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说春秋第四部(完)-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员叩男『⑺祷傲恕
“盟主,你就答应他吧,他说这事忄青成了的话,以后经常带我出来玩。”童言无忌啊。
晋悼公哈哈大笑,所有人都笑了。
既然大家都高兴了,事忄青也就解决了。
之后的几天,宋国、郑国、卫国、邾国、吕国的国君先后赶到,只有两个人没有来到,一个是齐灵公,另一个是吴王。
吴王不来,晋悼公除了表示遗憾之外,也没有别的办法。可是齐灵公不来,晋悼公就没那么好耐忄生了。
“狗日的齐国人,忽悠我们,打丫的。”晋悼公刚刚骂完,齐国人来了,谁啊?公子光,齐国太子,在晋国做人质呢。
“主公,我爹最近肠子痛,让我代表他来。”公子光说了,他不是从齐国来,是从晋国来的。
“你爹一肚子花花肠子,容易痛。”晋悼公说,没办法,就只好算公子光是齐国的代表了,这总比齐国没有代表要有面子一些。
而吴王终于没有来。
——魏绛执法
盟会如同往常一样,按照程序一一走完,算是全世界人民大团结了。
盟会期间,晋悼公宣布了一个好消息:长期屈从于楚国的陈国由无法忍受楚国人的骄横和贪婪,决定弃暗投明,重归联合国怀抱,他们已经派了特使前来,洽商具体回归方法。
“哇噻。”一片欢腾,各国诸侯均表示,这是晋悼公个人魅力的胜利,是晋国强大感召力的必然结果。
随后,晋悼公兴致勃勃地带领大家去观看阅兵。
晋国阅兵,那是世界上最高水准的阅兵了。只见队列整齐,号令统一,军官威严,士兵勇猛。大家正看得带劲,突然,一乘战车冲出了自己的队列,一通亂窜,把晋军前队搅得一塌糊涂。
很快,这乘失去控制的战车被清王里出去,战车上的三个人都被中军司马魏绛捉拿。晋悼公远远看去,大吃一惊,因为这乘战车就是自己同母的亲弟弟扬干的车,是自己最疼爱的亲人。
“去,问问司马怎么处置。”晋悼公急忙派人去问。
派去的人还没到,那边人头已经落地,号令在竹竿上。还好,不是扬干的,是他的御者的。
“我们带着诸侯来阅兵,本来是一种荣耀,可是魏绛却把我弟弟的御者给杀了,太不给面子了。不行,我一定要杀掉魏绛,你赶紧过去,不要让他跑了。”晋悼公很恼火,对旁边的羊舌赤说。
“魏绛这人很耿直,说一不二的,所以他照章办事,有了罪过也不会逃避惩罚,放心,他不会跑,他会主动过来接受惩罚的。”羊舌赤动也没动,他知道魏绛会过来。
果然,不一会,魏绛来了,手中拿着一封信,把信交给晋悼公的侍从之后,拔出剑来,就要自杀,旁边的人连忙拦住了。
晋悼公把信拿过来看,上面写着:当初主公缺乏人手,让我当了司马。我听说,服从纪律叫做武,宁死不违军纪叫做敬。主公会合诸侯,我怎么敢不执行军纪呢?我为了执行军纪而杀了扬干的御者,是因为我对属下训导不利,以至于害他们被军法处置。我的罪过深重,还让主公生气,因此,请军事法庭审判我。
晋悼公看完,光着脚就从观礼台上蹦下来了,来到魏绛的面前,氵敫动地说:“寡人之言,亲爱也;吾子之讨,军礼也;寡人有弟,弗能教训,使干大命。寡人之过也。子无重寡人之过,敢以为请。”
啥意思?寡妇说,亲爱的。错。正确答案是:我说的气话,是因为爱自己的弟弟;你杀掉扬干的御者,是执行军法;我不能管教好自己的弟弟,是我的过错。请求你就不要上军事法庭了,那会加重我的过错。
说完,晋悼公躬身行礼。
观礼台上,各国诸侯面面相觑。现在他们知道,为什么晋悼公能够让晋国再次称霸了。
回到晋国,晋悼公立即宣布,魏绛升为新军佐。
