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化身是由三驾马车所驾御的。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安迪·格鲁夫,每一个都是那么赫赫有名,功勋盖世,他们是完美的最佳组合,诺伊斯被尊称为“圣人”,引领着企业发展方向,安迪被称为“偏执狂”,用铁碗管理着公司,摩尔则是出类拔萃的技术天才,计算机产业发展第一定律的发明人,尤其擅长技术趋势的分析与谋略的策划,是英特尔的哲学家、思想家,也是它的“心脏”。  科学家的梦想  1929年1月3日,戈登·摩尔出生在加州旧金山的佩斯卡迪诺。父亲没有上过多少学,17岁就开始养家,做一个小官员,母亲只有中学毕业,但一家人日子过得也温馨和乐。  11岁的时候,一次偶然的机会让年幼的摩尔对化学产生了兴趣。当时邻居的孩子有一个独特的圣诞礼物,那是一个化学装置,里面有许多真正的化学试剂,可以制成许多稀奇古怪的东西,甚至可以制造炸药,摩尔简直完全着了迷,整天跑到邻居家里去,研究这些小东西,他开始想成为一个化学家!  在学校里,摩尔不是最用功的那个人,但却是最会学习的那个,他整天跑出去做运动,搞发明,但学习成绩一直还不错。高中毕业后他进入了著名的加州伯克利分校的化学专业,实现了自己的少年梦想。1950年,摩尔获得了学士学位,接着他继续深造,于1954年获得物理化学博士学位。  毕业后,摩尔来到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应用物理实验室工作。当时他的研究方向是观察红外线吸收性状和火焰分光光度分析。但不久研究小组因两个上司的离去而名存实亡。而摩尔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方向,他说:“我开始计算自己发表的文章,结果是每个单词5美元,对基础研究来说这相当不错。但我不知道谁会读这些文章,政府能否从中获得相应的价值。”  几年之后,在诺贝尔奖获得者、晶体管的合作发明者威廉·肖克利的邀请下,1956年,摩尔回到加利福尼亚,作为一名化学专家加入了肖克利半导体公司,他想放弃以前那种太过于虚无缥缈的理论研究,做点事情,让自己的研究得到应用。  事实证明,摩尔加入肖克利半导体公司是一个正确的决定,因为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一生最好的合作伙伴,成就了一番最伟大的事业。罗伯特·诺伊斯、布兰克、拉斯特都是后来鼎鼎大名的人物。但也有缺憾存在,因为肖克利是天才的科学家,却缺乏经营能力。他雄心勃勃,但对管理一窍不通。斯坦福大学教授特曼曾评论说:“肖克利在才华横溢的年轻人眼里是非常有吸引力的人物,但他们又很难跟他共事。”一年之中,实验室没有研制出任何像样的产品。  于是,公司里意气相通的8个人决定“叛逃”,带头人是诺伊斯,他是摩尔最好的朋友。他们向肖克利递交了辞职书。肖克利怒不可遏地骂他们是“八叛逆”。但青年人还是义无反顾离开了他们的“伯乐”。不过,后来就连肖克利本人也改口把他们称为“八个天才的叛逆”。在硅谷许多传说中,“八叛逆”的照片与硅谷第一位创业者惠普的车库照片,具有同样的历史价值。  从仙童到英特尔  1957年9月,“八叛逆”手拿《华尔街日报》,按纽约股票栏目挨家挨户寻找合作伙伴,他们找了35家公司,但被拒绝了35次。最后,他们找到了一家地处美国纽约的摄影器材公司,这家公司名称为Fairchild,音译“费尔柴尔德”,意思就是“仙童”。已经60多岁的费尔柴尔德先生已经没有多少心情和动力了,他只提供了3600美元的种子基金,要求他们开发和生产商业半导体器件,并享有两年的购买特权。于是,“八叛逆”创办的企业被正式命名为仙童半导体公司。    

“英特尔”的心脏(2)
