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死!”

    中年男子微微色变,道:“你会引来官府的人了!”

    “大哥,不怕!”

    魁梧汉子懒洋洋的道:“现在全城都疯了,南城市集所有的粮食都被抢,又不止我一个,全城都在抢,所有人都在抢粮食,谁会注意我们!”

    “你说什么?”中年男子目光一瞪:“全城都在抢粮食?”

    “大哥,我说的都是真的!”

    魁梧男子垂下头,低声的道:“我还听说了,这一次是官府囤积粮食,所以粮价才会提升了这么厉害,而且还是城中商贾白家帮忙收缴粮食,他们不给我们活路,难道我们还等死啊!”

    “你说的对,他们既然不给我们活路,我们也不能等死!”

    中年男子面容阴沉,狰狞的疤痕犹如蜈蚣般抖动。

    他咬咬牙,走进屋子里面,从屋子里面把一根用来顶着上梁的生锈铁矛双手用力,直接拔出来。

    他拿着大铁矛,走到门口,双眸爆出一抹凶狠的光芒:“小皓,既然你已经抢,这件事情就不能擅了了,我们就抢到底,集合我们的兄弟,拿下白家,破了衙门,大不了我们效仿天公将军,再来一起黄巾起义!”

    “好嘞!”

    魁梧汉子神情有一抹兴奋,他大哥可是昔日人公将军张梁的贴身近卫,深得人公将军真传,绝对是一个征战沙场的猛将。(未完待续。。)

    ps: ; ;回来晚了,所以现在才码出来第三更,抱歉!
第七百零七章 划时代的战争 八
    邺城。

    王宫之内的政务殿,魏国当朝十几个核心重臣,皆然有些战战兢兢的站在的曹操的面前,而曹操的脸色,显得阴沉如水,冷若寒冰。

    “父王,这是巨鹿郡守的急报!”

    众人大气都不敢喘息,王子曹昂只能亲自拿着一份奏书,递给曹操:“广宗已经出兵于曲周,曲周告急,巨鹿兵马不及,请求邯郸出兵相助!”

    “啪!”

    曹操闻言,猛然之间,暴躁的站起来,一双大手狠狠的把案桌上的东西打落地面,一双阴鸷的眼眸扫过众臣。

    “一个小小的叛贼,居然把他们打成这样,三天,不到三天的时间,孤居然丢了三座城!”

    “大王息怒!”

    众臣连忙俯首而下,躬身大叫。

    曹操深呼吸了一口气,勉强压抑着心中的一股怒火,道:“孤得冀州,在最困难的时候,都一一的挺过来了,如今冀州已经稳定了,眼见孤就要迁都雒阳城,却没想到居然在这个时候,有人反孤,广宗叛逆,这到底为何也?”

    广宗有一匹夫,名张卫,竖起了昔日人公将军张梁的大旗,率兵反魏。

    这事情本来并不在曹操的担心之中。

    黄巾都已经是十几年的事情,它的旗号,对如今的天下还能什么的影响,区区一匹夫张卫,根本不足为患。

    可是,在短短三天的时间,广宗城已经聚贼三千,高举昔日黄巾大旗,大有昔日黄巾之态势,连续夺取了周围的两座城池。连带着巨鹿郡也蠢蠢欲动起来了。

    现在已经兵马过万,而且因为这一股态势,不仅仅是巨鹿,整个冀州都有些乱象丛生的前兆。

    时局在数日之间,糜烂到一个曹操自己都无法想象的地步,打了他一个抽手不及。他很清楚,如果不能迅速的稳住广宗,恐怕冀州还有可能牵动一番叛乱之风。

    黄巾的蔓延之力,他曾经亲眼目睹。

    曹操抬头,阴霾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左右心腹,文武之首,戏志才和荀彧,阴沉的声音在政务殿不断的回荡:“志才,文若。尔等告诉孤,这是为何?是残晋的力量在反扑吗?”

    晋国虽然被灭,在经营冀州将近十载,也积累下不少的名声,他统治冀州的时候,也经历过数次的晋国残兵的反扑。

    “大王,张卫此事非寻常也!”荀彧站出来,拱手的道:“魏国自平定冀州以来。虽然也曾经有过几次零零落落的反扑,但是这一次。明显和被灭的晋国没有丝毫关系。”

    “汝的意思,他们也许仅仅只是黄巾死灰复燃吗?”

