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女人生-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实女人都这样,自己的丈夫和女婿女人越少越好,儿子的女人是越多越好,典型的双重标准。
大太太被太夫人教训争锋吃醋,就知道自己房里的事婆婆都知道了,想来府里也有不少关于自己这样的传言,气恼的红了脸。
婆婆的说教大太太又不能反对,何况大太太在家为人女时,也常常听自己的母亲这样敲打自己的嫂嫂。
大太太嗯嗯哼哼的听着太夫人的说教,很是没脸。
太夫人说教了一会儿,看着一直点着头,看不清神色的大太太,挥挥手道:“你先回去吧!我的话好好想想,想到心里去”。
第三十章 传授心得
大太太听了太夫人的话,躬身行礼退了出去。
大太太回到竹香院,沉稳的安排管事妈妈今天的事务,面色上看不出一丝异样。等事情都交代完,管事妈妈都离开后,才把服侍的人都打发出去,稍显疲惫的歪在大红迎枕的上,微合着双眼,想着婆婆的话。
对婆婆这么轻易的放过自己,大太太有些疑惑不解,并不是孙淑婷不好,而是孙淑婷管家对大太太的影响不大。在大太太眼中,孙淑婷只是个毛孩子,即使平日表现的再沉稳,管家的能力也不是说有就有的,需要学习和锻炼。孙淑婷给大太太造成的掣肘远不如挑选其他得力的丫鬟给大太太造成的影响大。
太夫人这样安排,对大太太来说是个好事,仆妇不会知道大太太受到惩戒,权力被分割出去,只会说大太太为人宽厚,善待庶女。既全了大太太的脸面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想明白太夫人用意的大太太扶着自己的额头,对婆婆的行事的果断和老辣很是佩服,觉得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大太太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孙淑婷从哪里开始练习管家比较好,今天是五月初九,明天就是给太夫人请安的日子,到时候大太太要拿出个章程来,不然太夫人会以为大太太在敷衍她。
当孙淑婷跟着逄嬷嬷学完规矩,回到自己在留芳阁的住处,就听到留守的大丫鬟冬梅进来禀报道:“大小姐,您回来了,太夫人身边的荷香姐姐前来传太夫人的话,让您学完规矩去太夫人的芷兰院,太夫人有话和您说。”
孙淑婷一听,坐直身子,问道:“知道是什么事吗?”
“荷香姐姐没说,不过听她的口气应该是喜事。”冬梅回忆着荷香的脸色,有点不确定的说道。
“喜事?”孙淑婷还真想不出自己身上能有什么喜事。
孙淑婷还真有一丝好奇,她到盥洗室简单的梳洗了一下,就带着冬梅去了太夫人的芷兰院。
“祖母,我来了。”孙淑婷一进太夫人的内室,就语气欢快的对着太夫人娇笑道。
“看看,这个皮猴子,平时多稳重的一个人,怎么到我跟前就大变样了。”太夫人笑呵呵的对守在一边的王妈妈道。
“那也是您老人家和善,才引得大小姐乐意彩衣娱亲,形象大变。”王妈妈看着太夫人高兴,很是乐意说些让太夫人更高兴地话。
孙淑婷走到太夫人跟前,先恭恭敬敬的行了礼,才顺着祖母的话,坐到宽榻上。
太夫人看着温顺的坐在自己身边的孙淑婷,摸摸她的头,“一眨眼,婷姐就这么大了……从小就沉稳,孝顺,真是个好孩子。”感叹的时间的飞快,一眨眼从孙淑婷已经从一个稚儿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那也是祖母教育的好,婷姐还小,还指着祖母给把关呢!”孙淑婷看着太夫人有些伤感与时间的飞逝,以为太夫人在忧伤自己的年华已逝,开口劝慰。
“你这个人精,那还不把祖母给累坏了!”。太夫人拍拍孙淑婷的手,虽然说出的话是指责,可脸上的表情很是自豪,一点也看不出不满之意。
