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九月青城-第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月青城(63)
“难道就这么走了?”韦雪虽然知道无可奈何,可是心直口快,路上忍不住脱口而出。

  “人都死了,不走还能怎么样?”肖天赐也觉得窝囊,历尽艰难,却功亏一篑,气不打一处来。“如果不是遇到那个来找你的杀手,清虚怎么会死,线索怎么会断?”

  “算了,事已至此,留在这里也未必会有什么线索,我们不如想想下一步该怎么办。”乐山出来圆场,道:“话说回来,武当泱泱大派竟生如此变故,如果真和青城之宝有关,可见此物确实非同小可,更值得我们追究下去。”

  “去哪里查?”肖天赐问:“现在活着还知道下落的只剩下瀛海山庄主人赵无极了,但是根本没有人知道瀛海山庄的确切位置,怎么查?” 

  “现在也只有去南诏碰碰运气,既然世上确实有这么个地方,没理由找不到。”

  “此去南诏,崇山峻岭、千里迢迢,谈何容易。”

  几个人沉默了一番,各自考虑着自己的思量,不过适当如今,没理由半途而废,维今之计,也只有继续走下去。达成了共识之后,决定先到就近的城镇买些吃穿用度,再行跋涉。一边商量着,一边走,不知不觉已经来到山脚下,前面就是茫茫的原始森林,一阵阵的雾气升腾起来。几人下得车马,近前观瞧,原来有几十个大大小小的水潭星罗棋布的环绕在山涧,水气雾霭都是从那里弥散开来,竟是温泉。看样子和清虚藏匿的洞穴中的水潭非常相似,也许这山脉里的水道都是相通的。

  韦雪见罢,拉住蒋灵儿在其耳边轻轻地说了些什么,两个人脸都是一红。蒋灵儿把肖天赐拉到一边,悄悄地说了些什么,天赐笑着点点头,拽着乐山就往山后走。原来一路风尘,又是雨雪、又是打斗,早就是泥泞不堪,女孩子爱干净,更何况是大家小姐出身,嘴上不说,心里其实早已受不了了,见此温泉,当然想要好好的清洗一番。乐山和天赐避到山石之后,山涧那边传来女孩子们银铃般的笑声。

  二人先是沉默了一阵,继而觉得尴尬,开始商量下一步的行程以免心慌意乱,其实还是难免心猿意马。就在此时,背后突然传来女人尖叫,乐山和天赐心说不好,不会是趁他们不在又有强敌来犯,几个正在沐浴的女孩子如何能够应付。心念快,身形也快,已经来到了潭边,出乎意料,水面一片平静,两个女孩子全身浸在水里,只有头露在水面,见到他们到来,脸涨得通红。二人正不知所措,坐在潭边的雪奴咯咯的笑了,一边用一双小脚拍打着水面,一边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山坡。

  乐山定睛一看,山坡上有几个人影,正在渐行渐远。再仔细一看,又不像是人,竟然是两只身高臂长的猿形怪物,四分五裂的高举着一个黑衣人在林间山上跳跃着。韦雪她们定是突然之间被这诡异的场景吓了一跳,才会发出惊呼。

  “还真的有野人。”

  “那黑衣人不是那个无名杀手嘛?”

  “可能是被清虚重伤后,血腥味把这些怪物引来了。”

  “装神弄鬼的没能吓到人,最终却是这些怪物帮他报了仇。”

  乐山和天赐回过神来,却发现韦雪和蒋灵儿正用羞愤的眼神瞪着自己。虽然身体浸在水中,但是雪白的肌肤还是若隐若现,加上云鬓轻摇,含珠带露,正是女孩家的娇媚一览无余,如何不羞,怎能不急。乐山的脸也噔的一下红了个彻底,心知失礼,赶紧和天赐一起跃回石后,山谷中再次回荡起雪奴银铃般的笑声。

  向西南再行七八十里,就是巫溪县。数日之后,在人困马乏,物尽粮绝之时终于看到了城郭人烟,众人无不欢欣释然。已近除夕,城里家家户户除尘辞旧岁、新桃换旧符,正是:时际上元,玉烛长调万家乐;岁暮良宵,花灯照遍万家春。