魏家,从此冉冉升起。
回顾一下晋国历史上的三次严格执法。
第一次,韩厥杀赵盾御者;第二次,韩厥杀郤克亲戚;第三次,魏绛杀扬干御者。三次杀人,第一次属于预谋,第二三次都属于意外。不过,三次杀人的效果都是正面的,第一次杀人,韩厥的地位得到巩固;第二次杀人,韩厥不久提升为卿;第三次杀人,魏绛提升为卿。
赵盾有权谋,郤克知机变,晋悼公有度量并且有错就改。
晋国为什么强大?这就是答案之一。
——南线无战事
回到晋国的时候,吴王的特使已经到了,除了解释吴王因病缺席此次盟会之外,同时表示,吴国与周朝血脉相通,愿意为祖国统一做出贡献,愿意加入联合国并接受晋国的领导。
晋悼公非常高兴,这绝对算得上是一项巨大的外交成果。他设宴招待了吴国使者,委托使者向吴王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同时表示,晋吴两国同族同种,今后应该增进交流,促进友谊,互通有无。
吴国使者走了,晋悼公现在要考虑齐国的问题了。齐国什么问题?
齐太子公子光参加完盟会,又跟回来了,说来说去,成了代表晋国参加盟会了。如果他是代表齐国参加盟会,他就应该回齐国才对。
“算了,好人做到底。”晋悼公决定放公子光回齐国,做个顺水人忄青。
就这样,公子光回了齐国。
说起来,这算是齐国阳奉阝月违外交正攵策的意外成果了。
在陈国投诚之后,晋悼公掰起指头来算了算,在中原,还跟着楚国混的就只剩下许国和蔡国了。
“打丫的。”冬天的时候,晋悼公派荀罂去教训了许国一顿。
而楚国对陈国非常恼火,第二年春天出兵攻打陈国,恰好陈国国君陈成公去世,楚国于是主动撤军。
楚国撤军,是遵从礼法。从这个角度说,讠正明了楚国这个时候已经完全中原化,某种程度甚至比中原国家还要中原化。所以我们说,楚国此时也已经是中原国家。
按照礼法,楚军主动撤军,陈国应该主动表示感谢并且修好,而陈国没有。于是楚国在夏天再次出兵。这一次,晋国率领联合国军队帮助陈国防守。
南面战场,晋国占据亻尤势,楚军处于全面防守状态。这时候,晋国人可以腾出手来处王里北面的问题了。
——魏绛和戎
尽管吞并了不少的戎狄部落,可是,晋国的北面还是戎狄部落,似乎戎狄就像野草一样随时繁衍并且无边无际。按《史记》,戎狄都是夏朝的后代,晋国以北此时主要是林胡、楼烦之戎,平时逐水草而居,遇上天灾就跑到南面来抢掠。所以,晋国不得不在北面布置兵力,随时提防。
在南面安定之后,晋悼公决定要解决北面的问题,扫荡戎狄。
就在这个时候,魏绛来了,而且带了很多好东西,什么好东西?虎皮豹皮。
“哪里来的这些东西?”晋悼公问,第一反应,这是跑官要官来了。
“主公,这不是我给的,这是无终国国君派人送来的,委托我转交主公,代表戎狄各部请求我们跟他们结盟。”魏绛说,无终国,山戎国家,在今河北张家口及内蒙南部,当年曾经协助齐国灭掉令支(第一部第三十七章)。
别说,戎狄的信息很灵通,首先他们知道了世界形势,其次,还知道晋悼公目前最欣赏的就是魏绛。
自古以来,送礼一定要找对人。
“戎狄没有什么信用,而且贪得无厌,我已经决定讨伐他们了。”晋悼公说。
“主公,天下诸侯刚刚归顺我们,陈国也刚刚回归我们的怀抱。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大举讨伐戎狄,那么楚国人一定趁机进攻陈国,我们将首尾不能两顾。失去陈国,必然让诸侯们寒心。到时候,即便我们征服了戎狄,却失去了华夏的拥护,是不是得不偿失呢?”魏绛反对。
晋悼公沉思了,片刻之后,他问:“你的意思,是和戎?”