年纪越大的人,越不容易服老,孙淑婷这样一说,太夫人觉得自己的责任更是重大,不仅孙淑婷,所有的孙子孙女都要给把好关。
“婷姐,你也大了,该学着管理家事了”。太夫人把叫孙淑婷来的目的直接说了出来。
孙淑婷一愣,“祖母……”;表情有丝期待,有丝害怕。
“今天我对你母亲说了,让你帮着管家,你母亲同意了”。太夫人看着孙淑婷把话说的更透彻一些。
孙淑婷有些热泪盈眶,太夫人为她的将来真是尽心尽力了。
大家族里的嫡庶之别不仅指出身的不同,还有受教育程度的差异。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不仅取决于她的学识,对女子来说,更重要的是学习日常家务的处理。女子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为人处事全靠身边人的言传身教。
孙家是科举出身,注重孩子的学识培养,孙淑婷她们这些女孩子也能从小有先生教导学习知识,可学习日常家务的处理是大太太不愿意教给庶出的子女的,如果没有太夫人的支持,孙淑婷到出嫁都不会有正大光明学习家事处理的机会。
“傻孩子,你不是要祖母给你把关吗?祖母给你机会了,要好好锻炼。”太夫人看着感动流泪的孙淑婷,很是理解孙淑婷的心思,毕竟太夫人也是庶女出身,知道她们的不易和期望。
“谢谢祖母,”孙淑婷拿出手绢擦擦眼泪,稳稳情绪,“祖母,到时候孙女叨扰您,您可不能嫌弃孙女笨拙,烦了孙女”。
“我相信婷姐这么聪明,学的会很快,”太夫人笑看着孙淑婷,“再说还有祖母在后面给你支招呢?”说了一句给孙淑婷打气的话。
“祖母,那我学规矩的时间是不是要改改了?”既然管家,什么时间最合适,孙淑婷想了想,把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
“不大用该,你每天早上少学规矩一个时辰,把家事处理完就行了”。太夫人想了想,把时间定了下来。“婷姐,你要记得,学习管理家事并不是要你所有的事都亲力亲为,你要知道所有的事都是人在做,你要学会的就是如何用人,用合适的人去做合适的事才是最重要的一门课程。”太夫人想想大太太的处事方法,把自己的心得告诉了孙淑婷,太夫人不希望孙淑婷跟着大太太学。
孙淑婷知道上位者的气度是把握大方向,而不应纠结于具体的琐事,徒费心力,这与太夫人的指导不谋而合。
孙淑婷明白的点点头,“祖母,是不是就像我房里的事一样,我只要把做事的丫鬟、嬷嬷管好,事情就能做好。”
“婷姐真聪明,看来这几年没有白白自己住,”太夫人对孙淑婷的一点就通很是高兴,聪明的孩子谁都喜欢,“不过管理家事要更加复杂,不仅仅人多,而且利益牵扯也多,做事的人也不是每个你都会见到,所以就要婷姐学习辨识是非,学会用管事的人。”太夫人简单的表述了一下,具体的事情只有孙淑婷亲身接触后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大道理学了这么多年知识应该都懂,能不能学会应用,是否能变通的应用,就看个人的能力了。
“祖母希望我从哪开始学起?”孙淑婷没有被祖母的话吓到,也没有知难而退,很是积极的请教。
“这个要看看你母亲的意见,祖母倒是希望你从厨房管起”太夫人拉着孙淑婷的手细细的给她解释原由。“现在咱们家已经分家,各房自己管理自己的厨房用度,不过采买是通过公中管理的,你从厨房开始管起,事情不多,就是繁杂些,练练手,长长经验,以后再学其他的更好一些。”太夫人给孙淑婷安排的道路很是稳妥。
孙淑婷知道祖母既让给出建议让自己从厨房学起,极有可能会成为现实,毕竟大太太还是要尊重太夫人的建议的。
厨房的事务虽然琐碎,可具体事务不外乎统计每天各房需用的柴米油盐,蔬菜和水果等日常用品,各位主子都有自己的份例,简单清楚,很适合孙淑婷这个初学者。
透过厨房管理,孙淑婷不仅能知道物价的变动,还能了解一些管事的为人,毕竟采买的油水还是很大的。从小处着眼,就能看出一个人的为人行事,何况账本能说出一切问题。