    曹操愣了一下,眉头皱起的道。

    到现在,他依旧没有把这一次叛乱和北地商会的事情联系起来,在他看来,一群唯利是图。贪生怕死的商贾,不可能有这等能量。

    “不是!”

    荀彧摇摇头,目光划过一抹精芒,淡淡的道:“这事情,应该和吴国有关系!”

    “吴国?”

    曹操心中一动。转过头,目光落在鬼卒大统领贾诩的身上,冷冷的问道:“文和,汝来告诉孤,这倒是是怎么一回事?”

    “大王,此事之所以会演变成如今的局面,两个原因而已,第一,广宗的商贾在囤粮,第二,有人从中作梗,火上添油,从而让事情演变成今天的地步!”

    贾诩平静的道。

    “谁?”曹操抬头,目光凛然:“到底是谁在从中作梗?”

    “吴国锦衣卫!”

    贾诩低声的道:“广宗叛乱的事情,鬼卒已经迅速的调查,但是进展不大,有人刻意在掩护一些人,能在冀州这块地面上和鬼卒对战了,普天之下,只有锦衣卫,但是锦衣卫应该只是辅助而已,主要首犯,应该是北地商会,某怀疑,北上商会的两大巨头,苏双和张立,就在冀州,他们用商会旗下的商贾之力,扰乱市集,哄抬物价,最后清仓粮食,百姓没有饭吃,自然就要反我们!”

    “该死!”

    曹操闻言,一拳打在书案上,深呼吸了一口,他想了想,大喝一声:“文远!”

    “末将在!”

    官渡一战之后,已经晋升为魏国大将军的张辽一身铠甲,大步的站出来,毕恭毕敬的拱手。

    “汝可有平乱之策?”曹操目光栩栩,问道。

    “大王,如今邯郸驻有重兵,区区黄巾,兵丁皆然为青壮而已,我们只需一将,率军北上,三日之内,此乱可扑灭!”张辽淡然的道。

    如今兵强马壮的魏军,在冀州之兵马就有十数万,想要扑灭这一个小小的叛乱,易如反掌。

    广宗张卫,虽然竖起了昔日黄巾战旗,但是黄巾之乱,过去已经十数年,影响微弱,响应的根本没有几个。

    唯一响应他们的,只有黑山黄巾了。

    但是黑山黄巾只要走出黑山,对魏国来说,也许还是一件好事,可以砍掉这个祸患。

    况且,魏国不是昔日的汉朝,汉朝之兵,休养生息多年,早已经没有战斗力,才会被黄巾起义打成了这样。

    但是魏国这一片天下,是魏军一步步打下来了,魏国兵马十年不下战场,战将无数,兵卒铁血,对付这些青壮,扫过便可。

    “大王,末将不赞同出兵平乱!”

    不过这时候荀彧突然站出来,躬身的道。

    “文若,汝这死为何?”曹操皱眉:“孤若是不出兵镇压,恐怕不需要数日,他们便可打到邺城来了!”

    “大王,微臣同意丞相所言,这一次不能出兵镇压!”戏志才道。

    “你们和孤说说,为何?”曹操看着自己最倚重的文武大臣都反对出兵,面容顿时凝重了起来。

    “大王,冀州已为魏国统治,莫论是区区数千叛军。即使袁绍复生,聚兵十万,也可反手可灭,除非吴国出兵南下,不然没有人能在冀州撼动我们的统治,但是这一次黄巾之乱。根源不在此,一旦出兵平乱,唯恐会火上添油!”

    荀彧神情凝重,道:“此乱,臣已有所了解,纯属的官逼民反之乱,这些反叛的都是纯良之辈,之所以会反我们,只不过因为粮食而已!”

    “张卫也是纯良之辈吗?”

    曹操冷冷道。

    “大王。张卫此人虽然是昔日张梁之近卫,但是这些年都没有任何叛乱迹象,如今不过只是被逼的走上的绝路,才会聚兵造反!”贾诩道。

    “汝等说,孤该如何做?”

    曹操目光看着一个个大臣,冷静了一下,问道。

    “大王,解铃还须系铃人!”

