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远东之虎-第1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修伟从来没有过特殊化,总是跟他们穿的一样、做的一样!



    吃饭的时候也是,没有任何人有特殊化。所有人都在大食堂内吃着一样的饭菜,无论教官还是学员。全都在食堂内吃着由部队炊事班做出来的饭菜。



    这也是屠千军的安排,既然是体验军营那就全程体验嘛!炊事班因此进驻各个学院,而军训期间的伙食费则是由国防军来承担。



    这些个学子们总算是体会了一把国防军的训练,教官们则是按照新兵的训练方式一点儿也不差的全部给学子们训练了一遍。



    军体拳、射击项目、内务要求……等等这些个新兵训练的内容也没有少。操的这些个学子们yu仙yu死。当然!操练之余谈心还是必要做的,这次过来的基本都是第一军基层的军官。是以,讲讲什么战斗故事、训练刻苦之类的自然是吸引住了这些象牙塔里的学子们。



    便在各个学院的学子们被操练之际,灾民们也在国防军第一、二、三,三个军团的协助下向着东三省政府给他们规划的各驻地进发。



    东北地区拥有世界三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平原,是后世国家最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其中,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开发的耕地面积约3亿亩,在后世的时候占全国耕地总量的1/6!



    而在后世,东三省的总人口就已经破亿了!是以。就现在而言操作得当要吞下前来的数百万灾民却不是什么难事。



    按照规划,大部分的灾民被分配到了新规划的乡村里去。原本各地涌来的灾民们被打散,按户来安排进入各处新组建的村落。



    一些单身汉或者失去了家庭的灾民们,则是被安置在了全是单身的村落里。而这些新建的村落实行的是所有人都登记姓名,并按照军队的方式进行管理。



    每天除去开垦荒地、养殖和建房子之外,便是组织识字和一定的军事训练。由于他们现在并没有收获,于是所有人都在临时搭建的大食堂里和村里的驻军一起吃炊事班的饭菜。



    而那些孤儿们则是大部分进入了国防军为孤儿专门建设的小学内。在这里他们讲接受军事化管理。同时,他们的学业也是由国防军内派驻的教官负责。



    在课余时间,他们会做一些卷烟并由东三省政府来负责出售。出售所得的利润,一部分会给他们存起来当他们可以**的时候进行发放。一部分则是作为基金,用于救助陆续到来的孤儿。



    随着各个村落的建起,那些原本死气沉沉的灾民们总算是有了一丝的生气。他们中有的人自告奋勇的告诉国防军自己识字,或许会算术等。



    而这些有着一定技能的则是被安排去做村里的其他工作。比如算术的被安排教授村民们学习基础的算术,顺便负责村里的财务。



    在经历的一定的磨合之后。国防军开始让这些村民们自己来举荐他们心中认为可以担任村长的人选。然后以投黄豆的方式进行选举。毕竟国防军不可能一直在管理这些村民,他们还需要去训练及前往各地驻防。



    按照东三省执政颜正清及袁金铠他们的规划,新建的村落保持的是每个村人口在一百人以上,一百五十人以下。壮劳力、年轻女xing要占大比例。



    家庭组成的村落则是不在其中计算,当也是会按照以壮劳力多来搭配老人。



    在灾民中,一部分有过机械工作经验的年轻人被东三省兵工厂、新成立的农机厂等吸收。而原本是学生的,则是在经历的一定的考核后由东三省政府负责出资资助他们在各个学院内完成学业。



    另一部分单身的男xing,被分配到了港口或是铁路工地进行工作。其余的一部分则是归属了修复河堤的工程队。



    五百万人听起来不少。可实际分配一下却发现真的不算太多。这个时代东三省还是地少人稀的时候,很多地方都没有被开垦起来。



    而这些死里逃生的灾民们在得知了这些开垦出来的地将会分配给他们种植,第一年完全免租第二年不过是上缴5%的粮食,所有的灾民们顿时积极的不行!



    不过半月间,便开垦出了好地数千响!而且随着东三省政府支持的耕牛、洋犁等农具的逐步到位开垦的力度也在不断的加强!



