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苍天霸血-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俊书还没有觉得什么,但是苏春伟和唐启吏的脸色却一下子变得有些奇异起来。

卧龙城虽然是许海风的地盘,但是三大世家又是何等显赫的家世,他们暂居此地,一直以来,都是与许海风平起平坐,任谁也无法高过对方一头。

只是今日,在此大捷之时,许、方二人率先离去,他们遥遥的坠在后面,看上去竟是有点儿成为了他们下属跟班的味道。

他们二人毕竟是一家之主。

而蒋孔明与刘俊书,不论是否出于真心,至少在名义上都是许海风麾下的谋士将领。与他们二人同行,在旁人的眼中,比起前面的那二位城主大人,他们的地位似乎就低了那么一线。

望着已经进入议政厅的二人背影,他们的心中无端端的升起了一丝不满的怨念。只是,仅有那么一瞬间的功夫,他们便已恢复正常。

刘俊书在一旁冷眼想看,虽然他自始至终都是一言不发,但是任何细微的变化都无法逃过他的双目。

他默默的看了眼若无其事的蒋孔明,和那二位谈笑风生的家主大人,心中一阵感慨。

想不到,在这个时候,他们竟然还有着闲情逸致来勾心斗角啊……

为何汉人总是无法团结,就像一个张开了五个手指的巴掌,无法将所有的力量集中到一处。

议政厅的大门缓慢的,轰然关闭,门外的喧哗之声依旧热闹非凡,这场堪称盛大的庆典将要进行一日夜,现在仅仅是一个开始罢了。

不过,在大门之内,又是另一番天地了。

这里没有欢声笑语,没有载歌载舞,门外的一切喜庆气氛仿佛被这一扇铁将军全数拦截,没有一丝一毫渗入门内。

紧张和压抑,严肃和凝重,这里,才是决定卧龙城日后前途命运的心脏所在。

第二百九十三章 论敌(上)

议政厅早已打扫的一尘不染,众人分别坐下。

依旧是方、许二人端坐正中,其余众人在下方随意而坐,并没有固定的位置。

这里是卧龙城,二位城主大人自然要坐于首位,这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是惯例。

若是放在以前,苏春伟和唐启吏二人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之处,但是不知为何,今日看来,却是显得特别碍眼。

“你要好自为之……”

唐启吏的心中突然闪过黎彦波临别之时的那句赠言,他的心中一颤,看向许海风的眼中有了几分了然,轻轻的,低微的几乎不被人所察觉的叹了口气。

他的心中豁然开朗,仿佛一朝之间想通了什么东西,看向首位之上那二人的目光重又晴朗,再无半分妒忌不满之色。

量力而为——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是并非所有人都能做的到。

唐启吏,如果他连这一点也做不到的话,唐宗翰也不会在唐家那许多后起之秀中独独选择他来继承自己的位置了。

他的这番心境转换,只是瞬息之事,其间不发一言,旁人毫无所觉。

然而,许海风和蒋孔明二人却是不约而同的向他的方向瞅了一眼,虽然只是短短的一瞥,他们的目光在半空中相遇,同时微微一笑,有些东西已是了然与胸。

唐启吏虽然表面上不动声色,但他精神上的起伏之大,不亚于一场翻天覆地的激烈交锋,许海风与他近在咫尺,自然能够清晰的感应到。

虽然不知道这短短的片刻功夫,唐启吏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但是最后他看向自己的目光却是流露着毫不掩饰的真切的善意。

可见这个变化对自己是有力而无害。

至于蒋孔明,对于唐、苏二人是小心在意,随时关注,再加上他那独一无二的读心术,自然知道的清清楚楚。

只是,唐启吏的这番变化却是大出他的意料之外,心中对于他的评估立时高了几分,更是隐隐生出了一丝顾忌之心。

欲望,只要是人就不可避免。

如果一个人没有了欲望,那么他基本上也就不能称之为人了。

就算是如同太乙真人这等超凡脱俗的世外高人,一样也有着他自己的欲望。

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与那些凡夫俗子们的欲望不尽相同而已,但从本质上来说,却是没有区别的。

