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王,想要杀张飞?谈何容易啊!”
周瑜安然的站在书案的下侧,闻言,连忙摇头。
他一心在筹谋变法,对于军事,已经放在一边了,但是他本身就是出身军事谋略的大谋士,对于军事,依旧的敏感。
“他又是三头六臂,孤还斩杀不了他了吗?”
孙权想到的昔日在荆州被张飞刺杀的情景,顿时冷笑一声,凶狠的道:“如今刘备把重心都放在成都,陈到,诸葛亮,陈登,魏延。这些人都在徘徊在成都,培城连一个稳定大局的谋士都没有,孤吞了他们又如何?”
“没有这么简单!”
周瑜细细的看着孙权递上来的培城之战的卷宗,轻声的道:“如果仅仅只是张飞一个人,筹谋得当,还有希望斩了他。但是培城之中还有一个关云长,除非我们把吕布和赵将军都压上去,才有机会消灭他们,不然,目前在荆州和西川,还是保持一种僵持的状态!”
培城的兵力不算多,只是刘备一系的兵马,不过背靠蒹葭关,易守难攻。再加上张飞和关羽着一双猛将,不用太精明,只要死守,打起来就是一个大麻烦。
“关云长?”孙权闻言,总算冷静了一下,这是可不是一员简单的猛将,他比张飞冷静,更难对付。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把兵力都压上去,那就等于和蜀国直接开战了。我们之间还没到那个地步!”
孙权吐出了一口怒气之后,心情也平静,他想了想,才摇了摇头,道:“蜀国早晚要打,但是。如今还是得让他们再苟延残喘几年,上吊也要喘口气,吴国这段时间太乱了,我们没有两三年的沉淀,打不起大战!”
从西征荆州开始。吴国就没有消停过,国库,粮库,都被耗费一空,如果不是因为江东商会的倾力支持,朝堂想要发出官吏俸禄都有些困难。
连续两次大战,荆州战役和北疆血战,军方也是损伤惨重,想要恢复精锐兵马的战斗力,需要时间。
所以当北疆战役完全落幕之后,吴国最少要消停一两年的时间。
这一点,孙权心中很明白。
“大王能这么想就好了!”
周瑜闻言,连忙点点头,他心中还真有些怕孙权一脑热,直接拉开对西蜀的决战。
蜀国虽然实力不咋地,但是地形复杂,没有这么容易打。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孙权站起来,双手背负,目光清冷,道:“对于蜀国,我们也不能一点事情都不做,彻底的摸透蜀国的地形,是我们入川的第一步,这事情仅凭锦衣卫是不够,军方斥候也要出点力,这事情你给太尉府指点一下!”
“明白!”周瑜点头。
“对了,孙伯符已经返回太湖了吗?”孙权突然问道。
“回去了!”
周瑜漠然的道:“他来的匆匆,去也匆匆,唉!不回来不知道,一回来吓一跳,如今连三个月的时间都不足,这座金陵城不仅仅是在忘怀他,甚至对他反而有些排斥了!”
孙策这一次突然的返回了金陵城,反而验证了一些事情。
江侯府这一脉的影响力,在吴国朝堂,开始被孙权一点一滴的瓦解,在这短短的时间之内,有些的烟消云散的征兆了。
孙策回城,拜访了一些昔日的嫡系,却吃了几次闭门羹,在金陵城都已经传开了。
“你是说,他吃闭门羹的事情?”
孙权微微眯眼,冷笑了一声,道:“关于这事情,孤可没有刻意的对付他,也没有要落他面子的意思,别算在孤头上!”
“这对他来说,也许是好事!”
周瑜平静的道:“一个在朝堂之上没有影响力的孙伯符,他才有机会重返战场!”
让孙策走出太湖的事情,周瑜一直没有死心。
“你很想他回来吗?”孙权看着周瑜,问道。
“某与伯符乃是结义兄弟,站在兄弟的情谊上,某不想看着他孙伯符空有一身绝世武力,却只能在太湖郁郁终老!”
周瑜眼眸清澈,没有一丝的隐瞒,面对孙权,坦然的道:“若有机会,某会不惜一切代价,迎接他返回朝堂,但是某不会帮他造反!”
