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周大哥,来消息!”

    这时候,外面一个蓝衣青年快步的走进来,目光有些激动,看着周泰,道:“昨天我们把信给驻兵在曲阿的孙策送了过去,孙策看来很紧张这个弟弟,二话不说就出发了,今天响午应该就能到我们水寨。”

    “他带了多少兵马来啊?”周泰站起来,眉头一挑,问道。

    “没有带任何兵马,一个人独生前来的!”

    “一个人?”周泰看着蓝衣青年,双眸一瞪,谨慎的问道:“公奕,你的探子看清楚了吗?”

    这个蓝衣年轻便是蒋钦,字公奕。在历史上,他和周泰同为东吴十二虎臣,东吴十二虎臣说的不仅仅是武艺,还有带兵的本事。

    蒋钦武艺上也许比周泰差上一线,但是熟读兵书,论行兵打仗还在周泰之上。

    这几年他和周泰联合,才能在长江上称雄,统领数百水贼,曾经几千兵马来围剿他们都大败而回,两人皆然出身于九江,所以以九**闻名于长江两地。

    “看清楚了,就一个人!”

    蓝衣青年肯定的点点头:“他刚刚返回江东,手下都是骑兵,没有船,他去了江乘县的渡头,是我手下的人的开船带着他先去了长江,而且还在长江之上绕了几个圈,后面绝对没有人跟着,一人一枪,胆气非凡。”

    小孙权一听,心中有一丝的感动。孙策愿意独身入贼窝,前来来救他,是负很大的风险的。

    “好!好!好一个孙策,虎父无犬子,有乃父之霸气,既然敢独身而来,我倒想会一会他。”周泰神情上闪过一丝的神采,赫赫战意浮现。

    像周泰和蒋钦这种做惯的水贼,在长江之上自由自在的野性之辈,如果没有点绝世武力震慑,是无法收复的。

    出身绿林的人,皆然崇尚武力,没有武力的震慑,孙权就算说破天也未必能让他们归降。

    孙策既然来了,孙权心中便有收复两人的计划了。
第三十四章 孙策的屠刀
    曲阿县的营寨之中,江东军参与联盟军征战前后的过程,孙策一点一滴,丝毫不漏,详详细细的给吴景说了一通,吴景静静的听着,听的是时而皱眉,时而愤怒,时而讶异。

    “好一个袁术,没想到四世三公之门庭居然出如此之小人。”吴景听到江东军粮草被断,导致兵败,上万儿郎身死,顿时冷哼了一声,面带愤色,怒骂道。

    “哼!此小人,若非父亲拦着,策非要一枪戳死他!”孙策也冷冷的道,突破了练气大成境界之后,年仅十六岁的他已经跻身于一流武将的巅峰,相对来说自信更强了。

    “就是可惜那传国玉玺了,居然送到了他手上。”吴景双眸之中划过一丝敬仰的光芒,眉头动了动,有些叹息的道。

    孙策对于吴景没有丝毫的隐瞒,包括玉玺的隐秘也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在孙坚这头猛虎没有成长之前,孙家比不上吴家在吴地的影响力,后来孙坚要娶了吴家的大小姐,吴家不愿意,认为他为人粗匹,举止鲁莽,后来是吴景一手促成的了这个婚事,吴景早年就认识了孙坚,他一直认为孙坚早晚成就大事。

    这些年吴景和孙坚的关系很深,他一直在暗中辅助孙坚,不然孙坚怎么可能仅凭着长沙一郡之地,能练出三万精锐江东将士。

    孙坚能有今天之威名,行军打仗依靠的程普,祖茂,黄盖,韩当四个兄弟,在政治财力之上就依靠着两人,小舅子吴景和弟弟孙静。

    两人倾尽孙吴两家的财力才支撑起江东军的架子。

    “此乃无奈之举,不过二弟说了,玉玺早晚会回到我们的手中的,而且我们也得到了上万战马,还有不少的辎重,父亲这一次返回江东之后,我们就要组建一支精锐的骑兵了。”孙策有些兴奋的。

    骑兵,在这个时代可是最精锐的兵种。

    “小仲谋?”吴景双眸划过一丝兴趣,孙权可是他看着长大的,不过上了一次战场,却变的有点不认识了。

    从孙策口中的孙权和自己平时认识的小孙权,差别可不是一般的大,他相信孙策这么血气方刚,骄傲无比的一个少年不会夸大其言。

    “伯符,大兄何时才能返回?”吴景沉默了一下,问道。

    “这一次撤兵没有那简单,这一次我们不仅仅得罪的袁术,还得罪的袁绍,父亲怕袁家两兄弟偷袭拦截,所以行军的速度不快,就算我们得到了上万战马,恐怕也要十几天的时间才能返回江东。”孙策想了想,才道。

