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仲谋天下-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模V萦胁簧俚氖兰曳炊裕际俏颐翘嫠淼模绷瞬簧偃耍湃镁V菝挥幸饧!

    高忘把一切都说的,心中不由得有些忐忑,目光死死的看着孙权,就怕孙权下命令,要直接的自己的命。

    “高忘,某家很欣赏你的剑法!”

    孙权很满意高忘的态度,道:“所以,你可以不死,现在我给你一个选择,加入锦衣卫,为某家效力,某让你过的比以前好,逃出锦衣卫,我通天彻地的追杀你,无论你在何人麾下效力,我都会让王越要了你的小命。”

    “高忘愿意加入锦衣卫。”

    高忘知道其实自己根本就没有选择,所以二话不说,直接答应下来了。

    “很好!”

    孙权笑了,道:“你自由了,以后你可以在锦衣卫随意进去,现在你去后院选一间房间,我会安排人照顾你,好好的养伤,养好伤之后,我会给你安排职位,任务。”

    “诺!”高忘有些疑惑的看着孙权。

    这么信任自己?难道他就不怕自己伤好了,直接逃出去吗?

    “你可以选择逃离吴县,不过你就最好想好了,一旦因为你的叛逃,再一次落在我手中,我就再尝试锦衣地狱的经历,才和你谈,当然,如果你觉得有把握逃出我孙权手掌心,就去试一试。”孙权看穿的他的疑惑,淡淡一笑,有些高深莫测的味道。

    “高忘不敢!”

    高忘闻言,心中想起了范大牙这个恶魔般的人,身躯顿时有些不寒而栗,他不保证自己能第二次熬过范大牙的折磨,他顿时打消了心中多余的念头,在几个士卒的扶持之下,快步的进入锦衣卫后院,去养伤。

    “有这么一个刺客,锦衣卫的刺客队倒是能成立。”孙权看着他的背影,微微眯眼,心中不断的盘旋着。

    “大都督,这人倒是能抗,没想到让你三两句话就摆平了,他说了吗?”这个时候,韩涛蔡走进来,低声问道。

    “说了!”

    孙权眯眼,道:“江夏黄祖的人。”

    “江夏?原来是荆州的人,倒是不出奇。”

    韩涛微微一惊,问道:“那大都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大动干戈是绝对不行的,动江夏就等于和荆州宣战,江东六郡刚刚平复,没有几年的沉淀,后方不稳,这一战,打不起来。”

    孙权沉吟片刻,双眸一抹萧杀的光芒划过,沉声的道:“不过,有来就有往,既然黄祖他用刺客,我们也可以用,庐江和江夏毗邻,这个事情就交给赵兵去策划。”

    “不好吧,赵兵手中没人!”韩涛沉默一下,才道。

    “赵兵这个庐江锦衣卫千户刚刚上任没有多久,手下自然没有这样的好手,但是莫从不是收拢的不少游侠吗,他的手下不就有几个精锐的刺客,你去千户所,找莫从,让他把这个几人借给赵兵,然后让赵兵做一个完美一点的计划,以眼还眼,以牙换牙。”

    “刺杀黄祖?”韩涛目光一亮。

    “不,杀黄祖就有些太冒险,这个人身边必然有好手,我们很难成功,他身边,或者麾下有没有什么重要的人啊?”孙权问道:“我们主要是要给他一个深刻一点的教训,让他明白一件事情,不是仅仅只有他才有刺客的。”

    “江夏的消息目前我们锦衣卫收拢的不多,能清楚的就是,他麾下有一个大将叫陈就,很得他看重,他还有一个儿子,黄射。”韩涛目光一转,低声的道。

    “小涛,你觉得那一个我们有把握一点?”孙权问道。

    “黄射,这是一个娇气的公子哥。”韩涛道:“就算出门带几个护卫,都是不重视的人,要是策划好一点,成功的把握很大。”

    “就他了。”

    孙权想了想,道:“既然是震慑,不要取他的命,不然唯一的血脉断了,黄祖肯定会发飙的,要是没有了理智,势必不顾一切与我们死战,庐江比首当其冲,现在还不是打仗的时候,要他一个手臂吧,给他老子一个大大的教训!”

    “诺!”

