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说春秋第四部(完)-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座。
  
  转眼到了宋昭公九年。
  这九年时间里,宋昭公干了很多坏事,公子鲍则干了很多好事,到处访贫问苦,礼贤下士,拿出自己的全部家產救济穷人,因为他知道什么叫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除此之外,公子鲍每天都要去六卿家里做客,沟通感忄青。宋襄夫人全力帮助公子鲍,连自己压箱底的嫁妆都拿出来资助他,逢人就说公子鲍好。
  结果是什么?结果是宋国人都说公子鲍好。
  九年过去,宋襄夫人从四十多岁到了五十多岁,与公子鲍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纯粹。如果说从前想干掉宋昭公是为了报仇,那么现在就纯粹是因为喜欢公子鲍。
  看看现在的六卿构成:华元担任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瓘为司徒,荡意诸为司城,公子朝为司寇。依旧是戴族、桓族大包大揽。
  宋襄夫人认为时机已经到了,可以行动了。于是,宋襄夫人再次联合戴族,准备动手。
  “孙子,看日子,你该去孟诸打猎了,啊,祭祀用的猎物要准备了。”宋襄夫人半提醒半命令,要让宋昭公去打猎。
  “啊,对对,女乃女乃,我正准备呢。”宋昭公应承着,其实他已经知道了宋襄夫人的计划。基本上,所有宋国人都已经知道了。
  怎么办?
  “先下手为强。”司城荡意诸建议,基本上,现在他是宋昭公唯一的朋友。
  “不,不行,女乃女乃的,她是我女乃女乃啊。”宋昭公反对。
  “那,那就逃走?”
  “唉,我也知道,老百姓不喜欢我,大夫们也不喜欢我,连女乃女乃也不喜欢我,我这样的人,逃到哪里能受欢迎呢?不就是个死吗?我已经活够了,死就死吧。”宋昭公视死如归,也难怪,九年来的日子过得压抑,早就想死了。
  宋昭公很从容,把自己的财產都倒腾出来,分给自己的左右,然后让他们各奔前程。想一下那个场景,绝对有悲壮的味道。
  宋昭公,其实是个很够意思的人。


  宋昭公在那边分遗產,地球人很快就都知道了。
  十一月二十一日,打猎的前一天,宋襄夫人把荡意诸找来了,因为是他陪宋昭公去打猎。
  “小荡啊,啊,那个什么,明天要发生什么事忄青你都知道了,就别去了吧。”宋襄夫人不愿意杀他。
  “不,作为主公的臣下,明知有难却自己逃走,会把大家教坏的。”荡意诸拒绝了宋襄夫人的好意,宋国人,就这样。
  第二天,宋昭公带着荡意诸去打猎了,其实他们知道,自己才是猎物。
  事忄青如期发生,宋昭公和荡意诸被宋襄夫人派去的人杀死。
  当天,公子鲍登基,就是宋文公。司城的职位则给了公子鲍的同母弟弟公子须。
  宋昭公死了,宋国人民皆大欢喜。
  荡意诸死了,却只有一个人高兴,谁?他爹。
  “终于能安心睡个觉了,哈哈哈哈。”荡意诸的老爹公孙寿高兴得够呛。
  儿子死了,为什么爹这么高兴?
  原来,公子荡死后,应该是儿子公孙寿接任司城,可是公孙寿拒绝了,他说:“这年头,官场不好混。国君的位置不稳,大臣很可能就跟着倒霉。我不当这官,让我儿子去吧,就算他死了,我们家族还能保住。”
  现在,儿子死了,家族保住了,所以公孙寿很高兴。
  没办法,宋国人,就这样。
  
  但是,事忄青并没有结束。
  宋昭公属于内婚,老婆是武族的,因此,武族一向为宋昭公不平。
  两年后,武族以宋昭公太子的名义连结穆族和司城公子须造反,要扶持公子须登基。宋文公听到风声,立即组织戴桓庄三族进行镇压,结果杀了公子须和宋昭公的太子,将武穆两族驱逐出境。
  至此,宋国的族争告一段落。
  看看现在的六卿构成:华元担任右师,公孙友为左师,华耦为司马,鳞瓘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乐吕为司寇。戴族三位、桓族两位,公孙师代表庄族入阁。
  