    “既然是这样,伯符,我们在你父亲归来之前做点事情,由你亲自来出面,梳理一下曲阿县城里面的豪强,这里面反对大兄的人肯定有不少,我们打一批,拉一批。”吴景双眸划过一丝精芒,道。

    曲阿县城的豪强家族不少,不过实力并不算强大,但是有一点很重要的,江东世家豪强很容易抱成一团。

    他的这个举动就是想要在孙坚大军没有返回之前,试探一下江东士族的反应。

    吴景知道孙坚返回江东,以他的武力必然能拿下江东,所以他现在已经开始为孙坚铺路了,江东是一个世家士族林立的地方,八成的土地和人口都在世家豪强的控制之中,孙坚要占据江东,必然要和这些世家士族对碰。

    “舅舅,策该如何做?”孙策目光一亮,有些意动了,他现在就想急着向孙坚证明自己,证明他不仅仅能征战沙场,还能管理地方,心性并不比孙权差。

    倒不是因为争权夺利,而是少年心性,不服输的少年心性。

    “曲阿的地方豪强有不少,其中为代表的就有三大豪强,许家,陈家,还有顾家,这个顾家是吴县顾家的分系,一定要小心处理。”

    吴景自己也曾经做过一届曲阿县令,比普通人更加的明白曲阿的情况。

    “顾家?江东士族之中的四个代表性家族之一的顾家!”孙策毕竟在江东长大的,从小就随父亲接触江东士族的情况,向来对这些士族世家很不爽。

    在原来的历史上,孙策平定江东的时候,对这些世家可是曾经大开杀戒,就因为他对这些世家太强势了,才有了后来他被刺杀的事情,不然就算是是他自大了,以他的武艺,随随便便两三个刺客怎么可能把他干掉。

    “舅舅,我们杀那一家?”孙策双眸闪过一丝寒芒,问道。

    “许家。”

    吴景冷冷的道:“许家是吴郡都尉许贡的本家,我已经了解了一下,许贡这些天在吴县一直上跳下窜的,教唆盛宪,联系了不少江东士族豪强,想要把大兄的部曲挡于门外,我们就打他。”

    “行,就杀许家!”孙策嘴角上翘,划过一丝的杀意。

    韩登和莫从的归降,吴景在旁协助,曲阿已经被孙策稳稳的握在手中,要想灭一个小小的地方豪族,不难。

    孙策进驻曲阿的第三天晚上,当地豪强许家的三百僮客,突然夜袭江东军营,但是孙策早有防范,反而围杀,全灭之。

    孙策军营遇袭,依旧担任着曲阳县令的韩登勃然大怒,命县尉莫从,率领一千县兵,斩杀许家一百八十一口,曲阿三大豪强之一的许家,被除名。

    夜色萧萧,苍茫无光,曲阿县城东侧,原来的许家大宅,如今已经是血流成河,尸积如山,一片的狼藉。

    “子豪,现在你明白了什么是鸡蛋碰不过石头了吧!”大宅之中的战斗已经结束了,许家无一生还者,无数的军士在善后,韩登一袭长袍,站在许家大宅的门口,对着身边的莫从意味深长的道。

    许家不过三百来僮客,敢去偷袭江东军上千骑兵?说出来他第一个不相信,但是现在这就是一个事实,除掉了许家,而且还是用他的手,不用说一定是他昔日上司,吴景的手笔。

    不过有此魄力,一个地方豪族说灭就灭,这大公子也不简单。

    “大公子不过想要震慑我们而已,何必杀其满门,这是不是有些霸道了?”

