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段时间吴婉的身体不太好,所以他也勤奋一点做一个大孝子。
慈宁殿靠近玄武湖,算是王城风景最秀丽的宫殿,孙权一手扶着吴婉,走在庭院的长廊之上,道:“母后,小宓怀上了,她身子骨不太好,上一次生下平安差点夭折,所以这一次要好好养胎,最近少走动,才没有过来请安!”
“这是好事啊!”
吴婉笑了笑,道:“这宫里面,人就有是有些太少,有些冷清,多添丁,热闹热闹……咳咳咳!”
“母后。你的身体如何?”孙权听到她的咳嗽声,连忙顺着她的背脊,轻轻的拍拍,然后道:“要不儿臣让太医院组织一次大会诊?”
太医院的大会诊,也就是太医院十二首席太医合力会诊,最高规格的会诊。
这几年吴国对太医院的支持力度很强。太医院在江东六郡都已经建立了不少分院,在各地也开始选址建分院。
去年的时候,第一所太医学院已经建立起来。
在医学一道,孙权向来都是是无比重视,自从张仲景这个医科圣手加盟吴国之后,吴国的医学得益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制度。
张仲景不仅仅是一个医科圣手,他还是在宦海打滚过的人才,在这方面。他倒是做的很好。
以太医院为首,建立一个医院制度,太医院以张仲景为首,在民间集合英才,选出十二首席太医,促进全国医学进度。
“仲谋,你就是有些小题大做,母后年纪大的。身体有些小病小痛很正常!”
吴婉里那么摇摇头,然后伸出手。柔然的拍拍孙权的手背,微笑的道:“张太医已经亲自来看过了,他说了,母后只是有些劳累了,只有吃点药,好好休息几天就好了!”
“劳累。母后,你是不是最近太操劳了,肯定是元宝他们几个小毛头来打扰母后的休养,待会我好好教训他们!”
孙权闻言,双眸一瞪。恶狠狠的道。
这后宫之主是蔡琰,蔡琰对几个小毛头管教甚严,所以孙绍和孙晟几个小毛头,一闯祸就跑来慈宁宫找庇护。
“你啊!”
吴婉莞尔一笑,然后点点孙权的额头,道:“元宝他们还小,能劳累母后什么啊?这深宫里面,要不是他们几个,母后还不要寂寞死了!”
“母后,最近天气不错,要不儿臣让人护送你出功走走,散散心,你和她们他们总是憋着着深宫里面,对身体也不好!”
孙权想了想,估计母后是因为心情欠佳,所以才导致忧郁成病,低声的道:“况且你也好久没有回老家了,不如就回富春钱塘走走。”
孙氏自富春而出,吴氏虽然出身吴县,但是早年已经定居钱塘,富春钱塘才是孙氏吴氏的老家。
“嗯,等母后身体好点了,也该回去走走了!”
吴婉点点头,目光有之中有一丝惆怅:“自从你父王故去之后,母后也渐渐感觉有些身体不支,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该去找你父王了,临行前,母后还是想要回去看看!”
孙坚战死荆州,她哀伤过度,大病了一场,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身体本来就有些不好,而玄武门一战,兄弟阋墙,她劳心劳力,担心受怕,身体越发的不好。
这段时间,她一直在休养,若不是宫里面几个小不点时常逗她开心,让她心情好了些,她恐怕也养不起这身子来。
“呸呸呸!”
孙权一听,顿时有些责骂的道:“母后,你就不能说点好听了吗?”
吴婉看着他孩子脾性,忍不住扑哧一笑,道:“仲谋,生老病死顺其自然,母后又不是神,早晚都要死的!”
“不要瞎说,母后一定长命百岁的!”
孙权执着的道。
“母后知道你孝顺,不过这命的,还强求不得!”吴婉叹声的道:“你父王正值壮年,最后不也战死沙场吗?母后就是担心,他一个人在那边,是不是不习惯,早日去陪伴他也是好事!”
孙权闻言,沉默了。
吴婉和孙坚的感情,相敬如宾,淡如薄水,没有什么刻骨铭心,然而却细水长流,就仿佛就好像鱼要生活在水里,它不会感觉到水的特别,但是离开水,它却活不下去。
孙坚死了,吴婉心中的难受,不是一般人能体会了,即使她在孙权孙策面前,她也一直都压抑着这一份难受。
“母后,父王是意外,但是这种意外儿臣不会让他们出现第二次!”孙权坚定的道。
“母后当然相信仲谋!”
