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隐士大风流-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正是,正是!〃绮里季先生和夏黄公先生也随声附和。东园公先生面临兄弟的质疑,进一步说:〃可还记得张良小娃来信的前几天,我们收到吴王刘濞的来信,也是请我们下山辅佐的。此人是当今皇帝的侄儿,此人心怀鬼胎,轻佻阴险,将来必生活乱,那时候天下苍生就必然遭殃。而当今太子敦厚善良,绝不能废,如果废掉,国之不幸亦民之不幸!〃
夏黄公先生精通天文术数,他忽然想起一件事来,说:〃我想起来了,你们还记得我曾于清明时节夜观天象,看见东南方向群星晦暗不明,兆在三十年后的一场兵祸,其方向正是吴国的分野,莫非预示吴王刘濞谋反?〃
←虹←桥书←吧←。
第43节:商山四皓,皇帝家的那点烦心事(5)
其他三人都点头称是。角里先生如释重负,态度急遽转变,说:〃如此说来,我们须尽快赶到长安,制止易储风波。倘若当今皇帝逆天而行,决意废长立幼,那样的话赵王刘如意名不正言不顺必会遭到天下人的诽谤,吴王刘濞就会趁势而起,将天下闹得乌七八糟,最后受害至深的还是老百姓。我们此行意义非常哩!〃
东园公先生一看角里先生参悟了其中的道理,当下也觉得神清气爽。
一直没有发表意见的绮里季先生这时也表达了自己的担忧,他说:〃我担心的是,我们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不一定有好的结果,岂不闻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是当今皇帝和皇后一贯作风,我们帮助吕后母子渡过难关,又有谁担保我们不被吕后过河拆桥呢?况且吕后为人阴鸷凶险,将来得势以后,未必就是天下苍生之福。〃
东园公先生说:〃这个我早想好了。不谋一时者不足谋万世,倘若真如兄弟所言,我等亦只能提前防范。我们此次下山,旨在帮助太子刘盈稳固储位,得以延续大汉王朝大一统的局面,这样才能保证天下安定,民生乐业。至于天下姓刘还是姓吕,关我们鸟事!我们尽到我们的责任,拍拍屁股走人,绝不可恋栈!〃
其他兄弟齐声说好。老哥四个内部协调一致,一路上有说有笑,几个时辰的功夫就来到都城长安。
太子刘盈先生听说商山四皓肯出山相助而且业已来至长安,心中欣喜若狂,连声说:〃我无忧矣!我无忧矣!〃吕后也得到四皓到来的消息,亲自出来迎接,将四皓安置在建成后吕泽先生的府上,好生款待。
商山四皓抵达长安后不久,便发生了一件大事,淮南王英布先生被刘邦先生逼反。距此以前不久,还发生了彭越先生和韩信先生相继被刘邦先生屠灭的事件。尤其是在彭越事件中,刘邦先生把彭越先生剁成肉酱,分别送给各地的诸侯王,以此惩戒他们不要重蹈前车之辙,否则下一个成为肉酱的就是阁下。英布先生恐惧,先发制人,宣布脱离中央政府。
阴谋夺嫡的戚夫人一看机会来来,便怂恿刘邦先生命令太子刘盈先生领兵讨伐。此计堪称毒招。英布先生乃是和彭越、韩信两位先生齐名的开国元勋,战功卓著,让太子刘盈领兵讨伐无异于羊入虎口,白白送死。糊涂的刘邦先生竟然应允。
商山四皓得知情况后便觉不妙,就找到吕泽先生当面阐述阐述利害关系。
四皓说:〃太子刘盈先生亲率大军讨伐叛徒,恐非好事。如果大胜而归,有什么功劳可说?太子已然位极人臣,不可能再往高升;如果打了败仗,那可不得了,皇帝肯定会以此为借口,废掉太子,改立赵王如意。