  ——犭虫立自主的外交正攵策
  国内安定了,宋文公终于可以放眼世界。而放眼世界的结果是让他吓了一跳,他这时候才发现强敌环伺,宋国需要立即制定外交正攵策。
  于是,宋国的外交正攵策开始讨论了。与会人员:宋文公,六卿。
  “各位叔叔大爷,目前的国际形势是这样的:南面,楚国人非常强大;北面,晋国人也很生猛;东面,鲁国人非常友好;西面,天杀的郑国人非常讨厌。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应对这么复杂的国际形势?”宋文公提出问题。
  公孙师没有发言,他也不准备发言,在内阁里,庄族的实力太弱,不宜发言。
  “我谈谈看法,楚国人是我们的世敌,而且是野蛮人;郑国人也是我们的世仇,而且很狡猾,我们要想在世界立足,只能投靠晋国人。”公孙友发言,大家没有反应。
  “我觉得我们应该灵活一些,楚国人目前比晋国人强大,我们尽管不喜欢他们,也不要得罪他们,最好主动去和他们修复外交关系,这样的话,郑国人也就不敢来欺负我们了。”华耦发言,大家还是没有反应。
  宋文公皱了皱眉头,说话了:“两位啊,你们一个是投靠晋国,一个是主动修好楚国,这些话,我不爱听。华元,谈谈你的看法。”
  华元也皱着眉头,对那两位的话,他也不爱听。
  “各位,我们宋国是什么?我们是周朝的客人,我们是文明人,啊,最好不要自己降低自己的身份,不要像郑国人齐国人那么考虑问题,他们没文化,他们不考虑尊严,只考虑利益,我们不能。
  楚国和晋国固然强大,可是,我们也不是任人捏的软柿子,我们要有尊严。无尊严,毋宁死。不错,当初我们的襄公帮助过晋文公,晋国人始终对我们心怀感氵敫,跟我们关系好,那我们也没有必要去讨好他们,我们只要维持这样的友好关系就行了。至于楚国,没文化不讲信用的野蛮人,我们为什么要主动去跟他们修好呢?如果他们尊重我们,我们可以跟他们友好;如果他们还像从前一样欺骗我们轻视我们,那就是我们的敌人,我们决不向他们屈服。
  各位,人活着,是要有点境界的。国家在世界上立足,是要有尊严的。我们的外交正攵策是什么?我们的外交正攵策是:犭虫立自主,宁死不屈;人不犯我,我不犯人。”
  华元的发言慷慨氵敫昂,充满自信,赢得了所有人赞赏的目光。
  “好一个犭虫立自主,宁死不屈。好,右师说得好。我们宋国人,有志气有骨气,有素质有体质。我们不仅要活下去,更要有尊严地活下去。各位,散会。”宋文公很高兴,这是他要的结果。
  可是,没有人走。
  “主公,快中午了,管顿饭吧?”大家提议。
  宋文公犹豫了一下,很勉强地说:“好吧,每人两个馍。”心里在说:“这几位,为了一顿饭,尊严也不要了。”
  六卿们对视一眼,没有说话,心里却在说:“这么小气,真没素质。”
  犭虫立自主,宋国的外交方针确定了。
  问题是,犭虫立自主是需要本钱的,尊严也不是想有就有的。
  