    “大都督,外面有一人前来,说是接到会稽太守的命令,前来锦衣卫报到。”这时候,一个卫士走进来,禀报道。

    “会稽太守的命令?谁啊?”孙权闻言,有些疑惑。

    “公子,你忘记了,你之前不是从会稽征辟一人,还是我亲自给程太守写的信,叫贺齐!”韩涛急忙的道。

    “哦!贺齐,我记起来了。”

    孙权最近为了江东书院的事情,都忙的脚跟不离地,小脑袋都都有些糊涂了吗,立刻道:“快,立刻请他进来。”

    “诺!”卫士点头,走的下去。
第一百四十九章 书院招生
    江东的七月,大雨连天。

    已经完全进入的梅雨季节的江东,显得暴雨连连,吴郡前几天大雨滂沱,不过持续的时间不长,接下来就是小雨,但是庐江,丹阳,会稽,豫章着十多天都显得雨势暴烈。

    将军府,张昭面色严肃,手中一份份各地报告上来的情况,露出了一丝的舒心的微笑。

    这一次江东因为比往年更加暴烈的暴雨,的确出现的轻微的洪灾,长江水道水位暴涨,彭泽地区和鄱阳湖平原都出现了洪水之灾,淹没不少地区,受灾的人口将近数万。

    不过因为孙权之前的提醒,让他有了提防,以将军府的名义,给各地都下了死命令,提防洪灾,在加上以豫章这一战没有打起来,江东积累的不少的粮食,倒是伤亡不大。

    灾情出现的时候,孙坚还在豫章,亲自出面,把周瑜的水军拉出来救灾,瞬间就控制灾情,伤亡人数不过百,倒是无大碍。

    毕竟这个时代,防范意识不足,就算是轻微的天灾,都会出现成千上万的死亡,这一次伤亡能控制这个三位数之下,算是万幸了。

    而且因为这一次救灾,倒是让孙坚高大的形象,一下子在豫章竖立的起来了,收买的不少的豫章百姓的心,让将军府对于豫章的控制更加的容易起来了。

    ……

    初平三年,八月,初。

    平定豫章庐江之后,然后控制的小洪灾之后,孙坚在太史慈率领的霸王铁骑的护送至下,迅速的返回吴郡吴县,主持江东的大局。

    “子布!”

    将军府,刚刚返回吴县的孙坚,第一时间和张昭开始商量起来了豫章太守的人选,毕竟豫章太守的位置不能长期空缺,这对他控制豫章不利。

    孙坚看着张昭,问道:“豫章郡守的人选,汝有何想法?”

    “主公,汝虽然划分豫章郡为豫章,庐陵两郡,但是豫章郡对于将军府的统治依旧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张昭沉吟半刻,才道:“这个人选,必须要慎重,如今的情况,将军府之中的人,的确不好选啊。”

    “魏腾此人如何?”孙坚目光一凝,问道。

    “魏腾?魏家魏腾,虽然正值壮年,老狐狸一个,此人的确有才,这倒是不错人选,不过魏家如何对主公是什么态度?”张昭对于豫章第一世家,神色之中有些忌惮,问道。

    “魏家已经接触了某,魏腾在这一次鄱阳湖平原的洪灾之中,出粮食出力,也算表现出了态度,就算不投诚,也不会和将军府作对,所以,魏腾还是要用起来的,毕竟想要掌控豫章,魏家使我们绕不开的一块石头。”

    孙坚淡淡的道。

    世家的影响力能触摸统治者的每一个角落,打下来不难,但是想要控制下来,就必须要依靠当地的世家和豪强。

    “可是如果我们用他,难保豫章不会成为魏家的地盘,明面上是将军府在统治,但实际上脱离将军府的控制,毕竟魏家在豫章的影响力,可不是华歆能比的,不可不防。”张昭有些担忧的道。

    “这也是某心中的忧虑啊。”孙坚有些叹息的道:“要用,却有不敢用啊。”

    “主公,不如这样吧!”

    张昭目光一动,心中有了一个主意,道:“把会稽的程太守调往豫章,然后让魏腾任命为会稽太守,在会稽,他魏腾翻不起浪来。”

    “会稽?那虞家呢?”孙坚闻言,目光一亮,问道。

    “虞翻我们也凉的够久了,是时候重用一下,让他进入将军,某家最近的工作量比较大,让他给某家打打下手,如何?”张昭眸子之中一抹狡诈的光芒。

    “子布啊!你够狡猾的,你这不就是想让他们内讧。”孙坚心中顿时明白了,会稽是虞家的地盘,魏腾插了一只脚进去,不可能什么也不做,但是这必然会牵动虞家的利益,两大世家难免的碰撞。

