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88位世界富豪的成长记录-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芭比娃娃”之母(3)
这一连串的不幸没有击垮露丝,她从自己的病中获得新的灵感,为自己做了一个逼真的假乳房,并取名为“真我风采”。并由此开始了她的二次创业。1976年露丝成立了一家新公司,但不是生产玩具,而是生产人造乳房。她的目标要使人造乳房非常真实,来使“一个女人可以戴一般的胸罩和宽松的上衣挺胸走在路上,而且非常骄傲”。  正如“芭比”在一开始受到的冷遇,在那个时代,乳房病症仍然属于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露丝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嘲笑和讥讽,即使是女人对她也不了解。尽管面对着种种阻碍,但露丝坚持下去,到了1980年,露丝公司人造乳房的销售已经超过了100万美元。  1991年,这个伟大而又坚强的女士做出了一个决定,她不再继续经营自己蒸蒸日上的公司,卖掉公司,到美国各地演讲宣传,呼吁妇女重视乳腺检查,告诫女性及早发现乳腺癌和平时拍摄乳房X光的重要性。她在回忆录中说:“人造乳房重建我的自尊,我也希望我能够重建其他人的自尊。”  2002年,这个母亲因病去世了,150多个国家的10亿个“芭比”失去了她们的母亲,露丝曾经在她的自传里说过:“我创造芭比娃娃的理想就是,通过这种玩具的诞生,让所有的女孩子都意识到她们能够成为自己梦想成为的任何一种人。芭比娃娃代表了女性拥有同男性一样的选择权……芭比娃娃已不仅仅只是一种玩具,她已经成为女性消费者生活当中的一部分,我为此感到高兴。”  成功秘诀  认定塑造童心之美是最有价值的。  抓住了人性中对梦想与希望的追逐,并取得利润。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华人经营之神(1)
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  财富档案  在全球华人富豪当中,台塑集团董事长,人称“塑胶大王”的王永庆是凭个人奋斗走向商业区成功的典型代表,被称为台湾的“经营之神”。他领导下的台塑集团不但雄踞台湾之首,亦是世界最大的石化企业之一。王永庆出名不仅因为他拥有巨额财富,还因为他在商业经营乃至日常生活中所展现出来的独出心裁和人格魅力。  企业类型  塑胶业。  成长记录  台湾商界的精神领袖,也是华人圈里的经营之神。台塑集团的创办人,台湾十大财团之一,被誉为“主宰台湾的第一大企业家”、“塑胶大王”,个人资产约有27亿美元。  他曾是台湾一个穷苦的卖米小伙计,现在是横跨各个领域的第一大企业家;他曾对塑胶一无所知,却创办了最大的塑胶集团;他虽然只有小学毕业,却提出了多种合理化经营方法和建议,被人们广为传颂;他是一个超级富豪,却一条毛巾用了27年;他就是著名的华人经营之神——王永庆。在台湾,他的地位就相当于日本的松下幸之助,直到今天,这个已经86岁的老人还不轻言退休,依然雄心勃勃地在内地大力投资,为两岸统一、早日实现“三通”而努力。  不甘清苦的喂猪少年  1917年1月8日,王永庆出生在台湾台北县一个贫苦的茶农家中。他祖籍福建安溪,这里出产蜚声国内外的名茶铁观音,从祖上开始,家里就一直以种植茶叶为生。  小时候,家里十分艰难,作为家里长子,王永庆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去打水、喂猪,帮家人干活。父母辛苦供他读书,但是他对书本从来不感兴趣,因此成绩从来没好过,小学毕业就开始做工了。  15岁那年,经人介绍,王永庆来到一家米店打工。聪明伶俐的他,除了完成自己送米的本职工作以外,处处留心老板经营米店的窍门,学习做生意的本领。第二年,他觉得自己有把握做好米店的生意了,就请求父亲帮他借了些钱做本钱,自己在嘉义开了家小小的米店。  虽然是小地方,但竞争也很激烈,并且王永庆是外来户,而当地的顾客在此之前都已有50年代初,台湾急需发展的几大行业,是纺织、水泥、塑胶等工业。由此台湾“工业局”推出一系列工业发展计划,其中包括利用美国援助兴建石化工业基本原料——聚氯乙烯塑胶粉,王永庆看到这一领域的潜力,就和创业伙伴一起去找政府主管,申请这个项目。