一般的百姓,所求的不过是衣食无缺,无灾无难而已。

但是,对于他们这些站在金字塔顶端,一生混迹于仕途的大佬级人物而言。

取得更大的权力,攀登更高的巅峰,才是他们的人生目标,才是他们真正的欲望所在。

方向鸣虽然号称世家之中年轻一代的第一人,但是自从他们分别接掌家主宝座之后,彼此的身份地位就处于同一水平线。

三大世家自从成立以来一直就是并驾齐驱,这数百年来的惯性积累,就连方向鸣也不敢有高人一筹的想法。

只是,随着许海风的崛起,他们的平衡逐渐打破了。

无论从哪一方面来看,许海风和方向鸣之间的关系都要比另外二家要亲密的多。

特别是今日,许海风高奏凯歌而回,蒋孔明刻意为之的种种表现,无一不是为了凸现许、方二人的特殊地位。

更让他们觉得难看的是,蒋孔明竟然没有丝毫的掩饰之心,如此光明正大,肆无忌惮,又岂能不让人心生怨怼。

是以,不管是唐启吏还是苏春伟同时心生不满,只是他们城府极深,没有表露出来而已。

唐启吏的突然改变,对于许海风来说,虽然是一件好事,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此人的心胸已然攀至一个崭新的境界,若是日后与之交恶,必为大患。

蒋孔明的目光在刘俊书的脸上扫了一圈,却是毫无所觉。这位刘家的高级将领丝毫不将此事放于心中。

拿得起,放的下,唯有拿的起来,才有放的下的机会。如果连拿都拿不起,那放的下这句话,也就无从谈起了。

刘俊书之所以没有这样的感觉,那是因为他此时寄人篱下,心态自然不同。

“二弟,恺撒人的战斗力如何了?”

方向鸣见众人已然入座,立时直截了当地问了出来。

“强……”简练的一个字,却是许海风最为中肯的评价。

“难道比我们北方军团还要厉害么?”方向智略显惊讶的问道。

在他的心中,红色海洋始终是天下间最强大的军团,纵然是许海风的黑旗军,因为未曾亲眼所见,他的心中始终是抱有一丝怀疑的态度。

许海风沉吟片刻,他的脑海中迅速地闪过了红色海洋在北疆鏖战,以及昨夜里那火光纷飞,铁骑纵横的种种情景。最后,画面定格在神殿骑士团与黑旗军交相缠斗的那一刻。

他抬起了头,沉声道:“除了神殿骑士之外,班克罗夫特的第四军团与红色海洋的战斗力应是伯仲之间。”

众人顿时一片哗然。

许海风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有资格在这里列席的人,无一不是聪明绝顶之辈,只要一听他这口气,就知道许海风的言下之意,他分明是说那个什么神殿骑士比起红色海洋还要厉害三分。

“大将军,不知那个神殿骑士比起黑旗军来又是如何?”

一个低沉有力的声音突兀的在人群中响起。

众人看去,却是路鼎盛之孙,天鹰军团前营副统领路通州。

他的年纪与方向鸣相若,也是三十好几的人,只是与他相比,却是少了一点英武之气,倒是与蒋孔明一般,颇有几分白面书生的味道。

不过,在座之人却是无人敢有丝毫小觑于他,因为人人都知道,路鼎盛的年纪太大,已过八旬,虽然挂着个前营统领的虚衔,但早已是处于半退休的状态。

天鹰军团前营二万人,真正能够主事的,正是这位看上去根本不像一个武者的军人。

“路将军,昨夜一战,神殿骑士与黑旗军的伤亡是一比一。”

许海风的这句话一出,路通州的脸色立即变了。

做为天鹰军团的前营大将,他自然参加过攻打临安城一役。

那一战之中,许海风的黑旗军在他的脑海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如果说秦勇之凶悍,哲别之恐怖只是个人的勇武,那么黑旗军的团体表现才是让他最为震惊的。

