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假如我是海伦-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你只有12岁,我猜想你还在上小学,没有学过方程式,在那个情形,这样的难题给你解决是不合适的。
  最好的祝愿
  J。 Li可是,对这道难题,我发觉我仍然有不明白的地方。于是,我又用自己的“中国英文”给励教授回了一封信,希望他能详细给我讲解一下。我的英文e-mail如下——Dear J。Li,
 
  Thanks for your nice revert! I'm studying English now。 I can read English。 Don't worry, please。 My parents hope I can speak in English and mastery English。
 
  I'll dialog for you in English now。 But my English isn't very well。 Please you point out mistakes so that they can be corrected, and teach me English, and teach me English sentences grammar, ok? 
  Thanks for you help me solve problem! I'm very happy!
 
  Excuse me, I can't say this “您说得没错”in English。 Will you teach me it? I can but with “It's right” replace “您说的没错” now。
 It's right, I'm 12 years old。 But I'm already finish elementary school。 
  This problem certitude is unreasonable, since I in school not study it。 I don't opt, too。 Excuse me, I can't talk this sentence in English“毕竟是初中升学考试”Will you teach me it?
 
  I'm sorry, bother you work! I hope I can mastery English! Will you teach me English? I'll study English! Thank you!
 
  Since I e up against any problem, I can consult for you! 
  My English name is Sydney Zhang。 You can call me Sydney or Xini! 
  But, you help me solve problem of course。 You look like not write problem of solve problem course。 Will you help me write problem of solve problem course? Viz。 solve problem of way, program, theory。 I like read nice course。
 
  I'm versioning your revert now。 It's Chinese version。 Add after my revert letter。 Consult, Point out mistakes so that they can be corrected, please。 
  You tell me you can't type Chinese, I can teach you type Chinese! Will you study type Chinese? I'll teach you。
 
  Best wishes,
 
  ZhangXini我的中文对照是——亲爱的J。Li:
  谢谢您美妙的回复!现在我正在学习英语。我能看懂英文,请不要担心。我的父母希望我能说英语和掌握英语。
  我愿意用英语和您会话。但是我的英语不太好。请您指正和教我英语以及英语的句子、语法等,好吗?
  谢谢您帮助我解决难题!我很快乐!
  对不起,我不会用英语说 “您猜得没错” 这个短语,您愿意教我这个短语吗?我只能用“这是对的”代替“您猜得没错”短语。
  这是对的。我12岁了,但是我已经完成了小学学业。
  这道难题也许是有点不合适,因为我在学校没有学过,但是我也不能选择呀!
  对不起,我不会用英语说这个句子“毕竟是初中考试”。您愿意教我吗?
  对不起,打扰您工作了。我希望我能掌握英语!您愿意教我英语吗?我愿意学习英语!谢谢!
  以后我碰到什么难题,我会向您请教的!
  我的英语名字是:悉尼·张,即:Sydney Zhang。您可以叫我Sydney或者Xini!
 
