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苍天霸血-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是,许海风的神目如电,一直注视着他,显然是听了南宜僚的话,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自己的身上。
他苦笑一声,终于道:“许统领,我们二人前来,并不仅仅是代表了鲜卑、氐、羌、羯四族,而是代表了草原上所有被匈奴欺压驱使的民族而来。”
他的话带了几分凄凉,有着一丝落寂的苍老。
“数百年,数百年了。大草原之上,就一直是匈奴一族惟我独尊。最好的草地,最好的水源,最好的马,最好的女人。只要是最好的,就一直被匈奴人所霸占。”
许海风深深点头,一脸的同情。他的眼光看似一直凝聚在慕容栉的脸上,其实他大部分的精力却是暗中注意着那位氐族的最强者南宜僚。
他的灵觉清晰地告诉他,这二个人之中,南宜僚才是真正的狠角色。
虽然他的表现只能以恭顺来形容,远比不上慕容栉的从容有度,不卑不亢。
但许海风却偏生产生了一种需要小心在意的奇异感觉。
此时,当慕容栉满脸悲愤,叙说匈奴恶行之时,南宜僚的脸上虽然也是同样的表情,但他的心中却是古井不波,眼中的最深处甚至于还隐藏着一丝嘲笑。
若非许海风经过了太原之战,精神力又得到了一个极大的飞跃,还真的无法看得出来。
南宜僚眼中的这点笑意,是针对慕容栉所发。
许海风分明的读懂了其中包含着不屑和嘲弄。
老人深吸了一口气,道:“我们不服,但是我们没有办法。因为,匈奴人是草原的霸主,我们的实力加起来,甚至于仅有他们的一半。我们……打不过。”
“是啊……打不过。”仿佛是深有感触,南宜僚的神情亦是一黯,他脱口而出。
只是,这个表情仅有那么短短的一瞬间,他的眼神又恢复了原样。
而且,在那灵魂的深处,跳跃着丝丝危险的火花。
“这一次太原之战,我们四族没有尽心尽力,他日返回草原,只怕立时就是大祸临头。”慕容栉重重地叹道。
匈奴人无敌天下的声名已经牢牢的铭刻在他的脑中,虽然此次大败而回。但是他们数百年的余威仍在,那就像是一座大山压在了慕容栉的心中,让他不敢轻易言反。
一直对南宜僚保持了高度重视的许海风意外的发现了他的眼中再度出现了那种淡到了极点的藐视。
许海风顿时恍然大悟。
氐族的处境在大草原之上并不比鲜卑一族要好,如果说他要嘲笑慕容栉,那么在嘲笑的同时,他也在嘲弄自己。
不过,南宜僚适才嘲笑慕容栉,是笑他的懦弱。
面对强大的匈奴人,慕容栉是发自于内心的畏惧,是以不敢有丝毫的抵抗念头。
但是,南宜僚不同,他的心中藏着一把火,一把能够烧遍整个草原的大火。
他蛰伏不动,为的就是等待机会。
因为他知道,有涨必有落,任何民族都不可能保持得住长盛不衰的势头。
等待机遇,等待取而代之的机遇,这才是南宜僚的真正想法。
此人,野心勃勃。
如果南宜僚知道就是因为自己的这几个隐秘表情,而让许海风探知了他的心思,他一定会后悔不迭的。
大草原之上,有了个这样的一个人物去对付匈奴人,也未必就不是一件好事。
许海风的脸上露出和蔼的笑脸,他轻轻抱拳,道:“今日之战,匈奴人损失惨重,二位大可不必为此担心。”