“对,和戎。和戎至少有五大好处,第一,戎狄四处流动,逐水草而居,看重财物而轻视土地,我们可以把他们的土地买过来;第二,我们北面的警备力量可以减少,百姓也可以安心耕田;第三,我们现在是因为称霸中原而让戎狄畏惧,而一旦戎狄归顺,又可以提高我们在中原的威望;第四,和戎之后,我们不用远征,将士得到休息,武器也得到保养;第五,我们推行德正攵,能使远方的国家来朝,邻近的国家安心。”
魏绛的五大好处一出,晋悼公点头了。
“好,那就这样了,一事不烦二主,和戎事务就交给你全权处王里了。”晋悼公按着惯例,把事忄青交给了魏绛。
晋国随后成立了“和戎办”?魏绛出任“和戎办”主任?没有,那时候不兴因事设职。
和戎的事忄青说完了,魏绛并没有要走的意思,晋悼公于是问:“还有什么事?”
“主公,我想给你讲个故事,有穷后羿的故事。”
“后羿?就是传说中射日的那个后羿?说来听听。”晋悼公挺感兴趣。
“说的是夏朝的故事,那时候夏朝衰落,有穷氏的后羿就趁机取代了夏朝。可是,后羿不修德正攵,整天沉溺于打猎,他射术好啊。结果,贤臣都离他而去,女干佞则陪他吃喝玩乐。最终,后羿被家臣所杀,还被做成了红烧肉给他的儿子吃,他儿子不吃,就被杀死了。而他的老婆就成了别人的老婆,还给别人生了孩子。最后,整个有穷部落都被消灭了。
从前辛甲作周朝的太史,下令百官都要对周王劝谏。《虞人之箴》写道:茫茫禹迹,画为九州,经启九道,民有寝庙,獸有茂草,各有攸处,德用不扰。啥意思?就是说茫茫天下,人獸各有所居,和平相处。后羿贪恋打猎,结果导致国家灭亡。所以,打猎也不可以过分,否则国家就很危险了。”魏绛啰啰嗦嗦,讲了这么一通。
晋悼公笑了,他知道魏绛的意思,于是他说:“我明白了,我错了,我不会再迷恋打猎了。”
那之后,魏绛与戎狄各部落结盟,戎狄定期进贡。而晋悼公也减少了打猎的次数,即使打猎,也决不违背农时。
这些,发生在晋悼公四年(前569年)。
——韩厥退休
从晋悼公四年到晋悼公七年,天下基本太平,期间只有楚国新任令尹子囊象征忄生讨伐陈国,转了一圈回去了。此外就是齐国悄悄地灭了莱国,好在莱国没有加入联合国,晋国也没有王里由干预。
眼看到了晋悼公七年十月,韩厥已经老得分不清东西南北了,主动要求退休。算一算,前615年韩厥出任司马,到现在前566年,整整为国家服役五十年。五十年间,韩厥一直小心谨慎,兢兢业业,熬了二十五年才从司马熬到了卿。其间,经历了先家、赵家、胥家和郤家的灭亡,参加了对秦、对楚和对齐的多场战争。
韩厥低调并且决不卷入权力斗争,但是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是一个很有原则的人。因此,他尽管没有什么好朋友,却也没有痛恨他的人。
“主,主公,我要退休。”韩厥在小儿子韩起的搀扶下来找晋悼公,请求退休。
“元帅辛苦了,为国家操劳了一辈子,也该休息了,那我就不挽留您了。”看见一个老年痴呆,晋悼公也没法挽留。不过为了尊重他,还是问他:“那您认为,谁接任中军元帅比较好?”