那些彪悍无伦,无畏无惧,不知伤痛为何物的冷血汉子们的表现带给了他超出极限的震撼,那一日,他才知道什么叫做天下无敌。

不管他的立场如何,对着黑旗军,对着能够一手训练出如此超人部队的许海风,他一直都有着一种近乎于崇拜的敬仰。

因为他也是一名统兵大将,是以他深深地知道,想要训练出这样的部队,其实就是一件几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而此刻,在许海风口中,他竟然得知世界上还有着一只强悍的可以与之相提并论的军队。

这句话所带来的冲击,对于他来说,绝不亚于初见黑旗军发飙之时的强大震撼。

不仅仅是他,方向鸣的呼吸也在那一刻为之一窒。

“他们竟然强悍如斯么?”方向鸣喃喃地说着,他的眉头紧紧地扭在了一起。

场中的统兵大将,包括金光华,刘俊书,只要是见识过黑旗军真正实力的,都不由为之相顾失色。

见到他们脸上的表情,那些不知情的也识趣的不在谈论,只是眼中多了几许的疑惑,室中静寂下来。

“咳……”一声咳嗽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唐启吏站了起来,众人的视线不约而同的注视到他的身上。

“许将军,唐某有一事不明。”

许海风微微一笑,道:“大哥,你还需要与小弟客气么?”

唐启吏略略一怔,许海风与他虽是亲戚关系,但一直以来,交情却也不过尔尔,远不如与方向鸣来得熟络。

然而他此时的表现却是颇为亲切,不由地心中大奇,只是他反应极快,立即哈哈一笑,道:“说的也是,那么……海风,我想问一句,既然恺撒人有这样厉害的军队,为何以前不见动用。”

耸肩苦笑一下,许海风摇头,道:“不知道。”

众人面面相觑,恺撒人有这样的一只部队,却是一直不为人所知,若说一直将他们当作摆设品一样供着,那是谁也不会相信的。

只是,许海风此时又是什么身份,他又岂会在众目睽睽之下,以妄言乱人视听。

唐启吏和方向鸣等人的目光若有意,若无意地朝蒋孔明的面上一扫而过,若是出于此人之口,怕是十之八九会在其中搀合了水份。

但是许海风么——如果连身为宗师的许大将军的话也不可信了,那么天下间还有可信之人么?

许海风,这个名字就像一块金字招牌,使人无法生出丝毫的怀疑之心。

他们的这些表情又岂能瞒得过身具一颗玲珑剔透之心的蒋大军师。

蒋某人立即勃然大怒,他心中瞬间闪过数条毒计,华夏五千年所积累的厚黑学何止万言,以他蒋大军师的能力,自然是融会贯通,不落人后。

只是……可惜啊,他心中暗叹,还不是时候。

此时局势不容乐观,唯有同舟共济,方是正途。等到许海风真能一统天下之时,再做那藏弓烹狗之事不迟。

第二百九十四章 论敌(下)

“吱……”沉重的开门声适时地响起。

众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移向了大门之处。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缓步走了进来,他虽然年纪大了,但是身子骨依旧硬朗的紧,走起路来虽不是虎虎生风,但亦是精神抖擞,没有寻常老人的那种行将就木的感觉。

“爷爷?您老人家怎么来了。”路通州惊呼一声,如触电般跳了起来,几步就来到老人的身边,习惯性的扶住了他的手臂。

路鼎盛向着他微微点头,对于自己的这个最杰出的孙子,他是十分满意。只是,对于他的精明能干,也是有着一丝隐隐的担忧。

路家宗主之位,没有传给他的任何一个儿子,而是直接交到了第三代的手中。这件事情在家族内部曾经引起过一场几乎翻天覆地的变化。

不过,在老人近乎于血腥的雷霆镇压下,一切的反对声音在数日间顷刻消声灭迹。

数年之后,路通州果然不曾负其所望,路家在西北的势力愈加稳固,并有着蒸蒸日上的势头。

不过,对于已经看透了人情事故的老人来说,这却未必就是一件好事。

盛极必衰,这个道理他懂,也见识过。只是,年轻一代的初生牛犊,却是未必放于心上。

“老将军。”