慕容栉苦笑一声,他的脸色有些为难,欲言又止。
“老族长有什么话,尽管直说,只要许某力所能及,一定不会让二位失望就是。”许海风自然看出了他的尴尬,立即出言为他搭桥铺路。
颇为感激的望了眼许海风,慕容栉低声道:“我们大伙都商议过了,希望能够早一步回到草原之上,也好尽早做好准备。”
“早点回去?当然没有问题了。”许海风奇怪的瞅了他一眼,这件事情,对于他来说,一样是一件求之不得的事情。
“能得许统领应允,我等感激不尽。”慕容栉和南宜僚同时站了起来,对他深深一揖。
许海风连忙起身还了一礼,正要说话,突听南宜僚道:“许统领,我们商议的结果,想走北方大营这条道路,还请统领应允。”
许海风的头颅微微昂起,他的嘴角轻轻上翘,显得无比自信。
原来他们的来意竟是如此。
通往草原的道路,当属北方大营的这条大道路途最短,路况也是最好。
他们所瞄上的,竟然就是这条路。
虽然这里通往北方大营的道路都是匈奴人把守,但是任谁都明白,许海风绝对不会坐视不理。
此时,只怕在北国早已是刮起了一片腥风血雨,当得知了匈奴人战败的消息之后,几乎所有的地方都高举着义字大旗,反抗匈奴,似乎已经成了一场新的潮流。
就连那条通往草原的主干线上,也是掀起了抗击的大旗。
所以,那条路并不好走。
他们来这里,是向自己讨要通行证的。
此刻,在如今的北方,怕是也唯有自己的大旗才能护送他们平安而迅速的离开了。
“好,既然是二位族长的要求,小将自然没有不允之理。”
听到许海风一口答应,他们齐齐松了一口气:“多谢统领。”
“不必客气,请问二位族长,返回贵族之后,又要做何打算呢?”
慕容栉苦笑一声道:“自然是全力备战了,只希望冒顿不要把满肚子火发泄到我们这些人的头上才好。”
南宜僚眉头微微一皱,却是显出了一点不以为然之色。
许海风立即明白过来,笑问道:“那么,以老族长看来,冒顿和哈密刺会原谅贵族么?”
慕容栉沉思片刻,嘴唇挪动二下,并不说话。
“哼……”南宜僚冷笑一声,道:“他们之中,又岂有好人,不记仇,向来就不是匈奴人的美德。或许,他们在数年内不会有所作为,但是数年之后,一旦他们恢复了元气。”
“嘿嘿……”南宜僚的声音越来越冷:“我敢保证,他们一定会秋后算帐,拿我们开刀祭旗的。”
慕容栉脸色难看,逐渐铁青了起来,过了片刻,他终于重重点头。
“既然如此,请问族长,你又是如何打算?”
许海风双目直视他的双眼,直言不讳的问道。
南宜僚心中一惊,许海风眼中的神光,似乎能够直接注视到他的灵魂深处,令他生出了一种被许海风看透看穿的奇怪感觉。
他怔怔地回望,却看见对方眼中的一片真挚。
南宜僚心中万般念头一转而过,顿时有了决断。
“老朽不才,只愿团结各族,同心协力,共抗匈奴。”
倒抽了一口气,慕容栉神色数变,南宜僚竟然在许海风的面前说出了这样的话,那么他的意图……
“好一个南宜僚,不愧是氐族的英雄。”许海风对着他竖起了大拇指,高声道。
“过奖。”
许海风的目光转到慕容栉的脸上,缓缓地道:“古人有云,唇亡齿寒,不知慕容族长又是做何打算?”
慕容栉心中一动,他立即明白,许海风竟是在为南宜僚帮腔。
他的目光在二人的脸上转了一圈,心中却是犹豫不决。
“此次会战,小将所获颇丰。南宜僚族长,我想在草原上设立一个交易点,与贵族互通有无,用我们的盐、铁、丝绸等物交换贵族的牛、马、羊。你看如何?”