    看着许家满门被杀,莫从神色有些难看,道。

    “乱世之中,非杀不以镇世,你以为这是杀给我们看吗?这是杀给所有江东士族,还有吴郡都尉许贡看的,大公子这才是少年雄主之姿。”

    韩登冷冷的道:“子豪,如若你还不能转变心态,就速速离开江东,我不想看到有一天你刀斧加身。”

    莫从双拳握紧,青筋暴露,面色有些狰狞,凝视着许家大宅里面的血迹,最后叹声,仿佛松了一口气,道:“从多谢县尊大人的指点,明日从便亲自去给大公子坦言,赔罪。”

    “你能这么想就好。”韩登如今已经死心塌地的跟着孙坚了,他知道莫从无论是管理地方还是带兵,还是有些能力的,他不想看到莫从自寻死路。

    ……

    翌日,县衙堂上,少年孙策堂而皇之的坐在中央,吴景坐在他的他右手边,韩登,莫从,还有曲阿县的不少的官吏。

    东汉的官职,超越万户以上的大县城,至县令一人,县丞一人,掌控民政,文书,县尉两人,掌控治安,县尉之下还有兵曹,贼曹。

    曲阿就是超越万户以上的大县城,主要以韩登和莫从为主,剩下的一个县丞和县尉都是以两人为主。

    “韩县尊,莫县尉,这一次多谢你的配合。”孙策兴致很高,喝了几杯酒,才凝视两人,目光之中带着一丝意味深长的光芒,举杯拱手而道。

    不得不说,这两个都是识时务的聪明人,如果不是两人的配合,曲阿的这场戏恐怕孙策还要背上一些罪名呢。

    许家灭了,震慑巨大,如今曲阿的豪强之中大部分都降服了,陈家完全的投了孙家,只有顾家坐观着,应该还在等待吴县本家的指示。

    “大公子客气了,贼子居然敢在曲阿行凶,这是我们应该做了。”两人看着堂上的朗朗少年,双眸之中不自然的有一丝敬畏,面带笑容,拱手而道。

    “哈哈哈……说的好。”孙策意气风发,大笑。

    “报!”

    “进来!”孙策神色一震,道。

    这时候,堂外一个江东士兵走进来,把一份信交给孙策,道:“大公子,这是有人指名道姓要给你的信,来人说,这是二公子给你的信。”

    “什么,二弟的信?”

    孙策一急,立刻接过信封,拆开一看,俊朗的面容顿时惊变,有些狰狞,身上一股浓浓的杀伐之气凝聚,充斥大堂之上。

    “贼子,安敢如斯?”他一掌派到了案桌之上,整张案桌咔嚓的几声,顿时四分五裂。

    众人一看,心中骇然,仿佛感觉一股寒气流淌,大堂之上的气温仿佛都降低了十几度。
第三十三章 孙策屯兵曲阿
    初平元年,十一月初,北方已经是雪花纷飞了,而南方的天气已经骤然变冷了,虽然还没有开始下雪,但是也是寒风萧萧而来。

    孙策统领一千骑兵,从汜水关出发,日夜兼程,一路上搜索,还是没有找到小孙权的踪迹,从汝南一直搜到九江,九江郡毕竟不是孙家的地盘,他也不敢久留,只好渡江而过,从丹阳入吴郡,先行进驻曲阿县,以待江东大军的返回。

    曲阿,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名为云阳邑。

    秦始皇统一六国,改云阳邑为云阳县,后又更名曲阿,这是一座历史极其悠久的古城,原来隶属会稽郡,后来会稽郡一分为二,曲阿县便成为吴郡十三县之一。

    曲阿也是一个大县城,城内有县兵数千,不过当孙策的骑兵兵临城下的时候,曲阿县令韩登没有丝毫的抵抗,直接打开城门,迎接而入。

    韩登,字孟化,会稽余杭人,他在名义上是吴郡太守盛宪的部下,但是其实就是曲阿县的草头王,掌控曲阿的几千兵马。

    自从黄巾乱起,朝廷对于地方的统治就开始薄弱,年初十八诸侯起兵讨伐董卓的时候,中枢对地方的统治更是完全断绝了,各地方已经开始自我为政。

    盛宪虽然为吴郡太守,名义上掌控全郡十三县,在治理地方还算有些才能,不过性格过于优柔寡断,并无号令兵马之能,能掌控的只有吴县和娄县几个重要县城的兵马,其他的县城不是由江东世家所管辖,就是让当地的县令掌控。

    韩登是从中平三年(186年)开始任职曲阿县的县令,他与孙策舅舅吴景乃是多年好友,也是吴景一手带出来的官员,此时吴景就在城内,在孙策兵临城下之时,就开始劝说他归降孙家,韩登沉思之后,还是决定归顺孙家。

    孙文台长沙起兵,讨伐董卓,声势如雷,这一战之中江东猛虎之名更是震动天下,如今数万精锐大军即将返回吴地,这已经在吴郡传遍各地了。

    猛虎归山,自然会雄霸吴郡,江东没有人觉得软弱的吴郡太守盛宪有能力能抵挡孙坚数万精兵的回归,而且孙家本来在吴郡的声望不小,和江东的几大世家也有些联系,审时度势,该如何选择,韩登自然明白。