虽然如今在孙权的刻意之下,周瑜已经和江侯府一脉划清了界限,自成一系,但是他对孙策的情谊,从来没有欺骗过孙权。
“呵呵,如果汝能让朝堂的大臣重新接受他孙伯符返回吴国的军方,孤不会反对!”
孙权倒是对这个并没有太在意,他淡淡的道:“江东小霸王,说着好听,但是始终有些侮辱他孙伯符了,孤还希望看到,有一天他能杀出一个堂堂正正的江东霸王来!”
小霸王终究是小霸王。历史上,孙策也许就是死的太早了,他才一辈子背负着小霸王的名声,以他的能力,想要杀出一个江东霸王来,还是有希望的。
“好了。我们不说这个了,说说最近变法的成果!”
孙权走进书案,坐回自己的位置上,摊开桌面上几份周瑜今天直接呈报上来的奏书,道:“如今九卿的体系已经被完全砍掉,除了宗人府之外,其他的部门都一一的接受了改编,不过孤听说,在改革的时候。还是死了好些人,对吗?”
“虽然我们已经很小心谨慎,怒了做的最好,但是终究有人以身挡法!”
周瑜叹了一口气:“在大司农被改编的时候,死了一个长史,一头撞死在被摘下的大司农牌匾上,而少府衙门被改编了时候,也死了三个。其他的九卿部门,也有死谏而阻的人。这段时间,因为变法,金陵城之中举丧的家庭不少,因此,御史台弹劾某家和顾尚书的奏书,大王也受到不少吧!”
“孤一直想要做的最好。希望能做到以不流血而为大吴变法,但是流血终究难免的!”
孙权叹了一口,目光有些深沉,低声的道:“孤知道,其实这只不过是一个开始而已。朝堂的变革之中,懂的大义的人不少,所以我们算是顺利的,但是如果轮到地方的改革,执着死谏的人,就更多了!”
一种制度,无数官位,如果想要改革,必然牵涉无数人的身家性命,为大义也好,为了自己的利益也好,挡在变法道路上的人,从来不缺,。
“大王,古今往来,想要变法,终究要流血!”周瑜安慰的道:“这是避免不了的,你已经做的很好了,至少某家认为,这个天下,恐怕没有人能比你做的更好!“
“呵呵,你倒是会安慰孤,但是孤却有些面对不了这些的无辜的生命,孤很清楚,这只是朝廷改革要面对的事情,在军方改革,更加的暴烈,孤刚刚接到了徐庶传来的书信,军方有人想要阻止军中变法,所以带兵冲击吕布的军营!”
孙权从一叠奏书上,抽出最后一本,递给周瑜,言语之中有一丝的疲惫,道:“虽然最后被赵云率兵稳住了局势的,但是冲突之中,也有上百兵将倒在的血泊之中,孤有些羞愧!”
如果说战死沙场,还有些价值,但是这样的死,对于这些训练有素的将士,来说,是一种污名。
一切都是因为,他要变法。
“大王,汝若是后悔了,现在喊停,还来得及!”
周瑜闻言,目光看着孙权的面容,最后平静说了一句。
“后悔?还来得及吗?”孙权面容有一抹讽刺的笑容,目光湛然的看着周瑜,反而问的道。
周瑜顿时有些沉默不语,嘴角抽搐了一下的,他不知道该说什么。
“公瑾大哥,汝放心,孤既然决定了变法,就会进行到底!”
孙权收拾了脸上的惆怅,英俊的面容变的有些刚硬起来,决绝的道:“以前孤还是有些天真了,以为只要搞定了朝中巨头,趁着乱势,趁机出击,以速度改革,以大势稳定朝纲,就能不流血的改变旧的秩序,但是现在孤明白了一件事情,想要改变旧秩序,就必须要付出代价,流血,是难免的!”
“大王要为了顺利变法,大开杀戒?”周瑜的瞳孔微微收缩。
“没有你想的那么夸张!”
孙权闻言,摇头,淡淡的道:“我们的目标始终是以最少的流血,改变如今吴国朝堂体系,改革旧日的法度,实行最新的管理体制,铸造以法治国的根基!”