太子打败仗的可能性几乎是百分之百。英布何许人也?乃是曾经跟随当今皇帝出生入死打过江山的猛将,实难对付。太子手下的那些将军,都是亡命之徒,太子如何驱使得动,从未见过绵羊驱使狼群作战的。
据说刘邦先生曾言,说啥也不能让不肖之子刘盈凌驾于爱儿刘如意之上,皇帝的意思至为明显,太子如果领兵出征,储君之位就够呛了!当下需要做的,就是让吕皇后劝阻刘邦先生,不要让太子率军出征。〃
吕后听吕泽先生转达完四皓的意思,急忙赶到刘邦先生的寝宫,未曾说话珠泪先流,声音凄惨的说:〃英布是天下猛将,善于用兵,你叫刘盈率兵讨伐,底下的将军怎么会听命于一个毫无战争经验的小娃?英布知道了,也会耻笑我朝中无人,一路杀来势难抵挡。你虽然有病,但并不妨碍御驾亲征,骑马不行,可以躺在车上,这样将军们才会奋全力讨伐叛徒,胜利一定属于陛下。〃
刘邦先生虽宠爱戚夫人和刘如意,但并不敢以国事为儿戏,对吕后说:〃我早就看出刘盈小娃不能成事,还用你说!〃遂决定自己亲自出征。戚夫人的如意算盘,在与商山四皓的初次交锋中,遭遇失败。
夜宴
英布先生造反不得人心,结局当然是失败。但刘邦先生赢得也不轻松,虽得胜归来,原来的疾病却更加恶化,以至于回到首都长安后,卧床不起。
。▲虹桥▲书吧▲
第44节:商山四皓,皇帝家的那点烦心事(6)
刘邦先生的病倒,使戚夫人感到时不我待。她一直为怂恿太子出征不得而暗自懊恼。没想到结果也对自己如此不利,太子刘盈得以幸免于难,自己的靠山却一病不起,如果呜呼哀哉,一切梦想都将化为泡影。
戚夫人愁上心头,禁不住要对刘邦先生抽泣。刘邦先生哪里抗得住,连连安慰楚楚可怜的小老婆:〃爱妃,爱妃!别哭了,我虽病倒,一时并无大碍,易储之事来日早朝我就颁布诏命,使你安心,快别哭了,寡人心疼!〃
戚夫人说:〃希望陛下的病早日好起来,要不然真要了我们娘俩的命了。陛下一旦龙驭上宾,吕雉和太子一定会报我怂恿太子出征之仇,到时候臣妾死无全尸,我们的爱子如意也会遭殃,求陛下一定设法保全,我们娘俩的命运全在陛下一念之间,呜呜……〃
刘邦先生着实担心戚夫人和赵王如意的处境,因此决定明日在早朝上发威,使改立太子一事成为既成事实。
不过,这里要向读者上帝透露一点独家消息,刘邦先生太过于乐观,阻碍他改立太子的力量已经蔚然壮大。太子刘盈先生有商山四皓坐镇,还有吕家班的强大支持;朝臣看来改立太子事关国体,这样重大的抉择决不会向刘邦先生轻易妥协;
刘邦先生正在浑然不觉的演出一场改立太子的独角戏,他是导演之一兼惟一的演员,幕后策划导演是戚夫人,道具是刘如意,观众是太子和朝臣。亲爱的读者上帝请不要头脑溜号,好戏才刚刚上演,精彩不容错过。
翌日早朝,刘邦先生宣布要改立太子。张良先生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刘邦先生宣布张良先生的反对无效,张良先生无奈只好告病回府,不再理事;第二个站出来反对的就是叔孙通先生,他是大儒,开口闭口都是古往今来因为改立太子而致的祸乱,以此讽谏刘邦先生切不可草率易储,他说:〃太子刘盈先生宽厚仁德,深得民心,绝没有改立其他的必要。〃
刘邦先生不听,说:〃这是刘家家事,外人少管!〃叔孙通先生针锋相对:〃易储是刘家家事,外人自当不容置喙,那么天下也是你们刘家的,是不是我们姓叔孙的就不能在这朝堂为官?以此类推,这朝堂之上所有非刘氏的官员是不是全都要卷铺盖走人?倘若陛下执意要改立刘如意当太子,请先赐老臣一死!我不愿看到国家丧乱的那一天。〃
刘邦先生一看这老匹夫以死相胁,感觉如果再闹下,事情就会难以收场,因此再次将改立一事搁置下来。心想,我可怜的小老婆啊,你的命真苦,这么多人反对我们的爱子如意当太子,难道是天意如此吗?