    此时,被军训完毕的学子们也随着军转干的官员们一起来到了各地的新建村落开始了工作。东北农大的教授们也前往各村落进行实地考察和种植指点。



    满洲农业的大跨步发展也引起了英美等国的重视,对于有好处的事情美国商人向来是极为敏锐的!他们适时的向着东三省政府提出可以合资在满洲兴建化肥厂的要求,对于这等好事颜正清他们自然是欢迎的。



    而美国人也没有类似于后来的德国商人和英国商人那样一副贪得无厌的嘴脸。事实上在1930年12月,南京国府将工商、农矿两部合并为实业部时,制订了所谓十项实业计划,其中有办硫酸厂一项。并于1931年成立中国氮气公司,负责筹备此事。



    消息传出,英国卜内门公司和德国蔼奇颜料工业公司表示愿与中国合办硫酸铵厂。但在商谈中,他们先说中国不必办厂;继而又提出如果“合作办厂”在12年内中国政府不得在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四川8个省与其他公司开设新的硫酸铵厂;还坚持中国氮气公司的硫酸铵产品均由英、德两公司组织联合包销。



    这种条件下,能谈妥就真心见鬼了。美国人则是聪明的多了,没有要求说什么包销之类的,更不会提什么苛刻的条件。完全就是提供技术支持和设备,完事儿了利润均分。



    这可让英国人坐不住了。现在的民国几乎没有任何的化肥工厂。而销售的全都是进口的化肥,其中占据大头的则是英国的卜内门公司。也正是这家公司,他几乎指望中国永远不要自己生产出化肥!好让他能够永远赚取高额利润。



    美国的做法,却一下子戳到了他们的痛点!卜内门公司忙派遣人员前来满洲,试图和东三省政府商量合作事宜。同时一起过来的,还有德国蔼奇颜料工业公司。



    可便在这个时候,国内的另一位亲自率队先后考察过湘潭、株洲、马鞍山、上海筹备建设化肥厂的实业家也在赶往东三省的途中。



    在东三省的省府办公室里。英国卜内门公司总经理尼可逊笑着对现任的东三省总督办颜正清轻声道:“知常先生曾游学列国,应该知道化肥工艺我们卜内门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是处于领先地位的。而我们公司也愿意协助东三省成立自己的化肥工厂……”



    颜正清脸上带笑似乎在倾听着尼可逊的的陈述,当却没有一点儿的表态。可心里,颜正清却对这英国杂种恨的咬牙切齿!



    尼可逊提出了什么条件呢?!这混蛋提出提出的条件是:要求在合同上规定生产关键工序由他们直接派人操作,不带学徒,不传授技术;在国内销售产品,得由他们规定市场,不得在规定之外的地区销售……



    颜正清要是修养差点儿。他能当场就开骂了!你特么的这叫合作?!你不如直说把我东三省当成廉价工厂了!



    “您应该是知道的,我们卜内门公司无论是在商界还是议会内都是有着一定的影响力的。如果我们双方合作,那么对于我们双方都是极为有利的事情……”



    尼可逊说着,不由得偷偷的观察着颜正清的脸sè。他能说出这番话,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于他相信那只远东之虎就算再强也需要顾及一下大英帝国的议会吧?!



    作为卜内门公司常驻远东的总经理,尼可逊见过太多一旦提到了议会对方便会软下去的官员了。这招对于尼可逊来说。几乎是屡试不爽!



    可让他奇怪的是,对面的这位先生却依然看似平淡实则冷淡的笑了笑一点儿也不发表意见。这让尼可逊心中有些七上八下的拿不准。



    聊了好一会儿后,尼可逊始终探不到颜正清的底。于是只能无奈的告辞而去。



    看着尼可逊的背影,颜正清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狗杂种,你还以为我们国防军是当年的清政府?!说两句话你就能把我吓住?!滚蛋去吧!



    尼可逊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傲慢将会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在他看来,没有太多化工基础的东三省基本是没有办法自主生产化肥的。虽然据说他们跟美国人商量引进化肥,当在尼可逊看来这几乎是天方夜谭!



