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佛是一棵树-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当人们不用为吃和穿担忧,他们才有可能进一步考虑他们在世间的名誉、是否能长寿和死后的幸福,他们才能逐步走进精神世界,才会去培养完美的品格。或许这样的说法听起来有些尖酸刻薄,不过在一般情况之下,拥有一定财富的人比一贫如洗的人更容易讲究美德。
  成道之后的佛陀常常告诫弟子:比丘们啊,在这个世界上,贫困对于人类来说是最痛苦的,是求得高尚的精神生活的一大障碍。佛陀还曾进一步告白,人类的这种痛苦只有通过社会活动的方式才能真正得到解决。
  可能是愿望,可能是欲望,人这一辈子,想要满足的,想要实现的,想要达成的,都太多,太多………
  无论你最想的是什么,我宁愿很现实很真诚地祝愿大家恭喜发财,随便最初的动机如何,不管最后的财富几许,有钱的总比没钱的好,有心的总比没心的好,就像有追求的总比没追求的好。
  我们活在人间,我们走在路上,我们爱财,坦荡荡。
  注1:增支部:南传佛教巴利《经藏》五部之一。相当于梵文北传佛教四阿含经之《增一阿含》(汉译为《增一阿含经》)。
  注2:南传佛教五部经藏中之一部。“部”为巴利语nikaya(尼柯耶)之意译。《中部》即指具有中等长度,不过长,也不太短之经文部类。此部之性质略同于北传阿含经中之《中阿含》。
  

模块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1)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古语,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耳熟能详,甚至在为了获取利益而不择手段时,常常把它引作一个很冠冕堂皇的理由。
  可是对于它的出处,却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娓娓道来的,尽管它被很多经商者奉为至理名言,像人生规则一样执行。不过,如同英雄莫问出处,虽然它来无影,但是这样的真理,但凡听上一遍,便会深深地刻在心里,任何时候都不会被抹去。
  好像是一种本能吧,尽管我们一生下来连吃饭穿衣都不会,可一旦领悟到金钱对我们生命的重要性时,就会唤醒我们与生俱来的一种潜意识:在这个世界上存活,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倒不如赤裸裸点坦诚,人这一辈子,说穿了,就是为钱而死的。你努力也罢,消极也好,或许做个百分百的拜金主义者,或许你“视金钱如粪土”,反正世俗衡量一个人一生是否成功的标准,终究还是以他所挣的钱多钱少来衡量。如果生活在古代,兴许可以“一心只读圣贤书”般潇洒于人世,但是在科技越来越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不管你想怎么过活,都得老老实实地挣钱去。
  查阅了很多资料,终于找到“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名言出自一本颇为神秘的古籍《昔时贤文》。说它神秘,是因为至今为止,都无法得知这是哪位高人的大作,面世于何朝何代。
  说白了,它确实有点来无影的味道。不过值得庆幸,它没有去无踪,否则不知又会“戕害”多少成功人士,令他们失去生命的目标,而碌碌无为之终老。
  经众多史学家考证,《昔时贤文》,大约成书于清代中叶,作者不详。文中吸收了中国历代许多优秀格言,谚语等,叙述了为人处世之道,内容丰富,言近指远,押韵工整,易诵易记;曾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甚大,被奉为“做人的准则,处世的法宝,交际的妙术,治家的秘诀”是一篇绝佳的启蒙读物。
  而且除了“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句经典的名言,此书中尚有“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人贫志短,马瘦毛长”、“有钱堪出众,无衣懒出门”等诸多金玉良言。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最通俗易懂的文字刻画出一个道理,就是财富的占有程度往往决定了一个人的生活方式。所以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一边自己为自己不停地制造各种各样的痛苦和麻烦,一边不停地怨天尤人,责怪上天的不公,抱怨生活的不幸,妒忌别人的喜悦。因为我们当下的生活,是我们自己决定的,换句话说,是你在设计你的生活,只不过,编剧、导演、演员、观众都是你。
  因此我们必须很关注,怎样才能使自己富有呢?