    江东一千骑兵进城之后,大军驻扎在城西了一个校场,孙策刚刚扎下营盘,吴景就联合曲阿县令韩登,县尉莫从上门而来。

    “策见过舅舅,韩县尊,莫县尉。”军营之中,孙策已经卸去身上盔甲,一袭蓝色的长袍,少年英姿,面容俊朗,对着三人,有礼貌的道。

    “伯符,好小子,没想到你走了一趟雒阳,变的沉稳不少了,还有礼貌起来了。”吴景凝视着这个少年勇武却有些冲动的外甥,拍拍他的肩膀,笑道。

    “舅舅过奖了!”孙策走这一趟,的确成熟不少,特别让自己弟弟,显得少年老成的孙权这么一刺激,便沉稳了不少,少了不少的冲动劲头。

    “登(从)见过大公子!”韩登和莫从既然投于孙坚,自然不敢在孙策面前摆谱,莫从恭敬的道:“禀告大公子,吾麾下一共二千三百府兵已经集中在外,随时可接受公子的收编。”

    “韩县尊和莫县尉不必多礼!”

    孙策神色沉默了一下,看着整个三十来岁的儒雅男子,轻声的道:“你们愿意归顺我孙家,乃是我孙家之幸,策乃是先锋军,没有权利收编他们,这里还由韩县尊做主,只要再过半月我父便可领兵归来,到时候再有他做主,如何?”

    韩登莫从两人一听,双眸顿时闪亮了起来。

    投降与孙策和孙坚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待遇,孙策虽然是大公子,但是说到底孙坚才是主公。

    “诺!”

    两人赶紧点了点头。

    “孟化,你两个先去安抚一下那些曲阿的豪强家族,这里就让我们两个舅甥聊聊家事。”吴景微微一笑,对着两人,轻声的道。

    韩登和莫从点点头,知道自己虽然已经归降了,但是毕竟是新降,依旧还没有进入孙家核心,江东军的军事机密还是听不得,便走了出去,去安抚那些不满他们投降孙家的地方豪强。

    两人走出了大帐之后,莫从神色突然有些阴沉,目光看着韩登,低声的问道:“县尊大人,我们好不容易才控制曲阿,什么也不谈,就这样投降孙坚吗?”

    他自然有他的小心思,就想探探韩登的底细。

    “子豪,你我也算是搭档多年,算是有点交情,我就提醒你一句,不要多事,我知道你是许贡派来的曲阿的,许贡想要和盛郡守对抗,我不反对,但是乌程侯不是盛郡守,如果他想要反抗乌程侯莫过于自寻死路。

    你和许贡不同,他能力不足,野心太大,而你是一个聪明人,切莫走错路,自寻死路。乌程侯既然返回的吴郡,吴郡之大,便没有人能挡的主他的虎威。”韩登拍了拍他的肩膀,意味深长的看了他一眼,然后才走出营地。

    莫从听了猛然一惊,看着他的背影,顿时面色有些阴沉不定了。

    搭档这么多年,他一直不知道斯斯文文的韩登居然还有这么犀利的一面,他一直以为他是个糊涂蛋,感情他才是聪明人,而自己却傻乎乎的。

    “孙坚?许贡?”莫从心中顿时明白了韩登的话,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上的对抗。

    ……

    “舅舅,这个韩县尊到底是真心归顺,还是权宜之计啊?”孙策看着两人离开,便在随意多了,坐在案桌旁边,有些担忧的问道。

    如果不是吴景在这里,他没想过要进驻曲阿,虽然有千余骑兵,并不畏惧曲阿的几千县兵,但是在孙坚的大军回来之前,他不想开战。

    “你放心,孟化以前在九江郡是我的部下,可以相信。”吴景知道孙策的担心,便道:“不过他身边的这个莫从还是要防一防,莫从应该是许贡的人。”

    他经常历任是九江郡的郡丞,韩登就是他的长史,算是他的老部下的,对于韩登也还是相信的,不然他也不会一直在曲阿避祸。

    “许贡?吴郡都尉,我知道了。”孙策面色萧杀,点点头。

    “对了,舅舅你不是已经被任命为丹阳太守了吗?怎么还在曲阿这里啊?”孙策突然想起来了,孙坚应旨北上讨伐董卓的之前,孙吴两家同时发力,还联合了几大家族,打通关系,把吴景强行推上了丹阳太守的位置。

    “丹阳现在是周昕在控制,他麾下有数万兵马,我如何敢去上任。”吴景苦笑的道,天下一乱,有兵便是草头王,他手中没有兵马,就算是名正言顺也不敢去丹阳上任。

    “周昕,周泰明?”孙策一听,双眸划过一丝的寒芒,继续问道:“就算你不去丹阳,你不还是九江郡丞吗?”