一道恭敬的叫声打断了老人的思路,他轻叹一声,人老了,就是免不了喜欢胡思乱想,时时走神也是难以避免了。

“许将军,方将军。”老人家笑眯眯点头,突地正色道:“你们的话,老夫在门外听得清楚,恺撒人的实力确实不容小看啊。”

对着这位参加过四十年前北疆战役的老人,没有人胆敢有所失礼,就连蒋孔明亦是难得一见的露出了发自于内心的尊敬之意。

郑重地点头,许海风道:“老将军放心。”

方向鸣亦是正容道:“有您老在这里主持大局,我们自然不会轻敌了。”

路鼎盛失笑道:“主持大局?就我这个老头子啊,还是免了吧,跟在你们后面摇旗呐喊还可以凑合一下,真要劳心劳力的,我这把老骨头可要吃不消了。”

众人无不失笑,就算原本毫无欢愉之心的,也是强装笑颜,失声而笑。

“你们商量吧,我老头子坐在这里听一听,就当我不在好了。”路鼎盛连连挥手,招呼众人继续下去。

包括许海风在内的众人欣然落座,只是每个人的心头都忍不住暗自嘀咕。

既然这位老人家已经来了,又坐在这里,想要将他当做不存在,那又怎么可能。

“唐家主。”蒋孔明突然开口道。

唐启吏微微一笑,问道:“蒋军师有何指教。”

他心中对于这位军师大人的顾忌远在任何人之上,听他招呼,连忙回答,只是他表现的从容不迫,倒也看不出丝毫不妥来。

蒋孔明一摇羽扇,道:“恺撒人一开始不动用神殿骑士团,或许学生还能解释一二。”

“哦……唐某洗耳恭听。”

蒋孔明的目光向周围一扫,包括路鼎盛在内,所有人的眼中都有着好奇之色。他心满意足的道:“虽然恺撒帝国的国土和人口并不逊色于我们大汉,但是他们的制度与我们却是迥然不同。”

蒋孔明的声音逐渐加大:“神殿骑士团并非恺撒大帝能够差遣的,所以不能出现在前期战场之上,那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了。”

“不受皇帝的差遣?莫非恺撒大帝的君权旁落了?”一人不解的问道。

“不然,在我们大汉,皇帝陛下是九五之尊,他的金口玉言,就是国家的最高法律。但是,恺撒不同,在皇帝陛下之上,还有一个更崇高的存在。”

蒋孔明的一番话像是投入了小水潭的一颗千斤巨石,激起了一片浪花。

“是什么人,竟然能够比皇帝陛下还要尊贵么?”

蒋孔明的目光再度扫了一圈,将众人的表情收入眼中。

他们之中如方向鸣,路鼎盛这等出身于握有实权的老牌世家之人,多是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并不感到意外,分明是对此早有所知。

而那些表示惊讶的,则是些徘徊于顶级世家之外的中等世家。

他们虽然也能称霸一方,但是与三大家族和西北王来比,那就不是差了一筹二筹的问题了。

所以,方向鸣等有着自己的渠道能够探知恺撒人的情报,但他们就对此无能为力了。

通过他们的表情,蒋孔明立时掌握到了一些自己想要知道的事情。

除了几个大型世家的子弟之外,不动神色的那些家伙,不是城府深到了可以瞒得过他的地步,就是与那几个世家有着密切的关系,是以才能知道这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那些目光中透着诧异的,才是与几位大世家较为疏远的家族,而他们,才是蒋孔明想要争取的对象。