“祖母,那我是不是要学会看帐啊!”孙淑婷问太夫人道
“是啊,我们婷姐真聪明。实际上,学会管家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账本。家里的收入开支,全有账可循。你想知道这个家里的规矩,查账,就可以全都知道。”太夫人对孙淑婷能抓住问题的核心,很是高兴,觉得她很有管家的天赋,更乐意把自己的经验传授出去。太夫人没有女儿,还没有手把手的教过谁管家,孙淑婷的表现让太夫人很是期待。
孙淑婷点点头,很是高兴“我知道账目,就不怕被下面的人糊弄了。”
太夫人觉得孙淑婷真的很有天分,高兴的直点头:“对对对……所有的家事都有旧例可循,不能轻易坏了规矩,不然容易下人不服,也让以后的人不知怎么做,照着规矩来,谁也不能说是什么。”太夫人想了想,拿自己身边即将成亲的沉香举例道:“我身边的沉香出嫁,打赏多少,如何打赏,都是有惯例的,祖母喜欢沉香,会自己拿出体己来,私下贴补她,不会从账面上支出银子,坏了规矩。”
孙淑婷想想自己对冬梅的作法,很是认同的点点头。‘无规矩不成方圆’这句话在很多时候很是有道理。
太夫人很是高兴,拉着孙淑婷继续说了些自己管家的经验、体会。
直到孙淑婷陪着太夫人用了晚餐,回去了,太夫人的兴致还是很高昂。
第三十一章 初掌家 上
“大小姐,真聪明,一点就通,老太太真是好福气……”王妈妈看着高兴的太夫人凑趣道,从早上和大太太说过话之后,太夫人的情绪就不高,直到八小姐孙淑湘来陪着,太夫人的心情才渐渐的变好,和孙淑婷说话后,太夫人的心情是越来越好,现在一点也没有了早上的低沉。
“那是,不看看是谁家的孩子”太夫人很是骄傲。孩子是自家的好,再加上孙淑婷表现出色,太夫人这样说也不算太偏颇。
“什么事啊!这么高兴……”太老爷应酬回来,看着屋里的太夫人笑语盈盈的,有些意外。从昨天大老爷孙志远离京,太夫人情绪就开始不高,才一天就恢复过来,太老爷有些吃惊。
“就是发现婷姐有管家的天赋,妾身教的高兴”太夫人把要孙淑婷管家的事告诉了太老爷,把大太太惹大老爷生气的事给瞒了下来,只提了提大太太身体不好,想找个人帮忙分担一些家事。
“是吗……身体不好就多休息休息,婷姐也到了该学学这些家事处理的年纪,不然到了婆家什么都不懂,就不好了。”太老爷对太夫人讲的大太太主动分出一些权力很不相信,毕竟大太太以前就对掌权跃跃欲试,现在正大光明的掌家了,再把到手的权力分出来,还不像割肉一样心疼。
“大儿媳虽然跟着你处事多年,毕竟是第一次完全当家做主,你也别一下子全丢开手,也要看着点”。太老爷对大太太管家不是很放心,要太夫人看着点,家务琐事还好说,重要的是官场上的人情来往,需要慎之又慎。
“好,妾身晓得”。太夫人应承了下来。
*********留芳阁*********
冬梅坐在矮凳上,给躺在美人榻上大小姐孙淑婷梳理着头发,一边梳一边对孙淑婷道:“大小姐,太夫人带您真好。”语气很是高兴,孙淑婷在孙府的地位越稳,作为孙淑婷丫鬟的冬梅也就越有脸面。
“嗯!”闭着眼睛的孙淑婷回了一声,孙淑婷知道冬梅说的是祖母亲自指导自己管家一事,孙淑婷现在想想还是很激动、兴奋。
太夫人是一个强势护短的老太太,你只要入了她的眼,她就会为你全心全意的打算。孙淑婷姐妹算是进了太夫人保护圈里的人了,有了祖母的支持,相信这些管事妈妈们也不敢敷衍、怠慢自己。
分家后,归公中管的厨房的事情不多,还是比较好处理的,工作要坐在前面,孙淑婷想自己还是先了解了解管事妈妈们的为人比较好。
“冬梅,你出去的时候叫秋水进来,我有事要吩咐她。”冬梅即将定亲,不太方便在外走动,打探消息,孙淑婷想让嘴巧、机灵的秋水去做这件事。
“那大小姐我这就去叫她”,孙淑婷的头发已经被冬梅打理好,冬梅把半湿的手巾拿在手里,起身出去了。
一会儿,秋水进来对孙淑婷道:“大小姐,您找我?”