    荀彧目光划过一抹锐利的精芒。道:“吴国这一次利用北地商会的一群商贾,扰乱冀州各地的是市集。意图乱我冀州,我们若是出兵,正中下怀,广宗的叛乱不过是小患而已,若是不能对付这群商贾,恐怕冀州会出现无数个广宗。我们平一个广宗,易如反掌,但是如果整个冀州反我们,那我们魏国在冀州,可就要出大问题了!”

    广宗叛乱。看起来问题严重,其实对魏国来说,只不过是小痒而已,不足为患,想要平乱,数日之间的事情。

    但是目前最重要的是隐藏在暗中,虎视眈眈北地商会。

    这些天的物价,荀彧可为担心的很,他就怕整个冀州的市集被弄乱不堪,到时候,就真的难以收拾局面了。

    “好一群商贾,孤是小看他们了!”

    曹操闻言,心中思虑了一番,有些咬牙切齿的问道:“汝等和孤好好说说,他们该如何对付?”

    十几个大臣闻言,对视了一眼,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如果是两军对垒,兵戈对战,他们倒是擅长,随口可以说出一个所以然来,但是这些好像老鼠一样的商贾,他们还真的不知道该如何去对付!

    “大王,为今之计,绝对不能轻易的擅动兵戈,他们既然是用钱来扰乱市集,我们也只能用钱来稳定市集!”

    荀彧躬身的道。

    “孤不太明白!”曹操闻言,心中有些疑惑。

    “大王,臣为大王引荐一人!”荀彧微微一笑,其实对于这些,他也有些陌生,不过经过陈群的提醒,以他的智慧和经验,看到的自然比陈群多。

    他低声的解析道:“此人对吴国的商会商贾,研究甚深,也许他能为我们出一些谋略!”

    “何人?”

    曹操的目光来了一丝兴趣。

    “启禀大王,此人就是颍川儒者陈纪之子,陈群!”荀彧道:“此人出身于颍川书院,年少好学,去年出仕,钟繇亲自举孝廉,如今添为丞相府一个小文吏,某也是得他之提醒,方醒悟其中缘由!”

    “元方公之子?”

    曹操神情微微一动,陈家也是颍川世家,陈纪更是颍川数一数二的大儒,和钟繇不相上下。

    “正是此人!”荀彧点头:“他已经宫外候着了!”

    “立刻传陈群进见!”曹操沉声的道。

    “诺!”

    政务殿之外的几个亲卫连忙的去传令。

    一刻钟的时间,青年陈群在魏国一众大臣的眼神之下,一步步的走进来这个魏国心脏的政务殿之中。

    “臣,陈群,拜见大王!”陈群双手拱起,躬身行礼。

    “陈群,汝字为何?”曹操目光微眯,打量了一下这个青年,能得荀彧这等刚正之辈举荐,向来也非寻常之辈。

    “臣,字长文!”

    陈群毕恭毕敬的回答了。

    “长文,文若说,汝心中有对付这些商贾之法,可对?”曹操目光有些凛然,陈群的心中多了几分压力。

    他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浊气,稳定心神,道:“微臣没有绝对的信心,但是微臣认为,既然吴国不出兵,吾等若是出兵相对,岂不是落了一个下风,他们敢用商贾而战,魏国为何不应战?微臣愿意为魏国一战!”(未完待续。。)

    ps: ; ;这一段剧情,逻辑没有构思好,拾一会尽量结束!
正文 第七百零八章 划时代的战争 九
    大殿之中,众臣听着陈群的这一番话,一个个目光睁大。『≤頂『≤点『≤小『≤说,。。

    以商战商?

    怎么听都有些不靠谱,商贾在大众心中不仅仅是卑贱,见利忘义的代表,更是有一种微不足道的先入为主的概念。

    大汉尊儒,几百年以来形成了一个风气,即使明明已经开始警惕商人,但是本能之上,依旧有些不太相信商户。

    当然,站在政务殿里面的,都是一等一的大臣,他们自然也明白,陈群的话是有道理的。

    这可牵涉到两国之间的面子和里子。

    吴国仅仅有一群商贾,就把冀州弄的翻天覆地,最终还要出兵平乱,这要是传出去了,魏国大落下风了。

    “善!”

    曹操嘴角扬起一抹笑容,低沉的声音没有了之前的暴怒之气,反而多了一股战意。

    他目光凝视陈群,朗声道:“汝说的不错,他孙仲谋既然敢用一群商贾而战,孤又何惧也,以商贾而战商贾,他能做到的,孤也能还回去!”

