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王朝:贞观之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涟漪的水面跳动着珍珠般闪亮耀眼的光波,水雾溟濛,随风飘散,身在霍山似乎也能闻到它那夹带着酒香味的清醇湿润的气息。李世民一行下半夜动身,奔波了两个多时辰,都感觉疲倦了。他们走进一座古庙,只见墙垣颓损,殿宇倾斜,供床上蜘蛛结网,香炉内蝼蚁营巢。它早已断了香火,道士也走散了。李世民一路上盘算着如何出奇兵袭取霍邑,但又怕大哥和裴寂他们反对,感到有些为难。触景生情,灵光一闪,想编造一段故事,用老君显圣来说服父兄和三军将士,听从他的计策。随从将马匹拴在老槐树下,松了肚带,让它们啃吃草料。众人席地而坐,吃着随身带来的干粮,吃着吃着,倒在地上打起了呼噜。李世民想入非非,迷迷糊糊,忽见两个青衣童子径直走到他跟前,齐齐躬身,打个稽首,恭敬地请道:
  “奉老君法旨,请唐主说话。”
  “请我?!”李世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怕听错了。
  “正是。”仙童颔首道,“请唐主便行,老君久等。”
  李世民跟着仙童转过墙角,踏进庭院中,浑然来到了神仙洞府。祥光霭霭,彩雾纷纷,满眼奇花异草,绿柳夭桃,白石甬路,两边皆是苍松翠柏。大殿碧瓦雕檐,飞龙盘柱。仙童从丹墀一步步引着李世民走上月台,殿阶上又有几名童子传谕说:“老君有请唐主进殿。”殿上点着龙灯凤烛,金碧交辉。老君端坐在正中的七宝龙床上,童子持笏捧圭、执旌擎扇护持。李世民跪倒在地,叩拜说:
  “臣乃下界浊民,不识尊颜,伏望天慈俯赐怜悯。”
  “平身!”老君抬了抬手,“赐坐!”
  仙童服侍李世民在蒲团上坐了下来。老君问道:“唐主别来无恙?到此有何贵干?”
  李世民起身再拜说:“臣随父西征,准备进取霍邑,前来打探攻城的有利地形。”
  “尔等应从东南方山径进军,一举可破宋老生。事成之后,别忘了为吾修缮庙宇,增扩殿庭。”
  “臣谨记法旨,不敢有违。”
  “汝武功有余,而智谋不足,乃匹夫之勇也。欲成大事,必须精通兵法。今赐汝三卷天书,内详风角鸟占云霭孤虚等术,回去精心研习。开基创业后,便可焚毁,勿留存于世。”
  仙童用玉盘托出黄罗袱子,度与李世民。李世民再拜祗受,藏于袖内。
  “吾与汝本是一家,而今天上人间相隔,难以久留,汝当速归。”
  老君拂尘一摆,仙童引着李世民出了大殿。一路飘飘忽忽行来,至一谷涧边。仙童伸手指着涧中:“那里一龙在斗二虎,唐主可知其意?”
  “我肉眼凡胎,”李世民以袖拭擦眼睛,“实在看不清晰。”
  “涧中在演化一段天象,龙便是你,请记住,可以借用此法取胜。”
  说罢,仙童拈弓搭箭,射杀一虎。另一只老虎咆哮着逃跑,另一童子又一箭射去。老虎中箭,口中喷出一股鲜血,轰然倒下。金龙腾空而起,张牙舞爪扑向李世民的胸怀。李世民大叫一声,惊了醒来,却是南柯一梦。
  刘弘基、殷开山、段志玄和随从们都被叫醒了,陪伴李世民走进了大殿。李世民见神座上的菩萨和侍立的青衣童子,与梦中一模一样。他以手加额,口中称谢道:“老君爷爷的大恩大德,晚辈当没齿不忘。大业告成,定然重修庙宇,再建殿庭。伏望圣慈俯垂护佑。”众人一步一步走下殿来,从右廊下转到庙前,仰视庙门,破旧牌额上刻着三个金字:“老君庙”。李世民一行奔回营地,进帐禀报李渊道:
  “霍邑西北有汾河阻隔,东南耸立险峻的霍山,城池依山傍水,易守难攻。我军应从东南方山径进军,走小路偷袭,出奇制胜。”
  “放弃大道不走,”李建成提出了质疑,“让几万人马去爬山,只怕会弄巧成拙。”
  “老君爷爷指点的方位,不会错。”李世民打出王牌后,接着又比划着说,“穿行山径,一则隐蔽,二则它比走大路从山下绕过去近得多。”
  “山道弯弯,崎岖曲折,又吃力又走得慢,费力不讨好。”
  “如果宋老生夹山伏击,”裴寂也帮李建成说话,“进退无路,那就只有束手就擒了。”
  “宋老生早就吓破了胆,”李世民据理力争,“龟缩在城里,哪来的伏兵?”