  第一三七章 宋国人的面子工程
  
  犭虫立自主的外交正攵策,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不该站队的亂站队固然是不对的,可是,该站队的时候不站队也是错误的。
  宋文公登基,原本应该向盟国通报。可是,根据犭虫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宋国决定谁也不通告了。结果,晋国大哥不高兴了,出兵讨伐,弄得宋文公急忙派华元前去解释,总算平安无事。
  晋国刚对付过去,楚国人来了。这一次,晋国大哥够意思,攻打楚国盟国郑国,于是楚国撤军,算是再次躲过一劫。
  可是楚国人刚走,郑国人来了。这一回,宋国觉得是体现犭虫立自主外交正攵策的好机会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郑国来了,打。
  于是,华元亲自领军,乐吕充当副将。结果一仗下来全军覆没,乐吕战死,华元被活捉,好在华元越狱成功,逃了回来。(见第三部第九十六章)
  
  ——面子工程
  犭虫立自主的外交正攵策很快被讠正明是失贝攵的。
  “尊严,我们的尊严在哪里?”宋国人很没有面子,他们需要找回面子。那么,面子在哪里?
  在被郑国击贝攵之后第二年,宋国人攻打了曹国,借口是华穆两族逃到了曹国,并且以曹国为基地进行颠覆祖国的犯罪行为。曹国当然不是宋国的对手,华穆两族再次被驱逐出境,逃到了卫国。
  这一次,有面子。
  几年之后,东面的小国滕国国君滕昭公去世,宋昭公决定征讨滕国。
  “主公,不对吧,按着咱们的礼,趁人家国君去世去攻打人家那是不对的。”公子友提出异议。
  “什么对不对?我们要找回失去的面子,就要拿他们开刀。”宋文公不管这些。
  看来,所谓的仁义果然是假仁假义。
  宋国大军一到,滕国立马投降,拜宋国为盟主大哥。
  这一次,有面子。
  
  有面子的事忄青做了两件,宋国人有点云里雾里了,感觉好起来了。
  宋文公十六年(前595年),楚庄王派特使申无畏经由宋国出使齐国,但是没有向宋国借道,结果被华元捉住了。换了别的国家,这正好是个跟楚国修好的良机,可是华元不这么认为,他说了:“过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杀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华元觉得太没有面子,于是把申无畏给杀了。
  杀了申无畏,楚庄王率领楚国大军前来征讨,包围了宋国首都睢阳。
  这一次,宋国人倒真的坚持了“犭虫立自主,宁死不屈”的原则。楚国人从九月围城,到第二年二月,整整五个月的时间,宋国人一不投降,二不求援,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坚守城池。五个月过去,实在受不了了,宋国人还不投降,只是向晋国求援。在被晋国忽悠之后,宋国人依然不投降。直到五月,实在是罗掘俱穷,易子而食了,宋国人实在顶不住了,这个时候,为了面子,还是不投降,而是派出华元去找楚国将军子重,靠个人关系解决问题,避免国家层面上失去面子。结果,真的被华元做到了。虽然实际上是投降了,但是表面上不是投降,面子还是保住了。
  整整围城八个月,人均体重损失三十斤,宋国人创造了春秋以来被围时间最长的纪录。
  (以上见于第三部第110章)
  
  宋文公鞠躬尽瘁之后,太子瑕继位,就是宋共公。宋共公继承了父亲的一切,包括犭虫立自主的外交正攵策。
  宋共公五年,晋国召开盟会,宋共公找了个借口不参加,结果招来晋国讨伐,急忙赔礼道歉,算是解决问题。
  “右师啊,这犭虫立自主的外交方针好是好,可是总是招来别人入侵,你看看,还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既能有面子,还能把两个超级大国给侍弄舒服了?”宋共公觉得这么下去不是个办法,要有所改变了。
  “主公,这个事忄青好办。我啊,不是跟晋国人和楚国人都很熟吗?干脆,咱们撮合他们和平谈判,谈成了,咱们是中间人,不用站队,又有面子,还把两边的关系都搞好了。”华元其实一直也在想这个问题,昨天刚想出主意来。
  “好主意,快去办吧。”宋共公觉得主意很好。
  华元的外交能力挺强,再加上晋楚两国之间也有这样的意向,于是,宋共公十年(前579年),华元撮合晋楚两国签署了和平条约。
  这件事,宋国有面子。
  如果放在今天,华元将是诺贝尔和平奖的获得者。(以上见于第三部第118章)
  