    “大王所言甚是!“

    众臣闻言,相继点头。

    这时候出兵,反而落来一个大下风,冀州本来就是他们的主场,吴国敢以商贾而入战,他们若是不应战,岂不是贻笑大方。

    一个个显得有些战意凛然起来。

    “长文,来!”

    曹操对着陈群,招招手,道:“你站在孤面前,详细和孤说说!”

    “大王,微臣研究过他们行事之法!”

    陈群仿佛受到鼓励,走上一步,和戏志才荀彧数人并肩而立,然后拱手道:“商贾行事。在润物流水之间,他们以金钱哄抬物价,引导其他商贾或者世家豪强的店铺,或是抬高,或是打压,总而言之。以差价,扰乱我们的市集。

    比如,最好的大米,在开年的时候,其实最贵也就四百五十钱一石左右,但是如今最贵的大米,已经抬到了一千二百钱以上的价格,吃不起饭的百姓自然就多了,吃不饱。就是官逼民反的前兆,我们魏国自然就会大乱!”

    “吴国好阴险的手段!”

    有一个大臣,喃喃开口。

    “大王,这只是其中一种而已,他们还会哄抬我们其他的物价,布匹,盐巴,蔬菜。肉食,这都是生活必需品。都已经明显出现交易混乱的局面,市场一乱百姓便会乱!”陈群紧接着补充道。

    “长文,汝可有法子对付?”曹操面容开始凝重起来,他咬咬牙,问道。

    不得不说,他还是小看的孙权的手段。或者说,他小看的商贾这一个层次的存在。

    他并没有歧视商贾,但是在这一个时代的环境之中,他会忽略商贾的作用,在他心中。士子读书人,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商贾,能用则用,不用,也没有什么可惜了。

    他却没有想到,这一次,自己会栽在商贾的手中。

    “大王,市集之中,有买才有卖,有卖才有买,买卖,说的是一个价格!”

    陈群躬身,沉声的道:“对付商贾,只能用商贾的手段,他们抬价,我们就压价,他们压价,我们就抬价,他们想要混乱,我们就稳定,就看谁的手段比较高而已!”

    “长文,此事若是由汝来负责,汝需要什么?”

    曹操看着面前这个青年,目光之中带有一丝兴趣。

    吴国青年一辈,群雄并起,但是魏国在青年一辈,人才不多,这个陈群,倒是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他倒是想看看,他有多大本事。

    “禀报大王,若是此事由臣来负责,臣需要国库的支持!”

    陈群一字一言的道。

    “文若,魏国国库,还有多少资金?”

    曹操想想,看着荀彧,问道。

    “大王,如今不过才是年初而已,去年大战,耗费国库,今年之税,尚未征收,!”荀彧嘴角微微牵动了一下,有些苦涩的笑了笑,道:“如今整个国库之内最多能动用五十亿钱!”

    “够吗?”

    曹操有些信任的看了一眼陈群。

    “不够!”

    陈群坦然的道:“大王,微臣曾经大致的计算过,为了这一战,北地商会和吴国,最少投入一百五十亿钱以上,我们起码要有一百亿的钱的资金,才能开战!”

    “孙仲谋这厮,果真是财大气粗啊!”

    曹操闻言,咬咬牙,有些妒忌的道。

    吴国富裕,他不是不知道,但是却有些想不到如此的富裕,随随便便拿出上百亿钱来砸冀州,这才是财大气粗。

    “大王,吴国无需出钱!”

    戏志才这时候站出来,对着曹操,冷冷一笑,道:“吴国有商会无数,他们重视商贾,商贾逐利,本身财力非凡,而且如今海路畅通,江东和北地交融,那才真的是财大气粗,孙仲谋只要一句话,就能集合这些钱,北上狙击冀州!”

    “看来孤一直都小看了一下人!”曹操目光氤氲着一抹精芒,淡淡的道:“孙仲谋这厮,又一次走在了我们之前!”

    众大臣闻言,相继的叹了叹气,并没有开口说什么。

    “大王,吾等也可以集合商贾之力!”

    陈群躬身的道:“豫州,兖州,甚至冀州,青州,都有不少商贾,只要大王愿意用,臣相信,他们是可以协助我们完成这一战!”