  殷开山和刘弘基证实说:“我们勘探了现场,也观察了动静,没有想象的那么复杂。大将军,事久多变,不要再迟疑了,快拿主意吧。”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九章  奇袭霍邑(2)
李渊揣摩片刻,下达了命令:“穿越霍山,从山间小径进兵。调遣刘弘基一支人马开路,由李世民担任先锋官。”
  李建成的脸涨成了猪肝色,额头上的青筋暴了起来。他很气恼:父亲为什么老向着二弟,甘心听任他摆布?
  义军取道东南傍山的路径行进。山间飘浮着淡紫色的晨雾,模糊了视眼。道路狭窄,只能容得下单骑通过。走走停停,行军艰难而又缓慢。李建成幸灾乐祸,一壁厢唱埋怨歌,一壁厢和裴寂嘀嘀咕咕,哼着鼻子冷笑。然而不到半个时辰,雾气渐渐消散。云开日出,人们的精神振奋起来,李建成和裴寂的嘴被堵住了。李渊的眉头也松开了,和紧跟在身旁的次子世民搭话道:
  “今日之行,天从人愿,恍若神助。怕只怕宋老生怯战,紧闭城门,坚守不出。二郎有什么好法子诱他出来?”
  “宋老生胆小怕事,”李世民回答说,“我们用轻骑向他挑战,假使他不出战,便造舆论诬陷他有二心。他害怕左右同僚奏报朝廷,兴许能把他逼出来。”
  “嗯,先用激将法,一计不成,再用反间计。好,好。”
  “宋老生不能趁我们困在贾胡堡时发动攻击,可见是个无能之辈。”
  “切莫小看宋老生,要慎重对待。”
  李渊亲率数百名骑卒首先赶到霍邑城东面数里远的地方,等待步卒。他受李世民的启发,采取了一个大胆的举动,命李建成和李世民带着几十名骁骑逼近城门,挥旗举鞭,做出发动围城强攻的样子,并且拉开嗓门辱骂道:
  “宋老生,王八蛋,你狗日的快开门投降!”
  “老杂种再不投降,叫你死无葬身之地!”
  宋老生怒不可遏,点起一万人马从东门、南门分道出击。李渊立遣殷开山去招集后军。后军到达后,他打算让士卒先开餐再出战。李世民摇着手说:
  “戎机稍纵即逝,片刻贻误不得,等打完仗再埋锅造饭不迟。”
  “宋老生气势汹汹,我军如何对付?”李渊问道。
  “父亲和大哥就在城东列阵,我领右军去南门发起攻击。”
  宋老生见义军远道而来,没有吃饭,以为好欺,却不知刚好中了李世民的疲兵之计。他咬牙切齿挥师一拥而上,掩杀过去。李渊喝令迎敌。两军展开激战。义军大多是新兵,第一次上阵作战,没有经验,抵敌不住,且战且退。隋军占了上风,形成了压倒的优势。李世民和段志玄带领右军从城南高坡俯冲下来,突袭隋军的背后。隋军两面拒敌,乱了阵营。李世民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亲手杀了上十人,大刀和马刀都砍缺了口,飞溅过来的鲜血沾满了衣袖。他甩了甩手臂,抖掉流进袖内的鲜血,继续砍杀。隋军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晕头转向。李世民吩咐传令官暗中传达口令,让将士们乘势大声呼喊:
  “我们抓住宋老生了!”
  “把老贼砍啦,碎尸万段!”
  “投降者不杀,一律优待!”