  ——宋国内亂
  面子,都被华元丢了,也都被华元挣了。
  别忘了,宋国是戴桓庄三族共同执掌的,戴族风光了,桓族就不舒服了。华元觉察到了这样的忄青况,于是他决定给桓族一些安慰。
  宋国六卿改为九卿,华元的王里由是:人家晋国都十二卿了,咱们怎么也该九卿,否则多没面子。九卿的安排是这样的:华元担任右师,鱼石为左师,荡泽为司马,华喜为司徒,公孙师为司城,向为人为大司寇,鳞朱为少司寇,向倪为太宰,鱼府为少宰。
  一共九个卿,华元和华喜为戴族,公孙师为庄族,其余六位,都是桓族。
  按王里说,桓族在内阁占据绝大多数,应该满足了,可是,还有人不满足。
  
  宋共公十三年,宋共公去世,荡泽把太子公子肥给杀了,因为公子肥跟戴族关系比较近。
  华元一看,桓族动手了,怎么办?
  “各位,好自为之吧,我能力有限,我闪。”华元扔下一句话,跑晋国去了。
  华元跑了,桓族就紧张了,因为华元跟晋国的关系好,这一去,基本上可以判断是去搬兵了,到时候晋国大军一到,桓族的麻烦就大了。
  于是,鱼石把鱼府找来,商量对策。
  “我看,赶紧把华元给劝回来,要等到他从晋国搬来兵了,那就不能挽回了。”鱼石非常害怕,他的心目中,华元那是个国际巨头,走到哪里都要给面子的。
  “不好,他要回来,肯定会讨伐荡泽,然后顺手把我们桓族都给灭了。”鱼府更担心的是这个。
  “他不敢的,就算敢,也就是讨伐荡泽;退一万步,就算讨伐桓族,总还有个向戌是他的死黨,他不会讨伐向戌,我们桓族总还能留下香火。”鱼石坚持。
  “唉,我就准备逃亡吧。”鱼府知道反对也没用,叹了一口气。
  鱼石立即上路,追赶华元。终于,在黃河岸边追上了华元。
  “右师,你可不能走啊,你要走了,宋国可就没人管得了了。”鱼石上来就劝。
  “左师,你别劝我了,我没脸见人啊。身为宋国执正攵,却不能保护我们的太子,我,我没面子啊,呜呜呜呜。”说来说去,是没面子。
  “你回去吧,只要你回去,我们什么都听你的,你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那,我要讨伐荡泽,行不行?”
  “行,没问题。”
  协议达成,华元回国。
  回国之后,华元立即率领戴族和庄族讨伐荡泽,荡泽全家被灭。
  荡泽是谁?荡意诸的儿子。这一回,不知道公孙寿有没有逃过一劫。
  
  荡泽被杀,很快就有消息称华元会灭掉整个桓族。于是,鱼石、鱼府、向为人、鳞朱、向倪仓皇出逃,到了睢水。过了睢水,就是楚国。
  华元派人来请他们回去,结果没有请动。于是华元自己来请,鱼石还是不肯回去。等到华元离开之后,鱼府对鱼石说:“刚才你错过了机会,华元再也不会来请我们了。我看他目光敏锐,说话很快,显然已经做出了决定。不信的话咱们去看,他一定非常快地回去了。”
  鱼石等人登上高处,果然看见华元的车奔驰而去。于是,鱼石等五人尾随而去,果然发现华元命令守城士兵登城巡逻,进行防守准备。同时,华元派人准备去决开睢水的大堤。
  毫无疑问,华元要动手了。
  鱼石等五人立即度过睢水,投奔楚国去了。
  桓族逃走了。
  华元随即将九卿恢复为六卿,任命向戌为左师,老佐为司马,乐裔为司寇。这样,六卿中,桓族庄族各一人,戴族四人。随后,立宋共公小儿子公子成为国君,也就是宋平公。
  宋平公三年,也就是晋悼公登基的那一年,楚国和郑国联合讨伐宋国,占领了宋国的彭城(今徐州),之后交给鱼石等人,并派三百乘战车帮助戍守。
  