    “主公,好好说话,你可称某为机智过人,有谋有略,某可是在为你出谋划策,你看,某这些天想这事情,都想的白发丛生了。”张昭咧嘴一笑,一本正经的纠正的道。

    “哈哈哈,读书人就是心眼多,行,某给你论功行赏。”孙坚心情大好,大笑。

    …………………………

    八月的江东,显得更加的非凡热闹,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以将军府为名义,建立的‘江东书院’以一种开放式入学,向整个江东招生。

    这一次,孙权可是下了大功夫的,有的蔡邕的名声,在加上活字印刷术提供的教学书本,来者不拒,更是以将军府的名义,下了一份通明,通报江东六郡麾下的每一个县,为江东书院传播名声。

    而且最重要的就是,这一份声明之中提议,将军府秉承江东百姓皆然平等的意思,无论寒门还是士族,皆可入学江东书院,大儒蔡邕也亲自发表的有教无类的宣言。

    更重要的是一点,江东书院的告示上直接表明,任何一个入学江东书院的学子,除了伙食费之外,不收取任何学费,书院的书本也是免费得之。

    之所以收伙食费,倒不是孙权重视这点钱,算是一个界限吧,连饭都吃不饱人,也不会来上学。

    江东书院的名声,瞬间传遍整个江东,各地不少的士子都开始心动,特别是蔡邕之名让他们更加的心痒痒,纷纷赶赴吴县。

    ……………………

    吴县,城中的几个士族大家族一接到这个消息,就感觉这是将军府针对世家的一个手段,这些士族世家顿时有些慌乱,第一时间全部坐在了一起,商量对策。

    “不分寒门士族,吴侯这是针对我们吗?”一个宽阔的大堂之中,一个家族的族长,低声的道:“他想做什么?“

    “吴侯早已经对江东的士族不满意,如今他统一江东,已经无畏我们了,自然会对我们出手。”有人冷冷的道。

    “如此一来,江东书院必然会出现人数不在少数的学子,真不明白,他们那里来的这么多读书人,为他们抄写教本?”有人疑惑的道。

    他们并不知道孙权的活字印刷术,这个年代复制一本书,只能手抄,一个书院肯定不是教一本书,学子一多,书本就不足,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个时代,教育落后的一塌糊涂的原因,如果连书本都没有,还教什么。

    “没有书本,江东书院?某倒要看看,吴侯如何维持下去。”一家主幸灾乐祸的道。

    “要不我们发动攻势,让江东书院变的恶名昭彰,算是给吴侯一个警醒。”

    一人的声音很冷漠,却是很坚定,士族有士族的长处,读书人就是他们的领域,弄倒将军府是不行,要是想要破坏江东书院名声,他们还是有绝对把握的。

    “不可,某家家主有令,江东书院有蔡中郎为祭酒,若是硬碰,恐怕会惹怒这位大儒,对吾等并无好处。”顾家的代表低声的道。

    “某家的家主意思一样,不可与蔡中郎硬碰,不过他给了某一句话,让某传给诸位。”

    陆家的代表,目光微微一动,看着一众家住,朗声的道:“这是吴侯划出来的一个战场,代表吴侯的威严,我们就不能跳出这个战场,但是可以在这个战场的规则之中,告诉吴侯江东世家的能力。”

    “陆家的意思是,我们也派士子进入江东书院,在书院之中,镇压那些寒门之子,独占鳌头!”众人顿时明白了,有人朗声的道。

    “我们顾家也是如此,我们已经准备把顾家最优秀的学子,送入江东书院。”顾家的代表微微一笑,道。

    “此言大善,吾等也会把家族最优秀的学子送进去。”一众吴郡士族的族长一个个纷纷赞同,毕竟在读书人的这个领域,他们才是老大。

    ……

    “驳岸兄,江东书院大肆招生,其中还有蔡中郎为祭酒,亲自教导,汝如何看?”

    “子丰兄,吴侯亲自下的告示,此事应该不假,某真有打算赶赴吴县,若能进入江东书院,得蔡中郎亲自教导一番,便不负此生所学!”