  隋军真假莫辨,开始动摇,继而混乱,往后溃退。李渊乘机挥兵直扑城门。城门关闭了。宋老生也被关在城外,只得下马跳入护城壕沟。刘弘基快马赶上,挥刀砍下了他的人头。隋军一败涂地,好几里远近都遍布尸体。
  天黑了,将士们早已饥疲难忍,李建成向李渊提议鸣金收兵。李世民马鞭一甩,竭力反对说:
  “趁热打铁,乘胜一举攻下城池,才是上策。”
  “什么上策下策,人都快饿死了,脚酸手软,还爬得上城墙吗?”李建成反唇相讥道。
  “我们没劲了,隋军却没戏了,精神垮了,失去了防御能力。”
  “天黑得伸手不见五指,互相都看不见了,如何交战?”
  “我们的新兵,靠的是勇气,正好乱中取胜。”
  李建成再也找不出理由来了。李渊下达了攻城的命令。
  当时没有攻城器械,李世民带头上阵,带领将士们凭着一腔热血强行攀登。守城的隋军不明虚实,又瞧不见义军的身影,站在城墙上用箭乱射。李世民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组织弓箭手展开对射,很快把隋军的气焰压下去了。隋军死的死,伤的伤,活着的躲在垛口内观察动静,有的干脆坐下来了。李世民判断隋军失去了抵抗能力,又发起新的一轮攻势,一鼓作气攻克了霍邑。
  李渊进城,出榜安民,奖赏有功将士。造册登记的文职人员推举温大雅请示李渊:
  “军士出身混杂,有良人,有降兵,还有的来自奴仆,似宜分开造册,区别对待。”
  “在矢石与刀枪之间厮杀,分不分谁贵谁贱?既然不分贵贱,那就应该一样论功行赏。”
  李渊仍照西河前例,接见了霍邑的官吏和百姓,进行慰劳安抚,并挑选强壮的男丁从军。关中军士要求回乡的,都授予五品散官。裴寂提出疑问:“大肆封赏,官吏会不会太多了?”李渊却有他的理由:“隋主吝惜勋位赏赐,因此失去了人心。我看不可效仿。你们再仔细想想,散官并无权力利禄,仅仅一种荣誉职称。用它来笼络众人,不比用刀枪好吗?”
  

第九章  奇袭霍邑(3)
霍邑内外,纷纷传颂李渊赏赐大方,爱将如命,爱民如子,减少了进军的阻力,沿途不断有人投军。义军的声威日益扩大,大踏步向前推进。八月八日,进入临汾郡。八月十三日,攻克绛郡。李渊一如既往地封官赏赐,安抚百姓,连坚守顽抗的绛郡通守陈叔达也以礼相待,让他担任官职。陈叔达是陈国高宗陈顼的儿子,即亡国之君陈叔宝的弟弟。八月十五日,义军进抵黄河东岸的龙门。河东县户曹任环投奔大将军府,满怀激情地对李渊说:
  “关中户老都踮起脚尖盼望义师,我在冯翊郡呆过多年,了解当地民众的情形。请让我去联络,他们一定会望风而降。”
  “我们离关中还远着咧。”李渊显得有些迟疑,“河西的事还没有详细商议过。”
  “大将军,义军最好从梁山渡过黄河,南下韩城,逼近郃口。郃阳守将萧造是一个文官,望见车马扬起的尘土,就会投降。草头王孙华之流也会归附义师。义军然后大张旗鼓向西进军,直取永丰仓。虽然还没有得到长安,但关中可以说已落入了你的掌握之中。”
  李渊觉得任环既热忱又有心计,任命他当银青光禄大夫。
  前来献计献策的络绎不绝,大都说得有理有据,态度也很诚恳。到底是先克服河东,还是绕过河东直逼咸阳?李渊有些把握不住,于是召集将佐们进帐商讨,想拿出一个决策性的方略。裴寂看出李渊举棋不定,便迎合李建成的构想,扯着嗓门强调说:
  “屈突通手握重兵,凭借坚城防守河东,我们若放过他,要是打不下长安,后退就会受到河东的反击,腹背受敌,是一着险棋。不如先攻下河东,而后挥师西进。西京仗恃河东作外援,失去屏障,它就指日可破了。”
  李渊信赖裴寂,他的话听得进耳,觉得有理:“稳打稳扎,步步为营,错也不会错得太远,败也不至于一败如泥。”
  李世民本不赞同裴寂的意见,可是父亲没有否定,他只好先绕一个弯子,用一种和缓的音调说:“长史怕冒进造成失误,以求万全之策。不过,我军乘屡战屡胜的威风,向西挺进,势如破竹,他们早已茫然失措,还没有回过神来,长安很可能就会像树上的黄叶一样飘落下来。”
  “想得倒真美!”李建成毫不客气地当头一棒,“打仗不是赌博,孤注一掷,不留后路,绝对不行。”