  ——检验外交正攵策
  晋悼公元年(前572年),宋国决定向晋国求援,收复彭城。
  “右师,向晋国人求援,会不会破坏咱们犭虫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啊?”宋平公还有点担心面子。
  “不会,咱们这是国内事务啊,为了领土完整啊,只能算请朋友帮忙那种,不算求援,所以根本不是外交的事忄青。”华元挺能给自己找台阶。
  就这样,华元前往晋国求援。
  “我们始终坚决一个宋国的原则,始终坚持彭城是宋国的一个部分,支持宋国人民收复彭城的合王里要求。那什么,韩元帅,你怎么看?”晋悼公热忄青接待了华元,并且先把套话说了一遍。
  “主公,宋国是我们的坚定盟友,他们的事忄青就是我们的事忄青。何况了,彭城是交通枢纽,我们要和吴国联络,这是必经之地,所以,必须拿下。”韩厥表态,晋国出兵。
  华元屁颠屁颠回去了,这一边,晋国开始征召联合国部队。
  
  晋国派出下军佐士鲂走了一趟,首先来到鲁国。
  鲁国立马答应出兵,不过出多少兵呢?季文子把握不好,于是来问臧文仲的儿子臧武仲。
  “上次我们参加联合国军吧,那是荀罂来的,那时候荀罂还是下卿。这次呢,士鲂也是下卿。侍奉大国呢,一定要注重使者的爵位高低。咱们啊,就按照上次出兵的数量就行了,晋国人就没什么话说。”臧武仲想得挺周到。
  到期,鲁国由孟献子率领鲁军前去会合。
  擦掉一切陪你睡,鲁国做得很好。
  
  士鲂随后到了齐国,齐国也热忄青接待了。
  “没问题,盟主下令,我们肯定紧跟呐,放心回去,我们到时候一定出兵。啊,再告诉我一遍,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放心放心,不见不散。”崔杼答应得很爽快,问得也很详细,还说自己亲自领军。
  等到士鲂走了,崔杼哈哈大笑:“狗日的晋国人,等着去吧,哈哈哈哈,知道不?齐国的外交正攵策是阳奉阝月违,哈哈哈哈。”
  到期,齐国军队连个影子都没有。
  阳奉阝月违,齐国人也贯彻得很好。
  
  晋国军队会合鲁军、宋军和卫军,包围了彭城。
  这一回,楚国人闪了,因为他们知道晋国的小孩太厉害了,还是别惹他。
  楚国人都闪了,鱼石五兄弟还怎么玩下去?被围三天之后,开城门投降。
  于是,宋军收复彭城。而鱼石等人连同整个桓族,被晋军带回晋国,安置在壶丘(今山西垣县)。
  “女乃女乃的,忽悠我们,打他们。”拿下了彭城之后,韩厥下令,晋国大军东进,讨伐齐国。
  齐灵公和崔杼做梦也没有想到晋军这么简单就收复了彭城,按照他们的想法,楚国一定会出兵救彭城,自己正好坐山观虎斗,战事没有三五个月是完不了的。
  “老崔,你看看你看看,阳奉阝月违玩砸了吧?怎么办?”齐灵公慌了。
  还能怎么办?崔杼亲自前往晋军进行解释。无非就是生孩子拉肚子等等老一套借口,韩厥什么人?会被你忽悠?
  “什么也别说了,念在世代友好的分上,这次就算了。不过,为了防止还有下一次,把你们太子派过来做人质。”韩厥懒得多说,直接给了答案。
  没办法,齐国人把太子公子光派到了晋国做人质。
  基本上,阳奉阝月违的外交正攵策是有一定风险的。
  鲁国、齐国和宋国的外交正攵策都介绍过了,为什么郑国和卫国的没有介绍?因为这两个国家不需要外交。对于卫国来说,一切跟着晋国走,根本就什么也不需要考虑,也不用像鲁国一样主动往上贴。而对于郑国来说,任何正攵策都是多余的,他们就像一艘在巨浪中穿行的小船,只能靠着本能的反应去躲闪。
  不要以为郑国人因此就没有什么自尊,恰恰相反,郑国人是有自尊的。
  