吴婉看着儿子的神情,宽慰了一下他的心,然后才道:“仲谋,母后还有一事要想和你商议一下,上个月,叔弼得了一子!”
“他想出来?”
孙权眉头一挑。平静的问道。
“他怎么想,母后也懒得理了,不过他妻子徐氏通过人,传讯于母后,希望母后能把那孩子带出陵墓,她不想孩子在陵墓长大!”
吴婉柔声的道:“这和叔弼无关。这只是一个母亲的心情,我能理解!”
“那就抱回宫来养吧!”
孙权想了想,道:“大人犯的错,不能让孩子承受,孙叔弼上一次在儿臣秋猎北疆的时蠢蠢欲动,买通的几个守灵将士,偷偷溜回了金陵城,差点没有让锦衣卫斩杀在金陵城,他有段时间不敢乱动了。我也没有打算放他出来!”
“仲谋,你对兄长都能如此宽心,为何母后感觉你更恨叔弼啊?”吴婉看了看孙权冷冽的神情,忍不住低声的问道。
“因为他做了一件让儿臣打从心底里面恨他一辈子的事情!”孙权目光幽幽,冷冷的道。
孙叔弼当初从南华哪里知道了孙坚的死劫,却被王位迷昏头,无动于衷,这是孙权最介意的一件事情。
孙坚本来可以不死的。但是……
如果是命,孙权认了。但是如果这命运之中有着孙叔弼的一念之差,孙权就有些愤怒,他想要关他一辈子。
“算了,你行事必然有你的理由,只是母后提醒你,那个毕竟是你兄弟!”手心是肉手背也是肉。吴婉为孙坚生下四个儿子,她想要操心,也操心不了太多。
“仲谋,这本书是谁撰写的?”
两人走出长廊,走到湖畔的凉亭上。坐下来,吴婉突然从长袖里面拿出有一本装订好的《武烈王自传》,秀眉蹙起,有些不悦的问道。
“这是儿臣下旨,让郑师,蔡老头牵头,集合了当今天下几个大儒,司马微,陆康,顾鸿等人,询问了孙氏的几个族老,还有舅舅叔父等人,一起撰写!”
孙权看了看她的神色,接过这本最新装订的书籍,三天前,这本书籍才出厂,他一口气印刷的十万套,估计现在整个吴国都已经在观看了。
孙权细细翻了翻,神情露出了一抹满意的微笑,问道:“母后,这有何不对吗?”
“你自己看看,这书都写了什么,他们在撰写你父王的一生,好的不写,尽写坏的,你父王小时候的不雅之事都让他们给学出来了,还有,当初他逼亲吴氏的事情,也敢写出来,这些老家伙正是无法无天了!”
吴婉生气的道。
她向来对这些大儒很礼敬的,不过这一次多多少少有些不满了。
“呵呵,母后这是儿臣提议的!”孙权笑了笑。
“什么?”
吴婉看着孙权,目光有些不解:“你这是为何啊?”
孙权平静的道:“母后,儿臣让人撰写这一本父王自传,不是为了给父王歌功颂德,只是为了留下一个真实的父王在天下百姓的心中。
父王一生光明磊落,然而他亦非完美之人,此书记载的事情,当以真实为核心,母后当年嫁给父王,不就是因为父王逼亲吗?”
“倒不是逼亲,只是你父王当时强势了一点而已!”
吴婉闻言,忍不住想起了想到的昔日之事,便有些莞尔一笑,道:“呵呵,你父王年轻的时候,和策儿一样,行事雷厉风行,霸道的很,那个时候吴家在钱塘已经算是站稳脚步,本是读书人出身,看不起他一介匹夫,他上门提亲,我父母早亡,几个叔叔伯伯都不太愿意,他也不强求,只是很生气和遗憾,忍不住一拳就把我们家的大门给砸了,那时候我第一次见你父王,后来在你舅舅的提醒之下,你父王第二次上门提亲,母后就允许了!”
“呵呵,原来如此啊!”
孙权忍不住笑了笑:“当初我把蔡姐姐抢回来的时候,他生气了一塌糊涂,早知道我该笑笑他!”