没过几天即是赵王刘如意的生日,刘邦先生决定为爱子举行盛大的夜宴。特意下旨,吕后和太子也要参加宴会,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也列席。刘邦先生有自己的小算盘,想趁夜宴的机会,挽回颓势,再次争取改立太子。但世事难预料,这次夜宴也是吕后和戚夫人双方摊牌的时候,孰胜孰败马上就可见分晓。
赵王府内张灯结彩,刘邦先生和戚夫人,还有小娃刘如意全都穿上盛装,朝臣们也早都驾临,只差吕后和太子刘盈先生。
时间不大,吕后和刘盈先生也准时而来。刘盈先生的身后跟随着商山四皓,入席后,刘邦先生看到刘盈身后站立着四个白发苍苍的老者,一个个仙风道骨,精神矍铄,不免好奇问道:〃这四个老头是干啥的,从哪里来?〃
四皓不着急不着忙的回答:〃我们从商山来,我叫东园公,这三个是我的兄弟,分别叫角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
刘邦先生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说:〃老丈再将刚才的话复述一遍。〃四皓又通报了名姓。刘邦先生惊诧不已,眼前站立的竟是大名鼎鼎的商山四皓,不禁心生崇敬,忙命人看座,就问:〃我以前找过你们好多年,你们躲得不见踪影,现在却追随我的儿子,这是为什么?真叫我大糊其涂。〃
四皓说:〃以前我们躲藏起来,是因为你瞧不起读书人,动不动就骂人或拿人取乐,我们不愿意被你侮辱,因此拒绝跟你见面。太子刘盈先生仁厚忠孝,知道尊敬知识分子,天下人都愿意为他效死,何况我们几个枯朽的老头子?故得以侍奉左右。〃
虹←桥书←吧←BOOK。←
第45节:梁鸿,牧猪也快乐(1)
刘邦先生频频点头,说:〃那就好,那就好,拜托四位老兄照顾太子。〃
刘邦先生说这话的时候,心里一定很失落。四皓的回答也巧妙至极,寥寥几句话,传递出如下信息:一是告诉刘邦先生不愿与其合作的理由;二是委婉的告诉刘邦先生,太子已经结下深厚的民心,仿佛大树生根,绝难加以撼动,你还是死了那条改立太子的心吧!
夜宴结束后,刘邦先生望着太子和四皓离去的背影,心有所思。至此,戚夫人的如意算盘全都落空。她不明白,刘邦先生怎么会对四个老头的话如此在乎。当夜,戚夫人泪如雨下,刘邦先生不知如何安慰,便做楚歌一曲,令戚夫人舞蹈,歌词曰:
鸿雁高飞,一举千里;羽毛已丰,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弓箭,何处去施。
刘邦先生的歌声慷慨悲凉,大概是想到自己死后,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儿子身坠悬崖却无法拯救,心中不胜悲苦。戚夫人也边舞蹈边流泪,联想到自己即将到来的悲惨结局,终于泣不成声。
太子的储君之位因四皓的一席谈话而得以保全。读者上帝要知道,这是刘邦先生和商山四皓合力作用的结果。刘邦先生不敢拿江山社稷做儿戏,深知执意改立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商山四皓的出现,使得刘邦先生更加相信太子羽翼已丰,已成不可撼动之势,倘若不顾民心肆意改立,最终受害最深的还是大汉王朝的它的子民。
夜宴结束后,太子刘盈先生极力挽留四皓,但被四皓婉言相拒。告别时只说:〃善待天下苍生!〃说完便趁着夜色,奔商山走去。
唐朝有诗人名叫蔡京者,写了一首诗,题为《责商山四皓》:
秦末家家思逐鹿,商山四皓独忘机。
如何鬓发霜相似,更出深山定是非。
意思是秦末的时候,人人都想建立属于自己的基业,而独有商山四皓隐居深山,不问世事;可是为什么头发都白了的时候,却从深山里出来趟浑水,惹是非呢?