“仙童”们商议要制造一种双扩散基型晶体管,以便用硅来取代传统的锗材料,这是他们在肖克利实验室尚未完成却又不受肖克利重视的项目。费尔柴尔德摄影器材公司答应提供财力,总额为150万美元。诺依斯给伙伴们分了工,由摩尔负责研究新的扩散工艺,而他自己则与拉斯特一起专攻平面照相技术。  1958年1月,IBM公司给了他们第一张订单,订购100个硅晶体管,用于该公司电脑的存储器。到1958年底,“八叛逆”的小小公司已经拥有50万销售额和100名员工,依靠技术创新优势,一举成为硅谷成长最快的公司,别人称它是“淘气孩子们创造的奇迹”。  60年代的仙童半导体公司进入了它的黄金时期。到1967年,公司营业额已接近2亿美元,在当时可以说是天文数字。人们说:“进入仙童公司,就等于跨进了硅谷半导体工业的大门。”  1965年的一个无意的瞬间,摩尔发现出一个对后来计算机行业极为重大的定律,它发表在当年第35期《电子》杂志上,虽然只有3页纸的篇幅,但却是迄今为止半导体历史上最具意义的论文。在文章里,摩尔天才地预言说道,集成电路上能被集成的晶体管数目,将会以每18个月翻一番的速度稳定增长,并在今后数十年内保持着这种势头。摩尔所做的这个预言,因后来集成电路的发展而得以证明,并在较长时期保持了它的有效性,被人誉为“摩尔定律”,成为新兴电子电脑产业的“第一定律”。  但在当时,摩尔和其他人都没有想到它的作用。因为这时的仙童已经在孕育着危机,随着分公司的壮大,母公司总经理不断把利润转移到东海岸,去支持费尔柴尔德总公司的盈利水平。目睹这种现状,仙童的大批人才精英,纷纷出走自行创业。  1968年,“八叛逆”中的最后两位诺伊斯和摩尔,带着当时还不出名的葛罗夫脱离仙童公司自立门户,在加州维尔山的一幢旧楼中,英特尔成立了,新公司最初起的名字叫“摩尔——诺伊斯电子公司”。但是英文里Moore Noyce听起来与more noise(吵吵嚷嚷)非常相似,所以又改成了“英特尔”。“英特尔”(Intel)本来源自于英文单词“智慧”(Intelligence 的头部。同时又与英文的“集成电子”(Integrated Electronics)很相似,于是,这个简单却响亮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虽然是个小公司,没有资金,没有地方。但他们却雄心万丈,要闯一番伟大事业。  创业之初,三人一致认为,半导体最具潜力的市场是存储器芯片,这一市场完全依赖于高科技。1969年,英特尔推出自己的第一批产品——双极处理64位存储器芯片,代号为3101。第二年,又推出第一个大容量(256位)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存储器1101。1972年,又乘胜推出第一个容量为1KB的动态随机存储器1103,这种价廉物美的产品深受欢迎,供不应求,它的诞生正式宣告了磁芯存储器的灭亡,并最终成全了个人电脑革命。  摩尔时代  在英特尔公司,摩尔定律开始得到彻底的发挥和实践。从70年代起,英特尔就构筑了其赖以成功的商业模式——不断改进芯片的设计,以技术创新满足计算机制造商及软硬件产品公司更新换代、提高性能的需要。摩尔提出,计算机的性能每18个月翻一番,只有不断创新,才能赢得高额利润并将获得的资金再投入到下一轮的技术开发中去,才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生存下来。而摩尔的口头禅就是“改变是我们终身的热爱”。  在摩尔定律的指导下,英特尔公司好戏连台,1971年对外公布了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4004,宣告了“一个集成电子新纪元已经来临”。1974年,又推出了微处理器8080。“8080”被专家们称赞为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微处理器之一,也正是从8088开始,个人电脑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发展起来。  1974年在诺伊斯卸任之后,时任副总裁的摩尔正式登上了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的宝座,开始了英特尔腾飞的路程。作为技术出身的企业家,摩尔从不认为自己是公司的总裁,高高在上,并且他十分注重技术的转化,消除英特尔研究实验室和制造部门之间的瓶颈,加快了新产品从实验室向工厂、向市场的转化。  由于经营策略的正确,技术上的创新,这时的英特尔已经逐步确立了自己的巨人地位,环顾四周,无一人是对手,不由得洋洋得意,但他们没有想到,在遥远的东方,一股新生的势力正在成长。  