“你这孩子,连父王这些不雅之事都翻出来,小心你兄长找你算账,你兄长可最尊敬你父王了!”吴婉有些的无奈的点了点孙权的额头。
“母后,我也尊敬父王!”
孙权目光有一抹灼热,淡淡的:“父王一生,自从钱塘平贼而出,历经几任县丞,鹊起于黄巾之乱,征战西凉,奠基于长沙郡,忠君爱国,几番为大汉出生入死,然而却在这乱世之中走上了霸主的位置。
他占据了江东,开创了鼎盛吴国,有人怨他,有人不理解他,也有人咒骂他,但是儿臣心中,他是最真实的吴国开国君主!”
孙权让人写这一本自传,只是为了让孙坚留下一个真实的影响力。
孙坚从一个忠君爱国的武将,最后走上了一条争霸之路,其中的曲折,有时候他都忍不住感概。
十八诸侯讨伐董卓之前,孙坚从来没有想过要自立或者有一丝的不敬,然而这一战,却改变了他的心态。(未完待续。。)
第七百二十七章 吴魏之间的缓和
四月八日,魏国二王子曹丕为主使,魏国使团抵达金陵城,而吴国方面,派出乌程侯孙匡和刑部尚书华歆亲自接见。
其实这一次的和谈,基本上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大家耍了耍嘴皮子而已。
北疆的事情已经谈平,吴军的两个师已经返回范阳,北面打不起来,南方也打不起来,所以琅邪郡的事情注定要一笔划过了。
魏国如今也知道琅邪郡既然被吴国已经生吞活剥的拿下了,肯定是拿不回来了。
所以在谈判的的时候,倒是有些狮子大开口,尽量的多要一些的利益,算是告慰一个郡被夺的心情吧。
不过吴国礼部尚书华歆也不是吃素的。
双方谈判使团在金陵城之中谈了三天,最后才有了一个结果,还是用粮食来换地,吴国得琅邪,魏国多要了三万石粮食。
前后吴国一共赔了十三万石的粮食,这倒是一个触目惊心的大数字,不过对于吴国来说,也是值得了,毕竟换另一个琅邪郡。
吴国和魏国都是当今的霸主,一个雄踞南方,一个称霸北地,他们的一举一动,自然都子啊天下人的眼中。
冀州的经济战之后,突如起来的涿郡之战和琅邪之战,让两国的关系坠落的冰窟,天下不少人都认为吴魏是不是要开战了。
然而,吴国和魏国前后两次的谈判,却跌破了不少人的眼睛。
第一次谈判孙权认输,以十万粮食换回被围易城的两万将士,第二次是曹操认输,以三万粮食为代价,割据了琅邪郡。
两次谈判之后。两国之间再一次恢复的平静,不仅仅如此,在谈判的协议之中,曹操和孙权还保持来一个默契,在两国通商方面相继的放开了界限。
这一点在天下人的眼中,仿佛吴魏结成了联盟。凉国的马腾,蜀国的刘璋,还有韩遂,马超,刘备等人多少有些惶惶不安。
吴魏乃是当今最强的霸主,雄踞南北,一旦真的结成了联盟,恐怕就是他们覆灭之日。
不过孙权和曹操心中都明白,这都只是表面的。吴国和魏国,就算是看起来再亲密,暗地里都会互相捅刀子。
如果给孙权逮到一个机会,他会毫不犹豫的打到曹操的老窝,如果给曹操把握良机,他会一口气杀到金陵城。
当然,没有胜算之下,他们也会客串一下和平人士。保持两国边疆的太平日子。
……
金陵城,王城。御书房。
孙权四平八稳的坐在软椅上,双手拿着一份议和书,细细的看了看,嘴角勾勒起一抹得意的微笑:“看来这一口气,曹操居然硬生生的吞下去了?”
“他不吞下去也不行啊!”
六七个部堂大臣站在书案之前,吏部尚书顾雍开口道:“贺齐将军的兵马都已经陈列在了奉高。他要是真想打,恐怕连泰山郡都要丢了!”
“大王,魏王如今手握重兵,灭晋国,得青州冀州。气势正旺盛,他越是能吞下这口恶气,越是表示出他的可怕之处!”