  其实现在,我必须承认,我有些不快。一边堆砌着这些文字,我的心底隐隐有些怨恨,有些埋怨,为什么在我呀呀学语的时刻,父辈们没能聪明地用《昔时贤文》这样的真理来开发我的智慧。
  于是我进一步从史料中搜索“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背后的故事。
  话说古时候,有兄弟两人,自幼父母双亡,哥俩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好在天无亡人之路,过了几年,老大娶了媳妇,成家立业,苦日子也到了头。可能真的是只能共苦,无法同甘,连手足之情,也难免如此。就在生计渐渐转好的时候,小夫妻俩开始想着法算计兄弟,最终哥嫂独占了父母留下的一点薄产,把弟弟赶岀了家门,从此老二无奈地在外流浪。
  一日,老二有幸遇到一只大鸟,大鸟对他说,在东海深处中有一小岛,岛上遍是金子和黄豆,我带你到岛上,你捡金子,我吃黄豆,但是天快亮时,你要及时提醒我,我们赶紧离开小岛,否则我们两个都要被太阳升起之时的万丈光芒点燃烧死。老二点头答应下来。如愿按照大鸟的吩咐,果然发了一笔大财,穷小子时来运转,成了当年当地数一数二的富翁。
  老大看到老二发了财,百思不得其解,天天跟老二套近乎,老二被哥哥纠緾不过,不再计较当年所受的种种委屈,就把秘密告诉了自己的哥哥听。哥哥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天还不黑就开始等那只大鸟的到来,等了好长好长的时间,终于等到大鸟飞来,老大哪里还顾得上同大鸟说话,抓住大鸟的双脚向东海飞去。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模块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2)
大鸟飞呀飞,老大盼呀盼,飞过高山,掠过大海,终于落在那个小岛上,老大睁眼一看,可不得了啦,只见遍地是黄澄澄的金子,老大再也顾不了许多,疯狂地捡了起来。他只顾捡自己的金子,只恨爹妈少给他生了两只手,哪里还记得弟弟千叮万嘱在天亮之前必须离开的警告,可怜大鸟还沉迷在黄豆的美味之中,等着老大提醒它。不知不觉,东方天已大亮,轰!随着旭日东升整个小岛霎时间成了一片火海,就这样,贪心的老大和无奈的大鸟双双葬身在烈火之中。
  当后世之人在分享这个传说时,都会为大鸟的去世感到深深的惋惜,也十分痛恨老大的贪得无厌,但同时对大鸟贪吃小豆也颇有些微词,不过更为失去那可以立马发财的黄金小岛而痛惜不已。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其实这则古老的寓言是劝诫人们做人不要太贪心,该取则取,当舍则舍。
  可是说穿了,天上既然都掉下了馅饼,谁不贪心,谁有毛病。
  可是这些奇闻异事终究只能如天方夜谭一样被记录在《山海经》,或《聊斋志异》中,不管你眼红也好,妒嫉也罢,天上到底还是掉不了馅饼。
  忽然很同情那个老大,为了自己无法满足的贪欲,宁死都没有享受到做富翁的感觉。难道在金钱的诱惑面前,真的连生命都会失去尊严?但倘若失去财物的保障,我们又将以何种面目,存活在世上?
  忽然想起山德士上校为家乡的肯塔州炸鸡谱写的广告:吮指美味,意犹未尽。
  模块五:波罗蜜多
  波罗蜜多不是汉语,出自公元前六世纪古印度佛教梵文Paramita,意译为从生死痛苦的此岸到达快乐智慧的彼岸。
  不过我们的生命之舟毕竟有限,岁月经不住太长的等待,更无法装载太多的物欲和虚荣,想要顺利地抵达彼岸,就要学会拒载。
  还是李清照来的潇洒,在春天的湖面上泛舟荡漾一次,就参透了人生的蹉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一点,四十不惑的东坡居士,就犹为不及,淮河上饮别友人秦少游之后,颇为感慨,于是“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有些事情,放下就放下了,或缠绵、或眷念、或沉醉,或不舍……删除生命就是在这些舍与不舍之间徘徊,结果得到的不去珍惜,却将年华消融在求不得中。
  最超脱的,莫过于永远将自己放逐于天地之间的李白,不愧是诗仙,一句“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这样的气魄,还有什么放不下。
  有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他所住的村庄,到无人居住的山中去隐居修行,为了断除所有的欲望和念头,他刻意只带了一块布当作衣服,便抛弃一切,动身前往山中居住。