    曹操闻言,有些沉默,用商人,这事情说起来不大,做起来不小,其中肯定会伤及朝中了世家和豪强阶层。

    想想吴国,当年孙权提拔商户的时候,也经过了一番腥风血雨。

    他看了看陈群,陈群坚毅的神情倒是有些感染了他。

    他的目光又看了看魏国的文武之首,两人面无表情,不言不语,没有说反对,也没有说赞成。但是态度已经很明显了。

    荀彧和戏志才都是出身颍川,一个是世家子的代表,一个是清流士子的代表,不反对,已经就是赞成了。

    毕竟如今吴国用一群商贾,把整个冀州弄的天翻地覆。他们也不是看不到了,所以对于商贾,他们必须要重视起来。

    曹操沉吟半响,一双虎眸流淌出了果决的光芒,看着陈群:“长文,孤现在任命汝为少府丞主簿,以少府丞主簿的名义,组建隶属少府卿下属的商务府,直接归丞相府统辖!”

    “微臣遵命!”陈群神情有些激动。

    “子修!”曹操想来想。看着自己的长子,道:“沙场征战,汝让孤很满意,但是政务处理,汝经验太小,你就跟在长文身边,好好辅助他建立商务府!”

    “诺!”曹昂躬身点头。

    一众大臣顿时明白曹操的决心了,一旦重用商贾。陈群一定会成为众矢之的,但是他把曹昂放在陈群身边。能攻击陈群的就不多了。

    “文和!”

    “臣在!”

    “刚才你说,北地商会了苏双和张立两人,有可能现在就在冀州?”曹操的面容之上有一抹凛然的杀意。

    “**不离十!”贾诩点头。

    “给孤把他们找出来!”

    曹操嘴角勾勒了一丝森冷的笑容:“孤要活的!”

    “诺!”

    贾诩心中一动,明白的曹操的意思。

    ——————————————————

    冀州之乱的风暴没有想象之中的激烈,反而有些平和下来了,魏国没有出兵平乱。仿佛忘怀了广宗的叛乱,张卫也不敢大肆的挑衅魏国,只能窝在在广宗城。

    二月二,龙抬头。

    糜竺从魏郡一路北上,匆匆忙忙的进入了巨鹿。然后出现在了广宗城的一座大宅之中。

    “苏会长,汝的动作太大了!”大宅的大堂之中,糜竺微微一笑,目光看着苏双,道:“某家都有些意外,汝是如何做到了?”

    “这是一个意外!”

    苏双笑了笑,道:“但是对我们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的确!”

    糜竺满意的点点头:“我们的本意是希望冀州乱,现在就是大乱,的确做的不错,就是可惜,曹操太冷静了,居然不出兵平乱!”

    “我们大王对曹孟德的忌惮,不是没有道理的!”苏双微微苦笑,道:“此人能成就一番霸业,心智和城府可想而知了,一时之气,他忍的起!”

    “广宗的叛乱,对于冀州来说,微不足道的,所以,他忍得住!”糜竺道。

    “糜司长,你这时候北上回合某,所谓何事?”苏双突然有些疑惑的问道。

    糜竺复杂的是魏军,赵郡地域,现在突然北上,必然有要事。

    “苏会长,最近市面上的反弹,汝看到没有?”糜竺低声的道。

    “有些奇怪!”

    苏双点点头,道:“有人用我们的手段,和我们作对,不太像零零落落的个别商户,而是应该是有组织力的资金!”

    “魏国!”

    糜竺平静的道。

    “魏国之中,还有此等商道高手!”苏双微微有些吃惊:“能托住市集如今的物价,这不仅仅需要大量的资金,还需要一个这方面的能人,才做的到!”

    “如果你小看魏国,你我可能都走不出冀州!”

    糜竺平静的道:“魏国组织的商户的力量,想要对付我们,或者留下我们的资金,并不是一件难事情!”

    这里毕竟是冀州,冀州是魏国的主场,他们做事情都要鬼鬼祟祟,要是在被商贾层面的力量狙击,就算他们能脱身,进入冀州的两百多亿,也许也要为冀州的经济做贡献了。

    “某家倒是没有小看魏国,只是有些意外!”

    苏双有些讽刺的道:“魏国什么时候也重视我们这些商贾层面的人了!”

    苏双当初愿意投身吴国,是因为,普天之下,愿意扶持商贾阶层的,只有吴国。

    如今魏国倒是有些让他刮目相看。

    “你是商贾吧,你如今都给曹孟德送了一份这么大礼物,他能不重视商贾吗!”糜竺微笑的道。

    “哼!”