    各家化肥厂都有着自己的工艺,基本上来说这是个暴利行业没有人会愿意把自己的技术就这么拱手让人。事实上,美国虽然没有像尼可逊他们提出的条件那么苛刻。



    可也不算是拱手让人,美国人的要求是这个厂子他们得占40%的股份。并只允许和他们采购设备,聘请工人。虽然也带学徒,但同时要求十年内东三省不得**建设其他的化肥厂。要建设,必须和他们合作建设……



    这事实上就是一种十年的垄断。



    不过,相比起尼可逊的条件来说美国人不算贪婪了。!。
第一卷 虎啸满洲 第四百四十一章 全力支持——对中国近代工业奠基者范旭东先生致以最高敬意!
    尼可逊正得意洋洋的等待着颜正清的回复,却不经意间听到了酒店里的几个人在议论。



    “老赵,你确定没看错?!那真是范先生啊?!”一个服务生对着另外一个侍立在门口的服务生轻声道。



    “嘿!我怎么会看错?!我上次到津门的时候亲眼见过范先生,我表姨的儿子还在范先生的厂子里做事儿呢!”被叫做老赵的服务生嘿然笑道:“范先生的永利碱厂可是和《大公报》、南开大学一起被叫做津门三宝呢!我咋会看错?!”



    尼可逊闻言立即停住了脚步,永利碱厂?!津门三宝?!尼可逊忽然感觉到浑身的冰冷,他想到了一个人!一个他的老对手,一个让他愤怒无比但又无可奈何的人!



    猛的,尼可逊转过身去一把扯住了那服务生的衣领赤红着眼睛低吼道:“你刚才说什么?!永利碱厂?!你是不是看到范旭东了?!”



    那服务生被尼可逊一把抓住,当场便吓了一大跳!哆嗦着嘴唇半天说不出话来,尼可逊知道这可怜的服务生被自己吓坏了。于是缓了缓自己的神情和语气,将一块袁大头塞给了老赵,而后对着老赵轻声道。



    “啊~别误会!我跟旭东先生是好朋友呢!听说他也来满洲了,所以得想知道他住哪儿、去哪儿了。”



    收了钱的老赵脸色这才好看点儿,对着尼可逊呐呐的道:“我是在小北门哪儿看到范先生的,他好像朝着国防军司令公署去了……”



    尼可逊听完老赵的话心顿时沉到了谷底,真是他来了!!尼可逊一把甩开了老赵的衣领,冲到了门口一下子窜上了小轿车对着还在发愣的司机便低吼道:“快!!去国防军司令公署!!”



    见那司机还在楞神,尼可逊赤红着眼睛怒吼了一句:“赶不上我马上就让你卷铺盖走人!!快!!”



    司机不敢怠慢!猛的发动汽车便向着国防军司令公署冲去!



    在国防军司令公署,颜正清满脸肃然站起身来对着一个风尘仆仆年约五十的男子肃然的沉声道:“范先生!久闻大名!钦佩至极哪!”



    这男子看起来有些狼狈,虽然穿着西装但明显的是没有怎么清理。看便知道他是一直赶着过来的,而男子面对着颜正清的称赞没有说什么惭愧之类的反而是急声道:“知常先生!这化肥工厂可不能给外资来做啊!只要你们同意,我立即便调集工程师过来!开办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化肥厂!!”



    这男子。他叫范旭东。或许,现在很多人已经遗忘了他的名字。但我希望大家知道,这开口不喜欢客套的人便是中国近代重化工之父!



    在中国近代史上,从1914年到1945年。他第一个用几口铁锅建造了精盐厂!



    是他!第一个办起制碱厂、烧碱厂!



    是他!第一个创建了硫酸铵厂!



    还是他!第一个建立全国精盐协会!



    而抗战时期,在失去了工厂之后他第一个在川西南开辟出新的战时化工基地!在那里,他的总工程师侯德榜发明了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在清末民初,中国人一度被蔑称为“食土民族”,改变了这个状况的那个人,还是他!范旭东!



    民国时期西方发达国家已明确规定,氯化钠含量不足85%的盐甚至不许用来做饲料;而在当时的中国。许多地方氯化钠含量不足50%的盐却在供人食用!



    因此,有西方人讥笑中国是“食土民族”。是这个男人改变了这一切,他研制出了中国的第一批精盐,并将这些精盐销售到了大江南北!让中国人不再被讥讽为“食土民族”!