以纳兰秋先生看,这全是名为蔡京者的狗屁之谈。隐士就不能有自己的政治倾向吗?隐士就不能为天下苍生献一点绵薄之力吗?未必。
无官无爵无俸禄,远离尘世,却心怀魏阙,关键时候能挺身而出,为天下苍生奔走出力,功成而弗居,激流而勇退,这样的隐士更值得崇敬。
梁鸿,牧猪也快乐
梁鸿先生是西汉末年最有名的隐士,但后人在提起他的时候总会联系到他的老婆,似乎他老婆的光芒已经盖过了他,他老婆是什么样的人物呢?我们都说才子配佳人,梁鸿先生是货真价实的才子自不必说,他还是一位大帅哥,他老爹也很牛,曾经被王莽先生封过侯,只是梁鸿先生运气差了点,他还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少年呢,王莽先生就倒了台,他自然也跟着倒霉,成了破落户。
梁鸿先生的老婆,既不是美女也不是才女,用现在时髦的说法,她还是一位野蛮级的恐龙,不过她家很有钱,她的人品嘎嘎的,对自己的老公好得不得了,每次送饭的时候,都要单膝跪地,把托盘举到和她眉毛一样的高度,这样梁鸿先生拿碗的时候就不用弯腰。于是,举案齐眉的故事就流传了下来,梁鸿先生的老婆成了模范老婆,而梁鸿先生则有点大男子主义了,好在梁鸿先生存在的价值不是这个,而是他另外一个身份,那就是隐士了。
我咋就这么倒霉呢
当梁鸿先生还在穿开裆裤的时候,他不想当什么隐士,他要当他老爹那样的人,封侯封爵,因为他的势利眼老娘老在他的耳边说:〃我的心肝啊,你将来要想娶到漂亮的媳妇,就应该做你老爹那样的人!〃而且每次说这话的时候都是当着梁鸿先生老爹的面,这话不仅是对自己的儿子说,更是对自己的老公说,既夸奖了自己的漂亮,也夸奖了梁鸿先生的老爹。好一个精明的女人!可事实证明,这样一个精明的女人却是他们梁家的祸害。
梁鸿先生那么小,当然不懂这些,他一边吸着奶嘴一边点头,在他朦胧的意识里,也许唯有像他老爹那样才能娶到漂亮的老婆。
※BOOK。※虫 工 木 桥 虹※桥书※吧※
第46节:梁鸿,牧猪也快乐(2)
梁鸿先生的老爹是个啥样的人物?梁鸿先生的老爹叫梁让,梁让先生在西汉末年不咋的,等到了新王朝突然时来运转,当上了正四品的城门校尉,城门校尉是啥官职呢?简单的说,首都所有的屯兵都有他管。很快,梁让先生做梦也没想到,另外一件美事也从天而降,他要被封为修远伯了!公侯伯子男,伯是爵位的第三等级,照理说要想被封为公侯伯子男这五个等级中的任何一个爵位都必须有资格。什么资格?要么你是皇帝老大的亲戚,要么你为皇帝老大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梁让先生啥功也没立,更谈不上是皇帝的亲戚,但是他为什么能够被封为修远伯呢?