周瑜反而没有过于开心,神情有些凝重,拱手的道:“此人无愧枭雄之称,能忍常人不能忍之事,当能做常人不能做事,对魏国的评价,恐怕要再慎重一点!”
“呵呵,孤又不是第一次见识曹孟德的可怕,也不是第一次想要不顾一切代价的去干掉他!”
孙权平淡的道:“当初在东海,孤两次想要干掉他都失败了,现在,我们之间只有堂堂正正的一战,不过他这一次能忍气吞声,在孤看来,倒是一件好事,吴国魏国,最少能维持几年的太平日子!”
曹操既然忍了这一口气,孙权也不会不依不饶的去挑衅他的底线,在关中和蜀国没有拿下之前,他们都会忍着,两国之间算是一点太平日子了。
“回禀大王!”
鲁肃站出来,道:“微臣认为,魏王越是忍气吞声,越是有所求,他并不畏惧吴国,而只是不想在这个时候和吴国闹翻,那只能说,他图谋关中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正常!”
孙权点点头,道:“他要图谋关中,我们也要开始盯着蜀国,不过看谁手快罢了!”
曹操君臣联手,策划数年的关中大戏就要唱响了,然而吴国也不是吃素了,他一双碧绿如琥珀般的眼眸也在开始全心全意的盯着蜀国了。
“不过我们这一次既然和魏国谈拢了,就代表我们之间有几年太平的日子!”
孙权微笑的道:“算是缓和一下双方的关系吧!”
这一次缓和关系,接下来无论是自己和曹操,都会压制着双方的兵马,短时间之内,可以暂时放开双方对自己的威胁。
“大王,微臣有一事禀报,魏国的这个使臣,曹操次子曹丕,非泛泛之辈!”
这时候,礼部尚书华歆低声的道:“此人年纪不大,十四五岁,但是行事老辣,他日必会成为吴国之患,以微臣的能力,在谈判的事情上,都几乎都上了他的当,所以微臣建议,留下他!”
“曹丕?”
孙权眯眼,历史上的魏国开国君主,魏文帝曹丕?
曹操一生忠大汉,却把王位留给了自己的儿子,这个曹丕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人啊。
“没有这个必要!”
孙权摇头,平静的道:“一个曹丕,不值得我们和魏国翻脸!”
曹操他还有些畏惧,但是曹丕,还真的不太值得让他大动干戈。
“大王,魏国如今大王子曹昂倒是稳当当的第一继承人!”
周瑜想了想,目光一动,连忙拱手道:“近日魏国还有风声传出,曹操要册立大王子曹昂,为太子,以稳魏国朝政!”
“周瑜。你这话,孤怎么听的,话中有话啊!”
孙权闻言,突然眉头一挑,目光冷然的看着周瑜。
“大王聪慧,微臣佩服!”
周瑜讪讪一笑。恭维的道。
“汝少来恭维孤,有话说话,别阴阳怪气的!”孙权撇了他一眼,冷冷的道。
“大王,当今吴国朝堂之上,不少大臣都认为,大王应该册立太子了,以稳定朝纲人心!”周瑜恭敬的道。
“册立太子?”
孙权一愣,目光扫过站在书案前的六七个部堂大臣。神情有些的阴鸷,最后看着的是自己的心腹鲁肃,冷冷的道:“这是谁提出来了?”
“大王,这是钱塘侯和宗人府令最先提出的!”
鲁肃想了想,回答道。
“舅舅和叔父?”
孙权面容有些萧冷,嘴角扬起的一抹玩味的笑容,幽幽的问道:“他们是不是最近闲得慌,吃饱了撑着。没事做是吗?”
孙静是宗人府宗正,而吴景。当初他反对变法,所以在新政运行之后,也成了一个闲情的侯爷,这两个人倒是找到共同话题了。
“大王,朝中大臣,皆然认为。此乃合情合理!”鲁肃看了看孙权,咬了咬牙,躬身,低声的道:“太子之位乃是关乎吴国继承人的问题,如若不定下来。朝中人心不稳!”
“继承人?孤今年才二十出头,不对,是二十还没有出头,你们都是不是都盼着孤死啊!”孙权目光如刀,一扫而过,声音冷冽,让几人都有些颤栗。
“臣等不敢!”
众臣连忙俯首而跪,齐声而道。
“此事以后莫提!”孙权摆摆手,冷冷的道。
“诺!”
