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某有感之,理解为:得民心者,得天下!孟公威,可对否?”孙权上前一步,朗朗之声,传遍鹿门山的书院,

    这一刻,山门之后,鹿门山书院的上千学子站立,看着这一道身影,听着这个声音,众人显得有些寂静了。

    得民心者得天下?

    山顶之上,一个凉亭,三个大儒目光看着这一幕,都不约而同的面色凝重起来,虽然《孟子》之中的确有这么一句话,而且孟子的主见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不过在汉朝这个时代,读书人的心中始终保持着社稷为重,天子至尊,百姓为贱的潜意识。

    “善!”

    石韬,孟建,崔钧三人面面相窥,默默的对视一眼,无话可说。

    不管他们心中认不认可孙权的说法,毕竟对他们这些读圣贤书的人,最忌讳的是质疑圣人,这不是后世那种思想道可以质疑整个宇宙的时代,虽然说的是言论自由,但是思想还是很保守的,不然也不会让张角一个神棍弄出一个黄巾起义。

    “权公子博学多才,今日一见,果然是闻名不如见面,崔州平佩服!”

    崔钧深呼吸了一口气,走出来,拱手,双眸之中划过一抹狡诈的光芒,朗声的道:“但是今日公子想要过此门,还要过某之一关,某献丑了,今之天下,诸侯乱舞,战争连连,百姓悲苦,无以度日。某今日一问,问之,何人能平息之?”

    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却把孙权逼到角落处。

    “此问简单!”

    孙权的嘴角勾勒起了淡淡的笑容,崔钧的思想仍然留在汉朝,以为他心中有忌惮,但是如今乃是战国的时代,他倒是没有说不出口的话,他坚定而自信的道:“天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此乃大势,汝若是问,何人能平之,某可言,为一人,吾之父王,孙坚。吾之吴国,民强富足,百姓齐心,君王开拓进取,必然能平之天下,还给天下一个个太平盛世,可对否?”

    一字一言,一声威,一步一走,一自信,气势如龙(小说《三国之仲谋天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小说《三国之仲谋天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三百一十九章 荆州行 二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三国之仲谋天下》更多支持!

    襄阳城。

    王宫。

    这一座宫城,四周的城墙还在建立,房舍也是零零落落的。

    吴国立国,带动的天下诸侯立国称为,刘表只能响应,但是之前一点准备都没有,所以楚国立国是十分的仓促,准备不足,他能以襄阳这一座雄伟的城池为王都,算是弥补了不足,但是都城之内的这一座王宫就有些简陋了。

    这一座王宫在急急忙忙之中完成一个大概,说不上什么气派,占地面积虽然算是不少,但宫闱简易,要是严格的只能说是一座大府邸。

    刘表高大的身影,淡黄色的蟒袍,散发出一抹威压,背负双手,站在一个庭院之中,目光眯起,看着身边的一个儒雅的中年,淡淡的道:“子柔,孤孙权和华歆等人冷落一番,他们有何反应?是否怨言?”

    “大王,非也!”

    蒯良是刘备的第一心腹,虽然他迎娶的蔡家女为王后,但是相对于外戚蔡瑁,他更加相信蒯良,蒯良面色沉稳,摇摇头,拱手禀报道:“华歆等人,交约于楚国儒者,每日游玩襄阳,乐不亦乎,丝毫不在乎大王的冷落,而孙仲谋,今日更是去的鹿门山书院,拜见司马微和庞德公二位大儒!”

    “孙权去了鹿门山书院?”刘表目光微微一冷,司马微和庞德公都是赫赫有名的荆州大儒,他不是没有想过招揽他们的出山相助,可是一早已经被拒绝了,就连鹿门山书院他都无法掌控。

    所以对于他们,他的心中始终有些忌惮。

    “嗯!”

    蒯良一袭长袍,点了点头,恭敬的道:“禀报大王,今日一早,他便带着一些侍从,直奔鹿门山而去!”

    “子柔,你说,吴国为何而来?”刘表深呼吸了一口气,平静下来,目光划过一抹疑惑,沉吟了一下,问道。

    他虽然因为甘宁,而怒于吴国,但是他也不是不懂礼仪之辈,之所以冷落他们,不过是心中没辙,不明吴国来意,所以想要逼一逼他们而已。

    “大王,某所想,应该是求和!”

