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间分摊,本期销售产品却不分摊,以降低本期销售
成本。更有甚者,故意虚列存货或隐瞒存货的短缺
或毁损,从而达到虚增本期利润的目的。
案 例:调整预提费用,冲减当期成本
预提费用项目反映企业所有已经预提计入成
本费用而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预提费用也是一项
带有主观性的会计科目,不可避免存在人为的判断
和估计,有时也会成为上市公司利润调节的工具。
某上市公司,2000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其
各种盈利指标出现了成倍的增长,但刚上市就发出
业绩大幅下降的预警,其中的“机关”何在?
据公司 2000年报显示,非经常性损益竟然高
达0。45亿元,占净利润0。73亿元的62。8%。高额
的非经常性损益主要源于公司采用 5414。26万元
228
……… Page 240………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预提费用调整冲减当期成本等原因所致。如果扣除
所调整的预提费用,则仅比去年增长 21。5%,主
营业务利润率为16。18%,比1999年的29。58%甚
至出现了下降;每股收益则仅有0。396元,比 1999
年0。514元也出现了下降。这充分说明,公司主要
靠预提费用的调整包装起来了一个“绩优新型房地
产股”的形象。
案 例:费用“减肥”,利润“虚胖”
上市公司对当期费用进行调整,也可实现虚增
利润的目的。在实际处理中,一些公司往往利用“待
摊费用”、“递延资产”、“在建工程”等科目进
行调帐。如把当期的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列为递延
资产,将本该记入当期费用的利息资本化,都可以
达到减少当期费用、增加资产价值、虚增利润的目
的。此外,通过关联企业分摊费用、向上市公司转
移利润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
如:蓝田股份 2000年在中央电视台投放的巨
229
……… Page 241………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额广告费用是由“中国蓝田总公司”投放的,因为
在蓝田股份的会计报表中找不到该广告费用支出,
但实际上,蓝田股份的饮料产品通过集团公司遍布
于全国的销售网点销售的,仅占公司全部销售量的
1。9%。可见,蓝田股份利用集团公司义务分摊不
合理的高额广告费用支出的方法,虚增了利润。
从蓝田股份现金流量表“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
工支付的现金”栏中看出,2000年度该公司职工
工资支出人均每月收入仅 144。5元,2001年上半
年人均收入为185元。如此低廉的收入水平,不论
是对于员工30%以上为大专水平的蓝田股份职工,
还是对于历年业绩如此优异的蓝田股份而言,都难
以合乎情理,这里也存在利用工资调减费用、虚增
利润的嫌疑。
投资者在阅读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时,应对成
本费用出现大幅下降的公司予以特别关注,并进一
步分析其下降原因,看究竟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等
原因,还是一些会计手段的运用和操纵所致。有关
230
……… Page 242………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成本费用大幅下降的因素,如存货计价方法变更等
都是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必要内容,因此投资者
对这部分的分析应结合会计报表附注进行。必要
时,可以剔除由于会计手段运用而降低的成本费
用,重新判断上市公司的真实盈利情况。
现象四:高额投资收益,源于关联交易
投资收益是企业利润的一项重要来源,该帐户
本来反映公司对外投资的收益情况,现在却越来越
多地与关联交易联系起来。关联方之间的资产置
换、股权转让等无一不直接涉及到“投资收益”帐
户。
案 例:资产贱买贵卖,获取投资收益
母公司将优质资产以超低价卖给上市公司,如
果上市公司再把这些资产按正常价格或高价卖出,
则可获得高额价差带来的投资收益。
231
……… Page 243………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如:2000年年报显示,某公司以每股 1元的
价格购买母公司持有的圣方科技 1000万股,随后
以8元/股的价格将这部分股份转让给了美鹰玻璃
实业公司,获投资收益7000万元,而 2000年利润
总额仅为1336万元。
又如某公司以人民币 1950万元受让第一大股
东持有的亚太东方通信网络有限公司40%的股权,
然后以 3000万美元价格转让,获投资收益 21750
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的80。1%。
案 例:劣质股权,高价甩卖
上市公司将不良资产和等额的债务高价剥离
给母公司或母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可以达到降低上
市公司财务费用、避免不良资产经营发生的亏损或
损失的目的。
如 2000年某公司将净资产分别亏损23104万
元和4702万元的两家子公司以每股 7元和每股 3
元的价格分别转让给公司的第一大股东和第二大
232
……… Page 244………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股东,获投资收益5531万元,占2000年利润总额
的93。2%。另一家上市公司将所持纸业公司(资不
抵债)40%股权以 4800万元转让给公司第一大股
东,获得投资收益4800万元,占2000利润总额的
195。75%。
不难发现,这些案例无一不具有两大特点:
1.关联交易涉及的投资收益绝对金额较高;
2.这些投资收益占利润总额的比重很大。
这说明了什么呢?