  但是,您帮助我解决难题的过程,您好像没有写出来,即解决难题的方法、程序、原理。您愿意帮助我写出解决难题的过程吗?我喜欢看到美妙的过程。
  我现在正在翻译您的回复,附在我的回复信函后。请查阅、指正。
  您告诉我您不会打中文,我可以教您打中文!您愿意学习打中文吗?我愿意教您!
  我向您祝以最美好的祝愿!
  张悉妮后来,励教授给我回了信,并且给我画了讲解图,在爸爸的陪伴下,我一点点地用我小学学过的数学知识把这道难题解出来了。
  我弄懂了自己考试时的错误:标准不一!
  这道题的标准量只有一个——大米。
  而我呢,就是没弄懂。
  看来,这道难题不仅仅是数学问题,而且还是语法和逻辑问题。
  怪不得有7分这么高的分值呢!值!
  最后我要说的是,励教授可能还不知道国内小学生的数学水平。我想,既然在我们的试卷中出了这么一道题,那么就一定有同学能解出来。
  我说的对吗?彭校长?!
  通过这件事情,我还认识到了英语的重要性。现在,中国已经加入世贸,成了国际大家庭的一员,而英语呢?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对外交流的工具,正在起着“世界语”的作用。我和励教授的交流,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讲出来,可能会给同学们一点参考、激励。
  这就是我,第一次跨入中学的大门——东湖中学的一次尴尬、遗憾、启示,并且是永远也不能挽回的!但是,通过这个难题让我学到的东西,却是让我终生受益,值得永远怀念的启示!!您的学生
  张悉妮
  二○○二年七月二十五日
东湖中学154(1) 
  春天把花开过就告别了。如今落红遍地,我却等待而又留连(泰戈尔语)。哦,原来是这封信起了作用!
  记得后来校长回忆说:当时我见到她,她只是笑,我以为她是内向,其实她是聋的……我很犹豫,真想劝她到元平特校……是那封信打动了我!让我觉得,她那种孜孜不倦的追求,上下求索的过程和举一反三的效果,果然是我们学校所弘扬的学习风格,正像著名的端木教授的女儿完成美国学生作业的方式;异曲同工——这正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校长说:“我想,不屈从命运,敢于向命运挑战的孩子必定有前途。”
  就这样,凭着校长的慧眼和怜爱,我很顺利地进入了东湖中学。这是很多聋孩子做梦都想办到的!呵呵,我办到了!
  办手续的那一天下午,不,已经是接近黄昏了,我手捧着崭新的东湖校服,心情是多么的激动啊!
  啊,多么完美的下午啊!
  校长!校长!为什么我这么幸运?!
  在这困倦的夜里,让我帖服地把自己交给睡眠,把信赖托付给你。让我不去勉强我的萎靡的精神,来准备一个对你敷衍的礼拜(泰戈尔语)。
  呵呵,这个就是录取爱因斯坦上大学的那位伟大的校长吗?!当时,虽然爱因斯坦的试卷考得一塌糊涂,几乎所有需要记忆的东西,这个马虎的伟人都忘却了,但是他的物理论述,却是无与伦比……校长亲点爱因斯坦的名字,特许他入学!
  呵呵。
  如果当时没有这位校长,又或者有这位校长而校长没有机会看爱因斯坦的论述;又或者这二者兼有但是校长没有录取的权利,那么伟大的爱因斯坦是否能够出现,在这个世界还是个谜。
  让我们赞美吧,赞美这样的校长!
  同时赞美这样的校长被赋予这么伟大的权利!
  要知道,当时爱因斯坦可是同时报考了好几个学校的呀,然而没有一个学校肯收他。请看相对论伟人爱因斯坦的个人小档案:爱因斯坦,男,四岁才学会说话,七岁才会认字;曾遭到退学的命运,在申请苏黎世技术学院的时候惨遭拒绝。
  老师给他的评语是:“反应迟钝,不合群,满脑袋不切实际的幻想!”
  一个学校,校长真的是关键!一个人的命运,一个世界的命运,一个时代或者一种学科的命运,有的时候竟然是在——一个校长!
  2002年,我进入了东湖中学。从此我也作了许许多多的事情。呵呵。你不能说,一个人是完美的,但关键的是她能否发挥自己的长处。张悉妮同学虽然失去了听力,但是她的视力很好,她可以埋头读书;她的智力超群,可以像贝多芬或者海伦·凯勒那样扼住自己的命运。
  “我们要给这样的孩子,一个平等的求学机会。”
  这是我们校长说的。他的名字叫彭彪。良好的道德,智慧的头脑,野蛮的身体,全面地发展,是他孜孜不断所追求的办学目标。灯火,
  灯火在哪里呢?
  用熊熊的渴望之火把它点上罢!
  灯在这里,却没有一丝火焰,
  ——这是你的命运吗,我的心呵(泰戈尔语)!这就是我的东湖中学,我的少年时代的一点经历,它们纯粹是深圳的、东湖中学式的经历。和我同样年纪的孩子,你曾经有过么?!
  在这里,在深圳的东湖中学,我要呆上三年。
  我满眼睛的草地,都绿了……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挪尽梅花无好意。
  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呵呵。
  深圳,无雪的南粤之南。
  呵呵。
  真是:一言难尽。东湖中学的故事,在这里才刚刚开了个头。但我心里清楚,在不远的将来,你一定会清清楚楚地看到我的发自内心的描述。
  假如我是海伦,会怎么样呢?!
  哈哈。我爱东湖中学。出书花絮
  晚上,爸爸刚刚给张浩编辑通完电话,我的MSN就在不停地闪动,幸好我的《假如我是海伦》修订稿做完了,不想,这一“闪动”,就成了我第一次当上“小红娘”的信号了。
  2005年6月11日星期六8时30分32秒,我的“MSN”记录显示:linda 刚给您张悉妮发送了一个闪屏振动!
  张悉妮 说:你好!
  linda 说:看我们照片!
  张悉妮 说:好!
  linda 说:看右边!我看到右边这个照片是我东湖中学的英语老师linda和一个看上去很面熟的男人的结婚照,我当时很纳闷,接着对话。linda 说:我们非常幸福!
  张悉妮 说:你结婚了?!
  linda 说:看看新郎是谁?
  张悉妮 说:叔叔是谁?
  linda 说:好好转转聪明头脑!
  张悉妮 说:叔叔是谁?
  linda 的传情动漫:播放“鬼脸”
 