南宜僚心中大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许海风竟然是摆明车马的支持他。
如果这个交易点成功建立了,那么氐族势必财源滚滚,再也不会象以前那样被人卡住了经济命脉,致使束手束脚了。
而且,许海风这么说的目的,显然并不单单是一个交易点那么简单。
他是在告诉慕容栉,只要能够跟氐族结盟,那么,这个交易点自然有你的份儿。
但是,如果与氐族分道扬镳,那么其后果就唯有一个了。
他身为一族之长,自然知道一个稳定的交易点对于日后的鲜卑意味着什么。
其中所蕴含着巨大的利益,让他怦然心动。
慕容栉长叹一声,他上前一步,向着许海风行了一礼,道:“我族自然是与氐族同进退了。”
第三百四十九章 书生傲骨(一)
“驾……”
快马加鞭,马上的骑士疯狂的策马前进。
前方就是沧州城,守卫的士兵早早地发现了敌踪,竖起了拒马,已是严阵以待。
然而,马上的骑士并没有进城的打算,他一边驱马沿着城墙,绕城而过,一边抽出了弓箭,搭箭上弦。
“嗖……”
远远地一箭落入了城头之上。
众士卒面面相觑,此人的箭术显然不精,这一箭明明是冲着旗杆而来,但事实上却差了颇远,只是落于城头而已。
但他的臂力之强,远非他们可比。纵然想要还他一箭,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名骑士马不停蹄,高声喝道:“太原大捷,黑旗军许海风许大将军亲率十万铁骑,大破匈奴于太原城下,斩敌首二十万,生擒者不计其数,如今匈奴人狼狈逃窜,惊扰四邻。大将军令:凡是高举义旗,归顺大汉,捉拿匈奴残兵败将者,昔日之错,一律既往不咎。”
他的声音刚劲有力,远远传开,虽然并不能传遍全城。但是,城门内侧的百姓无不听得清清楚楚。
过了半响,不知道是谁发出了第一声呐喊,随后,立即就是欢声雷动。
喜悦的情绪蔓延的很快,人人奔走相告,眼中有着掩饰不住的狂喜。
城内沸腾了……
骑士口中不停,手中马鞭在空中虚劈二下。
胯下宝马猛然发力,片刻间便已远远离去。
他还要到下一个城市和村镇发送传单,虽然他此时已经十分疲倦,但是他心中却是异常亢奋,好比是如饮甘露,沉溺其中,丝毫不觉其苦。
早在大捷的第一天,许海风便抽调军中好手,以及那特种部队中的五十名成员。
他们每人带上了二匹马儿,备足了饮水食物。
当然,最主要的却是那一叠厚厚的传单,以及数套箭匣。
至于行军路线,许海风早就为他们安排妥当。
他们一路而行,若是遇到城市、村镇,不管里面是否空无一人。
他们都是一只箭套上了一封传单,射入其中。
同时口中大声嚷嚷,将大捷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大汉境内。
匈奴人虽然控制了北方大部分的区域。
但是,他们占领的时间毕竟不长,人心尚未收拢。
得到了确切消息之后,本已归顺了匈奴人,在他们的面前装儿子的那些官员绅士们大都弃暗投明,联合起来,将附近的匈奴人杀的杀,捉的捉。
任谁都已知道,匈奴人是气数已尽,该轮到大汉卷土重来了。
于是,短短数日之间,整个北方大地重又插满了大汉的黄龙旗。
※※※※
“老爷,老爷……”
急促的呼叫之声从衙门口传来,老管家三步并作二步,匆匆赶至。
曾志宏从书案之上抬起了头,并、沧二州的所有公务文书,都已经集中在这里了。
自从他担当了二州的最高主管之后,忙得是天昏地暗,日夜颠倒。
不过,他也唯有用这种永不停歇的工作来麻痹自己,只要一空下来,他的眼前就会闪动着一张幼雏的天真无邪的童颜。
“什么事?”充满了疲惫的声音缓缓响起。
“老爷,刚刚有信使来报,太原大捷。”
“叮……”
手中的笔不经意间掉落在地,但是曾志宏仿佛一无所觉。
他的身子豁然从座位上站起,由于过度的紧张,而使得他的声音也有了些许的颤抖,他轻声问道:“大捷……是哪个信使?古大帅的么?”
