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2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涅不说话,但是他的眼神告诉孙权,此事是真的。
噗!
怒急攻心,孙权一口鲜血吐出,一口气提不上来,整个人昏厥了过去。(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六章 孙权的应对
傍晚时分,孙权才从幽幽的黑暗之中醒过来了。
“君侯!”
李涅想不到孙权的反应居然这么激烈,这有些出乎他的意料之外。
“你说的不是真的!”孙权死死的抓住他的衣领,狰狞的面孔散发着无尽的戾气:“你告诉我,这不是真的!”
“对不起,此事关乎吴国千万百姓之生死存亡,李涅就算有天大的胆子,也敢在此事之上放肆!”李涅垂头,低声的道。
“哈哈哈,原来这就是左慈一直说的,逃不掉的命数!”
夕阳如血,一缕一缕的残芒折射在孙权狰狞的脸庞之上,充斥着无尽的煞气,阴冷的犹如一头嗜血的孤狼。
左慈昔日之言,他一直记挂心中,但是却想不到,会在这个时候应验了。
李涅身躯不由在的有些颤栗,他见温文尔雅的孙权,见过暴怒如雷的孙权,也见过驰骋沙场的孙权,但是从来没有看过此时此刻的孙权。
一个字,冷。
冷的能让人骨子里都有一股寒意,深入心扉,即使他这种见惯血腥的人,也忍不住有些发毛。
“怎么一回事,一五一十,说——清——楚!”
孙权平静了下来,阴鸷的眼眸却蒙着一层无法消散的冰霜之气。
“君侯!”李涅有些骇然孙权的这个状态。
“说!”
孙权咬牙切齿的道。
“诺!”
李涅无奈的点点头,然后细细说了起来,道:“关羽率兵截杀江侯,两军交战山涧之间,江侯被关羽重伤,率领上万残兵。仓皇逃入襄阳,最后还是被关羽,张绣,文聘,三大武将,数万兵力。围杀于襄阳岘山。”
“这时候大王亲自率领大军,至汉水一路杀出,激战三军,救援江侯!”
“大战激烈,张飞的兵力却在这个时候赶到,想要拦腰截杀大王,紧接着,随着张飞后面的太史将军麾下的数万兵力赶到了!”
“整个岘山形成的一场混乱的遭遇战,连绵三座山峰。十数万兵马的混战之中,各方的兵马都打乱了,大王被关羽挽弓射箭,一箭穿心,射下马背,重伤不醒!”
“啪!”
孙权听到这里,忍不住了,手掌犹如贯了巨力般。狠狠的拍在眼前的案桌上,整个案桌爆裂。变成一片片的粉碎:“大王乃是千金之体,即使开战,也是在中军指挥,区区一支冷箭便可要其之性命,难道祖茂高顺他们都是死人啊!”
“君侯,大王乃是江东猛虎。他已经数年不经战场,此番突然上了战场,心中难免兴奋,所以……”
李涅面容有些为难,欲言不言。
以孙坚的身份。除非他身边的人都死光了,才会遇到危险,所以此番增援的孙策,其实危险不大,也就是李涅明知道消息,也不阻拦的愿意。
其实以他麾下的兵力,加上太史慈的兵力,足够横扫关羽他们。
可是,意外之所以是意外,那就是谁也算不到,孙坚虽然贵为吴国大王,但是终究是武将出身,武将一旦上了战场,战意癫狂,就失去了控制。|
“说下去!”
孙权心中顿时明白了,目光一瞬间变的有些难看。
孙坚是他父亲,他还不了了解吗,他终究是一头江东猛虎,属于战场之上的江东猛虎,在金陵,他还能安分一点,但是上了战场,他绝对不会安分的在军阵之中,只要上的战场,冲锋陷阵是难免了的。
“大王不顾高顺和祖茂的阻拦,单刀匹马,私自的杀出了陷阵军阵之外,激战魏国大将张绣于岘山的凤林关!”
“岘山凤岭关一战,两人不相伯仲,魏兵却被腾出手的高顺祖茂杀的节节败退,这个时候,张飞率兵杀至,大王一下子猝尔不及,被他的丈八蛇矛所伤!”