首先,企业利润表中高额的投资收益可能来源
于关联交易,在公司财务状况不佳时,这种关联交
易可以起到粉饰利润指标的作用,从而使广大投资
者受到蒙蔽。
其次,如果关联交易产生的投资收益占利润总
额的比重很大,说明公司的盈利很大程度上依赖于
关联方,这就存在了上市公司通过不等价交换来进
行报表粉饰的可能性。这些高额的关联交易是构成
233
……… Page 245………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公司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投资者应当进一步根据会计报表附注所揭示
的信息,特别关注关联交易发生的时间、目的及其
定价策略等内容。必要时,可以运用关联交易剔除
法,即:将来自关联企业的投资收益、营业或营业
外收入等从公司利润总额中予以剔除,来分析上市
公司自身获取利润能力的强弱,从而判断其利润来
源是否稳定、未来的成长性是否可靠,以确定其财
务报表的可信赖程度。
现象五:利用潜亏挂帐,实现利润增值
一些上市公司与其大股东在机构、人员、财务
上“三不分”,大股东长期挪用上市公司资金,上
市公司为大股东无偿提供巨额担保等现象非常突
出,其后果是上市公司形成巨额的应收款项和或有
负债。为了提升当期的经营业绩,上市公司往往对
无法收回的坏帐长期挂帐、对应进行确认或披露的
234
……… Page 24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或有负债不予处理,从而达到使资产保值、负债减
值、利润增值的目的。
案 例:隐瞒应收帐款的坏帐风险
高额的应收帐款会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坏帐风
险,这些坏帐风险轻则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重则
导致对上市公司的特别处理,甚至摘牌。如果没有
对这些帐款的可收回情况做出恰当的披露,即使已
提取必要的坏帐准备,也存在欺瞒投资者的财务陷
阱。
如导致某上市公司戴上ST帽子的2000年度亏
损主因是天津造船厂的破产。天津造船厂所欠货款
5022万元因破产无法归还,使该上市公司形成坏
帐损失并计入管理费用,造成管理费用高达
10790。34万元,2000年净利润亏损4656。67万元。
早已明知天津造船厂欠款难以收回的上市公司,却
没有在 1999年年报和 2000年中报中做出相应披
露。
235
……… Page 24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案 例:大股东占用资金,其他应收款下留隐患
我国上市公司与关联企业之间资金拆借现象
非常普遍;大股东占用上市公司大量资金、将上市
公司作为“提款机”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不仅严重
影响上市公司正常生产经营;进而损害中小股东的
合法权益;而且由于上市公司与关联公司发生的资
金占用的金额、收费标准均未事先公告;投资者无
法对其合理性做出恰当的判断。而“其他应收款”
科目往往留下了这样的痕迹和罪证。
其他应收款是指企业发生的非购销活动产生
的应收债权;原本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会计科
目,而今却被注册会计师戏称为“会计报表垃圾桶”
和“利润调节器”。正常情况下,其他应收款的期
末余额不应过大。然而,在许多上市公司的报表中,
“其他应收款”的份量却越来越重;其期末余额常
常与“应收帐款”的余额不相上下,甚至超过这些
科目的余额,对此投资者必须予以格外的关注。
236
……… Page 248………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比较典型的如某公司2000年底其他应收款高
达 12。58亿元;2001年中期高达 11。90亿元。高
额的其他应收款主要源于大股东的欠款。迄今为
止,该公司的大股东欠款高达25。89亿元,是国内
证券市场上大股东欠上市公司款最大的一笔。
这些巨债欠款不仅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严
重恶化,而且使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受到挑战。
由此看来,大股东的巨额资金占用,已成为上
市公司面临的“黑洞”问题。从风险预警的角度,
应关注其他应收款大幅增加的公司,由于其他应收
款占流动资产的比率越高,说明流动资金用在非正
常经营活动的比例越高,则流动资金与关联方的紧
密程度越高,因此进一步采用“其他应收款/流动
资产”来分析上市公司与大股东间的资金占用情
况。
如某上市公司2001年中期其他应收款高达21
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1。96亿元,其中关联方欠
款就有 12。67亿元。究其来源,公司在 2000年底
237
……… Page 249………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其他应收款已增至 23亿元,主要为应收关联公司
款项和租赁飞机的押金和保证金。其中,大股东的
欠款高达9。76亿元,几乎占其他应收款的一半份
额。高额欠款给公司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
2001年中期该公司的财务费用为1。95亿元,比去
年同期的1。02亿元增长了90。81%,增幅高居两市
的上市公司榜首。说明大额的其他应收款是以公司
增加有息负债为代价的;这不但恶化了公司的财务
状况和资本结构;同时也带来巨额的财务费用;形
成业绩的重大利空。