    蒯良面色凝重,他想了想,脑海之中突然一道灵光划过,目光瞬间眯起,拱手,道:“大王,臣心中的估计,此次吴国使者的目的就是求和,他们应该是想要和我们楚国求和,两国之间暂停兵戈!”

    “求和?”

    刘表闻言,微微一愣,不相信,连忙摇了摇头,嘴角有一抹冷冽的笑容,冷声的道:“孙坚此人,孤难道还不了解吗,他乃是一头江东之猛虎,胸有凌云志,性格暴烈,勇猛不屈,如今吴国之兵锋尚在我楚国之上,他会向孤求和?孤不相信。”

    “大王,若是以前,自然是如此,但是如今此一时彼一时!”

    蒯良微微一笑,拱手,低声的解析道:“吴国虽强,但是下辖之地,除了江东六郡之外,基本上都是地大人稀之地域,交州和辽东过于荒凉,而且必须屯重兵,这样一来,他们的兵力自然而然的分布太广阔,难以形成一个握紧的拳头,而我们楚国,虽然疆域不如吴国,但是荆州富饶,人口并不在他们之下,下辖精锐之兵力也不在他们之下,而且调配迅速。”

    蒯良也是在孙权来的楚国之后,才想到的孙坚的意图,他急忙的道:“若是楚吴两国开战,楚军必然猛攻柴桑,柴桑城之兵马,挡不住我军,城必破,一旦楚军长驱直入,必然会让他们四方大乱,而孙坚和曹操向来不和,昔日孙家兄弟东海围杀曹孟德,寿春城之中,夏侯渊围杀孙权,皆然是解不开的仇恨,吴国一直和魏国在无形的交锋,合肥战线,虽然没有开战,但是双方兵马牵涉数十万以上,一触即发始终不停休。”

    蒯良眯着眼睛,道:“这一个情况之下,如今孙坚应该还在窥视鲁国,所以在这个关头,他必须要和我们楚国休战,让自己的无后顾之忧。”

    “哼,他说休战就休战啊,他有没有问过孤,孤愿不愿意停战?”

    刘表静静的听着心腹谋臣之言,猛然的一拂袖,怒气的道。

    他能单骑入荆州,成就一方霸业,自然有自己一番的傲气,如今这情形,仿佛就是吴国在给他施舍的一个和平。

    他自然有些接受不了。

    楚国无论是实力,疆域,人口,兵力,皆然都不如吴国,他是知道的。

    所以吴国,在刘表的潜意识之中的第一敌人,比之北方的魏国,他还要忌惮三分,因为魏国之内并没有水军,想要打楚国,,没有这么容易,而吴国的海军战斗力绝对超越楚国水军,一旦顺着长江水道而上,难以抵挡。

    “大王,现阶段交好吴国,我们还是有必要的!”蒯良沉吟的半刻,劝道。

    “为何?”

    刘表冷然的问道。

    “几日前,楚国探子已经发现了魏国如今正在打算对南阳国动兵,南阳是楚国的门户,若是南阳国失守,北地骑兵,便可长驱直入。”

    蒯良恭敬的道:“吴国的确是我们楚国最终的大敌,但是如今和平是必要的,对我等皆然是好事,因为我等也需要腾出手来,把镇守东南的兵力调回来,收拾南阳国,在魏国夺取南阳之前,把南阳收入楚国下辖!”

    “夺取南阳?”

    刘表闻言,顿时有些意兴阑珊。

    刘表的确文武双全,做事情有魄力,有能力,但是他就是少的点开拓进取的心,对于自己得到的一亩三分地过于重视,有一种安逸了就不愿意开战的心态,以至于一辈子碌碌无为。

    历史上,把刘表评价成为守家之犬是没错的。

    守住荆州,对他来说,比夺取南阳国要重要的多,他可不想这头才退兵,那一头就被吴国翻脸,直接打入楚国。

    “大王,南阳不可不夺啊!”蒯良自然明白刘表的心态,他看着他这个神情,急忙有些苦口婆心的劝道:“若是让魏国掌控南阳,我等危也!”

    “汝言之有理!”