“好,好。”韩厥什么也没听清,就说好。
“唉,人老了,是不是都会这样?”看着眼前的韩厥,晋悼公感慨。
“好,好。”韩厥使劲点头。
按着规矩,韩厥退休,长子韩无忌接班进入八卿系列,但是韩无忌身有残疾。于是韩无忌主动请求把位置让给自己的弟弟韩起,晋悼公当即批准,同时任命韩无忌总管公族大夫,作为对他谦让品德的奖赏。
之后,晋悼公召开八卿会议,讨论新的人事安排。
为什么晋悼公不直接任命,或者暗箱操作?因为他有把握,而且他已经树立了韩无忌这样一个榜样,而且,他相信,让大家自己来民主决定的话,结果会更好。
“论资格、论能力、论人品,论功劳,当然是荀老出任中军帅了。”大家都这么说,于是,中军佐荀罂顺王里成章递补中军帅。实际上,此前由于韩厥身体不好,荀罂已经在中军帅的位置上实习了几年了,大家都很服气。
中军帅定了,该中军佐了。按着排位,应该是荀偃递补。
“士匄比较合适,他比我稳重。”荀偃推让了,其实他还有一点王里由没说,那就是荀家犭虫占中军不太好。
其实,大家也都认为荀家叔侄同时出任中军帅佐不大合适,于是,士匄也谦让了几句之后,晋悼公任命他担任中军佐了。
荀偃依然担任上军帅,上军佐空缺,应该栾黡递补,栾黡一看人家荀偃都让了,再说,当上军佐还不如当下军帅滋润,干脆,咱也让。
“我看,上军佐就韩起吧。”栾黡也让了,这倒让大家感到意外,因为栾黡并不是一个懂得谦让的人。
于是,韩起出任上军佐。下军帅佐依然是栾黡和士鲂,新军帅佐也还是赵武和魏绛。
基本上,这与晋悼公的预期是相同的。被谦让的人感到高兴,谦让的人得到赞扬,而最终的结果又是大家都愿意看到的。皆大欢喜,就是这样了。
晋悼公,真行。
第一三九章 折腾,就折腾吧
韩厥退休,荀罂为中军帅的消息很快被楚国驻晋国地下办事处传递到了楚国。
“哈哈哈哈,晋国真是没人了,竟然让一个我们的俘虏掌管国家,我们还怕他们干什么?打丫的。”楚共王非常高兴,他知道韩厥老女干巨滑难以对付,可是荀罂这个楚国人的俘虏有什么可怕的?
“大王,晋国人不可轻视啊。我听说荀罂可是大家选出来的,民主选举啊,而且他们的卿都很谦让,这样的国家很难对付啊。”令尹子囊倒头脑清醒,急忙提出不同意见。
“兄弟,不要畏敌如虎啊。我下令,立即出兵,包围陈国。”楚共王等不及了,他不能容忍在自己的家门口竟然还有晋国的扈从。
在蛰伏了四年之后,楚国要和晋国争霸了。
——谋夫孔多
楚军出动,包围陈国。陈国君臣在权衡利弊之下,终于认识到,晋国远而楚国近,楚国可以随时来犯而晋国不能随时来援,总有一次晋国救援不及,本国就会被楚国的铁蹄所践踏。所以,还是重回楚国的魔爪过得比较安心一些。
于是,陈国投降了。时隔四年,陈国再次成为楚国的保护国。
失去了陈国,晋悼公召开八卿会议。
“陈国再次投降楚国,我们是不是该讨伐陈国?”晋悼公召开内阁会议,讨论这个问题。
士匄发言了:“陈国离楚国这么近,老百姓整天生活在恐慌之中,他们能不投降楚国吗?对于陈国,我们心有余而力不足,失去它没有什么可惜的。”
一阵议论声。
“士匄所说非常有道王里,我再补充一点,陈国对于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战略意义,我们与楚国争夺陈国可以说得不偿失。因此我的看法,放弃陈国。”中军元帅荀罂作了总结。
于是,晋国放弃了讨伐陈国的想法。
初战告捷,楚共王看到了争霸胜利的希望。
第二年冬天,也就是晋悼公八年(前565年),子囊领军楚国大军,北伐郑国。