  张悉妮 说:叔叔叫什么?
  张悉妮 说:叔叔很帅!
  linda 说:谢谢你这个小红娘!此时,我有点莫名其妙,我怎么是“小红娘”呢?张悉妮 说:恭喜你!
  linda 说:现在你知道了吗?
  张悉妮 说:我不敢确定!
  linda 说:说说看!
  张悉妮 说:叔叔是谁?
  张悉妮 说:你发给我一个大的照片吧!
  linda 说:等!
  linda 说:想象力终于起作用了!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他是“陆佳”,美国年轻的兵器专家,华人,我的“三国网友”,网名叫“姜维”。张悉妮 说:怎么不给我个喜糖吃呢!
  linda 说:所以他要见你呀!
  张悉妮 说:你们什么时候结婚了?!
  linda 说:不久以前!
  linda 说:那要多亏你啊!
  linda 说:我今日读了《读书,我与蝉的联想》!
  linda 说:我喜欢!
  张悉妮 说:人民文学出版社马上就要出版整本书了,书名叫《假如我是海伦》,脚印和张浩做编辑。
  linda 说:你的路会越走越宽的!
  张悉妮 说:你的新郎前年还给我翻译过《童言无忌三国志》呢!这本书也准备出英文版了。
  linda 说:是吗?
  张悉妮 说:是的!这就是在我的这本书出版之际发生的真实的故事,我一直认为,网络不是虚拟的,网络是人的,生活的真实的组成部分。
  这不,人证、物证都有了!
  哈哈!笑死人了!
  这是一本“随笔”式的自述。
  不知道算不算“纪实文学”或者“自传”。我想,既然书中的事情是真实的,那么,“随笔”也好,“纪实”也好,都是一种写作手段而已。
  重要的不是手法,而是,有没有价值。其实,在现实中,对很多东西要做严格的文体分类是有困难的。
  比如我的这本书。
  人们说,纪实文学离不开真人真事,虽然它允许“有限的虚构”,属于文学,但其虚构的来源必须是真人真事。纪实文学是靠事实来写作的。
  我的这部“纪实文学”是自述,也是自传,用随笔的形式再现我的生活和我的思想。它是偏重于记录我的心灵的。
  这部作品所记录的就是我的真实经历与心路里程。
  傅雷先生说:“真正的光明决不是永没有黑暗的时间,只是永不被黑暗所掩蔽罢了。真正的英雄决不是永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我只希望:我的这部作品所描绘、所歌咏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是千万生灵的一面镜子,是古今中外英雄圣哲的一部历险记,是贝多芬式的一阕大交响乐。” 
  常常感悟生命是一个奇迹,拥有一个健全的体魄更是奇迹中的奇迹。
  珍爱生命,也就不枉此生! 
  人的一生有很多光明,每一个人都有,只是有的仅仅在眼前,而有的却在心底。愿读者以我写作时的虔敬的心情来打开这部著作!
  最后,让我们以傅雷先生一九三七年的话来结束这个后记——人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罢!
  祝愿各位,珍爱生命!2004年1月8日晚上 第一稿 于深圳罗湖家中
  2004年10月1日晚上 第二稿 于深圳罗湖家中 
  2005年6月10日星期五 第三稿 于深圳罗湖家中(注:本书记载的基本上只是2004年1月之前的生活和思想。)
后 记
  彭 彪这是一位追梦的女孩。她得到太多人的关怀与爱护。
  感谢人民文学出版社和中国残联的领导,为她的成长开辟了耕耘的园地。是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华文学选刊》杂志社王干主编和脚印副主编的鼎力推荐,是中国残联宣文部王涛副主任和四川绵阳残联主席陈霁先生的及时关注和对残疾少年的深情厚爱,是我校陈建老师和出版社张浩编辑的辛勤努力,使本书的出版得以顺利进行。