    苏双嘴角扬起一抹冷笑,道:“某倒是认为,这不见得是一件坏事,我就不相信,他们还能追上我们的商业手段,他们敢送钱进来,某就敢卷走他们的资金!”

    “正有此意!”

    糜竺一双眼眸爆出精芒。

    魏国想要以商而迎战,倒是显得堂堂正正,但是也给了一个他们大展身手的机会,之前亏的几十亿,倒是有机会拿回来。

    在商道,糜竺也好,苏双也好,有绝对的信心。(未完待续。。)
第七百零九章 偷闲练武
    二月时季,花开金陵,春意浓浓。

    王城。

    大校场。

    孙权一身劲装,头发髻起,带着宫里面四个小萝卜头在练武,这四个小子是目前宫里面孙氏的四个小少年。

    最大的是七岁的孙栋,孙坚的第六子,孙伊的同母弟弟。小一点的是孙凌,孙坚第七子,六岁,母亲是江东的一个世家女子。

    然后就是孙策长子,孙绍,这个小子虎虎生威,年纪不是最大的,但是身躯是最魁梧了,酷似其父。

    而最小的是孙权的大儿子孙晟,这个小家伙,三岁了,调皮好动,好练武,身躯倒是还不赖。

    自从朝中新政上的轨道,金陵城的开始渐渐平静下来,而孙权的时间就轻松了,除了上朝的日子之外,他基本上是朝九晚五,做五休一。

    今天他休息,心血来潮,就带着几个小不点在练武,好好操练一下他们。

    每一个的王室子弟,无论庶子还是嫡子,都关乎王族面子,大部分都需要文武双全,这可不是说着玩的。

    而且自从孙坚发迹开始,每一个孙家子弟都是从小开始练武习文,孙策两三岁就练武,孙权三四岁也开始练武。

    “你们几个懒惰的小东西,给我动起来!”

    孙权一边跑步,一边看着四个小不点。大声的吆喝。

    “父王,我们还要跑多久啊,我跑不动了!”

    小元宝年纪最小,体力最弱,他抬着两条沉重的小腿在小跑之中,一边跑,一边看着父亲。面容有些苦兮兮的道。

    “元宝,你盛元哥哥跑的多快啊,你怎么就不能跑了呢!”

    孙权走上来,使劲的拍拍孙晟的小屁股,训斥的道:“平时你捣蛋的时候,跑的比风还快。现在练武就偷懒!”

    孙绍和孙晟是宫里面两个捣蛋鬼,没有一刻消停了,两人的感情比孙策和孙权幼年的时候还要好。

    “父王,我还小,等我长成了盛元哥哥的块头,我一定比他厉害!”元宝嚣张的叫道,一双风火轮的小腿朝着孙绍方向跑去。

    “嘚瑟!”

    孙权看着两人拉拉扯扯的笑容,嘴角微微翘起了一抹笑容。

    他抢了本来属于孙策的王位,注定他们两兄弟之间有一条堪比长江黄河般的鸿沟。要是两个小不点能弥补属于大人的遗憾,倒是不错。

    校场上,孙权的声音不断的叫喝,不到半响之后,几个小不点都被孙权操练的一点力气都没有,基本上都一一的瘫在了的大校场之上。

    “王兄,我跑不动了!”

    身体最弱的是孙凌,他一头倒在了草坪上。在大喘气,

    “父王。我不跑了!”孙晟有些泄气。

    “二叔,我也动不了了!”

    孙绍酷似其父,从小被其父操练出来,一身武艺是这几个孩子之中最好的,但是也承受不了孙权高强度的训练。

    “父王,我们真的动不了了!”孙晟把头枕在孙绍的小肚皮上大喘气。叫道:“你放过我们吧!”

    “你们几个小家伙,日子是过的太舒服了,才跑几步,就不行了,过一段时间。我把你们都扔去雷定的军营,好好操练一下!”

    孙权看着校场的一个有些坚持的身影:“你们看你们六叔,他的体力不是最好的,论打架还不如盛元,但是比你们都能坚持!”

    这时候,校场上只有孙栋一个人在咬着牙跑。

    孙栋是一个闷葫芦,练武的天赋不高,平时好文,但是性格坚韧,在身体上比孙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