1976年3月,日本最大的5家电气公司的科研力量联合起来,组建起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研究所,不到4年时间,他们取得了巨大成就!1980年3月,惠普公司总经理安德森在华盛顿的一次会议上发表了一份日美两国芯片质量的比较报告,美国最好的产品的次品率,竟要比日本最差的产品高出5倍。这份报告引起硅谷的震惊。  然而真正的较量是1981年。这年12月,英特尔公司推出8087芯片,日本松下公司毫不示弱地拿出3200芯片。当时64K动态随机存储芯片是电脑界一致看好的重头戏,它包含65536个元件,不仅能读,而且能够像黑板一样擦写。但日本的64K芯片是半路里杀出来的一匹黑马,以它低成本和高可靠性,迅速占有美国,使英特尔的单个芯片价格在一年内就从28美元惨跌至6美元,英特尔这个新生的巨人被狠狠地教训了,硅谷为之哗然,美国为之哗然。     电子书 分享网站

“英特尔”的心脏(3)
摩尔痛定思痛,决心放弃存储芯片市场,转向了微处理器(控制芯片)市场,因为以其敏锐的眼光,摩尔已经准确地预测到了个人电脑以后的成功。他果断地做出决定,Intel进行战略转移,专攻微型计算机的“心脏”部件—CPU,正是这一决策,最终确立了英特尔今日在全球微处理器市场上的霸主地位。  从1985年起,英特尔开始同康柏联合研制以80386微处理器为基础的新型计算机,并于1987年成功地推出运算速度比IBM个人计算机快三倍的台式386计算机。1991年,英特尔又与IBM公司达成一项为期10年的微处理器协议,研制能用一块芯片代替许多计算机芯址,并且容量更大、速度更快的处理器。  技术上的创新使英特尔不断领先于同行,始终占据着微处理器市场的极大市场份额,利润连年上升,但摩尔并没有满足于现状,他相信自己的摩尔定律,清楚市场的淘汰是多么快速,依然以极大的频率“自己淘汰自己”。1993年3月,英特尔又推出微处理器的第五代CPU产品——Pentium(奔腾)。  在摩尔主导Intel的十几年时间里,以PC为代表的个人计算机工业萌芽并获得了飞速的发展。随着PC在全球范围获得的巨大成功,提供PC核心部件的Intel从一个存储器制造商长成为一个更加辉煌的Intel。戈登·摩尔正是这场伟大变革的最大推动者和胜利者。  在硅谷历史上,尤其是在英特尔,摩尔是最令人敬佩的公司创始人之一,是最受人尊敬的科学家,他比其他人更能体现英特尔的模式:以技术起家,靠创新成长,是真正的技术领袖和最可亲的企业家。1989年,摩尔从主席职位上光荣退休。但作为公司永远的名誉主席,摩尔巨大的影响力依然笼罩着整个英特尔公司。他是英特尔真正的“心脏”。  成功秘诀  深厚的专业知识为基础。  技术为支点,研发为杠杆。  不断“淘汰自己”的勇气。    

“统一”创始人(1)
“统一”创始人——高清愿  财富档案  创立了台湾最大的上市食品集团——”统一”,1994年《福布斯资本家》东亚1000家上市公司中,统一集团名列前100家之内,在食品、饮料行业上位列三甲。2002年台湾前50名大企业排名第8,排名第7是著名的电子产业宏基。资产总额和营收总额皆高达新台币2000多亿元,拥有43家企业,旗下5万5千个员工。  企业类型  食品综合。  成长记录  在台湾,提起高清愿的大名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在大陆,或许知道的人不是很多,但如果提起他的产品——“统一”方便面、“统一”茶饮料,“统一”鲜橙多,大家就会恍然大悟了,在统一的旗下,有着诸多的知名品牌。而在台湾,高清愿是一个传奇性的人物,他的称号有好几个,有的人说他是“台湾的阿信”,还有的人称他为“台湾的松下幸之助”,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和这些人一样,都是出生贫寒,白手起家,经历了很多辛酸和波折,但最后都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事业集团。  小小草鞋匠  1929年5月24日,高清愿出生在台湾省台南县学甲镇倒风寮乡下,祖籍是福建漳州。从小家境就很贫寒,父亲靠贩牛为生,只能勉强维持温饱。  但就在高清愿13岁时,因为过度劳累,父亲患肺结核去世了,撇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母亲是个家庭妇女,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工作,因此高清愿勉强读完小学六年,就不得不中断了学业。