曾志宏的双眼紧紧的盯着老管家,生怕他做出了否定的举动。
然而,让他陷入深深绝望的是,老管家的一颗脑袋摇得如同拨浪鼓般。
他的身子颓然坐倒,身后的椅子突然遭受到了重压,发出了难听的“呲呀……”之声。
“难道匈奴人竟然赢了么?”他喃喃的说着。
“不……老爷。”老管家没有注意到曾志宏的变化,他的心里依旧沉溺在一片喜悦之中,他语无伦次的道:“赢了,我们赢了。”
“汉人赢了?”
“正是,我们赢了。”
狂喜的声音压抑不住的从喉头里喷发出来,从大悲到大喜,曾志宏再度起身,却只觉得眼冒金星,他的脚步一个跄踉,差点跌倒。
老管家这一次注意到了,立即上前将他搀扶住。
“你不是说不是古大帅的信使么?”
稳定了一下情绪,曾志宏突地想起一事,询问道。
经过了适才强烈的感情变化,他竟有些患得患失了。
拿着一双眼睛注意着老管家的一举一动,生怕从他的口中又听到什么否定的消息。
“确实不是古大帅,而是许大将军的信使。”
“许大将军?哪个许大将军?”曾志宏惊问道。
老管家一拍脑门,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递于曾志宏,道:“老爷,适才有一位信使将此箭射入城中。同时高声大呼‘黑旗军许大统领率十万精兵,大败匈奴人于太原城下,斩首二十万,俘虏不计其数。’小的得到消息,将这封信拾起,立马找您来了。”
一把抢过书信,曾志宏迫不及待地打开,匆匆浏览了一遍。
良久,他闭上了双眼,眼角溢出一丝泪光,那是喜极而泣的泪水。
“老爷……老爷……”老管家在一旁小心翼翼的叫唤着。
曾志宏如梦初醒,他深吸了一口气,声音陡然间严厉起来:“快,给我把陈应高找来。”
“是……”老管家应了一声,转身而去。然而,他只是一出门,就立即回转过来,口中嚷嚷着:“老爷,陈副守备来了。”
一人随着老管家的身后大步而来,正是昔日沧州守备将军陈信宏的护卫首领陈应高。
“应高,你也得到消息了?”
“是的,大人,全城都传的沸沸扬扬,想不知道也难啊。”
陈应高的语气有着压抑不住的狂喜,这件事情来得过于突然,但却是他梦寐以求的天大之喜。
微微点头,曾志宏问道:“沧州城卫军,你还管的住么?”
陈应高挺直了身体,他的声音高昂而有力:“您放心,城卫军们都是效忠于大汉的好男儿,只要您吩咐一声,冲锋陷阵,决不会给您丢脸。”
“好……”曾志宏的眼光漠然,他的声音更加冰冷彻骨:“那就集合了城卫军,把城内的那些匈奴人都捉起来,记住……一个不留。”
“是……”
自从匈奴人接管了沧州城之后,由于人数的问题,他们不可能在这里摆着一只无所事事的大部队。
是以,他们仅仅驻扎了二个百人队而已。
城卫军的守备将军一职,自然是由那名百人长笆藉所任。
同时,守备军中职务较高的一些位置,也是由匈奴人把持。
不过,也有少量的位置留给了汉人。
陈应高就是在曾志宏的推荐下,担任了此位。
此时,得到了匈奴在太原大败的消息,笆藉早早的集合起了队伍。
对着部队下达了封锁全城,同时驱赶行人回家,若有胡言乱语者杀无赦的命令。
但是,他的命令显然没有得到有效的执行。
片刻之后,城中的喧闹之声非但没有消减,反而有着越来越大的趋势。
他勃然大怒,喝令亲兵备马,就要亲自上阵,杀人立威。
然而,还没有等他离开城中校场,就听到门外传来一阵吵骂之声。
他心中一紧,匆匆赶至。
只见曾志宏昂首挺胸,大步而至。
在他的身后,是密密麻麻,手持兵刃,双目之中凶光四溅的守备军。
笆藉心中无端端地升起了一丝不祥的预兆,他伸手握住了刀把,喝道:“曾大人,你想干什么?”