  乐山等人也被这气氛感染了,毕竟是新春佳节了,一行人出门在外、历尽艰辛,多少有些伤感、有些自怜,不过总算可以地方安顿一下,多少也有了一丝安慰。大家找了个酒楼大吃一顿,整饬休息。

  这天晚上,正是除夕,街道上冷冷清清,各家各户却是爆竹连天。客栈里的伙计寥寥,随便给乐山他们打点了两个酒菜就散的无影无踪了。这基本上是几个人第一次背井离乡,在如此的地方和如此的一群人一起过新年,有着不同的意味。大家都没有多说话,淡淡的吃完年夜饭,享受着这一份平静的馨飨。吃完饭,乐山走到院中,抬头看那似曾相识的焰火,那是十年前,那是在长安的相府,那时有一姐在身边

九月青城(64)
“在想家嘛?”背后有脚步声,韦雪踱步出来打断了乐山的思绪。

  “我从小就没有家,对于这一个人的除夕早就习惯了。到是你,应该更想家吧。”

  “其实我自从记事就没有见过母亲,父亲公务繁忙,没有时间陪我,到了除夕,更是时常要侍奉皇帝捧筵燃香,家里过节往往比平时更加冷清。只有一个姐姐,现在也……”

  如此的夜晚,总是能够勾起人异样的情愫,容易快乐,但也变得脆弱。两个人都有些伤感,乐山沉默了一阵,深吸了一口这空气中的烟火味道,说:“我想出去走走。”韦雪还悠悠的愣在那里,似懂非懂的“哦”了一声。乐山顿了一下,又道:“一起吧。”韦雪脸红了一下,轻轻地点了点头。

  外面的街道十分的冷清,老百姓大都放完爆竹,开始阖家团圆的吃年夜饭了,没有月亮,整个城镇显得更加的沉静。两人并肩缓步,在幽暗的街道上留下两条淡淡的身影。

  “你的伤还好吧?”韦雪打破了沉默,毕竟乐山的伤是为了保护她而受的。

  “嗯,已经没事了。”乐山下意识的摸摸肩膀,却摸的并不是前几日被杀手刺伤的地方,继而自己也笑了。“现在左右两个肩膀都有拜你所赐的剑伤了。”

  韦雪愣了一下,突然反应过来自己曾经在小时候任性的刺伤过乐山,没想到当日的小乞丐今天居然救了自己一命,更没有想到自己现在会和他如此的比肩而行,一抹红云从额头蔓延到了脖子,久久的挤出一句话:“对不起。”

  乐山察觉出了韦雪的窘迫,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赶紧用话岔开:“没什么,其实我最初以为这黑衣杀手是你父亲派来找你回去的,所以也没有多加提防,没想到他竟然突下毒手。不过话说回来,如果他真是安禄山的手下,既然连安禄山的人都已经追到了这里,为什么却不见你父亲的人找来?”

  “这个我也觉得奇怪,也许是朝廷上有什么变故,人手顾不过来吧。”

  “你父亲手下那么多人,也会不够用嘛?”

  “其实父亲最心腹的也只有七个人,阿大、老三、老四和老七你都交过手,我出来之前,老二带着老五和老六去执行另外一个重要任务去了,至今不知道回去了没有。现在小七受了重伤,老四是父亲的贴身护卫,只有阿大和老三能够调遣,如果他们都走不开,也许真的发生了什么大事。”

  “这些人各个身手不凡,大有来头,你父亲真是运筹帷幄,藏龙纳虎啊。”

  “其实他们中的不少都是前朝遗老,或家道中落、或报效无门,才会被我父重金揽入门下。好像老三,是护国公秦叔宝的后人;老四使一对水或虬龙棒,正是大隋靠山王杨林的传人;至于老七,虽然不是什么名门之后,从小被我父收养,但是天资聪颖,父亲就把从别处得来的一部枪谱传授了给他。”

  “那个阿大形容奇异,武功古怪,却不像中原人士。”