可是由于他对塑胶一无所知,不但没有申请到项目,还被大大地奚落了一番。为此,王永庆花了1年的时间学习塑胶知识,而这些知识为他以后的生产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当时台湾的化学工业中有地位有影响的企业家是何义,政府也愿意将这个项目交给他来办。可是何义到国外考察后,认为台湾的塑胶产品无论如何也竞争不过日本的产品,所以不愿向台湾的塑胶工业投资。于是无奈之下,这个风险大、利润不高的项目还是落到了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商人王永庆身上!  消息传出,王永庆的朋友都认为王永庆是想发财想昏了头,纷纷劝他放弃这种异想天开的决定。当地一个有名的化学家,公然嘲笑王永庆根本不知道塑胶为何物,开办塑胶厂肯定要倾家荡产!  其实,王永庆做出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不是心血来潮,铤而走险。他事先进行了周密的分析研究,虽然他对塑胶工业还是外行,但他向许多专家、学者去讨教,还拜访了不少有名的实业家,对市场情况做了深入细致的调查,甚至已私下去日本考察过!他认为,烧碱生产地遍布台湾,每年有70%的氯气可以回收利用来制造PVC塑胶粉。这是发展塑胶工业的一个大好条件。  1954年3月,台湾第一家塑胶工业有限公司登记设立了,自有资金约50万美元,美国援助有67万美元。3年的筹建工作之后,改名为台湾塑胶工业公司,王永庆自任董事长,正式生产PVC塑胶粉,从此,他走上了事业的起飞点。  万事开头难,正如何义所说,塑胶粉粒生产出来了,但首期月产仅100吨,可谓世界上规模最小的。付出的成本根本无法收回,而当时的日本同类产品物美价廉,充斥了台湾市场,王永庆的都积压在仓库,公司面临倒闭的危险。  就在这种时候,许多股东都没有了信心,纷纷退股,而王永庆却表现出一个远见卓识的企业家的眼光和胆量,他决定“破釜沉舟,在此一举”,毅然变卖了但在强大的压力下,是丰厚的回报,在这一点上,王永庆从不吝啬,压力与激励相结合,产生的是强大的动力,这就是为什么台塑成为许多热血青年创业学东西的最好去处吧。  在生活上,虽然王永庆已经成为亿万富翁,但他却对自己和家人严格要求。他可能是世界上最节俭的亿万富翁了!他公司的一位职员,花了1000美元为王永庆的办公室更换新地毯,结果惹得王永庆很不高兴,差点大发雷霆!在吃的方面更是“简便”,家常的卤肉饭就足够了;穿的原则是“整洁”,每天早上跑步穿的运动鞋,一双总要穿上好几年,而一条运动时用的毛巾用了近30年!他几乎每周都要给子女们写信。为省邮资,他常用一种很薄的信纸,每封信都是密密麻麻好几张。     。。

华人经营之神(2)
对于他近于怪癖的节俭,许多人为之不解,但王永庆自有回答。1975年1月9日,王永庆在美国圣若望大学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的典礼上说:“我幼时无力进学,长大时必须做工谋生,也没有机会接受正式教育,像我这样的一个身无专长的人,永远感觉只有刻苦耐劳才能补其自身的不足。而且,出身在一个近乎赤贫的环境中,如果不能刻苦耐劳简直就无法生存下去。直到今天,我还常常想到生活的困苦,才产生了我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勇气,幼年生活的贫苦,也许是上帝对我的赐福。”  的确,正是在这种刻苦耐劳的精神之下,王永庆才建立起今日的辉煌,成就了其台塑帝王的梦想。因为知道回首过去,才明白现在的不易,所以才会充满压力,倍加珍惜。这就是台塑的精神!  成功秘诀  有敢于用身家性命做“赌资”的抉择魄力。  信守“人是企业之魂”的定律。    

美国报业第一夫人(1)
美国报业第一夫人——凯瑟琳·格雷厄姆  财富档案  1963年正式接管了《华盛顿邮报》,挽救了濒临倒闭的《华盛顿邮报》,把它办成了融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于一体的庞大的媒体王国,在财富500家大公司中曾排行271位,她以一份报纸扳倒了美国总统尼克松,成为美国新闻史上的传奇人物,她是《财富》杂志500家公司中第一个女性的“一把手”,是美联社第一个女董事,是美国新闻界传奇人物,被称作“新闻界最有权势的女人”。  企业类型  媒体。  