曾志宏冷冷一笑,道:“笆藉,本官想要干什么,难道你还不知道么。”
笆藉眼中的瞳孔逐渐收缩,他低声道:“曾志宏,你想背叛单于么?”
“背叛?”曾志宏的眼中突地燃气了二团汹汹怒火:“如果不是你们这群匈奴狗,我用得着背叛么?我恨不得生食了尔等皮肉,方能消我心头之恨。”
笆藉眼中亦是怒火闪现,但是他能够被任命为沧州主管,自然也不是一个莽撞之辈。
他平静了下来,突地说道:“曾大人,别人可以反,但是你不能。”
“为何?”
“曾大人,你还记得陈信宏吧。他可是你们汉族的烈士了,你的手上有着他孤子的鲜血。你以为汉人会放过你么?”笆藉的语调有着一丝诱惑的味道:“不如,你听我所劝,带着家人随我共返草原,我保你继续享受荣华富贵就是。”
“嘿嘿……嘿嘿……哈哈哈……”
曾志宏突然之间放声大笑,到了最后竟然已是嚎叫了起来。
他紧盯着笆藉,眼中充满了怨毒,那种发自于骨髓之中的憎恨,让笆藉莫名的打了个寒颤。
一个字一个字的,曾志宏几乎就是咬牙切齿的说着:
“给我抓了……我要亲手砍下他的人头。”
“是……”
身后的陈应高带着守备军们一拥而上,顿时响起了一片兵刃交击之声。
第三百五十章 书生傲骨(二)
万马奔腾,尘土飞扬。
远远的,五万残兵败将的身影出现在沧州城外。
看着紧闭的城门,冒顿强压怒火,他怒声道:“好大胆的曾志宏,朕必灭其九族。”
哈密刺的脸色同样不好看,他迟疑地道:“曾志宏既已做出了那等丧尽天良之事,他唯一的活路就是跟着我们一道离开,又怎么会再度反叛呢?”
“单于,待微臣去看看。”括拔鹰轻声说道:“也许,此城的守备已经换了人了。”
他们之所以记得曾志宏,那是因为他是所有投降匈奴的汉人中最为彻底的一个。
非但如此,此人的才干亦是十分了得。沧、并二州在他的治理下,是最为安定的二个大州。
曾志宏的所作所为,固然让他们不齿,但是正因为如此,对待他却也是最为放心。
是以括拔鹰不免怀疑,是否有人已然取而代之了。
冒顿回首看了眼人马俱疲的大军,叹了口气,道:“去看看也好。”
哈密刺脸色一黯,他们这么做也是迫不得已之举。
五万人行军,所需的粮草、物资和药品等都不是一个小数目。
想要维持大军所需,他们一路之上已经顾不得什么善事汉人的这一套了。
就像是一群蝗虫,他们所过之处,立成一片荒芜。
但是抢劫而来的那些东西,对于这近五万的大军来说,那是九牛一毛,远远不足所需。
沧州城是附近最大的城市,也唯有这里,才能收集到提供给五万人所需的一切物资。
所以冒顿等纵然是心知不妙,但依旧是怀着一线希望。
只要能够打开城门,使得部队入城,那就足够了。
“曾大人何在……”括拔鹰策马逼近城墙,他看了眼城头之上站满了的人群,高声喝道。
“本官在此。”
大门的那段城墙之上,数人向二边唰地一下分开,露出了正中的曾志宏。
“曾大人?”
括拔鹰并未见过此人,心中颇有几分疑虑,询问道。
“不错,正是曾志宏。来者何人?”
“本将括拔鹰,曾大人,请你打开城门。”
“打开城门?”曾志宏嘲笑道:“为何要打开城门,莫非是要放尔等进来么?”
括拔鹰心中虽然气极,但他脸上却是晒笑着:“曾大人,墙头草就那么好当么?你以为,许海风会放过你么?”