  作为本书作者张悉妮所在学校的校长,我太了解这孩子成长的艰辛与收获的幸运了。故写下些许文字以为此书的后记。
  张悉妮今年刚满十五岁。她是失聪者,但她并没有失去聪明与智慧;她是残疾人,然而她的心理是如此的健康,令许多健全的人也会感到惭愧。她作为三个自建网站的版主,被誉为“电脑高手”、“网上才女”;她因为有一部七十万字的长篇小说问世,又有了“少女作家”的称号。她就是深圳市东湖中学初三(8)班的共青团员——张悉妮。一、足立人生记得她从小学毕业慕名选择东湖中学时,是由父母亲一起陪伴她到我们学校的。一开始我并不知道她是“聋”的,与她交谈,她只是笑,但眼睛里发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我以为她“内向”,其实是她听不见我说什么,她也不能说什么。等我知道她是失聪者,我不免要劝她父母亲送她去上特殊学校。但他们执意要来东湖中学,使我不免踌躇,担心她不能适应普通中学的学习生活。倒是张悉妮给我的近三千字的一封信深深打动了我。那封信的标题是《一道难题的启示》,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她对知识的渴望与不懈追求,对不幸命运的奋力抗争。入学考试时有一道数学题没能解出来,为此她积极探讨解题的方案,甚至为此访问了多名中外的学者,那种孜孜不倦的态度,上下求索的过程,举一反三的效果,与著名的端木教授的女儿完成美国学生作业的方式异曲同工——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我想,不屈从命运,敢于向自己挑战的孩子必定前途无量。一个人不可能很完美,但关键是他是否能发挥自己的长处,进而把短处也变成长处。有失必有得,张悉妮虽然失去了听力,可是她的视力很好,她的智力超群,她可以埋头读书,更多的读书,她可以获得比别人更多的知识,能像贝多芬和海伦·凯勒那样,扼住自己厄运的喉咙。作为一个教育培养人的学校,我们应该给予她和正常孩子同等的求学机会。于是我欣然接纳了这个特殊的学生,尽管她是“暂住”的,且是“失聪”的,属于“平民阶层”的子女,我已经永远地记住了她的名字。我们把她安排到对学生特别疼爱、文学修养又特别好的叶青老师的班上。二、爱的创造谁能想象十年前她陷入的一场灾难?三岁时,由于医疗事故,她双耳皆聋,以至于也成了“哑巴”。在她孤独的童年记忆里,如何认知世界,娱乐自己,就成了最大的难题。她“曾经试过各种交流,每天趴在窗口看日出日落,看行人流水,看星星月亮,自己哄自己睡觉,也曾试过自己每天玩盘跳棋、军棋,但这都不解决问题。”从小失聪,这确实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幸运的是她有着难得的好爸爸好妈妈,他们为她付出了巨大的牺牲,倾注了无限关爱。他们放弃了再生一个子女,以免冷落了聋女;他们放弃了在内地平稳的中等收入的工作来到深圳,为的是能挣更多的钱为女儿治病;她母亲甚至放弃了自己热爱的律师职业,为的是能全心全意,按自己的“教程”让女儿恢复听力,学会讲话,学会读书;他们放弃了一次又一次的选择,到处奔波寻找平价而又能让女儿安心读书的学校。而最让父母揪心的是,无论大人怎样费尽心机,连逼带哄,小孩就是小孩,除了好吃和贪玩,让她模仿大人口型开口说话,真是难上加难。她的母亲想着自己牺牲了一切来培养孩子,却是收效甚微,经常以泪洗面,几次都想放弃努力。如果真的放弃了,那么今天的张悉妮可能永远还是处于又聋又哑的混沌状态。她自己回顾说:“我妈开始教我说话,送我去语训中心,送我到老婆婆家……奔波,搬家,做工,弄钱,疼我,打我,把我一个人丢到外面;艰难的康复,艰难的入学,走过噩梦和好梦,走过昨天,今天,也将走过明天。”她成功了,这首先要归功于拳拳父母心——他们的爱心、决心、信心、耐心。爱给予了一切,创造了一切。