  “把时间和精力消耗在坚城之下,深陷而不能自拔,杨玄感便是前车之鉴。”
  两种截然不同的见解都摆出来了,而且愈来愈针锋相对。这个说:“不收拾屈突通,终究是后患。”那个说:“先取得长安,就抢到了主动权。”争议愈来愈激烈。裴寂、温大雅和王长楷等人明显偏向于李建成。殷开山、窦琮、长孙顺德、段志玄和刘弘基诸将,则拥护李世民的主张。
  旁观者清,当局者迷。李渊一手捋着花白的胡须,听来听去,好像都有理,又似乎理由都不充足。他深知抉择的重要:“一抉而定乾坤,一抉而全军覆没。”愈觉得重要他愈把握不住,愈不敢轻易拍定。
  

第十章  西渡黄河(1)
李渊在龙门设置大本营,进行休整,一边顺势收取地盘。义军占领汾阳后,又取得了壶口。黄河沿岸的百姓欢欣鼓舞,自动献出舟船,每天驾着一百多条船载运军马渡河。
  出使突厥的刘文静回来了。始毕可汗派遣小可汗突利、白雪公主和柱国康鞘利,率领五百骑军,两千匹战马,援助义军。得到刘文静的禀报,李渊父子降阶相迎,接进中军帐,设盛宴款待。席间,李渊举起酒杯,热情地致词欢迎:
  “中原有句古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大汗国贵宾大驾光临,李某备感荣幸,一杯薄酒,谨表敬意!”
  宾主都站了起来,一口干了杯中的汾酒。突利接着端起酒杯,回敬道:“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大将军麾下的一支人马了,听凭调遣。祝愿大将军早日大功告成!”
  众人又饮干了一杯汾酒,不觉余香满口。宴酣丝竹之乐交响,起坐喧哗,觥筹交错,美味佳肴又吃得满嘴流油。酒足饭饱后,李渊吩咐温大雅和武士彟跟康鞘利办理了战马的交接手续,又给始毕可汗贡献了数箱珍珠宝贝和上千匹布帛锦缎。再次设宴欢送,康鞘利返回突厥去了。
  李建成自从见了白雪公主,一门心思都扑到了她的身上,朝思暮想,一心一意想和她接近,可是白雪公主偏不中意他。她厌恶他那张小白脸和阴鸷、猥亵的眼神,连他那一身浮华讲究的服饰也看不习惯,竭力回避他,避免跟他接触。相反,对于朴实大方的李世民,横看竖看都觉得看不够,看了还想看,只想跟他亲近,多看上几眼。李世民忙于军务,无暇他顾,没有留意观察剖析白雪公主的精神状态及其心理变化,仅从大局出发跟她们兄妹友好相处,保持正常往来,白雪公主不免感到遗憾。而李建成则十分嫉妒,心怀醋意,由此而生隔阂,加深了分歧、猜忌,甚而至于积怨成仇,最终酿成兄弟相残的历史悲剧。
  关中势力最强的民军首领孙华,接到李渊的招抚函,从郃阳轻骑东渡黄河,晋见李渊。李渊拉着他的手,跟他坐在一起,嘉奖安慰,授封他作左光禄大夫、武乡县公、冯翊太守。对其部众授权他去分别等级任命官职,赏赐也非常优厚,让他先行渡河。然后命令左统军王长楷、右统军刘弘基、右领军长史陈演寿,以及突利和白雪公主兄妹,分别率步骑六千人,从梁山西渡黄河,在河西扎营,接应大军主力。
  李渊遣任环当招慰大使,游说韩城,韩城投降。进军和招降都很顺畅,李渊又壮了几分胆,果敢地对王长楷等人说:
  “屈突通士马精壮,跟我军相距仅五十余里,却不敢来战,说明他的部下已经动摇。但他害怕长安怪罪,又不敢不进攻。”
  “我们如何应付他?”王长楷问。
  “假设他亲自过河袭击你们,那我就攻打河东,河东他肯定守不住。倘若他全力守城,你们就拆毁河上的蒲津桥。这样,前面扼住他的咽喉,后面痛击他的脊背,他不逃走,就必定会被我们擒获。”
  六千义军渡过黄河,王长楷等四支人马各自分头下寨,挖掘壕堑,下了铁蒺藜。李渊得到禀报,即遣李建成和李世民前往视察,慰劳将士,稳定军心。
  河东探马探明情况,一一报告了屈突通。屈突通和虎牙郎将桑显和计议,趁义军立寨未稳,率领一万名精锐骁果跨过河桥,偷营劫寨。是夜天青月白,风静云闲。桑显和与副将曹彪当先,屈突通压阵,马摘銮铃,人披软铠,悄悄潜至义军营地,突然发起攻击。义军没有防备,仓卒应战。隋军四面拥来,愈围愈紧。留在刘弘基军中的李世民,发现北方隋军薄弱,急唤刘弘基:
  “跟我来,喂,从西北面突围!”