听到声音的孙淑婷坐了起来,吩咐秋水道:“秋水,明天你去打听打听各房的厨房管事妈妈是谁,为人、品行怎么样,在府里有哪些关系,都打听清楚。”
秋水用心的记下了孙淑婷的吩咐,在心底重复了一遍,才说道:“好的,大小姐,奴婢一定办好。”
孙淑婷摆摆手让秋水退了下去,自己就抱腿坐着,分析着家里的每个人。
大太太为人强势,可骨子里很是骄傲,答应的事情绝不会反悔,既让同意让孙淑婷管家,就不会推三阻四的再加以阻挠。可要是指望着大太太会亲自指导孙淑婷管理家事,那也是痴心妄想,一切要靠孙淑婷自己摸索。
孙姨娘是孙淑婷的生母,又跟着大老爷在贵州任上待了六年,见识和手段不是一般姨娘能够比拟的,能够给孙淑婷不少帮助。
周姨娘和李姨娘应该也会赞同,她们都要为自己的女儿考虑,周姨娘生的三小姐孙淑雅已经6岁,李姨娘生的四小姐孙淑慧也满了5岁。孙淑婷这个大姐有管家的机会,给她们开了个好头,等着她们大了,也有理由以孙淑婷为借口学习管理家事。
二房不在家,只有留守的李姨娘管事,孙淑婷管不管家与二房的关系不大,李姨娘应该不会给她添堵。
三太太为人泼辣、爽快,现在怀胎四月,正是注意保养身体的时候,毕竟现在对她来说孩子最重要。何况已经分家,以后当家作主的只会是大太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三太太不会去做,把自己的小家管好才符合三太太的精明、不吃亏的为人原则。
孙淑婷需要应对的是来自厨房的这些仆妇们,毕竟柴米油盐、蔬菜、水果的价钱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些浮动很正常,采买的时候稍稍做些手脚就能留下不少的钱,还有厨娘们顺手牵羊,这里面的猫腻很多。孙淑婷不仅要知道物价,最重要的是要会使用和管理这些人,毕竟能占住位置的都有各自的关系,孙淑婷既要震慑她们,让她们听自己的差遣,还要容忍她们的一些手脚,这中间的尺度需要孙淑婷自己去体会把握。
孙淑婷想清楚大概的思路,就拿起矮桌上的书,看了起来,到了亥时二刻,自去歇息。
第二天,孙淑婷上完规矩课,就起身去了孙姨娘的院子。孙淑婷对孙姨娘道:“姨娘,祖母想让我学习家事,从厨房开始学起。”
孙姨娘听了很是兴奋,高兴地直道:“真的吗?真的吗?那太好了……”
“是真的,姨娘,祖母答应要亲自教我”,孙淑婷又说出了一个让孙姨娘更加高兴的事。
“婷姐,你要好好孝顺祖母,知道吗?”孙姨娘冷静下来后,表情严肃的看着孙淑婷。太夫人不仅给了孙淑婷一个学习管家的机会,让孙淑婷婚配的时候条件更加优越,还亲自教导她,提升她在家中的分量。
“我会的,姨娘,祖母的苦心我懂。”
孙姨娘抱着孙淑婷,拍着她的后背,喃喃道:“婷姐真是个有福气的孩子”。
孙姨娘抱了会儿孙淑婷,就给她整整衣袖,打发她到太夫人的芷兰院去了。
在芷兰院,孙淑婷和妹妹孙淑湘陪着祖母热热闹闹的说话,刚用完晚餐一会儿,大少爷孙环勃先带着二少爷孙环辉来给太夫人请安,还没说几句话,大太太就带着大房的孩子来给太夫人请安,大家热热闹闹的打着招呼。
等三老爷孙志辉带着儿子卫哥来给太夫人请安的时候,大家已经团团围着太夫人说了不少时间的话。
三太太因为怀孕,早早的被太夫人免了晚上的请安,太夫人怕天黑路滑,一个不小心会伤着三太太,所以晚上的请安只有三老爷和卫哥前来。