因为家里穷,吃了上顿没下顿,高清愿常常跑到别人刚收过的红番薯地里找一些残根碎块回家糊口。  这样的日子不能再继续下去了,高清愿决定到台南市里打工。当时,陪伴他与寡母到台南市的惟一家当,是一方形木箱子的衣服和一床棉被,在舅舅的介绍下,高清愿到一家草鞋店当童工,当时的月薪只有15元。  就这样过了几年,16岁时,高清愿辗转来到吴修齐和吴尊贤兄弟俩创办的新和兴布行当学徒,从最基层开始做起,这份工作虽然辛苦,但对于吃苦惯了的高清愿却是不错的选择,他开始注意学习和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凭着自己的勤奋和努力,高清愿开始跟在吴修齐身边,学到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和领导企业的风格。他曾经不只一次在公开或是私下场合中说:“我没有吴修齐就没有今天,也没有这个公司,”他形容吴修齐:“如果在学校,他是老师;在企业,他就是师父。”  1947年,吴修齐把布行生意拓展到上海,他把台湾的业务放心地交给了高清愿负责,而当时的高清愿才18岁。但是随着1949年时局的变化,吴修齐兄弟俩担心布行生意会受到波及,就解散了内地的新和兴业务,5年后吴氏兄弟又开办了台南纺织,作为公司的###之一,26岁的高清愿成为台南纺织公司的第一任业务经理。  从1954到1966年,高清愿在台南纺织工作了12年,虽然老板很器重他,工人们尊重他,但高清愿却对纺织厌倦了,他想开始自己的创业,而不是为别人打工。  独创“统一”王国  1967年7月1日,统一企业正式成立于台湾省台南市,可以说,创业之初,公司经营上许多理念、政策都受到了台南纺织的影响,高清愿是个知恩的人,至今他依然对吴修齐念念不忘,他说,这是他一生中碰到的最好的运气,这是他一生中的贵人。无论是在个人的私生活方面或是在经营企业方面,老天爷也许没有给自己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但是却给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所以尽管高清愿创办了统一,还是让吴修齐担任了董事长,自己则做总经理。  创办统一企业初期,高清愿就找日本日清制粉合作,因为日清是在日本最大的面粉厂,最大、最好、实力最强,在日本占据30%的市场份额。  1969年5月1日,“统一牌饲料”上市,并成立了畜牧试验场。接着“统一牌面粉”上市。从饲料到面粉,高清愿并不满足,他一开始就确定了心中理想“统一”的大策略。根据台湾的现状和市场需求,他订下每一年增设一个工厂的目标,并要求每种产品必须将目标定在市场的第一位。  接着,他开始把日本的快餐面引入台湾,当时台湾正处于经济增长期,很多年轻人面临生活和事业的压力,需要一种快速而方便的食品,可以说快餐面符合了当时的需求。同时,高清愿不断走向产品的多元化、多角化的经营,从快餐面到乳品、饮料、罐头、油脂、冷冻调理食品、饲料、调味品、肉品甚至是新鲜出炉的面包,可以说,凡是食品类的他都用心经营,结果在统一的第7年,营业额就已经超越当时食品业界的老大──味全食品,成为台湾营收排名第17的制造业。从此,高清愿稳稳地扎下了统一在食品制造业的基础。  1978年,由统一企业及统一产品经销商共同组成的“统一超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由高清愿担任董事长。1979年,统一正式跨入便利商店新领域。  之所以引进便利商店,高清愿是这样想的,一是掌握直销的卖场,可以直接获得销售情报,作为产品研究开发、行销策略调整的依据;二是带动全国数以万计的零售商店迈向现代化的经营,最终将提升商品的销售效率。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统一”创始人(2)