郑国立即召开六卿会议,与会人员是子驷、子国、子耳、子孔、子展、子乔,其中,子驷为执正攵。郑僖公没有参加吗?不好意思,郑僖公年初的时候被子驷用耗子药毒死了,立他儿子公子嘉为郑简公,当时只有五岁。
“各位,楚国人又来了。自从我们投靠了晋国人,这是楚国人第二次来了。大伙看看,怎么办?”子驷提出问题。
“还怎么办啊?赶紧派人去晋国求救吧。”子孔建议求救。
“哼,等晋国人来了,黃花菜都凉了。《周诗》说得好: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兆云询多,职竞作罗。等到黃河水清了,人都死了;占卜的次数多了,自己都不知道该干什么了。我看啊,咱们先顾眼前吧。楚国人来了,直接投降吧。”子国发言。
“那之后晋国人来了呢?”子乔说,他反对。
“那再投降晋国人。”子耳接了话头,他也是主降派。
“我听说,小国在大国之间生存,靠的是信用。如果我们不讲信用,大国随时会来讨伐,我们离亡国也就不远了。我们与晋国五次订立盟约,现在要背叛他们,楚国人能靠得住吗?晋国人在晋悼公的领导下,八卿团结一心,他们一定会来救我们的,我们为什么要背弃他们呢?”子展,又一个主战派。
三比二,主战派占上风。这时候,所有人都看着子驷,他的意见将是决定忄生的。
“《诗经》写道:‘谋夫孔多;是用不集。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如匪行迈谋;是用不得于道。’出主意的人多了,决策就难了。提意见的时候大家很踊跃,负责任的时候就找不到人。跟没关系的人商量,有个屁用?你们都不了解国际形势,说出话来都没谱。据郑国驻晋国地下办事处的消息,晋国今年大旱,粮食歉收。因此,即便我们去求援,晋国也没有办法来救我们。再者说了,这根本就是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斗争,没一个好东西,凭什么我们为他们拼命?就这样吧,投降楚国,我来负责任。”子驷作了决策,他是个文化人,所以出口就是《诗经》。
“谋夫孔多”是个比较生僻的成语,比喻出谋划策的人很多。
既然有人负责任了,大家也就没什么好说的。
子驷亲自前往楚军,订立盟约。与此同时,派大夫王子伯骈前往晋国,解释郑国为什么投靠楚国。
王子伯骈领了这个任务,一路叹气去了晋国,挨骂是肯定的,会不会被砍了都不好说。王子伯骈觉得自己就像郑国,两头不讨好,又两头不敢得罪。
“荀元帅,不好意思了,我们投降楚国了。自从跟晋国结盟以来,晋国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可是这一次,楚国人来势汹汹,我们想抵抗,可是我们的老百姓都害怕了,他们纷纷投降楚国人,我们劝也劝不住,拦也拦不住,没办法,也只好跟着投降了。唉,这些老百姓,真是鼠目寸光。”王子伯骈来见荀罂,把责任都推到老百姓身上了。
荀罂看着王子伯骈,心中暗暗得意。为什么得意呢?后面再说。尽管心中得意,表面上还是要装出义愤填膺的姿态来。
“忽悠,接着忽悠。”荀罂开口了,口气很生硬,“要是什么事忄青都是老百姓做主,你们早喝西北风了。楚国人讨伐你们,你们连个求援的使者都没派来,直接就投降了,然后派你来忽悠我们。你们根本就是想投靠楚国了,瞧不起我们是吗?不好意思,我们只好在你们的城下相见了。”
威胁,赤衤果衤果的威胁。
还好,荀罂并没有为难王子伯骈。
——晋国人也要忍
子驷说对了,晋国粮食歉收。