“然后呢?”孙权瞪眼。
“张飞来了,太史将军也来了,太史将军的兵力加入战局,自然而然一下子扭转的战局,顺利的接应了岘山之巅的江侯,双方兵力相对,大王忧心江侯,便鸣金收兵,退兵于汉水之侧,不过退兵的时候,张飞关羽死死纠缠不惜,张飞牵斗太史将军,关羽独步杀出,大王一怒之下,率兵回杀。”
“他孤身杀出军阵之外的时候,周围兵力空虚,被百步之外的关羽一支冷箭射中,直入心口,贯通全身,重伤落马!”
“咔!”孙权听到这里,双手拳头握紧,骨头啪啪作响,死死的咬着牙:“关羽,你在作死!”
“太史将军和高顺他们拼命的夺回大王,如今已经退兵江夏,返回西陵!”李涅继续道:“前线下的封口令,但是大王重伤的消息依旧被有心人传回的吴国,但是所有的消息,全数被锦衣卫给截了下来!”
“大王如今情况如何?”孙权问道。
“不客观!”
李涅闻言,沉吟了一下,看了一眼孙权阴冷的面容,还是摇了摇头,低声道:“太史将军他们虽然拼命从张飞和关羽的手中把大王抢了回来,但是大王被冷箭刺破了心脏,后来还挨了一个马蹄,若非军中主医于郝大夫妙手回春,稳住他的伤势,他现在恐怕……不过根据锦衣卫的消息,大王恐怕是熬不了几天了!”
“不会的,我孙仲谋的父王不会死了,你听好了!”孙权冷冷的道:“他不会死的!”
“君侯!”
李涅皱眉,看了一眼孙权,这个时候,孙权的状态可不能崩溃。
“立刻传令张仲景,让他前往前线,他的医术,对父王有帮助!”孙权深呼吸了一口,目光沉寂了下来,冷声的道。
“在来这里之前,我已经派锦衣卫好手。不惊动金陵城的人,把张太医当成普通劫道,然后送去的前线!”李涅点点头,拱手的道:“不会引起任何人的会议!”
“做的好,你立刻准备一下,我亲自要去一次前线!”
孙权来回踱步。目光散发出一抹坚定的光芒:“父王危在旦夕,无论如何,某一定要见一见父王,即使……那是最后一面!”
父亲,是他重生之后,最重视的人。
“君侯,万万不可!”
李涅闻言,却急忙的摇头,反对的道:“如今大王生死不知。虽然前线遣送回来的斥候都已经被我一一拦下了,但是大王重伤的消息慢不了几天,一旦传回江东,必然引起轩然大波,若是君侯这个时候离开的金陵,金陵城必然大乱,甚至整个吴国也会混乱!”
“一旦吴国内乱,吴国的西征大军就会崩溃。前线可是三路兵马,可死有数十万大军。大军若是自乱阵脚,整个西征甚至会毁于一旦。”李涅目光流淌着一抹精芒。
理由不仅仅是这样,如今这正是大好机会,孙权在金陵,只要得到大王崩天的消息从前线传来,众人的扶持之下。孙权立刻登位,生米煮成熟饭。
以孙权在吴国的根基,孙策如今重伤在前线,不在金陵城之中,整个金陵。无人可挡,只要孙翊魏腾之流,不过是魑魅魍魉,见不得光的东西,根本不放在他的眼中!
“我说了,我要去前线!”孙权抬头,眼眸有些阴鸷的盯着李涅,寒芒乍现,一字一言,坚定无比。
“君侯!”
李涅瞳孔微微收缩,走上一步,低声的劝告,道:“此时此刻,对吴国,对君侯,都至关重要,千万不可任性!”
“李涅,整个吴国其实能懂我心思的没有几个,你算是一个!”孙权此时此刻已经从噩耗之中稳定的情绪,冷静了下来。
他背负双手,看着李涅,一双碧绿色很清澈,言语真诚:“我孙仲谋从来没想过当吴国太子,甚至没有想过有一天会登位吴王,在我心中,这个王位比不上的亲情!”
“君侯,某知道,汝一直想要扶住江侯登位,但是如今情势不同了!”李涅叹了一口气,微微垂下头,半响之后,他才抬起头,面容坚毅,拱手对着孙权,真诚的道:“大王已经危在旦夕,谁也不确定,他过不过的了这一关,如今吴国是外有忧患,内有作乱,汝乃是孙家子嗣,吴国王族,留其血,承起责,必须要扛起吴国的大旗!”