这多亏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复古大王王莽先生。
王莽先生是一个野心家,他的抱负远远不止西汉末期的宰相以及皇帝刘箕子先生的岳父,于是他把女婿刘箕子先生毒死了。接着,又把西汉王朝最后一任皇帝刘婴先生赶下了台,自己坐上了皇帝宝座。王莽先生是复古大王,他阁下的眼光不是往前看,而是往后看,他认为现在的一切都是不好的,过去的一切都是好的,于是他大刀阔斧的把现行的社会制度改成过去的社会制度。最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竟然把他的国号定为〃新〃,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梁让先生还在云雾里呢,王莽先生这一胡搞就把他老人家搞上了修远伯的位置。为显示自己的崇古风范,王莽先生把古代那些圣人啊贤人啊都封以一定的爵位,轮到梁让先生了,王莽先生认为他是三皇五帝之一的少昊帝的后裔,于是毫不客气的把他封为修远伯。
梁鸿先生就在这样的官宦之家慢慢长大,他的老爹就是他未来奋斗的目标,但是他的这个愿望还不能称之为理想的时候就胎死腹中了,我们知道小时候的愿望是不能算数的。发生什么事情了呢?
一件天大的事情发生了,王莽垮台了,他的短命的新王朝被后起之秀刘秀先生推翻了。
王莽垮台,也就意味着梁让先生的垮台。农民兄弟拿着锄头冲进梁让先生的家,梁让先生携妻带女举家逃亡,逃忙的途中,梁让先生染病死去。梁让先生翘了辫子,他的那些下人们纷纷作鸟兽散,不仅如此还抢去了梁家所有值钱的东西。
这时候,梁鸿先生的老娘,这个精明的女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老公也不安葬了,儿子也不要了,跟着另外一个有钱的大爷私奔了。
还是少年时的梁鸿,亲眼目睹了这一变故,他怎么也想不通曾经烜赫一时的老爹死后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官场上的虚伪与黑暗严重刺伤了梁鸿年少时那颗纯洁的心。为了安葬老爹,他去求老爹生前的朋友借点银子,可没有一个人借给他,他们装作不认识梁鸿先生的样子,问曰:〃你是谁?梁让是谁?你小子想骗吃骗喝吧?滚!〃
无奈之下,梁鸿先生用一张破草席把老爹埋葬了。梁鸿先生跪在老爹的坟前,感觉自己的未来是一个梦,他哭着说:〃老爹,我现在该咋办呢?我还要做你那样的人吗?我还要去做官吗?老爹,如果你在天有灵的话,请给我一个提示吧。〃
死了的人已经不能复生,活着的人还要吃饭,为了养活自己,梁鸿先生擦干眼泪,决定去首都长安闯天下。灾难有时候也是个好东西,他会让人一夜之间成熟起来,经过这场劫难的梁鸿先生现在可以称得上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了。
向长安出发!
在路上,梁鸿先生一直在想:〃我咋就这么倒霉呢?〃
成了一名大学生
刚到长安的日子是不好过的,长安的繁华与热闹与他无关,他像是一个天外来客闯进了不属于他的世界。他没有找到工作,也不能像民工那样卖苦力,他不知道该做些什么,该怎么养活自己。他没得吃,又不能抢不能偷,只好饿着肚子,没得穿,只好像乞丐一样,没得住,只好流落街头。他几乎要绝望了,他甚至想到了是不是跳进黄河死了算了。
就在这时候,他老爹生前唯一一位有点良心的朋友向这位不幸的年轻人伸出了援助之手。
▲虹桥▲书吧▲。
第47节:梁鸿,牧猪也快乐(3)