汉朝独尊儒家,而秦朝以法家为尊,法度苛刻。
而吴国的这一次改革,是从汉朝的体系之上走过来,更偏向秦朝的方向,以法度为尊,以法治理天下。
但是倒是没有秦朝那么苛刻。
法治天下不是不好,但是不能做的太过,法不外人情,秦朝之所以在短短时间灭国,原因就是过于法度苛刻,动不动就是连坐,他们法度的严苛,有些过而不及了,才酿成了亡国之之患。
“大王,如今朝堂改革的进展已经不慢了!”
周瑜开始细细的禀报,道:“但是最重要的两项,还没有成效,第一就是内阁大臣,还在斟酌,以导致有丞相府改革的内阁,如今还没有领头羊,第二,那就是法规,吴国新的体制将会以法度为尊,而治理天下,而吴国法规昔日是尊汉律而来,如今沈大人亲自集合了不少朝中,朝外,研究律法的读书人,不过新的法规还没有完成!”
“孤会催一催他们的!”
孙权目露精芒,然后继续的问道:“对了,如今的朝堂六部如何了?”
“回禀大王,如今六部已经大致的架起了一个架子,但是只是一个空架子,六部以二十四司部为根基,但是二十四司部,除了经商司之外,其他的一律尚未有头绪,某家会加快脚步!”
周瑜恭敬的道。(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一章 大吴变法之流言
傍晚,日落西山。
辽东。
一缕一缕夕阳的光芒,金灿灿的,映照着襄平城的伟岸。
已经整整的持续了一整天的战斗如今告一段落,皆然有些筋疲力尽的吴军和高句丽军队,在残阳的光芒之中,开始收拾这一方狼藉的战场。
高句丽倾巢而出,数万大军自玄菟和乐浪两个方向杀入辽东郡,一路上所向披靡,直达襄平城,然后对襄平城展开了围攻。
这一战,几乎已经打了半个月。
兵马不足的襄平城虽然飘飘欲坠,但是始终屹立其中,没有被攻破,即使数次城墙被硬生生的打开了缺口,最后还是被吴军将士以生命堵上了。
所有的吴军将士都清楚,襄平是辽东的核心都城,是平州的治所,绝对不能丢,更加不能丢在蛮夷之辈高句丽人的手中。
所以这一战,他们都打了很拼命。
城中,刺史府。
“公孙使君,随着高句丽人围城的时间越来越长,如今城中的人心有些动乱啊!”襄平令苏门在向着公孙度禀报城中的事情。
苏门是江东书院第一批毕业的学子。
他和陆逊,步骘,被称为江东书院的三大杰出学子,陆逊背靠世家,是爬的最快的,直入中枢,而步骘也算失士族出身,在江东为吏,如鱼得水,如今也是会稽治所山阴的县令。
三人之中,他是一介寒门子弟,无依无靠,毕业之后,只有远走边陲之地,一路连滚带爬。走到了平州治所,襄平县令的位置。
公孙度刚刚脱下染血的战甲,神情有些疲劳。
襄平城能支持这么长时间,和他公孙度身先士卒脱不开关系,如果不是他在苦苦的支撑,襄平城已经被攻破了。
他听到苏门的禀报。摆摆手,有些疲惫的道:“苏县令,城中的事情,你来做主,五天,你只要让城中撑住五天不乱,我们就有可能把整个高句丽王朝连根拔起!”
幽州之战已经落幕,援兵在即。
马韩半岛也传来的消息贺齐已经北上,在这种状况之下。高句丽早晚要败,而且还是被连根拔起,面对吴国大军就算开国始祖高**复活,也救不了他们。
如今襄平城要做的就是坚持下来,在这段时间之内,不要让高句丽攻破城池。
“下官明白了!”
苏门闻言,点点头,道:“下官保证。五天之内,城中一定不乱。粮食不缺!”
东城头。
主将常正用一块抹布,拭去了手中兵器上的鲜血,辽东因为孙暠的背叛,本来就没有什么兵马,为了守城,骑兵也要当成步卒使用。
这一战。他打了很辛苦。
他本来是骑兵,对防守城池没有什么经验,而高句丽人不是一般的游牧民族,他们对攻城的经验充足。
“吕姑娘,战场的滋味。如何?”