虽然这些人就好比那摇拽不定的小草,在风力强大的时候,会随风而倒。

但正因为如此,他们才是最容易拉拢的人选。

此外,只要自己的实力雄厚的到了令人心惧,足以压倒任何人的地步,那么这些人就绝对不会反叛之。

微微一笑,蒋孔明回道:“神……”

“神?”意外的声音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那些个不明内情的人,脸上都露出了一丝滑稽的笑容。

鬼神之说,向来就是虚无缥缈之事,能够将那看不见,摸不着的家伙摆在了皇帝陛下的头上,也唯有那些野蛮人才能做到呢。

蒋孔明对他们的心思了如指掌,道:“鬼和神,每一个国家都会有着自己的神灵。但是能够具有如此规模,获得这么高地位的,却也唯有恺撒人了。”

一人缓缓站起,问道:“蒋大军师,您的意思,莫非神殿骑士团就是出于那个神灵的势力了?”

“不错。”蒋孔明一脸的凝重:“恺撒人有二个陛下,一个就是那一代雄主恺撒大帝,还有一个,则是神灵在凡间的代言人教皇陛下。而神殿骑士团正是出身于教廷,是教皇陛下手中最大的一张王牌。”

“二个陛下?”

这句话仿佛带给了他们更大的冲击,这一次,就连路鼎盛这等老成持重之辈,脸上也不由地露出了一丝不自然之色。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

这是所有大汉贵族们代代相承的唯一准则,对于恺撒人中那个能够稳稳压着皇帝陛下一头的教皇大人,他们是深感好奇,但更大的却是震惊。

“这群野蛮人,竟然敢行此大逆不道之事,难道恺撒大帝就听之任之了么?”

“在凯撒,真正的大事并非由凯撒大帝一人决定,而是必须经过元老院的审核,投票,方能生效。”蒋孔明轻轻的解释道。

不过,这个解释让那些对此一无所知的人更加的感到了一丝难以掩饰的悸动。

如果说一个莫明其妙的神灵能够压得过恺撒大帝的话,他们虽然感到不可思议,但也不是无法接受。

因为无论是谁,不管他相信与否,在内心深处,对于这些神神秘密的东西都有着一丝深深的敬畏。

对于一些无法理解的事情,人们会自然而然的归咎于鬼神之说,这也是鬼神产生的最大的原因。

这一点,纵然是圣人亦难以幸免。特别是如路鼎盛这类老人,反而会由于活得岁数多了,对于那些无法说出道理的事情见得更多,心中也自然更为相信了。

神明之说,毕竟有其独一无二的魅力,不是他们这些凡夫俗子所能够评价的。

不过,那个元老院的存在就真的完全颠覆了他们一贯以来的认知。

东西方二种迥然不同的思想观念随着彼此之间战争规模的扩大,终于也发生了激烈的冲撞。

“不错,除了战时之外,恺撒大帝如果想要颁布一条重大的政令,必须通过元老院的允许。不过,他手中当然也有着一些特权,而且,恺撒大帝的势力在元老院中所占据的席位也是最多的。他的决定很少会被反驳回来。”许海风淡淡的解释道。

对于恺撒人的政治结构,他是从阿迪斯口中问出来的。

这些都是第一手的真实资料,远比那几大世家自行打探的要详尽的多。

下面众人先是默不作声,随后几个交情要好的,不免有了些窃窃私语,简单的交流了一下。此事对于他们的冲击确实大了一点。

“咳咳……”

响亮的咳嗽声回荡在屋中,顿时静至落针可闻。

路鼎盛闭上了嘴,仿佛刚才发出咳嗽之声的并非是他一般。

许海风微微好笑,也唯有这位老将军倚老卖老,才能轻松的镇住他们,而不会惹起任何怨怼。

这就是老人的好处,象他这种级数的老人家那是活得越久,威望就越高,这也可以算做大汉帝国的一个特色吧。

“恺撒人的实力虽然非同小可,但我们手上的军队也不是用来摆设的。所以众位尽可放心。许某在此承诺,只要黑旗军尚在一日,就必然不容外族军队在我大汉境内放肆。”