成长记录  她曾经是个异常羞涩的小女孩,是男人背后的家庭妇女,是4个孩子的母亲,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改变了这一切,事实证明,女性拥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给她机会。  在由男人主宰的华盛顿新闻圈、政治圈,凯瑟琳·格雷厄姆光彩夺目,备受尊敬。美联储前主席保尔·沃尔克说:“一位如此害羞的女人成为华盛顿一股强大的力量,这实在令人惊异。”乔治·W·布什的评价极富代表性:“她是一位真领袖、真淑女,是一代传奇。”人们之所以给她如此崇高的评价,不仅因为她是世上最富权势的女人,更因为这个女人代表了一个已经逝去的时代。在那个时代中,人性中最为高贵的品质——勇气与正直,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如此灿烂……  男人背后的女人  1917年6月16日,凯瑟琳·格雷厄姆出生在美国纽约一个富裕的家庭里,父亲尤金·梅厄在美国胡佛总统任内曾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在杜鲁门总统任内担任世界银行第一任行长,整天事务繁忙,母亲是上流社会出名的交际家,所以,当格雷厄姆出生没多久,她只是说了句:“这个孩子怎么这么丑”,就继续进行她的应酬了。  尽管生在一个衣食不愁的家庭,但凯瑟琳却没享受到多少来自父母亲的关爱,因为相貌一般,她还很自卑。在上大学时,她的同学怎样也无法理解,这个全美最富有家庭之一的孩子,怎么只有两条裙子与两件毛衣,而她自己因为长时间的忽略,并不是很在意。  1933年,在一次破产拍卖会上,梅厄通过中间人以82.5万美元购下了《华盛顿邮报》,从此,这家当时影响并不大的报纸便成为梅厄家族的资产。当时华盛顿邮报的日发行量只有5万份,一年亏损100万美元,是当年华盛顿5份报纸中,质量最差、亏本最多、读者最少的一份,谁也没有想到它以后会变成美国的媒体帝国。  尽管性格内向,胆小怕羞,但凯瑟琳从小就勤奋好学,爱好写作。她曾就读于瓦萨女子学院,两年后转入芝加哥大学。1938年从芝大毕业后,凯瑟琳曾任旧金山新闻报记者,翌年加入华盛顿邮报,担任读者来信版主编,月薪只有25美元。  在这个时候,凯瑟琳遇到了一位年轻、迷人的律师,也就是她后来的丈夫——菲利普·格雷厄姆。当菲利普向她求婚时,她简直惊呆了,她几乎不相信这样一个从哈佛大学毕业、风度翩翩的精英人士会喜欢自己的羞涩和胆小。  1940年6月,两人结婚了,1945年,凯瑟琳的父亲将华盛顿邮报大权交给了菲利普·格雷厄姆,甚至把股权的大部分都给了菲利普,因为他认为女子根本不适合做新闻,就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而她没有怨言,甘愿在家做全职家庭妇女,养育4个孩子,很少在公共场合露面。  菲利普·格雷厄姆很快成了《华盛顿邮报》的发行人。他更加引人注目了,野心勃勃地想要将这家地方报纸变成一份小型《纽约时报》。他在1961年购买了声誉不错的《新闻周刊》,指望凭此与不可一世的《时代》一争高下。而凯瑟琳依旧羞怯,乖乖躲在丈夫后面。就这样,在宴会上,她总是被主人安排在不显眼的位置上,甚至连自己的家人也对她过于忽视。  但就在此时,菲利普患上了严重的精神抑郁症,开始对妻子日渐不满,并一度同手下的一名女记者打得火热,引起不少风言风语。1963年8月,他在自家农场的屋中开枪自杀身亡。当时凯瑟琳已经46岁了,当了许多年的家庭主妇,丈夫是她的“天”,她不知道何去何从。  她打败了美国总统  没人看好这个缺乏光彩的46岁女人,几乎所有人都预言公司必将被出售。就像当时一位评论家所说的:“有许多原因说明(《华盛顿邮报》)为什么要出售——一家经营不太好的报纸,一个岁数大的业主没有继承人,只有一个寡妇……”  在当时那个社会,女记者都是很少的,更何况是女领导。在当时报业领导层鲜有女性的情况下,本来怕羞和缺乏信心的她,往往连向记者提问都感到提心吊胆,担心做错事。后来凯瑟琳说,在接任公司主席后数月,公司举行圣诞聚会时,她担心闹笑话,结果花了不少时间去“彩排”如何在聚会上说好“圣诞快乐”4个字。  一个家庭主妇,如何支撑一家报纸?她开始向周围那些成功人士学习,学习新闻的基本业务和经营手段。她用女性特有的广大和无私来作为自己管理的核心,更重要的是,她学会了任用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美国报业第一夫人(2)