  “阿大是土蕃人,原本是个喇嘛。早年好像是犯了什么孽业,被逐出了山门,在中原浪迹的时候被我父亲遇见了,他武功高强,跟着我父也有几十年了。不过他江湖阅历虽丰,但是胸中缺乏韬略,所以这几年,到是老二更得父亲器重。”

  “能比这番僧更厉害,定非等闲之辈。”

  “老二不会武功,原来只是跟随我父的一个侍童,但是工于营谋,这些年替父亲出谋划策,立了不少功劳。父亲常夸他是当世小诸葛,但我却不喜欢他贼眉鼠眼的样子。老五老六是一对夫妻,都是江湖出身,女的更是暗器高手,跟着老二却也合适。”

  “难怪老百姓说朝廷官员各个贪污,像你父亲这样,就算自己不爱财,要养活这么多门客,只靠自己的俸禄恐怕也是不够的。”

  闻听此话,韦雪先是老大的不高兴,想要抢白几句。可是经过这一路,遇见这些人,韦雪大小姐的倔脾气已经有所改变,何况仔细想想,此话也未尝没有道理。“就算真如你说的,我相信父亲也绝对不会包藏私心,而是为了社稷和朝廷。”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如果天下不是多了那些自以为是圣人的人,自然就太平的多了。”

  “我知道这是你们道家《道德经》里的话,但是你们道家自顾修炼成仙,不管俗世疾苦,也是不对的。你看看那些人……”韦雪说着,用手指了指不远处的街角,两三个乞丐正抖抖索索的蜷缩在一个用干牛粪堆砌的小火堆周围,分食着刚刚烤熟的一个山芋。“如果没有人经世济国,或者国不成国、战争频仍,颠沛流离、无家可归的人会更多。”

  “小姐你身在豪门,没有见过这些,其实&;acute;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acute;自古有之,并没有因为哪个圣人的出现而改变过。我以前就和他们一样,只有靠自己,才能改变命运。”

  二人正自走着,一个老妪从身旁走过,臂弯了挂着一个篮子,在叫卖着剩下的最后一颗白菜。二人本已走过,乐山迟疑了一下,又转过身赶上老妪 ,买下了她篮子里的菜。老妪千恩万谢的离去,韦雪却看得奇怪。

  “你买个白菜干什么用?”

  “我没用,但那个老妪这么晚还在这卖菜,定是担心这菜明日就不新鲜,无人再买,你我买了它,老人就可以回家团聚。”

  韦雪笑了:“你刚刚还说洁身自好就好,怎么忍不住去帮她?”

  “一个人自食其力,就应该得到尊重。”乐山也笑了,“我们回去吧。”

  往回走的路上,两个人的话少了,似乎在感受着难得温馨,零星的鞭炮声,是调皮的顽童在嬉闹。两个人相视微笑,心理都有了丝丝异样的波动。来到客栈的门前,一个装束奇怪的人经过他们的身边,嘴里吟唱着奇怪的诗词,乐山被他吸引了,扭头再去看,却不见了踪影,于是问韦雪:“你看见刚才那个人了嘛?”

  “什么人?没有啊。”

  “奇怪……”也许是他消失的太快,韦雪根本没有注意,只有声音仿佛还回荡在空气中,恰正是:

  百年踪迹踏红尘,为忆青山入梦频。

  紫陌纵荣争及睡,朱门虽贵不如贫。

  愁闻剑戟扶危主, 闷听笙歌恬醉人。

  携取旧书归旧隐, 野花啼鸟一般春。

九月青城(65)
第二天一早,各人分头去采办吃穿用度,肖天赐和蒋灵儿负责购置衣物,韦雪带着雪奴和乐山一起采购食物。大年初一,城门口的小集市非常冷清,只有零零星星几个年前没有清货的摊位还在。城门口却是围观了不少人,乐山等走过去,原来是一个中年男子正在抱着一具尸体痛哭流涕。凑近一看,死去的竟然是昨晚那位老妪。