  在山中修行的日子没过多久,他发现当他要洗衣服的时候,他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他就下山到村庄中,向村民乞讨一块布当作衣服,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于是毫不犹豫地送给他一块布,当作换洗用的衣服。
  当这位修道者回到山中之后,他发觉自己居住的茅屋里面有一只老鼠,常常会在他专心打坐的时候来咬他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早就发誓一生遵守不杀生的戒律,因此他不愿意去伤害那只老鼠,但是他又没有办法赶走那只老鼠,所以他只好回到村庄中,向村民要一只猫来饲养。
  得到了一只猫之后,他又想到了——“猫要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去吃老鼠,但总不能让它跟我一样只吃一些水果与野菜吧!”于是他再次下山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子那只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
  但是,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以后,他发觉每天都要花很多的时间来照顾那只母牛。于是就他又回到村庄中。最后他找到了一个可怜的流浪汉,于是就将这无家可归的流浪汉带到山中,帮他照顾乳牛。
  那个流浪汉在山中居住了一段时间之后,跟修道者抱怨说:“我跟你不一样,我需要一个太太,我要有正常的家庭生活。”
  

模块四:人为财死,鸟为食亡(3)
修道者想一想也有道理,他不能强迫别人一定要跟他一样,过着禁欲苦行的生活,于是……
  这个故事就这样继续演变下去,你可能也猜到了,到了后来,也许是半年以后,也许是一年以后,整个村庄都搬到山上去了。
  欲望就像是一条带有魔法的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远都不能满足。
  现实在教育我们,财富是生活自由的保障,似乎有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地生活。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思考,拥有的财富越多,却越不自由。这不是对郁郁不得志者的自我安慰。因为欲望是在被逐渐激发出来的,拥有的越多,期待和牵挂也就越多。曾几何时,万元户就是富裕生活的标准,可多少万元户因此满足了呢?有了一万,就会想着十万,然后是百万、千万。往往是钱越多就感觉缺得越多。生活不停地围绕这个轴心运转,从而忘却了人生的根本。
  有个比喻说,假如把财富、事业、荣誉、地位都比作0的话,健康就是前面的那个1,否则,即使拥有再多,也还是等于0。但我们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简单的道理,为了挣钱毫不顾及身体。结果“年轻时以健康换金钱,年老时以金钱买健康”。莫非,健康也是金钱可以买来的么?也许金钱可以换来最新的药品,换来精细的护理,换来最好的医疗,但谁都不能保障我们的健康。
  不仅这些,不但我们为获取财富使健康遭受的损失是金钱无法弥补的,而且我们为谋取私利而使心理遭受的伤害更难以愈合。欲望是无限的,财富却是有限的。我们为尽可能多地占有财富,不仅直接或间接地侵占了他人利益,也使自己滋长了重重烦恼。这些内在的伤害或许不会在短时间内显现出来,但它的影响却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会源远流长。
  要想致富,我们必须对财富和欲望有正确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懂得合法求财、合理使用;才能从容地驾御它,而不是被它左右。
  要想发财,我们必须成为财富真正的主人。
  有一天,一个切罗基族(北美易洛魁人的一支)老人告诉他的孙子,他心里一直在进行着一场搏斗。他说,他心里有两只狼在搏斗:
  一只是邪恶的狼,充满愤怒、嫉妒、悲伤、遗憾、贪婪、自大、自怜、负罪感、怨恨、自卑、傲慢,自私。
  另一只狼是善良的狼,充满喜悦、和平、爱、希望、宁静、谦卑、善意、仁慈、同情、慷慨、真诚和信念。
  孙子想了一会儿,接着问他爷爷:“那到底哪一只狼赢了呢?”