上任伊始,她就虚心询问,广泛征求意见,著名的专栏作家李普曼告诉她:邮报下属的《新闻周刊》有个人才,叫布拉德利。格雷厄姆立刻约布拉德利吃午饭,席间,她问布拉德利对邮报的什么职务感兴趣,他半开玩笑说:“如果总编的位子让出来的话,我愿意去补这个缺。”这要遇上别人,肯定就是一个玩笑,但是凯瑟琳居然就真的让布拉德利掌管了报社的总编辑大权!  首先,就是改变报社传统老旧的风格,布莱德利是一位“现代人”意义上的新闻人,他不喜欢强调新闻的责任感,更讨厌纯粹的资讯,他的短暂注意力使他无法容忍沉闷。在《新闻周刊》时,他整天督促年轻的记者写出好玩的东西,如今他要把这种风尚带入《华盛顿邮报》。  布莱德利喜欢明星记者制,坚信闪闪发光的明星们可以让报纸水准获得最快的提升。他从《纽约时报》、《新闻周刊》各处找来青年才俊,甚至包括3名普利策新闻奖得主,给他们自由的空间与令人羡慕的薪水。一份伟大的报纸同样需要足够多的经费,凯瑟琳对此全力支持,将编辑部的经费从每年400万美元提高到800万美元,整整翻了一倍!就这样,一系列的剧变发生在《华盛顿邮报》,保守派纷纷离去,报社的政治立场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从始终与政府站在一边开始越来越倾向于自由派立场。  两次事件改变了《华盛顿邮报》,也把凯瑟琳推到了事业的顶峰。  1971年6月,《纽约时报》不顾政府禁令,刊登了披露国防部秘密越战研究报告即“五角大楼文件”,由于内容极其敏感,几天后遭到法庭禁止。此时华盛顿邮报的记者也得到那份文件,就是在这个时候,《华盛顿邮报》的上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展开。报道还是不报道?这个问题尖锐地摆在凯瑟琳面前,即使格雷厄姆说“否”,相信不会有任何人会对她产生异议,但是这位女报人再一次站出来,说了“是”。她后来回忆,当时她非常紧张害怕,但她吞咽了一下,一连说了三个“Go ahead!”向前! —Go ahead,go ahead,go ahead. Let's go. Let's publish!  凯瑟琳就像一个赌徒,倾其所有压在了一篇报道上,她赢了!从那个时候起,《华盛顿邮报》已经不再是一张小报,人们提起它的时候,那口气,就像提起了《纽约时报》。  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绝大多数传媒只把此事当作不入流的小新闻。但华盛顿邮报却进行深入调查,终于发现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  当时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华盛顿邮报》施压,警告凯瑟琳不要“出风头”,司法部长更是暴跳如雷,还说出了整个事件中最著名的一句话:“凯瑟琳·格雷厄姆的奶头会被大绞肉机绞住的!”在白色恐怖的气氛中,面对总统集团的巨大压力,她一直支持旗下的编辑记者:“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她把司法部长的话端在了第二天的报纸上,所有的人都被惊呆了。  此后,一直孤军奋战的《华盛顿邮报》终于唤醒了美国各大新闻媒体,舆论的洪流终于将尼克松逼下台。这一年,《华盛顿邮报》获得普利策奖,在美国确立了自己的大报地位。事后,她的一位朋友送她一个小小的金质绞肉机,她还常常将它挂在脖子上。  经此战役,凯瑟琳,这个从不喜欢宣称自己是女权分子的人赢得了“世界最有权势的女人”的称号,她成了当世的不朽传奇——一位用勇气与政治扳倒美国总统的女人。更重要的是,新闻业得以大放异彩,它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赢得了无比的尊敬。  伟大而经典的女性  1974年,凯瑟琳成为美联社历史上第一位女董事,并任满最高的9年任期。同时她还出任美国报业出版商协会主席等职。她成功打入属于男性的新闻行业,被国际新闻协会遴选为全球50名新闻精英人物之一。  1975年,凯瑟琳遭遇了自己最困难的时期——《华盛顿邮报》工人大罢工。当时,她为了控制成本,采取了一连串开源节流措施,然而部分举措却招来印刷业工会的不满。10月份时,印刷厂以至广告部门工人决定大罢工,罢工者还火烧华盛顿邮报印刷厂,导致罢工第一天的报纸无法刊印出版,部分工人还袭击报纸编采人员。