他抬头,目光看着站在中间身边的一个英气的女将,嘴角一咧,笑着道:“沙场,可不是女人的地方!”
“常将军,本姑娘杀敌不比你少,你们能做的,本姑娘也能做!”
吕蓝的面色有些苍白,毕竟她只是初初的上战场,虽然作战勇猛,杀敌无数,但是一连十几天,长久的面对着惨烈的战场,心中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
孙尚香和糜环之前出击的时候还有些兴奋,但是连续十几天面对这么残酷血腥的一幕,芳心终究是受不了,最后只能退回了城中休养。
唯独吕蓝这个倔强的少女,在这一方残酷的战场上,顽强的支撑了下来。
即使常正这等沙场老兵,也不得不对这个少女打从心底有一股佩服。
“吕姑娘,你是一个女孩,女孩子家家,真想不通你们为什么要上战场!”
常正微微眯眼,对眼前这个少女,他是敬佩的,不过嘴里面却道:“你们几个都是金枝玉叶,好好在金陵城呆着不好吗?”
“我从小到大,最敬佩的就是我父亲,我父亲是吕布,天下无敌的吕布!”
吕蓝闻言,双手忽然紧紧的握着手中的战戟,翦水秋瞳般的美眸凝视着城下的战场,有些低沉的声音想起的:“我最大的愿望,有一天能随着父亲驰骋沙场!”
她从小对着父亲练武,昔日恨自己为什么不会男儿身,因为男儿就能随着父亲征战沙场。
后来她在金陵城结识了性格爽朗的孙尚香。
孙尚香的性格来自于孙权的影响,孙权骨子里是二十一世纪的好青年,男女平等的观念会不知不觉之间影响了孙尚香。
所以,她们几个才衍生了上战场的想法。
“吕奉先?”
常正闻言,顿时有些感触,他的心中也有些明白这个少女的执着了。
她也许不是为了建功立业,只是为了向自己的父亲证明自己而已。
————————————————————————————————
金陵城。
一年一度的蹴鞠大赛开始了,一如既往的喜庆,然而在蹴鞠大赛的喜庆之中,变法的阴影依旧在笼罩着整座伟岸恢弘的城池。
近日在宫门前,已经迎头撞死了几个朝堂大臣,所谓之事,都是在反对变法。
变法的血,已经开始在天下人的面前流淌了。
反对变法的浪潮仿佛是越涌越高了,孙坚留下的老臣子不少,其中反对的超过半数。
如今大吴变法,已经开始渐渐的显示出的新体制的雏形,朝中有人质疑为,新法度是在收拾昔日秦国的路。
秦国虽然是结束的战国时代,一统天下的第一皇朝,但是岁不过三世,不可取,这一个说法,引起了不少人认同。
连孙权都有些的稳不住这种说法的流传了,他联合了江东日报,在不断的辟谣,却无法散去一些官吏的决议反对之心。
周瑜顾雍两人在主持的六部工作,更是有些举步艰难。
王城。
孙权面色有些阴霾,站在一个亭台之上,背负双手,双眸看着的幽幽的湖水,全身散发着一丝丝的冷意。
“大王,查清楚了,是鬼卒!”莫从站在他身后,微微拱手:“今日的流言,都是鬼卒的探子可以营造了一种气氛!”
“在这金陵城!”
孙权拳头攥紧,没有回头,只是冷冷的道:“我们吴国的都城,你们居然让鬼卒出来兴风作浪,你们对得起锦衣卫的荣耀吗?”
流言如果没有人推动,是不可能发挥这么大的功效。
变法本来就已经艰难,内部反对的人一拨接着一拨,如今还有魏国在的搅动,孙权心中有一股无法释放的怒火。
他用程昱的尸体向曹操示威,曹操现在不惜暴露鬼卒的一些探子,也要搅动大吴变法应该是以牙还牙。
“大王,这是锦衣卫的无能,鬼卒在金陵城的影响力的确超乎了我们的预料之外,其中的愿意,还是魏家。”
莫从道:“虽然我们一次两次的清扫,但是当年魏家可是江东世家领头羊,在江东他们拥有的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渠道,能躲开我们的视线范围!”
“解铃还须系铃人!”