“某家孙仲谋在,吴国的天,永远塌不下!”
孙权知道李涅也许是好意,但是他必须要去一趟前线,他站起来,抬起头,双眸之中一缕自傲的冷芒冲天而起:“锦衣卫大都督李涅听命,传吾三道秘密命令!”
“在!”
李涅双膝跪下,神情恭敬。
“第一密令,立刻传金陵讲武堂祭酒吕布,率领讲武堂百名尖子为兵马,在的城外的十里亭候命!”
孙坚生死未卜,孙策重伤,前线军心一定会出事,如今唯一启动这个一个天下第一武将。
“吕布?”
李涅闻言,双眸微微一亮,这时候孙权的把吕布解放出来,这一步棋可谓是眼光独到,即使他也有些想不到。
孙权能在这个时候,还能保持如此冷静,当真是王者之姿态,不负他所望。
“第二密令!”
孙权遥看西侧夕阳,回过头,在案桌之上,笔墨一封书信,封好,的哥李涅,淡淡的道:“千里加急某家迷信,送去逍遥大营给骠骑大将军赵子龙,让他在最短的时间之内,返回金陵,不得有误!”
“诺!”
李涅点点头,接过密信。
孙坚出事,整个金陵都会崩裂,到时候卫冕金陵的西南两营,恐怕就有些信不过了,必须要从外面调兵返回,孙权选择了让赵云返回,足以保平安。
“第三密令!”
孙权嘴角勾勒起一丝冷意,右手提笔,轻轻摊开宣纸,在案桌之上,笔走龙蛇,用半刻中,写了一份信,用火漆封印好,递给李涅,道:“给丞相府的刘晔!”
“刘晔?”
李涅结果信封,目光有一丝疑惑。
这不是一个什么重要的人物,在这一个关头,能帮到什么忙啊。
“希望不会用到!”
孙权看着信封,淡淡的道:“若是真的用到这一封信,那么只能说,我孙仲谋吴国已经到的生死存亡的时刻了!”
这是孙权为自己的保命的最后后手。
“君侯到底意欲何为?”李涅越来越有些糊涂了,他自负聪明,智慧过人,但是如今也有些看不懂孙权的行为。
“锦衣卫能守住大王重伤的消息多长时间?”孙权摇摇头,不答,反而问道。
“少则十日,最多半月!”
李涅想了想,道。
“全力封锁消息!”
孙权走了出来,咬着牙,冷冷的道:“在赵子龙率兵返回之前,西南两大营你给都我看好了,有人乱就杀,杀一个不能稳定吴国,那就杀十个,杀十个不行,就杀一百个,吴国稳定在第一位,即使那是吴国元老,宗室王子也不例外!”
“诺!”
李涅看着孙权坚韧的面容,心中顿时明白,孙权这是决议要离开金陵了赶赴前线了,金陵他还是能稳住了,但是有一个人比较麻烦:“那三王子呢!”
“看死他!”
孙权眯着眼,冷意充斥眼眸,道:“我给你逮捕的权利,但是……不到关键时候,不要杀他!”
父亲生死未卜,他不想手足相残。
“某明白了!”李涅点点头,孙权还是下不了手,那么就让他来做这个坏人吧!
“我要进宫一趟!”孙权抬头,看着暗下来的天色,轻声的道:“大王重伤的消息,能瞒天下人,但是又四人绝不可瞒,三公大臣乃是朝堂栋梁,你亲自去和他们商量一番,必须要让他们应对吴国即将的变化,还有一个是母后,某亲自和她谈谈!”
“王后?”李涅闻言,目光大盛。
“母后向来不显山,不显水,但是如果说吴国还有一人能在危难之时,震慑所有人,那么只能是母后,明白吗?”孙权道。
“君侯的意思是,若是金陵局势到了控制不了的地步,就把王后给请出来!”李涅顿时有些为难,轻声的问道:“王后会不会偏向的三王子!”
“李涅,不要小看母后!”
孙权摇摇头,淡淡的道:“昔年无人看好父王,她却能慧眼独到,不顾娘家反对,嫁给父王,她在父王背后,默默的能帮助父王成就霸业,她比所有人都要清楚吴国大局,平时她以母亲的身份面对我们兄弟,关爱有加,但是在国事上,她会展露属于王后的凤威!”