“许统领是否放过本官,用不着你来操心。不过,本官倒是有一件私人礼物想请将军带给冒顿单于。”
说罢,曾志宏一挥手。
他身边的一位箭手立即搭箭上弦,射了出去。
这一箭速度并不快,就在括拔鹰面前数米处坠落下来。
箭枝之上,栓着一个包裹,四四方方,只看形状便已可知,里面放着的是一个盒子。
括拔鹰也不下马,伸手一操,已是银枪在手。
他枪尖轻挑,在包裹上点了一下,便已将其挑至半空,落于手中。
顺手解开包裹,他的脸上微微变色,这东西的大小他并不陌生。
虽然没有看到,但是,他已经可以猜出里面装着的是什么了。
这东西又如何能够带至冒顿单于面前。
他打开盒子,里面赫然就是一颗经过了硝制处理的人头。
“这是贵族在沧州的守备将军笆藉,今日就还于阁下了。哈哈……”
曾志宏放声大笑,有着股说不出的爽快味道。过了半响,他收住了笑声,高喝道:“括拔将军既然来了,又怎么不带点礼物回去呢?”
他一挥手道:“来人,弓箭伺候。”
城头之上,众人齐声应诺。顿时数千张弓同时拉开,向着括拔鹰如同雨点一般飞来。
括拔鹰气得七窍生烟,但是他却知道,此时绝非逞那血气之勇的时候。
他并不是宗师,如果身处万箭齐发之下,怕是难以幸免。
就在曾志宏收住了笑声之时,他立即意识到了危险,先一步的掉转马头,逃回本阵。
曾志宏远远的看着他的背影,心中暗呼可惜,此人见机倒是极快。
冒顿等人远远的看到了前方的情形,不必等待括拔鹰的回应,就猜了个八九不离十。
“传令全军,给我攻城。”冒顿怒容满面,狠狠的吩咐道。
就连一个小小的沧州城,也来落井下石了。
旁边的众位将领人人面带忧色,此时绝对不是强攻之时,但冒顿显然正在气头之上。谁去相劝,只怕那股子晦气就要落到了自己的头上。
“单于,不可……”
哈密刺连忙劝阻道,这里,怕是也唯有他才有这个资格了。
迎着冒顿暴怒的目光,哈密刺道:“前有坚城,后有追兵,我们粮草不足,士气低糜,不能开战。”
冒顿一怔,深深地叹了口气,不再说话。
这番道理他自然明白的很,做为统兵大将出身的冒顿,若是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那他也没有资格去继承单于之位了。
只是,自从他登基以来二十年间,已经很少有人会光明正大的违逆他的话了。
曾志宏如此不将他放在眼中,又怎能不让他暴跳如雷呢。
但他终究还是一位知进退的枭雄,沉吟片刻,终于不甘心的道:“绕城而过,走……”
他策马奔行了几步,突然勒马回首,对着城墙之上的曾志宏,喃喃地道:“看着吧,你会有怎么样的下场。”
※※※※
烈马怒嘶,军容鼎盛。
同样的一望无际的大军,列阵于沧州城前。
在这只军队的中营之上,高高的飘荡着,是黑旗军的血色大旗。
城头上,曾志宏神色平淡,他对着身边一位年轻汉子道:“克韦,为父交代的话,你可曾都记住了?”
曾克韦抬起了头,在老父的注视下重重点了下去,他的双目之中有着深深的眷恋,那是一种对于亲情无法割断的不舍。
读懂了曾克韦眼中的含意,曾志宏轻叹一声,他拍了拍长子的肩膀,道:“克韦,以后曾家可就要靠你了,不要让为父失望才好。”
哽咽着无法说出任何话来,曾克韦只是重重的点着头。
城门大开,一骑缓缓驰出,向着黑旗军大营的方向而去。
“是他……”
许海风意外地惊呼了一声。
身边的林家徽识相地应了句:“主公,您认得他?”
“他就是沧州城知府曾志宏。”
“是这个畜生……”李冠英突然怒发冲冠,他握紧了手中刀把,就要冲上前去。
“刘将军,你要做什么?”