在目前的披露体系下;债务承担方的实际偿债
能力往往缺乏直接的披露。
投资者只能通过对其他应收款来源和构成的
分析;并结合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如
大股东占用本公司股权是否受到质押、是否诉讼缠
身、其他应收款是否已存在若干年等)来进行判断。
238
……… Page 250………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案 例:对外担保背 “孽债”
我国上市公司为大股东提供担保的现象非常
普遍。
对担保方而言,其实质是以自身的无形资产、
企业信誉为代价,而形成或有负债的过程。一旦被
担保人无法偿还或故意不偿还到期债务,该或有负
债就会转化为公司的实际负债。因此,对大股东的
巨额担保,不仅可能导致上市公司现金大量流失,
而且可能损坏企业的资信商誉,动摇其在商业社会
中赖以生存的基石。
如某ST上市公司,2000年中期对外担保总额
达人民币4。7亿元,美元159。8万元,远远超过了
1。5亿元的净资产数,其中为大股东恒通集团担保
的金额为 4。2亿元,占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的
88%。巨额担保转化成的实际负债使该公司商业信
用扫地,企业资不抵债,经营无以为继,濒于破产。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了对或有事项的
239
……… Page 251………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会计处理方法,根据会计谨慎性原则,尤其应对或
有损失进行确认或披露。但一些上市公司往往对巨
额担保事项隐瞒不报或轻描淡写,一笔带过,以减
少负债、虚增利润,蒙蔽广大投资者的眼光。
在我国目前的会计体系中,被担保方的信息披
露机制仍然很不健全,因此投资者了解被担保方具
体情况的信息渠道非常有限。除了关注会计报表附
注、审计报告及媒体披露的相关信息以外,投资者
要对担保金额巨大的上市公司予以特别的警惕。
那些担保金额远远超过了公司的净资产的公
司,这些担保事项一旦出现问题,公司将面临很大
的偿债风险,甚至可能出现资不抵债的窘迫局面。
投资者应对这些巨额担保事项的会计处理方法等
信息予以特别的关注和警惕。
现象六:大股东欠款
大股东巨额欠债的还款已成为很多上市公司
240
……… Page 252………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面临的严峻问题,除了长期不还,或宣布破产、一
笔购销的普遍现象以外,还出现了一些“奇特”的
还款方式。从上市公司的帐面上看起来,其后果是
减少了应收款项,降低了坏帐损失,增加了固定资
产或无形资产,而且又没有现金流出,财务状况似
乎得到了改善。但实际情况却恰恰相反,这一表面
公平交易的“面纱”下隐藏的陷阱,不仅直接威胁
到上市公司的资产安全,而且严重地侵占了广大中
小投资者的利益。
案 例:实物资产转让,以劣抵债
欠债大股东在没有能力或不愿以现金偿还上
市公司债务的情况下,常常采用将实物资产出售给
上市公司的办法来充抵债务。这些资产的“优良”
程度令人担忧,给上市公司经营带来的影响更不容
乐观。
如某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对公司的欠款在 1997
年和1998年分别高达0。58和1。4亿元以上,远远
241
……… Page 253………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大于它对公司的投资额。后来,大股东用它“轧管
四厂”的部分流动资产来抵债。由于大股东本身就
是一个效益很差的公司,它的轧管四厂对公司经营
也产生了不良的影响。该上市公司接下来的几年经
营状况每况愈下,每股收益从1998的0。237元、
到 1999年的 0。007元,直至 2000年底每股亏损
0。270元。
案 例:无形资产转让,抵偿债务
对于自身实物资产已经卖无可卖的欠款股东
来说,其与上市公司巨额债务的解决方案就需要另
辟蹊径。
大股东将所谓由集团公司持有的商标、品牌所
有权等无形资产转让给上市公司以抵偿债务,是这
些“解决方案”的体现。这些无形资产的转让金额
占上市公司净资产额的比重到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其交易金额之巨、对上市公司影响之深前所未见。
上市公司与关联方之间的无形资产转让事宜,
242
……… Page 254………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如某上市公司,2000年11月发布董事会公告称,
拟以3。2亿元受让第一大股东的“××”系列商标使
用权,价款以上市公司的“应收帐款”抵冲,不足
部分以现金支付。
由于这一交易往往采用偿债式支付的方式,因
此并非像某些舆论评论或上市公司董事会自我解
释的那样,上市公司不需支付现金而获得无形资产
所有权。其实早在若干年前控股股东就以不请自取
的方式使上市公司实现了动辄数亿元的巨额资金
支付。而上市公司收回的用于抵债的商标专有权、
品牌所有权等无形资产的预期效益难以估算,很难
因此在未来经营中获得相应现金回报,而且每年还
要增加上千万元的摊销成本,实际上宣告了上市公
司巨额现金的净损失。
因此,这种交易的实质是欠款股东利用商标等
无形资产难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估特点,对
上市公司现金资源进行的疯狂掠夺,这种行为无疑
是对上市公司利益和其他中小股东利益的直接侵
243
……… Page 255………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犯。