    刘表闻言,目光微微一动,沉吟了片刻,道:“传孤之旨意,让新野侯,为北伐南阳国的主将,率兵两万,尽早启程,夺取南阳。”

    这是他想到一箭双雕的计策。

    刘备,此人虽然表现谦卑,但是骨子了有野心,麾下大将数员,几千精锐,刘表自然不会不知道,但是楚国北门户的确需要这么一个人来镇守,所以他要用他,但是也要防这他。

    这一次,给他两万兵力,让他去南阳折腾一下,如果他能把南阳夺回来,自然为好,若是不能,也不过是损失的不过是两万兵力,最重要的是,能消耗他的实力。

    只有没有实力的刘备,才会对楚国忠心。

    “诺!”

    蒯良嘴角抽搐的一下,只能躬身的领旨。

    ——————————————————

    新野!

    这只不过是一座小城而已,为楚国北方的一道门户,与南阳国交接。

    南阳张绣,北地枪王,实力虽然不强,但是麾下的西凉铁骑,皆然是精锐。

    所以新野着一座城也变的至关重要起来。

    一座简朴的新野侯府邸,刘备的身躯坐在一个庭院之中,身上穿着简单的衣袍,一双手熟练的编织起来的一支草鞋。

    早年他以贩草鞋为生计,所以养出了一个不算习惯,在他思绪苦闷的时候,喜欢编织草鞋,以渡思绪。

    “主公!”

    这时候,旁边站着两人,左边的一个青年,头戴纶巾,手执羽扇,目光淡然,看着刘备,低声的道:“既然如今大王已经下的圣旨,还望主公早日定主意为好。”

    “孔明,某当如何是好?”刘备闻言,微微抬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目光看着这个青年,有一抹希冀的光芒闪烁。

    刘表居然让他带两万兵力去夺取南阳,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主公,不遵命就是违抗圣旨,以主公如今的实力,难挡楚国之怒,所以……不可不从!”

    诸葛亮微微一笑,嘴角勾勒起一抹深意的笑容。(小说《三国之仲谋天下》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1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
第三百一十八章 荆州行 一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三国之仲谋天下》更多支持!

    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三国之仲谋天下》更多支持!

    196年,也是就是历史上天子迁都,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开始,建安元年,不过如今天子刘协已死,诸侯国四起,天下崩裂,再无建安年号。

    历史上把这一年称为新战国二年。

    春!

    襄阳城,荆州重镇,这一座恢弘的城池,成为的楚国都城之后,更加的显得繁荣富饶起来。

    这一日,正值万物复苏,百花绽放的季节,它迎来的吴国的使团。

    吴国出使荆州的使团,以吴王之子,东侯孙权为主使,吴国九卿之一,太常华歆为副使,规模隆重而庞大,加上随行的兵马,超越上千人。

    这个时代,出使一个国家,加上随行的兵马保护,上千人很正常的事情,只能说明的吴国对这一次出使十分的重视。

    一艘江东战场,一路而上,在楚国水军的‘保护’之下,进入的襄阳地带。

    襄阳城之下,迎接孙权的是楚国的九卿之一,太常,丞相蒯良的弟弟,蒯越。

    “东侯,华太常,汝等千里奔波,一路辛苦了,某家楚国蒯越,代表楚国,迎接诸位使者。”

    城门之下,一群楚国的官吏,恭候多时,为首的是这个白白净净的中年,看着孙权一行人,他眉开眼笑,展现出了一股如沐春风的风度,让人看了很舒服的那一种。

    蒯家,作为荆州两大顶级世家之之一,蒯良是楚国丞相,而蒯越自然也泛泛之辈,能让他亲自来迎接,算是表明的刘表的一个态度,算是重视。

    “蒯太常,客气了!”