孙权平复了心中了一丝躁意,冷冷的道:“这事情让魏越来负责,孤不希望在变法的事情上,再出现任何魏国的身影。”
“诺!”
莫从毕恭毕敬的点头。(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二章 大吴变法之最后一拼
“变法不可取,有伤国体,大王需三思而后行!”
“吾等恳求大王收回变法之命!”
“周瑜顾雍等人,迷惑大王变法,必须杀之!”
“国之法度,犹如重山,轻易不可变!”
“我等反对变法!”
“……”
一则则的流言就仿佛犹如一个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了,就永远合不上。
在不知不觉之中,反对变法开始演变成了一股狂潮,金陵城的民众开始站出来支援反对的声音,本来保持沉默的官吏开始大着胆子公开上奏。
吴国上下,即使远在边陲,也皆然开始对新的朝堂制度开始平论,其中不少书院儒者都公开发表了自己的声音,大部分都是反对的声音。
整个金陵城,在蹴鞠大赛的热闹举行之中,完全演变成了一个反对变法的大聚会。
“啪!”
王城,御书房,孙权看着一则则的消息,怒气难消,整个人变的狂躁起来,双手狠狠的推开了书案上的摆设。
他看着狼藉的书案,咬牙切齿的道:“如今是不是整个吴国都在看孤的笑话,说孤不自量力的想要改变先王留下的法度,却落到如此下场!”
他自问自己的已经做的很努力,但是情况还是恶化了,整个变法已经举步艰难,无法进行下去了。
“大王息怒!”
周瑜,顾雍,鲁肃三人的身影都站列在孙权面前,面容肃严,目光低沉。
“孤的确败了,败给了民心!”
孙权深呼吸了一口。平复了一丝狂躁,冷冷的道:“民心,吴国民心,孤一直很重视,孤却从来没有想到居然被吴国的民心逼成这个样子!”
短短几日的时间,反对变法的流言并没有得到压制。反而是彻底的发酵了,一传十十传百,整个吴国都陷入了反对变法的风暴之中。
三人可成虎,这是流言的可怕。
如今不仅仅是金陵城,各地方反对变法的声音,也是一浪超过一浪,愿意去改变的人,始终没有愿意保留不变的人多。
反对的声音自然也就超过了赞成的声音。
孙权自认为他自己是一个玩弄舆论的高手,他一手创立了报纸。他成就了吴国如今鼎盛的舆论界。
可是他却从来没有想到有一天败在自己一手打造的舆论界力量之下。
“大王,臣等无能!”
顾雍和周瑜是变法先锋,鲁肃是孙权心腹,始终站在孙权身后的支柱,变法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他们三人都有些的羞愧。
“你们告诉孤,现在情况如何?”
孙权发泄一番之中,还是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他目光如刃,扫过三人。冷冷的问道。
“大王,因为如今反对的浪潮比较高,所谓是民心所向,因此之前顺利进行的内阁组建如今已经处于停止的阶段,张丞相深居简出,没有反对。但是也没有继续组建内阁,为了稳定目前的人心,他应该是持着观望状态,等待最新的结果,再决定!”
顾雍率先做出了禀报。
“他不反对。不支持!就是想要看看孤是如何收拾残局吧?”
孙权咬牙切齿,好不容易才拿下的这一个朝中顶梁,两朝老臣,如今明显有些反水了。
“大王,军机处那边也停止了建立状态,程普太尉最近好像比较活跃,反对变法的事情,应该有他的身影!”
鲁肃低声的道。
“孤还是小看来这些老家伙!”
孙权闻言,双眸发冷。
就凭着魏国鬼卒在吴国的力量,还一直被锦衣卫盯着,根本不可能有大作为,能如此的推动流言的,必定是吴国根深蒂固的势力。
“大王,流言虽然被魏国推了一把,但是影响不大,锦衣卫也在清扫鬼卒,而之所以流言会发挥如今这么的作用,几乎让我们的变法失败,其中最关键的,其实还是朝中老一派的人!”
周瑜叹了一口,道:“先王留下的人,在朝中,在地方,终究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他们只是反对汝,也许没有多大效果,但是他们要是反对变法,倒是发挥无可阻挡的力量!”