许海风这番话说得斩钉截铁,透着股无比强大的自信,莫名地,他们的心竟然就此安定下来,对许海风的这番话竟是深信不疑。

唯有路鼎盛等人略微动容,他们听出了许海风这句话中一语双关的含意。

外族,莫非他这句话竟已将匈奴人包括进去了不成。

☆‘文‘☆;

☆‘人‘☆;

☆‘书‘☆;

☆‘屋‘☆;

☆‘小‘☆;

☆‘说‘☆;

☆‘下‘☆;

☆‘载‘☆;

☆‘网‘☆;

第二百九十五章 沧州(上)

沧州城,此时城门紧闭,城内一片阴云密布,百姓们恐慌万分的蜗居在自己的小屋之中。

大街之上,罕有人迹,纵有,也是那五千城卫军,以及城中捕快。

城内各个店铺大都关门歇业,在这个时候,不会再有任何生意上门了。除了那些必要的生活用品,如柴米油盐之类的,再也没有任何商家再度开门了。

知府曾志宏早有严令,扰乱城中秩序者,杀无赦。

整个沧州城处于一片动荡不安的局势之中,若非官府严加掌控,只怕早就乱成一窝了。

这一切的起因,都因为一只突如其来的部队。

在沧州城的城外数里之处,上万的匈奴铁骑正严阵以待。

诏安劝降的文书早在今日清晨时分便已射入城头。

白底黑字,清清楚楚的写着:

一日之内,不降者屠城。

匈奴人的这番话绝非空口威胁,由北地至此,数处大城,一旦不降,匈奴人立即发动雷霆般的攻势,城破之后,烧杀抢掠,无所不用其极。

城内官员更是全数斩杀,一个不留。

只是,他们的政策十分清楚,若是投降,定然善待降俘。城中官员,一律官至原位,更有甚者,对那些拍须遛马,恭顺小人大肆提拔。能够把握机遇,官升三级者,比比皆是。

如此鲜明的对比,绝大多数的城镇都选择了后者,他们抛弃了尊严和忠诚,为的就是保住那苟延残喘的最后一条生路。

沧州城,整个沧州的州府所在,又会做何选择?

衙门的大堂之内,依旧是肃穆严谨,然而此时看去,竟然突兀地多了一点萧条的味道。

“曾大人,您是如何选择?”

城中统兵副将陈信宏高声询问道。

曾志宏沉默着,过了良久,他看了眼高挂正中的,但已是渐渐西下的红日,叹道:“时间不多了。”

陈信宏眉头一皱,道:“曾大人,正因为时间不多,是以你我要尽快做一决定才是。”

“那么以陈将军之见,又当如何是好?”

“沧州乃大城,城内五千精兵,十万百姓,当可固守。”陈信宏沉声道。

“固守?你能守得住么?”曾志宏双目中隐现一缕精光,凝视着对方。

陈信宏脸色微变,在对方凌厉的目光之中,他低下头去。曾志宏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他的气势在这一刻却隐隐地压制了陈信宏这名统兵大将。

过了片刻,陈信宏叹道:“匈奴人来的都是马队,只要大人下定决心,我敢保证,一定不让得逞。”

“若是他们后续部队前来,又当如何?你能守得住几日?”曾志宏逼问道。

陈信宏脸上的神情极度难看,他沉吟片刻,终于道:“守不住。”

虽然他麾下五千精壮,但是这些从未经历过战事凶险的新丁,又怎能与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人相提并论。