“某知道了!”李涅想了想,身躯微微一颤,点了点头。(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七章 信任
战国五年,正月。
逍遥大营。
天气很冷,寒冬没有完全过去,天上飘着小小的雪花,建立在水面和合肥城之间的营盘,将士们训练发出了一阵阵嚎叫声,充斥着天际。
自从吴国和魏国谈和之后,九江地域就平静了下来,张辽和赵云谁都没有退兵,依旧防备对方,但是却始终不开战。
赵云最近比较悠闲,他坐在中军营帐的中央,手握一卷三十六计兵书,一字一字,细细的品味着的其中的一个个战役案例。
三十六计兵书,乃是如今的吴**方每一个将领,人人皆然要学会的兵法宝典。
这是当初金陵讲武堂建立的时候,孙权持着大王孙坚的令牌,集合了吴**方的十几个大将,用了整整一个月,才编写出来的兵书。
此兵法出世的时候,惊动了江东的好几个大儒,连蔡邕和郑玄都惊动了,后来被孙坚亲自下旨,为军中学习的第一兵法宝典,也是两大讲武堂启蒙兵法典籍。
赵云作为吴**方一等一的虎将,他也参与了三十六计兵法的编写,还把当初寿春一战写了进去,当成教学案例。
孙权有一句话说的不错,老祖宗把好的东西留给了我们,我们也要把自己的好东西流传下去,编写兵书,他才知道自己的不足。
三十六计,这是孙权亲自提出了,他们这些沙场大将,要做的只不过是根据一个个的计谋,翻阅前朝战例,或者自身战例,编写在其中。
这个时代流传下来的兵书不少。最著名的莫过于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吴子,尉缭子,司马法……但是它们看起来有些复杂。没有一定文学根基的人,看不懂。
最新编制出来的《三十六计》简单,易懂,明了,容易被军方的粗人接受,如今军队大将,要是说不出几个三十六计的计谋,都不好意思见人!
其实所有的兵法,都万变不离其宗。三十六计只是给了他们一个概括的机会。
赵云出身卑微,自小练武,虽然也读过一定的兵书,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在战场上很多东西都是自学成才,相对来说,兵法的运用,他就有些不足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九江的战场之上。他一直被张辽盯着打的原因。
他是一个好学的人,哪里不足。他就补充哪里,所以,这些时间,平静下来,他终日抱着兵书不放,疯狂的吸收兵法知识。
“将军!”这时候。营寨外面,一个斥候校尉大步流星的走进来,对着赵云,拱手道:“禀报将军,回风岭的魏兵突然大规模的调动。返回了寿春,请将军明示!”
“故弄玄虚而已,不要管他!”
赵云闻言,放下兵书,嘴角有一抹冷笑,道:“张辽只要不是蠢货,这个时候就不会来挑起我们之间的的战役,吴国西征,魏国北伐,我们打不起九江血战,他们也打不起,不过他们的动向,还是要盯好!”
九江的太平不是谈出来的,而是逼出来的,他不敢动,是怕影响西征,张辽不敢动,是怕影响北伐。
他们都有同样的理由,只是对持,不开战。
“诺!”
斥候兵的校尉闻言,点点头,走了下去。
“将军,有人营门之外求见?”赵云想要拿起兵书再看的时候,一个亲卫兵紧接着走; ;进来,低声的禀报道。
“何人?”赵云眯眼。
“来人自称为锦衣卫!”亲兵低声的道。
“锦衣卫?”
赵云闻言,微微皱眉,锦衣卫乃是吴国巨头,他们在军队之中设立一个分部,专门传递军事秘密,不过军方的大将,没有几个喜欢锦衣卫的。
毕竟,锦衣卫的行事过于阴霾,和军方大开大阔的风格相比,格格不入。
他和锦衣卫大都督李涅有些交情,但是他们井水不犯河水,难不成九江的战况右边,想到这里,他轻声的道:“快请他进来!”
“诺!”
亲兵不到一刻钟,把一个青年带了进来,青年对着赵云,拱手行礼,道:“锦衣卫大都督座下,百户蒋弘,拜见骠骑大将军!”