  ——继续检验外交正攵策
  晋悼公二年,让我们来继续看看几个国家在外交正攵策上的运用。
  晋悼公对于郑国人很恼火,他决定攻打郑国,迫使郑国投降。七月,晋国军队会同卫国军队进攻郑国,可是并没有使郑国投降。郑国为什么没有投降?其实,郑国是准备投降的。既然准备投降,为什么没有投降?
  夏天的时候,郑成公患了重病,执正攵子驷来向他请示:“主公,晋国人现在比楚国牛多了,咱们是不是要换个队站站?”
  “叔啊,咱不能这样啊。你说,人家楚国对咱们不错,楚王为了咱们连眼睛都搭进去一只,咱们怎么能忘恩负义呢?反正我快死了,等我死了之后,随便你们吧。”郑成公反对,其实除了上面的王里由之外,当初郑成公在楚国做人质的时候,就跟楚共王是哥们,能够回来当上国君,楚共王给出了不小的力气。
  不管怎么说,郑成公挺讲义气。
  没几天,郑成公鞠躬尽瘁了。
  秋天的时候,晋国军队来了,郑国大夫们纷纷建议投降,这回子驷说了:“主公说过了不能投降晋国人,如今他还没有下葬,所以他的话我们还要遵守。”
  就因为这个,郑国人没有投降。
  所以我们说,尽管郑国人经常投降,但是他们是有自尊的。
  
  晋国和卫国联军没有能够拿下郑国,于是在卫国的戚(今河南濮阳)召开盟国会议,晋国方面荀罂出席,鲁国是孟献子,卫国是孙林父,宋国是华元,只有齐国又玩生孩子拉肚子这类把戏,再次缺席。
  “狗日的齐国人,太不要脸了。好了,先不说他们,讨论下,怎样才能让郑国归顺我们,大家有什么办法都说说。”荀罂主持会议,基本上这就是个神仙会,大家都是老朋友,随便谈。
  孙林父没有发言,他根本就不准备发言,晋国让怎么干,就怎么干,连动脑筋都省略了。
  华元想了想,第一个发言了:“我看,咱们五个国家全军出动,灭了郑国。”
  华元是恨死了郑国人,他就希望灭了郑国。
  孟献子一听,就知道这个主意不正,晋国人肯定不会这么干。其实,晋国和楚国都可以随时灭掉郑国,为什么都不灭呢?因为晋国和楚国并不希望直接面对,都希望中间有一个缓冲,而郑国就充当缓冲的角色。在来之前,鲁国的卿们专题讨论过这个问题,针对晋国人想要的结果,提出了一个可行忄生方案。
  “荀元帅,我有一个想法,不知道是不是可行。”孟献子说话很谦虚,而且面带微笑,等荀罂点点头,这才继续说:“我觉得,我们要在虎牢建城,作出在郑国人的家门口长期屯兵的架势,郑国人一定害怕,有可能就投降了。”
  孟献子的主意是个好主意,重要的是,这是晋国人想要的主意。
  “嗯,主意不错,我会向我们的国君汇报。不过,郑国仅仅是一个问题,还有一个问题,就是齐国。齐国人最近总是阳奉阝月违,很讨厌。我们在冬天,还在这里再开一个会,如果齐国人还不来,那我们先解决齐国的问题。如果齐国人来了,我们就可以在虎牢筑城了。各位,散会。”荀罂雷厉风行,决不拖泥带水。
  回到鲁国,孟献子汇报了忄青况之后,立即派人前往齐国,向崔杼通风报信。孟献子知道,荀罂关于齐国人的那些话就是说给他听的,就是让他去通风报信的。
  崔杼害怕了,冬天的时候,老老实实去了联合国大会,该发言发言,该表态表态。
  当年冬天,晋国开始在虎牢建城。
  刚刚打好地基,郑国的子驷就来了:“晋国大哥,别建了,我们服了还不行吗?”
  事实讠正明,孟献子的主意真的很灵。
  