不悦的语气传了他的耳中,李冠英勉强收住缰绳,他回首道;“主公,此人临阵叛敌,又残杀忠良之后。这等人又如何能留。”
“我知道,不过,我已经说过了,凡是弃暗投明者,一概既往不咎。”
李冠英狠狠地一甩马缰,虽然此时忿忿不平,但他已经没有了违背许海风的意思。
“曾大人……”许海风上前见礼。
“许统领,真是想不到,接收本城的,竟然是你。”
“是啊,真是多年不见,可惜……陈信宏陈将军已经不在了。”许海风淡淡的说了一句。
然而,让他惊讶的是,曾志宏的脸上,却是不见半分波动,他的目光清澈,更是心胸坦荡。
曾志宏微微抱拳,道:“许统领,沧州城已然大开,就请接收了吧。”
他哈哈一笑,目光在众人的面上扫过,看了眼整齐的队列,他仿佛放下了一件心事,就此转身拍马而去。
※※※※
曾府后院,一个不起眼的小屋,曾志宏提着一壶浊酒,踏了进来。
小屋之中,只有一个灵桌,一把椅子。
灵桌之上,摆着二个牌位。
曾志宏上前,轻轻地抚过了其中一个,叹道:“陈老弟啊陈老弟,我们终于赢了。”
他抬起头来,眼中闪过一丝迷茫:“许海风,也罢……他始终是一个汉人,只要是汉人,那就成了。”
他倒了一杯酒,瞄了眼那浑浊的酒水。
“我答应过,会给曾家列祖列宗,会给全城百姓一个交代的。”
他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探手取过了另一个牌位,那上面什么也没有写,仅有一个小小的,歪歪扭扭的陵字。
曾志宏的身子抖了一抖,仿佛失去了支撑的力气,他扶着灵桌,艰难的移动着,步履维艰的来到了旁边的那唯一的椅子前。
他用尽了全身最后的一丝力气,重重的将自己的身体抛进了椅中。
他的双眼已经开始迷离,眼中的瞳孔再也无法找到一点聚焦。
但是,他的那双手,依旧将那面小小的灵位抱在了怀中。
就像是抱着最为珍惜的美玉一般,小心翼翼,唯恐不周。
一张充满了惊骇的小脸再度出现在他的眼前。
他伸出了手,握住了那只颤抖的小手,将他拥入怀中……
脸上的惊惧逐渐褪去,留下的,是一脸的依恋和童真。
“我来陪你了……”
一滴水珠缓缓的滑落,掉在了地面之上,碎成无数……
第三百五十一章 书生傲骨(三)
城门大开,数十人鱼贯而出。
当先一人,手持玉盘,来到许海风等人的面前,恭敬地逞了上来。
许海风随手拿起,翻了二翻,顿时明了,这是沧、并二州的名册花甲。
“曾大人弃暗投明,就由他继续掌管这二州的事务吧。”许海风轻声道。
在他的心中,对于曾志宏并无好感。
毕竟,曾志宏的名声确实太差,是以无论他的才华多高,都是无法赋予重用的人物。
不过,如今是非常时期,北方大乱之下,那些曾经投靠了匈奴的汉人官员,他们的目光都集中在这里。
他们在等着许海风对曾志宏的处置。
这些目前还把持着各地权力的汉人,他们的走向十分重要。
对待他们,纵然是许海风的军中亦有着许多不同的声音,李冠英和刘俊书一力主张杀无赦,但蒋孔明却提出了一个折衷的办法。
既往不咎——无论事先犯下了何等罪孽,只要能够归顺黑旗军,那么所有的不是均一笔勾销。
不过,当他们真的归顺了,过个几年,待人们都忘却了此事之后,等待他们的将会另一种迥然不同的命运。
这就叫做秋后算帐,许海风清楚地记得,当蒋孔明狡黠地说出这句话之时,那笑里藏刀的表情曾经让这二位统兵大将为之心悸不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