对于高清愿而言,统一的第一个10年是辉煌的,东西好,就不愁卖不出去。但市场是不断变化的,在第二个10年,“统一”遇到了障碍,高清愿发现产品好,不见得卖得出去。直到1979年,他到欧洲考察。在法国时,听到一个法国人说:“未来最重要的是谁能掌握流通产业,谁就是最后的赢家。”他才恍然大悟,的确如此,有了好的产品,还要有好的销售渠道,才能顺畅地进入到顾客手中。  于是,高清愿开始涉足流通产业。1979年10月,统一超商(统一超级商店股份有限公司的简称)与美国南方公司签合约。统一找到了一个指导流通产业经营的老师。   刚开始的时候,统一超商一直在赔钱,有的股东快要撑不下去了。他们说:“还是收回来,不要做了。”高清愿不得已,只好收回,但让超商成为统一企业旗下的一个超商事业部,还是要运行。  与此同时,1984年,他发现经理徐重仁特别有才干,就让他经营超商事业部,并给予充分授权,在他的信任下,徐重仁开始全力以赴,全力改进旧的超商,打造出一个新面貌。第一步就是关闭亏损的便利商店。并且找较好的地点设据点。同时,大幅调整目标市场,大量引进青少年所喜欢的食品。然后,在各主要干道开始出现他们设立的店面,进行大幅度的宣传。  两年之后,改革取得了极大进展,统一已经拥有100家店。当时的损益已达到平衡,并且有盈余,他们信心大增,就乘胜追击,积极开店。次年,由于业绩辉煌,超商部再度独立为统一超商股份有限公司,高清愿任董事长,徐重仁担任总经理,统一企业持有统一超商百分之百股权。  历经6年的亏损,高清愿仍坚持统一超商要维持下去。终于使统一超商再为统一企业集团开花、结果。高清愿的高瞻远瞩,再次得到印证,让许多股东为之叹服。  1987年,统一企业开始与著名的零售连锁企业“家乐福”合作,直到今天。   1998年3月,第一家统一星巴克咖啡连锁店在台北市北区最热闹的天母西路开张。  到了1999年,统一企业集团拥有42家子公司(由统一企业控股20%以上的企业 ,年营业总额近1384亿元新台币。  胸怀大陆  1991年,台湾开始准许大企业到中国内地投资,高清愿派遣了166个统一人到内地设厂、工作。他希望统一人去内地工作能带去统一的企业文化。  现在,北京、天津、上海、昆山、重庆等地总共有“统一”的30多家工厂,以方便面和冰红茶为代表的统一饮食,也已成为内地民众生活的一部分,高清愿对此十分满意和高兴,他说:“我们的东西在内地接受度很高,消费者很喜欢,台湾人也是中国人嘛,做出来的当然是中国味道”,同时,他把在台湾的连锁店也开到了内地,正如我们在北京、上海随处可见的“星巴克”咖啡。  “我就是希望做出中国人的味道,把最好的东西贡献给十几亿同胞享受”,高清愿操着闽南口音笑着说,“两岸如果能够好好合作,21世纪我们中国人在世界上,一定最强。”  李登辉时代,高清愿在台湾担任工业总会理事长时,曾多次直言建议当局开放两岸三通,取消戒急用忍政策,他认为:“大陆市场幅员广阔,台商到大陆投资是必然的趋势,台湾的经济前景我很清楚,只有跟大陆之间建立在和谐的基础上,对台湾才会有利,虽然我的论调得罪了一些政坛上的大人物,但是一般企业界和老百姓都支持我的看法。”  对于今天两岸取得的每一点进展,高清愿都十分关注,并随时为之向执政党呼吁,他说,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企业向外拓展是提升竞争力的基本策略,现在大陆已经成为全球企业竞争的焦点,台商若不能及时布点,等于是把机会拱手让人。如果不是当年的大陆政策,统一集团在内地早已经有上百家工厂,13亿人口,空间大、机会多,再投资个10年20年都还不够。高清愿对大陆的信心十分大,他甚至认为,统一集团21世纪的主战场,就在中国大陆。  大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得曾说过:“如果没有改变人们的生活,你就不能说你已改变了世界。”  现年74岁的高清愿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在过去30年中,我与统一企业的伙伴们,静静地推动了一次台湾生活方式的革命。”  这个“革命”的发源地是台南;这个“革命”的对像是传统的生活;这位“革命”领袖,不属于一个政党,而属于全体的消费者;“革命”的事业是统一的各种“产品”,它们包括了各类饮料、食品。每天有两百万人次进出遍布全省的两千家7-ELEVEN便利商店。它们的年营业额419亿元,比台积电的502亿元相去不远。另外还有16家家乐福批发超市、14家咖啡店、66家康是美、统一证券、统一产险,以及在中国大陆的几百家工厂……  在台湾,几乎没有一家企业能像统一集团一样,和2,300万人民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结,统一集团的各种产品已经遍及每一个年龄层、每一个角落、每一个人的生活面。而这些应该归功于高清愿的成就。  也许人们会问,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人,怎么就能够一手撑起庞大事业王国,高清愿究竟有什么魅力,能够让旗下事业体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说穿了,就是无私的精神。高清愿认为,有私心就会有偏心,偏心就会有人产生不满,有不满就会影响到公司的发展与成长,所以一个人若无私心,所有的事情都有一个标准可循,好的人就会留在公司,为公司而努力。    