  切罗基老人淡淡地回答道:“我喂养的那一只。”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模块一:最初的佛法
2586年前的农历十二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证得佛果的成道日。然而在经过短暂的喜悦之后,佛陀却陷入了另一种困惑。他很清楚地明白,自己历经六年苦难所得的收获,如此深邃的空性智慧,这么深奥的菩提教法,是众生不可能了解的。正如佛偈所说:“所证无人解,为谁而宣说。”
  在成佛之后的七个星期里,佛陀一直沉默不言,并没有马上将心中的佛法教诲众生,却在深深地思索,如何用最简单的道理,向世俗凡人阐述生命的真谛。已经放下自在的佛陀不得不再去寻找语言文字,与众生分享他的智慧。他已经有了水,但是他需要一个盛水的罐子,而且是那种很普通的瓦罐。结束四十九天的冥想之后,最终如愿产生了一个利益众生的法门,这就是最初的佛法,四圣谛。
  佛陀成道以后,从鹿野苑初转###到娑罗树林涅槃,佛陀四十五年所讲的教法,事实上都是基于四圣谛的基本原理发展出来的。
  四圣谛,他是所有佛法的核心,就像任何企业都需要一种精神一样,这就是佛教的精髓所在。
  按照中国的文字结构解析,谛这个字,是由“言”和“帝”两部分构成,世俗点理解,既然是皇帝说的话,自然无人能够抗辩。所以这四个圣谛,不是用来争论的,这种智慧是需要用你的生命去慢慢体会的。
  第一个圣谛——苦谛:
  你我没有必要逃避这个词。尽管对苦的感受不尽相同,但是从某种程度上理解,我们所有的人都在受苦。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的身心经常很容易产生各种不适。我们必须能够看出并且承认这种痛苦的存在,然后去体会它。
  我们要知道苦犹如病,应该遍知,这是世间的苦果,也是生死的流转。我们要面对所有的病,才能医治它。
  第二个圣谛——集谛:
  它是苦的起因、根源、本性,或产生。我们在体味了各种痛苦之后,还要深入地观照它,才能清楚地看见,它是如何产生的。我们要知道病苦的原因,将之断除。这是世间的因果,也是生死的流转,但是它指出我们生死流转的原因。
  第三个圣谛——灭谛:
  佛陀教给我们如何去辨识出各种苦痛的存在,同样,他也教给我们灭除苦痛的方法:如何通过避免做使我们痛苦的事情来停止制造痛苦。如果没有灭苦的可能性,那么,佛法的存在又有何意义呢?因此第三谛告诉我们,转化与救疗,是绝对可能,更是势在必行的。
  第四个圣谛——道谛:
  道,即是道路。这条离苦的道路能够引导我们避免我们从事各种痛苦的事情。这是我们最需要的道路。
  就像现在很流行的自助游,你必须真正的去过那个地方,才会有收获,否则只能一次次的,用带有点羡慕带有点嫉妒的神情去消化别人咀嚼过的馒头。
  也许你在疑惑四圣谛与企业精神的关系,其实任何企业都和人类一样,都是有生命的,既然这些智慧揭示了生命的真谛,既然每一家企业都是由人构成的,我们没有理由,不试着去感悟一些,感动一点,哪怕只是一个转瞬即逝的片刻。
  台湾的企管界,一直很流传一种观点,如果把你个人比喻成一家企业,你该如何经营你的公司?
  生意难免会有亏有赚,生命却是谁也赔不起的买卖。
   。。

模块二:苦谛……在工作中享受人生(1)
请不要排斥这个概念,或许你从未发现苦和享受能扯上什么关系。
  这么多年的成长经验告诉我们,痛苦或者苦难是用来承受的,我们需要的享受,是欢乐。虽然承受和享受只差一个字,但是五千年来博大精深的汉语言文化,造成这两个词的概念却是天壤之别。欢乐是我们主动追求的,就像常常能令你怀旧的初恋,那种略带些青涩的甜蜜滋味,那片此情可待的情怀。不过滋生享受的愉悦似乎总是短暂的,或许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在某个慵懒的午后,利用一杯卡布吉诺的香味,去追忆那似水的年华。
  是生命都要慢慢的成长,同时,这也是种缓缓的枯萎。
  所以我们要学会告别初恋,告别曾经的种种,告别或令你喜欢,或令你生厌的人,无论他们在你的生命中曾经占据多么重要的位置。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这就是苦谛的核心——爱离别之苦。
  除此之外,佛陀按照苦的表象阐述了另外七种无常难忍之痛,即出生的苦、衰老的苦、疾病的苦、死亡的苦、怨憎之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炽盛之苦(身心变化不自在的苦)。再加上爱别离,便是人类从出生到死亡,无论贫富贵贱,永远无法逃脱的“世间八难”。