  李世民一马当先,刘弘基和陈演寿等紧随其后,奋力拼杀,杀开了一条血路。曹彪拍坐下马,挺手中钢枪,追赶上来。陈演寿调转马头回击。两马交锋,兵器并举,斗了三个回合。陈演寿抵敌不住,乱了枪法。刘弘基恐怕陈演寿有失,纵马前来夹攻曹彪。三骑绞做一团,枪上的朱缨也给搅住了,一时拉扯不开。李世民策马近前,左手拈起宝弓,右手取出羽箭,搭上箭,拽满弓,一箭射去,正中曹彪的左眼,曹彪翻身落马。隋军顿时大乱,刘弘基一军乘乱冲杀出来。李世民想到了李建成的安危,跟刘弘基、陈演寿商量道:
  “我们已经脱险,但不知王长楷一军如何?我大哥也在他军中,快去援救他们。”
  “等天亮了再去吧,”陈演寿疲惫不堪,“我们都一夜未曾睡觉呐。”
  “南方喊杀声惊天动地,看来正在激战,拖延不得,必须赶快去助他们一臂之力。”李世民说服了众人。
  王长楷的人马被屈突通逼进了山谷。隋军从高坡俯冲而下,又把义军切割成若干小块,进行围歼。李建成和王长楷被冲散了,跟在身后的将士愈来愈少,他吓得头发根根竖起,脊梁骨淌汗,边招架边躲闪边逃跑。屈突通偏不放过他,调动身边的将士跟随追杀。前无出路,后有追兵,李建成回马再战,桑显和挥刀猛砍。他脑袋一歪,刀口擦过肩头,痛得他大叫一声“哎哟”,手中的横槊也抓不住了。侧面冲上来两员副将敌住桑显和,随从护着他退进了一片树林。桑显和砍死了那两员副将,带着身边的将士围住树林,向林中追寻。
   。 想看书来

第十章  西渡黄河(2)
东南方卷起一股飓风,五百突厥骑军蜂拥而来,荡开隋军,突利揪住桑显和拼杀。白雪公主救出了受伤的李建成,且战且退。
  李世民和刘弘基、陈演寿也带兵赶到了,杀散隋军,扭转了败局。孙华闻讯,也率领游骑赶来助战。几路人马汇合拢来,大砍大杀,杀到天亮,杀败了隋军。屈突通和桑显和撤退回河东,砍断了桥梁。
  李建成又羞又惭,气恨难平,跟裴寂一起说服李渊下令包围了河东。义军兵临城下,屈突通紧闭城门,登城拒守。李渊排开大阵,张旗擂鼓,叫骂挑战。屈突通却毫无反应,坚守不出城迎战。情急之下,李渊发起强攻,连攻数日,攻不下来。城上滚木飞石,强弩齐射,扔下来的浇油火把烧坏了好些云梯,战死了两三千士卒。李渊的决心动摇了,准备放弃攻城。裴寂仍然主张先吃掉屈突通而后入关,他再三坚持说:
  “河东乃兵家必争之地,恰似关中的门户,若置之不顾,必为后患。”
  李渊背着双手兜圈子,没有吭声。温大雅若有所思之后,提出了一个新建议:“攻又攻不下,走又走不开,不如派人进城封官许愿,劝说屈突通投降。”
  “我在京城时跟他相识,”李渊停止了踱步,“此人坚毅刚强,很难为言词所动。其弟屈突盖曾任长安令,也以清廉刚正出名。当时有两句话广泛流传:‘宁食三斗葱,不见屈突通。宁服三斗艾,别见屈突盖。’”
  “既然如此,”刘文静插言道,“不如依了二公子的谋略,乘关中空虚,先取京都,再回过头来收拾河东。”
  李渊的心里动了起来。他回想起大业九年杨玄感起兵反隋,不听从李密军事贵速和不可稽留的劝告,滞留在陕州强攻弘农宫,丧失了西取关中的时机,被追兵击败。前车倾覆,不可不引为鉴戒。他开始偏向于李世民的主张,但又始终对屈突通放心不下,不敢放弃河东。