纵然是算上城内的十万百姓,也绝对挡不住匈奴人。他们毕竟只是平民百姓,与这些职业军人无从比拟。

战端一开,怕是仓皇逃命者多,奋勇杀敌者寥寥。

到时候,不拖后退就已经是天之大幸了,想要指望他们杀敌守城,那是决无可能之事。

“既然守不住,那就不如不守了吧。”曾志宏沉默片刻,突然低声说道。

“什么?”陈信宏骤然抬头,他死死地盯着这位沧州城官位最高的朝廷大员,目光中充满了骇然之色。

毫不畏惧地与他对视着,曾志宏的声音之中有着一股无法形容的哀伤和出乎意料的坚定:“本官已然决定,弃城投降。”

陈信宏抖了抖有些发麻的嘴唇,他实在不敢相信这一句话竟是出自曾志宏之口。

他们虽然交情不深,但是多年相处,对彼此多多少少有些相知。

二年之前,黑旗军统领许海风大闹沧州城,他们同时做了阶下之囚。不过也正是因此之故,他们之间反而因为同病相怜,多了些交往。

在他的印象中,曾志宏虽然远远谈不上洁身自好,清正严明这几个字,他在位的这几年,经过手头的来历不明的钱粮怕是也有了个不小的数目了。

但是,他毕竟是一个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文人。

在民族大义之前,他的心中应该有一个准则才是。

他的眼中有着一丝怒火和诧异,莫非自己竟然看差了人。

“曾大人,若是下官未曾记错,大人府上历代为官,曾家在大汉享有赫赫名声。今日,大人若是一步走岔,只怕……”

他的话虽然没有说下去,但是其中的意思却是说的明明白白。

曾志宏的脸皮狠狠的抽搐了一下,他扭头看了眼面前激动的同僚,道:“八年前,先帝任命本官为沧州知府,临别之际,曾在金銮殿上淳淳教导,要本官管理好这整个沧州数十万户百姓的身家性命。”他的话突然一顿,随后重重的道:“数十万户百姓的身家性命啊,都在本官一念之间。”

陈信宏一怔,似乎一盆冰冷彻骨的凉水当头倾下,他的满腔怒火立即消失无踪。

“沧州城是沧州首府,整个沧州数十万户百姓的目光都看着这里。降,则背负百世骂名,不降,则沧州势必血流成河,一片尸山骨海。”曾志宏的声音骤然凌厉之极:“陈将军,换做是你,又要如何是好?”

陈信宏张了张嘴咀,然而呆了半响,却是始终发不出一个字来。

“大殿下在太原,汇集了大汉精英,意图与匈奴人决一死战。”曾志宏沉默片刻,突然说道。

陈信宏不解的看着他,不知道他为何岔开了话题。

“这一战,若是输了,则大汉再难有反扑之力。”曾志宏抬起了头,他看着窗外那耀眼的日光,似乎自言自语的道。

身边的陈信宏摇头道:“不会的,太原有古大帅在,不会输的。”

“陈将军,你如此相信古大帅么?”

虽然曾志宏问得没头没脑,但是陈信宏却是完全了解他的意思。

重重地一点头,陈信宏道:“古大帅一生百战,无一败绩,若是连他老人家也信不过,那么天下间还有谁能够胜的了匈奴人。”

他的声音充满了骄傲,为了这位军人中的顶尖人物而感到深深的自豪。

“好……”听了他充满信心的这句话,曾志宏高喝一声:“如果古大帅赢了,那么乘胜追击之下,则复国有望。”

“曾大人,你的意思是……”陈信宏双目一亮,惊呼道。

“太原一战,若是大胜,古大帅决不会放弃衔尾追杀的机会,那时收复失地不过是指日可待。本官要为大殿下保住这片大好河山,不能还给他一个支离破碎的沧州。”曾志宏的话缓慢而沉重,但每一个字都是发自于肺腑之言,显得特别动人:“先帝交付本官的是一片完整无缺的沧州,本官任满还乡之时,交还的也应该是一个完好无损的沧州才是。”

“曾大人,但是您……”

微微一笑,曾志宏轻声道:“待匈奴大败,汉军重返之际,曾某自然会给先帝一个交代。”他的声音虽轻,但是却充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