  如果不是故作潇洒地回避,而稍微用心琢磨一下,你就不难发现从年幼到现在,我们一直都在经历一种有起有伏,遍布各种挫折与困扰的人生中。我们的生活被各种问题、痛苦、悲惨、诱惑所围绕。不管今后的科学发展到何等的昌明,生命终究都会随着死亡而结束,之后永远都不会确定死亡会将我们带往何处。
  其实人生就像是乘车在旅行,一旦踏上这趟车,自然就会被窗外的风景迷恋。不过风景虽然美丽诱人,可惜你却不能一览无余。倘若你钟情于右边窗外高山的雄伟,那么你就不得不放弃左边窗外河流的逶迤;假如你神往左边窗外森林的神秘,那么你就得舍弃右边窗外田野的浪漫。如果你想要左右兼顾,求得圆满,只能在迷茫中苍老,结束一段一无所获的旅行。
  人生如乘车,我们知道它的起点,也明白它有终点,却始终无法预知沿途的经历。于是,一路走来,上上下下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一起陪我们从起点走到终点的人,或许根本就没有。但是旅行,一直在继续。
  所以,我们爱离别。
  可能是因为太直白地揭露了生命历程的真相,或许是我们习惯了真实的谎言,世人眼里,佛陀的教义总是被蒙上一层悲观厌世的色彩。
  然而佛陀早就开示,我们以为有一个独立的我存在,是世间所有痛苦的根源之因。
  能够为自己和别人解脱痛苦,是佛教蕴含的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这才是佛法真正的核心思想,才是真实不虚的如来本意。
  佛教的自力拯救不能简单理解为只追求自我个人的解脱,只有心系天下的圣者,才会“若一众生未得度;我佛终宵有泪痕”。
  与其他宗教相比,佛教有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承认人自身的伟大,从人本身去寻求真知,既没有中国传统道教的出世观,也没有基督教、###教的原罪说。正是这种以人为本的思想,才使佛教几千年来生生不息,菩提之花开遍全世界。
  一般而言,宗教是相信和崇拜超人和超能力的控制力量,只有佛陀认为其本身只是人类的一员,他将他的觉悟、成就及造诣,完全归功于人的努力与才智。人,而且只有人才能成佛,并且每个人都有成佛的潜能。因此佛教是一种“强调以人为本的,用以规范人的思想、行为的一种强有力的规则体系”,这种体系类似于哲学的定义,因此许多有识之士一直在为佛教到底是宗教派别还是哲学教育争论不休。
  佛经阐明佛与众生同出一源,本为一体,不会因为自己的开悟而无视众生的迷惑。所以佛教根本是兼济天下而非独善其身,要求把自我拯救,建立在每个人的努力并导引众生的共同努力基础之上。自度才能度他、自济才能济人,更可以理解为通过超度他人以求得到自己的超度、通过救济别人,自求得到自己的救济,这是佛教中经世济众的基本精神。
   。 想看书来

模块二:苦谛……在工作中享受人生(2)
作为社会组织之一的企业,应该吸纳经世济众的精神,把强烈的社会使命感作为企业追求的终极目标。虽然企业的现实目的就是赢利,但并不表明赢利是企业惟一目的和准则。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创造用以获利的产品给用户带来思想、身体上的快乐,对于企业的经营方式、所经营的产品,最高的档次是能做到有所为而有所不为。香港李嘉诚先生就曾经力排众议,否决开设赌场的董事会提案。企业经营的产品能做到“利乐有情”,才会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才会给企业在任何时期任何地区带来更稳健的经营风格,不会生如夏花般短暂,才能使企业获得更长期的利润。
  其次,企业自身的使命就是通过赢利来帮助企业员工以及社会解脱痛苦、寻求快乐。而企业员工和社会得到企业的帮助后,会自然而然地信奉企业本身所倡导的一些思想和理念。企业树立了经世济众的精神后,通过一定的途径,让企业员工和社会知晓、认同这些精神,会为企业本身的经营带来极大帮助。无论是理光“我们领先,他人仿效”的王者风范,还是飞利浦“让我们做的更好”的温情攻势,都会激发企业员工的使命感,不但使员工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同时也会使社会对企业本身给予更多的信赖。无可否认,经世济众的精神非常有利于企业自身发展。
  而身为商业浪潮中的一员,我们不得不将生命中最精华的部分奉献给工作。工作不应该是生活的全部,可是我们又难以摆脱工作所带来的种种烦恼。