卫哥一进内室,就看见年纪最小的湘姐霸着祖母的怀抱,忙从父亲孙志辉的掌中把手抽出来,跑到太夫人身后,搂着太夫人的脖子,直撒娇。
孙淑湘在太夫人的怀里睁着大大的凤眼,盯着卫哥,一遍调皮的二少爷孙环辉,笑着打趣卫哥道:“你羞不羞,这么大了还要祖母抱……”说的周围的孩子们都看着卫哥笑。
卫哥羞红了脸,气恼道:“祖母,你愿不愿意抱我”,眼神期待的看着太夫人。
太夫人把卫哥和湘姐都搂在怀里,乐呵呵的直道“愿意,愿意”,说完还朝二少爷孙环辉道:“你们也就大了不找祖母,小的时候谁不是要祖母抱”。一副给卫哥找理由的模样。
乐的卫哥在一边昂头挺胸的环视着刚刚都笑他的哥哥姐姐。
孩子们在一起,还是愿意凑堆,和太夫人亲热够了的卫哥,过了一会儿抛下太夫人,找哥哥们玩去了。
大太太看着带着少爷们玩的开心的三老爷孙志辉,又看着孙淑婷姐妹几个在热热闹闹的说话,就走到太夫人面前,低声道:“娘,昨天您要让婷姐管家,您说从哪块管起比较好?”一副全听太夫人做主的样子。
“从厨房吧!”太夫人直接说出自己的意见。
大太太心里很是赞同,她本来也是想让孙淑婷从厨房练手,谁知婆婆的想法和她不谋而合。很是痛快的答应了下来,“那我这两天就带着婷姐把厨房的事交接一下”。
“你身体不好,多休息休息吧!婷姐的家事有我给看着。”
大太太对太夫人的插手有些不乐意,教导子女是自己当主母的责任,婆婆越过她明显的就是不相信她。可太夫人说的话也有道理,大太太现在身体不好,还是要以养身体为要,这种费心力的事她也不想做。
再说,太夫人原本就重视孙淑婷,现在要亲自教导孙淑婷更是正常,大太太也乐的轻松。省的大太太教导孙淑婷出了什么差错还要被太夫人埋怨。
“那就太辛苦娘了”大太太还是恭维了一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第三十二章 初掌家中
太夫人和大太太商议好,就招手把孙淑婷叫了过来道:“婷姐,这两天,你母亲就会带着你去接手厨房的事,明天规矩课学完把逄嬷嬷带到祖母身边,祖母对她讲你学规矩时间要改改的事。”太夫人还想从逄嬷嬷那了解了解孙淑婷规矩学的怎么样了,这话就不方便当着孙淑婷的面说。
大太太在一边听着,看着太夫人对孙淑婷讲完了,才接着道:“婷姐,以后管家有不懂得地方,多向祖母请教,母亲现在还要靠祖母给把关呢!”大太太大大方方的把教导孙淑婷的责任交给了太夫人。
孙淑婷对大太太和太夫人行了个屈身礼,“谢谢祖母,谢谢母亲”。不管孙淑婷是不是提前得到了祖母的指点,在规矩上她都不会失礼,规规矩矩的给太夫人和大太太行了个大礼。
大太太微笑着点点头。
太夫人心疼的笑着道:“快起来,这孩子……”
孙淑婷起身后,陪着太夫人说了几句话,大太太见时间不早了,就起身此行,大家一起离开了太夫人的芷兰院。
************周姨娘的院子******
从太夫人出回来的三小姐孙淑雅回来就和生母周姨娘絮叨,“姨娘,你知道吗?今天晚上在祖母那,母亲说这两天就让大姐姐帮着管家”,一副羡慕的模样。
周姨娘攥紧了手中的帕子,再三确认道:“是吗……太太怎么说的?”很是紧张的看着孙淑雅,眼神很是严肃。
孙淑雅被周姨娘的话难住了,因为她并没有听见大太太如何说,实话实说的对周姨娘道:“女儿没听见母亲怎么和祖母说的,女儿留意到的时候,大姐姐已经被母亲和祖母叫到身边说话了”。