    “只要范先生您愿意,东三省一力担保为先生提供一切资金协助!”颜正清闻言大喜,对着范旭东便沉声道。



    “我们引进外国资本也是没有办法,先生当知道!我们国内根本就没有这些生产工艺……甚至工程师都缺乏啊!如果先生愿意来,那么我保证将提供一切的协助!资金上先生完全不必担心!由我东三省一力承担!”



    范旭东听颜正清这么一说。不由得眼眶有些发热。资金的问题,一直就是他极为头疼的问题。他最开始的想法仅仅是在东三省获得一定的支持而已,没有想到颜正清竟然开口给予他那么大的支持。



    从1930年起。范旭东就想建设中国的硫酸产业,他向南京实业部提出报告,希望财政拨出2000万,600万办碱厂、800万办硝酸厂、600万办硫酸厂。



    然而,政府给出的批复公文却句句空话,无一实施,让他的指望完全落空。近几年,他奔波于各家银行之间,竭力融资促进这个项目可惜成果不大。



    虽然南京国府成立实业部,并制定了十项实业计划。可他们似乎对于外国公司更为信任。现在南京国府正在和英国卜内门公司、德国蔼奇颜料工业公司进行引进还有合资办厂的谈判。



    是以,范旭东在南京及上海的奔走显得那样的悲壮和无奈。



    “知常先生说的可是真的?!东三省愿意一力承担资金问题?!”范旭东紧张的问道:“要知道,这可不是笔小数目啊!”



    而颜正清则是哈哈大笑!对着范旭东便道:“我东三省不穷!财政尤其是不穷!范先生知道最近我们救济灾民的事情吧?!现在五百万灾民在外面东三省安置,都已经批出去土地给他们耕作了,而且政策是免税一年!第二年也不过是照收成的5%提税!为的就是惠民哪!”



    这些事情复范旭东是听说了的,毕竟国防军赈灾的事情闹的沸沸扬扬!在上海和南京到处奔波的范旭东从报纸上不止一次的看到了这些消息。



    于是。范旭东犹豫了一下对着颜正清便道:“知常先生,我能见一下总司令吗?!只要他亲口确定此事,我就携我们工程师一起来勘查厂址!尽快把工厂建起来……”



    颜正清哈哈一笑,拉上范旭东便向着屠千军的办公室走去。



    军子现在正在办公室里整理着自己的那些笔记本,笔记本内记录的是自己能够想起来的一些东西。这些东西全都用一些密语写成。如果不是经过他本人翻译别人绝对是看不懂的。



    而那份密语,或许只有穿越过来甚至要跟他一样在中国的特殊部队里服役过的人才能够看的懂。不过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是以这七八本笔记本的内容也只有他一个人能够看的懂。



    他正在看着自己的日记本想着赴德事宜呢,尚迪南便在门口大声报告:“报告!颜正清先生来见!”



    屠千军将日记本收起来,站起身来准备迎接。而却见尚迪南领着颜正清和一个不认识的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子缓步走了进来,而那男子看到自己格外激动!



    猛的上前几步就握住了屠千军的手,颤声道:“可是屠将军当面?!久闻大名!万分钦佩啊!!”



    “将军弱冠之年,便与日寇决战济南!随后留美归来便败苏俄于哈尔滨,再然后是将侵我之关东军歼灭于山海关!此份功绩,可昭日月!”却见这眼镜男子对着屠千军便慷慨激昂的道:“难得是将军侠骨仁心,大灾之年竟派人赈灾!收拢流民!善举!此乃大大的善举啊!”



    屠千军虽然不知道这位是谁,但被人当面这么夸赞他还是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的笑了笑,望向了颜正清。看屠千军尴尬,颜正清这才笑着将事情和屠千军说了一遍。



    而知道了这位便是范旭东之后,屠千军沉默了。他想起后世的时候,范旭东的后人曾经在被记者采访的时候再三拒绝,她说:“我现在走到上海大街上,问我的同龄人,你们知道自己吃的盐是怎么来的吗?没人知道,没人知道范旭东是谁。”



    范旭东,这位中国工业的奠基人就这么被遗忘了。他所创造的那些个第一,都被人抛诸脑后。只有耸立在津门那残破的“久大精盐公司”的办公楼,在无声诉说着他曾经的辉煌。



    见屠千军不说话,范旭东的心渐渐的下沉了。可还没有等他说什么,却见屠千军对着颜正清沉声问道:“老师,我们的库房里还有多少钱?!”