“汝前来某军营,所谓何事?”赵云目光打量了一下这一个青年,直接进入了正题,问道。
蒋弘抬头,目光微微扫过赵云身边的几个亲兵,沉吟不言,他意思很明显,这是机密,所以就是让赵云屏退所有人。
“你们下去吧!”
赵云自然也看懂了,他心中微微一动,看来这事情不小啊,于是乎挥挥手,让身边的人退去。
“诺!”
几个亲兵有些不忿的瞪了一眼蒋弘,然后才听命离开的营寨。
“将军,此乃是东侯亲笔之书信,请骠骑大将军过目,然后立刻焚毁!”蒋弘拿出一份书信,恭敬的递给了赵云。
“什么?东侯的书信?”
赵云闻言,微微一骇,立刻站立了起来,迅速的从蒋弘的手中接过了书信,然后把书信打开,看了看,的确是孙权的笔迹。
不过看到内容的一瞬间,他稳重不变的面容骇然失色起来了。
这怎么可能?
大王居然会在荆州受了重伤,而且危在旦夕!
赵云有些不敢相信,如今西征前线几十万大军节节胜利,整个吴国都在相传,等到开春时分,荆州就会变成吴国的领域。
气势如此之巅盛,大王却在这个关头出事,说什么他也不敢相信,难道前线的人都死绝了吗?
不过孙权的亲笔书信,他不得不相信。
“东侯还有什么吩咐?”
赵云的面色很难看,十分的难看,他很清楚,这事情的重要性,大王关乎吴国上下。要是弄不好,此事甚至会引发整个吴国的内乱。
“东侯还有一句话!”
蒋钦抬头,一字一言的道:“将军,我就原话直说了,冒犯之处请担待:赵子龙,我相信你。所以,我把金陵城交给了你,吴国,不能乱,任何人,皆可杀!”
“末将领命!”
赵云闻言,立刻双膝下跪,对着的金陵的方向,恭敬的行了一个大礼。虽非孙权当面,但是孙权对他的如此之信任,让他感动不已。
孙权既然如此说了,也就是说,他率兵返回金陵之后,只要稳定吴国局势,就算斩杀所有人,孙权也会一力承当。
临危受命。非最信任之人,不可担当。
由此可见。孙权的心中,对他是最信任的,不然孙权在徐州东海也有兵力,徐盛潘璋之辈也可以率兵返回,却选择了他。
“某不会辜负汝的期望!”赵云暗暗的道。
他当着蒋弘的面,直接把手中的书信给焚毁了。然后二话不说,直接擂鼓聚将,在自己的大营之中集合逍遥大营的众将。
在短短的时间之中,他已经想到了一个退兵金陵的最佳方案。
逍遥大营,以关隘合肥逍遥津为核心的大营盘。这里聚合的海军,步卒,骑兵,三个兵种,三军主力超过六万将士,乃是吴国一处重要的兵营。
最重要的是,这里是魏国和吴国交战的第一前线,也是一直以来战斗不息的营盘,所以在逍遥大营的兵卒,都是一等一的精锐。
“今日聚合诸位前来,所谓一事!”
赵云高大魁梧的身躯站起来,眸子如到,扫过众将,冷冷的道:“今夜子时,三军听令,全体出动,猛攻的寿春!”
他想要撤兵金陵,第一个麻烦就是张辽。
所以,他选择的先下手为强,打张辽一阵,把他弄糊涂了之后,然后撤兵,应该能抗一段时间。
“什么?”
逍遥大营的众将闻言,都忍不住愣了,然后目光皆然惊异的看着赵云,一个个都是一头雾水。
数万大军动起来,准备时间起码要几天。
如此着急,甚是少见。
“大将军,这是为什么啊?”
其中一个偏将军站起来,看着赵云,低声的提出了问题:“我们和魏国已经停战,况且就算开战,也不用如此急促,一点准备都没有!“
“本将军的军令,需要和汝解析吗?”
赵云身上一股威严迸发,冷冷的道。
“末将不敢!”
这一个偏将军闻言,浑身一抖,立刻拱手,道:“末将势死遵从大将军之军令!”
“末将誓死遵从大将军之军令!”
众将纷纷站起来,对着赵云行礼,赵云掌控逍遥大营几年时间,威严早已经根深蒂固,一言一行,充斥着强大的压迫力。
“这算是一个对尔等这段时间训练的考核!”