  “怎么会这样?”韦雪动容凄然。

  “我怎么没想到她既然是卖菜的,一定是城外的农民,昨夜那么晚,城门已经关了,她就算卖光了菜也出不了城了。定是整夜蜷缩在城墙边,被冻死了。”乐山顿首,后悔不迭。

  “早知道,我们应该带她回客栈的。”

  “如果没有买她那最后一棵菜,也许她还不会死。”

  “没想到以为帮了她,却害了她。”

  二人黯然,却亦无奈,韦雪拿出一吊钱给了那个哭丧的儿子,雇了辆板车拉着老妪的尸体离开了县城。这样的事见怪不怪,围观的人也自散去,围拢到另外一处热闹的场景,原来官府正在招贴公告。

  布告贴的太远,看不清上面的字,只听有人在朗读:原来是为了庆祝玄宗皇帝七十寿诞,拟铸造九口巨鼎,以彰显大唐威严、吾皇神武。从新年起,原本八成货币、二成实物的税制改成十成全部缴纳铜钱。老百姓议论纷纷,大都不明其意,也有人喝彩,现在钱不值钱,用铜钱代替实物,正是何乐而不为。乐山和韦雪也不太明白,反正朝廷定的政策,老百姓也只有接受。正欲离开,身边的一位布衣先生却叹了口气,悠悠的说了句:“国之将乱,唉。” 便转身离去。

  此人何出此言,乐山不禁觉得奇怪,再放眼打量,此人虽然布衣平平,却眼神炯炯道骨仙风,非同一般。乐山示意韦雪,一起离开人群,跟了过去。布衣人没有走太远,原来不远处的城墙底下有个算命的摊子,此人就是那算命先生。这到好办,几个人佯装算命,上前搭讪。

  “这位少侠可是想算卦?”看到乐山等人走上前来,布衣人主动搭讪。

  “正想请先生指点迷津。”

  “少侠想问什么?”

  “能测什么?”

  “姻缘,仕途,财运,健康,寿命,父母亲恩,什么都能测。”

  “我们在找一件东西,我想问问此行是否能有结果。”

  “少侠不妨写一个字。”

  乐山知道他是要通过测字算命,心里盘横了一下,提笔写下了自己的姓氏“李”。先生端详了一阵,皱起眉头,有些犹豫。韦雪在一边偷笑,心说这人装神弄鬼,定是个骗子。

  “少侠这个李字,写得熟练,如果在下猜的不错,定是你的姓氏。不过熟练却不坚定,仿佛本不该……”算命先生说的犹豫,乐山正想追问,他却终止了这个话头,说道:“这李字上大下小,说明少侠祖上殷厚,但今世落魄。所寻之物也定于先人有关,若问能不能寻到,不妨在卜上一卦吧。”

  乐山依言卜了一卦,正是乾卦,九四,或跃在渊。先生看了此卦,面色一惊,稍许沉默后念道:“或跃在渊,无咎,上下无常,非为邪也。进退无恒,非离群也。”

  “什么意思?”韦雪急不可待。

  “上不在天,下不在田,中不在人,故或之。或之者,疑之也,故无咎。也就是说能不能找到都在两可之间,就算找到了也许你也不想要。对于个人命数而言,选择潜龙勿用还是飞龙在天都不会有错。”

  “等于没说。”韦雪嘟囔了一句,凑上去说:“我也要算一算。”

  “姑娘想算什么?”先生一摊手,请韦雪过来。

  “姐姐求姻缘!”雪奴突然跳出来,用不太熟练的汉话嚷嚷着。韦雪脸红了,啐了一口:“小蹄子,乱说什么。我一测父母亲恩,二一个也测我们要找的这样东西!”