    “某也认为该去看一看,江东书院这么大手笔,必然不简单。”

    “的确应该去看一看,就算是虚言,也不过是走一趟吴郡而已,对吾等并无害处。”

    在丹阳郡之中的一个县城之中,几个年轻的士子不由自主的凑到了一起,纷纷的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明显都对江东书院感兴趣了。

    这种情况在江东六郡麾下,并不少见,就连庐江,豫章,庐陵这三个刚刚归附的郡也是人心大动。

    ……

    江东书院的消息已经不仅仅在江东传播,徐州,荆州这个两个学术氛围很重的地方都听闻了这个消息,其中有人不相信,自然也有人去相信,奔赴江东。

    徐州,淮阴城。

    一布衣青年,完成的一个大户的工作,拿着不足百钱的工钱,拖着疲累的身躯,返回破落不堪的家中,这时候一个青年来访。

    “子旗。”布衣青年一看,神色微微一喜:“汝何时来之?”

    “子山。”

    卫旌看到好友,轻声的打招呼,然后直接说的自己的目的,道:“此次前来,某是想要邀请你一同去江东的。”

    “去江东?为何?”布衣青年步骘虽然出身士族,但是自小家贫,过的并不好。

    “江东书院!”

    卫旌也是出身家贫之人,他与步骘乃是好友,便低声的道:“吾等皆是求学无门之人,某家想去碰一碰运气,若能就读,必有前途。”

    “你决定了。”步骘对于最近闻名江东,已经在徐州也有名声的江东书院有所了解,他也心动了,毕竟江东书院所说,不受费用,仅仅是伙食费,他们还是可以的。

    “嗯!”卫旌点点头。

    “江东路途不远,吴县便在江对岸,那某家就陪你走一趟,看看吴侯之告书,是否为真。”步骘目光一抹精芒迸射而出,道。
第一百四十八章 诸侯反应
    孙坚从吴郡出兵,水陆两路大军,号称十万之数的江东军,直扑豫章和庐江,来势汹汹,最后却兵不见血,以和平的方式拿下豫章和庐江,统一江东。

    这消息,不足半月,天下皆知。

    随后,孙坚入驻豫章,分化豫章郡,成立庐陵郡,然后以将军府的名义,形成江东六郡的根基,大势已成,一跃身,成为的天下最顶级的诸侯之一。

    ……

    豫州,汝南。

    “孙文台,匹夫而已,吴侯?征东将军?不知所谓。”

    袁术接到的江东的消息之后,顿时火冒三丈,一直以来,孙坚在他眼中就是一个无脑的匹夫,昔日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破虏将军,没想到大出他的意料之外。

    早知道当初孙权从长安而回是得到了朝廷的诏书的,他就应该直接把孙权截住,如果没有了这两个名义,孙坚想要统一江东就要大动干戈。

    “好一个孙权,某家没有想到啊,他居然能请来天子诏书,让孙坚名正言顺的统领江东,当初把他放走,真是有些可惜了。”袁术低声的叹息,他不禁的有些后悔,当初对孙权的这个路过汝南的垂髻少年的不重视,让他从自己的眼皮之下逃回江东。

    若是他重视起来,重兵围杀,在汝南,孙权插翅难飞。

    如今孙坚得诏书,官位和爵位已经不在他之下,更是是名副其实的的江东之主,麾下六郡之地,兵马将近二十万,而且兵精粮足,稳坐江东。

    而他袁术呢,出身袁家嫡系,有庞大的袁家支持,身为朝廷后将军,占据的南阳和汝南这两个最大的郡域,麾下兵马几十万,依旧可是称为天下第一的诸侯,但是他北有曹操这个不断成长的大敌人,让他连续失去了陈留和颍川,而荆州刘表也对南阳虎视眈眈,让他心中不安。

    “来人,传纪灵前来见某!”

    袁术沉吟片刻,他知道自己必须要扩大地盘,才能征召更多的兵马,如今江东统一,对荆州有了压力,而曹操也出现的吕布这个敌人,这倒是一个好机会。

    九江郡。

    他盯了很久了,九江的兵力自然是不足对抗他,若是没有曹操和刘表的插手,他想要拿下九江,并不是一件难事

    “诺!”门口的两个士卒闻言,急忙跑去传呼袁术麾下第一大将,纪灵。

    “主公!”

    纪灵不到一刻钟的时间,便从城中军营策马匆匆而来,身披银色威武的盔甲,没有卸甲,直接走进来,恭敬的行礼。

    “重甲,来!”