    颜正清闻言一愣,随即笑了笑对着屠千军轻声道:“具体的要看账簿,不过不会少于两个亿就是了……”



    长期和屠千军相处他自然是知道屠千军的想法,屠千军这估计是要大干一场了!



    “旭东叔!我就厚颜叫你一声旭东叔吧!”屠千军肃然的转过身对着范旭东沉声道:“我请求你将所有的工厂全部搬迁来满洲!其中的搬迁费用我们东三省负责!您不是打算要两千万建设碱厂、硝酸厂和硫酸厂么?!我在这里可以给你签字,拨付四千万给你做研发!!”



    范旭东这才激动了!他没有想到屠千军这里的支持力度竟然会那么大!他也没有想到屠千军竟然会给予他那么多的资金!



    “要钱!我拨钱!要地,我拨地!”屠千军看着范旭东,沉声道:“我的要求只有两个!第一、我希望您和您的研发人员能够办成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化工事业!第二、我希望您和您的工程师们能够抽出时间,到东大去上一下课!培养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化工人才!”(未完待续
第一卷 虎啸满洲 第四百四十二章 出访德国
    范旭东听完了屠千军的话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没有想到屠千军给予的支持力度竟然是那么的大!而他更没有想到的是,屠千军竟然希望他们能够把工厂搬迁来满洲。



    平心而论,范旭东对于这个提议是极为动心的。首先,国防军的战斗力和战斗决心是毋庸置疑的。这点可以从九一八上看出来,相比起南京国府似乎在满洲更为安全些。



    其次,范旭东也从心里知道在这个时代里要做实业如果离开了当权者的支持那么只能是死路一条。曾经为了久大盐业,他不得不邀请了很多实权派人士入股。



    最初的时候由梁启超带头筹资,张謇、蔡锷等名流也纷纷出资。范旭东又联合了景本白、李烛尘等人,并争取到当时盐务署顾问景学钤的支持并出任董事长,最终把工厂定名为久大精盐公司。



    有了这些强力人物的支持,范旭东的久大盐业才得以生存下来。而后为了让久大扩展开来,他又请了当时袁世凯身边的红人杨度入股。这才换取了五个码头的支持。



    久大赚钱了,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觊觎。这其中自然就包括了这个时代最为众多的军阀,范旭东本人就曾遭到过两次勒索一次直接的绑架!



    那次绑架,如果不是久大的股东曾经的大总统黎元洪出面或许范旭东没有办法那么轻易的脱身。即便脱身了,久大也为此付出了八万元的代价。



    曾经就任政府教育长、北京师范大学第一任校长的范旭东哥哥范源濂紧急从北京赶来天津,看望刚刚获救的弟弟。兄弟俩抱头痛哭,悲愤难鸣。



    “在中国,办件事,怎么这么难啊!!”



    但这并不是结束。1929年各地被久大打击的盐商们联合在了一起运用各种手段让南京国府通过验票,收取巨额的验票费,再次承认专商的合法地位,这对于久大精盐公司来说是个重大打击。



    为了生存与发展,久大公司不得不参与购买盐票,开始经营粗盐,逐步专商化。



    “我……这件事事情,我一个人做不了主……将军可否让我回去与董事会商量?!”范旭东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原本是在南京等地考察建设碱厂的。



    结果听说了满洲想要建设化肥厂。他想也不想就跑来了!可他没有想到的是,屠千军不仅支持力度大甚至还希望他把产业都搬迁过来。一时间,范旭东显得有些不知所措。



    “哈哈……先生可以先行回去询问,我随时恭候先生的佳音!”屠千军郑重的握住范旭东的手,沉声道:“无论先生是否愿意搬迁。我还是那句话:要地给地!要钱给钱!四千万,一分不少!必要的时候先生可以提交报告,我继续增加预算!要求还是那两个!做出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化工产业!培养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化工人才!”