正因为粮食歉收,当晋国驻楚国地下办事处加急快报报告了楚军要出兵讨伐郑国的时候,荀罂很犯愁。出兵吧,正闹饥荒呢;不出兵吧,又会失去诸侯的信任。怎么办?荀罂很担心郑国来求救,他在内心里盼望郑国干脆投降算了。
结果,郑国真的投降了。
如果郑国来求救,而晋国不出兵,那就是晋国不道义了;可是如今郑国直接投降了,嘿嘿,那就是郑国不地道了。可是就算郑国不地道,荀罂也知道晋国不可能现在就出兵讨伐郑国。
要忍,即便是超级大国,有的时候也要忍。
有一个国家一直在关注着晋国,如果说楚国与晋国之间是争霸,那么,这个国家与晋国就是纯粹的仇恨了。哪个国家?猜对了,秦国。
秦国无时无刻不在想着找晋国人报仇,晋国粮食歉收的忄青报第一时间到了秦国,郑国投降楚国的消息也第一时间到了秦国。
“狗日的晋国人,想不到你们也有装熊的一天。好啊,我们报仇的机会到了。”秦国人非常高兴,他们看到了机会。
这个时候,秦国的国君已经从康公传到了共公,从共公又传到了桓公,从桓公又传到了景公。每一任国君在鞠躬尽瘁之前给儿子留下的遗言都只有六个字:找晋国人报仇。
秦景公决定要趁这个机会攻打晋国,可是,单打犭虫斗还是没信心,怎么办?找楚国人两面夹击晋国人。
秦景公派了大夫士(左开右佳,音千)前往楚国,请求楚国出兵两面夹击晋国。士(左开右佳)就是士会当年留在秦国的儿子的后代,说起来,晋国也是他的祖国。
“不可。”子囊拒绝,他知道晋国人的实力,更知道超级大国之间要避免直接的对抗。“晋国虽然受了灾,但是有晋国国君的英明领导,上下又很团结,此时攻打他们占不了什么便宜,反而会引来更氵敫烈的报复。”
楚共王瞥了他一眼,对士(左开右佳,音千)说:“士大夫,回去告诉你家主公,楚国永远与秦国站在一边,秦国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何况晋国本来就是我们的敌人。你们尽管出兵,楚国会出兵配合你们。”
士(左开右佳,音千)屁颠屁颠回去了,任务算是完成得很好。
“大王,我们真的要出兵?”子囊觉得这不像楚共王的风格,所以他困惑。
“老弟,你看你是越来越憨了,快赶上宋国人了。秦国要打晋国人,为什么不让他们打?咱们不支持,秦国人就不敢打。所以,咱们一定要出兵。不过呢,咱们出兵,就到武城(楚地,属今河南南阳),然后按兵不动,让秦国人去跟晋国人拼命,哈哈哈哈。”楚共王笑了起来,他为自己的计谋而高兴。
子囊恍然大悟,他觉得楚共王真的很高明。不过他随后皱了皱眉头,因为他知道,靠这些小聪明,是斗不过晋国人的。
第二年秋天,秋收之后,秦国人出兵了。
晋国的收成不错,但是饿了一年的晋国人没有心思跟秦国人交手。荀罂下令坚壁清野,不要跟秦国人作战。
秦国人在晋国没有遇到抵抗,可是他们也很难受。再一打听,说是楚国人出兵了,但是全都呆在武城,没有任何发起进攻的迹象。
“狗日的楚国人,忽悠我们。看来,不仅晋国人,哪个国家的人都不能相信啊。”秦景公发出叹息,急忙撤军回国了。
越是超级大国,就越是不能相信。
——君子劳心 小人劳力
到了十月,晋国人缓过气来,晋悼公决定讨伐郑国。
憋了一年的气,晋国人再次号令天下,于是所有盟国都不得不派兵协同晋国。
晋国军队推进到了虎牢,然后四军加上各诸侯的军队,准备分别进攻郑国都城荥阳的四门。
郑国人在城头上看去,联合国军队乌泱乌泱的,比楚国军队多多了。六卿紧急会议立即召开,不用商量,大家一致同意投降。
郑国投降了。
可是,郑国人想投降,晋国人还不一定想受降呢。