  连日来,三辅之地的豪杰投奔义军的,每天数以千计。隋冯翊太守萧造,也随大势所趋,投降了李渊。李渊不再踌躇了,他综合两方面的意见,留下李建成和刘文静继续围攻河东,自己统率大军渡河西进。
  黄河岸边,骤然热闹起来,红白二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呼喊声,应和声,号子声,此伏彼起。义军将士忙忙碌碌捆扎木排、竹筏,同时备船渡河。
  一轮又圆又大的红日冉冉上升,宽阔的河面泛起了鳞片般的金波。碧空如洗,蓝天下飘浮着大朵大朵的白云,水鸟翻飞,鱼鹰展开矫健的翅膀在空中翱翔,河水滚滚滔滔地向下流淌着。从壶口瀑布倾泻下来的激流,过了龙门,游龙般流过两百多里的河道,至潼关骤然拐了一个一百二十度的大弯,张牙舞爪扑向三门峡。中间这段河道,看似平缓,远不如龙门汹涌澎湃,也没有潼关那样多的急流险滩,然而拿其它江河跟它相比,便是小巫见大巫了。长江也没有它狂野,变化无常。枯水季节,它温驯如涓涓细流,安静得像是沉沉地睡着了一样。汛期一到,却赛若苏醒过来的出洞蛟龙,狂悖,猖獗,横冲直撞。而到了秋天,它又是一番景象:忽而像迁客骚人低吟咏叹,似有满怀愁绪;忽而像受压抑的勇士暴跳如雷,愤怒的浪柱冲天而起,俨然要去击碎翻卷的乌云;忽而又变得那么的乖巧而妩媚,如同袒露着光润胸腹的风流少妇,充满无穷的魅惑力。
  现在正是由中秋转入深秋的时节,艳阳普照,天格外的高,格外的蓝,云朵格外的柔白、轻盈,悠悠然舒卷。站在岸边的白雪公主,望着展开在她面前的黄河,想起了自己的家乡:万里无云的靛蓝的天空,穹顶似的笼罩着辽阔的大地,牛羊和马匹好比波浪一样在草原上涌动,牧人骑着马儿跟在牲口后面走着,吆喝着,胜似抒情诗人昂首吟咏。突厥是个游牧民族,风土人情及生活习俗跟中原有所区别,男女界限没有中原明显,对妇女的束缚也没有中原严紧,相当宽松。作为可汗掌上明珠的白雪,从小便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跟孩子们一起在草丛中嬉戏打闹,头顶花环扮演新娘和新郎拜天拜地,或者追逐牛羊取乐,或者把奴隶当马骑,用小鞭子抽打他们的屁股,一边叫喊着:“快跑,快跑!”她的任性、好奇心和好胜心都是出了名的,连父汗也莫奈她何,小可汗也要让她三分。优越的条件和大草原的清新空气,养育她成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姑娘。她天真烂熳,性格开朗、直率,无拘无束。仪容俊美俏丽,两颊鲜艳如同苹果,又好比两朵粉红的月季花。体态像春天的小榆树一样,丰满而又匀称,健壮而不失婀娜。两叶柳眉,一双圆溜溜的大眼睛镶着一圈乌黑油亮的长睫毛,每一忽闪都异样地顾盼撩人,荡心动魄。跑马射箭是她的爱好,也是他人所不及的特长和强项,十次比试十次名列前茅。人们发自内心地赞赏她不愧是神山顶上的一片白雪,向她求爱和献殷勤的人一个又一个,川流不息。即使得不到她,只要能亲近一下也感到十分的荣幸。可是她没有相中称心如意的郎君,一直在挑挑剔剔,又不免有些灰心丧气。
  

第十章  西渡黄河(3)