  三、感悟生命张悉妮既是在爱心中长大的,也是在磨难中长大的。她是孩子,但又早熟。因而就像她所说的:“我觉得自己的性格很特别,甚至让人觉得有些‘分裂’,就是有的时候,我像极了我这个年龄的孩子,比如爱吃、爱玩、爱妈妈;有的时候,我又好像是一个大人,像成年人那样久久思考、读书、幻想,俨然一个态度严肃的哲学家。”
  正因为这种“分裂”,反而令我们放心,因为这是特殊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最难得最正常最理想的个性。说放心,是因为张悉妮有着像她这样十几岁学生所不具有的成熟的生死观。正是因为失聪,她对人生有了更多的思考——“有的时候你会觉得生命是如此脆弱,如此的容易损坏……也许你会想到死亡,想到生命竟然如此无助!小时候的一段时间里,我每天都为‘人其实会死’这个问题困惑,从而久久地思考:人生何其短暂?”她“很想弄懂我们身边的这个世界!弄懂生命,弄懂自己,弄懂生命体何以存在,弄懂精神和肉体的关系,以及书呆子和天才的区别!”她想知道“生命从哪里开始?精神和肉体是否一致?在生命体里是否始终存在着精神?人死了会去哪里?人没有生下来之前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为此,她的阅读从初浅的《妈妈宝宝大全》、《人体解剖》到《物种起源》,从《女娲》、《老子》、《圣经》到《周易》,从超越生死的《庄子》到歌德花了上十年的工夫也没有探索明白生存之意义何在的旷世巨著《浮士德》……
  她终于确认:“如果你自认倒霉,你就真的倒霉;如果你牢骚满腹,你就真的满腹牢骚!如果你自己坚强,认为生活快乐幸福,你就会真的快乐幸福!如果你不向命运低头,命运就会向你低头!”
  面对这样的阳光女孩你还担心她会有什么心理问题吗?这是人生的感悟,生命的感悟!
  “向生而死,或许死得快乐!忘死而生,才能生得快乐!忘死而生才是最高的境界!”
  “一个人是命运决定性格,还是性格决定了命运?他们相互依存,相互争斗而存在于一个对立统一体中。”
  面对这样的人生哲理式的论断,你不感到当年13岁的她的成熟与健康吗?四、不断登攀来东湖中学上学两年多,张悉妮利用课余时间大量阅读文学作品。她擅长写作,陆陆续续在报刊杂志上发表了二百多篇文章;她喜欢在网上遨游,在学校的鼓励下,独自创建了三个富有个性的网站。她获得了四十多个奖,文学的十多个,电脑的二十多个。她所展示的风采与她不轻言放弃、勇于探索的性格息息相关。她很幸运,能与正常孩子一样进入普通中学,享受老师谆谆教导和同学的关爱。同时,她那酷爱生命,自强不息的精神也深深地打动了周围的人,成为全体学生学习的楷模。
  最令人称奇的是,她写的大部头一百回的章回小说《童言无忌三国志》,包括“一片战乱”、“三分天下”、“五行合一”三部分,超过了70万字,已于2004年11月由深圳市“海天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此前,她在网站《中华三国在线》尝试发表该原创小说的片断章节,竟赢得了网友的一片欢呼,访问她网页的网民,竟然上万,她已由“聋人”变成了“超人”。
  而今天,张悉妮更成了东湖中学学生们的榜样。如果说全国英语“希望之星”李莱茵是神奇的健全少女,她给东湖中学刮来四季皆起的英语之风的话,那么自强不息的小作家张悉妮则是神奇的残疾少女,她给东湖中学的孩子又卷起了学习电脑的热潮。一位是一专多能,全面发展;一位是失聪而聪,个性张扬。榜样的力量超出我们的想象。
  借助《假如我是海伦》这本书,你理解了张悉妮吗?
(全文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