬住自己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歼—10H型战斗机。贾姆瓦尔中校只能以不停的急速转弯和翻斜筋斗的模式来摆脱紧紧追赶着自己的死神,但是显然这一切的努力都只是徒劳。采用近距耦合鸭式气动布局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显然继承了歼—10系列战斗机的结构重量轻,机动性能好,高灵敏度的优点。在灵巧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面前,印度空军苏…30MK型战斗机的任何机动都显得是那么笨拙。

  如果此时没有任何外界因素的困扰,那么贾姆瓦尔中校的战机被击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是就在这个对于贾姆瓦尔中校来说已经近乎于绝望的时刻,一直尾随着他的“杀手”却突然放弃了追击,天空之中一度令他感到无所不在的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集体撤离了战场。刹那间的轻松感,令一直保持着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的贾姆瓦尔中校突然变得无法侍从起来。仿佛刚才的激战不过自己的一场噩梦而已。

  不过这一场噩梦却是如此的真实,原本集群飞行的印度空军第20战斗机中队“闪电”,此刻只剩下贾姆瓦尔中校和一架可怜的僚机还翱翔在孟加拉湾中部的夜空之中。“难道是中国海军航空兵的一念之仁,在这个生死存于一线的战场之上应该不会存在所谓敌人的怜悯吧!那么中国海军航空兵突然退的真正原因又是什么呢?或许是己方空军的增援兵力已经突破了中国海军“江苏”号航母的外围空中防线已经威胁到这艘中国海军的主力战舰的安危了吧!”贾姆瓦尔中校实在无暇再为自己逃出生天寻找理由,此刻惶惶保全首级的他所想的只是快一些返回已方的空军基地,以后再也不要摊上这样危险的饵军任务才好。

  应该说贾姆瓦尔中校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情况远没有他想象的那样乐观,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战鹰依然坚守在自己的战线之上,印度空军在损失了几乎一半的兵力之后,仍然无法从中国海军航空兵的缠斗之中摆脱出来,但是为了未雨绸缪,“江苏”号航母上的指挥官依旧召回了已经打完了大部分空对空导弹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群,让他们迅速返回航母之上进行战场补给,随后再度出击。

  大获全胜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群以警戒编队返回了“江苏”号航母的预定海域。此刻所有战机的国产脉冲多普勒JL…10雷达依旧保持着开机的状态,时刻保持着对空的警戒状态,要知道虽然已经接近了“江苏”号航母战斗群的附近,但是降落依旧是舰载战斗机最为脆弱和易受攻击的阶段。在接近“江苏”号航母30海里的距离内,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群开始脱离了E…7H型舰载预警机的引导,开始与母舰直接进行联系。

  飞行员们把“着舰控制台”上传来的着舰所需的信息输入战机计算机,随这战机自动驾驶系统的调整,很快便可以看见宏伟的“江苏”号航母就在眼前,在茫茫一片的夜空和海面之上,即使是被称为海上机场的核动力航空母舰此刻也显得极其的渺小。2架凯旋归航的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组成机动编队,僚机在长机的后面45度处,相距150米飞行,直到接近“航空母舰控制”、区域—即由航母指挥塔管理的直径为5海里、高度为1524米的“圆柱面”内,战机们按照到达的顺序,在目视的状态下,以限定的不允许超过280节的速度逐渐下降,做好着舰准备。一切顺利,长机在夜空中摆动机翼,示意僚机紧紧跟上。

  2架歼—10H型舰载战斗机以着舰速度略微下降。在其前方,另有两架归航的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突然出现在航母的甲板前方,它们机翼下沉,即将着舰。为此歼—10H型舰载战斗机不得不扩大转弯,以便使自己处于“江苏”号航母舰尾约1海里的上空,等待航母的飞行甲板空出后按序降落。长机在183米的高度拉平机身并重新提高了速度盘旋着,在其左侧下放,歼轰…7H型战斗轰炸机已经进入航母甲板上的着舰中心线。15秒之后,才轮到歼—10H型舰载战斗机着舰。

  歼—10H型舰载战斗机将速度降至180节,放下起落架,并检查左屏幕上的“进入着舰”页面,读取着舰的各种不同参数:速度、坡度、高度、所记录的指令着舰。此刻着舰的自动控制装置已经启动。战机开始缓慢的下降,飞行员目不转睛的盯着甲板,快速寻找着着舰助降灯,那一刹那闪烁的正是回家的光芒。甲板迅速的接近着,战机处于良好的着舰位置上,尾钩准确的钩住了高速降下的战机,此刻飞行员才最终松了口气,发动机的转速逐渐降低,按照着舰指挥军官的指令,收起尾钩将战机转向舰桥的一侧停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