  “小姐不妨也写一个字。”

  韦雪眼珠一转,故意在纸上也写了一个李字,心想我到要看看两个一样的字你怎么测。

  先生看着韦雪写完,微微一笑,言道:“小姐的这个李字,&;acute;木&;acute;、&;acute;子&;acute;分离,亲恩不久,必将分离。小姐也请卜卦。”

  韦雪心中一动,卜出的是个咸卦。

  “艮为山,泽为水;兑柔在上,艮刚在下,二气感应以相与。九五,无悔。”先生又笑了笑,对韦雪说:“小姐寻的东西却必定能够得到。”

  “这就奇了。”

  “小姐莫疑,你和这位少侠所寻之物,名为一物,实则不同,将来你自会明白在下所言非虚。不过在下亦有一言相劝,小姐这好强的脾气要改一改,一切自当元亨利贞。”

  “先生所言,我等记下。不过在下还有一事不明,适才朝廷那个布告,我等都没有看懂,先生见了之后却为什么说国之将乱呢?”乐山回到了正题上。

  “我朝之为盛世,首为一统,次为人口,三为钱货。国家一统,贸易就顺畅无碍;人口增加,物资供应就变得充裕;钱货流通,经济就得以繁荣。贞观之初,先帝就曾禁止民间铸鼎,以增加铜钱的铸造和供应。”

  “恕在下愚昧,先生说的前两个缘由我还能理解,至于这钱货的作用该如何解说?”

  “贸易不同于农耕,需要钱货作为媒介,才能方便买卖。铜钱供应量大,贸易也就更加方便和繁荣。况且随着贸易的扩大,从事此类生产的人越来越多,钱不够的时候,大家就要借。钱只有多,才有人愿意借给你、利息才低。因为富人的钱也需要生钱,只有把钱借出去收息才能保证他的钱不会越来越不值钱。富人争相放钱,利息自然就低,老百姓和商人从事生产和贸易的负担就轻。同时钱多了,大家虽然觉得东西越来越贵,但是自己拥有的房子、土地、产品也越来越值钱,于是花钱的欲望也会比穷的时候更强,反过来增加对可贸易品的需求。如果一旦铜钱大量减少,富人就不敢再放钱,或者利息会大大提高,那么从事生产的人就借不到或者借不起钱,而无法继续生产。就算有人愿意生产,所有东西的价格都会下降,手里的房子、地都不值钱了,大家又从富裕的幻觉跌回了穷人的现实,没有人花钱,货物囤积起来,更是灾难。如今朝廷要改实物租税为钱货租税,名义上是为皇帝制鼎祝寿,实则将大大减少铜钱流通的数量。大唐能够实现这百年的平和,威镇四夷,全盖国力强盛,其实内用外患早已千疮百孔,一旦经济崩垮,国家哪有不乱的道理。”

  一番话下来,说得乐山等人如醍醐灌顶,纷纷点头嗟叹:“先生所言,字字金玉,可是朝廷难道不知道这么做的后果嘛?”

  “朝廷,朝廷,不过是一个各方势力栾弈的庙堂,皇帝只不过是一个平衡各方力量的代表,如今的方略,只是某一方占到了上风罢了。” 

  “我确是听父亲提过,安禄山那帮胡人因为番邦的珠宝珍馐换到的铜钱越来越不值钱而要求皇帝取消铜钱作为通货。”韦雪点头称是。

  “看来这一次是贵妃的干儿子占了上风。”

  “如果国家真的乱了,老百姓又要遭殃。”乐山叹了一口气。

  “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其实也未必完全是坏事。皇帝沉迷女色、疏于朝政多年,内外蛀虫滋生,争斗不断。没有机会暴露,就没有机会清理。江山代有人才出,每逢乱世,必有星宿下凡,匡扶正义,这也是劫数。”

  “先生真乃高人也,还未敢请问尊姓大名。”

  “在下李泌。”

  “以李先生的胸韬,何去不报效朝廷,以免生灵涂炭,也可建 一番修为。”

  “在下一介山人而已,途经此地,往荥阳去,卜个卦、算个命,养活自己勉强可以,哪里有什么韬略。到是少侠,我看你仪表堂堂、目光有神,正是英雄之相。如有国难,理当有用武之地。”

  “多谢先生指点。”乐山恭恭敬敬的奉上卦资,几人就此别过。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九月青城(66)
购置了足够的吃穿用度,乐山等人休整了几日,在初五这一天上路了。此去南诏,千里迢迢,越往南走,穷山恶水、瘟疫瘴气越多,接近南诏境地,更是饿殍满地、残垣断壁,一路上丢盔卸甲的残兵败将无数。一打听才知道,大唐正在对南诏开战,战事已经持续了两年,双方损兵折将都没有占到便宜,却苦了老百姓水深火热。