    华歆直接跳下马,拱手对着蒯越,微笑的道。

    太常,一国九卿之一,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

    出使荆州,孙权这个主使不过是一个挂名的使者,代表的是孙坚的身份,来拜会刘表,而华歆才是真正的主使,他可是带着孙坚的任务而来的。

    孙坚给他的任务,就是保证未来一年之内,楚国的军队最好不要出现在柴桑和苍梧,不要给吴国捣乱。

    因为接下来的一年,吴国已经计划好,即将动兵,第一个要对付的就是鲁国。

    如今的吴国朝堂军务,都已经渐渐的开始走上了正轨,旗下子民,不说完全的国泰民安,和平一团,但是也算平静。

    吴国的内部在面对战役的时候,绝对团结一致,军队有潘凤赵云孙策太史慈等人的镇压之下,谁也不敢在关键的时候,出乱子,如果不算孙权和孙策的斗争,军队已经算是已经凝成一个拳头。

    而且如今的江东四处太平,无民乱,无战乱,夷洲粮仓运回中原的粮草丰盛堆积成仓,交州如今在周瑜的统治之下,也已经开始屯田,金陵城周围的屯田也有一段时间。

    一句话,吴国不缺粮草。

    有兵,有粮,孙坚自然有开战的意思。

    平定战乱,统一天下,这个野望,孙坚这头江东猛虎自然不会因为偏居一隅,过上的安逸平稳的日子而有一丝一毫的放松。

    他是一个开阔进取的君王,从吴国建立起,他已经有了君临天下的心。

    鲁国之所以是吴国第一个对付的对象,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鲁国的存在,不算强敌,但是也让吴国和魏国都寝食难安。

    魏国北有大敌晋国,吴国西有宿敌楚国,他们想要全力对付自己的敌人,第一个就要拔掉鲁国。

    但是鲁王吕布,有天下第一武将自称,如今得到陈宫相助,又有张辽这一员大将在身旁,岂是好对付。

    吴国想要提前解决它,自然要出尽全力,如果这时候楚国再来捣乱,想要征讨鲁国,就难了。

    “东侯,又见面了!”这时候,一个青年,穿着锦袍,从蒯越的身后走出来,看着孙权,目光很复杂,有杀意,有敬意,还带着一抹淡淡的畏惧之意。

    “安侯,寿春一别,汝别来无恙!”

    孙权骑在马背上,听到这个青年的叫声,微微低头,居高临下的看着青年,琥珀晶莹的眸光一闪一闪的,带着一丝戏谑的意味。

    刘琦,刘表之长子,如今楚国的安侯,算是楚国第一顺位继承人,不过如今的楚国王后可是刘琮之母亲,蔡氏。

    本来请缨,出战寿春,为父夺玉玺,是想要表现一下的,但是寿春一战,荆州军什么都得不到,还战死的上万兵马,在后母的虎视眈眈之下,他的日子更难过了。

    孙权看着个郁郁不得志的青年,心中微微一笑,昔日在寿春,他和魏国大王子曹昂两人算是被孙权震慑的够呛的,然后他和文聘把孙权的追杀的可狠了,差点没有把孙权斩杀。

    “寿春一战,还是东侯技高一筹,才让某空手而回。”

    刘琦冷然的抬头,目光阴寒,冷冷的道。

    “呵呵!”

    孙权跳下马,大笑,道:“安侯言重了,昔日一战,你我更凭本事而已,某得子龙相助,方略胜一筹,不足为道,不足为道。”

    你送上门的面子,我还不踩,太对不起你了。

    刘琦面色猛然有些铁青,要知道,赵云最后突围的时候,无意之中差一点一枪把他给了结了。

    他还因为那一枪,差点尿裤子,被吓得够呛了,让军中之人耻笑。

    “君侯,此乃襄阳,东侯可是客人,千万不可无礼。”蒯越连忙上前,轻轻的把额露青筋的刘琦拉住,然后目光看着孙权,拱手道:“蒯越拜见吴国东侯!”

    “异度先生之名,权在吴国,早有闻名,今日一见,果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孙权立刻表现的谦卑起来,他能在刘琦面前摆谱,不代表他也可以在蒯越面前摆谱。

    他和刘琦之争,不过是两国王子之争,就算现在他和刘琦在襄阳城门口直接打起来,在士子文人眼中不过是年少轻狂,意气之争,不碍两国之关系。

    但是如果他在蒯越这个荆州士族首领之一,读书人的楷模大儒面前摆谱,就是不敬,对楚国的蔑视,对楚国读书人的不敬。

    “哈哈,权公子言重了,汝可是当今士林之中,难得的少年英杰,某区区之名,何足道也!”