    “如今文台返回江东在即,周昂已经率兵投了袁绍,他畏惧文台,唯恐我做内应,所以把我赶了出来。”说起这个,吴景有些气愤了。

    明明是一郡老大,年初的时候就要去丹阳上任了,但是这仅仅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倒是成了一个丧家之犬。

    “好一个周家兄弟,他们该死,待父亲大军返回之时,策必然亲自带兵讨伐他们。”孙策和吴景舅甥之间的关系很好,当下愤愤的道。

    “先不说我了,这一次率兵联盟讨伐董卓,我们江东军的伤亡可大?”吴景问道。

    “别说了,联个屁盟,都是一群自私的小人,汜水关一战我们为先锋,而过没有败给西凉军,却败给了袁术那个混蛋,幸好有二弟机警,让德茂叔父请来的援兵,不然恐怕我们要全军覆没了。”孙策苦笑的道:“这一战我们伤亡近万的江东儿郎,太惨烈了。”

    “给我仔细说一说!”吴景目光闪亮,道。

    “好,我们十八诸侯在酸枣联盟,然后父亲拿下的先锋任务……”

    孙策从汜水关的战役开始说起,一直到虎牢关,然后就是雒阳,说道自己,领兵上万,大战吕布的时候,神情眉宇之中煞是激动,眉飞色舞。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三十二章 戏志才
    许邵,字子将,汝南平舆人,汉末名士。

    孙权对他的了解就是评论了曹操,后世人皆然称曹操为一代枭雄,就是从他嘴里流传出来,事实证明,他的评论没有错。

    他没想到在这里借宿一夜,居然能碰到这个名士,许邵虽然不如蔡邕王允这些天下闻名的大儒,但是名声不小,最重要的是此人眼光独到,看人极其精准。

    “曹操,权前段时候在关东联盟军的时候,见过几面!”

    孙权叹息了一声,眸光异彩,低声的道:“若要权来评价他的话,只能说,如果能在北方地域与袁本初一较高低的,必然是此人也!”

    “哦,公子居然对曹操此人有这么大的评价?”白衣青年微微一惊,现在他丝毫不敢把孙权当成是一个十来岁的孩子,他已经把孙权和自己平等对待。

    孙权刚才对天下几大霸主有条有理的评论,就算是以他渊博的学识也未必能看的这么透彻。

    “曹操乃是当世少有的人杰,有学识,有城府,有胸襟,可交好世家,可容纳寒门,虽然出身不足,在盛世之中或许这是一个大缺憾,但是此乃乱世,乱世之中能者为王,袁绍虽强,可未必是他的对手。”

    孙权目光微微眯起,一抹冷芒划过,他不过是一个小蝴蝶,改变不了大历史,曹操始终会崛起,以后绝对是他江东最大的敌人。

    “公子的意思是,难道袁本初还不如曹孟德?”中年文士许邵微微一惊,目光凝视着孙权,有些难以接受这个结果,他虽然看好曹操,但是更看好出身四世三公的袁绍。

    “此乃我个人之看法。”孙权淡淡一笑,算是表明了自己的意见。

    “曹操?有意思。”白衣青年目光之中划过一抹兴趣。

    寒窗苦读十几年,如今正是他一显才华之时,他本欲以余生仅仅数年,投一明主,实现心中所学。

    最近袁绍风头正紧,出身名门,领导关东联盟,征战董卓,名声大噪,他很看好他,本有意投冀州而去,如今听了孙权的话,倒是不妨看看这个曹孟德如何?