现象七:巧用计提,亏往盈今
1999年底,财政部和证监会要求各类股份公
司对应收帐款、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存货这四项
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同时要将计提坏帐准备的范围
扩大到其他应收款。
2001年起,上市公司的资产减值准备在原有
的四项基础上新增加了委托贷款、固定资产、无形
资产、在建工程四项。然而,这项旨在使会计信息
更加真实、客观的政策,反倒被不少上市公司变成
了利润操纵的秘密武器。由于这八项计提属于会计
估计的范畴,其计提方法和比例在一定程度上由上
市公司自行确定,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因素,这为上
市公司的利润操纵留下了一定空间。
比如:存货跌价准备是按照低于成本可变现净
值的差额提取,长期投资减值准备按照低于帐面价
244
……… Page 256………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值可收回金额的差额提取。但是,存货和投资的可
变现净值,以及坏帐准备的计提比例,都只是基于
某种可能性而做出的估计,带有很大的主观因素和
不确定性,单靠政策的规定是无法完全排除人为控
制的因素。
在执行这项会计政策时,很多公司把损失的立
足点放在以往年度,把利润增加的立足点放在当前
年度:采用追溯调整法,拼命加大这些计提的追溯
调整力度,在以前年度提取巨额的资产准备,以造
成当年的巨额亏损,这样就为下一年度扭亏提供了
较大的方便。因此,对这些公司而言,巧用计提成
了它们新的利润增长手段。
如某上市公司在 1999年度一次性提取房地产
存货跌价准备1。7亿元,长期减值准备1500万元,
导致帐面亏损16970万元。然而,正是有了这“一
次亏个够”,才有了2000年中期的轻松扭亏。这
种亏往盈今的追溯调整法,往往在利润表中突出反
映为当期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占利润总额的很
245
……… Page 257………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大比重,因此投资者可以把资产负债表中的“八项
计提”和利润表中的“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帐户
结合起来进行分析。
现象八:政府“扶贫”上市公司
地方政府作为本地上市公司的直接或间接所
有人,为了达到以募集资金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从
而增加地方税收等目的,常常在关键时刻对上市公
司予以帮助和扶持,这会使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发
生重要的变化。比较典型的是,当上市公司需要业
绩支持以获得配股或增发资格,或者出现亏损,甚
至面临“摘牌”的威胁时,地方政府常常通过财政
补贴、降低税负、减免利息、给予资产价格优惠等
方式,使上市公司增加当期利润、改善财务报表形
象,一些公司也因此而实现了扭亏目标。
如某上市公司 1997年获得补贴收入 1088万
元,是利润总额的5。6倍,里面含有已收取的增值
246
……… Page 258………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税退税收入、安置特困企业费用补贴、地方所得税
已退抵征、贷款银行利息核销等内容。由于靠地方
政府扶持而增加的利润并不能够反映出上市公司
自身真实的经营和盈利水平,而且政府扶持措施具
有不确定性和非持续性,就为以后年度利润的滑坡
埋下了伏笔。因此,有地方政府扶持背景的上市公
司会计报表,也具有一定的财务陷阱。
投资者对这类会计报表进行分析时:
1.观察“所得税/利润总额”比率,若该比率
与企业所得税率相比小很多,则说明企业的净利润
中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税收优惠或返还;
2.关注利润表中的补贴收入、财政返还等因
素在企业利润中所占比重;
3.结合会计报表附注披露的信息对上述内容
进行分析和判断。
关键词索引
247
……… Page 259………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存货跌价准备计提 62
B
存货周转率 175
八项计提 57; 67
D
保留意见 137; 142
待摊费用 38; 57
C
递延税款 40
财务报表 16 递延资产 23; 39
财务报告 15 调整后利润现金保障
财务比率 151 倍数 187
财务费用 85 独立审计 131
操纵利润 226 短期偿债能力 167
长期偿债能力 179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167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179 短期借款 40
长期负债 35 短期投资 25; 37
长期借款 41 短期资产 22
长期投资 25; 26; 39
F
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
提 62 费用 80
长期应付款 41 分部报表 116
长期债务 47 否定意见 138
长期资产 23 负债 34
持续经营假设 10
存货 38; 56
1
……… Page 260………
上市公司财务分析
G 管理费用 85
公积金 93 H
公允 2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