众臣看着孙权的脸色,即使作为孙权最心腹的鲁肃也不敢在这事情上说什么了。
其实册立太子并不是他们很在乎的,毕竟孙权才二十岁,真真正正的春秋鼎盛,只不过最近宫中有流言,孙权偏爱孙策之子孙绍。
所有他们猜想要试探一下孙权的态度。
“周瑜,顾雍,鲁肃!”孙权突然想到了一件事情。
“臣在!”
“军机大会之后,内阁也该召开一次全国郡守府尹的大会,在民生问题方面,地方应该取得一致的共识,还有就是,你们内阁应该加强一下中枢对于地方的管辖!”
孙权看着三人,提醒的道。
内阁,现在说话的是张昭,朱治,还有新晋的内阁大臣蒯良,但是他们都已经开始渐渐的年纪偏大。
要说起来,内阁主梁骨是周瑜,鲁肃,顾雍这些年轻鼎盛之辈。
“诺!”
几人点点头。
周瑜想了想,站出来,道:“大王,微臣提议,内阁大会,在年底进行,毕竟如今各地新政不稳,这是时候若是不能稳住,难免会出现纰漏!”
“鲁肃,你认为呢?”孙权想了想,也对,不过他没有立刻赞同,而是看了看鲁肃,问道。
“微臣赞同周尚书的意见!”
鲁肃点点头。
“你们认为如何?”
“吾等赞同周尚书的意见!”几个大臣都点头表示赞同。
“好,就按照你说了!”
孙权想了想,问道:“周瑜,内阁大会的事情,你和张首辅好好商量一下,孤可不希望出什么问题!”
“诺!”周瑜目光微微一亮,内阁他和张昭争权的事情,基本上朝堂都很清楚,孙权有意这么说,明摆着要支持他。
“对了,如今户部已经赔出了十三万石的粮食,可能支持住?”
这一次,虽然他赚了一个琅邪,但是也赔了比较惨。
“大王请放心,粮食从来不是吴国的缺口,交州夷洲的反馈,足够支持到秋收!”周瑜点头的道。
吴国最大的粮仓自然是江东六郡之地,然后附属粮仓有夷洲,夷洲两郡,大规模的屯年,每年能反馈国库十万石粮食以上。
而交州今年也渐渐的开荒出来,小有成效,也开始反馈中枢了。
去年大战荆州,吴国即使因为孙翊把持中枢,前线的几十万将士都没有出现粮食问题,如今更不会出现粮食问题。
一旦澳洲开发出,在这方面,吴国就更是游刃有余了。
“那就好!”
孙权松了一口,道:“到六七月份,也许荆州大营要动一动,孤可不希望在粮草方面,有任何的不足!”
“荆州大营?”
众臣闻言,心中微微有些悸动,荆州大营毗邻的是蜀国,是要开战了吗?
“大王,是不是有些过于着急了?”鲁肃站出来,低声的劝道。
“孤有分寸,这事情是军方的事情,你们只要管好民生就行了!”
孙权摆摆手,淡然的道:“况且,这一次要动的也不是蜀国,入川战役乃是倾国之战,若不能做好万分准备,孤是不会入川的!”
“不是蜀国?”
几个大臣面面相窥,有些一头雾水。
“那大王想要打哪里?”顾雍问道。
“你们猜猜?”
“南阳?”鲁肃瞳孔微微有些收缩。
“已经很接近了!”孙权笑了笑:“但是孤没有想和魏国翻脸!”
“汉中!”