周姨娘的眉头紧了紧,不知道为什么大太太忽然让孙淑婷管家,想不明白。大太太的为人周姨娘很是清楚,从小就不是容得下庶出的人,现在主动提出让孙淑婷管家,怎么想怎么蹊跷。
周姨娘看着满脸羡慕的女儿,暂时不费心去思考深层的原因,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个好消息。
周姨娘拍拍孙淑雅的头,“这是好事啊,等三小姐大了,也能学着管家,你现在要好好跟先生学习,不然长大了管家也管不好”。
孙淑雅听着周姨娘的话,眼神越发闪亮,小脸发光,“我听话,不会让姨娘失望的,我也要给妹妹做个好榜样”。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
周姨娘看着女儿高兴的小脸,微笑着夸赞她,“三小姐真是个好孩子”抬头看看时间,接着道:“时间不早了,还不去睡觉,明天好好跟先生学习。”说着让身边的丫鬟把孙淑雅带了下去。
孙淑雅蹦蹦跳跳的跟着丫鬟出去。
周姨娘先到暖阁去看了看已经睡着的小女儿—六小姐孙淑君,回来才对伺候她梳洗的大丫鬟知琴吩咐道:“这两天你注意一下大太太院里的动静。”
****************
五月十一早上,姨娘们给大太太请安的时候,大太太把昨晚和太夫人商量好的事情告诉姨娘们,“以后公中厨房的事就交给大小姐打理,你们自己院子里的小厨房缺什么,采买的这些事也是大小姐管着。”说完都端起茶水喝了口,看着下面的姨娘们。
周姨娘昨晚就知道了孙淑婷要管家的事,并不意外,笑着接了大太太的话,“大小姐也到了管家的年龄了,时间真快……大小姐这么懂事,会给下面的妹妹们立个好榜样。”
大太太笑了笑并不接话,大太太听出周姨娘话里的意思,周姨娘就是想确定是不是以后的小姐到了孙淑婷这个年纪都能练习管家。
大太太不愿意现在就给周姨娘一个准话,在教导庶女管家这件事上也不愿意轻易松口。这么爽快的同意孙淑婷管家也是因缘际会造成的,太夫人又疼爱孙淑婷,大太太不好反对。即便以后有了庶女管家的机会,把她们教成什么样,还不是大太太说了算,大房的女孩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孙淑婷的底气。
孙姨娘从孙淑婷那早知道了这件事,大太太说出来的时候,满脸惊喜,好像第一次知道一样,很像那么回事。
孙姨娘见周姨娘的话大太太没有接,忙起身给大太太行大礼,恭恭敬敬的道:“谢谢太太愿意教导大小姐。”
大太太看着给她行大礼的孙姨娘,意味深长的笑了笑,“你不用谢我,是太夫人亲自教导大小姐管家,你该去好好谢谢太夫人……孙姨娘真会养女儿,一个、两个的都入了太夫人的眼。”
想想也是,在太夫人面前最得宠的孙女就是孙淑婷、孙淑湘姐妹。孙淑湘不用说,被太夫人亲自养在跟前,现在又亲自教导孙淑婷学习管家的本事,连带着孙姨娘在府里的地位也越发的稳固。
大太太还真是有些嫉妒孙姨娘,谁让她和她的孩子在太夫人和大老爷面前都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孙姨娘在心底暗想,“大太太还真不是省油的灯,这不是明摆着让姨娘们看她不顺眼吗?”孙姨娘给大太太扣高帽,道:“那也是太太您教育的好,不然也不会这么人丁兴旺,老太太看谁都高兴。谦哥没请先生之前,太夫人还不是一天不见就想?”