梁鸿先生饿晕在一个角落里,但醒来的时候已经躺在床上了,他睁开眼睛看到一张熟悉而又陌生的脸,熟悉是因为在哪里见过,陌生是怎么也想不起来了。梁鸿先生认不得人家不要紧,人家认得梁鸿先生就可以了,他就是梁让先生官场上的朋友,他见过少年时的梁鸿。一切尽在不言中,梁鸿先生的遭遇他早已经知道,于是他把梁鸿先生安排在自己家中住下来,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天,不仅把梁鸿先生的吃住问题解决了,还托关系把梁鸿先生送进了长安城最高的学府……太学。
梁让先生的这位朋友做到这个份上已经仁至义尽了,这让梁鸿先生感到,这个世界还是有一两个好人的,纳兰秋先生感动之余也向这位不知姓名的好心人致以崇高的敬礼。
梁鸿先生进了太学,成了一名大学生。太学可不是一般的学校,不是随便什么人都能进的,来到这里学习的人大都有一个好老爹,他们的老爹不是大款就是大官,与其说他们来这里学习,不如说他们是来这里消遣,混个文凭罢了。几乎所有来这里学习的人都有这样一个癖好,无论你是谁,无论认不认识你,在路上遇到了,第一句就是:〃你老爹是干啥的?〃有的说老爹是组织部长,有的说老爹是财政部部长,有的说老爹是军区司令员,有的说老爹是京城第一首富。如果人家老爹的官做的比自己老爹的官大,于是就笑脸相迎,如果人家老爹的官与自己老爹的官平级,于是就平等相处,如果人家老爹的官比自己老爹的官小,于是就趾高气扬。
轮到同学们问梁鸿先生了:〃你老爹是做啥的呢?〃
梁鸿先生没有隐瞒,实话实说:〃我老爹是城门校尉……〃
梁鸿先生话还没有说完,人群中立刻响起一阵呼声,同学们认为梁鸿的老爹官做得还凑合,于是刮目相看,争相向他问好。一位县太爷家的公子挤进来拍他的马屁说:〃我第一眼就看出你是非同一般的人杰。但是,你为啥穿得这么寒碜呢?〃
梁鸿先生接下来的话立刻引起一阵嘘声,同学们一哄而散,他仍然实话实说:〃我老爹是王莽先生时期的城门校尉,现在他已经死啦。〃
梁鸿先生的话让那位刚才拍他马屁的县太爷家的公子大吃一惊,于是马上换了一副嘴脸,嘲笑道:〃我第一眼看出你就是一个穷困潦倒的贱民!〃
要是在以前谁敢这么对他呢,而现在连一个县太爷家的公子也看不起他,纳兰秋先生可以想象,梁鸿先生在太学里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在一起,没有一个人给他好脸色,没有一个人愿意和他说话,甚至那些老师们也没有为人师表的样子,也不把他当回事,就当他是空气。
梁鸿先生再一次受到打击,原以为校园是人世间最后一块净土,可没想到被外面污浊的世界腐蚀得这么快。在打击中,梁鸿先生彻底看清了仕途道路上的黑暗与虚伪,什么荣华富贵,什么功名利禄都统统给我见鬼去吧!你们鄙视我梁鸿,我梁鸿也鄙视你们!你们当我是空气,我当你们是粪土!于是,我们的梁鸿先生开始独来独往,谁也不理,发愤读书。
他读的是什么书呢?
绝对不是太学规定要读的四书五经,四书五经他也读,但却像纳兰秋先生当年读大学时那样,只是为了应付考试才硬着头皮去读,目标是〃60分万岁〃。梁鸿先生读的是诸子百家,这些书籍相当于纳兰秋先生读小学时的课外书。纳兰秋先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小时候喜欢读课外书的人长大了一定会有出息,小时候只读教科书的人长大了未必有出息。
在诸子百家中,梁鸿先生最喜欢庄子。庄子梦见了一只蝴蝶,醒来后问自己,到底是蝴蝶在梦中变成了我,还是我在梦中变成了蝴蝶?梁鸿先生废寝忘食的沉浸在庄子所构筑的逍遥世界之中,这一天深夜,他看着看着就睡着了。睡梦中他看见了庄子,庄子微笑着向他招手。醒来后,梁鸿先生问自己,到底是我在梦中变成了庄子还是庄子他老人家在梦中变成了我呢?