然而,自从见到李世民以后,她一下子就被他吸引住了。他那铁塔般的凛凛身躯,堂堂相貌,以及潇洒的风度和所散发出来的人格魅力,都使她如醉如痴,使她神往,使她愉悦。她的心脏剧烈地蹦跳,欣喜若狂,简直不知道世界上发生过的事了,一切都不存在了,仅仅只有他一个人了。眼睛只往他身上瞧,心只往他身上想,喜怒哀乐只和他有关,再没有什么人能够引起她的兴趣,仿佛性灵变得麻痹了,对什么都丧失感觉了。她的情感,她的爱恋,她的甜蜜的憧憬和向往都一起勃发了。她心往神驰,心醉神迷,爱的欲望像一团焰火扫射着她——浑身燥热,脸上泛着红晕,两眼呆呆地望着蚁群般忙来忙去的义军。河水涌动着,嘶吼着,在强烈的光照下,浑似千万个坟堆起起伏伏,漾金泛银,炫目耀眼,一波一波滚滚滔滔地流下去,溅起浪花,浮起黄色的泡沫,不住气地碰击着河岸,爬上沙滩,又退回去,重新又推涌过来。
  “公主,你在河边呀!”李建成拱肩缩背地走到白雪跟前,“我去营房找你,你哥哥说不晓得你到哪儿去了。”
  听到喊声,白雪才回过神来。她可恼他打断了她的思绪,咧了咧嘴,没好气地白了他一眼:“你来干吗?”
  “嘻嘻,感谢公主的救命之恩,我备了一份薄礼,聊表寸心,请公主笑纳。”
  李建成双手捧着一个镶嵌珠宝的首饰箱子递过去,白雪却一动也不动,不肯接受:“我有。而且,我们的首饰和汉人不同,拿了也没用。”
  “这些原本都是贡品,可以通用。来,我跟你插上一支步摇,那可就更美丽了。”
  “我心里不痛快,你少来打搅我。好不好?”
  “有什么事,尽管跟我说,我跟公主排忧解难。”
  “你愈排我愈忧,我的难你更解决不了。”
  白雪边说边往后退,设法避开,转身往回走。李建成随后追上来,讨好地笑了笑:
  “公主哪儿去?让我送送你。”
  “你忙你的呗,我随便走走,不用送。”
  “我正好闲着没事,陪陪你。”
  “我要回营房去歇息,疲倦了,兴许我哥哥在等我。”白雪竭力想甩掉李建成。
  “一起走。我也要找小可汗,和你们兄妹商量一件大事。”
  “你不是去过了么?”
  李建成被堵住了嘴,无话可说了,不好再纠缠了。白雪公主插进人流中,穿来穿去——她一心想着李世民,四处寻找他。
  李世民和将士们在一起扛抬楠竹木料,指挥扎排,准备渡河工具,满脸汗涔涔的。长孙顺德匆匆走过来,对他说:
  “牛蛋的弟弟驴蛋从晋阳来,说敏儿病了,详细情况你自己回去问一问。”
  “顺德叔,辛苦你代劳,这里的事就委托你啦。”
  李世民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汗,步履如飞地往右军中军帐走,边走边想心事:“长孙敏体质单薄,又恪守妇道,有话老埋在心里,不轻易告诉人,说不定病了也没有求医问药,苦撑着。”他很着急,又很担心,“我不在她身边,许多事都不方便,她又不愿意麻烦人,不让别人服侍。三胡那小心眼儿,从来只替自己着想,只考虑个人得失,把眷属交给他照护,叫人实在不放心。不过,”转念一想,又感到无可奈何,“大哥和我都要随军西征,留守晋阳自然就是他了。”走进中军帐,牛蛋雷云吉和驴蛋雷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