  当地各族百姓见了唐服之人都是怒目相对,想要打听瀛海洲的所在几乎是不可能。不仅如此,乱世出刁民,一路上想要趁火打劫的山贼、逃兵、乱民时而有之,交手自是难免。连蒋灵儿都不得不佩戴匕首防身,雪奴也让乐山给自己做了一把小弓箭,边走边练,希望急难之时能够帮上忙。一行人越走越是触目惊心,越走越觉得沉闷压抑,这一日终于来到了滇南泽。

  滇南泽是鄯阐府以南的一个天然湖泊,方圆八百里,山环水抱,天光云影。在如此纷乱的战事中还有这么一块相对平静的所在,几个人心情终于有所舒缓,准备饮马洗脸,休息一下。乐山解开马的缰绳,放它们去喝水吃草,自己也取来水囊前去湖边打水;天赐将韦雪、蒋灵儿和雪奴搀扶下马车,舟车劳顿,女孩子们各个风尘仆仆、面代憔悴。乐山将水拿来,大伙正待洗漱饮用,突然一声断呵从背后传来:“不能喝!”

  几个人一激凛,回头看时,是个小和尚从湖边的芦苇丛中走了出来。经过这一路,大家的警惕性都高了,乐山挺身上前道:“小师傅,有何指教?”

  “阿弥陀佛,此水有毒,不能喝!”小和尚双手合十,轻颂佛号。

  “有毒?!”闻听此话,蒋灵儿吓得水囊脱手,掉在地上,水花四溅。乐山的第一个反映就是飞身去牵自己的马匹,可惜为时已晚,两匹坐骑都已饮的半饱,不一会的功夫,果然口吐白沫,倒地抽搐不起。各人面面相觑,庆幸刚才没有喝下囊中之水。

  “多谢小师傅救命之恩。”众人道谢,“但不知此湖为何如此?”

  “阿弥陀佛,皆因战事。滇南泽本为兵家必争,一则临近鄯阐府,二则物肥水美,可作补给。然而唐军久攻府城不下,撤兵时竟在湖中投毒,以断城中水源。”

  “原来如此,怪不得如此秀美隽逸竟然没有驻军的争夺。所以师傅在此提醒过路之人,真乃佛子之心也。”

  “是师傅让我们几个师兄弟轮流守值与此,免得无辜生灵荼毒。”

  “不知小师傅在哪个禅院修行。”

  “城中补陀罗寺,汉人也称圆通寺。”

  “圆通寺?”乐山心理咯噔一下,“这不是自己当年在少林出家时候的法号嘛?世上竟有如此巧合之事。”

  “我们想向小师傅打听一件事,不知道师傅可曾听说过附近有瀛海洲这个地方?”

  小和尚皱眉冥思,却摇了摇头,道:“我没听说过,不过如果你们会进城,不妨去问问我师傅,他老人家修行日久,常去周边化缘讲经,说不定会知道。”

  五个人非常感激,小和尚微然一笑,又回到他芦苇丛后的休息之处去了。只剩下拉车的马没有死,乐山和天赐把所有的东西都搬到马车上,一行人挤在车里,向鄯阐府而来。

  虽然大唐的军队退兵已有数月,但是鄯阐府还是戒备森严。乐山等人在郊外农家买了几套昆弥族的衣服穿上,才得以混入城内。圆通寺位于城中螺峰山下,与其他佛寺不同的是,进山门后不是上坡,而是要沿着中轴线一直下坡,大雄宝殿地处寺院的最低点。大殿正面内柱上,彩塑有两条盘柱聆听佛祖讲经的飞龙,形神兼备,活灵活现,乃上乘泥塑珍品。大殿正中供奉着释迦牟尼塑像,高大慈严,令人心生虔诚。寺宇坐北朝南,富丽堂皇,整个寺院以圆通宝殿为中心,前有一池,两侧设抄手回廊绕池接通对厅,形成水榭式神殿和池塘院落的独特风格。虽逢战乱,殿中依然像火鼎盛,俨然是城内最大的寺院。