    蒯越微微一笑,他的目光很清澈,微微的打量了一下这个最近从吴国士林红到楚国士林的少年,眼神的光芒有些复杂。

    年仅十六,及冠年华,俊朗英姿,文采飞扬,一篇爱莲说,扬名江东,再发表的将进酒,陋室铭,以豪爽,高清的为人格,得士林认同,为少年天骄。

    不过在楚国的传言之中,孙权给蒯越的印象之中,应该是一个少年得志,嚣张跋扈的少年。

    传闻他对世家阶层有很大的敌意。

    传闻他以卑贱商户之力,直接打残的江东的世家豪强阶层的力量。

    传闻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造就的江东书院的威名。

    传闻他曾经在寿春城,十万精锐兵马之中,七进七出,得天之授命,刀枪不入,为未来之帝王之命。

    传闻……

    这个风度翩翩,温文尔雅的少年,在楚国有太多的传言了,但是从现在看来,蒯越对他的第一印象,很好。

    少年得体,谦虚,风度,有礼貌。

    最少比楚国现在的两个王子好多的,刘琦资质平庸,不堪大用,刘琮背后是蔡家,蔡家的实力尚在蒯家之上,蔡瑁为当朝太尉,掌控楚国水军,麾下的兵力三分之一的楚国兵力,外戚势力太庞大,刘琮年幼尚未成长,根本不足为继承。

    “异度先生过奖了!”孙权始终保持着一个不卑不亢的态度,躬身的道。

    “呵呵,吴国的诸位使者,相比汝等已经疲累,先到驿站,稍作休息,大王如今诸事疲累,暂时无法接见诸位,实在是很抱歉。”

    蒯越眯着眼,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最后笑吟吟的道。

    “什么?”

    华歆面色微微一变,脸上有一抹铁青的神情浮现。

    这是什么意思啊?

    打我们吴国的脸吗?

    华歆怒火冲天。

    “没问题!”

    孙权嘴角勾勒起一抹冷意:“吾等也累了,自然不能劳烦楚王忧心,楚王何时有空接见我等,还要劳烦异度先生及时的通知。”

    刘表啊刘表,你让我打从心底看不起。

    堂堂楚国,居然这点风度都没有。

    刘表现在不接见他,无非就是想要晾一晾他。

    为什么?

    很简单,因为甘宁。

    这一个锦帆贼,他手下的一个名不副实的小校尉,如今成为吴国堂上,锦帆将军,吴国海军数一数二的大将。

    这对他来说,是一个耻辱。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他想要探探吴国的来意,掌控这一次谈判的节奏。

    “一定一定!”

    蒯越目光看着孙权,态度又凝重的几分,盛名之下无虚士,华歆虽有才能,但是脾气有些刚硬,不懂转变,好对付。

    这个孙权年少,却稳重,九曲之心,玲透明,恐怕不好对付啊。

    ……

    夜色降临,楚国的驿站,重兵包围,戒备森严。

    一个宽敞的庭院。

    “君侯,如今刘表明显有意想要晾一晾我们,如何是好?”华歆眉头皱起,看着孙权,对刘表,他的心中有些不满的道。

    “他想要晾就让他晾去!”

    孙权沐浴更衣之后,一洗数日的疲劳,嘴角勾勒一抹笑容,冷然的一笑,道:“我们不急,这事情慢慢来,刘表要是有耐着心,就晾我们几个月,我倒是看看,他有没有这个耐心和胆量。”

    “可是!”

    华歆有些忧心的道:“大王如今即将对鲁国开战,如果我们迟迟得不到楚王的应允,会不会坏了的大王的事情?”

    时间能让一个人做出最彻底的改变,昔日豫章,因为陈温,华歆才不甘不愿,被迫投降孙坚,数年过去了,从征东将军府到现在的吴国。

    他见证的江东在这几年的蜕变,如今的江东不算是安居乐业,百姓无忧,但是起码做到,老有所依,居有宿,吃有粮,所以,他对孙坚已经心悦诚服,对吴国已经死心塌地。

    “太常大人,汝过滤了,哪有这么快啊?”