为了搞清这个他也许一辈子也搞不清的问题,他决定选择一条前辈已经走过的路,隐居。
。▲虹桥▲书吧▲
第48节:梁鸿,牧猪也快乐(4)
上林苑放猪去
十年寒窗苦读,终于要毕业了,毕业考试很弱智,梁鸿先生自以为文章做得很好,拿不了优,至少可以拿个良,但出乎意料的是,他的那些白痴同学个个都拿了优,唯独他一人给判了个不及格。这里面一定有猫腻,他愤愤的想。可是他却无能为力,没有办法查出猫腻出现在哪里。他突然想起,考试前很多同学给老师送礼,只有他没有送,他明白是怎么一回事了,他苦笑了一下。
考试没有通过就拿不到学位证,没有学位证就当不了官,不过梁鸿先生并不在乎这些,只是觉得有点对不起老爹的朋友的面子,他本来想考一个好成绩给他看看,然后自己再主动自愿放弃官职。毕业典礼上,他的同学们都兴高采烈,其中一位优秀毕业生被选为代表在讲台上发言,梁鸿先生听了他滔滔不绝的精彩演说,心里直犯恶心,差点把早上吃的一碗拉面全吐出来。好在,他终于可以解脱了,终于可以离开这如牢狱一般的太学府了,他长长的舒了一口气,抬头看天,第一次发现天这么蓝。
虽然没有学位证,但毕业证还是有的,好歹还是一个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在婉言拒绝了老爹的朋友为他联系的一个官职之后,梁鸿先生自己找了一份姑且可以解决温饱问题的差事……到上林苑去放猪。名牌大学生去放猪,如果放在当下肯定是特大新闻,就像北大毕业生卖肉一样,没准还能火一把,然后写一本诸如《猪童看世界》之类的书大卖特卖,狠赚一把。遗憾的是,当时没有人知道梁鸿先生在上林苑放猪,也没有人知道他是一个名牌大学生。
上林苑是个什么地方呢?这是刘彻先生在长安郊区建立的一座皇家林苑,这林苑可不是一般的花园,它很大,比现在好几个县的面积加起来还要大。里面要啥有啥,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有飞禽走兽,风景特别好。所以,刘彻先生经常来上林苑郊游、野炊、打猎。
毫无疑问,梁鸿先生选择在上林苑放猪是看上了那里的风景,另外那里还是一个安静的地方,他可以一边放猪一边读书。但是纳兰秋先生比较困惑的是,为啥古时候的猪要放牧呢?现在的猪不是圈养的吗?有哪位读者上帝可以为纳兰秋解开这个疑问,在下感激不尽。
就这样,梁鸿先生在上林苑开始了他的放猪生涯。每天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了,为节省粮食,早餐也不吃就把猪赶到一块草地上,然后自己选择一个可以看到猪的行动的小山坡,坐下,掏出一直带在身边的《庄子》,津津有味的看起来。中午的时候,随便吃点干粮,通常是硬梆梆的烧饼,跑到河边喝几口水,然后继续与庄子神交。好在他的猪兄弟很听话,从不乱跑,否则的话梁鸿先生就没有心思看书了。
如果不发生意外的话,这样的生活梁鸿先生倒也知足,但是天有不测风云,意外还是发生了,这个意外使得他的放猪生涯打上了并不圆满的句号。
这场意外是一场火灾,都是庄子惹得祸。
庄子的超级粉丝梁鸿先生一边煮饭一边看庄子写的著作,不知道是他缺乏营养呢,还是实在太困了,看着看着,他又睡过去了。可是这回与以往不同,他正生火做饭呢。可能是天气干燥的缘故,火苗一下子蹿了出来,点燃了厨房堆积起来的木柴。这下可好,梁鸿先生已经置身火海了。终于被火烧醒了。梁鸿先生大惊失色,没有119,也没有灭火器,取水也不方便,还要走上百米的路程,于是他脱下自己的外套,挥舞着,企图把火扑灭。可是火不但没有扑灭,反而越来越大。梁鸿先生支持不住了,保命要紧,逃了出来。
这场火灾的最终结果是,他居住的小屋化为灰烬,大火还把梁鸿先生的一位邻居家的财产也烧毁了部分。
都说老天是公平的,纳兰秋先生却要为梁鸿先生喊冤,他从一个官宦之家的弟子,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穷书生,想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