    说完,屠千军忽然松开了范旭东的手郑重的退后一步对着范旭东行了一个肃然的军礼!沉声道:“国家民族之化工!皆在先生肩上!拜托了!”



    范旭东手足无措,慌乱了一阵这才对着屠千军深深的一个鞠躬!他的眼眶有些发热,这位一心致力于提高民族化工水准。被威胁、被逼迫,甚至被绑架都不曾屈服的湘阴汉子眼眶有些发热!



    他想到了当年到英国卜内门公司考察的时候,卜内门的参观人员一副嘲弄的姿态,竟然把他引进了锅炉房,讥讽的的对他说:‘你们中国人是看不懂制碱工艺流程的,还是参观参观锅炉房就行了吧!‘



    他想到了在那些盐商们的抵制下,久大精盐只被允许在天津东马路设店行销。不仅运销受到抵制。旧盐商甚至禁止灶户向久大供应粗盐,以断绝久大的原料来源!



    如果不是股东之一的梁启超出任北洋政府的财政总长和盐务署督办。或许久大早已经被那些盐商们围剿了!即便如此,盐商们还是说动了南京国府承认专商的合法地位。



    在和屠千军商量之后,范旭东谢绝了颜正清一起吃饭的提议急匆匆的返回了津门。这次他获得的信息量太大了,他必须要赶回津门和他的工程师、股东们进行商议。



    而屠千军和颜正清两人则是亲自将范旭东送出了门外。颜正清甚至安排了东三省政府的小轿车将范旭东送往火车站。



    看着那小车远去的背影,屠千军想到的是历史上记载的这位一生致力于民族化工的先生的结局。



    抗战胜利前夕,范旭东亲赴美国,争取到1600万美元贷款,用于战后重化工业重建,但国民政府对这笔借款却迟迟不予担保。



    一天,消息终于来了,宋子文让人捎来了话,如果让他宋子文出任永利董事长,借款合同可立即由中国银行指令纽约分行签署担保。不然嘛……呵呵!



    “天啊!”范旭东义愤填膺,他是个男儿有泪不轻弹的人,这一次忍不住落泪了。



    宋子文不能染指永久黄集团,国民政府对贷款担保最后也未予批准。预料之中的最坏结局成为现实,范旭东病倒了,倒在沙坪坝南园那间简朴的卧室中。



    这个一向坚强的湖南人,怎么也没料到,这一躺下,就再也没能站起来。



    三天后,望着前来探望的同仁,他禁不住老泪纵横,留下一生中最后一句话:“齐心合德,努力前进!”



    1945年10月4日下午二时,范旭东因黄疸病与脑血管病同时发作逝世。正在美国出差的总工程师侯德榜闻讯后,“悲恸三日,足不出户。”



    就在范旭东离去没多久,尼可逊匆匆的赶到了国防军司令公署。作为范旭东的老对手,尼可逊是知道范旭东一直就没有买车的。



    是以,他没有怀疑到刚刚从他身边驶过的车里就坐着范旭东!当他匆匆的下车,并进入司令公署的时候屠千军他们已经返回了自己的办公室。



    而门外,车子还没有停稳尼可逊便一个箭步冲下了汽车向着楼上便跑去!他太了解自己的宿敌范旭东了,只要给他一丁点儿的机会他就能够做出一堆不可思议的事情!



    1924年8月,永利投入200万元,才终于产出了第一批成批量的碱制品。可是,这批生产出来的仍是红黑相间的劣质碱。而他们用于生产的4台船式煅烧炉全部烧坏,无法再用,全厂一度被迫停产。



    所有人都认为范旭东必将失败的时候,他却在一年多后的1926年6月硬生生的研制出了属于中国的第一批纯碱!这年8月,永利纯碱在美国费城举行的万国博览会上,获得“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的评语,荣膺大会金质奖章。



    卜内门公司终于开始惊慌了,他们疯狂的压价促销试图用低价格将永利纯碱从市场上赶出去!跟卜内门公司这样的大公司打价格战,谁都不看好永利。



    可范旭东却另辟巧径,直接在卜内门公司销售量很大的日本展开低价销售!迫的卜内门公司不得不派人与他谈判,因为此事尼可逊遭到了卜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