  乐山等人求见主持大师,谁知却被沙弥挡了回来,称主持有命,不见外人。乐山灵机一动,只称自己受法门寺法雨禅师所托,寻主持大师有言相告。小沙弥再次通报,不一会传话出来说,请几位到寺前的八角亭等候。

  八角亭坐落在院中池上,被四周的水榭回廊环绕,站在亭中展眼望去:楼阁独特、山石嶙峋、削壁千仞、林木苍翠、白桥碧水、彩鱼朱殿交相辉映,园林景色和宗教寺庙融为一体,令人大开眼界。 亭中石柱上写着一幅对联:观以无心,何来何去何自在;音非法象,是空是色是圆通。乐山默默念诵,心有灵犀。

  大约一炷香的功夫,主持大师在弟子的搀扶下来到八角亭。告饶称因南诏王子笃信佛教,常来寺中与主持谈经诵佛,所以主持一般无暇接见外人。乐山也向大师告饶,虽然认识法雨大师,却没有受其所托。大师心胸广阔,哈哈大笑。

  说起瀛海洲,大师还真的知道此处。称早年云游之时曾经听人说过,是鄯阐府北二百里处有一座抚仙湖,湖中有一座仙山,就是瀛海洲。众人闻听欣喜,已经急不可待,不等老方丈把话说完就匆忙上路。

  北行百余里,来到了澄江县,一片碧蓝碧蓝的湖泊跃然眼前:湛蓝明净、波光粼粼、秀丽至极,仿佛一块状如葫芦的美玉,镶嵌在云雾缭绕的万山丛中,让人叹为观止。相传玉皇大帝曾命肖、石二位仙人下凡巡查描摹这人间美景,谁料肖、石二仙痴迷陶醉在迷离美景之中,久而久之,二仙搭手抚肩化为山石,抚仙湖也因此得名。如果美妙安静之处,真是只应天上有,怪不得江湖第一富贾会隐身此处。湖面随大,但是湖上的岛屿却只有两座,没用多长时间,众人已经找到湖上最大的孤山登了上去。这孤山确是宝玉上的明珠:众柏献翠、辟草攀萝、两海环碧、巍然胜景。站在山顶俯视抚仙湖:波涛翻动时,白浪似串串银链滚动,又如朵朵睡莲竞相开放;无波时如明镜般一片澄清碧绿,让人心驰神往。可是乐山等人却无法平静下来欣赏这美景,因为这岛上空无一人。

  湖上就这么几座岛屿,瀛海洲不在这里,又在何方?几个人转了个遍,却不见蛛丝马迹,焦急万分。不知不觉天色又暗了下来,无奈只能在湖边先行安顿下来,等待明日再做打算。

  睡至下半夜,乐山辗转反侧从梦中醒来,以为线索就在眼前,没想到却扑了个空,难道圆通寺的方丈在骗自己,想来想去,怎么也睡不着了。起身欲给柴堆添火,却发现韦雪正抱腿坐在火堆旁边。

  “睡不着?”乐山走了过去,坐在火堆的另一边。

  “嗯。”韦雪侧过头来看看他,有点黯然。火光映照着她有些疲倦的脸庞,让乐山怦然心动。走了这么远的路,经历了这么多波折,却依然没有什么眉目,不要说韦雪感到犹豫,连乐山自己也开始怀疑此行到底值得不值得。

  “星星很美。”乐山岔开了话题,已经到了这一步,再多说也无益。

  “确实很美,以前在长安,从来没有机会这样静静的看夜空。”

  “长安灯火通明,星星也没有这里清楚。”

  “你认识星座嘛?”韦雪突然问乐山。

  “认识一些。”乐山想起自己的剑法-斗转星移。

  “能教我认嘛?我除了北斗七星,其他都不认识,从小也没人告诉我这些。”

  乐山笑了,用手指了指北斗的方向,说:“你看北斗的东北方,有星十五,东西列,以北极为中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