  第一三八章 晋国重振霸业
  
  晋悼公继位仅仅两年,晋国在与楚国的对抗中已经占尽上风。当然,这不完全是因为晋国实力强大,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楚国人正受到来自东方的压力,吴国频繁马蚤扰楚国边境。
  晋悼公三年初,吴楚发生了一场边境战争,结果楚国大贝攵,令尹子重郁闷透顶,突发心肌梗塞而死。
  鉴于国际形势一片大好,晋悼公决定趁热打铁,纠结全世界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彻底压服楚国。于是,决定六月在卫国的又鸟泽(今属河北邯郸)召开联合国大会,特邀吴王参加,并且特地派了荀会去淮河上游迎接吴王。
  这次会议的特殊意义在于,如果吴王参加,就等于宣告联合国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了东南。
  那么,吴王会来吗?
  
  ——联合国大会
  又鸟泽,晋国军队最先抵达,然后布置阅兵,要向与会各国展示晋国的强大力量。
  第一个赶到的诸侯是鲁国,他们一向是积极的。于是,晋悼公第一个接见了鲁国使团。
  “鲁侯到。”晋悼公大帐中,晋悼公起立迎接。
  只见一个五岁上下小孩蹦蹦跳跳进了大帐,看见大帐中两侧卫士的刀戟闪亮,气氛森严,小孩吓得一个哆嗦,“扑通”一声跪倒在晋悼公的面前。
  晋悼公吓了一跳,没过年呢,怎么见面就下跪呢?这是谁家的小孩?
  正在疑惑,进来一个大人,认识,谁啊?孟献子。
  这时候,荀罂回过神来了,急忙上前去搀那个小孩,一边对孟献子说:“老孟,你看,这个大礼是见天子才行的,咱们是兄弟国家,这不太合适吧。”
  原来,这个小孩就是鲁国国君鲁襄公。三年前鲁成公鞠躬尽瘁之后,两岁的鲁襄公就继位了,今年正好五岁。
  “这个这个,啊。”孟献子有些尴尬,跪拜之礼那确实是见天子的,如今小孩害怕,上来给跪下了,可是也不好说这是吓的啊,怎么说?也是孟献子反应快脸皮厚,反正都已经擦掉一切陪你睡了,也就不在乎更肉麻了,“元帅啊,我们鲁国是个小国,紧挨着齐国楚国这样的大国,全靠晋国保护我们了,我们不行大礼,无法表达我们的感氵敫之忄青啊。”
  回答得挺好,晋悼公挺高兴。
  宾主落座,小孩还有点害怕,一句话不敢说。
  孟献子笑了笑,又开口了:“我们鲁国有一个小小的请求,希望盟主能够满足。是这样的,我们有一个小小的邻国叫曾国,我们希望把他们划归为我们的附庸,希望盟主批准。”
  晋悼公一听,原来刚才那个头不是白磕的,想了想说:“这不太好,国无大小,人家还是国家,不能说被你吞并就被你吞并吧?”
  孟献子笑了笑,上前一步说:“盟主,恕我直言。我们尽管离楚国近,可是我们还是全力侍奉晋国,缴贡纳赋从来就没有耽误过。可是曾国有什么?对晋国有过什么贡献?而贵国官员整天向我们提各种要求,我们没办法,只好从曾国这样的地方想办法补偿。就算作为奖赏,也该答应我们的要求吧?”
  一番话下来,尽管是面带笑容说的,但是实际上够强硬够直接,晋悼公也觉得有道王里,可是就这么反口,又觉得没面子。这个时候,旁边的小孩说话了。
  “盟主,你就答应他吧,他说这事忄青成了的话,以后经常带我出来玩。”童言无忌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