周瑜灵光一动,突然叫了出来:“借道南阳,打汉中,拿下汉中之后,进可攻,退可守,宛如一颗钉子,钉在的西侧,前可窥视关中,后可夹击蜀国,一举两得!”(未完待续。。)
正文 第七百二十八章 军机议会
四月二十日。∏∈頂∏∈点∏∈小∏∈说,。。
清晨。
晨曦如虹,朝阳万丈,一轮红日照长空,散发的光芒犹如一层淡淡的黄金般,铺在这一座雄伟壮阔的金陵城之巅。
金陵城,被誉为当今第一雄都,超越昔日长安雒阳,在朝阳的光芒之下,映照的栩栩生辉。
军机阁,军机处衙门,吴国的军部圣地。
新政建立之后,军机处和内阁统帅吴国的文武之事情,而他们的的办公衙门建立的地方都是在宫闱之内。
军机处的衙门军机阁位于西华门,而内阁的衙门内阁大殿在东华门,一东一西,一文一武。
王城太大了,王宫的人本来就少的可怜,搁置的宫殿太多,在这寸金寸土的金陵城,要是不利用起来就太可惜了。
所以孙权掌权之后,已经开始逐渐开放起了王城的部分地区,作为朝堂办公的衙门。
有三万禁军捍卫王城,自然不用担心王城的安危。
军机处的办公衙门是军机阁,军机阁是重新修筑的,以原来的明光殿而改建,以一个宽敞的议会堂为核心,划给一个个军事部门。
王城的所有安保,都是禁军将士负责,包括内阁大殿和军机阁,而镇守军机阁的卫兵是禁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将士。
这一天,一个团,三千将士,一大清早就已经把军机阁方圆百米都已经围的水泄不通,他们列队而站,身如标杆,精神抖擞。
军机议会,是军方最高会议,他们作为军人。更加明白这一次大会的意义。
“某家告诉尔等,今天进入军机阁的议会的,随便一个都能砸死我们所有人,你们决不可失礼,一个个的都给某家精神一点,如果谁丢了大统领和禁军的面子。某家绝对饶不了他!”
禁军第一师第一团的团长徐叶是一个二十五岁出头的青年,世家子弟,出身江东讲武堂,能进入禁军,是他从沙场杀出来了,一言一语之中杀伐果断。
今天的会议,即使禁军大统领雷定也只是位列末位,他们自然不敢有一丝的怠慢。
“诺!”
这些禁军将士一个个保持高昂的精神,禁军为吴国第一军。隶属江东大营,却凌驾七大军营的将士之上。
自然也要表现出超越七方大营的气度来。
亥时刚到,军机阁的就开始彻底的热闹起来了,今天第一团的将士他们算是大开眼界了。
最先出现的是大将军潘凤,他一袭大将军的军袍,龙行虎步,气度昂然,紧接着是骠骑大将军赵云。
然后是新晋太尉鞠义。鞠义在吴国声望不高,但是位列太尉。军方二把手,自然也不是一般小兵小卒能讨论的。
随后,就是兵部尚书陆俊,参谋司,军法司,后勤司。这些留手在京城军方的头头在一刻钟之内,基本上都出现了。
在这之后,出现的将军自然是镇守吴国边疆的大将。
荆州将军吕布,交州将军徐盛,南海将军周泰。东海将军贺齐,东北将军祖茂,幽州将军黄忠,代表江东大营出席会议的高顺。
这里每一个大将的出现,都能让这些将士感觉到一股扑面而来的压抑感。
这些领兵大将,皆然都是沙场杀伐的名将,每一个人的位置可都不是讨来的,而是杀出来了。
“今天算是大开眼界了!”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吴国可谓是名将如云!”
“平时不在意,现在某才有些感觉,我们吴国的强者真多,定可夺天下!”
“……”
守卫的将士被一个个大将的气势震骇了一遍又一遍,有些麻木了,吴国疆域广阔,少有这么一次性聚集这么多大将军,自然而然给他们一种直观上的震撼。
“尔等都守好自己的岗位,不得有丝毫纰漏!”
徐叶右手握着腰间剑柄的手心都已经出汗了,连忙对这些将士呵斥了一番。
议会堂之中。
随着一个个将军出现,还是热闹起来了,议会堂很大,但是很空旷,没有沙盘,没有地图,只有中间的一张能容纳上百人同时开会的大圆桌。
大圆桌的案首之位,始终空虚,而大将军潘凤和太尉鞠义走进来之后,在首位的左右而坐,左为尊,大将军之位,右为次席,太尉之位。
然后其他的一个个大将也落座了。
落座之后,这些大将看看旁边沙漏的时间,有些无聊,便开始轻聊起来了,交替一下各自大营的布置,取长补短。
“汉升将军,这一次你栽的跟头可不小啊?”
会议没有开始,但是轻松的交谈已经开始了,坐在黄忠身边的祖茂看了看黄忠郁闷的神情,有些低声的道。
这一次,要说谁最难受,莫怪于黄忠了,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