赵云看着这情景,面色这才缓和下来,淡淡的道:“此战某不会亲自参与,领兵的许良将军,你们攻击的时间只有一天,你们的表现,某会让人一一记录下来的,今夜子时发动强攻,明日午时,拿下寿春城,某亲自为尔等轻功,若是拿不下寿春城,必须在明日傍晚,全数撤兵,返回逍遥大营,固守逍遥津!”
“诺!”
众将闻言,顿时松了一口,原来是对他们训练的一个考核,顿时一个个摩拳擦掌,开始下去准备了大干一场。
“许良,赵齐,你们两个留下!”赵云突然叫道。
“诺!”
许良和赵齐都是赵云麾下心腹爱将之一,随着赵云在辽东投降吴国,一路高升。
昔日白马义从的三大心腹,陈方在的寿春城一战,战死,他身边便仅存这两人了,如今皆然是偏将军的军衔,只要在上升一步,就是杂号将军了。
“你们率兵前去进攻寿春的时候,我趁着这一个机会,亲自率领三千白马义从,返回金陵!”赵云站起来,道。
孙权既然让他率兵返回,明显不相信镇守金陵的南西大营。
孙权如今信任他,他绝对不能让金陵陷入危机,所以,他必须要最快的速度,返回金陵。
“返回金陵?”两人骇然一惊。
“具体什么事情,你们不要问了,但是我接下来的说的话,你们都要记清楚了。”赵云道。
“是!”
两人面容凝重起来了。
赵云目光划过一抹精芒,道:“寿春这一战不是为了破敌,其实是掩人耳目的,掩盖我们撤兵金陵的行踪,你们强攻寿春一日之后,立刻返回逍遥津,固守逍遥津,明白吗!”
“明白!”
“然后,赵齐率领三万兵力返回金陵,逍遥大营还留下三万兵马,徐良,你来镇守逍遥津!”
“我?”
许良闻言,微微骇然。
“对!”
这是赵云想到反应最迅速的方法,逍遥津相对金陵来说,那一个重要,他自然明白,最重要的是,他相信许良,能守住逍遥津,道:“赵齐领兵,逍遥大营必然空虚,能否坚守大营,就看你的表现了,此战一定要保住逍遥津!”
“诺!”
许良感觉沉重的压力,却有些兴奋,他终于能独当一面了。(未完待续。。)
第五百二十八章 孙权的眼泪
战国五年,正月初四。
这一日,天上正下着一层层蒙蒙的小雪花,今年的春天来的晚,寒冬没有过去,雪依旧在飘,寒风之中,细细的飘着。
西陵城。
吴国的一面面战旗在蒙蒙的雪花之中飘扬,四周城门全数的关闭,此时此刻,城里城外,最少的有十万吴国大军在镇守。
中午时分,孙权和吕布带着金陵讲武堂的百名精英学子和三千虎士,风尘仆仆的来到的西陵城,站在关闭的城门之下,护城河吊桥的外面。
孙权骑在马匹之上,目光看着关闭的城门,看着城上密密麻麻的吴国士卒,看着森严的防守线,他的脸色异常的阴霾。
还是来晚了吗?
三天的时间,一路上,他日夜不停,马不停蹄,人不休眠,沿途三次换马,在最短的时间,来到的孙坚的身边。
他不求什么,只希望看到一个完完整整的孙坚,哪怕是最后一面。
“城下来者何人?速速报上名来,不然某家就放箭了!”
如今大王孙坚已经危在旦夕,孙策也是重伤状态,整个西陵城有些群龙无首,军心动摇,人心惶惶,所以太史慈下令,全数戒严。
这一支突然出现兵马,虽然穿着吴国的军袍,但是城头的太史慈麾下的城门校尉还是不敢开城,慎重询问了一番。
“某家吕布,西陵城是谁在镇守?”吕布手握方天画戟,踏着赤兔宝马,一步跨出,昔日的并州虓虎仿佛再一次重现战场之上。
他们金陵而来,并没有通报各地。因为孙坚的伤势,在吴国的是隐秘了,他们走的是小路,根本没有人知道。
“吕布?”
驻守城头的校尉是一个青年,他听到这名字,猛然一骇。瞪眼直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