  其实,工作之所以令人渴望、挣扎、苦恼,是因为它牵涉现实、价值、欲望,包括人性。
  如果你正面临困境,不如给自己一点时间,去沉淀一下自己的心灵。把承受改变为享受,也许并不是很难。最起码,看上去很美。
  因为人之所以痛苦,就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生命之中,本身就有许多不能承受之轻。还是阿甘聪明,他明白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它带给你享受的,就是那种苦苦的味道。而且你不打开来咬一口,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模块三:集谛……在困境中放松心灵(1)
大概是由于信仰的缘故,我特别钟情于西藏工艺品的收藏。不管是寓意独特的法器,还是风格粗犷的饰品,只要它来自雪域高原,都会让我产生一种莫名的热爱。
  尤其是藏人称之为“思怡”的天珠,这种被他们奉为天降神石的宝物,至今为止尚未探寻出它的成长足迹,也无法分析出它的矿物结构,甚至根本找不到证据证明是人类所造。有时候不得不承认,再先进的科学,在最原始的自然面前,常常显示出它无知的一面。也正是这样的神秘,使我对天珠的感情,几乎达到了痴迷。
  物以稀为贵。因此才会产生大量的拥趸,自然也会吸引仿冒者的蜂拥而至。与大多数古玩爱好者的收藏经历相似,在交了诸多的学费换回一堆赝品之后,逐渐积累出一些“把玩”的经验,再加上放大镜、显微镜、荧光灯等专业的珠宝鉴定工具的帮助,我终于渐渐领悟出什么叫“淘宝”。
  第一要绝对的冷静,虽然这一点很难做到。在发现令你欣喜若狂的宝贝的刹那,一定要抑制住心头的狂喜,若是没有最平和的心态,你永远不可能得到你想要的真实;
  然后就是学会寻找,当肉眼无法分辨端倪时,必须借助100倍的显微镜去体察它的结构。其实任何事物的形成都有成因,想要发掘真相,必须放大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这个世间存在着许多你看不见的真实,因为真实不是用来看的,它会在你用心去接近的那一刻,悄然地出现。
  佛陀在苦谛中真实地分析出人生的八难之后,将会在集谛中带领我们冷静地搜寻形成苦难的原因。
  找到它,然后消灭它,这样我们才能轻松地上路。
  根据佛陀教言,无明与渴望是苦的根源,因为不明白道理而执著,因此会产生种种欲望,可是无情的现实又不能一一满足这些欲望。所以我们开始烦恼,直至痛苦,所谓“有漏皆苦”。
  人生一世,能够让我们产生烦恼的原因多种多样,任何会摧毁心灵平静,带来心理痛苦的心理状态,让心灵扰乱、煎熬,折磨,如此的感受,即是烦恼。
  接下来,释迦牟尼用他得道之后的大智慧替我们总结出生活中时时存在的五种根本烦恼。
  第一种烦恼就是贪欲:它是对顺境依恋不舍的心。我们对美丽的人事、愉快的经验总有强烈的渴望。它似乎是天生的,不然自以为“圣哲”的孔老夫子也不会感叹一句“食色性也”。打个比方,贪欲有如把你的心绑在外界的物体上,非常的难以去除。
  不过有一点我们必须要清楚,无论你期望从父母、孩子、朋友、财富或资产中收获什么样的快乐,只是暂时的,它们永远都无法持久;如果生前你能有幸不失去,最后的死亡也会夺走一切。不管你身家多么的显赫,对财富而言,你只有临时的保管权。就像你背上沉重的贷款,去购买你所满意的房屋,然后耗尽精力、体力、财力把它装潢成“属于”自己的宫殿。其实不论你是否千金散尽,买回来的只是居住权和使用权,而最后决定这幢房屋命运的人,根本不是你。
  聪明一点的人不难发现,对贪欲的执著毫无意义。
  第二种烦恼是嗔恨:它是对逆境厌恶难忍的心。当我们对某人生起嗔心时,你的嗔恨或怨气并非与生俱来地存在于他的身上,而只存在自己的心中。当你一看到他,你的念头便全落在他过去曾经伤害过你,未来可能会伤害你或此刻正在伤害你的种种思维上,连一听到他的名字都会让你抓狂。如果你紧紧抱着这些念头不放,怒气很快就会爆发出来。结果你会有一股无法抵御的冲动,无所谓他和你的关系是否亲密,在那个时刻,你只想用最恶毒的语言咒骂他,如果怨气的浓度再高一些,你甚至会随手操起一样家伙去招呼他,心里想着:“我真想杀了他!”
  愤怒是心情极度不调和的状态,非常的粗暴而不平静。和贪欲正好相反,贪欲是遇到快乐的境界,你拼命追求;嗔恨是遇到厌恶的境界,你想要抛弃,但又丢不了,于是嗔恨。
  书 包 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