孙坚一手打下了吴国,孙权才刚刚接手,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如先王一系,是正常的事情。
“他们难道真的以为这样就能逼得孤放弃变法吗?”
孙权拳头攥紧,碧眸深邃,浑身气息有些冷冽,大步的从书案后面走出来,道:“如果仅仅是这样,就想要逼迫孤放弃,他们也有些太天真了!”
“大王,此事不可不防!”
周瑜走上一步,站在孙权的左侧,低声的道:“如今的时局,反对的声音比赞成的声音要大,朝中的几大巨头,潘凤将军远在北疆,不会影响我们,而张丞相在乎的是吴国,只要吴国不乱,他不会跳出来,御史大夫张纮掌控御史台,他在朝堂,却是朝堂的一个监督人,旁观者,他也会袖手傍观,但是程普太尉就难说了,他本身就代表先王一系的力量,一直是一个比较有影响力的旗号!”
“在玄武门一战之战,渐渐的在吴国失去影响力的黄盖韩当两方大将,如今依旧是南西两大营的统领,他们已经连成一线,目的只有一个,反对变法!”
鲁肃补充的道:“他们几个都是先王的结义兄弟,他们牵头,必定能引起了世家,豪强,江东旧系这些反对派的联合力量,直接盖过了我们力主变法一系的力量,他们造成了影响力已经超越了如今朝堂的范围,变法如果继续,必然对碰上,到时候……!”
“你们是想要让孤忍这一把,是吗?”
孙权目光看着三人,冷冷的道:“顺应如今局势。放弃变法,然后等待时机,从头再来,对不对?”
“大王,如今反对的声音太大,我们寸步难行。下面的官吏也在反我们,六部组建根本无法进行,!”
周瑜垂下头,声音有些惆怅:“再这样下去,朝纲肯定会出大乱子,所以……”
顾雍和鲁肃也垂头不语,但是意思很明显。
“变法绝对不能停!”
孙权沉默了半响,宽大的手掌拍落在的窗台之上,他看着的窗外的景色。目光渐渐的坚定了下来,嘴角勾勒起一抹冷然的笑容:“不是孤不想放弃,而是孤不能输,而如今,我们也没有到认输的时候!”
“大王可还有其他法子,让我们的变法进行下去?”
三人的目光皆然看着孙权。
“现在反对的声音这么大,是因为有人牵头在捣乱,既然如此。孤就打掉他们的领头!”孙权平静的声音有一抹狠辣:“蛇无头不行,只要打掉他们的头。孤就要好好的看看,他们还有什么能力,阻止孤!”
“大王,三思啊!”
三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冷气。
周瑜目光有些骇然,死死的看着孙权。试探性的问道:“大王,程太尉他们可是朝堂数一数二的元老,而且还是先王的结义兄弟,如果大王擅动他们,必然也会遭受反噬。得不偿失!”
“不管如何,他们既然想要反孤,孤就要做点事情,孤不能让变法在他们手中中断,总要试一试!”
孙权面无表情,琥珀晶莹般的眼眸迸射出一抹精芒:“放心,孤会把握好分寸的,若是此事不成,孤就放弃办法!”
“大王想要如何做?”鲁肃小心翼翼的问道。
“孤自有想法,此事汝等无需参合!”
孙权没有回答,他看着三人,淡淡道:“现在我们就是最后一搏了,成功与否,就看着一次,你们三人听命!”
“在!”
三人连忙俯首领命。
“周瑜,如今张昭这个老狐狸要袖手傍观了,内阁组建不能停,从现在开始,孤赐汝为内阁首辅张昭之下的第二个内阁大臣,以户部尚书的名义,入驻内阁,加速内阁的组建!”孙权道。
“诺!”周瑜点点头。
“顾雍!”孙权目光看着顾雍。
“在!”
“六部组建方面,你担起来,要大胆用人,在短时间之内,把二十四司部的架子都搭起来,如果遇到强行反对,或者有消极怠工的,孤允许你,手段可以狠辣一点。”
孙权的碧眸闪烁着幽冷的光芒。
关键时候,关键手段。
“诺!”顾雍面容有一抹萧杀,点点头。
“鲁肃!”孙权最后看着心腹鲁肃,身后拍了一下他肩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