    孙权背负双手,双眸凝视幽暗的天空,摇摇头,道:“征战鲁国,不是一件小事,一来有楚国的羁绊,二来还是有个魏国,魏国绝对不会坐看我们夺取鲁国,所以,我们必须要准备妥当,想要开战,最少要到下半年才有可能。”

    “这段时间,你不必担心,若是休闲,不妨在城中溜达溜达,会一会楚国的文人,总有一天,这一座城会成为我吴国的城池,打好关系没错的,只要我们不急,他们才会急!”

    孙权补充的道。

    “诺!”华歆闻言,点了点头。

    ————————————————

    一转眼,孙权来到楚国已经三天了,这三天之内,楚国的朝堂之上仿佛忘记的有这么一个吴国使者存在,没有一人来理会。

    孙权也乐得开心,他趁着这个时间,好好游历一下这一座襄阳城。

    “襄阳如画,景色秀丽,不在江东之下!”

    这一天,孙权骑着马,带着十几个骑士,一路出了襄阳城,然后直奔着鹿门山书院而去。

    这一路上,襄阳的风景,让他不断的感叹,有些流连忘返。

    襄阳城虽然比不上金陵的伟岸,但是比之当初的吴县,还算是气势磅礴,两地不同,风景不一样,虽然江东还要温和一点,但是襄阳也有襄阳的特色。

    “君侯。”前面的罗汉突然勒住的马缰,目光看着前面的一座鹿门山书院,扭过头,恭敬的道:“鹿门山书院到了。”

    “投吾之拜帖!”

    孙权大喝一声,道:“钟山书院,郑公弟子,孙仲谋,今日拜山鹿门山,代替钟山书院,拜会庞祭酒,司马祭酒!”

    “诺!”

    罗汉点点头,扬尘而去,迅速的奔跑上的鹿门山。

    “钟山书院,孙权来拜山!”

    “两个书院向来吴交集,如今他孙仲谋前来,不知为何?”

    “孙权此人,少年英才,某也想要会一会!”

    “某拜读将进酒,有所感,需要求证一下。”

    鹿门山书院一下子振奋了起来,一个个学子蠢蠢欲动,对于这个以三篇文章闻名士林的江东权公子,不少人都想要见一见。

    鹿门山书院的规模虽然不如江东书院,以荆州各大世家和刘表联合投资,才建成也有学子数千人。

    面对名扬士林的孙权,傲气者,战意凛然,自然想要一较高低,敬佩者,笑容满面,仰慕其容,不屑者,面带冷漠眸露寒意,想要鄙视其……

    “康成兄有一个好弟子!”

    司马微长袍猎猎,站在书院之巅,目光凝视着山下的孙权若隐若现的身影,微微的叹息。

    庞德公嘴角勾勒起一抹玩味的笑容:“士元来信,他拜在的孙权之门下。”

    “拜次不拜长?这么说,在士元的心中,孙权恐怕比孙策还要有能力逐鹿天下。”司马微淡然一笑,面色罕见的有些凝重。

    “孔明和士元若是在此,便可镇压他,可是他们皆然不足,此人恐怕会让你们的鹿门山书院丢脸啊!”一个黄衣老者,正是荆州的另一个大儒,黄承彦,诸葛亮的岳父。

    “未必,三杰皆在,孙权讨不了好。”庞德公微微眯眼,自信的道。

    鹿门山书院,大门。

    无数的学子堵在了这里,以观其真容,最前面的三个青年,头戴纶巾,身穿儒袍,英姿挺拔,气度不凡,并列而站,凝视着不断的走进的孙权。

    “鹿门山书院,庞祭酒座下,汝南孟建,见过权公子!”

    “鹿门山书院,司马祭酒座下,颍川石韬,见过权公子!”

    “鹿门山书院,庞祭酒座下,博陵崔钧,见过权公子!”

    看着这个碧绿眸子的俊朗少年走进,三人同时拱手,齐声而喝,看上去仿佛是在介绍自己的,其实是想要给孙权一个下马威。

    “来得好!”

    孙权不惊反喜,嘴角勾勒起一抹笑容,猛然跳下马,目光那个微微的打量一下着三个青年,长声的喝到:“江东孙权,见过鹿门山的三位兄台!”

    崔州平,孟广威,石广元。

    这三个人他都有点记忆,也上了吴国锦衣卫的名单,在鹿门山书院,除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