“统一”创始人(3)
高清愿对待公司的人十分尊重,从来不摆老板的架子,是出了名的“笑眯眯先生”,统一的员工,即使是基层的工厂作业员,都散发出一种以统一人为荣的骄傲,因为老板对每个人的重视。一位干部级的女职员说,只要是高清愿亲自面试过的员工,往后再见面他几乎都能叫出此人的名字。  1989年,高清愿把统一企业总经理的棒子交给林苍生这个职业经理人,而不是自己的后代子孙。这就是他常说的“无私”,所以当他为“公”着想时,自然就要替公司的未来找一个年轻的领导人。高清愿说,我把棒子交给他,我很心安。他认为林苍生的操守经得起考验,他会很放心把大事业交给他。  正如高清愿对林苍生的放心,林苍生也十分了解这个伟大的创始人,他是这样评价高清愿的:“他在统一的第一个10年是个生意人,第二个10年是个企业家,第三个10年则是个宗教家,因为什么样的心量成就什么样的事业。”  成功秘诀  朴实、仁厚的人格魅力。  高瞻远瞩的胸怀、拳拳报国的赤子之心。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投资之神(1)
投资之神——沃伦·巴菲特  财富档案  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家。1999年末,美国《纽约时报》评出全球十大顶尖基金经理人,巴菲特依然名列榜首。英国《金融时报》评选的最受尊重的企业家中,1999年巴菲特名列第六。2001年《福布斯》杂志富豪排行榜,以323亿美元资产位居第二,仅次于比尔·盖茨。  企业类型  投资。  成长记录  1997年,海南出版社的一本传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而最初,它在美国的首版也是轰动一时的新闻,因为作者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财经记者罗杰·洛文斯坦,传主则是著名的世界富豪——沃伦·巴菲特,篇首是世界首富比尔·盖茨的一篇短文。盖茨是这样写的:“他的笑话令人捧腹,他的饮食——一大堆汉堡和可乐——妙不可言。简而言之,我是个巴菲特迷。”事实上,巴菲特不仅让盖茨为之着迷,他几乎风靡了整个美国、整个世界。  他被喻为“当代(也许永远是)最成功的投资者”。这位喝着百事可乐却投资可口可乐的奥马哈乡下佬,举手投足都牵动着华尔街——他的健康状况甚至都会直接影响到股市行情的涨落。他就好像希腊神话中的迈达斯神,有点石成金术。人们对他的追随和关注,形成奇特的“巴菲特现象”。  天生的生意人  1930年8月30日,巴菲特出生于美国内华达州的奥马哈市,他出生的时候,正是美国金融危机爆发最严重的时候,巴菲特刚满周岁时,银行证券销售商父亲就失业了。贫穷的家境使巴菲特从小就对钱产生了极大的渴望。  还是小孩子时,巴菲特就对数字特别敏感,他对数字的喜好超过了一切。这种与生俱来的天赋,帮助他在进入投资领域后比别人更能精确计算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当然,他最感兴趣的还是金钱。5岁时,巴菲特在自家门前向路人兜售从祖父杂货店里批出来的口香糖和柠檬汁。6岁时,在与家人去郊外度假时,他用25美分买了6听可乐,然后在湖边以5美分一听的价格卖给游人。9岁时,他就知道通过收集瓶盖来了解哪一种品牌的软饮料生意最红火。稍大后,他带领小伙伴到球场捡大款用过的高尔夫球,然后转手倒卖,生意颇为红火。上中学时,除利用课余做报童外,他还与伙伴合伙将弹子球游戏机出租给理发店老板们,挣取外快。  1940年,10岁的巴菲特随父亲去了纽约。在这个世界金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