    袁术看着这个精壮的汉子,露出了一抹舒心的笑容,长身而起,转过头,指着他背后的一副大汉地图,道:“某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做。”

    “主公请吩咐。”纪灵站起来,面色庄严,朗声的道。

    “如今曹孟德平定了兖州,但是他要防备从长安逃出,已经出现河内和上党吕布麾下的数万并州军,没有对豫州再出兵的意思,而荆州的刘景升因为江东的统一,兵力必须要放在的江夏,防备孙文台,所以,吾等已无后顾之忧,正是大好的机会,某与你十万精锐兵马,汝可有把握,一举拿下九江郡!”袁术目光凝聚,手指一指,指着地图上的九江之地,问道。

    “主公,请放心,三个月之内,灵必斩杀刘繇,夺取九江。”

    纪灵闻言,目光闪亮,一抹战意迸射而出,信心十足,嘴角勾勒起一抹冷笑,分析的道:“刘繇之扬州刺史乃是董贼控制朝廷之时颁布的,不受世人认可,他入驻九江,困囚周家三兄弟,本来就是名不正言不顺,而且他有眼无珠,居然放走了能有吕布交锋的太史慈,如今他麾下之将领,皆是碌碌之辈,张英,樊能,陈横都被江东军斩杀,如今仅有于糜和孙邵两员大将,不足为道。”

    太史慈在未央宫之中不仅仅击败董卓,还曾经和吕布交手一招,没有落败,此事已经传遍天下,太史慈的出身自然让人挖了出来,而且刘繇识人不明的也让天下诸侯耻笑。

    “好,某命汝,十日准备,然后出兵!”袁术闻言,神色大喜,道:“务必要在江东孙坚反应过来之前,拿下九江郡,绝对不能让江东军渡江,进入九江。”

    他之所以这么急,就是害怕孙坚比他先一步出兵,夺取九江,孙坚可不是刘繇能比的,一旦孙坚得到九江郡,他就等于三面强敌,势必寸步难行。

    “诺!”纪灵重重的点头。

    ……………………

    荆州,江夏郡。

    郡守府,大堂之上,首位跪坐着一个约莫四旬左右的中年,仪表堂堂,锦袍华衣,头发髻起,颌下美髯,一派世家士族的翩翩风度。

    此人正是江夏太守,黄祖。

    刘表得荆州世家之助,方能进驻荆州,所以他很重视荆州士族,掌控荆州以来,很重要这些地方豪强势力。

    黄氏乃是江夏第一世家,根深蒂固,所以他任命黄祖为江夏太守,镇守荆州东测门户,以拒江东。

    黄祖此人,历史上虽然只是一个寥寥几笔的龙套,可他禀不是不是一个碌碌之辈,他乃是黄氏族长,文韬武略,任江夏太守以来,镇守地方,勤加练兵,如今江夏之兵,不过五万,但是战力稳居荆州之首。

    在历史上的记载,黄祖不仅仅布局诱杀了孙坚,还率领的江夏郡兵先后与孙策,孙权时代的江东军交锋无数次,最后到了建安十三年,才败于孙权之手,被斩杀。

    “高忘如何了?”堂上,黄祖眯着眼,对着手下的一个探子,冷声的问道。

    “禀报大人,豫章已经传来消息,高统领失手被擒!”探子低声的道。

    “哼,真是一个没用的东西,小小的一个华歆都杀不了,还是让孙坚白白捡到了豫章。”

    黄祖冷冷的道:“洛馄,你带人走一趟,高忘还是有些能力的,能救则救,不能救就杀,绝对不能让他成为江东军攻打江夏的一个理由。”

    黄祖并不害怕孙坚,自然不会害怕高忘吐出什么话来,他就是怕孙坚拿着高忘大做文章,名正言顺的出兵江夏。

    “诺!”黄祖以黄氏的财力,收缴的不少荆州游侠,高忘善于刺杀,洛锟武艺最高,两人都是他的心腹。“

    “大人,如今江东一统,非好事啊,吾等该如何是好?”旁边,一个清秀的文士,低声的道。

    此人名苏飞,乃是黄祖的第一谋士。

    “兵来将挡,有何可想?”黄祖目光之中,战意燃起,淡淡的道。

    “郡守大人,仅凭江夏之兵,难挡江东猛虎,此事必须禀报主公,从南郡出兵相助,方能拒江东军于江夏之外。”苏飞躬身,低声的道。

    “汝所言不差,某不惧孙文台,但是如今江东六郡统一,江东军兵精粮足,非某一郡之力可挡,立刻禀报主公,增兵江夏,严防死守,还有,给我盯着柴桑,江东的水军,已经进驻柴桑了。”黄祖沉吟片刻,冷声的道:“孙文台若是敢来,某必然他枭首于江夏。”

    “诺!”苏飞点头。

    ……………………………………

    兖州,东郡。

    自从击败青州黄巾,收拢近百万人口,长年战乱人口变的有些空虚的兖州迅速得到了发展,曹操更是利用这批人力,四处屯田,整个兖州,朝气勃勃。

    这一日,大堂之上,曹操的面色有些沉重,一双如同雄鹰的眸子闪烁尖锐的光芒,凝视着一份从江东而来的战报,心中有些感叹:“哎!”