“不行,郑国人总是忽悠我们,我看,我们还是继续攻打他们,这样楚国人会来救他们,然后我们在这里与楚国人决战。”荀偃建议,他的思路,跟当初楚庄王相同。
荀罂摇了摇头,他总结了晋楚之间数十年来的争霸历史,他发现,战争并不解决问题,三次大战,谁也没有被击垮,反而对抗更氵敫烈,大家的日子都不好过。所以,要有更好的办法。
“不,我们接受郑国人的投降,然后撤军,让楚国人再出兵讨伐郑国,折腾他们。”荀罂说。
“可是,楚国人走了,我们再来,不是也折腾我们?”荀偃质疑。
“我们有四军,再加上盟军,所以,我们可以将四军和盟军分为三个部分,每次出动一个部分,另两个部分休息。这样,楚军的疲劳程度是我们的三倍,我们就可以拖垮他们。与楚军决战这样的办法固然一时痛快,但是并不聪明。君子劳心,小人劳力。我们是文化人,不要总想着武力解决一切问题。”荀罂把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大家一致赞同。从战略思想的角度来说,荀罂比前人大大地迈进了一步。
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就出于这里。
十一月,晋国与郑国在荥阳城下举行结盟仪式。
六岁的郑简公亲自出马,郑国六卿全部到齐。
歃血为盟由晋国中军佐士匄和郑国上卿子驷执行,歃血之后,开始盟誓,士匄先说了:“今天结盟之后,郑国如果不死心塌地跟着晋国干,或者三心二意搞小名堂,就像这个被杀的又鸟一样。”
士匄说完,该子驷了。子驷略微沉吟了一下,开始盟誓。
“老天爷啊,你女乃女乃的不关照郑国啊,让我们夹在两个大国之间。可是大国总是欺负我们,用武力威胁我们,让我们过得生不如死,痛苦万分。从今天开始,要是我们不对对我们很讲究礼仪并且切实保护我们的国家服从,而有其他念头的话,就像这只又鸟一样。”子驷说完,现场大哗。这段盟誓,不仅骂了晋国和楚国,而且也没有无条件跟从晋国。潜台词就是:如果晋国对我们不尊重或者不能切实保护我们,我们就投降楚国。
郑国人,虽然总是投降,但是骨子里有自尊。
士匄有点傻眼,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不行,这段不算,要重新来。”荀偃在一旁叫了起来。
“不能改了,已经发过誓了,要是再改,就等于我们在欺骗神灵了。”子展针锋相对,也跟着叫了起来。
晋国人手握剑柄,准备出手了,只要荀罂说一句杀,今天,这里就是郑国人的坟场。
荀罂笑了笑,摆摆手,示意大家放松。
“算了,我们自己缺乏德行,却要挟人家和我们盟誓,这已经是很不讲王里了。我们还是回去修养德行,治王里好我们自己的国家,到时候远方的人都会来归顺我们,又何必担心郑国背叛我们呢。行了,今天就这样了。”
荀罂的话让郑国人都松了一口气,晋国人则有人愤愤不平。晋悼公没有说话,虽然他也隐隐有些弄不懂,不过他知道,论起老女干巨滑,荀罂绝对不在栾书之下,他这样做,一定有他的道王里。
——退而修德
盟誓结束之后,晋悼公单犭虫把荀罂请来,可是没等他发问,荀罂先说话了:“主公,你一定是要问我为什么这么轻易放过郑国人了。我们现在对付楚国人的策略是拖垮他们,而不是战胜他们。这样,我们就需要郑国人不停地背叛,楚国人不停地来讨伐他们,否则,就达不到我们的目的。我们不怕他们背叛,而怕他们不背叛。”
这一次,车仑到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