在凯瑟琳的镇定领导下,报社里的记者和编辑没有动摇,继续坚守岗位。  然后,凯瑟琳派人自行接洽广告甚至操作印刷机,又用直升机从报馆天台将版样运到邻近州府的印刷厂印刷。经过长达5个月的谈判,工潮终于化解。《华盛顿邮报》安然渡过难关。  《华盛顿邮报》的职员说,他们最喜欢的,是她给予编辑记者的支持与尊重。格雷厄姆夫人常说:“办报者不应对编辑记者指指点点,办报者的责任,是尽力确保报道全面、准确、公正和质量最佳。”她改变了美国报业轻视女性的倾向,她曾多次在盛大晚宴后,拒绝与场内女士退到楼上让男士们在楼下边抽雪茄边谈论世界大事,而是参与其中。她热爱简朴的生活,最喜欢黄昏时分在厨房与朋友一起帮手弄菜肴,当有人替她代劳时,她还会不悦地说:“那是我的工作。”    

美国报业第一夫人(3)
凯瑟琳改变了《华盛顿邮报》的命运,《华盛顿邮报》也改变了她的一生。  凯瑟琳上任邮报总裁时,只想守住这份家产,等孩子们长大了再接过手去。没想到自己一干就是30年,而且企业越办越好。1963年,邮报总收入只有840万美元,旗下子公司只有《新闻周刊》和两家电视台。到1993年,她将首席执行官和董事长之位交给儿子唐纳德时,邮报已发展成为包括报纸、杂志、电视台、有线电视和教育服务企业在内的庞大新闻集团,总收入达到了14亿美元。  那个羞涩、腼腆、胆小的小女孩、丈夫背后的妻子不见了,她越来越坚强、独立、有魅力。她的朋友很多,许多名流如黛安娜、比尔·盖茨都是她的座上客。比尔·盖茨说:“在理解他人和与人沟通方面,她具有超人的能力,她是一个可爱的朋友。”她不仅能吸引文学和社交界,还能吸引华盛顿的权势人物,许多美国总统都到她家里做过客,小布什夫妇到华盛顿后第一个去的就是格雷厄姆家。无怪乎小布什说:“总统们来来去去,而她知道他们所有的一切。”凯瑟琳以她的独特魅力和她所拥有的媒体影响力对美国政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有人说:“她的影响并不小于一位总统。”  凯瑟琳总是襟怀坦白、公正处事,而这是许多男性领导人都难以做到的。她十分信任和忠于为她工作的记者和编辑们,从来都是勇于承担责任,遇事绝不推诿,决不后退半步。对此,亨利·基辛格非常钦佩地说:“她的传奇是一种智慧、勇气和高质量生活的象征,她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人。”在最困难的日子里,她和其他男人一样夜以继日拼命地工作,从无怨言。在她的身上,看不到一点娇小姐的影子。  成功秘诀  敢把美国总统拉下马的勇气。  巾帼不让须眉的战斗力。     txt小说上传分享

沃尔玛连锁集团创始人(1)
沃尔玛连锁集团创始人——山姆·沃尔顿  财富档案  “节俭”的沃尔玛在短短几十年时间内迅速扩张。现在,沃尔玛在美国拥有连锁店1702家,超市952家,“山姆俱乐部”仓储超市479家;它在海外还有1088家连锁店。2000年,沃尔玛全球销售总额达到1913亿美元,甚至超过美国通用汽车公司,仅次于埃克森-美孚石油,位居世界第二。沃尔顿家族五人2001年包揽了《福布斯》全球富翁榜的第7至11位,五人的资产总额达到931亿美元,比世界首富比尔·盖茨高出344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  企业类型  零售业。  成长记录  在人们眼中,美国沃尔玛零售连锁集团就像一个商业神话。1955年《财富》杂志开始评选500强时,它还根本不存在。1962年它从阿肯色州本特威尔镇一家小杂货店起家,而它去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了1932亿美元。已经数次在美国《财富》杂志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中名列第二位。2001和2002年,沃尔玛集团领导人的财富终于超过了比尔·盖茨,荣登榜首。  作为公司的创始人,现在总裁的父亲——山姆·沃尔顿,他不仅创立了沃尔玛,还成为了沃尔玛的精神支柱,他留下的沃尔玛哲学是每个商家都奉若珍宝的经营宝典。甚至他最大、最老的对手哈里·康宁汉也这样评价他:“山姆可称得上本世纪最伟大的企业家。他所建立起来的沃尔玛企业文化是一切成功的关键,是无人可比拟的。”  