    “主公,江东统一,不过大势所趋,有何感叹之处?”旁边,一个白衣飘飘,在曹军之中有神智之名的军师祭酒戏隆微微一笑,问道。

    “你说的不错,孙文台统一江东,无可厚非,但是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兵不刃血的拿下豫章和庐江,就让某有些惊异。”曹操想起来当年汜水关下,被追杀的差点走投无路的江东军,心中不由得有些感触。

    “主公是觉得孙坚一份诏书来的有些太巧合了是吗?”投靠曹操不足三个月,一些灰色长袍,年约三旬,身形有些精瘦的荀攸,低声的问道。

    “不是巧合!”

    戏隆微微眯眼,双眸之中一抹精芒迸射而出,道:“这是一个计划,从孙权赴长安救驾,到孙坚得到诏书,统一江东,很完美的一个计划,一步不错。”

    “不会吧!”荀彧神色慎重,有些不敢相信,道:“如果是这样,孙坚身边还真有能人,这个人看透的长安的格局,知道董卓和吕布必死其一,也能预测长安会再次沦陷,所以对长安没有一丝的留念。”

    “天下大乱,乱世出英才,能人无数,不足为奇。”曹操目光一闪,突然想起来的当年那个率兵相救的琥珀碧眼的少年,心中倒是有些宽怀,淡淡的道:“某家可得汝等几位大才相助,孙文台此人决不再某家之下。”

    “主公,如今江东与吾等,相距甚远,即使在强大,也不足为虑,倒是吕布来势汹汹,有进入兖州之意。”戏隆低声的道。

    “吕布?”

    曹操眯着眼睛,对于这个天下第一的武将,他的眸子之中透露着一抹忌惮。
第一百四十七章 江东六郡,根基已成!
    如今孙坚既然有朝廷的诏书,那么征东将军府是一个名正言顺的编制,想要出仕,任领将军府麾下的官吏,必须经过举孝廉,或举茂才。

    这是这个时代的特点,毕竟在汉朝,没有科举这么一说的,一般这种名额都掌控在有名望的人身上,或者手握重权的官吏身上,这也是世家的一个大优势。

    “仲谋,你为什么突然想要这么早的出仕呢?”蔡邕面色有些凝重起来了,目光凝视着孙权,神情有些疑惑,道:“虽然某家知道你也许有这个能力,但是你毕竟才十二岁。”

    来江东也有一段时间了,对于孙权,他也算是一天比一天了解,除了正经八百的学识之外,在很多方面,孙权已经不亚于任何一个杰出的成年人。

    以蔡邕的名望,举一个孝廉,到哪里一个诸侯麾下都能用,这就是蔡邕的名声,孙权就是想用蔡邕的名声,省去一些麻烦事情。

    “我孙权出身就是孙家二公子,一直高高在上,就是想做一次县令,亲近亲近下面的百姓,了解一下他们,顺便体验体验自己的能力,历练一下。”

    孙权没有说老实话,倒不是刻意的隐瞒,而是不知道从何说起。他想要从现在就建立金陵,为日后江东迁都做准备,这个说出去也没有人相信啊。

    “你个榆木脑子能这么想,倒是一件好事。”

    蔡邕沉吟的片刻,才露出了一抹笑容,道:“以你的能力,一县之令,倒不是不可,行,此事算是好事,某答应了,孙文台返回吴县之后,某会正式为你举孝廉。”

    “谢谢伯父。”

    孙权的小脸露出了一抹笑容,恭敬的道。

    “不过汝之功课绝对不能落下,不然,以后你也别来见昭姬了,哼!今日的功课就和昨日一样,把这一篇《中庸》再抄一遍。”

    蔡邕说完,直接长身而起,拂袖而去,留下孙权孤零零的一人,有些欲哭无泪的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