孙姨娘把话题转到大太太的心头肉上,只要提起谦哥的好,大太太就满心满眼的高兴。
孙女中是孙淑婷和孙淑湘在太夫人那最得宠,孙子里可是谦哥和卫哥在太夫人那最得宠。
“是啊,谁不知道我们六少爷听话、懂事,现在跟着先生学习,学问也是一级的棒。”周姨娘紧接着孙姨娘的话夸起了六少爷孙环谦,说的大太太笑语盈盈的。
大家围着谦哥谈了一会儿,大太太就端了茶,让姨娘们退了下去。
整个请安的过程中,李姨娘都没怎么说话,幸亏平时李姨娘都很是沉闷、少语,大家才没注意到李姨娘的异常。
李姨娘回到自己的院子,饭也没吃,就去了小佛堂,闭着眼晴跪在蒲团上。
从大太太在八号下午请大夫看诊,李姨娘一直就惴惴不安,唯恐大太太那被大夫看出什么来。等大夫离开,这两天好不容易从厨房给大太太煎药的丫鬟那打听到,大夫开的都是补药,李姨娘的心才安稳了下来。这次没被大夫查出来,李姨娘占了很大的运气在其中,一是李姨娘下的药发病症状很容易被混淆,加上早早的停了药,一般大夫查出来;二是大太太从管家以来就忙碌不止,没有好好休息过,大太太自己都怀疑是劳累上火,对大夫的诊断没有怀疑;三是这次大太太请的大夫医术一般,再加上是给妇人看病,男大夫不好近身观察大太太的气色,只能隔着手帕摸脉,大夫诊断了半天也只看出大太太疲劳、体虚、阴阳失衡等症状,以为大太太操劳过度,就嘱咐大太太注意好好休养,开了一些滋补的药方。
这几天弄得李姨娘心惊胆战的,一番折腾下来,李姨娘短期内也不敢再给大太太下药,等再过几天药效退去,李姨娘这一年多的功夫算是白费了。
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收获,在李姨娘看来,她的女儿四小姐孙淑慧以后跟着大小姐孙淑婷的脚步,到了年纪能够学习管家的机会很大。李姨娘的女儿才五岁,比周姨娘的女儿、三小姐孙淑雅还小了一岁,以周姨娘的受宠程度,肯定会积极的促成她的女儿去学习管家本领,只要三小姐孙淑雅学了管家,四小姐孙淑慧也就能顺理成章的续接下来。这样也算李姨娘此番下药的成果,虽然现在看来好处都让大小姐孙淑婷占了去。
李姨娘跪在蒲团上,脑海里乞求着菩萨,“菩萨,多谢你的保佑和成全,没让大夫查出来。信女素来胆小,杀人放火的事从不敢做,祈求菩萨保佑我的儿女平安康泰,信女愿早晚三炷香,供奉不断。”
其实一直以来李姨娘都知道,她还是要靠着大太太在这个家存活下去,如果大太太不好了,她在孙家的处境也不会好,所以即使报复大太太,力度也是有限。
***********
到了今天中午,府里的管事仆妇都知道大小姐孙淑婷要管理厨房,由太夫人亲自指导。
等孙淑婷下了今天的规矩课,就带着逄嬷嬷去了太夫人的芷兰院。
太夫人让小丫鬟搬了个绣墩给已经给行完礼的逄嬷嬷,招呼她坐到跟前说话。
逄嬷嬷坐在绣墩上,回答着太夫人问的吃用生活习不习惯的一些问题。
太夫人关心的问过逄嬷嬷的生活,知道她在孙府一切安好。才说出今天叫逄嬷嬷来的目的,“逄嬷嬷,你也是公中的老嬷嬷了,把小姐的规矩交给你,我很是放心,今天叫你来就是问问大小姐这段时间规矩学的怎么样?”
逄嬷嬷也知道大小姐孙淑婷要管家的事,明白太夫人为何如此发问,沉稳的回答道:“大小姐的底子很好,学习也很努力,仪态练得很是不错。”
第三十三章 初掌家 下
逄嬷嬷对孙淑婷很是满意,孙淑婷为人稳重、能吃苦,耐得住练习规矩的疲劳和寂寞,进步很是迅速。而且孙淑婷对逄嬷嬷很是尊重,没有世家贵女的傲气和骄纵,逄嬷嬷教导的很是顺利。
逄嬷嬷的话回答的很合太夫人的心意,看着沉稳、老练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