7岁的卖报郎  1918年,山姆·沃尔顿出生在美国俄克拉何马州的金菲舍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从小,家境就不是很富裕,父亲干过银行职员、农场贷款评估人、保险代理和经纪人,是个讨价还价的好手,而且总能和交易的对方成为朋友。  而影响山姆更多的还是母亲,虽然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却养成了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她很爱读书,对人热情,做事勤奋,将家里人都照顾得很好。而且由于家境不好,母亲一直很节俭,这些品质后来都被山姆继承下来,为他以后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7岁的时候,山姆就开始打零工了,他靠送牛奶和报纸赚得自己的零花钱,另外还饲养兔子和鸽子出售。18岁的时候,山姆进入密苏里大学攻读经济学学士学位,并担任过大学学生会主席。毕业后正值二战爆发,山姆毅然参军,在陆军情报团服役。  二战结束后,山姆回到故乡,他向岳父借了2万美元,和妻子海伦开了一家小店,学会了采购、定价、销售。一次偶然的机会,山姆学到了连锁、零售的好处和实惠。他说:“如果我用单价80美分买进东西,以1美元的价格出售,其销量是以1.2美元出售的三倍!单从一件商品上看,我少赚了一半的钱,但我卖出了三倍的商品,总利润实际上大多了。”直到今天,这一价格哲学依然被很好地继承下来。  山姆创业之初,零售业市场上已经存在了像凯玛特、吉布森等一大批颇具规模的公司,这些企业将目标市场瞄准大城镇,他们“看不起”小城镇,认为这里利润太小,不值得投资。  但山姆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一有利商机,他认为在美国的小镇里同样存在着许多商业机会。尤其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日渐拥挤,市中心的人口开始向市郊转移,而且这一趋势将继续下去,这给小镇的零售业发展带来了良好的契机;同时,汽车走入普通家庭增加了消费者的流动能力,突破了地区性人口的限制。用山姆的话说就是“如果他们(消费者)想购买大件,只要能便宜100美元,他们就会毫不犹豫地驱车到50公里以外的商店去购买”。  为了赢得小城镇的顾客,山姆将“低价销售、保证满意”作为企业的经营宗旨,并将这条原则写在沃尔玛的招牌两边。他坚持每一种商品都要比其他商店便宜,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山姆开始提倡低成本、低费用结构、低价格、让利给消费者的经营思想。  为了实现这一经营思想,山姆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在创业之初缺少资金的情况下,他带领员工自己动手改造租来的旧厂房,研究降低存货的方法,尽己所能降低费用,为实行真正的折价销售奠定成本基础。开始的时候,公司目标利润定在30%,后来降到22%,而其他竞争对手仍维持45%的利润。在这样的情况下,自然吸引了大批顾客,正如山姆当初所预料的那样,也有许多城里人慕名而来。  当然,山姆的最低价原则并不意味着商品质量或服务上存在任何偷工减料的情况,他对其员工的满意服务极为自豪:“只要顾客一开口,他们马上就去做任何事。”低价高质就是山姆做事的基本核心。  在这样的经营策略之下,小店很快就扩大规模,廉价的商品、优质的服务引来了四面八方的顾客。1962年,山姆·沃尔顿创建公司,在阿肯色州罗杰斯城开办第一家沃尔玛百货商店。1969年10月31日成立沃尔玛百货有限公司。  世界上最大的连锁零售王国  这样的结果并不能满足山姆,他的未来策略是这样的:就是首先进军小镇,占领小镇市场,再逐渐向全国推进,以形成星火燎原之势,在这个过程中,山姆坚持即使少于5000人的小镇也照开不误,这就为以后沃尔玛的扩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而这些机会正是凯玛特这样的大型廉价商店拱手让给竞争对手的。    

沃尔玛连锁集团创始人(2)
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沃尔玛开始大规模地扩张。当时,全球开始流行到处连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