    孙权这时候如果知道,自己的装、逼会给曹操送去一个不世的人才,他一定会捶打胸口,哭天喊地的说自己后悔了,以后打死不装、逼了。

    “天下雄主何其多,只是苦了百姓而已,如今之天下,群雄并起,形势恐怕尚未明朗啊!”中年文士仰视星空,微微有些叹息,问道:“不知道二位对那董仲颖如何看,董卓虽然退守长安,但是麾下力量并不少,西凉军依旧是天下强兵,而且挟持天子在手,不可小觑。”

    “咳咳……此人锐气已失去,不足为患!”白衣青年明显有些身体不好,咳嗽了几声,才道。

    孙权也表示赞同,点点头,道:“西凉军虽然还有势,但是董卓已经不是以前的董卓了,虓虎吕布虎牢关一战,名扬天下,士气正旺,两人虽然为父子,但是面和心不和,双雄必然有一争,到时候便是西凉军分裂之时。”

    “虓虎?”中年文士双眸一亮,道:“传闻此人是天下第一武将,勇武当世,可真乎?”

    在旁边抚琴的蔡琰听到这个名字玉手都忍不住抖动了一下,美眸有些畏惧,雒阳大火,就是吕布领的军,在她心中吕布恐怕比董卓还要凶残。

    “这是权亲眼所见,此言非虚!”孙权想到了虎牢关之下,吕布的雄姿英发,不由自主颤抖了一下,点点头:“吕奉先确实有此能。”

    “咳咳咳……”白衣青年突然大咳的起来,嘴角还出现了一丝丝的血丝,半响之后,他才掏出一方小帕子,拂去了嘴角的血丝。

    这时候凉亭里面寂静一片,几人都看着他,蔡琰的琴音也停了下来。

    “失礼了,隆长年有疾在身,倒是毁了几位的雅兴。”白衣青年抬头看着几人,歉意的道。

    读书人煮酒论言,讲究是一个兴致,如今他这么一咳血,算是毁掉了这些人的兴致,终止了今天晚上的论天下。

    “若是汝相信权,可让我瞧瞧!”孙权突然道。

    “公子难道还会岐黄之术?”中年文士眉头皱起,微微一惊,问道。汉室独尊儒道,所以其他的皆然是旁门左道,不为读书人所敬。

    “会一点点!”孙权微微一笑,道。

    “没问题,你随便!”白衣青年伸出手,倒是没有在意,这病已经是老毛病了。

    他不是没有找过郎中来看,三年前他曾经拜托颍川荀家的关系,找了一个宫中的太医来看病,但是那个太医只说了一句话,此病他无法医治,而且按这个形势发展下去,他最多十年命。

    十年如何已经过了三年了,他最多只剩下七年的命,而且是最多,他感觉最近身体越来越不好,恐怕三五年就不行了。

    所以他最近一直游历天下,就想找一雄主,在有生之年,实现自己平日所学。

    孙权伸出手,给他号脉,其实孙权并不精通医术,顶多是懂得一些中医,但是他明白现代西医,有些中医医不了的病,可以用西医的角度去看。

    “我能摸一摸你的腹部吗?”孙权神色微微一动,收回号脉的手,问道。

    “可以!”白衣青年看到孙权的认真模样,心中有些悸动,点点头。

    孙权伸手越过他的衣服,轻轻的摸到了他腹部,在他腹部右下方向感觉摸到了一个异物,不确定,但是孙权有了主意。

    “其实你之病说小不小,说大也不到!”孙权收回手,低声的道。

    “哦?此言何解?”白衣青年双眸之中不知道什么时候涌现了一抹希冀,求生意志,人人皆有。

    “腹有异物,自然要取出!”孙权神色凝重,道:“我只是略懂岐黄之术,并不精通,医治不了你这个兵,如果说天下有人可治你之病!唯一人尔。”

    这病症,这现象,这状况,应该是一个小肿瘤,不过孙权并不是精通医术,也不敢肯定。

    “谁?”白衣青年双眸迸发一抹灼热的精芒。

    “此人姓华名佗,字元化,他是沛国谯县人,他之医术,可谓是当世可无双!”既然有缘,孙权也不介意指一条明路给他:“你若是寻他,便有希望,若是他都救不了你,天下也没有几人能救你。”

    “华佗?某家曾经闻此人,一疯子尔!”中年文士眉头皱起,道:“此人曾经多次偷取刚刚死去的尸体,然后剖开,非正常人作为。”

    “天才和疯子从来都是一线之差,他之所以偷取死尸,不过是为了研究人体,研究他的医术,这是一种医道精神。”孙权知道这个时代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不会认同华佗的作风。

    “华佗?”白衣青年听了,神色有些挣扎了。

    “人海茫茫,你我有缘相逢,实在是难得!”孙权装逼也装够了,和两个这么精明的人谈论天下就是一种精神的交锋,有些累了,长身而起,拍了拍白衣青年的肩膀,道:“我便再赠送你一个意见,你若是不相信他,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